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书笔记15篇(精品)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需要写一篇读书笔记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读书笔记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师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分享。
教师读书笔记1
作家曹文轩说:“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每一个时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绝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可能是一个强者。”也许,这正是他创作《青铜葵花》的初衷。所以,《青铜葵花》中的`人物,在苦难面前,无一例外地呈现出一种诗意和淡定的姿态。除了青铜,还有青铜的父母、村里的人们,还有城里的两个阿姨,他们都让我们看到:苦难并没有摧毁人,反而使他们呈现出人性熠熠的美丽的光辉。这就正如作者曹文轩所言:“我们需要的是面对苦难时的那种处惊不变的优雅态度。”而这,正是当今社会,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所普遍缺失的,从这个意义上讲,《青铜葵花》不是一部普通的儿童小说,它对于我们这个时代具有深远的意义。因为:苦难不是生命的意外,而是生命的常态。
教师读书笔记2
《与体育教师谈心》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丛书》中的一本。在阅读这本书以后,让我对教师专业化发展有了一个新的认识,特别是书中关于“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的介绍更是给了我很大的指引作用。这本书是编者在新课程改革中积极探索、共同努力的结晶,是广大体育教师工作者在新课程推行过程中的体会和经验,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实验区精神面貌的反映,也是课程改革阶段性成果的标志。
这本书特别适合于在第一线工作的体育教师,因为书中的内容都是来自实验区体育教师自己积累的经验,是发生在第一线教师身边的事情,是新课程改革中生动的故事。具体如下:
一、争做反思型教师
在这本书中,不论是实施策略还是具体措施中都提到了“自我反思”对加快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重要作用,是广大体育教师工作者在新课程推行过程中的体会和经验,这将对我今后的成长有非常大的指导作用。
体育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职业形象,就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以自己的行为表现,主动反思,做“反思型实践者”,逐步推进自身专业发展。反思型教师不仅要具有课堂教学知识、技巧和技能,还要具有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进行反思、研究和改进的能力,以及对教育的社会价值、个人价值和自己的教育信念进行更广阔的探究和反省的能力。即在“反思——更新——发展——再反思——再更新——再发展”这样一个无限往复、不断上升的过程中,使自身的成长始终保持一种动态、开放、持续发展的状态。
要想成为反思型体育教师需要我们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学习与提升,不断地反思自己的知识、信念、行为和各种视之为当然的观点,转变那些不正确的假设、信念,修正那些不合理行为,把反思的方法与实践结合起来,不断自我探究、自我发现、自我解决,才能逐步迈向批判反思之门。做法如下:
1、要将反思渗透教学的全过程。即教师要进行全面具体的课前准备,并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活动的内容、对象、过程进行计划、安排、反馈、评价与调控,最后在课后对上的课进行回顾与评价,总结课堂教学的经验,找出问题,分析原因,采取补救措施。
2、要讲究科学的反思方法,选择适合自己的反思方式,以提高反思的效率。
3、经常记录并剖析“关键事件”,以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突变事件的能力,促进教师的自身的发展。
4、要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帮助认识和理解自己的行为和思想,而且还可以为自己的实践提供多种可能,增强陈述自己行为的理论基础。
二、深化师生教育观念改变
这本书中还涉及了教师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师角色行为的转变、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和教师主动参与教学内容的构建、教学方法的创建等多方面内容。
掩卷深思,作为中学体育教师,面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注重学生的体质健康、体育知识、体育技能掌握的同时,要积极提炼体育的内涵与精神,并感化和指导十分喜爱体育运动的广大学生,让他们在增强体魄的同时,塑造健全的人格,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进而领悟体育的内涵,指引自己的人生道路。
要引导学生是积极地参与,明白参与不是做做样子,运动中并不在乎水平、能力的高低,全身心投入却是最关键的,运动的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过程的'体验却是丰富而深刻的。积极的投入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态度,呈现出良好的精神面貌,最终达到促进身心发展的最佳效果。而被动的参与是无效的,实质上也违背了体育的基本要求与精神。当然也要让学生知道体育室中考科目之一,分数也很重要要计入中考总分的。
三、师生间的德育渗透
1、学生需要的品德教育。
体育不仅仅可以强身健体,其还有愉悦身心的功能,能调节人的情绪,化解紧张的心理压力,提高人的心理品质,给人带来快乐。要让学生把积存的能量和紧张通过体育运动合理地释放出来,放松自己的心情;既要让学生参与到喜爱的球类运动当中去,获得运动的快乐,也要组织学生从事一些器械类运动,因为它陌生,需要付出更多的勇气和智慧,一个技术动作的尝试和把握,这种体验更深刻,成功的快乐能迅速地转化为人的自信。再如长跑运动,它同样也能给人带来快乐,只不过许多学生太急功近利只看到吃力的表象,境界未到而已。
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乐观的心态。世上什么水最甜?大汗淋漓、筋疲力尽之后喝一杯白开水;什么事情最开心?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超越了原来一直不能战胜的对手;什么人最让大家敬佩?是跌倒后能站起来,再跌倒后仍能笑着爬起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要使学生面对困难与挫折,能积极应对,明白痛苦与压力也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生的真正快乐,在于不断拼搏向前的快乐,在于勇于克服困难的快乐,能化苦为乐。
更快、更高、更强,是体育的精髓,也体现了人类的一种精神,不断超越极限、超越自我,创造一个有一个人类奇迹的原动力。应该是面对现实,从我做起,从小处做起。通过自身每一次运动成绩的提高,每一个技术动作的改进,每一次拼搏中困难的面对、克服,去审视自己所蕴含的潜力,即是战胜了自我的极限,超越了自我。在于拼搏的过程,依靠比别人多流的汗水和顽强不屈的意志,才能最终从失败中崛起,胜利后也不会目空一切,努力达到胜不骄、败不馁的境界。
2、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情感
教师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暗示、每一个眼神都传递着教师不同的情感,都可能引起学生情感产生巨大的变化。师生情感和谐融洽,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学其道”。要获得这种情感氛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在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体育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稳定的、最有利于教学的情感品质。
体育教师的具体情感包括:
一、热爱之情(包括对体育教育事业深切的热爱和对学生真挚的热爱)。
二、期待之情(教师对学生深切的期待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是学生上进的动力)。
三、愉悦之情(教师带着愉悦情感走进课堂并自始至终保持愉悦心情,能将学生带进一个和谐、轻松、友爱的学习环境,对课堂气氛、教育效果有重要意义)。
四、宽容之情(宽容是缩短师生心理距离、消除师生间隔阂的良药)。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在体育课堂上和三操活动中积极进取,为我校的健脑健体贡献力量!
教师读书笔记3
记得小时候就常听老师和父母这样告诉我:从前哪,有一个会讲故事的老人,他的名字叫伊索。今天,我写完作业后,终于有时间看完这本《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那些性格各异,喜好不同的飞禽走兽加以描绘,用来比喻形形色色的人,并通过它们揭示人间的.真伪、善恶与美丑。在这么多篇寓言里,我最喜欢的是《看见狮子的狐狸》,讲的是有只狐狸从来没有见过狮子。有一天,它们终于遇上。头一回见到这威武雄壮的庞然大物,狐狸可吓得要命,抱头鼠窜落荒而去。可巧它们又相遇,虽然是第二次相会,狐狸的心里仍是七上八下恐慌不已,但比上次要好得多。等到第三次相见时,狐狸竟信心十足地走上前去,哈啰哈啰地跟狮子闲聊起来。
看完这个故事后,我一下子就说出这个寓言的道理:熟能生巧。想想,觉得狐狸所代表的人物很像我。小学一、二年级时,我十分胆小,一上讲台就会两腿发软,四肢发抖,舌头发麻;三年级时,敢在台下发言,但在台上仍然不敢说话;四年级时,我在台上口吐莲花,神态自若,赢得大家阵阵掌声;五年级时还得个"英语口语比赛"一等奖。这说明当我们遇到困难时要勇敢地去面对并想好解决问题的方法。
还有一篇《苍蝇》的寓言:一只苍蝇掉进汤锅里,就要被淹死。他对自己说:"好哇,我已经吃饱,喝足,还洗个澡,我死而无憾。"苍蝇的话充分体现它的自嘲精神,同时也告诉我们:当在一个新的环境且无法避免的时候,也可以试着慢慢适应环境,融入环境。
《伊索寓言》把一个个深奥的哲理用故事的方式浅显地表达出来,因此在古希腊,《伊索寓言》甚至是衡量一个人的知识的尺度。当时著名的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曾写过这样一句台词:"你连伊索寓言也没有熟读,可见你是多么无知的懒散。"这真是本好书。
教师读书笔记4
通过参加读书学习活动,我认识到只有不断学习,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理论知识,才是一名合格的教师。
教师的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教师读书当然不仅是为了学生。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一言堂”已全盘否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教师要成为研究者、专家和名师。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怎么做教师?这是我们经常谈论的话题。有时我们自己都觉得茫然,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去教学生。在暑期潜心阅读《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使我受益匪浅。无论我们多么优秀,和几十个学生比起来,我们不如学生的地方实在太多了,学生在某个方面的知识可能远比我们丰富的多,这是个事实。让学生了解一个真实的你!一个人在工作之余一定要有自己的业余爱好,这是积极休息,也是提高自己生活情趣的必要的手段,如果整天只知道工作,那他的人生将是多么单调和乏味啊。一个有情趣的老师,他的生命质量才是高的,也才可能得到学生的亲近。谁也不愿意与一个索然寡味的人去和谐地沟通。谁也不愿意与一个远离自己生活的人去沟通。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中国文化中有一个词是‘反省’,荀子曰:君子日三省乎己。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包括我们的学生,包括我们教师自己,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其实自身都有较全面的认识,但是真正会去反思还比拟少。
真正的学习并不是一个人关起来苦读,或如古人那样需要悬梁刺股地读死书和死读书。真正的学习借助于有效的表达和倾听,他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以开放的心灵容纳别人的想法。他经常会自问和反思“为什么”,理性地分析并得出结论,然后他会和别人充分交流,并对不同于自己的观点抱宽容和尊重的态度。而我们在学习时常常不考虑与人沟通并听取别人的观点,而无法超越自我的局限,或不能从错误中学习。这不是我们所应该学习的吗?我认为,其实,我们并不是不在学习,每天教学在第一线,每位教师肯定都有所感悟,有所困惑,我们只要多一些讨论,多一些表达自己的想法,多悟多写,这不就是我们身为教师最好的学习方式吗?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要求教师学会反思,即强调教师从反思入手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教师在自我进修、自主学习的根底上,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用教育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促进自身能力的开展。对于教师来说,反思是一个积极的思维活动过程,同时也是积极的行为改良过程;让教师自己承当起学习和能力提高的责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具有学习的主动权和自主权。这又是一个不断的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鼓励、自我强化的过程。反思是教师成长和自我开展的根底,教师从经验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这正是反思的理论支点。教师从自己的实际教育教学活动出发,发现分析其中的问题,并通过教师之间的合作讨论来探索改良教育教学的途径。这是充分发挥了教师自我导向学习和自主改革教学的积极性的有效途径。反思强调以问题为中心,着眼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解决”。它是紧贴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情境的、常规的.、经常性的教育教学研究方式,更有利于教师的成长。反思在手段上主要使用自学、反思、行为纠正、科研等手段进行。这大大突破了传统研究方法的时空局限。反思强调教师的自主学习。要使每一位教师学会学习,使他们在群体学习活动的同时实现个性化。反思强调“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以探究和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根本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性很强,如果离开教育教学实践,只读几本教育理论专着,是不可能真正把握教育教学工作的。如果说学生是在为“明天”而学习,则教师就是在为“今天”而学习,这是现实的目标。因此,教师应该带着问题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缺乏,觉察到自己以前没有觉察到的教育教学中的习惯行为及其消极后果;找出驱动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各种思想观点到底是什么,它与自己所倡导的理论是否一致,自己的行为结果与期望是否一致;经过这种分析,教师对存在的问题形成更明确的认识,会积极寻找新思想与新策略来解决面临的问题;教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教育教学过程到达更优化。由于教师是带着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去学习,这就使得他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实效性,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教师通过反思,自觉地探索教育教学过程,在学中教,在教中学,这是教师自我提高的最正确途径。
读了这本书,里面的很多章节让我沉浸其中,如做《一名称职的效劳者》,就是说我们做教师的都要为学生效劳,为帮助学生的学习效劳。则我们又是怎样效劳于学生呢?我觉得在我现在的教育中,教师要摆正位置为学生的效劳,应该以平等的人格对待学生。效劳的好坏要学生来评价。教师还要提高效劳手技能和态度,把学生作为效劳的对象,要理解学生,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看问题,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学生效劳。在为学生效劳的过程中,我们有好的心态,学生就会心存感谢。当学生学会感谢之后,才会醒悟,才会更好的回报教师。又如《谁是学校的主人》让我知道了学生、领导、教师谁是学校的主人呢?我们常说学校要生存就得有生源,就此而言学生应该是学校的主人。可是决定学校大事的时候学生有没有决定权呢?则学生何来主人之言。则教师是吗?领导是吗?我觉得真正的主人应该是我们学校的每一个成员,只有你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校的一切,那们你就是学校的主人。还有很多内容如《把困难当作时机》给了我很大启发,其中的新一百条建议都比拟有其独特的内涵,还需不断地学习以充实、以开展。
教师读书笔记5
一、关于教师专业化的若干思考
冷假中,我读了《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这本书,这本书是国内第一本系统论述教师专业化的论着,它对当前我国教师的改革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教师读书笔记范文。作者不仅仅从教师专业化事实的角度来理解教师群体的专业化题目,而且还高屋建瓴,视角广阔,从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的高度来看待教师的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队伍整体质量进步三者间的辩证关系。如何进步教师的素质,培养和造就能够满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师,是关系到能否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能否实现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重要工作。它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
首先《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的书名使我思考。在这纷纭的.世界里,教师专业化究竟是什么?带着这个思考,我在书中找到了答案:教师专业化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过程。教师专业化本质上是个体长大的过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教师要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职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历程来拓展其专业内涵,进步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一个精神富裕、专业化程度高的老师,他能以自己特殊的职业眼光,取出课程的引人进胜之处,以最简洁的线条,拉动最丰富的信息,以最轻松的方式,让学生得到最有分量的收获;能从最接近学生现在的出发点,带领他们直到离自己最远的终点;能最大限度地尊重每一个学生;他不仅能让学生学懂、学透知识,而且能把教学过程变成一种富有亲和力的情感体验过程,和学生一起沉醉于其中,热爱于其中,出神进化地与学生一起创造于其中,并使学生的心灵翱翔起来;他有强烈的课程开发意识,不仅关注“跑道”的设置,面更关注学生跑的过程,他能让生活成为一种教育,把教育变成一种生活,
只有拥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教师才能始终站在社会进步的前缘。
其次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帆风顺的吗?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上形成了一场教师专业化的运动。要求高质量的教师不仅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而且是有道德、有理想、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出发点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不仅是学科的专荚冬而且是教育的专家。从目前看,教师的专业性发展碰到这样几个题目:教师只专注于自身专业的局限思考;在观念和经验上有错觉;将质量题目回因于学生、同行乃至外界;处理题目时专注于个别事件,缺乏整体、动态的思维方式;文化水平高,比较主观,满足于现状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努力克服。
那么怎样有效实施教师专业化?
学校应为营造“学习化、专业化”的教师群体而努力,将教师发展列为重要议事日程,营造集体备课、相互听课的互学互助气氛,改善教师的心智模式。形成师带徒、听课指导,示范课与研究课的教研制度。有组织地开展教科研活动。
专业化水平的进步关键在于教师自己。作为一名优秀教师,要做到将教学生涯视为生命历程的重要部分,增强使命感,不断超越自卧冬活出生命的意义。(三种教学生涯观:生存、生活、生命)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重新审阅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精益求精教学方法。自己努力把握学科发展最新动态,积极学习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自我反思、博采众长,形成风格,争做专家。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了教师专业化的方向和主题。人们越来越熟悉到,进步教师专业地位的有效途径是不断改善教师的专业教育,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不断进步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使教学工作成为受人尊敬的一种专业,成为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的一种专业。
教师读书笔记6
随着课堂教学的进一步的深化改革,每一位教师都在寻找、积累和建构自己的有效教学的经验,力求“低投入,高产出”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使学生获得最大长进、发展。笔者认为当前的阅读教学要着眼于几个“点”来优化教学。
一、把握xx的基点
各篇课文的基点各异,教师在解读文本的时候要能准确地把握课文的基点,准确把握课文的价值取向。虽说“一千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毕竟还是“哈姆雷特”,而不会变成“孙悟空”。因此准确解读文本是课堂教学的前提。
二、找准课堂切入点
就教学来说,找到个性化教学的视角,这是有效教学的关键所在。因为这样可以使一堂课的教学内容相对集中,学生学得相对透彻。一篇优秀的xx,总有那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关键的词语、文眼、警句、过渡段、文题,等等。在正确把握文本的基础上,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教材中“掏出”极宝贵的可教因素,通过二度创作,精心设计,突破一点,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的思维的触角深入到文本的内核,从而让课堂成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场所。比如有位老师上的《天鹅的'故事》,紧紧抓住“感动”一词,让学生与文本亲密接触,感动老天鹅,感动天鹅群,感动老人,最后感动读者,感动所有的人,让人们懂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体会到天鹅的顽强和团结精神。
三、捕捉情感兴奋点
有效的教学在于能够了解学生的“需要”以及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更重要的是,学生的“需要”和“差异”往往并不限于知识水平,而在于求知热情。这就需要教师不仅要考虑“我应该讲什么知识”,还要考虑“我应该如何让他对这些知识有热情”,善于培植学生的兴奋点,不断地激发和引导学生就某个问题进行质疑、讨论、争辩和探索。教师的教学智慧和教学艺术,就表现在如何合理而有效地点击到学生愿意兴奋、能够兴奋的关键点和关节点上,从而不断推动学生智力和思维水平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四、创设思维生成点
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寻求知识生成、知识扩展的发散点,善于打开学生思维的空间,释放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开发学生沉睡的潜能。寻求发散点,并有效进行思维的发散,要求教师具有开放的思维方式和广阔的知识背景。在具体的操作上,可以利用课文所留出的“空白点”,开展创造性阅读活动;可以利用课文主题的“相似点”,开展拓展性阅读活动;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未知领域,抓住“知识盲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热情,指导他们进行研究性阅读活动;可以找到与其他学科、与社会生活的“交叉点”,组织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等。如在教学《特殊的葬礼》一课时,联系课文内容,让学生试试写写菲格雷总统饱含深情,动人心弦的演讲稿。一是能让学生进一步体会xx的情感,同时也对学生的语言进行了训练,实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效统一。
有效教学意味着“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有效的发展。为了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有效的发展,教师需要在上课之前做好准备,这种准备活动就是“教学设计”。怎样的教学设计有效呢?这篇短文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切入点。的确,有效的教学设计不应该纠缠于细枝末节,而应该宏观地看待教材,瞻前顾后地分析教材,深入浅出地钻研教材。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超越,在吸纳教材的基础上扬弃。教学设计的过程,是把教材转变成学材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恰如其分地把握教材,从而把教材变成学生自己可以进行探究的学材,使学生能够逐步自主发展,教师的价值与智慧也主要体现在这一转变的过程中。
因此,笔者认为有效的教学设计还应能唤起学生充分的阅读期待、要体现语文味、在读、说、悟一统语文阅读课堂的今天还应引导学生扎实落实“写”的训练。
教师读书笔记7
《与体育教师谈心》是广大体育教师工作者在新课程推行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经验,是广大体育教师工作者在新课程推行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经验,涉及了教师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师角色行为的转变、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和教师主动参与教学内容的构建、教学方法的创建等多方面内容。
掩卷深思,作为小学体育教师,面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注重学生的体质健康、体育知识、体育技能掌握的同时,要积极提炼体育的内涵与精神,并感化和指导十分喜爱体育运动的广大学生,让他们在增强体魄的同时,塑造健全的人格,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进而领悟体育的内涵,指引自己的人生道路。
要引导学生是积极地参与,明白参与不是做做样子,运动中并不在乎水平、能力的高低,全身心投入却是最关键的,运动的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过程的体验却是丰富而深刻的。积极的投入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态度,呈现出良好的`精神面貌,最终达到促进身心发展的最佳效果。而被动的参与是无效的,实质上也违背了体育的基本要求与精神。
体育不仅仅可以强身健体,其还有愉悦身心的功能,能调节人的情绪,化解紧张的心理压力,提高人的心理品质,给人带来快乐。要让学生把积存的能量和紧张通过体育运动合理地释放出来,放松自己的心情;既要让学生参与到喜爱的球类运动当中去,获得运动的快乐,也要组织学生从事一些器械类运动,因为它陌生,需要付出更多的勇气和智慧,一个技术动作的尝试和把握,这种体验更深刻,成功的快乐能迅速地转化为人的自信。再如长跑运动,它同样也能给人带来快乐,只不过许多学生太急功近利只看到吃力的表象,境界未到而已。
进而,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乐观的心态。世上什么水最甜?大汗淋漓、筋疲力尽之后喝一杯白开水;什么事情最开心?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超越了原来一直不能战胜的对手;什么人最让大家敬佩?是跌倒后能站起来,再跌倒后仍能笑着爬起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要使学生面对困难与挫折,能积极应对,明白痛苦与压力也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生的真正快乐,在于不断拼搏向前的快乐,在于勇于克服困难的快乐,能化苦为乐。
更快、更高、更强,是体育的精髓,也体现了人类的一种精神,是人类从古至今、直至未来,不屈不挠、永远向上的真实体现,更是人类一代又一代奋斗不息的顽强意志,去不断超越极限、超越自我,创造一个有一个人类奇迹的原动力。
教师读书笔记8
近日,我细读了郑莉老师编着的《小学音乐教学策略》一书,对教学策略研究的意义、价值与发展趋势有了更深的理解。所谓教学策略即在特定的教学任务中,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在一定的教学观念、理念和原则的指导下,根据教学条件的特点,对教学任务的诸要素进行的系统谋划,以及根据谋划在执行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措施。在现代音乐教学中,就是音乐教师在现代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将所涉及的教学活动进行适度的调节与有效的控制,使学生能够保持比较高的学习热情,积极思考,主动学习,以达到较理想的学习效果。
《小学音乐教学策略》这本书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小学音乐教学策略概述,“感受与鉴赏”领域的教学策略,“表现”领域的教学策略,“创造”领域的教学策略,“音乐与相关文化”领域的教学策略,小学音乐教学方式实施策略,现代音乐教育技术应用策略,小学音乐课堂突发事件应对政策这八大章节。其中给我影响最深的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策略。
随着当今社会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作为时代进步的火车头,积极推动着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它的发展为新时代的音乐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成为其前进的有效动力。随着《音乐课程标准》在全国的进步实施,现代教育技术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也越来越明显,成为音乐教师进行教学的.有力帮手。
小学音乐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乐曲欣赏、歌曲教学和乐理学习三个方面,通过信息技术的融入,可以有效地提高这三方面内容的教学和学习效果。
乐曲欣赏是启迪学生智慧、丰富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也是小学音乐课的主要模块之一。在乐曲欣赏课的教学中可以借助图片、音频、视频以及动画等多媒体形式,创设音乐情境,重塑音乐形象,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和思维活动,用音乐感染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信息技术的引入,使得歌曲教唱的形式变得丰富起来。传统的音乐教唱,多是教师教唱与学生跟唱相结合,教学中仅仅用抽象的语言符号来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学生往往难以接受,理解起来也相对较为困难,演唱时往往是机械的重复而缺乏感情。通过多媒体描绘歌曲所表现的景象,帮助学生在理解基础上学唱,则更容易学会、唱好。如在教唱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之前,通过课件播放彝族人民衣着华丽的民族服饰,载歌载舞的幸福景象,让学生置身于有声、有色、有情、有景的热闹氛围之中,通过仿佛自己也成为了幸福的彝家娃娃了,在这种情感的感染下开始学唱就能更加准确的把握歌曲的内涵。因此,只有借助信息技术把音乐同学生的生活、情感融为一体,真正触动学生的感情世界,才能够更为有效地完成歌曲的教唱。
抽象的乐理往往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起来比较枯燥,难度较大,学生对于有关的名词、概念理解起来也比较困难,再要进一步学习更深层次的节奏、速度、高低音就显得力不从心了,信息技术的引入解决了这一难题。使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将抽象转化为具象,如在学习节奏时,可以一边播放不同节奏的歌曲片段,一边呈现与之节奏对应的乐谱,通过同步动画的演示,可以让学生轻松掌握各个节奏的不同特征,学生学习乐理的兴趣也得到了提高。
结合音乐教学实践可以分层次,循序渐进安排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小学低年级教学,以培训初步的音乐感知力为主要目标,以唱游律动为突破口。强调简单活泼的节奏,自发形象的动作,激发热情的冲动和心灵感应,在歌唱游戏中产生学习兴趣。小学中年级教学以培养学生音乐艺术表现能力为突破口。强调结合器乐吹奏训练培养学生体验音乐的能力,在人人参与的直观教学中解决音准、节奏、吐音、气息等问题,引导他们准确辨别音与音之间的差异,磨炼他们对学习、工作一丝不苟的意志,在参与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中,激发、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另外,小学高年级教学以培养学生音乐艺术表现能力为主要目标,强调师生讨论研究,把握乐曲的思想情感和艺术处理方法,教师以高水平的范唱、范奏,唤起学生追求艺术美的热情,引导他们憧憬理想和未来,激发、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
这本着作使我充分认识到教学策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作用。教学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元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作为教师只有充分考虑各环节元素之间的关系,采取恰当的策略,充分发挥各因素的作用,协调各类关系,才能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我将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努力实践所学得到的教学策略理论,认真思考、积极总结,为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效果和效率不断努力。
教师读书笔记9
拿到《从优秀教师到卓越教师》一书后,本人认真捧读,自感获益匪浅。教育是一种实践活动,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尤其一名历史教师,我既想做好一个德育教育者,又想当好一个学科老师。可是这样的两手抓,似乎在实践当中没有收到我想象的结果,往往顾此失彼。
《从优秀教师到卓越教师》一书指导我们在德育工作方面,我自认为是负责任又尽心尽力的。对于每一个学生,一开始的时候我都给予平等的爱,但是后来我发现我的爱渐渐的变了:对于好学生听话的学生,我是打从心里喜欢他们;而对于那些老是犯错误而且屡教不改的学生,我甚至有点消极的情绪,我真的怀疑自己是不是违反了师德,是不是不配当一个老师?有一段时间我因此而陷入了困惑的状态,也影响了自己的工作。师爱是教师应尽的师德要求,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必须做到的,但这是一种职业的爱,而不是私人的爱。教师的爱是一种关心,一种关切,一种理解,一种宽容,一种帮助,教师在这种情况下是可以一视同仁地把这样的爱献给学生的。
但是每个人都是一个有感情的人,在私人感情方面,我们是无法强求的。比如说对于一个说谎成性的人,如果我们还打从心里喜欢的话,那么我们就是一个有问题的教师了。我们对所谓的问题学生有一点不好的看法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并不防碍我们关心和帮助他,也不是代表我们已经放弃了他们,我们还是要尽自己的力量来教好他们,这才是人性的师爱!《从优秀教师到卓越教师》一书让我明白了自己并不是放弃了学生,正是这个“矛盾”的爱的思想反映了我想做一个好教师!我相信经过时间的磨练,我一定可以做到真正的爱学生,做到怎么样的爱学生才能更好的让他们健康成长。在教学方面,虽然我们标榜素质教育,但是到现在为止,恐怕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中国的教育中应试教育还是占有重要的地位。形势和现实所迫,我们不得不要求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得不要求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的提高,这是我们教师压力的根源之一。可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大部分的学生都是贪玩的、不爱学习的;学生所感兴趣的并不是课堂上的东西,而是课外的东西,是外面的花花世界。看着学生令人头疼的分数,一定会令我们心里充满了压力。我们有时候都会困惑为什么学生的素质越来越差,为什么那么难教。其实这个当然有学生的.原因,但是也有教师的原因。也许我们的课堂没有接近学生的生活心理水平,也许没有教学的艺术。
《从优秀教师到卓越教师》一书指导我们,学生的因素是我们不能完全把握的,但是教师的因素则可以由我们自己控制,我们要当一个合格的学科教师,一定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用自己的知识魅力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最有效的方法还是与德育的配合,把握好课堂,认真备好课,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正努力做好德育和教学这两方面的工作,我有信心我一定会找到平衡点,经验和不断的反思会让我不会顾此失彼,我也有信心自己一定可以变成一名优秀的教师!变成一名出色的教师。
教师读书笔记10
教师,不能不读书,因为唯有书香能致远;教师,不能不读书,因为学生时刻在进步。—————题记
《走在行知路上》是乡村教育家杨瑞清先生所著。书中平白的话语,平实的文字,平常的生活,平凡的岗位,就像杨先生质朴的话语一样平易近人,然而书中许多教育的故事让我久久不能遗忘,像《八颗柿子树的故事》、《夏令营中是较量》、《校园、花园、果园》、《守住宁静》等深深地感染着我、激励着我。
从杨瑞清先生那些朴实的话语中我着实感到这位乡村教育家的不平凡:毕业时,原本有机会留在城里的他,却主动和同学一起要求到最苦最偏僻的乡村小学当教师;“升迁”为的团县委副书记,却硬是“辞官”回到五里小学:“适合做青年团工作的人不少,不缺我一个,扎根乡村教育的人不多,不能再少我一个。”从这句话中,我深深体会到杨瑞清先生对农村教育的执着与热爱。
探寻杨瑞清先生的成长历程,我深刻地感觉到,行知小学的成功之路,使我看到了坚忍不拔的信念力量,正是陶行知思想对他的深刻影响,正是他对陶行知思想的执着,才会让他选择到偏僻农村,三十年如一日地实践着自己的教育理想。我们每个老师在刚迈出校门时,都曾怀抱着美好的教育理想,但随着时间推移、岁月流转,这份理想已是慢慢变淡,渐去渐远,甚至不复存在,于是我们每天所从事的教学便成了工作,不再是一份事业,而以这样的心态对教育,只能出现职业的倦怠。杨瑞清的成功,在于他对教育的美好追求,在于他但他始终如一地坚持,面对行知小学办不下去的挫折也不曾放弃,在困难前面,他选择了迎难而上,一种对教育的忠诚不渝地坚持。
在书中,杨瑞清始终把赏识教育和树立孩子的自信心作为教育一个重要原则。在他的言谈中时时会出现两个词:舒展和自信。他强调,教育要关注学生一生的生命状态,要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受能力、对幸福的'感受能力。让他们感觉到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让自己这一辈子幸福起来。他还在书中告诉我们,教育的本质是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不仅爱孩子,还要爱孩子的家长,爱社区的老百姓,爱国家,爱人类。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爱同学、爱父母、爱老师、爱社会,让每个生命都成为“爱的源泉”。
杨瑞清先生在演讲中发出了这样的名言:农村教师可以不进城,可以不提拔,也可以不发财,但是不可以不自信,不可以不快乐,不可以不成长。他还把教师的成长归结为20字成长准则:躬于实践,勤于读书,善于交友,精于思考,乐于动笔。
当杨先生把一所在中国有千千万万个默默无闻的五里小学办成蜚声国内、誉满国外的知名学校后,明确地提出京浦口区行知小学的学校目标:“上千农家子弟健康成长的现代校园;上万社区农民终身学习的精神家园;众多城市学生尽情体验的乡村田园;无数有识之士热情共建的文化乐园”。
杨瑞清,这位走在行知路上最前沿的领路人,除了留给我们太多的感动和敬佩外,还留给了我们对行知思想的深刻理解和对行知思想的具体实践,也同时留给了我们对教育、对工作、对事业、对自己的思考,如何做一名新时期的教师,他已经用自己的真实行动给了我们最好的回答。尽管我们还会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面临许多的困难和挫折,但只要我们自信、执着和坚持,相信信念的力量,就一定会寻找到教育的“乌托邦”,收获理想的教育,办出学生幸福、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人民教育,让我们所有的岛城孩子都能享受最优质的教育,成为品学兼优的社会有用之才!
教师读书笔记11
近期读的刘慈欣的第二本科幻短篇,篇幅短小却韵味十足,情节设置简单但回味悠长,巧妙地将现实与科幻有机结合起来,于无声处彰显了人性的愚昧无知,以及教育传承即使如星点火苗也充满着燎原人类福祉的能量,给人以莫大的希望,而在两代生命体之间充当知识传递媒介的个体,即教师。
牛顿第一定律: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
李老师带着对恩师的承诺和信念留守在穷乡僻壤的山村,倾尽一生坚持用自己的知识和力量尝试去点燃孩子们心中的科学和文明的火苗。他也想一直保持教书育人的匀速运动,无奈生活的压力,身体的病痛和村民的愚昧都成了极大的阻力,让他传授知识的历程异常艰难。
牛顿第二定律:一个物体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力成正比,与它的质量成反比。
在书里提到的人们普遍认知还处于愚昧阶段的小山村,想要推动知识的普及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物质的匮乏让村民们需要寻求立竿见影的小富即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而要提高教育的加速度,对教育和教师的扶持势在必行。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古往今来,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引领学生走出矇昧混沌状态的启明星,犹记在我人生中予我谆谆教导循循善诱的师长们,他们或亲切温厚因材施教,或坦率真诚鼓励回响,或标准严厉良苦用心,更有激扬文字引发创意和遐想。我们遨游在知识的宇宙中,看穹宇包罗万象,勃发上九天揽月之雄心;观沧海容纳百川,燃起入五洋捉鳖之豪情。老师正是这知识宇宙的核心,散发着光和热,用光明和温暖抚慰点亮人心的黑暗,化腐朽为神奇,使平庸变伟大,而当精神愈之清澈,灵魂愈之通透,我们才可更加理性透彻地看待这个世界乃至地球之外的宇宙。作者更是借拥有高度发达文明的外星人之口,表达了对教师的崇敬之情,人类作为没有记忆遗传的生命将自己的文明发展到令高级文明侧目的阶段,教师的桥接传承功不可没。全社会更应形成一种合力,加速发展教育事业,著名的政治家范仲淹说:“善国者,莫先育才,育才之方,莫先劝学。”教育的全民普及和深度发展才是一国的立足之本,以及人类跳出本我的局限探索宇宙的根本保证。
牛顿第三定律: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此刻我可以想象,知识作为一种矢量,如阳光般温暖充盈着孩子们求知若渴的赤子之心,而反馈带给老师的幸福感和成就感不言而喻,更深层次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激发其认知过程中的主观能动,将知识活学活用,老师针对个体因材施教,教学相长,更是极为丰富地阐述了“知行合一”,教师和学生在牛顿第三运动定律的体系里有机促进,相得益彰。人类在仰望浩瀚无垠的宇宙文明时,作者更是抛出极端而神圣的例子,李老师不得不燃尽生命之光,将宝贵的知识财富无私奉献出来,使地球文明免于湮灭。电影《星际穿越》里库珀说“牛顿第三定律告诉我们,总得留下点什么”,放在此处虽然让人觉得宿命且悲伤,但更让教师的意义非同凡响。
“宇宙的最不可理解之处在于它是可以理解的。宇宙的最可理解之处在于它是不可理解的。”
人类的千差万别与教育密切关联,而教师在其中扮演着灵魂人物的角色,让地球文明成为宇宙中看似不可理解的真实存在,致敬所有教师!
教师读书笔记12
(一)每个学生都像一本书
每个人都像是一本书。你必须用一双认真的眼睛去观察,用心去阅读,方知这是否是值得你一生收藏的好书。千万不能因为书的外观破旧,或封面不起眼而不愿去翻阅。不主动去品味xx隽永的结果,你将可以错失一座宝矿。读着《方与圆》中的这段文字不由得想起自己的每位学生,他们像一本本书,观察中,阅读中,了解了这一本本书的优点和瑕疵。一个整体的班级确实是一座宝矿,我觉得自己就像夹缝中窥视宝藏的矿主,欣喜而又带有些许忧伤。每一堂课我能翻动书中的几页呢?读书是很多人的业余爱好,也是不少人打发时间的一种方式,能读好书,好好读书的人,我感觉身边越来越少。要将学生当做书来读是每个老师势在必行的。
(二)不要从比较中获得快乐
不要从比较中获得快乐。在生活中我常常会不自主的做一些比较:孩子,房子,车子,服饰,健康,生活的.方式,为人处事的手段等等。比来比去,一时愤怒,一时窃喜,最终明白了这好无聊。突然有一天将这句话想到了教学当中,我伤害了多少孩子呀,为了树立榜样,将好生与差生比,为了评为优秀班级,将自己班与他班比,这些比较中,总会无限的夸大其中的短处或长处,我醒悟了。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可见,作为一名教师并不容易,而作为一名深受幼儿和家长亲睐的教师更不容易,其肩负着是无数人的期望和重托。对新时代的教师也无疑是一次对知识、教养潜质、综合素养的考验,其中教师对教学活动设计就是一个值得研讨的问题。
对一本教育类书籍的的阅读方式有多少种可能性呢?安静地进入,让作者带着你简单游弋在各种教育观念间,寻觅着教育中的清风明月,陈震老师的《做温暖的教育者》一书做到了。
陈震老师是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他的语言功底深厚,善于敏感把握身边事物,对各种话题,信手拈来,皆从教育的角度进行叙述,日积月累,坚持书写,构成了二十七万余字的教育类著作。
书中xx大多短小精炼,无赘言赘语,给人很强的阅读愉悦感。书中话题涉及丰富,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一位普通教师为师、为学、为人的自在寻觅过程。应对现实的琐碎与繁杂,陈震老师始终以教育者的智慧关照教育现实,展现了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工作与生活姿态。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寻求有境界的工作姿态。
书中对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姿态提出了很多推荐,如:教师的基本要求是发奋创设宽松的和谐环境,调节构成宽容的内部心境,坚持宽厚关爱的沟通心态;“小疑获小进,大疑获大进”,能够发奋培养出有怀疑态度,批判思维与创新精神的学生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教师不断寻求的!
对于教育者的工作姿态陈震老师认为有境界为上,借鉴王国维先生对于境界的经典描述,即:第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有境界的教育自成格调,有境界的教育才有生命力。境界有大小、高下之分,并无优劣。教知识,教方法,教心态能够成为教育的三种境界,对于成长中的人来说,知识,方法,心态都是重要的,境界由低到高,低层次是知识获得,高层次是心态培育,只要能够有效整合,就能促进终生的和谐发展。
教师读书笔记13
“这一切都归功于读书,时间每过去一年,学校教科书这有一滴水在教师的知识海洋里就边得越来……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苏霍姆林斯基语)”
又一次捧起大师的经典,想起初读的时候,自我还是一个刚出学校的学生,怀着对大师的崇敬拜读了它。教了近十年的书,当读书成为自我的一种生活方式的时候,才发现自我明白的是那样的少。
年少时总觉得教育是一件简单的事,教师是一份简单的活,教书的日子久了,越来越发觉做一名好教师不是那么容易。就简单的读书而言,学生是一个装不满的水桶,自我永远是被他们追赶的送水工。要想在课堂上成竹在胸,纵横驰骋,不断读书是一条不错的捷径。社会的飞速发展,知识更迭的速度,让人时刻感到知识的滞后。教科书的背景越发宽广,学生的生活接触丰富多彩,社会信息交流的'通畅。作为课堂教学的行为主体,教师和学生就应有交流的基础,从而也能够从学科知识的背景中取得相应的知识给予学生富有成效的启发。
西汉的刘向有句名言:“书犹药也,善读之能够医愚。”教师虽然不言愚钝,但读书,能够让你充满内涵;能够让你变得深刻。读书,使你聪慧;读书,使人明理;读书,使你站得高看得远,使你的见解和视野更加开阔。应对学生扪心自问我准备好了吗感到不足,读书是一种不错的选取。
教师读书笔记14
在3月11日中午我们一起学习了《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规范幼儿园保教工作的实施意见》,通过此项文件为我们传达了很大的信息,同时也让我对于一些活动如一日活动安排有了一个参照的方向,有了一个比较的对象。通过参照与比较使我看到了我成功或已有的经验,但同时也让我看到了在我身上所存在的很多问题。
一、已有经验
我担任这份工作的时间还不是很长,在刚开始踏上工作岗位的时候是有着一些迷茫。不知道如何组织集体教学活动,对于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安排也都还不是很了解,更不要说那繁杂的案头工作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正是印证了那句老话“熟能生巧”,慢慢地通过自己的学习以及观摩,从师傅的“手把手”到临摹再到心领神会,从中我也积累了一些我自己的经验。
1、备课方面
从刚开始工作开始我就一直坚持备详案,在教案中我把说的每句话都写了进去,每个提问也都写了下来,甚至有时我还把幼儿可能的回答也都提前写了出来。因为我毕竟是一个新教师往往在课堂上的随机应变的能力还不是很成熟,所以在事前就将可能发生的事情考虑好,那么在真正遇到的时候才不会显得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2、户外运动组织方面
在组织户外运动的过程中我能始终站在幼儿的角度看问题,在设计运动内容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这个运动是否适合幼儿的发展,并且在活动过程中也做到了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3、处理不当行为方面
其次还有在批评幼儿不当行为的时候,我也通过学习与理解有了自己小小的办法。每次当幼儿做错了一件事的时候我基本上不会当面来质问幼儿或者是批评幼儿,因为其实幼儿也是有自尊心,也是非常“爱面子”的,若在大家面前就批评他的话,他的自尊心有可能就会受损。这样往往就会导致两种事情发生,一种就是及时改正了,还有一种就是变得自暴自弃、屡教不改。这样“教育”往往就是起到了反效果。
二、存在问题
从学习《实施意见》,再对照《实施意见》看自己的行为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也需要去一一解决。
1、自身专业技能方面
作为幼儿园教师来说专业技能一定要非常的扎实,专业技能指的是唱、跳、弹、画等方面,在这些方面中我都有待加强,特别是在弹上面。因为往往在音乐活动中音乐弹的好听与不好听也会影响到幼儿学习歌曲的积极性,所以专业技能对我们来所是非常重要的。
2、游戏指导方面
游戏现在已经成为了幼儿的主体活动之一了,组织游戏也是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在“玩”中学。但是每个游戏的开展并不是每个幼儿都能马上就接受,每个都很会玩的,势必也是需要教师去指导。但是很多时候幼儿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如何参与去进行指导这是我困惑的地方。
3、活动质量不显著
在《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要重视一日生活各项内容的活动质量。但反观我的活动中,虽然在很多的情况下在课前我也做了很多充足的准备工作,但是在活动中由于自身或者是幼儿的原因,往往活动的质量不是很高。
4、家长沟通方面
家园联系对于幼儿的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但是在这方面我还有待加强。往往不会和家长来进行交流,如何与家长进行沟通是现在一个最大的问题。12
新教师读书笔记
三、具体措施
1、努力加强专业技能的练习,尤其对于弹,可以去请教一些能力比较强、有经验的老师。并且在刚开始的时候可以通过临摹的方式来练习,比如对于一首歌曲可以先请她来配好伴奏,然后时间长了之后相信自己也会“熟能生巧”的,对于其他的技能也需要多加练习。
2、首先一个措施可以是一个一个游戏来加以指导,每天为幼儿讲解一个游戏的玩法,有时也可以亲自参与到游戏活动中,然后在活动评讲的时候把问题提出让大家来帮忙想办法,再加以指导。其次我们也可以请教老教师,因为有经验的老师经历的多了,往往对于一些问题的处理方法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3、在活动实施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计划的.完整性。就像在上面说过的在备课的过程中我们要将发生在活动中的每个环节考虑到,要将活动中说的每句话,提的每个问题,甚至是每个教师小结等都事先考虑好。还有在活动实施的过程中要有吸引幼儿的活动材料,因为幼儿的思想还是比较简单的,只要是有趣的、好玩的都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只要他们产生了兴趣就能提高活动的质量,效果也会有所提升了。
4、对于家长沟通方面还是需要来借鉴老教师们的经验,当有问题的时候就可以去请教他们,时间长了之后可以将他们的经验加以提升变身为自己的经验。另外对于这个方面不能因为不会沟通就觉得有点胆怯从而总是不敢与家长主动沟通,其实越是不会沟通越是要与家长多接触,这样在聊的过程中也会慢慢增强沟通能力。
总之,《实施意见》不仅更新了保教理念,还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一个参照与对比的依据,相信在《实施意见》的带领下我们一定能规范保教工作、提高保教质量。
教师读书笔记15
《做最好的自己》一书是李开复先生结合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事业成功的经验所撰写出来的,在书中李开复先生不仅提出了“成功同心圆”的理论,而且运用了发生在他身边的大量故事来阐释成功的秘诀,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
细细品读,书中并没有太多个人英雄主义的丰功伟绩,用最平凡的语言阐述他眼中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逻辑缜密,案例清晰,语言流畅,不由得对他阅历的广泛,观察的细致,知识的'渊博,思维的深厚,观点论据的精辟深以为然。
本书中给我印象很深的一个章节是《合作沟通——信息时代的成功之道》。章节中主要讲的是团队合作。读完后,我十分深刻地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团队合作最注重的就是互相的交流及表达,团员之间只有分享相互的信息和资源、积极合作、取长补短,才能形成最大的合力。沟通是团队合作成功的基础,有效沟通的四个秘诀:
其一、悉心倾听;
其二、大方积极;
其三、直截了当;
其四、不同意的艺术。所以,偶得启示,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我们定当携起手来,让我们的名师工作室“名起来”,实现我们共同成长、提升之目的。
“做最好的自己!”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
就这样做最好的自己吧!努力做最好的老师,做最好的同事,做最好的朋友。
【教师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教师的读书笔记02-25
教师读书笔记08-05
教师读书笔记08-18
教师读书笔记12-01
教师名著读书笔记01-06
《今天当教师》读书笔记01-22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01-12
教师个人读书笔记01-08
美术教师读书笔记01-20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