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精)《饮酒其十七》原文、注释、赏析
《饮酒其十七》原文、注释、赏析1
作品原文
饮酒二十首·其十七
幽兰生前庭,含熏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
作品注释
(1)这首诗以幽兰自喻,以萧艾喻世俗,表现自己清高芳洁的品性。诗末以“鸟尽废良弓”的典故,说明自己的归隐之由,寓有深刻的政治含义。
(2)薰:香气。
(3)脱然:轻快的样子。萧艾:指杂草。屈原《离骚》:“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4)行行:走着不停。失:迷失。故路:旧路,指隐居守节。“失故路”指出仕。任道:顺应自然之道。
(5)鸟尽废良弓:《史记·越王句践世家》:“蜚(飞)鸟尽,良弓藏。”比喻统治者于功成后废弃或杀害给他出过力的'人。
作品译文
幽兰生长在前庭,含香等待沐清风。清风轻快习习至,杂草香兰自分明。前行迷失我旧途,顺应自然或可通。既然醒悟应归去,当心鸟尽弃良弓。
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晋朝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陶渊明一生大略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28岁以前,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少年时代就处于生活贫困之中。第二时期,学仕时期,从公元393年(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他29岁到公元405年(晋安帝义熙元年)41岁。第三时期,归田时期,从公元406年(义熙二年)至公元427年(宋文帝元嘉四年)病故。归田后20多年,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开创了田园诗一体。陶诗的艺术成就从唐代开始受到推崇,甚至被当作是“为诗之根本准则”。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后人编为《陶渊明集》。
《饮酒其十七》原文、注释、赏析2
原文: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1。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2。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3。
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4。
注释:
1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比喻贤人怀其德而有待于圣明。幽:隐也。幽兰:《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问诸子侄:‘弟子亦何预人事,则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车骑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霈案:幽兰本生于山谷,不染尘俗。其生于前庭者,比喻贤者不隐于山林,而出仕以预人事。薰:香气。清风:《诗·大雅·烝民》:“穆如清风。”传:“清微之风,以养万物者也。”
2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意谓倘有清风吹来,则幽兰即可见别于萧艾之中矣。此二句乃设语,希望中之事,非真有清风至也。幽兰生于前庭本欲待清风以见别于萧艾,然清风未至。贤人出仕本欲待圣明,然圣明未至。故后四句有觉悟念还之意。萧艾:野蒿,臭草。《楚辞·离骚》:“户服艾以盈腰兮,谓幽兰其不可佩。”“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脱:或许。《吴子·励士》:“君试发无功者五万人,臣请率以当之。脱其不胜,取笑于诸侯,失权于天下矣。”
3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意谓行行而迷失故路,遂任其道而行,或能通达,但终非良计也。故下言“觉悟当念还”,应再回至故路耳。故路:旧路,此指平素之人生道路,亦即渊明《咏贫士》其一“量力守故辙”之“故辙”。失故路:意谓未能坚守故辙而迷路矣。任道:听任道路之所通,继续向前。此“道”字承上“故路”,意谓道路,非“道德”之道。
4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意谓任道虽或能通,但既已觉悟则当以还归为念,岂不知鸟尽而良弓藏耶?《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载范蠡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又,《淮阴侯列传》:“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赏析:
前四句以幽兰为喻,后四句以行路为喻,前后若两诗,其实不然。前以幽兰生于前庭,比喻贤人之出仕,后遂就出仕而言。贤人出仕犹失去故路也,继续任道而行或亦能通,但应以还归为上,鸟尽弓废是为诫也。前四句中有一“脱”字,后四句有一“或”字,皆假设之辞。其实,清风难至,任道难通,幽兰终当处幽谷,贤人终当隐田园也。
【《饮酒其十七》原文、注释、赏析】相关文章:
《饮酒·其十七》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04-13
饮酒·其五原文的翻译及赏析08-17
饮酒·其五陶渊明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07-28
《饮酒》其五翻译及赏析07-11
陶渊明饮酒其五赏析10-30
塞下曲·其六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01-14
湖州歌·其六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11-03
古风·其十九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11-09
古诗《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原文附赏析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