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方案模板锦集5篇
为了确保我们的努力取得实效,常常需要预先准备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优秀的方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技术方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技术方案 篇1
随着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对当今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改革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给课堂教学效果带来了实质性的变化。《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必须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创造出许多新的课程模式,使高效的课堂教学成为可能。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高中数学教学。
一、利用FLASH课件创设问题情境
多媒体课堂具有传统课堂无法比拟的优势,它以图形、声音、动画、视频等方式呈现信息,这数学课程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FLASH课件的交互性强、动画效果逼真,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形式,有利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如在“球的表面积”教学中,笔者运用FLASH课件演示圆柱的表面积展开、苹果削皮、切割球体、用正方形贴球表面,同时提出“怎样推导球的表面积”的`问题。问题情境的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面对难题,积极尝试,经历活动,启迪思维,体验成功。
二、利用几何画板课件创设实验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探索主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对象的某些特征或与其他对象的区别和联系。”而在以“粉笔+黑板”为主体的传统教学中,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等实验活动难以开展。
几何画板提供了丰富而方便的创造功能,使教师可以随心所欲地编写出自己需要的教学课件。它能动态地反映图形的变化规律,学生通过点击鼠标就可以完成数学实验。如在“双曲线”的教学中,笔者让学生拖动点来感受曲线的轨迹变化,观察离心率的变化。操作、观察、探究,让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学习的主人,是真正意义上的知识的建构者。
三、利用VB课件营造自主探究的氛围
自主探究学习指在老师的引导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己的各种感觉器官,通过动手、动眼、动嘴、动脑,主动的去获取知识。“数学教学活动的核心内容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锻炼了思维,提高了应用能力。如在VB课件“绘图工具和函数曲线”中,提供了“绘图工具”和“函数曲线”两大功能。“绘图工具”提供了“直线”、“圆”、“多边形”等三十余种常用图形的绘制,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绘图功能。“函数及曲线”提供了四十多种函数及曲线实例,学生选择相应的函数曲线的实例,在“输入参数”中输入相应的参数,即可绘制出相应的函数曲线。学生通过不同的参数对比,总结其中的规律。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新知识。
四、利用Excel软件学习函数知识
Excel软件不仅具有数学处理、图表等功能,还具有智能化的计算和强大数学处理能力,可以实现计算、排序、汇总、用图表形式显示数据等。Excel可以通过描点法实现函数图像的绘制,可以直观、清晰地显示不同数据间的差异。当数据发生变化时,图像也随之发生变化。如在“幂函数”教学中,笔者通过Excel绘制y=x2,y=x3的函数图像,不仅节省了课堂时间,而且使学生在迅速、形象地获得图像的同时,加深了对函数图像及性质的理解。既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技术方案 篇2
根据公司20xx年采掘作业计划,结合矿井瓦斯治理实际工作开展情况,特制定本年度瓦斯治理方案:
一、20xx年瓦斯防治计划
1、年度瓦斯事故起数控制为零起,杜绝死亡事故发生;
2、瓦斯一般超限不超过12次,严重超限不超过1次;
3、S3111运输巷、S3111回风巷、S3113开切眼、S3113中运巷、S3113回风巷、S3113运输巷、S3115运输巷、S3115中巷、S3115回风巷全部实行穿层条带抽放(注:S3111运输巷、S3111回风巷、S3111中运巷、S3113回风巷、S3115回风巷已施工完成),本煤层钻孔进尺18300米,本煤层抽放量达到15万吨,预抽瓦斯6万m3;穿层条带按9m一个钻场、每个钻场布孔4个,穿层抽放巷道进尺2160米,预计打穿层抽放钻孔19180m,抽放条带煤量25万吨,预抽瓦斯9万m3。所有工作面必须启用穿层抽先行、本层抽补充、采空抽强化的抽采模式,合理安排采掘抽关系,要先抽后掘、先抽后采,必须在本煤层残余瓦斯含量达到8m3/t以下、残余瓦斯压力达到0.74Mpa以下时才能进行采掘。工作面瓦斯抽采率、全矿井瓦斯抽采率必须达到35%以上;
4、严格按照区域综合防突措施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的要求进行施工、抽放及效果检验。
二、瓦斯防治思路
1、坚持安全发展原则,树立“瓦斯事故可以预防和避免”的意识,依靠科技进步和发展先进生产力,处理好安全与生产的矛盾。
2、坚持采煤采气一体化、井下抽采为主,建立完善矿井瓦斯抽采系统,通过加大瓦斯预抽与利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保护生命,保护资源,保护环境。
3、加快瓦斯抽放技术的研究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改进瓦斯抽放工艺,探索出适用于本矿井的瓦斯抽放方式和方法。
4、坚持“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瓦斯治理方针和瓦斯治理的“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采取“多措并举、应抽尽抽、抽掘采平衡、抽采达标”的瓦斯抽采措施,促进瓦斯治理工作步入良性循环;
5、坚持本质安全型矿井、采区、采掘工作面建设,推进实施瓦斯“零超限”和采掘分类管理,采掘工作面必须通过瓦斯治理,切实做到抽采达标,确保在安全状态下进行开采,矿井优先进行区域性抽放,变防突为消突。
6、着力构建“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测监控、管理到位、隐患排除、综合利用”工作目标体系,全面深化瓦斯治理。
三、成立瓦斯管理小组
组长:程会平
副组长:梁浪、韦延明、陈长江、传云明、刘金键
成员:李仕权、郝帮泽、张启军、韦建强、段平、冉茂中、吴江、陈锡华、夏清余、李春华
“一通三防”下设办公室在通防科,下设防突队、瓦检班、监控维修组、瓦斯抽放和主扇抽风班、通维组(负责防尘防火)。
该小组的成立将对我矿的瓦斯治理起着主要作用,制定建立各种瓦斯
四、瓦斯防治措施
(一)技术措施
1、采掘工作面作业前必须先采取穿层条带预抽的方式进行瓦斯预抽,控制范围为整个采掘条带,达标后方能进行采掘作业;
2、采掘工作面穿层抽放效果较差时均采用本煤层深孔超前预抽放措施作为补充,要根据煤层煤质,透气性、瓦斯含量、卸压程度编制掘进工作面瓦斯抽采设计,明确制定出钻孔的有关参数;打钻人员要严格按设计施工,不能超出允许值范围外;打钻完工后要有专人验钻、封孔、观测抽放效果;技术人员要根据抽放效果及时调整设计;在掘进工作面布置了6个最少60米的超前卸压、抽放钻孔,控制掘进头前60米上帮8米下帮4米以内的范围;在采煤工作面中运巷和运输巷沿走向按孔间距3m,倾角60°,方位角218°,布置抽放钻孔;孔径φ75mm,孔深42m,封孔长度为8m,钻孔孔口抽采负压为13~14千帕,预抽时间以区域措施效果检验为准,没达到预抽效果严禁停抽;
3、打钻时瓦斯涌出量大,我们通过控制钻进速度,控制了瓦斯涌出速度,达到了打钻瓦斯不超限的效果;
4、在掘进工作面抽放同时,在掘进碛头采用深孔高压注水措施,一方面制造煤层裂隙,另一方面提前进行顶板有序卸压,提高预抽效果和瓦斯自然涌出效果,保证瓦斯提前有序释放,减少掘进时涌出量,达到治理超限的效果;
5、采掘过程中,每班落煤打好支护后,在工作面煤壁打超前卸压孔,提前释放压力和瓦斯,减少瓦斯突然涌出的可能性;掘进工作面每班打6个75㎜卸压钻孔,孔深9米,控制掘进头前方9米,煤帮上帮4米、下帮2米以内的范围;在采煤工作面沿伪斜采面每间隔2.0m打75㎜卸压钻孔,仰角3o~5o、孔深9m,布置成双排,每段布孔80个,作为对抽放钻孔的补充,提高钻孔卸压控制的密度;
6、掘进巷采用抽60米掘40米措施,必要时可加密钻孔控制密度。
(二)组织措施
1、为了保证正常掘进推进度,采用了“三巷保两巷”的组织措施,即三条巷道中,保证两条巷道正常掘进,一条巷道进行抽放和注水,处理瓦斯;
2、掘进时采用先掘上部巷道,循环进度定为2米,同时要减小每次爆破量,增加爆破次数,避免瓦斯突然涌出,使瓦斯涌出均匀;
3、在规程允许范围内,将掘进工作面、回采工作面探头的`断电值均降为0.8%,(炮掘巷道每次放炮必须实行巷道内机电设备停电措施),提前断电确保安全;
4、掘进工作面掘进尽量采用双巷掘进,双巷及时贯通调整系统,利用局部通风机正压压入和系统负压抽出,提高通风排瓦斯效果。在单巷掘进时,对风机至巷道口这一段短路巷道增阻调节,提高短路巷道风阻,减少短路巷道风量,增加局部通风机的有效风量,提高通风效果。
(三)管理措施
1、掘进巷道供风风机采用双局扇双回路专用电源并自动切换,杜绝局扇无计划停风;
2、采用两巷或多巷掘进,提高供风效率,同时当两巷贯通后,形成全风压系统后,先倒风机后掘进,杜绝盲巷瓦斯超;
3、将瓦斯含量大的区域作为重点区域来管理,加强矿井通风、监控、抽放管理,加强爆破、落煤掘进管理;
4、对重点区域,公司安排负责任、懂业务、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老工人进行管理和作业;
5、每班必须检查风电、瓦斯电闭锁的可靠性,爆破作业必须停电并撤出回风流内的全部作业人员;
6、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对三违人员进行处罚;
7、措施、图纸的制定,严格按照《一通三防管理制度》进行,杜绝因人为疏忽造成井下各种事故的发生。
(四)硬件措施
对抽采泵站进行升级改造,投入抽采泵站的在线监控检测系统,实时了解抽采情况及泵站运行情况,通过数据的对比进行有目的的安排、调节抽采工作,并加强抽采管路的维护、连接管理,有效进行堵漏气,满足抽采负压要求,力求抽采达标。
技术方案 篇3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辅修专业培养生物技术及其相关领域的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培养要求
本辅修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可获得以下几方面知识、能力和素质:
1、掌握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生物工程原理的基础知识;
2、掌握生物技术方面的基本实验技能;
3、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技术及其相关领域产品研发、生产、管理的能力;
4、了解与生物产业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通过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具备良好的生物技术专业素质。
三、课程设置
本辅修专业设置课程包括:生命科学导论、基础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发酵工程、生物技术检测(含仪器分析)、污水处理工程、植物组织及细胞培养、食用菌栽培学。
四、课程简介
1、 生命科学概论:
主要介绍生命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及成果应用,从不同侧面反映生命科学与其他学科间的交融。主要内容包括:生物学基础知识、生命科学对人类的影响、生命的物质基础、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细胞与克隆技术、遗传与人类基因组计划、微生物与人类的健康、神经科学、生物钟与生物信息传递、生态环境与人口资源等。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生命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拓展视野,丰富生命科学知识。
2、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是生物科学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主要介绍和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几方面内容:
(1)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主要理化性质,并在分子水平上阐述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2)物质代谢的代谢变化,重点阐述主要代谢途径、生物氧化与能量转换、代谢途径间的联系以及代谢调节原理及规律;
(3)阐明遗传学中心法则所揭示的信息流向,包括DNA复制、RNA转录及翻译;
(4)学习糖类、脂类、核酸和蛋白质的提取分离、定性鉴定或定量测定的方法;掌握离心法、分光光度法、层析法等基本原理及实验技术。
使用教材:
《生物化学简明教程》(第三版),罗纪盛等修订,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参考书目:
《普通生物化学》(第四版),郑集,陈均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年;
《生物化学》(第三版),王镜岩,朱圣庚,徐长法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年;
Biochemistry: An Introduction (Second Edition), T. McKee; J. R. McKee, (英文教材影印版),科学出版社,20xx年;
Instant Notes in Biochemistry, B. D. Hames, N. M. Hooper & J. D. Houghton, (英文教材影印版),科学出版社,1999年。
3、微生物学及实验:
微生物学(Microbiology)为生物学各专业本科生的必修基础课。通过学习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生态分布、传染免疫、分类鉴定以及微生物与其他生物的相互关系及其多样性,在工、农、医等方面的应用,了解该学科的发展前沿、热点和问题,使学生牢固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微生物的基本特性及其生命活动规律,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及工作实践打下宽厚的基础。
微生物学实验是生物学重要的基础课之一,特别是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与拓宽,微生物学方法与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此外,医学、农学、林学等学科,甚至地质学、太空学等也需微生物的方法与技术。因此,熟悉掌握微生物学方法与技术,对其它很多学科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响。无菌操作技能和无菌概念的建立是微生物学实验中最重要的内容。微生物学实验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研究与应用微生物的主要方法与技术,包括经典的、常规的、以及现代的方法与技术,使学生具有适应于从事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实际生产应用的微生物学实验技能。
使用教材:
《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4、生物技术检测
《生物技术检测》是生物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本课程是以分析方法为系统,借助于专用仪器,综合应用已学过的有关学科知识,通过实验,加深、巩固对本课程理论内容的理解。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与生物检测相关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基本的生物检测分析方法及分析数据的处理。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有:
(1)色谱技术及其在生物科学中的应用;
(2)光谱技术及其在生物科学中的应用;
(3)电化学技术及其在生物科学中的应用;
(4)生物技术检测的实验研究方法及基本仪器的使用。
使用教材:
《仪器分析》(第三版),朱明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年
参考书目:
《生物物理学》,赵南明,周海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年;
《生化实验方法和技术》(第二版),张龙翔,张庭芳,李令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5、植物组织及细胞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是一项以细胞全能性为理论基础的无性繁殖技术,以植物组织和细胞的离体操作为基础的实验性学科,是举世瞩目的现代生物技术之一。它应用无菌操作方法培养植物的一个离体器官、组织或细胞,加速繁殖植物个体,或获得有用物质等。本课程主要介绍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基本原理、设备、方法和应用,以实用为目的,使学生在了解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实际操作技术。通过学习,学生将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理论,掌握开展离体培养克隆植物的基本技能。
理论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技术、植物组织器官培养、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细胞培养、种质离体保存、植物组织培养苗的工厂化生产、药用植物的组织培养与工厂化生产、果树与蔬菜的组织培养技术、园林及观赏植物的组织培养等。
实验操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分化;茎段的组织培养;植物细胞悬浮培养; 叶的组织培养等。
6、发酵工程
本课程主要讲授微生物工程原理、微生物工程下游加工工程、微生物工程生产工艺及产品举例等部分。内容包括菌种的特征和选育,培养基的特性和选择,发酵工艺的控制,杂菌的防治和产品分离提纯工艺的控制等内容,为生物技术的应用奠定基础。微生物发酵工程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涉及到数学、化学、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化工原理等多个学科,基础理论性和实践性均很强,同时要求基础理论和生产时间密切结合。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将要按照微生物发酵生产的全过程阐明各个阶段、各种产品生产的原理和技术,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又重点突出生产的工艺操作和控制技术等实际问题。因此,该课程需要在理论教学的同时,配合实验的实践环节,也要求学生建立实际生产的概念,在实践中巩固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学生利用实验、参观、实习、社会实践等机会,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将会缩短理论与生产实践的`距离,建立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概念和能力,动手能力也将有所提高。
推荐教材:贺小贤编著,《生物工艺原理》.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xx
曹军卫,马辉文,张甲耀编著.《微生物工程》(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xx
俞俊棠主编. 《生物工艺学》.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1
7、水污染控制工程
《水污染控制工程》是生物技术辅修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水的资源特性,水体污染的特性,污染指标和污染控制的基本途径及方法,各种废水处理工艺的基本原理,主要设备的选型和构筑物设计计算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污水处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工艺和及有关设备的技术性能,熟悉有关设计计算、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方面的知识,了解有关处理系统的管网设计、施工、维护运行方面的知识。由于本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因此必须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并重,使学生较好地掌握应用技能并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能迅速适应实际工作的要求,同时具有水污染控制工程的设计、运行、管理及科研的初步能力。
使用教材:《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二版 高廷耀、顾国维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水污染控制工程》修订版 张希衡编 冶金工业出版社
《水处理工程》 顾夏声编 清华人学出版社
《水污染治理工程》 黄铭荣编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水污染控制工程》 胡亨魁编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8、食用菌栽培学
本课程是在微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等相关学科基础上形成的综合性应用学科。食用菌栽培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新兴实用技术课程。
食用菌是可食用的大型真菌,有利于改善人类的膳食结构、增强免疫功能、提高健康水平,是人类餐桌上的健康食品。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每餐合理饮食结构应是“一荤一素一菌”,其中的“菌”指的就是食用菌。因此,近十年来, 国内外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相当迅速,食用菌生产、加工在我国已然形成独立的新兴产业并开始步入工业化生产阶段。了解和掌握食用菌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对于将来从事相关技术工作和服务社会生产具有实践意义。
本课程重视学生的实际应用和操作能力培养。课程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部分,比例大体为:1:1。理论教学包括:食用菌基础知识、商业化栽培技术工艺和食用菌病虫害防治和加工保鲜技术三部分内容。实验教学重点加强操作能力和基本技能培养,使学生掌握食用菌制种技术、菌种分离与保藏技术,能够进行常规的食用菌栽培工艺操作。
本课程的目的:使学生理解有关食用菌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常见食用菌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理化环境条件及栽培管理方法,掌握食用菌栽培过程及加工的多种基本操作技术,并且培养学生独立操作、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具备在实践应用中控制生产、服务科研和改造创新的专业基本能力和素质。
五、学分要求
最低学分要求为25学分。
技术方案 篇4
一、中小学校开学前
1.学校每日掌握教职员工及学生健康情况,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并向主管部门报告。
2.学校对全体教职员工开展防控制度、个人防护与消毒等知识和技能培训。
3.开学前对学校进行彻底清洁,对物体表面进行预防性消毒处理,教室开窗通风。
4.所有外出或外地的教职员工和学生,返回居住地后应当居家隔离14天后方可返校。
5.做好洗手液、手消毒剂、口罩、手套、消毒剂等防控物资的储备。
6.设立(临时)隔离室,位置相对独立,以备人员出现发热等症状时立即进行暂时隔离。
7.制定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制度明确,责任到人,并进行培训、演练,校长是本单位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
二、中小学校开学后
8.每日掌握教职员工及学生健康情况,加强对学生及教职员工的晨、午检工作,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并向主管部门报告。
9.妥善保管消毒剂,标识明确,避免误食或灼伤。实施消毒处理时,操作人员应当采取有效防护措施。
10.各类生活、学习、工作场所(如教室、宿舍、图书馆、学生实验室、体育活动场所、餐厅、教师办公室、洗手间等)加强通风换气。每日通风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课间尽量开窗通风,也可采用机械排风。如使用空调,应当保证空调系统供风安全,保证充足的新风输入,所有排风直接排到室外。
11.加强物体表面清洁消毒。应当保持教室、宿舍、图书馆、餐厅等场所环境整洁卫生,每天定期消毒并记录。对门把手、水龙头、楼梯扶手、宿舍床围栏、室内健身器材等高频接触表面,可用有效氯250~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也可采用消毒湿巾进行擦拭。
12.加强餐(饮)具的清洁消毒,餐(饮)具应当一人一具一用一消毒,建议学生自带餐具。餐(饮)具去残渣、清洗后,煮沸或流通蒸汽消毒15分钟;或采用热力消毒柜等消毒方式;或采用有效氯25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消毒后应当将残留消毒剂冲净。
13.卫生洁具可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或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冲洗干净。
14.确保学校洗手设施运行正常,中小学校每40~45人设一个洗手盆或0.6m长盥洗槽,并备有洗手液、肥皂等,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有条件时可配备感应式手消毒设施。
15.加强垃圾分类管理,及时收集清运,并做好垃圾盛装容器的清洁,可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定期对其进行消毒处理。
16.建议教师授课时佩戴医用口罩。
17.严格落实教职员工及学生手卫生措施。餐前、便前便后、接触垃圾后、外出归来、使用体育器材、学校电脑等公用物品后、接触动物后、触摸眼睛等“易感”部位之前,接触污染物品之后,均要洗手。洗手时应当采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动水下按照正确洗手法彻底洗净双手,也可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
18.加强因病缺勤管理。做好缺勤、早退、请假记录,对因病缺勤的.教职员工和学生及时追访和上报。
19.不应组织大型集体活动。
20.对教职员工、学生和家长开展个人防护与消毒等防控知识宣传和指导。示范学生正确的洗手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衣袖遮挡口鼻。
三、出现疑似感染症状应急处置
21.教职员工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应当立即上报学校负责人,并及时按规定去定点医院就医。尽量避免乘坐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医院路上和医院内应当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其他更高级别的口罩)。
22.学生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应当及时向学校反馈并采取相应措施。
23.教职员工或学生中如出现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应当立即向辖区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密切接触者的管理。
24.对共同生活、学习的一般接触者进行风险告知,如出现发热、干咳等疑似症状时及时就医。
25.专人负责与接受隔离的教职员工或学生的家长联系,掌握其健康状况。
技术方案 篇5
根据……的要求,为鼓励广大员工立足岗位、学技术、钻业务,积极创先争优,逐渐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结合建设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以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为目的,突出“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在实际工作中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工作环境,为促进公司发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持。
二、活动方式
以公司机关部室、基层单位为具体组织单位,将岗位练兵技术比武与开展劳动竞赛结合起来,采取集中培训、在岗培训、脱产培训、业务研修、技能竞赛、技术比武、师带徒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将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开展到相关部室和基层单位、深入到每位职工中。
三、主要措施
(一)提高认识。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战略的重要途径;是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推动转型和提升公司创新能力的内在要求;是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
(二)完善制度,强化激励。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司将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现有的职工培训及相关激励政策,并保证此项活动开展所需经费。
(三)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各单位(部门)要广泛宣传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的重大意义。大力宣传公司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政策措施,宣传技能成才的人才观。对发现的先进事迹和典型经验,要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为技能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总体要求
(一)广泛动员。为搞好公司的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各单位、部室要广泛动员和号召广大职工积极参加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在公司掀起学技术、练本领、比技能、创一流的热潮,促进企业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注重实效。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要结合本部门、单位的实际出发,坚持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将公司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与日常生产工作相结合,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练什么精什么”的原则,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职工,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相应活动,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做到岗位练兵技术比武与生产相结合。
(三)突出特色。在活动中,各单位、部门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坚持以人为本,把握职工的实际需求,引导职工学习业务知识、强化技能训练,不断提高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五、活动考核
为确保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顺利进行,成立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领导小组人员组成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机关部室负责人、基层单位党政负责人为本单位(部门)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的第一负责人。
每季度(或半年、年)由活动领导小组对各单位、部门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考核评比,对考核成绩突出的单位,给予一定的精神、物质奖励。(考核办法另行制定)
公司工会可根据公司生产情况,每年举办一次职工岗位技术比武,总结一年来公司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情况,为下一年度活动的开展提供依据。
【技术方案】相关文章:
技术方案09-25
技术的方案11-15
技术方案模板09-27
有关技术方案11-10
喷涂技术方案10-19
工程技术方案04-02
技术实施方案04-06
【精选】技术方案4篇10-15
【精选】技术方案四篇09-29
技术培训方案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