家乡的节作文4篇(精品)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家乡的节作文4篇,欢迎大家分享。
家乡的节作文 篇1
我的家乡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小城,往往春节结束时,小城内的热闹与喜气还未散去,人们也仿佛对春节的美好还有些意犹未尽。因而元宵节的到来,再一次将小城的热闹推向了高潮。
农历的正月十五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每逢节日,各地都会用各自不同的风俗来庆祝这一天,然而家乡的元宵节,很多风俗与外地一样,大抵都是吃元宵,赏花灯、放鞭炮等。
当太阳西下银盘似的月亮升上漆黑的夜幕时,才宣告元宵节的正式开始。这时全家要坐在一起吃元宵,吃过了元宵之后才可以去赏花灯。元宵又叫汤圆,大多数是以白糖、玫瑰果仁、芝麻等为馅料,再滚上糯米粉从而制成的一种小吃,吃起来香甜可口,回味无穷,又有团圆,圆满之意,故深受人们的喜爱。
吃过元宵后,便可以去灯展赏花灯了,一进入灯展,便宜好像进入了灯的海洋。街边上摆满了形式各异的灯,头上也悬挂着许多彩灯,而这些灯的造型也十分生动。有的是张牙舞爪的蜈蚣,有的是青葱翠绿的松柏,有的是吐着气泡的金鱼,有的是雍容华贵的牡丹形态不一,种类繁多,令人目不睱接。而前来观看灯展的人也不在少数,小孩子们穿着过年的新衣显得十分精神,又因天气寒冷小脸冻得红扑扑的,手里又拿着灯笼互相追逐,因而又显得活泼可爱,而青年人则在街边皱着眉头仔细思索着自己所拿到的灯谜,老年人则在认真欣赏着花灯,并时不时地赞美几句此外,街边的叫卖声也是此起彼伏,显得整个灯展更加热闹了。
穿过灯展便来到了广场上,此时的广场上也是同样的热闹。家乡特有的.高跷队和舞龙舞狮队也在随着鼓声心情表演着,广场的周围也在不断放着烟花,围观的群众也在这个火树银花的夜晚里喜笑开颜。
家乡的元宵节热闹非凡,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寄托着他们对家乡深深的爱恋,寄托着他们对家乡一年的期许,寄托着他们对家乡美好明天的肯定!
家乡的节作文 篇2
4月5日这一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关于这个节日,还有一个感人肺腑的传说呢。
相传在两千多年前,晋文公感恩于介子推的“割肉奉君”,想封他做大官,但介子推每次都拒绝了。最后,竟然为此自愿烧死在山中。他留下提醒晋文公要做一位贤明的国君。晋文公为了纪念他,将这一天定名为“清明节”。现在,“清明节”已经渐渐演变成为了人们纪念去世的祖辈的一个重要的节日。
这一天,家乡的人们不论工作的地方有多远,都要赶回村里,扶老携幼,一起去上坟。我也和爸爸做好了准备,跟着他们出发了。首先去祖坟。祖坟离着我家的坟地有好远,我们在老人们的.指点下先后祭拜了后土神,开山老祖,以及我们这一支的老祖宗。然后转道到另一座山去祭拜我的老祖和爷爷、奶奶。祭拜的时候,先将扁豆、豆腐、扣肉、米饭、茶、酒、水果供在墓碑前,点燃三柱清香,烧点纸钱,然后三叩九拜,祈求去世的祖辈们保佑他的子子孙孙们一年顺顺利利,平平安安。
这一天,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候,不但能见到出门在外的叔叔婶婶,还能见到可爱的表弟表妹。一路上,大人们有说有笑;而我们则一路拈花惹草,追逐打闹。清明节变成了亲人碰面,小伴聚首的佳节。我想:去世的先人们最乐意见到的,也正是这种子孙满堂,其乐融融的情景吧?
这就是我的家乡“清明节”的习俗,小朋友们,你们的“清明节”又是怎么过的呢?
家乡的节作文 篇3
今天是端午节,我在云龙镇的小桥下看赛龙舟。
那里人山人海,非常热闹。广场上各种民俗活动正在进行着,有大头和尚、舞龙、舞狮,还有各种各样的手工香袋,真是漂亮极了。裁判一声令下,两条龙舟开始划了,船员们拿着长长的船桨使劲地划呀划呀……
四周溅起了一朵朵美丽的'浪花,比赛非常精彩。
家乡的节作文 篇4
农历七月十四,俗称鬼节,亦称中元节、七月半。
在这一天,民间普遍开展祭祖活动。无论贫富都要备下酒菜、纸钱祭奠亡人,以示对死去的先人的怀念。
小时候,常听村里的老人说,鬼节就和人间的春节一样,从农历七月初一开始,鬼门关就开了,一些亡魂可以回到生前的家里探望。农历初七到十五的晚上常常有亡魂四处活动,阳气低的人晚上出门就会看到许多鬼的样子。所以常常告诫小辈,这几天晚上千万呆在家里别出门,否则会寻晦气,胆小的我们那时候真的给唬住了,一到晚上就窝在屋里不敢出门、
印象中,每年的鬼节,家家户户都有包粽子的`风俗。鬼节前一天早上,大人们就将包粽子要用到的竹叶用滚烫的开水煮过一遍,然后捞出来再在木桶里泡上。下地干活之前吩咐家里的老人或小孩在午饭之前把竹叶洗净叠放整齐。而每次小孩子们和老人聚在一起洗竹叶的时候,各种欢乐,老人就会跟我们讲着各种各样久远的故事,当然说的最多的还是一些先人们的事,老人们说着说着,声音就会慢慢地低下来,语调也会逐渐变缓,手上的活也停了下来。年少的我们自然不会明白老人们回忆起先人们的各种伤感,只是把它当成了老人们为哄小孩子编出来的故事罢了。
鬼节的早上,吃过早饭后,家里的妇女们就会把泡好的糯米和一些花生、板栗,绿豆摆好,再拿出前天洗好的竹叶,开始熟练地包起来粽子。只见她们的双手飞快的叠竹叶,舀糯米,放调料,包叶子,绑绳线……不到几分钟,一只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这个时候,我们这些小孩子一般都会围在她们身边看,一脸的崇拜之情。而老人们就开始烧用来煮粽子的水了,因为煮粽子可是一件费时间的事,煮好少说也要要几个小时。
等包好粽子,小孩子们又开始转移阵地,跑到灶旁看火,久不久就会问老人们什么时候可以吃粽子。老人们一边说快了,一边往灶里添柴火。小孩子终究没有耐性,邻居的伙伴一声招呼,就飞一般地溜出去玩了。等到回来,粽子早已熟了,拿起筷子夹了几片裂好的粽子吃的津津有味,一脸的满足。
鬼节,最隆重莫过于祭奠祖宗了。晚饭过后,父亲和大伯,还有叔叔召集家里的小孩子们,拿起祭奠用的物品到屋外的空地上送祖宗出门。这时,每个小孩通常都有任务,有的拿着两条粽子,有的拿着托盘,有的拿着白天老人剪好的纸钱,有的拿着柴火,还有的拿着未点好的香……跟着大人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路上,到处都是点燃的香纸,全村的孩子都出动了,互相打招呼说:“那么早啊!”然后迅速到固定地点点香,放祭品,浇酒,祭拜,放鞭炮,一切都是那么按部就班。最后,大人们让我们跟祖宗们说几个自己心愿,据说祖宗听了就会保佑我们的。记得当时许的最多的是新学期考个好成绩。一切都做完之后,收拾好东西,回到家里,一家老少其乐融融地聊天逗乐……
现在想来,自己也有几年不在家里过鬼节了,鬼节的风俗希望能够永远的流传下去,因为这毕竟是一种怀念仪式吧,和清明节一样,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家乡的节作文】相关文章:
家乡的节作文【经典】11-24
家乡的节作文(经典)10-17
家乡的节作文[精选]11-25
家乡的节作文(经典)10-27
家乡的节作文(精选)10-04
(经典)家乡的节作文10-22
家乡的节作文10-24
(精选)家乡的节作文10-06
[经典]家乡的节作文01-12
家乡的节作文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