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传》读书笔记_读书笔记

时间:2023-09-30 07:27:52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阿q正传》读书笔记_读书笔记

  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书笔记了。你想知道读书笔记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阿q正传》读书笔记_读书笔记,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阿q正传》读书笔记_读书笔记

《阿q正传》读书笔记_读书笔记1

  鲁迅先生的作品大多深奥不易懂,充满着对旧社会的讽刺和批判,其中最具讽刺意味当属《阿q正传》

  看了鲁迅先生所写的《阿q正传》,发现他笔下所写的阿q是旧社会所产生的堕落的中国人典范,鲁迅先生为何会写这篇文章,我想他只是为了想要宣泄对人性弱点的看法吧!所以鲁迅先生用讽刺意味的手法写出国人病态的社会和人性的善良与丑恶。从这篇文章里面,我感受最深的应该就是阿q那被践踏的人权以及觉得自己永远是对的的“精神胜利法”了,这真是一个要不得的想法,所以我想就以这个方面来讨论。“精神胜利法”是阿q遭受到种种挫折后所发明出来的东西,说好听一点是精神胜利法,其实根本就是驼鸟的心态,遇到困难只往下钻,不会真正的去解决问题,只能够转身就跑。

  如果现今社会中有人想靠着精神胜利法来存活下去,我想这应该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吧!因为不可能有老板会想要用这样的员工,不要说工作了,如果再读书时就有这种心态,我想有这种心态的人未来应该是非常的惨吧,就连同学中也可能站不住脚。而文章中阿q为了减轻外力给来的欺压和凌辱,阿q只能自我麻痹和自欺欺人来逃避现实,就因为这样使得阿q以自负来安慰自己,于是愈陷愈深,也就使得阿q都活自己的世界里。也许精神胜利法是给缺乏自信心的'弱者的人的人生哲学,自己明明处于劣势,但是却又因为种种的失落,于是只有用精神胜利法来取得心灵上的安慰,但这毕竟只是一种自我麻醉的方法罢了,它并不会使自己变得更好更强,所以也可以说它是一个人自暴自弃的表现方法。

  还由于阿q的社会位非常低,他只能靠出卖劳力才能生活,文章中有写给人家作短工,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但是阿q他连基本的人生权利也没有,没有属于自己的天空,连一间栖身的房屋也没有,只好长年住土榖祠里落脚,然后必须强迫接受有钱人的欺负,以及村里人们的戏弄、侮辱,这个现象让我感到非常的无奈,在现今社会似乎也是有类似的现象发生,似乎有钱人在社会里就是老大、而没钱的就只能成为有钱人底下的玩具一样被玩弄。在没有人权的社会里他的这些做法是否可以给予同情呢? 如今的社会已经没有了旧社会的黑暗,而那种阿q精神更不能有,只有直面挫折,战胜困难才能迎来雨后的阳光!

《阿q正传》读书笔记_读书笔记2

  我每每捧读《阿q正传》一书,不禁思绪万千,对鲁迅的景仰如滔滔江水延绵不绝,他给予所有读者做人的标准,今特将满腔悲愤拟信与主人——公阿q。

  辗转即秋。你之“大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那又成了平庸,不思进取,堕落的代名词。依书中情景,阿q大师被污辱至今,竟还能若无其事,让自己更加堕落,难道你的“阿q精神”如此超群。

  夜深了,月光皓洁,但心中却有一层抹不掉的哀痛,你出身卑微无可厚非,便古往今来,此例数不胜数,回首“寒窗苦读”之圣贤:张继“囊萤映雪”,“悬梁刺股”,勤勉犹胜古;匡衡“凿壁借光”,废寝忘食,犹感世人,而你却选择了堕落,让自己变得颓废,麻木。被人痛扁,而自说占了便宜。何为自期期人,此矣。

  回首往事不堪,展望未来几分胜算。阿q,难道你愿意如此既已,命运的事实并非不可改变,成败得失仿如梦中惊鹤,何须戚戚然,茫茫然?人们都说逆境造就人才,为何你却愿在逆境中沉沦,所谓:人生几回伤往事,青山依旧枕寒流。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为何大丈夫顶天立地的誓言,却被你踩在脚下。

  若不是你,也许我永不知世上堕落的极点是什么。你背负着“人不为己,天株地灭”的誓言,可到头来收获又在何处?飒飒秋风,吹不动你的堕落的心,它正摇曳于泥涂中。你足可称庸碌无为的名人。

  告别辗转即逝的秋季,冬伯伯带怒颜来到人间,大街小巷皆是取暖之人,而你便身单薄,蜷缩在无人的'角落,想着那件只换了短暂饱暖的破棉衣。为何你愿逆来顺受,却不给自己“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信念”。不管结果怎样,做了就不会有遗憾。而你却选择践踏自己的尊严,出卖自己的人格。当你蜷缩在一个无人的角落,心中有无想过什么造就了这一切。是否致死不曾相信那悲惨的事实。至今,你的“精神”还被延用着,行容同你般颓废之人。

  阿q,若有来世,望你摒弃前嫌,重新做人,做个恒久不渝的人。

  鲁迅的《阿q正传》我已经读过许多次了,至今依然还没能完全弄懂其中的深意。

《阿q正传》读书笔记_读书笔记3

  今年寒假我又重温了一遍。 大概是我自己头脑特别笨的缘故吧,不像有些人那样,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奥妙,一眼就能挖掘出它的现实意义来,并让它创造出价值,带来丰厚的社会财富(其实就是他自己的财富),同时也宣传了我国伟大的文学家鲁迅,为我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厦的建设垒了n块砖,加了m片瓦。我实在是非常佩服这些高明人士的头脑和眼光的。 也许是因为我曾经读了几本古书,中了旧思想的毒,思想比较保守,属于呆子一类,故从来只知道有为圣人立祠(如武侯祠——武侯可能是“智圣”),为鬼神立庙 (如文昌庙、药王庙等),而从不知竟会有人为阿q这样的不知名氏不知行状更无丰功伟绩且曾被拉到十路口枪毙示众的最不起眼的小人物建祠立庙的。

  然而,在我国的灵秀山水地绍兴,却有一家“土谷祠”专门为阿q建立起来了。土谷祠是鲁迅小说里阿q住过的地方,是在未庄的。它何以会出现在绍兴,我不得而知,也许这是分店或者连锁店吧。但我又太孤陋寡闻了,没听说过哪里还有一家土谷祠,这到现在为止应该还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号的。也许未庄就是绍兴,绍兴就是未庄吧,但我又不懂考古,也没有考证过。究竟土谷祠为什么会开在绍兴,那就只好等渊博的.学者们来考证考证了。总之,现在绍兴就是有这样一家土谷祠。 那么土谷祠里供奉的是什么呢?我没去过,不大清楚,大概就是社神谷神吧,好保佑当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然而,我们精明的商家,好像还没这么博爱,眷顾到上至神只,下及黎民。但里面又不供奉阿q,因为他不是圣人,他们为阿q立这一家土谷祠,只是因为这是阿q曾经“下榻”的地方。就这问题我想来想去,最后总算想通了:所谓的“土谷”者,土地和稻谷者也。而现在保佑土地和稻谷之神,就是钱爷爷、孔方兄,亦即财神爷。试想那土谷祠的老板、庙祝,不就是在这万能之神的保佑之下获得建屋买房的土地和吃饱肚子的稻谷吗?至于阿q和鲁迅,只不过是财神爷香案上的香炉罢了,就专门等待那些热爱鲁迅、热爱文化、热爱旅游的 “香客”们前来上一炷香。想通了这些,我就更是对那些老板和庙祝佩服得五体投地了:他们既保佑了自己的土谷,也给当地带来了土谷,而且让“香客”们获得了无价的精神享受,就像是善男信女们礼拜祷告完毕之后的精神上的舒坦一样。他们建立了这土谷祠,真是利己利人,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真真足可为圣人矣! 上面说了这么多,仿佛都是从“耳听为虚”的东西上引发的。

  绍兴土谷祠的情况,我只是从那些写得绘声绘色的旅游指南中的介绍和游人的叙述中得知的,自己并未去过,看什么时候去瞻仰瞻仰吧。然而,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却是“眼见为实”的。阿q有一些,那就是“我们先前——比你阔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 或者是“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可是阿q先前是不是很阔,他的儿子(不知道他有没有儿子)会不会更阔,我不得而知,我只知道阿q的现状很糟,这从小说中就能看出来,不用多说。阿q的这些名言我好像不只是在小说里看过,仿佛在现实的世界里也能经常看到、听到过。

  也许是人们引用了阿q的名言,并发扬了阿q的精神吧。有时候,我很觉得咱们中国人对外国人的态度,很像阿q对未庄人的态度,很落实了他名言里的精神。 这就是我读完《阿q正传》的一些感受。

《阿q正传》读书笔记_读书笔记4

  《阿q正传》是一个被那个时代所抛弃的人,他一无所有,只靠打工度日。尽管他“真能做”,但社会的沉重压迫和剥削,使他时时处于生命危机,受尽欺凌。他用“精神胜利法”来自我安慰,自欺欺人,浑浑噩噩,苟且偷生。被别人打时,他自我安慰说:“是儿子打老子。”他的“精神胜利法”可谓天下第一。

  阿q是悲哀的。他并不懒惰,他是靠自己的劳动获得食物的;阿q也有梦想,他想有一个家,享有名声、有地位——但他在别人的心中永远是卑贱、微不足道的。

  现在,我们已经远离阿q那个时代了,但他那种“精神胜利法”似乎依然可行。

  一个胆小的人受到别人的欺辱,嘴上虽然不敢说,但心中一定是愤愤不平,在背后说那人的'坏话,将那人骂得体无完肤了。

  一位机关干部受到上级领导的批评,心中一定想:“总有一天,你“下”了,我“上”了,你就会栽到我手里……”

  阿q的“造反有理”似乎也流传至今。

  一个孩子看到父亲吸烟,而自己却受到了父亲的管制不准吸烟,便觉得这个社会太不公平了!

  可笑却又顽固的阿q精神依然存在,存在于所有人心中……

【《阿q正传》读书笔记_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阿Q正传》读书笔记01-14

读阿q正传读书笔记(通用26篇)04-19

阿q正传的赏析06-12

「书评」《阿Q正传》:狼吃肉,人吃人11-26

阿q正传人物形象分析03-11

高中语文《阿Q正传》课堂实录03-17

阿q正传教学设计(通用5篇)05-11

小Q正传作文05-23

《阿甘正传》读书笔记02-08

阿甘正传读书笔记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