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错论》读后感

时间:2024-01-15 08:04:57 读后感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晁错论》读后感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体会呢?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晁错论》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晁错论》读后感

  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人生

  苏轼的散文、游记、诗歌、词赋都达到了“行云流水”的境界,他的政治论文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也颇负盛名,如《平王论》、《范增论》、《留侯论》……..但我认为,苏轼最成功、最具独特思维的还是《晁错论》。

  读完《晁错论》全篇,不由得再次对苏轼产生敬佩。苏轼告诉我们“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于成功。” 自古以来凡是做大事业的人,不仅有出类拔萃的才能,也一定有坚韧不拔的意志。从前大禹治水,凿开龙门,疏通黄河,使洪水东流入海。当他的整个工程尚未最后完成时,可能也时有决堤、漫堤等可怕的祸患发生,只是他事先就预料到会这样,祸患发生时就不惊慌失措而能从容地治理它,所以能够最终取得成功。

  苏轼认为拥有“超世之才”的晁错既然敢扛起削藩大旗,就应该有“有坚忍不拔之志”,就应该像大禹一样完全能从容把握对治水可能发生的结果。比如大禹在“凿龙门,决大河”未完全成功时,早就考虑决堤、漫堤等问题,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也不担心,最后有条不紊地完成治水宏业。

  “嗟夫!世之君子,欲求非常之功,则无务为自全之计。使错自将而讨吴楚,未必无功,惟其欲自固其身,而天子不悦。奸臣得以乘其隙,错之所以自全者,乃其所以自祸欤!”世上的君子如果想要建立伟大的功业,就不要考虑什么明哲保身的伎俩。如果自己惹出了事端,自己却要逃脱责任,把责任推给别人,那么天下对这件事的指责也必然是集中指向你一个人。

  而晁错呢,在发生“吴楚七国之乱”的时候,居然建议景帝亲征,而他守京。苏轼认为这是晁错身上最大的问题,是“忠臣义士所以愤怨而不平者”,如果“错已身任其危,日夜淬砺,东向而待之,使不至於累其君”,也就是晁错能在发生诸侯叛乱时,身先士卒带兵打仗,一定会获得景帝信任,也就不用担心袁盎的离间。苏轼认为只要晁错担当起平反七国之乱的责任,就不会导致让大臣们找到落井下石的借口,景帝对他怀疑,在文章的最后他渲染升华了这一观点,发人深思。

【《晁错论》读后感】相关文章:

《晁错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04-20

晁错传原文及翻译07-29

错时错峰方案12-03

学校错时错峰方案03-20

错时错峰放学方案03-28

错时错峰放假方案03-25

错时错峰复学方案12-09

错时错峰就餐方案12-04

一错再错作文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