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梅原文及赏析

时间:2023-11-15 11:11:26 赏析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江梅原文及赏析

江梅原文及赏析1

  原文: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赏析:

  首联从梅蕊初绽到梅花盛开,从腊前到年后,写了时序变化,让作者似乎看到了春姗姗来迟的脚步;写了梅花的开放过程,又好似体现了诗人天天看花,关注盼望的心情。从梅花次第之中表现的是诗人盼春惜春之情。

  颔联承首联写春意浓,然再好的春光春色也无法排遣“客愁”。这是见江梅而有感所写的诗,形容梅、描写春不是诗人的`目的,借以抒情才是真正目的。因此仇兆鳌《杜诗详注》认为“客愁”二字,是这首诗的诗眼。越是深知春意盎然,越是对客愁无可奈何。以美景写哀情,倍增其哀。这里利用情与景的反差,造成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颈联又稍一停顿,不顺势抒情而写景。梅花满树与雪同一颜色,春风拂煦,春江微波正与岸边梅花相漾发。江中波映江边梅,岸上梅逐水中波。江水岸花一派融融乐乐的春景。何义门说:“破题二句,已非‘江梅’不可。”(引自《瀛奎律髓汇评》)未免过早,“江梅”之意至此才补足。

  在此大好春光之中却不能尽情享受,其中原因在尾联道出。尾联将“客愁”之意重申。春水春花,春光春色,虽然赏心悦目,但“都非故园春色,是以对巫岫而添愁耳。”(仇兆鳌《杜诗详注》)杜甫出川早有计划,刚刚听说官军收复河南河北时就有过返乡路线的草图:“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滞留夔州实属不得已。夔州是杜甫居川的最后一站,出三峡就可北上回故园了。越是要回故乡越是思念故乡;越是不能返故乡也越发思念故乡。“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之一)秋思是故乡,春思也是故乡。故乡情也是爱国情,因为是动荡的时局,血腥的战争逼得他背井离乡漂泊西南。带来希望与生机的春天又来了,可是却不能见到可爱的故乡。面对巫山峰峦,更觉其高峻险恶,也更觉故乡山水可爱可亲。

  这首诗一、三联相连,以景为主,二、四联相连,以情为主,既有江梅的婀娜美丽,也有作者凄凉落寞之情,很有法度。纪昀说此诗不出色,未免过苛。

江梅原文及赏析2

  原文:

  浣溪沙·欲问江梅瘦几分

  清代:纳兰性德

  欲问江梅瘦几分,只看愁损翠罗裙。麝篝衾冷惜余熏。

  可耐暮寒长倚竹,便教春好不开门。枇杷花底校书人。

  译文:

  欲问江梅瘦几分,只看愁损翠罗裙。麝篝衾冷惜余熏。

  想问像江梅般清秀雅丽的她近来消瘦了几分,只需要看她的翠罗裙宽松了多少。熏笼中的麝香已经燃烧殆尽,被子渐渐挡不住风寒,那一点余温最让人怜惜不过。

  可耐暮寒长倚竹,便教春好不开门。枇杷花底校书人。

  无可奈何,她在寒冷的暮色中久久地倚靠着修竹,纵然是春光无限好,她也懒得开门走出去,只在枇杷花下,静静的写诗填词而已。

  注释:

  欲问江梅瘦几分,只看愁损翠罗裙。麝(shè)篝(gōu)衾冷惜余熏(xūn)。

  浣溪沙:词牌名,小令,又名《满院春》《小庭花》等,因西施浣纱的故事而得名。双调,四十二字,前段三句,三平韵,后三句,两平韵。江梅:野梅。此处以江梅喻离去的侍妾沈宛。愁损:因愁情而使人消瘦。翠罗裙:此处代指女子。麝篝:燃烧麝香的熏笼。余熏:麝香燃后的余热。

  可耐暮寒长倚竹,便教春好不开门。枇杷花底校(jiào)书人。

  可耐:可奈,无可奈何。便教:即便是,纵然是。校:校订、校勘,此处为研读之意。

  赏析:

  这首词上片从江梅写起,道出女子的愁绪和孤独。下片开始描写女子愁极无聊,索寞无绪的情态。结句用典,堪称简洁、平易而幽婉杳渺,方寸感伤油然而生。全词语言表达含蓄婉转,耐人寻味。

  上片从江梅写起,大概是“花稍小而疏瘦有韵”的梅花总让词人不由想起他的那位宛妹。不然词人就不会感慨江边的梅树瘦消几分,只要看看她的'腰肢如何清瘦便知晓。显然,“欲问”两句用了互喻的手法,以梅喻人,又以人喻梅,看是梅瘦几分,实际上是人比梅瘦。而人的瘦,不是因为发育不良,而是因为“愁”。

  为什么愁,下一句交代得更加巧妙,“麝篝衾冷惜余熏”。“麝篝衾冷惜余熏”顺畅的语序应该是“衾冷麝篝惜余熏”,转而写室内环境。麝香的熏笼在独自燃烧,被子因无人拥盖而变得寒冷,而那麝香燃后的余热总让人心生怜惜。此处“惜”字既是写熏香,也是写女主人公追怀往事的心绪,既是惜香,也是惜人,写出了在这美好的春光里愁极无聊,寂寞无绪。

  下片开始描写女子愁极无聊,索寞无绪的情态。开头两句对仗,是浣溪沙这个词牌的精华部分,容若这里写的是“可耐暮寒长倚竹,便教春好不开门”,这是描写女主角的生活:天晚了,冷了,倚着竹子,就算春光好天气也不把房门打开。而春光明媚也不开门则说明了至少两种可能性:一是她心里不痛快,把自己封闭了起来;二是她心里想着某个遥远的情郎,因为得不到爱情的慰藉,便对撩动的春光也无动于衷了。

  这女子到底是什么人,末句给出了答案:“枇杷花底校书人”,这人当指沈宛,站在枇杷树下,无限怅惘。“枇杷”音同“琵琶”,而琵琶在古诗词里是哀怨的象征,不禁让人想到白居易的《琵琶行》,堪称简洁、平易而幽婉杳渺,婉转曲折地将一种今古之悲轻轻道出,方寸感伤油然而生。

  词的上下片的前二句都是折进的手法,婉转含蓄地刻画其形影情态。“欲问”、“只看”,“可耐”、“便教”等连接之语起到了翻转层进的作用。如此涉笔就更突出了形象的瘦损,愁情的深浓。语言表达含蓄婉转,耐人寻味。

江梅原文及赏析3

  江梅引·忆江梅

  洪皓〔宋代〕

  岁在壬戌,甫临长至,张总侍御邀饮。众宾皆退,独留少款。侍婢歌江梅引,有“念此情、家万里”之句,仆曰:此词殆为我作也。又闻本朝使命将至,感慨久之。既归,不寝,追和四章,多用古人诗赋,各有一笑字,聊以自宽。如暗香、疏影、相思等语,虽甚奇,经前人用者众,嫌其一律,故辄略之。卒押吹字,非风即笛,不可易也。此方无梅花,士人罕有知梅事者,故皆注所出(旧注:阙一首。此录示乡人者,北人谓之四笑江梅引)

  天涯除馆忆江梅。几枝开。使南来。还带馀杭、春信到燕台。准拟寒英聊慰远,隔山水,应销落,赴诉谁。

  空恁遐想笑摘蕊。断回肠,思故里。漫弹绿绮。引三弄、不觉魂飞。更听胡笳、哀怨泪沾衣。乱插繁花须异日,待孤讽,怕东风,一夜吹。

  鉴赏

  这是一阙不同于一般的咏梅词!作者并不着在于梅花傲霜斗寒的`品性、芬芳高洁的气骨,在他笔下,梅花是故国家乡的象征物。

  作为出使金国被羁押的宋臣,他坚贞不屈,但心中的痛苦又向谁去倾诉?闻说南宋使者将来,》到歌手唱《江梅引》“念此情,家万里”之句,不禁思绪万千,他想问使者江南梅花开几枝?京城临安有何佳音?他想得到故国梅花,但千里捎梅,花朵想必零落,他只能想像自己已回到故乡摘梅花,弹一段《梅花三弄》悠然销魂,》一曲胡笳然泪落。他希望头插梅花,梦想成真,他又怕风吹花谢,一切成空。这层层思绪,词人写来就如抽丝剥茧般真切动人,无怪当时人们“争传写焉”。(《容斋五笔》说它:“每首有一”笑“字,北人谓之《四笑江梅引》,争传写焉。”在当时是起了传播爱国思想作用的。 )

  而在词中,笑和吹堪称句在。笑写出家中佳人的美丽纯情,更表现了他的思念;吹字,当沉迷在想象中时,现实又吹破了自己的一切幻想,真是肝肠寸断啊!

  洪皓

  洪皓(1088~1155),字光弼,徽宗政和五年(1115)进士。历台州宁海主簿,秀州录事参军。宋代词人。

江梅原文及赏析4

  原文:

  暗香横路雪垂垂。

  晚风吹。

  晓风吹。

  花意争春,先出岁寒枝。

  毕竟一年春事了,缘太早,却成迟。

  未应全是雪霜姿。

  欲开时。

  未开时。

  粉面朱唇,一半点胭脂。

  醉里谤花花莫恨,浑冷淡,有谁知。

  译文

  梅想的香气从小径那边悠然飘来,雪想纷纷句落。晚风浮动,晨风轻轻。这绽放的想朵想要争夺第一分春意呢,于是早早的(先上在寒风中发枝吐蕾。可是这一年中最早的春天已经结束了(说作者心里的春天上,早早的开放,却是已经迟了呢。看那开烦的想朵,也不全是冰雪晶莹的姿态呢。有的吐蕾(未开上有的含苞(欲开上,就像红唇的淡雅的女子,只轻轻的扫了些许脂粉。我啊,喝醉了,迷迷糊糊的侮辱了这鲜艳的想朵(见上面上想呀你不要嫉恨我啊,要知道:你这一身的(浑上淡雅,高洁,又有谁相知呢?

  注释

  闲居带湖之作。余叔良:稼轩友人,其他不详。此咏梅小令。不以绘形写神见长,却以巧立新意取胜。上片起言争春先出,继之则谓欲早却迟,句早迟之间,亦不无人生寻常事理寄焉。下片结韵转折有致,且借想喻世,含意尤深:冰清玉洁,傲霜凌雪者,人常运之;妖娆娇艳,俯仰随风者,人恒近之。

  “暗香”三句:写寒梅凌雪开放。暗香:幽香,代指梅想。垂垂:降落貌。

  “想意”句:寒梅岁末开想,意欲争春。

  “毕竟”三句:从一年的想时来看,梅想欲早反迟。

  “未应”四句:梅想欲开未开之时,未必全是雪霜丰姿,它白里透红,犹有胭脂红色。

  谤:诽谤,说坏话。冷淡:清冷淡泊。知:欣赏,赏识。

  赏析:

  作为赋梅赠人之作,词中的白梅与词题上的被赠者之间应该有某种联系:品格的联系或者身世的'联系。好在梅花的品格与它的身世,在词人眼中本有因果联系;而余叔良的籍籍无名,似也可以让读者生发“品、运似白梅”的联想。这样,一首以咏白梅为中心的咏物词,就有了人事寄托的袅袅余味。

  上片由景入情再入理,写白梅冒雪开放的情态和词人对梅花这一“行为”的看法。起韵重笔描写梅花的凌寒冒雪开放的情景:在白雪飘零的时候,被冬日的寒风早晚不停地吹拂的白梅,已经悄悄开放。在扎眼的白雪中,人们几乎看不见它的花朵,但是却呼吸到了它的横路暗香。在接韵中,作者忍不住要揣测这种肯于凌寒开放的梅花的心思,觉得它是为争先迎接春天而不惜在一年最寒冷的时候绽放于枝头。三韵是作者对它的行为加以叹息:现在毕竟是一年的花事已经结束的时候,梅花因为要早,却反而成了一年中最晚开放的花朵。这样的叹息,不仅是为“心高命薄”的梅花而发,而且也寄寓着他对于人事因缘的深刻体会。

  下片更集中地表达词人对于“浑冷淡”的白梅的幽恨。在这种幽恨当中,不仅打入了词人自己的生命体验,也打入了词人对友人冷落不遇的真诚理解。过片语气突然一转,说这具有“雪霜姿”的白梅,在将开未开时也不一定全是似雪如霜的白色。那么它那时又是怎样的颜色呢?接韵就回答这个潜在的问题。它曾像“粉面朱唇”的美人一样,有着一点儿胭脂之色。言外之意是,等到完全开放(花冠遮住了花萼),却成了浑然的白色。白梅从未开到开放的颜色变化,不仅是对于自然现象的真实记录,更在于表达了作者“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的痛惜之情。结韵故意对这清冷素淡的高雅梅花致以“微词”:你既如此素雅脱俗,就莫怪世人不欣赏你。这样的反话,道尽了情深若浅,钟情若恨的复杂心理矛盾。作者对于白梅这一自然物下这样的重辞,表明他早已将它当成了某种人品、某种人的命运的象征。这样的人品和命运,既然引发了他不醉酒就无以摆脱的愁情,醉了酒也不能摆脱的幽恨,显然是包括了他对自己的人品和命运之看法的。作者最后将这首词寄给了余叔良,也许余叔良也是一个自感冷淡不遇的幽人,作者以这样的方式向他表达自己的理解和安慰。

江梅原文及赏析5

  江梅引·忆江梅 宋朝

  洪皓

  岁在壬戌,甫临长至,张总侍御邀饮。众宾皆退,独留少款。侍婢歌江梅引,有“念此情、家万里”之句,仆曰:此词殆为我作也。又闻本朝使命将至,感慨久之。既归,不寝,追和四章,多用古人诗赋,各有一笑字,聊以自宽。如暗香、疏影、相思等语,虽甚奇,经前人用者众,嫌其一律,故辄略之。卒押吹字,非风即笛,不可易也。此方无梅花,士人罕有知梅事者,故皆注所出。(旧注:阙一首。此录示乡人者,北人谓之四笑江梅引)

  天涯除馆忆江梅。几枝开。使南来。还带馀杭、春信到燕台。准拟寒英聊慰远,隔山水,应销落,赴诉谁。

  空恁遐想笑摘蕊。断回肠,思故里。漫弹绿绮。引三弄、不觉魂飞。更听胡笳、哀怨泪沾衣。乱插繁花须异日,待孤讽,怕东风,一夜吹。

  《江梅引·忆江梅》鉴赏

  这是一阙不同于一般的咏梅词!作者并不着眼于梅花傲霜斗寒的使性、芬芳高洁的气骨,在他笔下,梅花是故国家乡的象征物。

  作为出使金国被羁押的'宋臣,他坚贞不屈,但心中的痛苦又向谁去倾诉?闻说南宋使者将来,听到歌手唱《江梅引梅“念此情,家万里”之句,不禁思绪万千,他想问使者江南梅花开几枝?京城临安有何佳音?他想得到故国梅花,但千里捎梅,花朵想必零落,他只能想像自己已回到故乡摘梅花,弹一段《梅花三弄梅悠然销魂,听一曲胡笳然泪落。他希望头插梅花,梦想成真,他又怕风吹花谢,一切成空。这层层思绪,词人写来就如抽丝剥茧般真切动人,无怪当时人们“争传写焉”。(《容斋五笔梅说它:“每首有一”笑“字,北人谓之《四笑江梅引梅,争传写焉。”在当时是起了传播爱国思想作用的。 )

  而在词中,笑和吹堪称句眼。笑写出家中佳人的 美丽纯情,更表现了他的思念;吹字,当沉迷在想象中时,现实又吹破了自己的一切幻想,真是肝肠寸断啊 !

【江梅原文及赏析】相关文章:

江梅引·忆江梅原文及赏析10-15

江梅引原文及赏析08-13

【集合】江梅引原文及赏析3篇08-13

江宿原文及赏析07-26

《江雪》原文赏析11-11

江村原文及赏析03-01

江雪原文及赏析03-02

江亭原文及赏析05-10

江宿原文及赏析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