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残奥会观后感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观后感就是自己的一种思想感悟,观后感相当注重“感”,也就是从作品中领悟出的道理与思想。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北京冬残奥会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北京冬残奥会观后感 篇1
在一个小区里,有一个双腿残疾的小伙子,小时候也不知为什么双腿残疾了。他父母又不在身边,一个人生活。过了好久,一些大妈们见他也困难,常去帮助他做些日常琐事,整理整理房间,帮他煮煮饭。有一位大妈经常去看他,给他送点东西,过年过节的,去看看他,送些节日品。
小伙子虽然双腿残疾,但也不是一个“残废”。他并不泄气,常坐在书房里写作投稿,赚些稿费,暂以度日。
听人说,又一次,小伙子一个人在家时,开炉煮东西吃,自己在房里打字发稿,由于太认真了,忘了炉上的东西,时间长了,水烧干了,炉上起了火,烟还有些浓。一个残疾人,行动不便,又起了火,怎么弄才好呢?这些大妈还真热心,一下跑上楼去了,替他扑灭了火。
他一般都不出来,很少见到他的人影,人们常说他文章写得好,成绩还挺好的,只因为是残疾人,回家自学成才,写得一手好字那。他生活很乐观,喜欢很多东西。他过了很久才熟悉这里,一开始,不爱与外人走串门,也不爱说话。
他常推着轮椅去公园外面了解时事。他说,他的`梦想是当一个作家,是现在的追求,小时候他还想去当运动员。他家书很多,他喜欢看书,去哪里都捧着一本书,最近他还出了一本小说。他想去写一本关于残疾人的书,反映残疾人的追求与梦想的书。让残疾人更坚强去奋斗创造新的生活。
我认为,残疾人又是另一个新的人群,它有理想,有力量,只要自己多多努力,也会有好的生活。周围的人对残疾人需要关心爱护,而它,要更自信,自立,自强,他们与平常人没什么不同。而且,有些常人做不到的事,他们却可以做到。
做一个“常人”!
北京冬残奥会观后感 篇2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都是这样,非不能为也,盖因不去为也。比如,失去双臂以后还能夺得游泳金牌;没有一条腿,仍然能够参加正常人的奥运会并且获得不错的名次;双目失明,同样能在绿茵场上驰骋;连生活自理都十分困难,却是运动场上的骄子。他们没有菲尔普斯那样辉煌,也没有博尔特那样闻名于世,但当他们出现在北京残奥会的赛场上时,所有人都不禁为之动容。也许,我们还记不住他们的名字,但他们的身影已经深深镌刻在我们心里。通过他们,我们突然对人生以及世界有了新的认识:只要你想做,你努力去做,就没有不能做到的事情。
残奥会就是这样在赛场之外让我们收获很多。扪心自问,比起他们,我们拥有健全的身躯,但或许少了永不放弃的`努力。
就像一句著名的广告词说的那样,世间“一切皆有可能”,其关键就是你敢不敢想,敢不敢做,能不能付出超出常人的汗水和决心。
无论是在电视屏幕上还是在报纸上,残奥会就是这样走进我们的视野,给了所有人一个全新的感受。这些天,身边的人无论熟悉的还是陌生的,谈起残疾人运动员,谈起残奥会,每个人都露出肃然起敬的神情,许多人都若有所思地对过往的生活进行一番心灵的拷问。
这就是残奥会与奥运会的不同之处,这就是为什么两个奥运会同样精彩的道理。
北京冬残奥会观后感 篇3
里约当地时间5日上午,300名中国残疾人体育代表团成员在极具特色的巴西传统舞蹈引领下进入升旗仪式现场,共同见证五星红旗在里约残奥村升起。
当天的升旗仪式,中国残疾人代表团成员身着蓝色礼仪服装整齐列队,胸前的五星红旗在阳光反射下格外瞩目。上午10时30分,旋律欢快的巴西音乐奏响,当地舞者用热情奔放的传统舞蹈引领中国代表团成员入场,大家打着节拍跟随着舞者缓缓进入升旗仪式现场。
伴随着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里约残奥村冉冉升起,中国残奥军团的运动健儿们正式进入残奥会赛时阶段。仪式结束后,中国体育代表团团长、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与残奥村村长杰妮丝·阿卡恩交换了礼物,并在残奥会和平墙上签字。
里约之行,是年仅18岁的跳高选手赵亚飞的残奥会处子秀。“对于成绩,没想那么多,就是享受这次比赛”。12年前,赵亚飞在过年时被鞭炮炸掉了左臂,之后他从痛苦中走出来,坚持跳远、跳高训练,并最终走上奥运赛场。
赵亚飞在逆境中的顽强奋起,是所有残奥运动员面对不幸缔造未来的'真实写照,正如杰妮丝·阿卡恩在升旗仪式上给残奥选手的寄语:“这是伟大故事的开始,我们故事的开始。”
张海迪在升旗仪式结束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来到里约这几天,大家已经适应了环境,展现出非常好的精神风貌。她还透露,伦敦残奥会女子轮椅击剑冠军荣静将担任中国体育代表团开幕式旗手。
里约残奥会于9月7日至18日举行,中国体育代表团总人数为499人,其中运动员308人,是中国残疾人体育代表团参加境外残奥会规模最大的一次。
北京冬残奥会观后感 篇4
残奥会上有许许多多的感人画面,这些画面让每一个看了的人都深受感触,我见过一位残疾姑娘,她用一只手臂做到了常人用两只手都很难做到的事情。她的名字叫娜塔莉娅帕蒂卡,一个天生右下臂残疾的坚强姑娘,一个被誉为为乒乓球而生的波兰“维纳斯”。13日是帕蒂卡在本届奥运会的首次高调“出镜”,她代表波兰队与中国香港队进行女团小组赛的第一轮比赛,虽然最终以微弱分差惜败。但比赛中,这位独臂女侠还是赢得了全场的尊敬和掌声。在波兰排名第三、世界排名第147位的帕蒂卡,从7岁起就迷上了乒乓球,11岁参加残奥会,15岁赢得2004年雅典残奥会乒乓球冠军。今年她还在世乒赛首轮小组赛中打败了世界排名第六的新加坡名将李佳薇,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虽然帕蒂卡最终没有取得本届奥运会女单的入场券,但她却得以代表波兰乒乓球女队参加女团比赛,同时也力求在残奥会上捍卫金牌。作为残疾运动员,帕蒂卡用别样的'美丽诠释着体育运动的真谛,也感动着世人。她是多么的坚强啊,仅仅一只手臂。它还能坚持打乒乓球,她这种精神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
场上,残疾人运动员之间是对手,胜负就在彼此的竞争之间。但——他们在奉献高水平竞赛的同时,也在演绎着彼此关爱、相互欣赏。
场上,裁判员是铁面无私的“法官”,决定着比赛的走向。但——他们在严格执裁的同时,更用一颗关爱的心对待顽强拼搏的残疾人运动员们。
积极向上,自强不息,顽强拼搏,这正是残奥会的运动会员们所体现的运动精神!
北京冬残奥会观后感 篇5
中新网莫斯科8月7日电据国际文传电讯社消息,8月7日,国际残奥委会宣布,因兴奋剂问题,俄罗斯运动员将不能参加里约残奥会。俄方表示,将就该决定提起上诉。
此前,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的独立调查小组公布了一份调查报告。该调查报告指出,在2014年索契冬奥会期间,俄罗斯代表团有组织地使用兴奋剂,大幅度提升了运动成绩。期间,一些政府官员为躲过兴奋剂检测,甚至偷换了俄罗斯运动员的送检尿样。
基于这份报告,国际残奥委会于7月底召开会议,讨论是否停止俄罗斯残奥委会作为国际残奥委会成员资格的问题。
7日,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克雷文在里约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国际残奥委会已作出决定,立即停止俄罗斯残奥委会的成员资格。俄罗斯残奥委会不能为俄罗斯残奥运动员提交参赛资格,俄罗斯运动员也不能参加里约残奥会。
克雷文说,作出这一决定是因为“俄罗斯存在着国家体系范围内使用兴奋剂的现象,而且这样的现象蔓延到了俄罗斯残奥运动中”。“俄罗斯的'反兴奋剂机制已经崩溃”。俄残奥委会“无法履行国际残奥委会和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的相关规定,也无法履行作为国际残奥委会成员的义务”。
本届里约奥运会开幕前,俄罗斯奥委会也陷入兴奋剂丑闻中,但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会最终作出决定,不取消整个俄罗斯队在2016年奥运会的参赛资格。俄罗斯运动员能否参加里约奥运会,将交由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来确定。
据俄塔社消息,俄罗斯残奥委会主席卢金当天表示,针对国际残奥委会的决定,俄罗斯残奥委会将向洛桑体育仲裁法庭提起上诉。他认为,洛桑体育仲裁法庭可能会参照国际奥委会的决定作出裁决。
北京冬残奥会观后感 篇6
里约残奥会在马拉卡纳体育场盛大开幕。
残奥会开幕式不但表演环节颇具特色,代表团入场也有惊喜。每有一个代表团入场,场地中央就拼上一块拼图,当东道主巴西拼上最后一块拼图后,各代表团的照片拼成了一个大心脏,心脏强有力地跳动,散发美好的事物,象征一切美好均来自内心:身体残疾不可怕,内心强大才是力量之源!
再经过国际残奥委会主席致辞、运动员代表宣誓等环节后,巴西总统特梅尔宣布里约残奥会开幕。随后残奥火炬进入马拉卡纳体育场,进行最后的传递。
倒数第三棒火炬手是一位老人马尔萨,他参加过1984年残奥会。他拄着拐杖,脚步踉跄地往前走,此时现场已经下起瓢泼大雨,他在大雨中不慎摔倒,火炬也掉到地上。现场发出惊呼,这是一个意外,并不是事先设计好的情节。被工作人员扶起来后,他拿起火炬,还是蹒跚着坚持走到目的.地,将火炬传递给了下一位火炬手。这一幕让所有人动容,现场观众起立鼓掌为他加油。
最后一棒火炬手是巴西历史上夺得残奥奖牌最多的运动员席尔瓦,他摇着轮椅带着火炬走到火炬台前,郑重点燃了主火炬。随后火炬升空,在空中与美轮美奂的雕塑汇合,里约残奥会点火仪式完成了,里约残奥会正式开幕!
本次里约残奥会,共有来自全世界160个国家和地区的4432名运动员将参加里约残奥会22个大项、528个小项的角逐。中国残奥代表团由499人组成,其中运动员307人,将参加17个大项、328个小项比赛,是中国参加境外举行的残奥会运动员人数最多、参赛项目最多的一次。
北京冬残奥会观后感 篇7
经过九天的激烈比赛,今晚冬残奥会落下帷幕了。意味着这一届的冬奥会彻底结束了。可爱的冰墩墩雪容融也要下班了。
值得关注的是,有个宁夏姑娘参与了今晚冬残奥会闭幕式演出。她叫马奕菲,视力障碍,今年16岁,家住金凤区,是宁夏特殊教育学校高二学生,从5岁起就开始接触音乐,从小在音乐方面展现出良好天赋,5岁学习钢琴、9岁学习小提琴,12岁学习作曲,获奖无数。能在全国脱颖而出,被选中参与闭幕式重要演出,是多么幸运,也说明这个女孩不一般。
视力有障碍,小提琴、钢琴样样都会,能站到冬残奥会闭幕式的舞台,真的了不起!我四肢健全,什么乐器都不会,想想都惭愧。这个女孩,跟我的学生是同龄人,我的学生也有很多学音乐的,明天上课一定要给学生讲讲这个女孩的'故事,跟这个女孩比起来,你们是何等的幸福,又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练琴呢?
人是需要有榜样的,有了榜样的激励,会变得更有动力。尤其是身边的榜样,我们会不自觉地向榜样看齐,从而转化成实际行动,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当然,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活成别人的榜样。昨天在公园门口,看到两个小男孩吃芒果,一边拿嘴撕扯着芒果皮,一边往地上吐皮,实在看不下去了,我拿出一张纸巾递给小男孩:“给你张纸,不要往地上吐了,把地上的也捡起来”,小男孩刚开始还有点不愿意,说“我们渴了呀”,见我递纸巾,有点不好意思了,乖乖地捡起了地上的果皮。我说:“你们老师天天教育你们不能乱扔东西,以后出门带包纸巾”,小男孩连忙说“谢谢阿姨”,希望两个小男孩从此以后再不乱扔垃圾。
北京冬残奥会观后感 篇8
2月21日,2022北京冬奥会走到尾声,中国队也在这届冬奥会中收获了有史以来的成绩,以9金4银2铜圆满收官。
相信对于很多观众来说,开幕式的震撼仿佛还在眼前。
而昨晚20点,鸟巢继续流光溢彩,总导演张艺谋再度通过丰富的科技手段和艺术化诠释,在约100分钟的闭幕式上展示出中国式浪漫与双奥情怀。
它与开幕式形成一脉相承的上下篇叙事模式,通过续写一朵雪花的故事,献上一场简约而唯美的仪式与表演融合大秀,为北京冬奥会画上句点。
据张艺谋透露,昨晚破纪录的有超过2000位运动员,参加了本届冬奥会这最后的狂欢聚会。在美学基调方面,主创团队大胆使用“中国红”碰撞“冰雪蓝”,将灯笼、中国结等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作为表演元素,融入仪式当中。
北京冬奥会闭幕式导演锋尚文化沙晓岚说,2008年整个鸟巢80%用的是进口设备,音响是100%的进口设备,到2022年是100%的中国产品,全是国产设备在挑起大梁。
所有的灯具、LED产品都是中国产的,所有互动影像都是中国艺术家创造的。本土专家、本土艺术家通过他们的'作品,通过中国的高光时刻将文化自信转播到全世界去,赢得全世界的赞叹。短短16天,不仅展现了奥运健儿们的飒爽英姿和奥林匹克精神,科技元素也大放异彩。从开幕式综合运用人工智能、5G、—眼3D和云计算等多种科技成果起,人工智能、8K+5G转播、数字孪生、智能机器人、辅助驾驶、虚拟数字人等新兴技术齐上阵,为冬奥会保驾护航。
最后,在熄灭奥运火种之际,闭幕式“穿越”回2008年奥运会,以梦幻联动的方式致敬“双奥之城”,这也成为整场闭幕式的看点之一。
北京冬残奥会观后感 篇9
伴随着唱片的转动,唱片上逐渐显现出运动的人物造型。随后,一个个赛场瞬间呈现了出来。北京冬残奥会的精彩,就是由这样的一个个难忘的瞬间组成,北京冬残奥会的记忆,就是由这样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生动的故事构成。
在赛场,所有人都是胜利者!“我们延续了冬日暖阳的设计主题,用胭脂粉与冰雪蓝两种色彩营造温暖氛围。”冰雪蓝呈现冰雪运动的空灵与清澈,胭脂粉象征温柔、希望、包容与乐观。此外,云水蓝、丹紫红、宝石蓝、柠檬黄等明亮色彩作为辅色加入,让暖意更加浓郁、饱满和明媚。
“这也代表了在色彩斑斓的世界里,残疾群体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拥有不息的生命力,也怀揣着对更美好生活、
更包容世界的不懈追求。”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科技美学的融合,用“简约而不简单”的表现形式,成为手册的亮点。在各代表团旗帜入场与向志愿者致谢环节的页面中,放射性的线条构成了千姿百态的、绽放的花。“观众可能看不出花朵的品种,这正是我们想达到的效果。”夏小奇解释,花朵的图形既是残奥运动员奋勇拼搏的.身姿,也是志愿者默守岗位的身影。
在爱的感召环节的页面设计中,橄榄枝的枝蔓顽强地向前伸展,寓意爱和和平。中国式的浪漫带给世界以震惊,随着冬奥的圆满结束,北京冬奥产生的影响将持续扩大,愿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的温暖时刻,留存为永恒的记忆。到了和雪容融说再见的时候了,你是否会不舍?是否会留恋?
北京冬残奥会观后感 篇10
北京冬残奥会激战正酣,各路好手尽展风采,中国残疾人选手更是一路高歌,他们敢打勇拼的精神风貌令人折服,网友们的赞叹之情溢于言表,难怪欧美国家将残疾人称为“有特别才能的人”。这种发自内心的溢美之辞,全面地肯定了残疾人“出众”的一面,健全人能完成的竞技项目他们同样能够参与。当盲人以敏感的听力和灵巧的手来展来自己的技能时,当聋哑人以灵活和丰富的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对运动的感觉时,当残肢者以坚定的意志完成一个个高度动作时……冬残奥会无疑是的舞台,而最出色的“演员”们都是世界一流的,即便没有站上领奖台,即便没有金牌挂在胸前,他们勇于参与的'热情和激情,这难道不正是我们难得的观赏良机吗?
人们从关注冬残奥会到正视冬残奥会,我们常常深受感动的是各国残疾人动动员用自己的不屈不挠、自立自强,演绎着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这其中,包含着汗水、泪水甚至是血水,坚持自己梦想,勇往直前的精神动力,驱使着他们朝着既定的目标奋力前行,这种不放弃、不言败、不退缩的信念,让他们的精神世界得到升华,进而也在升华着人类的精神境界。尽管身体残疾了,但他们的理想没有破灭,追求没有停止,奋斗仍在继续。从他们身上散发的激情,我们可以领略到残疾人热爱生活、追求事业、奋力拼博、珍惜生命的热情和志向,这也是冬残奥会引人入胜的关键因素之一。
北京冬残奥会观后感 篇11
冬奥会刚刚结束,冬残奥会又举办,“两个冬奥”通过有条不紊的“场馆换装”完美对接。根据残疾运动员的特殊需要,北京冬奥会将提供个性化特别服务。周到的设置无障碍设施,包括无障碍路径、无障碍标识、无障碍座椅……就连领奖台也以坡道替代阶梯台阶,便于残疾人上台领奖、展现荣耀。
随着冬残奥会赛程进入倒计时,残奥冰雪健儿以“人生能有几回搏”的进取奋斗精神积极投入备战训练的感人场景,也渐次进入观众的眼帘。00后小将张雯静,经过艰苦训练,从零基础入队到在国际赛事上崭露头角仅用了5年时间。初次参加国际比赛就撞在护栏网上的经历唤醒了她的斗志,两年后张雯静获得了欧洲杯冠军。此次冬残奥会,她将与其他中国选手一起出征,实现冬残奥6大项目参赛全覆盖。
北京冬残奥会,中国代表团总人数为217人,其中运动员96人(包括男运动员68人、女运动员28人),教练员、工作人员、竞赛辅助人员、医疗保障人员121人。参赛大项从2个增加到6个,小项从6个增加到73个,阵容是我国参加冬残奥会以来规模、运动员人数最多、参赛项目的一届。这背后,是日益强大的`祖国综合实力的支撑,是残疾人克服伤病、挑战自我,勇于进取、永不服输的精神力量。我们应向即将出征的残奥运动员送上真诚的祝福,冰上舞、雪上飞,照样会有残疾人的飒爽英姿与矫健身影。同样,我们也应向冬残奥会志愿者表达敬意,向他们说声“谢谢!”冬残奥会期间,服务人数和服务面积较之冬奥会有大幅度缩减,但“难度系数”却大幅攀升,他们周到体贴的服务、温暖可亲的形象,是“两个奥运、同样精彩”的重要因素。
北京冬残奥会观后感 篇12
北京残奥会圣火2022年3月4日点燃,这标志着北京残奥会大幕徐徐拉开。
经历过奥运会的辉煌和激烈竞争以及色彩纷呈的画面,有些人对残奥会或许会觉得比赛的观赏性要降低不少。残疾人和正常人的体育竞技自然有所区别,但是相同的是,他们也在追求“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崇高目标。
其实,你只要稍微了解一些残疾人运动员的经历,了解他们比正常人付出了更多的汗水和泪水,你的心头就会不由自主地发颤,你的眼泪就会夺眶而出,你就会由衷的承认,他们,就是生活中的强者。
每一个参加残奥会的运动员,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人生坎坷。他们中有些人是先天残疾,有些人是后天不幸遭遇各种各样从天而降的.灾难,在经历过生命的低谷之后,他们无一例外地选择了站起来,迎接生命的挑战。残疾人运动员,几乎百分之百的都不是职业选手。因此,他们一没有充裕的时间去进行训练,二缺乏资金的保障去购置训练器材和服装等必需用品。他们付出的努力除了身体上与正常运动员的差距外,还有许许多多令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但是,他们坚持了下来,并走到今天,走到奥运会的赛场。
“鸟巢”、“水立方”,因为有残奥运动员,而同样精彩。对待残疾人运动员,我们应该付出更多的爱,他们不仅是我们的兄弟姐妹,而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的自强不息,他们敢于做生活中的强者,都奏出了一曲高亢激越的生命交响曲的宏伟乐章。
残奥会,除了精彩的比赛,我们还能读到无数催人泪下、催人奋进的故事。我们更深地体会到:爱,应该献给每一个人;爱,时时刻刻在我们心里;爱,温暖着生活的每一天。只要有爱,我们这个世界,我们人类的生活,一定会更美好。
【北京冬残奥会观后感】相关文章:
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的心得03-28
北京冬残奥会英语作文(精选5篇)03-31
北京冬残奥会心得体会12-13
闪耀北京冬残奥会赛场心得体会04-22
北京冬残奥会的心得体会(精选20篇)07-24
北京冬残奥会作文500字(通用6篇)03-02
北京冬残奥会作文400字(通用5篇)03-02
北京冬残奥会观后感11-04
北京冬残奥会观后感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