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武则天传读后感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武则天传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武则天传读后感1
其实林语堂的《武则天正传》已经看完很久了,刚刚看完的时候只觉胸口憋闷,想吐槽却又不知从何吐起,经过这么约一个月的淡忘,反而能想通很多了。
记得我刚刚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放下书脑子里的第一个想法就是武则天完完全全是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政治上或许是一个巨人,注意只是或许,但在道德上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侏儒。而且当时还颇有些义愤填膺的跟身边的朋友说武则天这个人的品德如何败坏等等。现在想想,这么评价武则天实在是有失公允了,究其原因,大概是被此书所表达的情绪所感染所致吧。这本书虽然名为“正传”,但个人认为字里行间表达作者、或是口述者的个人感情过于充分且直白,因此应该很难说是一本成功的传记吧,这里打趣一下,不如说这本书是武则天杀人传记。读罢此书,对武则天的定性应该理所当然的是残暴、恶毒、残忍等等吧,至少我是这样的。不过给武则天这种定性的基础是她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心狠手辣的迫害了诸多自己的亲子、与自己竞争的嫔妃、还有李氏后人,凭这些事情就定性武则天是一个残暴、恶毒、残忍的人,我也是没什么意见的,只不过我们历史上的那些个皇帝恐怕基本上都逃不过这样的评价才对;书中极力推崇李世民是如何如何,可是据我所知,李世民的皇位也是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才得来的,这跟武则天的所作所为的差别在哪里呢?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如果你说李世民虽政变夺得皇位,但其在位期间虚心纳谏,以文治天下,使得国泰民安;那么武则天在位期间,也是重视延揽人才,首创科举考试的“殿试”制度,而且知人善任,能重用狄仁杰、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姚崇等中兴名臣,国家在此期间,也是文化复兴,百姓富庶。故此,此书仅仅将视角停留在武则天前期的伦理不当、中期的残忍恶毒、以及后期的淫乱酷刑,作为一本正传来讲,真的是不太公平。
当然本人对唐朝的历史了解甚少,以上评价也仅仅是从一本对传记的读后感觉而发,如此而已。只是这是我看林语堂的第一本书,同时还买了《苏东坡传》、《京华烟云》、《吾国吾民》,但是由于这本书读后确实是十分失望,以致到现在都提不起继续读其他书的兴趣,可惜了。
武则天传读后感2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一生都充满着传奇,在怀着崇敬的心情读完《武则天传》的时候,我有颇多感想。
武则天的出身背景在当时来说对她日后的传奇有一定的帮助,她出身于一个富贵之家,家境殷实。在唐高祖李渊起兵反隋时,武家层资助过钱粮衣物,后来李渊称帝后,封武父为应国公,这也就为武则天入选宫廷日后的封后登基打下了基础。
如果说武则天的出身背景以及美貌是上天赐予她的优势,那么她后天的努力也没有辜负了上天对于她的恩赐。她从小性格强直,不习女红,唯喜读书,故知书达理,深谙政事。童年时代,又跟随父母游遍名山大川,阅历深厚,培养了她的眼界和才干。这也就告诉我们天赋是一方面,后天的努力也是一方面,这就告诉我们,在青少年时期,我们应该多读书,在该好好学习的年龄,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在日后才会有所成就。
武则天年少时便显露出她的`机智精明,才干过人。在入选宫廷作为唐太宗的才人驯狮便可窥一斑,一铁鞭、二铁挞,三匕首,不仅驯服了狮子,也征服了唐太宗,从此得到唐太宗的宠幸,这也就告诉我们,光有才干不行,必须得在关键时刻显露自己的才干,这样才不辜负我们的才干。
太宗驾崩,武则天作为未生育女子,必须削发入感业寺,在其他女子看来恐怕是要青灯为伴了却一生了,但武则天却不同,她用她过人的才智重回宫廷,步步为营,从妃嫔到皇后再到登基成为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完成了在那个男权社会里一个女性永远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武则天的这一段经历告诉我,在人生攀登顶峰的路上,我们纵然会遇到很多困难,会有很多看起来似乎不可能解决的困难在等着我们,但只要我们拿出全身力气去拼搏,去解决,去努力,那我相信,那些看起来似乎不可能解决的困难都会迎刃而解,而那些我们拼尽全力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只要我们曾经为之付出过努力,那么就算解决不了,也能够释怀。
武则天的一生是传奇的,需要我们慢慢去品读,去回味,去学习。想要做一个像她那样的流芳千古的奇女子,就要付出像她那样的努力,拿出像她那样不在命运面前低头的勇气,用自己的努力不辜负上天赐予的天赋。
武则天传读后感3
寒假,我用两天的时间读完了《武则天传》,感觉自己像一位历史的旁观者,在作者的娓娓道来中,纵观了这将近半世纪的唐室兴衰,很畅快。
关于武则天这个女人,其实说来也并不难懂,她的种种个性在她一生所作所为中显露无遗:机敏、沉着、精神旺盛、野心无限、对权利欲望出奇强烈……对于这样一个历史奇人,我只能在读完她的传记之后抚案长叹,遥想那个早已远离却真实存在过的年代,因为此人的功过得失,历史早已给出了最恰当的评价。但我一直好奇的.一个问题是:究竟是什么力量使这个女人如此胆大妄为,从一个卑微的才人走上至尊皇位?
这两个地位差别之大让人无法想象她的跨越,更何况是在女人的地位可以被忽略的封建时代。但她确实做到了,读完书后,我认为应该是主观和客观的因素都起到决定作用的。
主观方面,是她的性格成就了她。除了她的机智,冷静,我觉得主要是以下。书中提到一个故事,当时太宗问武氏说:有一匹烈马,你如何驯服?武氏说:只要三件东西,一根铁鞭,一个铁锤,一把利剑。若不能用铁鞭制伏,就用铁锤,若还不能,就用剑刺进它的脖子。那时她只有二十多岁,这种不同寻常的勇气和狠毒是她日后的步步攀升的必要条件。同时,她的权欲是同她的攀升成正比的,从才人,到昭仪,到皇后,到皇太后,最终到女皇,幸她是想不出什么更高的权位了,否则就成女神了。她可以为了权利而不顾一切,掐死自己女儿,谋害妃子和皇后,毒杀皇亲国戚,残戮忠良大臣与无辜百姓无数……这样的女人,史上少见了。背后驱使她的是与生俱来而不断膨胀的贪欲。
客观上,又是当时在位的皇帝助了她。之前太宗在位时,并不喜欢她,因为一个刚强有谋的男子是不会喜爱一个像武氏这样健硕精明的女子的。但机会在太宗驾崩后,当高宗这个软弱无能的新皇帝登基后到来。高宗是喜欢武氏的,甚至可以说是依赖她,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政业上,这就给了她很大的发展空间。武氏就这样步步为营除去一个个心头之患,继而建立起一个以自己为绝对核心的中央政治团体,等到高宗真正认识了她而转为痛恨她时,因年事已高身体虚弱而根本无力对抗了。武则天也就这样平步青云了,以历史年鉴学派的说法,她也就是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一种产物。
主观与客观的条件驱使下,使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位也是最后一位女皇帝。我若去评价她的功过,这已无意义,只是在阅读历史时,让我发现在她的所作所为的不可思议中,其实也是有着必然方向的……
武则天传读后感4
历时半年的时间看完了武则天六本书籍,感慨颇多,从历史的角度来讲,武则天更多代表的是政治角色。
武则天本是唐太宗的才人,又名武媚娘,武则天的年龄、勇气、智谋、经验比王皇后,萧淑妃强太多,武则天笼络人心,小心翼翼,步步惊心的走过一步又一步,最终,用自己的心狠手辣亲手杀死自己的亲生女儿,最后当上了皇后。凡是对她有威胁的人都大开杀戒!武则天的凶狠,残忍是无人能比。常言道:虎毒不食子,武则天所做非常人所能做,所忍非常人所能忍。
但是无论过程如何,武则天在位的政绩是需要被历史认可的,打击门阀,扶植庶族,发展科举;整顿吏治;发展经济。
或许我们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便不再有所追求。但是她要追求当皇帝的梦想!武则天便要扩大外戚势力,使自己能有一个强大的“保障”。另外,唐高宗的.身体也越来越虚弱,不可按时上朝、退朝。她操控为她的皇帝梦运作了一切。最终,由唐中宗李显即位,尊武则天为皇太后。可是,武则天会善罢甘休吗?当然不,武则天的一颦、一笑,都有着深刻蕴意,她会创造机会,把握机会,她的手段,快、准、狠。就这样,武则天于690年登帝,终于如愿以偿,从此,周朝取代唐朝15年。
当我读完这本书时,才明白武则天是一个怎样的人——她是一个女人,一个有争议的人物、一个叱咤风云的女皇,一个非同常人的人。她比常人多了一些沉着、冷静、坚持、凶狠、残忍、勇敢……这种有野心,有智慧、有胆量又幸运的女皇帝;历史评价她带有政治色彩,但是她还有一个身份,就是她也是一个女人,也许最初她并不想入宫,只想平平淡淡的男耕女织;也许她并不想杀人,但是为了自保;也许她只想要一份返璞归真的情感;也许她不杀死她的孩子,她和孩子未来都得死;也许在位的皇帝没能降服住她;也许她并不想当皇帝,但是只有她有这个能力让国家向前发展。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历史事件的推动总归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
【武则天传读后感】相关文章:
武则天名言10-21
武则天语录12-31
武则天的语录12-22
武则天经典语录11-04
形容武则天霸气的诗词01-27
武则天的语录12篇02-13
武则天语录4篇01-14
武则天语录(4篇)01-14
武则天的语录11篇12-22
武则天的语录(11篇)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