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2023年中秋节是哪一天
中秋节在我国由来已久,由于农历八月份正好是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农历八月十五又正好在秋季的二分之一日,所以又被称为“中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2023年中秋节是哪一天,欢迎大家收藏和阅读。
2023年中秋节是几月几日
2023年中秋节时间:2023年9月29日,星期五,农历八月十五。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2023年中秋国庆连休,具体放假时间:
9月29日至10月6日放假调休,共8天。10月7日(星期六)、10月8日(星期日)上班。
中秋节的来历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关于节日起源有很多种说法,也有很多关于这天的传说和传统。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被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中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中秋节的习俗
1、赏月
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2、吃月饼
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3、祭月
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4、燃灯
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悬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
5、观潮
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
6、走月
皎洁的月光下,人们衣着华美,三五结伴,或游街市,或乏舟秦淮河,或登楼观赏月华,谈笑风生。旧时南京人“走月”还有一种特殊的祈盼之举:凡没生儿子的已婚妇女,要去游夫子庙,随后再跨过一座桥,相传即可有“梦熊之喜”(意生男孩)。
7、玩花灯
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前述的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令人赞叹。
中秋节的禁忌有哪些
一、送礼不送单
中秋是团圆的日子,所以给亲朋好友送礼是必不可少的。中秋送礼不能随意送,要注意在选择礼品的时候,要注意不能选择单数,就是礼品的种类和礼品的数量,都要选择双数,老话说“好事成双”,送礼送双数,也是为了有一个好的寓意。
很多人会在中秋节的时候送月饼,购买月饼的时候,要记得不买散装,买盒装的,不仅仅是面子问题,而是散装礼品有“散”的意思,寓意不好。中秋礼品代表的是心意,礼品的价值不重要,重要的是礼品中包含的心意和寓意。
二、不发生口角
中秋节是团圆的日子,所以在这天人们都要开开心心,面带微笑,要做到与人为善,尽量不动怒,不吵架。在喜庆的节日里与人发生口角,既影响心情,又伤了和气,一年到头忙忙碌碌,能聚在一起不容易,所以无论遇到什么事,都要尽量保持好心情。
三、男不拜月
中秋拜月是古时流传下来的活动,在古时,拜月活动都是由女子来完成的。老传统中秋这天,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关于“男不拜月”有以下说法,男属阳,月属阴,一般阳盛于阴,故阳不能拜阴。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古时有“嫦娥奔月”的传说,所以月神代表女性,旧传统男性是不能拜女性的,故形成了“男不拜月”的说法。
四、不宜婚嫁
中秋节虽然是花好月圆的日子,但是从古至今就流传着,中秋节不适合举办婚礼的说法,这个说法主要来源于“嫦娥奔月”的故事,这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嫦娥在升入月宫之后,与后羿分别,后羿只能通过每年中秋做月饼,望月宫来思念妻子,所以中秋这天结婚是不吉利的,怕日后会像嫦娥和后羿一样分离。
中秋节民间传说
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神话源自古人对星辰的崇拜,嫦娥奔月故事最早出现在《归藏》。后来民间把故事进一步发挥,衍化成多个故事版本。嫦娥登上了月宫,据西汉《淮南子》中说,是因为她偷吃了她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里要来的不死药,就飞进月宫,变成了捣药的蟾蜍。
吴刚伐桂
吴刚登上月宫折桂,据唐代小说《酉阳杂俎》中说,是因为西何人吴刚修仙犯了错误,才罚他去伐月中的桂树。这桂树随砍随长,永远也砍不断。李白在《赠崔司户文昆季》一诗中写道:“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
玉兔捣药
兔子登上月宫捣药,最早见于屈原的《天问》“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意思是说,顾、菟在月亮的肚子里,对月亮有什么好处呢?那兔子又是如何登上月宫的呢?顾就是蟾蜍,菟就是白兔。晋代傅玄的《拟天问》也说:“月中何有,白兔捣药。”据闻一多先生考证,这“白兔捣药”是由“蟾蜍捣药”变来的。
嫦娥身边有只玉兔。据说嫦娥身体变轻,开始升空时,惶恐中抱起了一直喂养的白兔。白兔便随她一起上了月亮。玉兔在月宫有一只捣药杵,夜晚在药臼中捣制长生不老的灵药。这个神话传到日本后,变成了玉兔在捣年糕。
中秋节节日含义
中秋节的最大特征是将人与自然美好的愿望寄托在天上。中秋节时正当农业丰收的季节,月饼和瓜果既是祭神媒介,也是人们庆祝丰收美好心情的具体象征。人们在追求花好月圆美景的同时,加强了亲情关系,因此这一传统节日对建设和谐社会有重要价值。同时中秋节是一个团圆活泼的大节,其崇尚内容虽然正在淡化,但娱乐、节日饮食等活动还相当活跃。
节日及其民俗活动的形成和发展是某一时期政治政策、信仰文化、民间经济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不仅反映一个民族、一个群体的思维模式和审美趣味,同时也是加深族群联系、延续民族文化的重要机制。节日的流变和各种习俗符号的变化过程,对我们深入认识中华文化内涵、筑牢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中秋节是哪一天】相关文章:
2023年中考是哪一天06-20
2023年中秋节的起源06-15
2023年中秋节的习俗06-15
2023年中秋节祝福佳句02-16
2023年中秋节是几月几号07-25
2023年中秋节是几月几日06-15
2023年中秋节怎么放假06-15
2023年中秋节放假安排09-13
2023年中秋节的来历简介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