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传说故事

时间:2023-12-13 16:39:12 端午节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端午节的传说故事

关于端午节的传说故事1

  陈临是东汉末年广西苍梧太守。据《初学记˙岁时部》引谢承《后汉书》记载:陈临任苍梧太守,“推诚而理,导人以孝悌。”治理苍梧,移风化俗,颇有政绩。后来陈临卸任调走之时,苍梧郡人于五月五日送至东门。人们为了怀念这位政绩卓著的.地方长官,每年五月五日“令小童洁服舞之,”以纪念陈临。 [17]

关于端午节的传说故事

关于端午节的传说故事2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在长江中下游以南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祭祀。端午节是用于祭祖的节日。汉代端午节成了全国的节日。 闻一多在《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中,以翔实的史料考证端午节起源于古代图腾祭祀活动,在时间上早于屈原。闻一多还认为,端午最初是包括今江苏苏南地区在内的长江下游的风俗。东汉后,端午作为节日才渐渐传播到了长江上游以及北方各地。《端午考》一文指出,古代在每年端午这天,举行一次盛大的`图腾祭。其中便有类似于今天的竞渡游戏,这就是竞渡习俗的由来。 [1] [19] 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蛟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

  专家表示,闻一多的考证是比较科学的,近些年来,大量的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我国两广、福建、浙江、上海、江苏乃至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以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出土陶器上的文饰和历史传说表明这是一个龙的节日。 [20] 端午节是我国最古老的民俗大节,最初为古代长江中下游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江南之地于春秋之前就有在端午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龙图腾祭祀的习俗。端午节标志性食俗是吃粽子,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稻米和竹叶、竹壳、茭白叶等,稻米与竹主要产区在南方地区。浙江河姆渡遗址和田螺山遗址的史前文化证明,早在五千年至七千年前,就有了独木舟和木桨。而龙舟最初原形是单木舟上雕刻龙形的独木舟,后来发展为木板制作的龙形船。 [1-2] [21]

关于端午节的传说故事3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端午节,最为人们所知晓的一段事迹,是为纪念2000多年前,我国伟大诗人屈原投江之死的。

  屈原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22岁时,就已官居左徒、三闾大夫,辅佐楚怀王。屈原救国的愿望破灭了,他在极度悲恸的心境下,于公元前278年(诗人62岁时)农历五月五日纵身投入波涛汹涌的汨罗江。当时楚国人民因舍不得这位贤臣的死去,闻讯后纷纷赶着划船去追他,但追至洞庭湖上,已不见踪影。这便形成了每年此日竞赛龙舟的起端。

  南朝梁时吴均《续齐谐记》中说,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江之后,人们每年这个时候,把米撒入江中以祭祀他。据说东汉初年,长沙有个名叫区曲的人,曾梦遇一位自称屈原的贤士,他对区曲说:"多年来人们祭我的米,都让蛟龙吃掉了,今后你们要把楝叶和米塞在竹筒里,或用芦叶包裹好,再用五彩丝缠好,因为蛟龙是害怕楝叶、芦叶和五彩丝的。"后来人们改用楝叶、芦叶和五彩丝包裹粽子,据说就是这一缘故。此后,历代沿袭下来,便演变成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

  端午节的习俗:

  龙舟竞渡是传统的端午节习俗之一。在汨罗江畔,每年端午都要举行隆重竞渡仪式。人们穿着新装,扶老挈幼,先到屈子庙朝拜,还抬着龙头祭庙,然后才挂灯下水。竞赛以鸣炮为号,一声炮响,船似箭发,雪浪摇空,彩旗飘舞,万人喝彩。

  我国端午节龙舟竞渡的习俗,很早就传入朝鲜、日本、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南洋一带侨居的华侨,每到端午,都要举行规模盛大的"赛龙舟"活动。近年来更在欧美各国及澳大利亚得到开展。香港从1976年起还每年举办国际龙舟邀请赛,使其变成了一项世界性的体育比赛项目。

  端午节全国各地都有"赛龙舟"的习俗。尤其在南国水乡,每到端午节,总要举行龙舟竞渡的盛会。千百年来,绝大部分的人都认为,它起源于人民对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怀念。但此外,各地区关于龙舟竞渡起源的`传说多达十几种。有一种说法认为赛龙船是为纪念吴国大夫伍子胥的。

  龙舟竞渡除了有缅怀屈原说和纪念伍子胥说,另外,还有起源于越王勾践说。

  学者闻一多先生曾对端午节作过精辟的考证,他认为端午节是四五千年以前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一个节日,东汉以后这一风俗逐渐向北方传播。吴越族以前,我们的祖先华夏族是以龙为部族标志的,伏羲、女娲、颛顼、禹、黄帝都是龙族领袖,是以龙为图腾的,认为龙是法力的神灵。以至华夏族的后人,把这些的祖先也视为龙的化身。

关于端午节的传说故事4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书法名作《孝女曹娥碑》中这段碑文最早记录了汉代“孝女”曹娥的故事。孝女曹娥者,上虞曹盱之女也。……以汉安二年五月,时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不得其尸。时娥年十四,号慕思盱,哀吟泽畔。旬有七日,遂自投江死。经五日,抱父尸出。曹娥的这个投江行为,不管是解释为殉父,还是解释为贸然打捞尸体,都显然是不值得提倡的。这里姑且不看这种愚孝思想,单看故事本身。前面分析过,弄潮的时间一般都是月初或月底。既然曹盱是五月出的事,即使按照五月初一来计算,“旬有七日”是指十七天,那么曹娥投江的时间最早也是五月十七日,尸体浮出水面的时间则更是不早于五月二十二日,很明显没办法与端午节所在的五月五日产生关系。这样简单地做一推敲,这一说法便不攻自破了。以上起源说均存在明显的漏洞,古代学者就已经普遍认识到其不可信了。 [10]

关于端午节的传说故事5

  从前有个孝子,这天和他老娘去赶集,老娘走着走着就走不动,孝子弯下腰背着老娘就走,这情景被路过的一士匪看见了,士匪很感动。因为端午节这天士匪们要下山抢劫,土匪不想伤了这个孝子,于是土匪告诉孝子,端午这天在门上插艾蒿可保平安。孝子回去后就告诉全村的人,让他们端午节这天在门上插上艾蒿可保平安。全村人都照做了。端午节这天,土匪果然来抢劫,出发前土匪头子有命,不许碰门上插艾蒿的人家。当他们来到孝子所在的村庄时,见每户人家门上都插有艾蒿,想起头头的吩咐。所以他们就没有抢那个村庄。从此端午节门上插艾蒿防土匪的.事不径而走。到后来虽然已经没有土匪了,但人们还是保留个这个习惯据说可以驱邪。

关于端午节的传说故事6

  据传说,陆河端午节的起源是纪念“走黄巢”。公元875年的唐朝末期,黄巢领导农民大起义。公元881年,起义军攻下唐都长安。当时陆河人的祖先居住在外省,由于受到官府的欺骗宣传,认为黄巢和起义军是魔鬼,以讹传讹,大家非常害怕他们。在黄巢起义期间的一年农历五月初五,大家听说黄巢的军队马上要打过来,忙于逃命。逃难的路上,一位妇女背着一年纪较大的男孩,手里拉着一个年纪较小的男孩,恰好遇见了黄巢,但并不知晓他的`身份。黄巢看见这位妇女的行为不对劲就问她:“你为什么大的孩子背。“小的孩子拉这位妇女直率地回答说:“背的是我的侄儿,拉的是我的小孩。一旦黄巢追来,我就放弃自己的小孩,背着侄儿快速逃走。侄儿已亡父,若被杀,他家就断根绝后了。儿子若被杀,我还年轻可再生。” [8]

  黄巢被她这种崇高的德行所感动,于是对她说:“我就是黄巢,你不用怕,更不用逃,回去在自家的门楣上插上艾,我的军队就不会杀你们。”这位妇女回去照这样做。消息一传开,左邻右舍纷纷效仿。起义军来到这个村子看见家家户户的门楣都插上艾,认为他们都是好人,便没有杀他们。从此,人们每年都把“五月初五”当作一个节日来过,以示纪念“走黄巢”,还要在门楣上插艾,以保全家平安。几百年前,陆河人的祖先迁到陆河,也把这种风俗带到陆河。

关于端午节的传说故事7

  端午节还曾被定为诗人节,起源主要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和秋瑾。秋瑾字睿卿竞雄,号鉴湖女侠,小字玉姑,浙江绍兴人,幼年擅长诗、词、歌、赋,并且喜欢骑马和击剑,有花木兰、秦良玉在世的称号。28岁时参加革命,影响极大,在策划起义时为清兵所捕,至死不屈,于光绪三十三年六月五日在绍兴轩亨口英勇就义。后人为敬仰她的诗,哀悼她的忠勇事迹,于是,与诗人节合并来纪念她,而诗人节又是因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定为端午节。

  民俗专家陶思炎说,众所周知,端午是纪念诗人屈原的'节日,但端午真正被定为诗人节,是在60多年前的抗战年代。当时,曾每年举行隆重的诗人节庆典。1940年6月10日的端午节,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重庆举行了纪念屈原的诗歌朗诵会,会上有人提议以每年的端午为中国的诗人节——这就是诗人节的来历。后来由于战争原因,诗人节纪念活动渐趋式微。陶思炎说,端午节还跟另一位诗人密切相关,她就是现代革命家、女诗人秋瑾。秋瑾6月5日殉国,后人为敬仰其诗作,复哀其忠勇,就将纪念她的活动与诗人节合并举行,也就是端午节。 [15-16]

关于端午节的传说故事8

  勾践是春秋时代后期的越国君主,他也是最早提出以划龙舟来操练水兵的人。越国先是被吴国打败,勾践卧薪尝胆,日夜操练水军,最后终于打败吴国,成为新的'春秋霸主之一。勾践操练水军首创了划龙舟的方式,在江上数艘龙舟奋力向前,人们一边划桨,一边对敌作战。因此,有人认为后世过端午节划龙舟比赛就是为了纪念勾践。 [17]

关于端午节的传说故事9

  在古代,端与初同义,五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为午月,故初五作端午。唐玄宗的生日是八月初五日,宰相宋建议要避讳,就把“端五”改为“端午”,此后,“端五”就改称为“端午”了。

  端午节始于春秋战国之际,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关于其由来,说法不一:

  最传统的说法: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楚国三闾大夫屈原农历五月初五抱石投汨罗江身死,用生命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江浙一带流传:纪念伍子胥、曹娥和勾践

  端午节纪念伍子胥的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吴王夫差听信谗言,赐伍子胥宝剑自刎。伍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夫差将其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为纪念伍子胥之日。吴越两地还流传端午节是为纪念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此外,浙江还有端午节来源于勾践操练水军之说。龙舟竞渡活动,被认为是为了纪念越王勾践操练水师、打败吴国的历史。

  端午节是龙的节日

  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一是,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蛟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二是,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吴越地区“以像龙子”的文身习俗的遗迹。

  夏至与“恶日”

  也有人认为端午节起源于夏商周时期的“夏至节”,还认为端午节是“恶月恶日”。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农历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吕氏春秋》中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从先秦以后,五月五日为不吉之日。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关于端午节的传说故事10

  首倡夏至说者为黄石先生,1963年他在《端午礼俗史》(香港秦兴书局1963年出版)一书中提出,端午节如涓涓之水发源于远古时代,三代汇为川流,秦汉扩为河,唐宋纳百川而成湖海。

  端午节源于夏至说闻世后,学者吞吐百家,从更广泛的视野去研究。1983年,刘德谦先生在《端午始源又一说》(《文史知识》1983年5期)中,认为端午来自夏、商、周时期的夏至,且提出端午节中“斗百草”、“采杂药”等与屈原无关。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提出三个主要理由:

  (一)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至于竞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入夏至日的娱乐活动,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

  (二)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

  (三)《岁时风物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由此端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

  2006年12月在韩国首尔举办的国际学术会上,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何星亮先生,再度完善了夏至说,又提出端午节即夏至。

关于端午节的传说故事11

  在我国的山西一带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介子推而产生的,《琴操》中说:“介子绥割腓骨以啖重耳,重耳复国,子绥独无所得。绥甚怨恨,乃作龙蛇之歌以感之,终不肯出,文公令燔山求之,子绥抱木而烧死,文公令民五月五日不得发火。”

  山西著名民俗学家聂元龙说:“汉代末期,山西寒食节的风俗异军突起,影响广远。民间百姓为纪念晋国介子推而举行禁火寒食,以芦苇叶包裹黍米煮熟,于寒食期间食用。虽然介子推的端午节起源说更多让位于寒食节起源说,但与端午节吃粽子习俗相同的是,由于粽子是即可用来祭奠又可用作冷食的食物,在禁火期间把粽子作为主要寒食食品,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很多地方民众依然在寒食节吃粽子,这与端午节吃粽子习俗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都是为纪念介子推而形成的风俗。

  山西表里山河,人文荟萃,文化厚重,奔涌向前的黄河为三晋大地孕育出无数英雄豪杰,仁人志士。介子推,晋国贤臣,寒食节便因其而生,为后人所念,成为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然而,流传千年的端午吃粽子习俗也因介子推而生,知道的人却不多。端午节的由来,作为端午文化的一部分,因时间和地域的不同,历代学者各有不同的认知,国内也有多个关于端午节起源的版本。屈原说、伍子胥说、曹娥说等等,关于历史人物与端午节的故事,众说纷纭,各不相同。在众多传说中,屈原说一直占据主流,在民间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实际上,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的介子推而形成的民间节俗,只是这一端午源起之说鲜为人知而已。

  东汉蔡邕的琴曲专著《琴操》记载:晋文公重耳,与子绥俱亡,子绥割其腕股,以救重耳。重耳复国,舅犯、赵衰,俱蒙厚赏,子绥独无所得。绥甚怨恨,乃作《龙蛇之歌》以感之,遂遁入山。其章曰:“有龙矫矫,遭天谴怒,卷排角甲,来遁于下。志愿不与,蛇得同伍,龙蛇俱行,身辨山墅。龙得升天,安厥房户,蛇独抑摧,沉滞泥土。仰天怨望,绸缪悲苦,非乐龙伍,惔不眄顾。”文公惊悟,即遣求得于绵山之下。使者奉节迎之,终不肯出。文公令燔山求之,火荧自出。子绥遂抱木而烧死。文公哀之,流涕归,令民五月五日,不得举发火。

  文章大意为:晋文公重耳与介子推,流亡在外十九年,大臣介子推曾偷偷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煮给重耳吃。后来重耳回国称君,封赏所有随他流亡的王公大臣,惟独忘了介子推。介子推甚为怨恨,便做《龙蛇之歌》以感悟晋文公,然后就背着老母亲跑到绵山隐居起来。《龙蛇之歌》的意思为“有一条矫健强壮的龙,遭到了上天的谴怒,卷角弃甲,遁迹于下土。志愿不能实现,蛇也和他同伍,龙蛇一齐行走,在草野中仍有分别。龙等到了升天之日,安居于他的龙庭,唯有蛇依然蹉跎失意,沉滞在灰色的泥土。抬头望着天空满怀怨恨,缠绕于心的是无限悲苦。并非乐于与龙为伍,忧心如焚是因为他没有丝毫的关心和眷顾。”重耳读此文后,悔之莫及,亲自到绵山寻访,但介子推拒不出山。重耳无奈下令放火烧山,想以此逼他出来。谁知火烧了三日,介子推竟抱着大树和母亲被活活烧死。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五月初五不得生火。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粽子作为寒食的一种,五月初五端午食粽作为一种传统民俗慢慢就流传了下来。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端午节,五月初五这个日子,最早便是用来纪念介子推的。

关于端午节的传说故事12

  在我国江淮一带地区,曾有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打鬼除祟、镇宅驱邪的旧俗。这一习俗始自唐代。传说唐玄宗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玄宗问他是谁,大鬼自称名钟馗,生前曾应武举,不中,愿为皇上除天下妖魔。玄宗醒后,疟疾痊愈,于是命画家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图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张贴,以驱邪魔。

  黄巢与端午节插菖蒲艾草的习俗

  传说唐末农民起义军黄巢在行军中遇到一位逃难的妇女,此女人抱着大的孩子,领着小的孩子,黄巢问她为何不抱小的孩子?女人答:“怀里抱的',是大伯家的活口。手里牵的才是我亲生的儿子。万一情况危急时,我宁可丢掉自己的儿子,也得为大伯家留下一支根苗。”黄巢感叹,命她在端午日家门前挂菖蒲、艾叶,可避兵灾。该妇女将此做法传告了乡亲,于是全村平安,以至成俗。

  家喻户晓的白蛇传故事

  关于端午节的传说,最家喻户晓的莫过于“白蛇传”的故事了。一年端午,好事之人悄悄对许仙说:“你若想看到白娘子的原形,趁今天端阳佳节,把雄黄酒让她喝下去,准有好戏看!”半信半疑的许仙为弄清真相决定一试。于是借口端阳节习俗,给白娘子满斟一杯雄黄酒。

关于端午节的传说故事13

  端午节的其中一个传说,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同意了。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在《国语·吴语》中,伍子胥死前还有一段戏剧化的情节:“将死,曰:‘以悬吾目于东门,以见越之入,吴国之亡也。’王愠曰:‘孤不使大夫得有见也。’乃使取申胥之尸,盛以鸱鴺,而投之于江。”这里伍子胥提出的要求是在他死后把他的眼珠抠出来,挂到吴(今苏州)的东门上,以便亲眼看到吴国的毁灭。这个重口味的要求惹得吴王勃然大怒。“鸱[chī]夷”指皮袋子,多用来装酒。这里是说把他的尸体装在袋子里顺流漂走。这段故事未必真实。而伍子胥(被)投江的传说就来源于这里。

  现存最早的认为伍子胥与端午有关的文献,就是《荆楚岁时记》的注了。该书在讲了屈原的故事后,又说:“《曹娥碑》云:‘五月五日,时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斯又东吴之俗,事在子胥,不关屈平也”。这里的“伍君”就是伍子胥,为“迎伍君”而“逆涛而上”却不幸“为水所淹”的则是曹娥的父亲曹盱。然而,这条文献本身的问题很大。因为《曹娥碑》是一份著名的书法杰作,其摹本至今尚存,其中并没有“五日”这两个字。这种一笔一划都会讲究保持原状的书法摹本,其文献学意义上的可信度是很高的。 [10] 此外流言中还有一个小问题,那就是吴都在今天的苏州,苏州旁边的江是长江,不是钱塘江。如果伍子胥的尸体真的被抛弃到了江中,那条江也应该是长江。钱塘江确实有过纪念伍子胥的.风俗,但那只是因为钱塘江也属于吴地而已。而流言中所谓的到伍子胥被投钱塘江,则反映了流言编造者历史、地理常识的匮乏。

  此外,从理论上思考一下的话,碑文上说曹盱“逆涛而上”,这应该是在弄潮,而弄潮一般都选择在有壮观的大潮的农历每月月初、月中或月底,很少有人选择初五这样没有大潮的时间来进行弄潮表演的。《荆楚岁时记》的注之所以说这件事发生在五月五日,应该是承袭了《后汉书》上的说法,而《后汉书》这里的“五日”二字很可能只是作者或某位传抄者的笔误。如果追溯其文献来源以细细考究,这条材料基本上反而可以作为古人的伍子胥纪念日不在端午节的一条证据。此外,还可以看到,早期文献中介绍的纪念伍子胥的风俗主要是弄潮,与吃粽子、焚艾草、和雄黄酒等等熟悉的大部分端午风俗根本不搭界。端午是纪念伍子胥的说法,相比纪念屈原说还要缺乏解释力。

关于端午节的传说故事14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的故事——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端午节的故事——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关于端午节的传说故事15

  古时我国南北风俗各异,汉代时我国北方人认为,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且有“不举五月子”之俗,即五月五日所生的婴儿无论是男或是女都不能抚养成人。一旦抚养则男害父、女害母。甚至出现了“五月到官,至免不迁”,“五月盖屋,令人头秃”等说法。据说这一习俗至迟从战国开始流行,迄至汉代盛行不衰。此俗在汉人王充的'《论衡》、应劭《风俗通》以及《后汉书》中,多有记载。 [22]

  蓄兰沐浴说编辑 播报

  据成书于汉代的《礼记》中说,端午是源于周代的蓄兰沐浴。古人五月采摘兰草,盛行以兰草汤沐浴、除毒之俗。《大戴礼记?夏小正》“五月……煮梅为豆实也蓄兰为沐浴也。”屈原《九歌?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南朝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云“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此俗流传至唐宋时代,又称端午为浴兰之月。 [23]

  《大戴礼记》为汉文帝时礼学名家戴德选编的,是研究上古社会的珍贵资料。如果此说成立,端午节在先秦时代已出现,迄今历时二千余年可谓渊远流长。

【端午节的传说故事】相关文章:

端午节传说故事01-20

端午节的由来及传说故事02-24

端午节的来历与传说故事06-27

端午节的传说故事(精选15篇)03-25

端午节的传统传说故事介绍08-04

端午节传说故事15篇01-20

端午节传说故事(15篇)01-20

端午节的传说故事(通用21篇)02-24

端午节的传说故事(通用16篇)03-18

端午节的传说故事作文(通用20篇)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