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长安三万里》观后感(精选35篇)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不能光会看哦,写一篇观后感吧。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长安三万里》观后感(精选3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长安三万里》观后感300字 | 【4】《长安三万里》观后感600字 |
【2】《长安三万里》观后感400字 | 【5】《长安三万里》观后感700字 |
【3】《长安三万里》观后感500字 | 【6】《长安三万里》观后感800字 |
《长安三万里》观后感300字 1
看完《长安三万里》这支预告后有种特别的翻腾感,自豪、热血、感动,我们终于得以接近那个传奇的时代,窥见千年前大唐的盛世图景。
楼宇化作飞灰、纪念碑会崩塌,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历史覆盖历史,意图被铭记的,往往被忘记。
可是诗词流传下来,融进一代代人的血液里。“夜市千灯照碧云”绛纱灯在扬州城的夜色里招摇;“长安大道连狭斜”朱雀大街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两岸猿声啼不住”猿声回荡于三峡群山之间,轻舟翩然而过。
浪漫的除了爱情,还有唐诗。字里行间除了美景,还有诗人们的灵魂。
大唐包容他们的不同,李白豪放、高适内敛、王维文雅、杜甫欢脱......大唐又使他们相同,“你心中的一团锦绣,终有脱口而出的一日”,意气风发挺胸向前,带着时代所孕育的璀璨与自信。
我想象唐朝太久了,希望我能在这部电影中,看到那轮不落的明月。
《长安三万里》观后感300字 2
看了电影《长安三万里》,我深深被主人公李白的执着追梦所感动。这部剧让我对唐朝的盛世和长安这座名城更加认识和了解。
剧中,李白是一个充满激情的诗人,他以诗歌为生,并不断追寻他的艺术梦想。尽管他的路上充满艰辛和挫折,他却始终不放弃。他的执着让我敬佩和感叹。
长安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它曾经经历了盛唐时期的繁荣和辉煌。在这里,李白和其他诗人们留下了无数动人的诗篇和传说。作为观众,我也被这座城市所吸引。
观看这部电影,让我更加了解了唐朝时期的文化和历史。同时,它也让我意识到追寻自己的梦想的重要性,只要我们有勇气和执着,就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总的.来说,《长安三万里》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它不仅展现了唐朝时期的文化和历史,更深刻地探讨了人类内心的渴望和追求。让我们在生活中也能够保持对梦想的执着和追求。
《长安三万里》观后感400字 1
7月8日,《长安三万里》电影上映了,妈妈带我去电影院观看,一路上我都很期待,因为我想一睹那些唐代文人墨客的风采,想看看是怎么样的李白才能写出那么多优美的诗歌、词曲。
电影主要是讲高适回忆他跟李白的种种往事,性格迥异的高适和李白从青年时偶然相识,之后的十年,乃至一生都算是知己了。影片中提到的诗人有很多,如王维、王昌龄、杜甫、孟浩然等等。
影片的接近尾声的时候主要是讲高适借用李白教他“相扑”时候的战术,以假乱真诱骗吐蕃大军,来了个“瓮中捉鳖”,最后吐蕃大军全军覆灭,守住了长安。高适却没有贪恋权贵,把战功让给了接替他的下一任将军。这种高风亮节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李白的性格属于那种潇洒不羁的,我很羡慕他的才华,随时随地都可以做出优美的佳句。影片中提到他的诗有很多,比如《静夜思》、《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早发白帝城》等等。我最喜欢的'是《将进酒》里面的那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以后我要好好的品味每一首古诗,认真仔细的体会每首诗的意思,多多了解诗人当时写诗的心境。希望我也能像他们一样能写出一首“千古流传”的佳作。
《长安三万里》观后感400字 2
今天王老师带我们去看了电影《长安三万里》,非常感动。
这是一篇关于高适的电影,他把他和李白青年时期和老年时期度过的时光都演了出来,一丝不漏!
775年12月16日,安史之乱正式爆发,主要由于安禄山以三镇节度使和御史大夫的身份叛变,带着其他叛国的人建立了燕国,高适他没想到安禄山居然是这种人,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几年后,李白投靠了永军,高适很生气,就想问一问李白是怎么想的.?忽然一阵脚步声传进了高适的耳朵,一个穿着白衣服的人被推了进来,哟,这不是李白吗?高适的书童走上前,拉开窗帘高声问道:“你看看,江夏都被毁灭成什么了?你还敢回来,太无耻了吧!”说完,李白就被关进了监狱,想出也出不来了。
之后,敌人又来打仗,唐军奋力反抗,可是等来的却是快要全军覆没的景象,士兵们累得连气都不想出了,可是敌人可不管这些,继续骚扰唐。高适见了这些,忍无可忍,用了李白曾经交给他的办法,伪装到自己都认为是真的地步,带着程公公把他以前放弃坚守的一座城夺了回来,取得胜利!
这就是我最喜欢,最感动的地方,我懂得了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的内涵,知道了永不放弃,一直努力,就可能反败为胜,取得最后的胜利。
《长安三万里》观后感400字 3
观看了《长安三万里》之后,真是让我深受震撼呀!
有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李白:701年-762年,与杜甫并称“大李杜”。为人爽朗大方、喜交友,爱饮酒作诗。
有气势奔放的诗人——高适。高适:704年-765年,与岑参并称“高岑”。气势奔放,奋发进取、蓬勃向上、雄健。
我最最印象深刻的是当时安禄山起兵造反,使唐朝发生了长达8年的安史之乱。那时老百姓们真是赶驴的赶驴、逃跑的逃跑,黄鹤楼、王孙公子的'府苑宅……都被夷为平地。
那时的高适便英勇地开始偷偷反击,最后高适趁机把安禄的营帐团团围住,先放一把大火将他们的帐篷点着了,又将一大堆雪从高处往下扔,而且还连同一棵棵又大又粗的树干一起滚下去,把安禄山的军队打得毫无反手之力。最后唐朝大获全胜!
穿越千年的历史,让我好像看到了当时长安的繁华、黄鹤楼的高大、李白的洒脱,高适的英勇、王维的高冷……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电影已经结束了,但我的心中却充满了自豪、热血以及感动。……真想回到大唐看一看。
《长安三万里》观后感400字 4
今天晚上,我和雯雯去看了《长安三万里》,让我看到了正直,耿介,一心为国的高适,也让我看到了放荡不羁,喝酒作乐,一生颠沛流离的李白。
古人想尽了办法,想要考取功名,可是,各种原因交杂其中,无论是行卷,还是荐举,都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容易,李白和高适两个人的目的一样,可是因为性格的不同,最后两个人的结局迥然不同,高适看到在长安的李白,夜夜笙歌,醉生梦死,无助的摇头;李白不可能像高适一样,在家乡梁园苦练枪法,只为在战场上用高家枪法杀敌。
李白的诗歌无人能敌,浪漫,洒脱,想象奇特,或许和他有西域人的血统有关,也和他的人生经历有关。而作为边塞诗人的高适,目睹了边关的战况,才能有“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的诗句。
也许每个人的命运,都是和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性格有关,不是他人的三言五语能够规劝的,当李白投靠到永王帐下,永王伏诛后,李白受到牵连,就放到夜郎,高适担心自己和李白的关系,会加重李白的罪行,遂让郭子仪帮忙,这样李白得以获救,说明,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有能够帮你出谋划策的真心朋友。
古人亦要负重前行,今人又当如何呢,凡事不必太过执着,唯有健康快乐才是大计!
《长安三万里》观后感400字 5
电影以李白为主角,通过高适的回忆,我们可以看到李白的风采和才华。他的诗歌充满了激情和浪漫,他的人生充满了冒险和追求。他是一个真正的诗人,他的诗歌不仅仅是文字的组合,更是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世界的思考。通过他的诗歌,我们可以感受到唐代的繁荣和文化的辉煌。
而高适则是一个忠诚而勇敢的将领,他在战争中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他与李白的`友谊也是整个故事的亮点之一。他们互相鼓励和支持,共同经历了许多艰难的时刻。他们的友谊让人感受到真挚和温暖。
电影的画面精美细腻,每一帧都像一幅画作,充满了艺术的气息。动画的形式让整个故事更加生动和有趣,同时也更容易吸引年轻观众的注意力。配乐也非常出色,与故事情节相得益彰,让人沉浸其中。
观看完《长安三万里》,我被它所展现的诗意和文化所深深吸引。它让我重新思考了诗歌的力量和文化的重要性。它让我对唐代的历史和文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它让我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和故事的力量。
《长安三万里》观后感400字 6
暑假期间,我们一家人在电影院里观看了《长安三万里》,这部电影非常好看,我看得津津有味。影片结束后,我感触很深,对电影中充满的历史气息感到喜欢,尤其是电影中出现的历史人物个个都展现的十分生动。
影片讲述了安史之乱爆发后,大唐节度使高适在战争中陷入困境,长安城也岌岌可危。高适孤军奋战,并在监军太监的协助下,成功的困住了敌军,并守住了长安。在营帐中高适回忆起了自己和李白一生的往事。整个影片主要围绕高适的回忆进行,通过高适的回忆让我看到了李白的精彩人生,当然影片中还出现了很多让人耳熟能详的诗人,如杜甫,王维,孟浩然,崔颢等等,这些伟大的诗人和优美的`唐诗让我感受到了盛唐时期的风采。
这部电影让我学习的地方很多,比如高适的聪明才智,李白的开朗性格,还有这些历史人物们之间的友谊。现实中,我要更加珍惜我的朋友,相互尊重,互相帮助,让友谊长长久久。
《长安三万里》观后感400字 7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我不由自主地哼起来,迈着大步向前走着。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了电影院,和姐姐一起看最近很火的一部国漫《长安三万里》,这是一部大力弘扬中国古诗词及历史文化的电影,我对它期待已久。
影片中介绍了我们耳熟能详的两位大才子,一位是诗仙李白,另一位是文武双全高适。他们两人性格迥异,李白放荡不羁热爱自由,而高适则是沉着冷静。
观影后的第一感想就是李白成名后,那时他是一位绝世大诗豪,但世事难料,落魄后的他隐居庐山。而高适则是一步一个台阶,大器晚成,从一个无名小卒变成了举世无双的.大将军。
这部电影不仅展现出了大唐盛世,也写出了唐玄宗因贪图享乐导致大唐战乱的情景,让我们看着看着不禁心头一紧。生活中有许多像诗仙李太白一样的人生经历,也有些像高适一样大器晚成的例子。
“将进酒,杯莫停”乃是李白的成名绝句,而我们更应该像高适一样,脚踏实地,稳中求胜。
《长安三万里》观后感400字 8
昨天,我跟随妈妈一起去看了一部非常火爆的电影《长安三万里》。电影讲述了盛唐经历了安史之乱后逐渐衰败的故事,同时也展现了乱世中最真挚的友情。
影片中,我见证了高适和李白这对好朋友的故事。从早年相识开始,他们一直相互支持,一起追寻各自的梦想。然而,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投靠了永王,希望能有一个美好的前程。可是,命运却玩弄了他们,李白竟然被冤枉为叛国,成为了一个囚犯。与此同时,高适却已经成为了地位显赫的重臣。
然而,这并没有影响两人的兄弟之情。因为他们是兄弟,所以无论是面对困难还是享受幸福,他们都会相互扶持。当永王李璘被剿灭,李白被判刑时,高适考虑到朝野的`压力和斗争,没有直接出面营救李白,而是暗中请郭子仪帮助他。最终,李白的性命得以保住,只被流放到夜郎。当高适听说李白在流放途中得到了赦免,内心充满了无比的喜悦。他用自己的方式帮助了朋友!
《长安三万里》,不仅是长途跋涉的故事,更是一段友情的旅程!
《长安三万里》观后感400字 9
昨天,我与妈妈一同观赏了一部名为《长安三万里》的电影,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李白和高适这两位伟大诗人的一生。通过观影,我深深感受到了历史的博大精深,尤其是当李白、杜甫、王维、高适、孟浩然等众多文豪在电影中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仿佛大唐盛世的壮美画卷展现在我的眼前。
李白是一个性格豪放、随遇而安的诗人,他热爱酒,喜欢交友,擅长舞剑、相扑。他的诗作豪迈洒脱,被誉为“诗仙”,广为世人所称颂。
然而,我更加倾心于高适,虽然他天赋平平,但他卓越的枪法使他脱颖而出。年少时,他家境贫寒,家道中落,但他怀揣着为国家报效的志向,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的艰辛岁月。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坚定不移地努力奋斗,最终圆了自己的梦想。
《长安三万里》正是诗人们心灵跋涉的三万里,他们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奋力前行。我们应向高适学习,从小就要树立坚定的.目标,并且保持初心,为之努力奋斗。就像电影中李白对高适说的那句话:“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句话深深地震撼了我,让我明白只要我们有足够的毅力和努力,就能化腐朽为神奇,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
《长安三万里》观后感400字 10
今天我看了《长安三万里》这部电影,它以唐朝安史之乱为背景。
李白,王维,高适,杜甫,王昌龄……这些名人,你肯定知道一丁半点,但你真的了解他们吗?李白的一生跌宕起伏,青年他以诗为交,结实了很多朋友,他也是一代剑客,剑法高超。中年被朝廷看上,功成名就,可到了晚年因安史之乱,投靠了叛军被流放,最后在庐山隐居。高适是李白最好的朋友,你可能不知道他,但你肯定能背出那句“莫愁前路无天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这个人文武双全,从小练习高家枪法,出去见世面之时,遇见了李白,从此成为了知己,后来高适也慢慢写起了诗来,如那士气高大的“汉家烟尘在东北,汉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中晚年时参军,靠着出色的枪法,过人的胆量,智慧的`头脑平定判乱,大灭潘军,功成名就。
《长安三万里》让我们知道了许多诗人名句和唐朝的发展,真的是值得一看啊!
《长安三万里》观后感500字 1
将近三个小时的观影体验实在是酣畅淋漓,讲述的是李白的一生,更是大唐由盛转衰的那些年,整部电影的节奏并没有什么高潮迭起,按照时间线慢慢推进,细细展开,留下无限回味。
一座长安城,半部华夏史,那些年的`长安诗人们觥筹交错,举杯共饮,胡姬们轻歌曼舞,婀娜多姿。最后李白游湖消失在朦胧的月色中,高适放弃驰骋沙场退居幕后,何尝不是一种解脱,不纠结不束缚,归于自然。一个朝代拥有怎样的文明,决定了这个时代的子民拥有的观念与气度。
古诗词是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长安三万里内,多少才子名满天下,多少壮士为国捐躯,多少人的梦想实现又破碎。更多的是默默无闻,在破城之时因为一只冷箭,一双马蹄就在历史的长河里消逝。但,那些诗句流传至今,代代相传脍炙人口。宝宝总是会问我,学习诗词有什么用?当影片中响起《早发白帝城》《将近酒》《侠客行》……大家都忍不住跟着吟诵起来,上学时那些晦涩难懂的古诗句现在觉得越来越有魅力,蕴藏在诗句中千古的理想,今天成为孩子们内心的精神源泉。难道还不足以让我们心潮澎湃,拥万丈豪情吗?
一个国家的进步,印刻着青年的足迹,少年说,生此盛世要为大鹏。时代赋予了我们选择理想的权利,我们理应以回报时代为目的,以报效祖国为理想创造盛世,个人的小梦编织祖国繁荣昌盛的大梦,扬帆远航。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长安三万里》观后感500字 2
《长安三万里》是一部以动画形式呈现唐代诗人群像和经典唐诗的电影。影片跨越千年历史,让观众领略到诗意之美和文化之美。
故事的主角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新作的故事背景是安史之乱爆发后的数年,吐蕃大军攻打西南。大唐节度使高适在战斗中处于劣势,长安城岌岌可危。困守孤城的高适回忆起与李白的一生往事,向监军太监讲述了他们的.故事。
观看这部电影,我被它独特的叙事方式和精美的画面所吸引。动画形式让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同时也展现了唐代的壮丽景色和繁华都市长安的美丽。每一幕都仿佛是一幅画卷,让人感受到了唐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影片通过李白和高适的故事,展现了他们在动荡的时代中的坚持和追求。他们以诗歌为武器,表达对美的追求和对自由的向往。他们的作品不仅是文学的瑰宝,更是对人性的深刻思考和对世界的独特观察。
在影片中,我被李白的豪情壮志和高适的坚韧不拔所打动。他们的诗歌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由的渴望,让人感受到了诗意的力量和情感的深度。
《长安三万里》不仅是一部展现唐代诗人群像和经典唐诗的电影,更是一部关于人性和自由的探索。它通过动人的故事和精彩的画面,向观众传递了诗意之美和文化之美。观看这部电影,我被深深地震撼和感动,对唐代文化和诗歌产生了更深的兴趣和理解。
《长安三万里》观后感500字 3
《长安三万里》是一部以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和高适为主角的国风动漫电影,讲述了两位诗人之间的友情和家国情怀。开篇正逢战乱,枭雄四起,危机重重。高适和李白生于盛世,而此时的盛世内里却早已腐朽不堪,有才之士报国无门。众人沉醉在盛世之中,安史之乱就是压死大唐这匹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碾碎了盛世泡影。当众人的美梦惊醒,大唐则早已满目苍夷。影片过半,此时高适和李白已年过半百,却无所成就,少了年少轻狂时的放荡不羁,唯一不变的是他们之间的友谊和信念了吧。两人虽天各一方,友情却历久弥坚;虽报国无门,仍忠心不改。还有什么比这些情谊、忠诚还要珍贵呢?没有。
转眼高适和李白都年过古稀,年少时的好友,死的.死,散的散,没剩几人了。朋友遇难却无法亲自相救,大军来袭却身心乏术,那该有多纠结多绝望啊。
好在最后有一个圆满的结局,高适加官进爵,李白也被赦免,好友重逢指日可待,真为他们感到由衷的高兴。
总而言之,《长安三万里》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国风动漫电影。它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啊,祝愿人人皆为大鹏,终能直上云霄!
《长安三万里》观后感500字 4
周六,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了电影《长安三万里》。电影在安史之乱的时代背景下,通过高适的回忆,讲述了他和李白之间的友情,也展现了唐朝由盛到衰的历史。
和高适初见时,李白是一个志向远大的'青年剑客,一心想报效国家。可惜他出生商人世家,没有办法参加科举考试,无处施展才华。后来他去扬州闯荡,诗词闻名天下。一步步走到了长安,得到皇帝的赏识,认识了岑参、贺知章、王昌龄等好友。
书本中的诗人一个个鲜活了起来,我第一次了解到古诗的创作背景和诗人当时的心境。特别是李白的《将进酒》,他在喝醉后和朋友们尽情欢笑,出口成诗。他想象自己和朋友一起乘着仙鹤飞上云霄,举着金樽和天上的仙人碰杯,在浩瀚星空里翱翔。我特别敬佩李白的想象力,让我重新爱上了《将进酒》这首小时候就会背的古诗,情不自禁地就在电影院背诵起来,太令人激动了!李白因为帮永王写赞诗而发配夜郎,最后被大赦,写了著名的《早发白帝城》。电影里的李白结局并不完美,一个人,一条船,轻舟已过万重山。但我们都会记得他,记得在唐朝有这么一位伟大的诗人。当然不止他一个,有很多很多值得我们记住的诗人,一起成就了长安,成就了大唐。
故事的最后,安史之乱平定了,这些诗人在,诗词在,长安这座城就永远都在!
《长安三万里》观后感500字 5
今天,我和孙邦杰、潘御风一起看了电影《长安三万里》。
这一部电影主要讲的是高适和李白的'一生。高适小时候不好好读书,于是决定去云游四方。有一天在路上,他旁边跑过几个贼,李白追上来,以为高适是贼,一番打斗后又和高适联手一起把贼干掉了。他们从此结为兄弟。
李白觉得高适的枪法很好,求他教自己,并以教高适相扑作为互换。
他们一边云游,一边切磋武艺一直到了黄鹤楼,就要分别了,高适要去西方,李白要去东方。他们约定一年后见。
一年后,高适去找李白,而此时在东方,李白的诗已经家喻户晓,高适受到了打击,打算回家好好学习。
若干年后,李白到高适家,说他被追杀了,他躲在高适家,追杀的人来了,他们一起把他们干掉了。
李白很喜欢喝酒,他老了,也交了很多朋友,有杜甫,有王维,有孟浩然。有一次,他们在晚上喝酒,喝着喝着他们睡着了,梦到了他们飞上了天堂。
后来,高适当了将军被困守边塞,他和将军们商量用“以退为进,首尾联攻”的方式战胜了敌军。他们欢呼起来。
电影片长约3小时,我和小伙伴们看得意犹未尽。通过这3小时让我更好地理解李白和高适的那些朗朗上口的诗句;更好地了解李白和高适这对好朋友的不同点:一个沉稳谨慎,一个洒脱不羁;更好地认识历史典故“安史之乱”。
《长安三万里》观后感600字 1
今天看了长安三万里,回来路上,一路沉默,脑海里反复回想着电影里的画面。
电影时长将近三个小时,但相比李白、高适的一生,就是一瞬。
年轻时真好,颜值巅峰、武艺高强、志向高远,未来可期,毫不荒唐。
可当中年到来时,李白空有一身才华,不被赏识,终日饮酒赋诗,看似潇洒,实则郁郁不得志;高适几经辗转,也未能找到建功立业的机会。
当看着已经满头白发,额头布满皱纹的李白,喝着大酒感叹:大鹏飞不动了,也不想飞了。我瞬间想到了当下年轻人的呼喊:卷不动了,不想卷了……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这几句诗明明说的就是眼前的自己,那个影片开头风流倜傥,英俊潇洒,眼里有光的少年,现在又是一副什么模样?醉生梦死、大腹便便、白发苍苍,这时的李白就像被戳破的气球,瘪了。
当高适以为李白从此放弃抱负,隐居了却此生时,再次听到李白的消息,竟是他做了叛军的幕僚。当大部分人都在批判李白可笑的政治觉悟时,在我的内心,似乎再次印证了我对李白的历史画像:即便如此,他还是那个少年,还是年少时那个高呼“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自信少年,还是那个苦苦寻求伯乐,期待实现政治报复的有志少年…
李白是幸运的.,当喊出“轻舟已过万重山”时,是轻松,是解脱,是潇洒,是那个迷途知返少年的归来。
你看,那个自信、阳光、洒脱的李白又回来了,他把船桨扔到了江里,面向太阳照耀的地方正开怀大笑。
历尽磨难,洗尽纤华, 折腾半生,找回自己。人生哪有弯路,每多走一步都是为了找到更真实的自己。
最后,一句话共勉吧: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长安三万里》观后感600字 2
《长安三万里》是一部动画电影,它让我领略到了唐代诗人群像及经典唐诗名篇的诗意之美和文化之美。这部影片以李白为主角,故事背景设定在安史之乱爆发后的数年,吐蕃大军攻打西南,大唐节度使高适困守孤城,长安岌岌可危。
故事通过高适向监军太监回忆起自己与李白的一生往事,展现了两位诗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和他们在乱世中的坚韧与才华。李白的豪情壮志和高适的智勇双全,让我为他们的勇气和才华所折服。他们的诗歌不仅是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更是对时代的思考和呼唤。
电影中的动画画面精美细腻,每一帧都仿佛是一幅唐诗的`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千年前的长安城。音乐也恰到好处地融入了古典和现代的元素,给整部电影增添了一种神秘而又悠远的氛围。
观看《长安三万里》让我感受到了唐代文化的博大精深,诗歌的力量和美好。它不仅仅是一部动画电影,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和呈现。通过李白和高适的故事,我了解到了唐代诗人们的追求和思考,他们用诗歌表达了对生活、对国家的热爱和关注。
这部电影让我对唐代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对诗歌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它让我明白了诗歌的力量,它可以激励人们勇往直前,面对困境时保持乐观;它也可以让人们感受到美好的事物,从而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
总之,《长安三万里》是一部令人陶醉的电影,它让我领略到了诗意之美和文化之美。它不仅仅是一部动画电影,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和呈现。我相信,它将会让更多的观众感受到唐代文化的魅力,也会让更多的人重新热爱和追求诗歌的力量。
《长安三万里》观后感600字 3
《长安三万里》是一部令人陶醉的动画电影。通过动画的形式,该片将唐代诗人群像和经典唐诗带入了现代观众的视野中,让我们领略到了诗意之美和文化之美。
这部电影以李白为主角,故事背景设定在安史之乱爆发后的数年间,吐蕃大军攻打西南,大唐节度使高适陷入了困境,长安岌岌可危。在这个危急时刻,高适回忆起了他与李白的一生往事,这也成为了整个故事的线索。
影片通过细腻的画面和动人的音乐,将唐代的繁华和壮丽展现得淋漓尽致。每一帧都仿佛是一幅精美的画作,每一首诗都仿佛是一首动人的乐曲。观影过程中,我仿佛穿越了千年的时光,亲身体验了唐代的`辉煌和浪漫。
影片中的李白形象栩栩如生,他的豪情万丈和不拘一格的个性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诗歌充满了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让人感受到了他内心深处的激情和追求。而高适则是一个勇敢而坚定的人物,他在困境中展现出了无畏的勇气和智慧。
《长安三万里》不仅仅是一部动画电影,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和再现。通过李白和高适的故事,观众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唐代的历史和文化。影片中穿插的经典唐诗更是给人以启迪和思考,让人对诗歌的魅力有了更深的感受。
总的来说,我对《长安三万里》这部电影非常满意。它不仅展现了唐代的壮丽和诗意,还通过李白和高适的故事传递了人性的坚韧和追求的力量。这部电影让我对唐代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对诗歌有了更深的感悟。强烈推荐给所有喜欢文化艺术的观众,这将是一次难忘的观影体验。
《长安三万里》观后感600字 4
《长安三万里》是一部令人陶醉的动画电影,通过独特的艺术形式和精彩的故事情节,带领观众穿越时空,领略唐代诗人的风采和唐诗的魅力。
首先,该片以李白为主角,展现了他在安史之乱后的艰难岁月中的英勇和智慧。李白作为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诗歌不仅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热爱,也记录了那个时代的历史和社会变迁。电影中,他的形象栩栩如生,不仅展现了他的豪情壮志,也展示了他的人性和情感。通过他与高适之间的友谊和互助,我们看到了真挚的情感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其次,电影以动画的形式呈现了唐代的风景和文化,让观众感受到了诗意之美和文化之美。动画的细腻画面和唯美的配乐,营造出了一个真实而又梦幻的唐代世界。观众仿佛置身于长安的繁华街市和山水之间,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独特魅力。而经典的唐诗名篇也在电影中得到了生动的演绎,让观众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这些千年的文化瑰宝。
最后,电影通过高适向监军太监回忆起自己与李白的一生往事的情节,展现了友情和忠诚的力量。在困境中,高适不仅坚守岗位,还回忆起与李白共同经历的点点滴滴,这种情感的呈现让人动容。这种深情厚意的描绘,让观众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暖和情感的力量。
综上所述,《长安三万里》是一部充满诗意和文化内涵的动画电影。它通过唐代诗人的群像和经典唐诗的演绎,让观众领略到了诗意之美和文化之美。同时,它也展现了友情和忠诚的力量,引人深思。这部电影让我对唐代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对诗歌和人性有了更深刻的感悟。我相信,《长安三万里》将成为一部经典之作,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唐代的魅力和诗意的力量。
《长安三万里》观后感600字 5
“盛唐走十万里,黄鹤情怀犹耿耿。三杰群芳共绘就,诗魂今为你我鸣。”
谁不曾被那些描写盛唐的诗词深深打动过呢?当我们再次在《长安三万里》中重温这些经典,仿佛又回到了曾经熟悉又遥远的长安城。
诗魂今在,盛唐尚存。巍峨的凤凰城,氤氲的黄鹤楼,一袭白衣的李白,不老的杜甫,还有那些熟悉而感人的诗句,在电影的渲染下再次活了起来。精美的动画将我们带入了那个浪漫而动荡的年代,仿佛穿越时空,重回盛唐。
然而,当我沉浸在诗意盎然的画面中时,内心不禁涌起了一些疑问:这些伟大的诗人,他们的人生轨迹是否真的如电影中所描绘的那么相似?诗人们对待时代变迁的态度又有何不同?
原来,细细比较文献,我发现高适、李白、杜甫三人的经历远比电影中的设定差异更大。杜甫选择追随肃宗而非玄宗,这一决定改变了他的`命运走向。李白虽然清高不群,却也无法避开世事的汹涌。
然而,又何须苛求虚构的影视作品完全还原历史?这些伟大的`诗人早已超脱出尘世的名利纷争,成为千古不朽的灵魂。他们用笔墨留下的,是超越一切的风骨与气节。
《长安三万里》所传达的,正是这些伟大灵魂的共鸣——他们在动荡的时代中仰望星空,追求卓越;他们在人生的风雨中倾吐心声留下闪光的诗句。正如李白所言:“朝辞长安,暮至长安,路漫漫其修远兮。”
我们每个人的长安之路也充满了未知的坎坷与不期而遇的惊喜。有些东西,终其一生也无法完全看清。但只要心中有诗和远方,我们就不会迷失方向。
《长安三万里》观后感600字 6
近日,一部电影刚刚上映就风靡全国,受到一致好评,让人感慨万千。这就是《长安三万里》。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安史之乱后节度使高适受到了围困,最后在监军的帮助下夺回长安的故事。在这期间他还回忆了与李白的相识相知的过程,他们一起经历的事感动着高适,也感动着我们。
整部电影充满了历史气息,让我们感受到了大唐的繁荣昌盛。其中暗藏着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篇,也让人感受到了唐代诗人的豪情壮志。李白的《将进酒》,杜甫的《望岳》、高适的《别董大》、《燕歌行》等等,每一首都让人拍案称绝,每一首都让人叹为观止。
在《长安三万里》中,我最佩服的是李白的才情,但最喜欢的人物却是高适。也许有些同学对这个名字有些陌生,但你一定晓得他那流传千古的名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一生习武,但一直到了晚年才被重用,他老实呆板,做人诚实,忠心报国,与李白是要好的朋友。
李白和高适的.友情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贯穿整部影片。高适与李白,一个是忠厚老实,一个是帅气潇洒,一个是精明能干的老将,一个是写下千古名篇的大诗人。两种不同的性格,两种不同的处事方事,但他们却是感情深厚的老友。他们的友谊,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我想这也是想告诉我们:在自我发展的同时,也要关注别人,互帮互助,共同成长。
《长安三万里》,那美轮美奂的景象,那感人至深的情节,那扣人心弦的情感,无不让人心潮澎湃,无不让人荡气回肠。
《长安三万里》观后感600字 7
电影《长安三万里》是一部国产动画片,光制作就花了3年时间。看完这部电影,我对李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前,我只知道他的名字和他写的诗歌。
李白才华横溢,年轻时也渴望为国效力,做出伟大的成就,但因出身家庭的原因,无法参加科举考试,也没能获得伯乐的赏识和举荐,所以他变得放荡不羁。李白有点像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虽然他在个人生活中处理得不太好,但他却毫不掩饰自己的才华。
电影中除了豪爽的李白和沉稳的高适,还有灵活的杜甫、勇敢善战的郭子仪、文武双全的王维和能写狂草的张旭,他们各自独特的个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电影中有一个场景让我难以忘怀:李白醉酒后,诗兴大发,挥毫泼墨,写下了《将近酒》。在这一刻,他想象着和好友一起乘着白鹤,飞入星河,飞入诗词的`世界,感受诗词的浪漫。那个时刻,我感觉自己也成为了他们中的一员。
看电影的时候,我惊讶地发现,之前那些难以背诵的古诗,随着影片的推进,我竟然都能想起来,而且背得非常熟练!这可能是因为电影将古诗实景化了。如果我们能将要学习的古诗都制作成这样的动画片,让我们边看边背诵,肯定会事半功倍。
电影导演谢君伟说:“长安代表着理想,三万里代表着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无论对电影中的李白和高适,还是对我们现在的人来说,都是如此。”整部电影从高适弃守云山城,退守芦水关开始,通过老年高适对李白的回忆,展现了壮美的大唐盛景以及高适、李白、杜甫等诗人之间深厚的情谊。最后画面一转,展示了高适和程公公巧妙使用计谋夺回云山城的情节。
走出影院后,我仍旧陷入故事中,那些画面仿佛还在我眼前。
《长安三万里》观后感600字 8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是我四年级才学习的一首唐诗。今天小姨带我去看了《长安三万里》这部电影,主人公高适吟的第一首诗便是这一首。
《长安三万里》讲述的是高适和李白这对知己的故事,在文学创作上,他们更是知音。高适出生官宦人家,后来家道中落。他志向是参军报国,领军打仗,把高家枪法传扬下去。他一直坚持自己的理想,每日苦练枪法,最后被封为中辰大将军,他是唐朝唯一一个封侯的诗人。他一身结交好友无数,除李白外,还有王昌龄,杜甫,王维等等。而荧幕中的李白一生飘逸洒脱,随性而活,他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豪迈奔放的诗歌,比如《将进酒》,当时的电影屏幕五光十色,配上抑扬顿挫的吟诵“黄河之水天上来”,真是一种享受呀。
看完这部电影,我更喜欢高适这种谦虚,坚韧不拔的性格。他没有因为取得战功而自高自大,也没有因为穷困潦倒而自暴自弃。在戍边卫国的同时,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在我们的学习生涯中,我觉得我应该学习高适的那种勤奋认真,执着向上的精神。遇到困境,不气馁,取得成绩时,更不能骄傲。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
高适和李白,两种性格,两种不同的`人生。各有各的才气,各有各的命运。电影在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和高适的马鸣声中落幕了。我也带着满脑子的唐诗回家了。今后我可要好好学习唐诗呀,好好感受大诗人们才华和情怀。
《长安三万里》观后感600字 9
昨天,我和妈妈一起看了《长安三万里》这部影片。我们跟随高适的脚步,一起见证了盛唐经过安史之乱后,逐渐走向衰败的过程。
这部影片主要从高适的视角讲述了他与李白相识,成为好朋友。后又因为他们各自要追寻的梦想,经历了许多分别和重逢。直至安史之乱开始,李白投靠永王,但因永王叛乱,李白被扣了一个叛国的罪名,沦为阶下囚。而此时的高适,已经成为了节度使。
看完影片,有一个片段令我印象很深:高适来到长安,他拿着自己写的诗去找官员,希望自己能被举荐,但多次遭到拒绝。最后一次被赶出来时,他的诗被风刮走了,刮了很远很远…在那个时候,每个人都想入朝为官,希望自己能为国家贡献一份力,高适也不例外。我看着他一次次敲门,一次次被拒,直到他诗册被风吹走。我知道,他的梦想破裂了。我真为高适感到惋惜啊!一个能写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样千古绝句的诗人,却一次次地被拒之门外。
看影片前,我对高适有很大误解我认为他为了自己的`仕途,连自己的好友也不伸出援手,真是可恨!因为当时的李白,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又受到了永王的诚挚邀请,他便投靠了永王。而且李白并不知永王要造反的事,所以李白是被冤枉的,可看完影片后,我才知道,高适托大将郭子仪帮忙解救李白,而且如果他自己出手救,不光会断了自己的仕途,还会害了李白。高适与李白这真挚的友谊可真令人羡慕啊!
从这部影片中,我不光看见了唐朝的衰败与各个有名的诗人。每位诗人的性格特征都完美呈现在我的眼前,同时我还被高适为了梦想一次次尝试的精神给感动!我还看到了古人们最真挚的友情!
《长安三万里》观后感600字 10
昨天爸爸妈妈带我一起去看了一部电影——《长安三万里》。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在唐朝时一群著名的文人墨客经历的各种事情,有勇敢的高适,浪漫的李白,活泼可爱的杜甫……
起初,在一个湖畔,高适、李白这两位大名鼎鼎的青年,因为一个小误会,成了最友好的知己。电影中,他们两个虽然不时时刻刻在一起,但是他们的心却时时刻刻都在一起。他们不计较小事,互相帮助,互相鼓励。
看着他们俩这么深的友谊,我不禁也想起了我自己。
记得有一次美术课上,我的同桌也是我最好的朋友,没有带彩笔,想借我的用一下,并保证下课后一定还给我,我便爽快的答应了。结果一下课他是把彩笔还给我了,可是笔盖却没了,我十分气愤,质问他笔盖哪去了,他争辩说我给他时就这样的。气不过的我和他吵了一架,再也不理对方了。可我当回家才发现,原来笔盖就在我的书包里面静静躺着呢。我懊悔不已,可现在已经晚了。
我现在想起这事,就闷闷不乐。可又不敢向她道歉。现在想起来。李白、高适不也发生过冲突吗?最后不还都是迎刃而解了吗?不仅如此,他们还交了更多新朋友呢,反观我,就是跟他们反着的嘞。想到这里,我立马给我的好朋友打去了电话,并向他表示的歉意,他也立即就原谅了我。
虽然这只是一部动画片,却让我明白了友谊的`重要性。也让我明白了有爱的伟大。何麦曾经说过“友谊是一种温静与沉着的爱,是为理智所引导,习惯所结成,从长久的认识与共同的契合而产生,没有嫉妒,也没有恐惧。”的确,友谊是可贵的,我们应该珍惜这宝贵的友谊
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让我们珍惜这份宝贵的友谊吧!
《长安三万里》观后感600字 11
这是对盛绣锦唐的眷恋
前几天,朋友热情推荐了一部最近大火的一部电影《长安三万里》。于是,我和另一位同学也赶了一把潮流,一起去观看了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是以高适的角度去看李白的一生。一开始,我也不大能理解动画电影怎么能这么热火,况又是古代诗人,没啥好看的吧,肯定无聊。对它,我并没有怀着多大的期待。直到看完,我才明白到底什么是诗,什么是热情,什么是生命,什么是盛唐。
整部电影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李白在船上说,“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那一幅画面,给我带来了不可替代言说的震撼。在此,也不得不赞美一下中国动漫的大进步。我无法想象,李白在与高适交谈时,却可以看见一匹马身上的光泽和细小的毛发,我感叹到动画技术真是越来越高超了。人物、宫殿、风景,在画面中无一不细致入微,栩栩如生。
除了技术好和画质好,更让我喜欢的是整部电影讲述故事的手法。虽然是用现代人的眼光去剖析古代人的`人生追求;却让人有了穿越千年的共鸣和感动。在安史之乱的背景下,李白,高适,王昌龄等人的人生跌宕起伏,或慷慨激昂,或悲愁婉转,或胸怀天下,或缠绵悱恻。让在看电影的我没有一刻感到无聊,因为每一个细节都值得细细品味。
贯穿电影始终的那些脍炙人口的唐诗,不仅让我欣赏到了诗歌的美妙绝伦,也让我思考了诞育盛唐诗歌文化的意义和价值。我仿佛看到了诗人们的梦想与追求,读懂了历史的沧桑变换,也理解了真正的美可以穿越千年。
我想,这部电影热映,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机;也让文化与新技术的结合,将刻在骨子里的文化历史生动形象的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东方美学的魅力,带着大家穿越千年,感受锦绣盛唐。
《长安三万里》观后感700字 1
《长安三万里》是一部以动画形式呈现的电影,通过李白和高适等唐代诗人的群像及经典唐诗名篇,带领观众跨越千年历史,领略诗意之美和文化之美。这部影片以李白为主角,故事背景设定在安史之乱爆发后的数年间,吐蕃大军攻打西南,大唐节度使高适陷入战斗的困境,长安岌岌可危。在困守孤城的高适向监军太监回忆起自己与李白的一生往事的过程中,观众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人物的情感。
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先,动画的形式让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有趣。通过精美的画面和细腻的动作,唐代的长安城、山川河流和人物形象都栩栩如生,让观众仿佛置身于那个历史时期。同时,动画还赋予了诗歌以新的表现形式,通过视觉的艺术表达,将诗意的美妙展现得淋漓尽致。
其次,影片通过李白和高适的故事,展现了他们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与担当。在乱世之中,他们不畏艰险,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用文字记录下历史的痕迹。他们的诗歌不仅仅是艺术的表达,更是对于时代的见证和对于人生的思考。他们的精神力量和追求卓越的态度,让我深受鼓舞。
最后,影片还通过李白和高适之间的友情,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他们相互扶持,相互鼓励,在困境中相互支持,共同面对挑战。这种真挚的友情让我感动不已,也让我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困难时刻如何相互支持和帮助。
总的来说,《长安三万里》是一部令人难忘的电影。它通过动画的形式,生动地展现了唐代诗人的群像及经典唐诗名篇,让观众领略到诗意之美和文化之美。同时,影片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部电影让我更加热爱诗歌和文化,也让我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我相信这部电影会给更多的观众带来启发和感动。
《长安三万里》观后感700字 2
今天我跟妈妈一块儿去 电影院看电影《长安三万里》,令我感触很深 ,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一部电影 ,更是一个历史课、传承课 、文化课,这部电影让我们认识了唐代的每个诗人 。
整部电影是从高适的回忆中为我们描述了唐代的许多诗人 。
电影的一开始,讲的高适不爱读书偏爱习武,高家枪练的出神入化。最后,高适的爸爸去世之后 ,他变得贫困潦倒,他为了有所作为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去寻求长安贵人的帮助 ,在路上遇到了年少时放荡不羁的李白,最后他们成为了惺惺相惜的好友。
虽然李白家很有钱 ,但是在唐朝的规定中有商人的孩子不能考取功名 ,只能靠有权之人的推举 ,于是李白和高适结对一起去长安投靠有权之人。李白和高适来到长安的.黄鹤楼喝酒,看着楼下的美景,李白诗兴大发想吟诗一首,结果看到崔颢写的《黄鹤楼》后忽然明白自己阅历不足,年轻气盛,于是回到了家乡接着深造。
而到长安的高适跟李白一样也寻求不到别人的帮助 ,于是在歧王那儿卖艺想得到玉真公主的举荐。但是玉真公主喜欢琴棋书画 ,所以他说了一句 “终究无法讨妇人欢喜 ”于是回到了老家深造。
电影中的李白性格放荡不羁、豪爽壮志, 被称为谪仙人 ,遇到再难的问题 也不会阻挡他这性格 ,我非常喜欢李白的性格 。
电影中的高适,他虽然出身贫苦,但是一心为祖国效力 :别离荆州、投靠哥舒翰 、驻守边塞、率兵讨伐永王…我非常喜欢高适的精神 !
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李白对高适说:"人生如朝霞 ,转瞬及逝!"是啊!他们都有大鹏远大的志向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首诗过后 让我想到了我的生活 ,生活中难免会有许多的困难 ,但是只要有志向,就是一定可以成功的 !
这部电影中的:王维、李白、高适、杜甫、郭子怡、贺知章…各有各的特点 !这也是这部电影的点睛之笔 。
时代犹如大潮奔涌 ,不断的向前,亦当为大鹏 ,高飞于时代的天空中 !在这一个有极大可能的年轻时代 ,无作所为,老了之后必将留下 很大的遗憾 。如果向前看,来日方长, 未来肯定会有极大的可能 !
《长安三万里》观后感800字 1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每当我读到这些快炙人口的诗句时,不禁对这些唐代诗人产生无限的敬佩。于是,我和爸爸走进了电影院,观看《长安三万里》。
这个故事是由高适的记忆讲述而来的。高适出生于沧州渤海(今河北景县),其祖父是唐朝名将高侃。年轻时家道中落,二十岁的他,便远离家乡,闯荡京城。彼时就已写下“二十解书剑,西游长安城”的诗句。
而在去长安的路上,他与才华横溢,兴趣相投的李白相遇,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可他们不久后就离别了,因为高适要去长安,而李白要去扬州,他们还约定一年后在扬州再见。高适在长安想投奔权贵,却屡次碰壁,流离失所。于是高适写下“未知肝胆向谁是,今人却忆平原君”。怀才不遇的他来到扬州,李白带他认识了王昌龄、杜甫、孟浩然、张旭等一众才子名士......他们都虽有报国之志却无报国之门,李白终于厌倦了这种生活,踏上寻仙问道之路。
高适转身跃马而上,奔向塞北,准备奋勇杀敌,报效国家。经过几年艰苦的戍边生活后,他也终于明白了:“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他带着遗憾离开了军营,回到了旧时宋城商丘,在此继续勤学苦练,等待一个报效国家的机会。
经过二十余载,高适经人推荐入仕,任封丘县尉。而他却厌倦了官场的尔虞我诈,选择投奔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当了掌书记。第二年,安史之乱爆发。叛军攻破潼关,哥舒翰兵败被俘,高适奋力杀出重围,追随西逃的唐玄宗。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高适不远万里来寻,使唐玄宗十分感动,即提拔他为谏议大夫,随驾同往成都。从此高适仕途一路亨通,十年十升,节节向上。最后,他被封为渤海县侯,成为了唯一凭军功封侯的诗人。
纵观高适的一生,从一介布衣书生到拜相封侯,他是大唐诗人中的.唯一一个。他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树立坚定的目标,并努力为之奋斗,纵然暂时的落魄,也要保持初心,勇于挑战坎坷的命运,做一个自信、积极进取的人。
《长安三万里》观后感800字 2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这是李白、高适年轻时的志向。曾少年时,他们朝气蓬勃,对未来充满向往,对国家充满希望。正是这样的精神动力,勾勒了他们精彩的一生。看完《长安三万里》这部电影,我的内心感慨万千。
整部电影以高适的口吻讲述了他和李白的一生,从他们的一次次相逢,我看到了他们的悲欢离合,感受到他们的坎坷。但最终在理想的指引下,他们都获得了各自精彩的人生。
李白和高适,一个狂放不羁,一个老沉持重;一个才华横溢,一个读书困难,甚至还有些口吃。如此迥异的`两个人,是什么让他们走到一起成为朋友的呢?通过电影的推进,我发现了他们心中都有一样共同的东西——远大的志向。他们都渴望能够建功立业,成就一番事业。高适为了成就事业,在家苦读,苦练武艺,最终成为节度使,并写出著名诗篇《别董大》。李白虽然后来被赐金放还,但他留下许多千古名篇,成为一代诗仙。在追逐理想的过程中,他们也曾失败,也曾灰心,但从未放弃。就像鲁迅所说,即使慢,驰而不息,纵会落后,纵会失败,但一定可以到达他所向的目标。
说到理想信念,我不禁想起那些革命先驱。他们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在敌人面前大义凛然,在困难面前百折不挠,很多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是什么让他们义无反顾,是什么让他们壮怀激烈,又是什么让他们勇毅前行?这是在他们心中都有一个坚定的理想信念——让人民过上自由平等的幸福生活。正是这份信仰,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努力奋斗。在他们的带领下,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富强,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
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应该追逐先辈们的脚步,从小树立远大志向,坚定目标,并努力付诸行动,早日担当起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大任!
《长安三万里》观后感800字 3
道路自己选,风景各不同
昨天我看了《长安三万里》这部电影,觉得它很不错,我受到了很多教育和启发,凝练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生道路自己选,沿途风景各不同。
影片的构思很巧妙,从年迈的高适在塞外与吐蕃作战开始,引出了他与李白少年偶遇相识,多年保持交往,交织着讲出了两个性格迥异的人走过的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
高适的祖父为国征战,杀敌立功,到高适父辈辉煌不再,家中只保有田园基业。高适这个普娃,智商不高,学文怎么也学不成,但仍有志向要靠高家一条铁枪光宗耀祖。
李白出生商贾世家,家底殷实,风流倜傥又文采飞扬,虽然作为商人之子不能参加科举考试,但满腹才华足以让他傲视一切权贵,存鲲鹏壮志,只待一飞冲天。
我们都更加熟悉李白,知道他是诗仙,作品脍炙人口流传千古,自然就对他非常崇拜,甚至想象他一生都是顺风顺水得意逍遥。但这部电影告诉我们,李白在青年和中年时期都充满跌宕起伏,尤其到了晚年反而颠沛窘迫,处处碰壁,以至于让人为这位“仙人”扼腕叹息。
而高适呢,生性愚钝,才智平庸,按说他的结局应该是一介凡夫平民,默默地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但实际上呢,他也留下了不少的优秀诗作,并且为国建功立业,安享善终。
我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最喜欢研究的就是人的成长规律,经常教了一个小孩儿几年,就忍不住在心中预测他的未来。
人生来就天分不同,性格也迥异,所以常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但其实性格与命运之间并非简单的直线关系,这期间最大的变数就来自于个人的选择。
李白选择把他的才华和财富挥洒在酒馆歌坛,所以他享受到了奢华和浪漫,自由与追捧。
李白选择在皇帝和贵妃身边继续张扬豪迈,所以才失宠不得不离开长安。
李白选择寻道修仙,所以他寻到的只有困惑。
李白天真无邪适合做诗不适合从政,他却选择跟随永王,所以糊里糊涂地成了叛军。
有效的.人生不过三五十年,重大的选择不过三五次而已。
不同的选择,结果真的大不相同,但也真无所谓对与错,就像我们在旅行时选择走哪条路,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都是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家,只是沿途的风景不同而已。
试想如果没有天马行空的李白,哪能有那么多璀璨的诗篇,尤其是到了今天,让我们记住长安记住盛唐的,并不是疆土而是诗篇。
《长安三万里》观后感800字 4
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长安三万里》这部电影是一部足以在中国影史上留名的佳作。我们或许看过很多关于神话的系列电影,拍的都很好。关于中国的五千年历史题材也很好,但这么好的题材怎么就没人拍呢?因为一个字“难”。
拍像《长安三万里》这样以唐代历史为背景的电影,难如上青天,它与神话不同,架空神话代表无限想象,可以放飞自我,怎么创新都行。要拍我们每个读过书的中国人都熟悉的诗史,就需要还原历史,就需要尊重事实,需要大量知识作为背景,不能有偏差。否则,先于赞美到来的,一定是批评遍地。
唐代诗人那么多、那么多,编剧与导演选了人格迥异的两个人——李白与高适。他们出身不同、性格不同、选择不同、经历不同、结局也不同。也许历史上真实的他们并非如此,也许导演和编剧仅是为了在两个多小时的电影里有更为激烈的冲突而已,但都让观影的人们为之感动,毕竟电影仅是一种芸芸众生的普及文化,而不能以历史来作为绝对的考证。
看看《长安三万里》的李白,他有三种气—傲气,豪气,仙气。他喝酒不用杯,必须对瓶喝,喝到一半时,将酒坛高高举起,意思就是还能喝,这是诗仙的“傲气”,他纵马狂奔,对着夕阳和长安的方向高喊:“当为大鹏”,这是诗仙的“豪气”;暮年的李白为白鹤环绕,下意识张开双臂,翩翩而起,这是他骨子里浪漫的“仙气”。真正的李白就应该是这样的!
李白绣口一吐,便可抵半个盛唐。他讲过很多话,千年之后依然流行,比如“两小无猜”之后,那句“青梅竹马”,“感恩戴德”之后那句“刻骨铭名”,苦尽甘来之后,那句“天伦之乐”,豪情万丈之后,那一句“一掷千金”,怀才不遇可以讲“天生我材必有用”,山穷水尽可以叹“千金散尽还复来”。
而相比李白的才华和财富,高适则就显得黯然无光。所以李白与高适是怎样成为好友的?答案是:理想!他们的.理想都在长安。在当时,读书科举入仕,几乎是所有年轻人的毕生所求,李白与高适也不例外,而理想,没有那么容易能实现。李白是商人之子,身份卑贱,就算有才,当时也不被主流接受,面对一望无际的长安路,李白只能醉倒于觥筹之间。而高适呢?更难受,跟天才完全不沾边,唯一拿的出手的只有高家武艺,可是即使武艺再好,如今也只能被逼着给达官贵人表演,根本不能上阵杀敌,于是这两个失意人成了好友。一开始,李白觉得高适太死板,高适则认为李白太狂放,但经历一些事后,两人又开始相互理解,李白被高适的稳影响,高适被李白的狂所鼓励,漫漫长安两人骑马飞奔“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也许这才是《长安三万里》这部电影的真正含义,如果说长安代表着理想,那三万里就是理想与现实的距离,这或许就是作者告诉我们的含义吧!
《长安三万里》观后感800字 5
诗在,书在,长安就在
最近一段时间,国产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正在各地各大影院如火如茶的上映中,上映8天,一共获得了4。4亿的票房。让我们来看看它为什么这么火爆吧。
首先,用高适串联整场电影我的感觉并不强烈,双男主之一的高适画面极多,对我却是份量感蛮低的一个存在。他的出现,在我理解更像是李白相反的镜像,好学、坚持、传统的他从李白身上汲取了很多能量并贯穿他的人生始终。李白的身边则从不缺朋友,所以对高适几番的怠慢,洒脱的李白是不会有什么愧疚感的.。一个超正统,一个颇不羁。这种反差感会让人思考,哪个才是人生的正确答案?
每一朝每一代的历史背景虽不尽相同,但人性的原始感是相同的。获得认同,成就事业,获得功名,留名千古,还是几千年来中国社会的成功观念。即使像李白、杜甫这样才华横溢的人物,也无法改变人生成功定义。当整个社会奔赴同一种价值观,让胸怀高远意气风发的李自认了怂,让开朗活泼憧憬美好的杜甫抑了郁。无奈之下苦中作乐,是一出出可悲的命运演绎。
而当下我们的时代,我们的生活,不也正是如此一般。电影的高潮当属李白高声吟诵《将进酒》那段,看得我也唏嘘不已,那一幕幕飞天神阙、大鹏巨鲲,都是醉酒时他们脑海中憧憬的神界幻象,极乐净土。古人郁闷了,可以相聚饮酒作诗,潦倒了,相互寄宿解咽,再不济,卸甲归田隐居山林,从此远离世事喧器纷扰,自给自足,修身齐家。可现在的我们呢,去无可去之处,只能卷去又卷来,终日往复循环。
长安三万里还像一部旅行大片儿。从歌舞升平,繁花似锦的扬州回来,又到了李白口中的二十四桥和折花捨香的大明寺。如长安、松州、江夏、重庆、潼关、夜郎、宣城、济南、成都等地,也都有幸跟随李白诗歌的脚步,一一打卡过了。这些与李白有着千丝万缕关联的地方,正是我们祖国大好的河山画卷。片尾字幕也将这一卷长画展开,用全国不同的方言诵读全唐诗的华美诗卷。
诗歌里的风景和人生无疑是精彩的,诗在,书在,长安就在!
《长安三万里》观后感800字 6
诗还在,梦就在
金逸影城,期盼已久的《长安三万里》华丽丽的在眼前打开。这是近期评分最高的一部电影。随着光影流转,那一首首记忆深处熟悉的诗歌,在放映厅里回荡,在脑海里翻腾,不由自主地跟着低吟浅诵,这是一部有中国情怀的电影。
影片通过高适与程公公的对话,回忆了高适与李白相遇相知的`过程以及他们跌宕起伏的人生。诗人从当初“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踌躇满志;到“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的郁郁不得志;再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不放弃。他们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一样起起落落。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绕不过的是盛唐。长安作为当时国际级大都市,“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昌盛繁华,国泰民安。大唐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长安沦陷,影片呈现出来的画面:房子在烈火中熊熊燃烧、倒塌,百姓在混乱的长安街上恐慌逃命,身上已经着火的两头大象在奔窜,战马的嘶叫声、人们的吼叫声、哭声连成一片……曾经“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现在满目苍夷,人们流离失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被深深震撼的同时,心痛到了极点。文明与繁华的建立需要日积月累,而摧毁只在一瞬间。
五千年中华文明,经历战乱、经历外族入侵、经历水与火的考验但仍然传承至今,离不开诗人留给后人的不朽诗篇。就像黄鹤楼,摧毁、重建、再摧毁、再重建,从三国到盛唐,从江夏到武汉,跨越千年,屹立不倒。影片的结尾,高适对书童说:“楼虽然毁了,但是诗还在,只要诗还在,楼就一直会在。”中华文明一直在传承,诗在,长安就在。
李白、高适、杜甫、孟浩然……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命运多舛的诗人,在一个没有厮杀的战场上,用另一种形式在捍卫华夏,让我们可以听到这穿越千年的声音,看到盛名天下的长安,触摸到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我想这大概就是《长安三万里》被火热追捧的原因吧。
【《长安三万里》观后感】相关文章:
《长安三万里》观后感(精选22篇)08-01
长安三万里观后感(精选25篇)07-31
电影《长安三万里》观后感(精选31篇)07-31
《长安三万里》观后感(通用32篇)08-02
《长安三万里》观后感(通用34篇)07-25
长安三万里观后感500字(精选9篇)07-24
长安三万里观后感400字(精选18篇)07-28
长安三万里观后感600字(精选21篇)07-31
长安三万里观后感500字(精选28篇)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