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大国工匠事迹学习心得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你想好怎么写心得体会了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国工匠事迹学习心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国工匠事迹学习心得1
临清是明清时期出产贡砖的地方,刘更生曾专程去临清古城区和旧窑址搜集古砖,但终无所获。孰料机会却找上门来,与临清相邻的茌平县有几位中医界朋友,因当地筹建金元时期的历史名医成无己的纪念馆,找到刘更生求教文献典籍相关事宜。他得知刘更生正在搜集临清贡砖,很快给他送来六块“仿古建筑专用砖”,范本正是临清贡砖大青砖。作为友情回报,刘更生专门用一块大砖刻了篆书作品“至人无己”,赠送给成无己纪念馆。
前不久,刘更生教授的研究生小张,去齐河考察民国时期山东名医郝凤章的.故居。在老宅的墙底下,捡到一片有些残缺的青瓦,让刘更生一直爱不释手。他说,郝凤章是民国时期山东中医界的著名人物,兴办了私立山东国医专科学校,享誉全国。我省的骨伤科名医梁铁民、针灸名医杜德五都是他的学生。民国时期,南京政府提出了臭名昭著的“废止中医案”,引起了当时中医界的强烈反对。当时全国中医界推选了六名代表,到南京抗议请愿,经过多举措抗辩,终于使此案未获实施。郝凤章就是当时的六名代表之一。这块郝凤章老宅的青瓦,何其厚重呀!刚过完春节,刘更生就来到工作室,在这块青瓦上刻下篆书“道在瓦壁”。这四字出自《庄子·知北游》,揭示了大道无所不在、常处低微的深远意义。
大国工匠事迹学习心得2
工匠过去指从事手工活动的群体。作为一个工匠,他必须静下心来,小心他的意思,专门行走,稍微在身体之外,这样他才能成为一个职业。现在的工匠不仅限于手工业群体,他们分散在各行各业,但都散发着强烈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专注、细心和认真的。也是一种忽略外界事物,争取秒的精神。就像高级钳工宁一样,精度极高、结构复杂的零件,经过十年的手工打磨,没有一处出错。或者是四川蜀锦,十万帛之一,美得惊人。没有十几个工匠共同的“弘扬金淑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的精神,金淑的精彩和复杂技艺就不会流传于世。此时此刻,他们不再是有特殊技能的'伟大技师,他们只是文化工匠。
工匠精神是从古代传承下来的。“加文王被扣留玩周易,仲聂宇在春秋,左丘瞎了,他有国语,孙子的鬓角在兵法里……”尽管他们面临着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但他们没有倒下。他们只是感到孤独和愤怒,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作品中。一代宗师,成功,义矣。工匠精神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之一,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无尽繁荣的精神基础。保持工匠精神,保持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保持人民的精神纽带和基础,保持一代文明古国!
要保持匠人精神,首先要“平内外之别”。就是无论身外发生什么困难和阻碍,你都不能放弃工匠传统,坚持下去,永远忍受下去。毕加索过早的生活,没有金钱和爱情,几乎贯穿了他的一生。他并没有因为贫穷和极度的困难而放弃绘画。他用自己的血在画布上画得光彩夺目。他的坚持和努力,像向日葵一样明亮倔强,最终点亮了欧洲的花坛,成为了一颗高不可攀的现代主义明星。就像他说的,“我在无休止地画画的时候,追求的是无限的美。”他的画充分展示了典型的执着工艺。保持工匠精神,然后专心做事。倾注散烟,由敬业的工匠锤炼打磨,最终成为一代墨宝。黑墨水是不朽的手艺。
静下心来,克服外来物体的喧嚣,专心致志,用心做好工作,也可以称之为“工匠”。在喧嚣起伏的今天,非常需要这样一种安静的“工匠精神”。做一个工匠,就像是繁华红尘中最自然最朴素的一棵树,扎根于大地,屹立于天空,默默生长,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大国工匠事迹学习心得3
30多年来,徐立平立足航天固体发动机燃料药面整形岗位,苦钻善学,练就了一手高超的绝技绝活,为火箭上天、导弹发射、神舟遨游“精雕细刻”,让一件件“大国重器”华丽绽放,被誉为新时代雕刻火药、为国铸剑的“大国工匠”。
徐立平刻苦练习成就一流技术。他从最基础的拿刀、握刀学起,先后跟随多位师傅学习技术。0。5毫米是固体发动机药面整形允许的最大误差,而他整形的精度不超过0。2毫米,一张纸的厚度。他用手摸一下,就能修整出符合设计要求的药面,是这个领域响当当的“一把刀”。30年多来,徐立平整形的产品始终保持着100%合格率和安全事故为零的`纪录,他还设计、制作和改进30多种刀具,其中一种刀具被命名为“立平刀”。
徐立平冲锋在前,勇挑责任担当。89年,我国某重点型号发动机研制进入攻坚阶段。一台即将试车的发动机火药出现裂纹,为了找准故障原因,不影响后续研制进度,专家组决定成立突击队就地挖药。21岁的徐立平凭借精湛技术,和师傅们一起加入挖药突击队。在狭窄空间里,人如同“芯材”一样被包裹在成吨的炸药堆里,每次只铲出四五克药。为确保安全,规定每人在里面最多干上10分钟就必须出来。但为了让队友们能多休息一会,徐立平每次都坚持多挖五六分钟。历经2个多月的艰难挖药,故障成功排除。20xx年,徐立平的班组接到一项紧急任务,要给一台已经装满推进剂的发动机挖药。他毫不犹豫地第一个钻进发动机里,接连干了一个多月,成功找出问题所在,保证试验圆满成功。
徐立平开展培训传承经验技术。他针对大、小整形组各自擅长手工和机械整形技术的特点,开展手工和机械整形技术双向培训,使班组成员全都掌握手工和机械整形相结合的方法。他还编写整形机整形程序,实现数控整形机在药面整形工序的成功应用。他把团队的成长进步当作重要职责,依托“徐立平大师技能工作室”,帮助青年职工成长,所在班组被命名为“徐立平班组”,其中多人成长为国家级技师和技能技艺骨干。
徐立平荣获“时代楷模”等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华技能大奖。
大国工匠事迹学习心得4
固体火箭发动机是导弹武器装备的"心脏",发动机推进剂燃面的尺寸和精度直接决定着导弹的飞行轨道和精准射程,燃面整形迄今仍然是一项世界性难题,再精密的机器依然无法完全替代人工。
29年,1万多个日日夜夜,徐立平和他的同事们用心做着一件事,"给发动机药面进行微整形,按工艺要求用特制刀具对已经浇注固化好的推进剂药面进行精细修整,以满足导弹飞行的各种复杂要求。"
徐立平从事的工作需要极高的精准度,"而与精准相比,这个岗位的高危险性则更令人生畏",他介绍说,固体燃料的特殊性,使得操作人员在整形时犹如躺在炸药包上,一旦刀具不小心碰到金属壳体,或摩擦过大发生静电放电,就会瞬间引起燃烧甚至爆炸,几千度的高温,操作人员一丝安全逃生的机会都没有。
"1987年,我不到19岁,从技校毕业后,在母亲的建议下来到她曾经工作过的装药整形车间工作,虽然心里做足了准备,但进厂第一课的点火试验,现场巨大的轰鸣声和腾起的蘑菇云,还是把我看呆了,没有想到会这么危险",徐立平回忆道。
这堂课,给他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从那时起,他就暗下决心,要规避危险,唯有胆大心细,练好手中这把刀。
由于固体火药有很强的'韧性,含有粗糙的颗粒,用刀的力道很难把握,一刀切下去,药面很难保持平整,一旦切多或者留下刀痕,药面精度与设计不符,火药就不能按照预定走向燃烧,导致发动机偏离轨道,甚至爆炸。药面平不平,每次用刀切多少,都靠技能人员自己判断。为了练好手上功夫,徐立平就不停地琢磨和练习怎么用力、怎么下刀,比划着切、削、铲等基本功,揣摩着刀具切削量、切削角度、切削力度,手臂酸痛还不放下,上岗操作时更是一丝不苟,虚心请教,一刀一刀地勤学苦练,多年下来练坏了30多把刀具,手却越来越有感觉,药面整度也越来越高。到后来,用手摸一下,他就知道如何修整出符合设计要求的药面,经过他整形的产品保持了100%的合格率。
大国工匠事迹学习心得5
刘更生出生在北京天坛北门的鲁班胡同,据说当时北京城耍手艺的人都聚集在此,其中木匠居多,而刘更生的父亲就是其中一位。
小时候,刘更生的玩具几乎都是父亲干活的工具,他从小耳濡目染,渐渐地对木质家具制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983年,18岁的刘更生接了父亲的`班,来到龙顺成工作。在他将近40年的从业生涯里,他潜心研究榫卯结构京作家具,并且练就了让古旧家具残件“起死回生”的绝活。
今年42岁的张云希是刘更生的徒弟,和刘更生一样,张云希的父亲也是一位木匠。20xx年,张云希从老家沧州来到北京进入龙顺成,到今年师徒二人已经共事了17年。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刘更生的严厉在于对细节的精益求精,作为徒弟的张云希对这种“严厉”已经习以为常。
进入龙顺成之前,张希云有5年的木工经历,进厂后不久他接到了一个制作3米高顶箱柜的任务,其中有一道工序是要使用猪皮胶来粘合。当时张云希为了赶工,在熬制猪皮胶的时候由于熬制时间短,没有达到师父要的固定效果,不得不返工重新制作。
刘更生说:“我们要把每一件家具当做‘传家宝’去做,只有用这样的心态制作才能对得起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
在刘更生的桌子上摆放着几个榫卯结构的小玩具,看似简单却蕴藏着古人的智慧。榫卯被称为古典家具之魂,一榫一卯之间相互制约、相互结合,科学合理,其精髓也是匠人们长期探索研究的课题。
在木匠圈里流传着一句话——“宁干十方,不干一圆”,由此可见圆形、异形家具对榫卯结构的制作组装都有很高的要求。有一次,张云希参与到一个绣墩的制作,在做一个木销时,师父刘更生发现了问题,木销纹理决定着家具的耐用程度,在这个结构中,横向纹路比纵向纹路的木销稳定性更强。
大国工匠事迹学习心得6
有这样一个岗位,要为火箭发动机里危险的火药做整形。在这个危险岗位上,坚持三十年不失误不出次品,需要怎样的力量和勇气。今天的时代先锋,我们来认识这样一位天天和火药打交道的人:徐立平。
这是我国最大的固体火箭发动机,是未来中国运载火箭的心脏。而要保证飞行精度,一道特殊的.工艺必不可少。
固体发动机里装满了橡胶一样的燃料,徐立平的工作就是用刀具为燃料整形。
经徐立平之手雕刻出的火药药面误差不超过0。2毫米。但更大的挑战来自于燃料的危险性。几克的燃料就能剧烈燃烧,而徐立平却要近距离地为几百公斤的燃料整形。
89年,一台重点型号发动机出现内部缺陷。为彻查原因,厂里决定成立突击队,把燃料全部挖出来。这需要徐立平进入发动机内部工作。
就这样,徐立平和同事们挖出了几百公斤的燃料,研制工作如期完成。这样的惊险时刻,徐立平经历过不止一次。三十年来,他参加制造的载人火箭逃逸塔一次次守护着航天员的生命安全,而阅兵式中许多导弹武器,也装备着徐立平亲手修整过的发动机。
大国工匠事迹学习心得7
刘更生出生在北京天坛北门的鲁班胡同,据说当时北京城耍手艺的人都聚集在此,其中木匠居多,而刘更生的父亲就是其中一位。
小时候,刘更生的玩具几乎都是父亲干活的工具,他从小耳濡目染,渐渐地对木质家具制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983年,18岁的刘更生接了父亲的班,来到龙顺成工作。在他将近40年的从业生涯里,他潜心研究榫卯结构京作家具,并且练就了让古旧家具残件“起死回生”的绝活。
今年42岁的张云希是刘更生的徒弟,和刘更生一样,张云希的父亲也是一位木匠。20xx年,张云希从老家沧州来到北京进入龙顺成,到今年师徒二人已经共事了17年。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刘更生的严厉在于对细节的精益求精,作为徒弟的张云希对这种“严厉”已经习以为常。
进入龙顺成之前,张希云有5年的`木工经历,进厂后不久他接到了一个制作3米高顶箱柜的任务,其中有一道工序是要使用猪皮胶来粘合。当时张云希为了赶工,在熬制猪皮胶的时候由于熬制时间短,没有达到师父要的固定效果,不得不返工重新制作。
刘更生说:“我们要把每一件家具当做‘传家宝’去做,只有用这样的心态制作才能对得起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
在砖刻作品“一千砖头富翁”前,刘更生大笑自嘲:“这方砖完全摹自齐白石先生的一方印‘三百石印富翁’,哈哈,我比白石翁还富有!”至于“一千砖头”的来历,刘更生却按下不表,给我们卖了个关子。隶书砖刻“三耕堂”,是刘更生去年虚岁六十时,用于总结和自勉的一件作品。他说,总结自己这些年的工作生活经历,可概括为“三耕”:一是一辈子当老师,卖嘴皮子,可谓“舌耕”;二是专业为中医文献,搞中医古籍整理,早年没有电脑,天天爬格子,是谓“笔耕”;最近十余年,喜欢上玩砖刻,就是“刀耕”了。加起来凑成“三耕”,他就成了“三耕堂主人”。
一名大学教授为何喜欢上了砖刻,刘更生给我们谈起“一千块砖头”的缘起。20xx年,山东中医药大学从千佛山校区迁往新校区长清校区。老校区有一座文献楼面临拆迁,此楼建于上世纪50年代初期,比山东中医药大学(原山东中医学院)建院还早。从大学时代起,刘更生在这座楼上学习工作了30年,建立了很厚的感情。20xx年,当得到这座楼要拆掉的消息,刘更生实在不舍,就想留下一些砖作纪念。一座历经半个多世纪老楼,在铲车轰鸣声中很快被夷为平地。同事郭栋得知他的想法,从工地的民工手里“抢救”了上千块红砖头,雇了一辆农用三轮车帮他拉到了长清校区的家里。刘更生激动不已,就将这上千块砖头存放在自家储藏室。这些废砖头以每块五毛钱买来,刘更生为此付了七百元钱。
望着散作一堆,回归原初状态的“文献楼”,刘更生忽一日萌生了一个念头。他从小喜欢篆刻,想用刻刀让这堆砖头重获生命。当他拿起刻刀在砖头上试了试,不觉心头一震,这砖头质地密实均匀,竟然是很好的镌刻材料。从此,一块块废砖在刘更生的刻刀下活起来,镌刻的内容围绕《黄帝内经》和传统文化,形式不拘一格、灵活多变,每一块砖刻都匠心独运,力求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不知不觉,刘更生已坚持砖刻十余年,砖刻作品已完成300多件,开辟了独具风格的艺术门类。刘更生的砖刻作品做成的拓片,成了山东中医药大学对外开展文化交流的靓丽名片,他的名气也逐渐大了起来。
本来,刘更生的砖刻材料限于那一千块红砖,随着名声大了,一些朋友主动为他搜集古砖。这搜砖、赠砖的背后,又有一串可资纪念的故事。
大国工匠事迹学习心得8
本世纪初,我国正在研制新型主战坦克和装甲车辆,这些新型战车使用坚硬的特种钢材作为装甲。然而这种材料的焊接难度极高。
卢仁峰:它的最大特点就是碳当量高得多得多,可焊性极差。所以说它难就难在如何控制,让如此高的碳钢量金属材料不产生裂纹。
作为领军人的卢仁峰必须尽快找到新的焊接方法,这样工人们才能以此为范式,展开规模化的生产。为了研制出新的焊接方法,卢仁峰把自己家的`煤气罐、煤气灶、厨具都搬到了车间,吃住在车间里,反复琢磨。卢仁峰花费了一年的时间,做了上百次试验,终于对新型钢材的性能了如指掌。
甚至他仅凭一块钢板掉在地上的声音,他就能听出其中碳当量有多少,判断出应该采用怎样的焊接工艺。
技术难题攻克,一批批新型坦克装甲生产下线。在穿甲弹冲击和车体涉水等多种严峻的考验中,坦克车体依然坚如磐石,密不透风。
中国工匠们的职业生涯既是技艺磨砺、技能积淀的过程,也是突破自我的心路历程。无数极限式挑战的积累,造就了他们自己,更拓展了人类的认知空间和创造能力!
大国工匠事迹学习心得9
出生在黑龙江大庆的刘丽,是听着铁人王进喜的故事长大的,她的父亲也曾和王进喜一同参与过大庆油田会战。“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一直像一面旗帜,激励着她不断向前。
“别看上技校出来是当工人,当工人一样有出息。”1993年,父亲的话鼓舞着19岁的刘丽,走进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二采油厂。顶着全校第一的名声,她换上崭新的红色工装,成为采油48队的一名工人。
采油队每天都要和近十米高的抽油机打交道。刘丽第一次近距离站在抽油机下,看到一个个“庞然大物”在“叮叮当当”的巨大声响中运转,傲气瞬间缩减了一半。
抽油机的日常维护工作体力消耗大,且必须长时间野外作业,所以采油队少有女工。队长为了考验刘丽,上班第三天就让她独立顶岗。这一安排反倒激发了刘丽的好胜心。
重达30公斤的皮带,男性工人更换都很吃力,刘丽却硬是铆足了劲儿,自己拖着皮带爬到了操作台,引来老师傅们不住的赞叹。5个月后,刘丽纤弱的双肩磨出了水泡、双手磨出了老茧,却创造了队里15秒更换皮带的纪录。上班第二年,刘丽就被选为矿上的“排头兵”。紧接着,21岁的刘丽成为油田为数不多的女井长,主管30多口油井的维修与保养。
时间久了,刘丽对工作有了更多思考,干活不能仅靠体力,还要学习、要创新。当时,油田上洗井的工具又多又重,骑车驮着工具到相隔几公里外的井口都会让人直喘粗气。刘丽仔细琢磨后,把撬杠、管钳、扳手和螺丝刀等工具组装成一套,重量从15公斤降到了2.5公斤,还方便使用。体会到发明的乐趣后,刘丽便在创新的路上一发不可收拾。
油井每隔一两个月就要更换盘根密封圈,防止井液泄漏,这是采油工眼里最头疼的活儿。尤其是冬天,橡胶材质的密封圈极易碎裂,从又窄又长的盘根盒内把它们抠出来,有时都需要耗费1个小时。一次,刘丽蹲在井上,看着盘根盒想:这盘根要是能自己转出来就好了!
一天,当她拿起口红旋转时,瞬间来了灵感。拆解口红摸清构造后,她立马着手设计加工。不久,新型的“上下可调式盘根盒”成功安装到大庆油田6万多口油井上。进行了五代改进后,密封圈更换时间从过去的40分钟缩短到10分钟,使用寿命延长了整整6倍,还使每口井日节电达到11度。
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刘丽很早就想组建自己的`创新创效团队,拉着大家一起搞发明。20xx年,刘丽工作室成立。从最初两个人的团队,一直发展为涵盖采油、集输等35个工种、拥有537名成员的创新创效联盟。
在刘丽的工作室,铁人王进喜的缩小版雕像同她工作29年来获得的一排排证书摆在一起。“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是铁人王进喜的经典语录。心怀铁人精神,刘丽将自己的座右铭定为,“不相信侥幸,要付出200%的努力”。
如今,那个初见抽油机两腿哆嗦的小姑娘,已经成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技能专家协会主任,刘丽不仅在大庆油田家喻户晓,还成为万众瞩目的大国工匠。
今天,刘丽正同一大批中国石油技能专家一起,开拓着油气勘探领域的新路径。新时代,站在大庆6000多平方公里的油田上,刘丽带着属于她的那抹“石油红”,继续不断向前。
大国工匠事迹学习心得10
他们技艺精湛,比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院火箭总装厂高级技师高凤林他给火箭焊“心脏”。是发动机焊接的第一人。0.16毫米是火箭发动机上一个焊点的宽度,0.1秒是完成焊接允许的时间的误差。每每看到我们生产的发动机把卫星送到太空,就有一种成功的自豪感,这种自豪感用金钱买不到。
他们每天都在精益求精,每一刻都在一丝不苟的努力工作,努力学习,可以说学习伴随一生。在他们的人生中有对祖国的责任,有对单位的责任,有对自己的责任,正是这责任的信念支撑他们走到中国第一。
高铁研磨师宁允展,深海钳工,管延安。船上缝钢板这些人物的事迹更加突出了他们的责任感对国家的责任。
20xx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事迹学习心得(篇7)通过观看《大国工匠》给我了很多启发。
《大国工匠》主要讲述的是来自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他们以精炼的技术,使我们的国家更加的兴盛,更加的繁荣。
有时候,一毫米的'厚度就有可能导致致命的危机,在那时候机器是不可能完成的,只有通过双手打磨一件零件,只有凭借技艺的高超才会拥有超凡的能力。
《大国工匠》就是给我们诉说了技艺的重要性。带我们认识了高超的技术人员,告诉我们在工作方面,我们要一丝不苟,要坚持不懈,更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只有拥有高超的技能才能永垂不朽。
大国工匠事迹学习心得11
刘更生教授是研究中医文献的,近十多年却业余玩起了砖刻,他戏称自己为“砖家”,他的玩法在国内可谓独树一帜。
到了刘更生的工作室,就是到了一座砖刻的文化宫。砖刻的表现形式包括真草隶篆、阴文阳文,内容又多涉岐黄,出自中医典籍。一见面,刘老师就在两面砖架墙中间,给我们介绍他最为心仪的几块砖刻作品。“二至丸”是他的中药方名系列作品之一,篆书,刻在半块青砖上,构图取太极之意,阴阳合一,画面古朴而生动,又合于这一药方“冬夏二至”的内涵。“知道”二字大气典雅,刻在一块红砖上,对书法颇有研究的苏斌先生一眼看出,两字取自泰山经石峪石刻。刘更生连称“慧眼”,说这两个字确实是他从经石峪石刻拓片上摹来的。
在砖刻作品“一千砖头富翁”前,刘更生大笑自嘲:“这方砖完全摹自齐白石先生的一方印‘三百石印富翁’,哈哈,我比白石翁还富有!”至于“一千砖头”的来历,刘更生却按下不表,给我们卖了个关子。隶书砖刻“三耕堂”,是刘更生去年虚岁六十时,用于总结和自勉的一件作品。他说,总结自己这些年的工作生活经历,可概括为“三耕”:一是一辈子当老师,卖嘴皮子,可谓“舌耕”;二是专业为中医文献,搞中医古籍整理,早年没有电脑,天天爬格子,是谓“笔耕”;最近十余年,喜欢上玩砖刻,就是“刀耕”了。加起来凑成“三耕”,他就成了“三耕堂主人”。
一名大学教授为何喜欢上了砖刻,刘更生给我们谈起“一千块砖头”的缘起。20xx年,山东中医药大学从千佛山校区迁往新校区长清校区。老校区有一座文献楼面临拆迁,此楼建于上世纪50年代初期,比山东中医药大学(原山东中医学院)建院还早。从大学时代起,刘更生在这座楼上学习工作了30年,建立了很厚的感情。20xx年,当得到这座楼要拆掉的消息,刘更生实在不舍,就想留下一些砖作纪念。一座历经半个多世纪老楼,在铲车轰鸣声中很快被夷为平地。同事郭栋得知他的想法,从工地的民工手里“抢救”了上千块红砖头,雇了一辆农用三轮车帮他拉到了长清校区的'家里。刘更生激动不已,就将这上千块砖头存放在自家储藏室。这些废砖头以每块五毛钱买来,刘更生为此付了七百元钱。
望着散作一堆,回归原初状态的“文献楼”,刘更生忽一日萌生了一个念头。他从小喜欢篆刻,想用刻刀让这堆砖头重获生命。当他拿起刻刀在砖头上试了试,不觉心头一震,这砖头质地密实均匀,竟然是很好的镌刻材料。从此,一块块废砖在刘更生的刻刀下活起来,镌刻的内容围绕《黄帝内经》和传统文化,形式不拘一格、灵活多变,每一块砖刻都匠心独运,力求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不知不觉,刘更生已坚持砖刻十余年,砖刻作品已完成300多件,开辟了独具风格的艺术门类。刘更生的砖刻作品做成的拓片,成了山东中医药大学对外开展文化交流的靓丽名片,他的名气也逐渐大了起来。
本来,刘更生的砖刻材料限于那一千块红砖,随着名声大了,一些朋友主动为他搜集古砖。这搜砖、赠砖的背后,又有一串可资纪念的故事。
大国工匠事迹学习心得12
1969年,19岁的艾爱国扛着行李来到湘江边的湘潭钢铁厂成为一名焊工,此后50多年时间,他孜孜不倦,带领团队攻坚克难。
1982年,32岁的他以8项全优的成绩成为当时湘潭市唯一有两证的焊工。1983年,原冶金工业部组织全国多家钢铁企业联合研制新型贯流式高炉风口攻关,艾爱国主动要求承接其中最棘手的焊接任务,他翻阅了一些国内外有关焊铜的资料,结合自己多年焊铜的经验,大胆提出了当时在国内还没有普及的“手工氩弧焊接法”的'设想。1984年3月23日,艾爱国采用“手工氩弧焊接”方法成功地焊好了“高炉贯流式”新型风口的紫铜容器。半个多世纪以来,他为冶金、矿山、机械、电力等行业攻克400多项焊接技术难题,改进焊接工艺100多项。
产业工人是产业支撑的主体力量,是财富创造的中坚力量,是创新驱动的骨干力量,是制造高地的有生力量。湖南发展蓝图要实现,归根结底要靠人才,要靠产业工人队伍。
近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坚持高位推动、以上率下,形成了全省上下齐抓共推的大格局。
20xx年7月,湖南省第一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工作启动,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各单位以点带面,发挥了改革试点的示范引领作用。
在湖南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协调小组成员中,工会作为牵头单位,在构建部门协同,打造改革常态化工作推进机制中可圈可点。省总工会在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培育湖湘工匠等方面深入合作,形成以赛推动技能人才培养的新格局。
大国工匠事迹学习心得13
近日,大庆油田第二采油厂第六作业区采油48队采油班长刘丽荣获20xx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在井场油井,我觉得实现了我的价值。”谈到获奖感受时,刘丽语气平静。
今年47岁的她在生产一线28年,专注于解决生产中的低效率、老问题、坏毛病,用创新为国家多产油,为企业多省钱,28年研发技术创新成果1200多项,获得国家专利195项,创效1.5亿元。
刘丽生在大庆,父亲是大庆油田的第一批会战建设者,1993年,刘丽接了父亲的班,成为一名石油人。从工作之初,刘丽就记住了父亲的嘱托,深知自己技校毕业底子薄,她包里总是揣着一本技术书,白天上井对照实物琢磨,记忆井口流程和实际操作规程,下班回家再把白天学到的知识整理成笔记,细细揣摩,直到吃透弄懂为止。刚上班的头两年,记录的学习笔记摞起来就有齐腰高。
工作中,看到师傅们加盘根、换皮带,一根皮带30多公斤,男同志换都很吃力,19岁的她就从这些最普通的活儿练起。为了练好基本功,手上的老茧越磨越厚,肩上的水泡消了又长。不出5个月,她创造了15秒换皮带的纪录。参加工作不到四年,她就把采油队所有岗位都干了个遍,练就了一手绝技、绝活、绝招,一摸工具就能知道规格型号,一看电流就能判断井下状况,一听声音就能辨别机械故障。1997年,经过层层筛选,刘丽赢得了代表黑龙江省参加全国石油系统采油工技术大赛的资格。
采油工的日常工作就是对采油过程进行数据录取、设备维护,通过创新和改进解决种种生产难题。最初尝试搞革新,还得从刘丽当洗井工时说起。当时油田上洗井所用工具又多又笨重,她构思研究后,把撬杠、管钳、扳手和螺丝刀合为一体,操作工具由四件变为一件、总重量从15公斤降为2.5公斤,使用时可随意切换,既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这让她感受到了技术革新带来的快乐和便利,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几十年来,采油工一直沿用传统的抠取办法更换抽油机井盘根盒密封圈,总漏油、盘根寿命短、换起来费劲,小小的盘根让采油工没少吃苦头。爱钻研的.刘丽在口红上找到了灵感,她买来一堆口红,一支支拆解,弄清里面的结构,设计图纸、加工,很快一个新型“上下可调式盘根盒”就制作好安装到了井上。她连续几天跑到井上观察效果,白天围着井口转,夜里又拉着爱人陪着。18年来,她对“上下可调式盘根盒”先后进行了5代改进,让盘根的更换时间缩短了四分之三,盘根使用寿命延长了6倍,在6万多口油井全面推广后,每年节约维修工时10万小时以上,节电2.4亿多度,多产油近万吨。这项成果先后荣获大庆油田有史以来首次授予的技术革新成果特等奖,中国石油首届一线创新成果一等奖,第六届全国职工创新成果奖。20xx年、20xx年,刘丽带着“盘根盒”走进央视“大国工匠”栏目、国务院新闻办公厅发布会,向全国人民展示。
28年来,刘丽个人已累计研发各类成果200余项,其中获市局级奖项55项、国家及省部级奖项33项、国家专利及知识产权软著41项,螺杆泵井新型封井器装置等一批成果填补了国际国内技术空白,累计让油井多产油6万余吨。
20xx年8月,以刘丽名字命名的“刘丽工作室”成立了,她把培训作为重要职能,探索实施了订单式培训、体验式五步阶梯培训等多种培训方式,累计培训1.5万余人次。探索出了“技师联合研发、革新工厂自主生产、示范区试用推广”的“研产用”一体化模式。使工作室从只能做简单的小改小革,一跃成为万人大厂的“研产用”一体化创新创效联盟。
在刘丽工作室的带动下,大庆油田第二采油厂的创新创效成果数量由过去的每年100多项增加到每年300多项,全厂参与创新创效的人数由原来的500人左右跃升至20xx多人。工作室累计研发技术革新成果1048项,获国家专利174项,推广成果5000余件,创效1.2亿元。
三年中,她带领中国石油技能专家团队攻克集团公司级生产难题1000余项,取得国家专利704项,技术技能成果获奖20xx项,为油气勘探领域技术技能进步提供了有力支撑。
【大国工匠事迹学习心得】相关文章:
大国工匠事迹02-27
大国工匠人物事迹学习心得07-13
大国工匠事迹材料11-08
大国工匠的先进事迹11-03
大国工匠事迹15篇04-19
大国工匠的事迹材料10-11
大国工匠人物事迹01-09
讲述大国工匠的先进事迹通用09-13
大国工匠的先进事迹(精选11篇)12-02
大国工匠的先进事迹6篇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