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颢《游月陂》原文译文及赏析

时间:2024-01-13 07:14:07 赏析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程颢《游月陂》原文译文及赏析

程颢《游月陂》原文译文及赏析1

  游月陂

  月陂(1)堤(2)上四徘徊(3),北有中天(4)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5)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6)何足计(7),但逢佳节约(8)重陪(9)。

  注释

  (1)月陂(bēi)月形的池塘。

  (2)堤:堤岸。

  (3)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4)中天:天空

  (5)樽:古代盛酒的器具。

  (6)无端:没有头绪。

  (7)计:算计、计较。

  (8)约:预约。

  (9)重陪:再来陪赏。

  译文

  月光照在陂堤上,我四处徘徊,北面是耸入云中的百尺楼台。秋天一来,万物都变得萧条零落,姑且趁着水边向晚的凉意,举杯畅饮。水里的云影悠闲地相互照映,林中泉水在静谧中流淌。世事变化无常何必计较,只要逢佳节便要与友朋相约再来游玩。

  作者介绍

  程颢、程颐所创建的“天理”学说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我国古代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并受到了后世历代封建王朝的尊崇,以致逐步演变成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后期近千年的占有统治地位的思想.?如宋宁宗嘉定十三年(1220年),赐谥程颢为“纯公”,程颐为“正公”理宗淳佑元年(1241年),又追封程颢为“河南伯”,程颐为“伊阳(或作“川”)伯”,并“从祀孔子庙庭”元明宗至顺元年(1330年),又下诏加封程颢为“豫国公”,程颐为“洛国公”明代宗景泰六年(1455年),诏令两程祠以颜子(即颜渊)例修建,规制比于阙里,前后殿庑斋室等房共六十余间,祭文称颂两程“阐明正学,兴起斯文。本诸先哲,淑我后人”清康熙二十五年,二程进儒为贤,位列孔子及门下、汉唐诸儒之上次年康熙皇帝又赐给两程祠‘学达性天’匾额。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也是一首理趣诗,首联写游月陂堤,中间二联从秋色和秋声方面表现主观上的闲静与自然界的幽静合二而一,尾联写诗人的感触。这首诗写写“静观自得”,作者把秋色、秋声、秋气、秋水描绘得形象动人,意境恬静清新,声韵和谐,对仗工整。

  从首联可以看出,在一个天高气爽、月明如水的秋天夜晚,诗人登上月陂堤岸,东走西游,悠然四顾。江面茫茫,月色溶溶,向北望去,看到那百尺高台,宛若天往。“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此时登上月阪堤,也是心与物会,景与情融,自然涌出颔联两句“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秋气萧瑟,“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万物自然改颜,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程颢对秋气,似乎并不如欧阳修那样“噫嘻悲哉”他依然是“闲来无事不从容”,那么悠然自得的“一樽聊为晚凉开”,斟上一杯美酒,冲冲凉意,乐在其中。三、四两句对仗工整而简练,“改”“开”二字有声有色。

  颈联“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即中的“闲”、“静”二字进一步写自己心境的从容自得。移情于物,明明是自己心境“静”、“闲”,仿佛大自然界的万物也是“闲”、“静”的。蓝天白云倒映于绿水碧波之中,是因为“闲”,淙淙的泉流之响,是因为树木的幽静。“泉声静自来”可直译为“泉声自静来”,是“鸟鸣山更幽”的逆向思维。观水面闲云之影、听林下流泉之声,这对程颢来讲当然是惬意的,不同于俗人为名利奔走,因事务而缠身。

  末联抒发自己的人生哲理:“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他认为人世间有些事,说不上有什么来由。繁杂而无头绪,不值得去认真计较。人生待开怀时且开怀,只要逢上佳节,约上几位知交,重游月陂堤,相陪举杯痛饮,就会感到无穷的乐趣。

  此诗声韵和谐,对仗工整。在程颢的笔下,月陂堤内外,林含情,水有意,泉有声,物体志。显然是作者追求超凡入圣、清静自如的理想境界。

程颢《游月陂》原文译文及赏析2

  原文

  月陂(1)堤(2)上四徘徊(3),北有中天(4)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5)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6)何足计(7),但逢佳节约(8)重陪(9)。

  注释

  (1)月陂(bēi)月形的池塘。

  (2)堤:堤岸。

  (3)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4)中天:天空

  (5)樽:古代盛酒的器具。

  (6)无端:没有头绪。

  (7)计:算计、计较。

  (8)约:预约。

  (9)重陪:再来陪赏。

  译文

  月光照在陂堤上,我四处徘徊,北面是耸入云中的百尺楼台。秋天一来,万物都变得萧条零落,姑且趁着水边向晚的`凉意,举杯畅饮。水里的云影悠闲地相互照映,林中泉水在静谧中流淌。世事变化无常何必计较,只要逢佳节便要与友朋相约再来游玩。

  作者介绍

  程颢、程颐所创建的“天理”学说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我国古代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并受到了后世历代封建王朝的尊崇,以致逐步演变成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后期近千年的占有统治地位的思想.如宋宁宗嘉定十三年(1220年),赐谥程颢为“纯公”,程颐为“正公”理宗淳佑元年(1241年),又追封程颢为“河南伯”,程颐为“伊阳(或作“川”)伯”,并“从祀孔子庙庭”元明宗至顺元年(1330年),又下诏加封程颢为“豫国公”,程颐为“洛国公”明代宗景泰六年(1455年),诏令两程祠以颜子(即颜渊)例修建,规制比于阙里,前后殿庑斋室等房共六十余间,祭文称颂两程“阐明正学,兴起斯文。本诸先哲,淑我后人”清康熙二十五年,二程进儒为贤,位列孔子及门下、汉唐诸儒之上次年康熙皇帝又赐给两程祠‘学达性天’匾额。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也是一首理趣诗。作者在这首诗中,虽然也写了一些较为生动的景物,但其着眼点仍在于抒发自己的人生哲理。所谓“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多么闲静幽雅,这正是作者所追求的境界。因此他认为世上的事情,可以不必去计较。只要在佳节能约几个朋友相聚就是很大的快乐。诗抒写了随遇而安、不计较得失的淡泊情怀。

【程颢《游月陂》原文译文及赏析】相关文章:

程颢《游月陂》原文译文及赏析07-29

《金缕衣》原文译文赏析08-02

《国殇》的原文译文及赏析09-07

《深院》原文译文赏析10-25

《田舍》原文及译文赏析04-19

《关雎》原文及译文赏析03-16

村晚(草满池塘水满陂)原文及赏析12-13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原文,译文及其赏析11-07

《南史》原文和译文赏析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