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送宇文太守赴宣城原文及赏析
原文:
送宇文太守赴宣城
作者:王维
朝代:唐朝
寥落云外山,迢递舟中赏。
铙吹发西江,秋空多清响。
地迥古城芜,月明寒潮广。
时赛敬亭神,复解罟师网。
何处寄想思,南风摇五两。
注释:
①宇文:复姓,以皇室姓宇文。②寥落:冷落;冷清。唐元稹《行宫》诗:“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迢递:远貌。南朝宋颜延之《秋胡诗》:“迢遥行人远,婉转年运徂。”一本作“超遥”。元宫天挺《范张鸡黍》第二折:“阻隔着路迢遥,山远近,水重叠。”亦作“迢遰”。亦作“迢逓”。亦作“迢递”。③铙吹:铙,即铙歌。军中乐歌。为鼓吹乐的一部。铙吹,指演奏铙歌。南朝梁简文帝《旦出兴业寺讲诗》:“羽旗承去影,铙吹杂还风。”西江:指长江的西边。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襄阳在其西,故称西江。清响:清脆的响声。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诗:“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④地迥:迥,远也。地迥,地是不同的。清洪亮吉《治平篇》: “天高地迥。”芜:田地荒芜长满乱草。寒潮:寒流。⑤敬亭神:敬亭词中所供奉的神灵,非常灵验。《太平广记》曰:“敬亭神实州人所严奉,每岁无贵贱,必一祠焉。其他祈祷报谢无虚日。以故廉使辄备礼祠谒。龟从时病,至秋乃愈,因谒庙。”罟师:渔夫。⑥南风:《王维年谱》也说,开元二十八年,王维41岁,迁殿中侍御史。是冬,知南选,自长安经襄阳、郢州、夏口至岭南。故有“南风”之说。五两:亦作“五緉”。古代的测风器。鸡毛五两或八两系于高竿顶上,籍以观测风向、风力。《文选·郭璞》:“觇五两之动静。”李善注:“兵书曰:‘凡候风法,以鸡羽重八两,建五丈旗,取羽系其巅,立军营中。’许慎《淮南子》注曰:‘綄,候风也,楚人谓之五两也。’”唐独孤及《下弋阳江舟中代书寄斐侍御》诗:“东风满帆来,五两如弓弦。”宋贺铸《木兰花》词:“朝来著眼沙头认,五两竿摇风色顺。”明张四维《双烈记·虏循》:“被他火箭飞来紧。我船五緉见火就着。”
赏析:
公元740年(唐开元二十八年十月初),王维时任殿中侍御史,奉命由长安出发“知南选”,其时途径襄阳,写了《汉江临泛》、《哭孟浩然》等诗,南进经夏口(湖北武昌)又写了这首五古《送宇文太守赴宣城》和《送康太守》、《送封太守》等诗。这首诗是沿着船行进的路线来写的。
前四句是倒写,实际上应是“铙吹发西江,秋空多清响。寥落云外山,迢递舟中赏。”诗人的船从西江出发,秋天的天空发出清脆的响声。外面的云山外多么冷落,清静。诗人从舟中远远地看着两岸,欣赏这自然景色。铙吹,指演奏铙歌,为王维等送行。迢递,远远的。其时据《王维年谱》载:“王维……迁殿中侍御史。是冬,知南选,自长安经襄阳、郢州、夏口至岭南。”
接下来四句“地迥古城芜,月明寒潮广。时赛敬亭神,复解罟师网”,写诗人己到夏口接近宣城地界看到与想到的。着到的是,古城荒芜,月明清辉,寒潮阵阵;想到的是,宇文太守赴宣城,宣城一是能治理好的。王维把宇文太守比作比敬亭神还灵验的人。敬亭神,敬亭词中所供奉的神灵,据《太平广记》载:“敬亭神实州人所严奉,每岁无贵贱,必一祠焉。其他祈祷报谢无虚日。以故廉使辄备礼祠谒。龟从时病,至秋乃愈,因谒庙。”据文献记载,当时宣城已旱了五年,当地有些农民竟自逃至山洞中,聚众反抗官府。民穷豪富,境遇迥异,急需一个能干的太守到来。刘禹锡作为“知南选”,王维挑选宇文作宣城太守,他是充满信心,寄于厚望。诗人接下又说,宇文太守的到来,好像替渔夫解开乱网。事实证明,宇文太守到宣城以后把宣城治理得津津有条,得到人民的爱戴,秩序很快安定。
最后两句“何处寄想思,南风摇五两”,写诗人对宇文太守的思念,表现他与宇文太守的友情。送走了宇文太守,诗人折回前往岭南。一路上南风习习,刘禹锡作还想着这段时间与宇文太守相处的情况,仍念念不忘。诗人自问自答:“何处寄想思,南风摇五两。”这里的“想思”作“想念”讲。五两,谓两只配成一双。《诗经·齐风·南山》:“葛屦五两,冠緌双止。”朱熹集传:“两,二履也。”王夫之稗疏:“按此‘五’字当与伍通,行列也。言陈履者,必以两为一列也。”作者借用此典,表达对朋友的思念。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这首诗写送友人的诗,景物信手拈来,淡远之境自见,借景寓情,以景衬情。诗中用典,直抒胸意,感情真挚,具有淳朴深厚之美,也流露诗人自己的隐痛。
【送宇文太守赴宣城原文及赏析】相关文章:
临江仙·送宇文德和被召赴行在所原文及赏析12-14
送李侍郎赴常州原文及赏析11-19
《送舅氏野夫之宣城》原文及赏析11-24
送当涂赵少府赴长芦原文及赏析01-12
雁门太守行原文及赏析02-27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原文及赏析古诗赏析09-26
《雁门太守行》原文及翻译赏析01-01
《宣城见杜鹃花 / 子规》原文及赏析11-05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原文及赏析03-06
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原文及赏析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