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方案汇编[3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能无误进行,就需要我们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具有内容条理清楚、步骤清晰的特点。我们应该怎么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实施方案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实施方案 篇1
根据县教育局普教科和教研室20xx年工作计划安排,现将我镇20xx年小学教学质量抽测的初步实施方案通知如下,请各小学认真贯彻落实。
一、指导思想
通过贯彻落实《田罗县教育局关于加强学校全面教育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实行教学质量抽测,进一步突出教学中心地位,加强全镇小学教学质量目标管理,改进学校教学行为,规范教师教学行为,科学地分析评价学校与教师教学水平,全面提高我镇小学教学质量。
二、抽测安排
1、抽测学科与分值:语文(60分)、数学(60分)、英语(40分)、科学(40分)、品社或品生(40分),共计200分。
2、抽测内容:内容以本学期现行教材、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各学科抽测内容注重检测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不强调抽测内容的高、深、难。
3、抽测对象:各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具体抽测比率临时再定。
4、抽测形式:实行五科或是四科综合试卷、分科计分、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分数按科计算到任课教师。
5、抽测时间:一般在每学期期中考试前后,具体抽测时间临时通知。
6、抽测结果:主要通过低分率、合格率、优秀率、人均分来分析各学校各学科的教学质量,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帮助。抽测结果实行镇内排名,并将抽测积分按照一定比率纳入到中心学校本学期对各小学的综合考核积分当中。
三、其他事项
1、由中心学校负责集中制卷、印卷、统计,抽教师集中阅卷。
2、抽测过程以原班级为单位设置试场。被抽测学校的领导、教师不能参加监考与阅卷。
3、考试纪律按照期末统考要求执行。
4、其它未尽事宜,临时再通知和完善。
实施方案 篇2
为全面提升我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水平,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加速实现全市基础教育现代化,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20年)》和《z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行动计划(20xx-2020年)》。根据《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大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坚持以“班班通”建设为抓手,以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为重点,以改革教学应用模式为突破口,以提升学校管理效率为出发点,以人为本,统筹规划,更新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实现教育现代化,为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服务。
二、目标任务
根据《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和《z市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行动计划(20xx-2020年)》文件精神,结合实际,统一规划、协调安排、逐步实施。通过z市数字化校园创建,逐步推进全市教育现代化的实现。具体创建目标,20xx—20xx年5年内建设至少500所标准数字化校园。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把教育信息化作为全市教育现代化发展整体战略的重点,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以县区为节点,建设以县区为主的教育城域网,主干网络千兆。学校建设百兆以上校园网络,实现信息点全覆盖,信息中心配备三层核心交换机、一定数量的服务器,各级网络必须具备网络安全措施。农村较偏远学校可实现不同形式的专线连接。学生用计算机教室、教师用计算机、“班班通”达到《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要求。至少配备一口满足最大班额人手一机的学生用计算机教室,努力推进网络教学班建设。
(二)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加强县区资源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积极构建以县区为主的资源共建共享建设体系,实现学科资源全覆盖。学校要建设体现本校特色的教育教学资源、数字图书馆等服务平台,并逐年更新增加,建设至少一口电子阅览室,努力建设校园电视台,提高资源使用率,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三)强化教育信息化应用体系。加强教师电子备课平台、网络教学教研平台、学生自主学习平台、考试与评价平台、虚拟实验室等多元化应用平台建设,重视信息技术专业队伍建设和教师全员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四)加强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推进学校电子政务建设,以学生和教师两个基础库为着力点,加快学校管理信息化进程,促进学校管理标准化、规范化,不断完善学校数字化校园平台,积累基础资料,掌握总体状况,加强动态监测,提高管理效率,为社会提供公共教育信息,不断提高全市教育数字化、现代化水平。
三、创建原则
(一)超前规划。加大数字化校园建设力度,在现有信息化设施的基础上,超前规划,进一步加快教育信息化终端设施普及步伐,促进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工作从传统的行为方式向数字化行为方式转变,综合提高学校的数字化水平。
(二)统一标准。按照《z市数字化校园评价标准及评估细则》要求,对基础设施、资源建设、教学应用、管理应用等方面进行规划实施,严格标准,明确数字化校园创建的任务。
(三)整合平台。全面应用学校网站,整合链接教学、资源、管理等各类校园信息平台,鼓励学校之间在教学应用上的“百花齐放”和“争奇斗艳”,促进教育信息化全面发展。
(四)共享资源。要以学科、备课组、农远资源为中心,围绕电子备课平台、学校网站等,积极整合优质资源,逐步实现县区、学校、学科三级资源共享体系。
(五)整体推进。要统一创建步伐,按照规划时间,逐步实施。召开创建动员会、研讨会和成果展示会,积极培养在资源建设与应用、学科教学与应用和学校管理过程中的典型,发挥引领作用,通过校园宣传简报、学校网站等多种形式,形成整体推动效应。
五、创建方法
(一)宣传发动,细化目标,层层分解,责任到人。要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地位,形成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提高管理效率的理念,要把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工作目标和任务,要通过对全体师生的宣传发动,根据《z市数字化校园评价标准及评估细则》将任务目标层层分解,并落实相关人员的责任,将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二)制定方案,确定步骤,适用策略,形成特色。在创建过程中,要形成创建方案,制定具体的工作流程,明确创建时间表,确定创建步骤,选择适当的创建策略,排解创建难点,扎实有效、有序推进,并力争形成特色。
(三)建立机制,加强培训,全员参与,示范引领。建立长效机制,促进信息技术应用,将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情况与学校考核机制相结合。加强培训,全员参与,分层分级抓好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应用、开发、管理、学科教学五支队伍建设,培养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力。
(五)突出实效、坚持不懈、常态应用、创新发展。创建学校要突出实效,让应用保持持续的稳定的状态,各项工作始终处于紧紧依靠信息技术作支撑的高效运行的状态。要有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思维、创新的实践,不断为注入新的活力,不断形成新成果、新特色,始终把握时代的脉搏,常创常新。
六、创建程序
(一)学校自评。创建学校成立自评工作小组,统筹协调创建工作,召开动员大会,部署自查自评工作,填写《z市数字化校园创建申请表》(一式三份)和《z市数字化校园创建自评得分表》(一式三份)。
(二)县区初验。各县区成立数字化校园领导小组,根据学校自评情况,通过看材料,实地查看,座谈等多种形式,组织实施现场检查验收,针对问题,及时整改,汇总后以县区为单位上报z市数字化校园建设领导小组。
(三)市级验收。z市数字化校园建设领导小组依据《z市数字化校园评价标准及评估细则》组织验收,达到标准要求的.,授予"z市数字化校园"称号,并进行奖励、颁发奖牌。
经验收通过的学校,自授予称号之日起,每隔两年复查一次。主要指标下滑的,给予黄牌警告并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能达标的,取消已授予的称号。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成立相应领导小组,设立专职机构,做到人员到位,措施到位,为数字化校园创建提供组织保障。
(二)保障经费,加大投入。统筹管理“两费”资金,协调安排教育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对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将配备和维护资金列入学校预算。严格落实临教财字﹝20xx﹞2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两费”的管理使用,并在每年的教育费附加及学校教育公用经费中也安排一定比例的专项经费,用以支持教育信息化建设,为数字化校园的创建提供资金保障。
(三)强化机制,科学评估。切实加强对数字化校园工作的检查考核,形成强而有效的高效管理机制。各县区要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市教育局也将根据创建情况,对创建成功的学校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鼓励各县区积极探索,敢于创新,对在实施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总结,积极推广。把《z市数字化校园评价标准和评估细则》确定的各项指标纳入各县区和相关部门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体系,定期组织开展检查评估工作,科学分析创建效果,通过数字化校园创建简报、专题网站、研讨会等形式,定期公布创建情况。
实施方案 篇3
目前规划环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规划体系的复杂性,导致良好的对应关系难以实现。表现为:一是规划类型复杂。例如综合性的规划有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建设部门有城市规划、交通部门有交通规划、国土部门有土地利用规划等等。在地方政府层面,由于各地区发展差异较大、部门事权不同,这一问题更为突出。二是规划层次复杂。同一类规划,在不同层级的政府、不同尺度的空间,其关注重点不一样,规划内容的重点不一样,具体的调控手段也不一样。三是规划内容交叠较多。由于部门之间事权划分的问题,同一级政府不同类型的规划存在着较大的交叠关系,例如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都涉及交通,土地利用规划与农业规划都涉及基本农田保护等等。
二、技术方法上存在问题。现有规划环评的做法,大多是对已形成的规划草案进行评估。由于规划体系的复杂性和技术方法体系尚未成熟,这一从建设项目环评脱胎而来的做法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一是评估成果不够全面。由于规划类型不同、层次不同,仅依靠相关规范标准开展工作,规划环评难以把握不同规划的评估重点。二是采用的方法和标准过于僵化。规划环评对影响因素和影响后效的考虑,其综合性要远远高于项目环评,因此在实践中经常会出现难以进行定量预测和分析的情况。三是难以处理规划自身内容与规划环评之间的关系。一部分规划尤其是综合性的规划,本身就进行了生态环境影响的考虑,存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
三、难以体现战略环评的要求。颁布的《环评法》内容中并没有明确提出规划环评的工作程序要求,虽然国家环保局在随后出台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中提出了规划环评的早期介入原则和工作程序的要求,但并未与具体的政府决策流程建立联系。
因此,现有的规划环评大多是在决策链的末端进行,既难以应对规划环评的对象——我国复杂的规划体系,也无法体现规划环评作为战略环评的重要意义所在,从而在实际操作中造成了许多问题。因此,要扭转目前规划环评推进受阻的局面,当务之急是改变现有的规划环评工作方法。
对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分阶段控制评价过程和内容。
在工作阶段设计上,应根据规划工作内容的不同阶段开展不同的环境研究,同时加强对规划实施后的动态跟踪工作,视情况开展环境监察与审核,确保环评目的的实现。
1.前期研究阶段,规划工作内容主要是项目策划和调研,而规划环评的主要工作是任务解读与环境因素现状调研,具体包括:规划项目内容与要求解读;环评工作边界的界定;设计选用评价方法;相关要素的现状调研等。比较重要的规划,应形成环评工作大纲。
2.目标评估阶段,规划主要工作是制定规划目标和规划思路等策略性内容。此时规划环评的工作重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评估规划目标和手段的.环境可行性,即发展目标是否超出了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的限制;二是完善环境保护的工作目标与思路,在规划目标策略中充分体现环境保护的相关要求。
3.方案评估阶段,规划主要工作是设计和选择规划实施方案,这也是规划环评的核心工作阶段,即替代方案评估。所谓“替代方案”,是指为实现一定的目标,可以采取的、供比较和选择的方案的集合,在某些情况也包括“零方案”,即规划不实施的方案。规划环评应通过一系列定量定性方法,全面分析各个方案的环境影响,从中筛选环境最优方案作为推荐方案。
4.措施制定阶段,规划的主要工作是制定具体实施措施,而规划环评主要针对最终方案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环境保护措施建议,既包括工程技术方面,也包括责任管理方面。在部分特殊情况下,还应明确环境监察与审核的要求。
二、对于评价过程进行管理程序控制。
规划环评与建设项目环评一样,参与的主体包括项目发起人、环评单位、环保部门和评审专家等,所不同的是政府行为的性质较浓。由于规划主管单位与环评单位构成甲乙方关系,利益相关较为明显,从而会影响环评结果的公正性和科学性。而环保部门也仅是对环评最后结果进行评审,缺乏对整个工作的监管力度。因此,必须理清各个参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并确定其在不同阶段的工作内容,明确管理程序要求。
1.规划主管单位在委托进行规划编制时,应同时委托进行规划环评工作,规划编制小组应与规划环评小组同时成立。
2.规划编制小组与规划环评小组合作开展工作。在了解规划编制的要求和基本现状之后,规划环评小组提出环评工作大纲,送交环保部门审查。
3.环保部门根据有关标准和规划内容,以规定的形式审核环评工作大纲。
4.规划环评小组介入规划目标、方案等工作阶段,提出相关要求,合作进行方案遴选,并将相关考虑和意见纳入环评报告,作为日后审核的核心内容。
5.规划环评小组根据规划方案提出环境保护措施等要求,形成最终的规划环评成果。
6.环保部门通过专家评审等形式,对规划环评成果进行审定。规划环评成果审定之后,规划才能正式报批。
三、为更好地推进这一工作,国家应出台对于规划环评工作过程进行管理、监督的有关政策。为了减少制度创新所带来的风险,还可选择有条件的城市进行试点。
【实施方案】相关文章:
(经典)实施方案12-14
实施方案(经典)10-25
[精选]实施方案10-25
实施方案【经典】11-11
实施方案【精选】11-02
(经典)实施方案11-25
实施方案(经典)09-03
实施方案[经典]10-04
【经典】实施方案10-24
实施方案[精选]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