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如何填报志愿
目前,在填报高校志愿时,全国共有4种模式,分别是顺序志愿、完全平行志愿、部分平行志愿及实时动态志愿。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23年高考如何填报志愿,欢迎阅读参考!
2023年新高考有两种志愿填报方式
高考填报方式主要分为两种,具体需要结合考生所在省份(好像部分省份还没有实行平行志愿):
第一种: 无 调剂填报方式,采用“院校+专业”的报考方式,即1所院校+(5—6)个专业志愿为一个大学志愿。
第二种:组内调剂填报方式,采用“专业+院校”报考方式,以“1个专业+1所院校”为一个大学志愿。
历年高考志愿填报都有人在专业和城市的选择中纠结和徘徊。
如此一来,学生们不仅能够自主选择理想专业去报考,还能够报考理想的大学。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以住纠结到底是选专业,还是选学校这个难题。当然,这也是相对而言的。
新高考的志愿线上填报流程
事实上,在线上填报志愿,只要能够熟练操作电脑,不是难事,且方便快捷。
第一步:打开百度网页,搜索关键词“高考”。
第二步:找到“志愿填报”栏,找到考生需要填报志愿的地方。
第三步:点击普通高考考生服务暨网上填报志愿平台。输入考生信息,登录后就可以进行志愿信息的填报了。
新高考志愿填报的3个注意事项。
1、清楚考生所在省市高考志愿的填报方式和大概数量。平行志愿报考的方式大部分地区已经实施,这也就表明了大部分地区都遵守“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投档原则。只是,新高考改革之后,各省有自己的志愿填报方式。因此,在填报高考志愿前,大家对自己所在省份高考志愿填报的方式及数量需要提前了解一下,尤其是河北、广东、湖北等实施新高考“3+1+2”模式的省份。
2、新高考省份所属考生需要对专业和选科的要求提前了解。新高考模式下的考生填报志愿相对更难,志愿报考数量相对传统高考志愿有所增多,且专业对选科还有一些比较明确的要求,比如以前报考的一些专业(金融学、数学、统计学等专业),新高考的考生无法报考了。 还有某些高校的专业,对考生科目有要求。
“如985高校北京理工大学的工商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要求考生选择“物理”科目”
985高校北京师范大学的心理学、地理信息科学、环境科学等专业,明确要求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科目;
“两财一贸”中央财经大学的保险学、投资学、统计学类、金融学类等专业,明确要求选择“物理”科目。
总之,实施新高考“3+1+2”选科模式省份的学子们,需要尽可能多去了解相关专业对选科的要求,特别是是一些211/985的优质高校、医学类院校,其招生的专业对选科的要求历来相对多一些。
3、了解近3年来,自己理想院校招生最低分数据,以便采用“省位次”的方式选择最合适自己的大学。数据的查找有两个办法,一是去到所在省份的教育考试院,查找你想要了解的招生具体数据;二是在网上利用别人统计好的数据,即在网上搜索相关院校近3年的招生具体数字。
4、在志愿填报时,依然要以“冲、稳、保”为基本报考原则。但是,考生们需要考虑不同分数段的冲、稳、保。众所周知,平行志愿的优点是把以往的“志愿优先”改成了“分数优先”,这样相对来说让考生有了更多的选择,让知名高校不再只招录第一志愿。且由计算机进行检索的录取方式也更公平。
高考志愿填报攻略
一、掌握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的特点是一次投档、分数优先、多次检索、遵循志愿。考生只有一次投档机会,一旦被投档,即使被退档也不能再投本批次其他高校。且录取顺序是从第一志愿开始,因此第一志愿的选择非常重要,既要有最大被录取的机会,又要选择心仪的专业和学校。
二、详细阅读招生章程。
招生章程包含了高校的全称、办学类型、地址、层次(本科、专科或高职)、录取规则、学费标准等重要信息。考生在填报志愿之前一定要仔细阅读招生章程,确保选择符合自己体检条件和分数要求的学校和专业。
三、合理安排志愿顺序。
志愿顺序分为专业志愿顺序和院校志愿顺序。无论是专业还是院校,志愿之间的顺序应该合理安排。例如,第一志愿选择最心仪的专业,而最后一志愿可以填报相对容易被录取的专业。这样做既能争取进入理想学校的机会,又能避免完全落榜的风险。
四、平衡热门与冷门专业。
在填报志愿时,不要过分追求热门专业而忽视冷门专业。毕竟,热门专业要求的分数较高,竞争也更加激烈,而冷门专业可能有一定的市场需求。因此,应该在选择志愿时平衡考虑热门和冷门专业,这样也能增加被录取的机会。
志愿填报录取批次
(一)录取批次
录取批次共设3批,其中本科2批,专科1批。高校录取工作分批次依次进行。
1、本科提前批次。包括军事院校等部分普通类本科院校(专业),体育类本科院校,艺术类本科院校。强基计划、综合评价(A类院校)等类型的录取,安排在本科提前批次之前进行。
2、本科批次。其中,高校专项计划、综合评价(B类院校)、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等特殊类型招生的录取安排在本科提前批次之后本科批次开始之前进行。
3、专科批次。其中,体育类、艺术类、定向培养军士等在普通类批量投档前完成录取。
(二)志愿设置
1、普通类各批次实行平行志愿方式。其中,本科提前批次设置2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本科批次和专科批次分别设置4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志愿设置6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
此外,高校专项计划、综合评价(B类院校)、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等特殊类型志愿实行传统(顺序)志愿方式,分历史等科目类和物理等科目类,设置1个院校志愿,包括6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
2、体育类各批次实行平行志愿方式,设置2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志愿设置4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
3、艺术类设置传统(顺序)志愿、平行志愿两种方式。录取批次设置为本科提前批次和专科两大批次。
(1)本科提前批次
艺术类本科提前批次下设3小批,具体情况如下:
第1小批:经教育部批准的部分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含部分艺术类本科专业参照执行的少数高校)和原“211工程”院校校考的艺术类本科专业、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的非美术类校考的艺术类本科专业,实行传统(顺序)志愿设置。
第2小批:使用省统考成绩录取的省内外高校的艺术类本科专业,实行平行志愿设置。
第3小批:除第1小批以外的其他院校校考的艺术类本科专业,实行传统(顺序)志愿设置。
(2)专科批次
使用省统考成绩录取的专业,实行平行志愿设置;使用校考成绩录取的专业,实行传统(顺序)志愿设置。考生只能在使用省统考成绩录取或使用校考成绩录取的院校专业中选择其一填报。
平行志愿设置2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志愿设置4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传统(顺序)志愿设置1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包括4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
4、各批次志愿录取结束后,设置征求志愿,征求志愿设置与相应批次志愿设置一致。
(三)志愿填报
各批次志愿填报采用“院校专业组+专业(类)”模式。院校专业组由院校根据不同专业(或专业类)的人才培养需要和选考科目要求设置,是志愿填报的基本单位。考生的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须符合报考院校专业组的选考科目要求,方可填报相关志愿。
1、平行志愿[含艺术类传统(顺序)志愿]。考生在获知高考成绩、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位次信息、各批次省录取控制分数线后,在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或专设网站,分两个阶段网上填报志愿:
第一阶段:6月28日至7月2日,填报本科院校专业组志愿,包括普通类本科提前批次志愿,含军事、公安政法、航海、地方专项计划、乡村教师计划、其他院校等;体育类或艺术类本科提前批次志愿;普通类本科批次志愿。
第二阶段:7月27日至28日,填报专科批次院校专业组志愿。凡未被第一阶段各批次高校录取的考生均可填报,包括普通类、体育类、艺术类专科批次志愿。
2、征求志愿。在各批次平行志愿[含艺术类传统(顺序)志愿]录取结束后,省教育考试院将及时公布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专业组、专业(类)及计划数。未被录取的考生在规定时间内自行上网填报征求志愿。
考生应认真阅读有关高校招生章程以及我省公布的招生规定、招生计划,按有关规定和要求填报院校专业组和专业(类)志愿,并对所填报志愿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考生应妥善保管登录密码等个人信息,因考生本人疏漏或失误造成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四)体育类、艺术类考生可兼报普通类本科批次和专科批次志愿。
(五)考生填报志愿时,应根据报考科类、院校专业组及专业(类)对考生的学业水平考试科目要求和成绩要求,以及考生本人的体检结论等情况,慎重选择,准确填报。
(六)考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凭考籍号、身份证号、密码和动态口令卡网上填报平行志愿[含艺术类传统(顺序)志愿]和征求志愿,并对自己所填报信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负责,不需要现场签字确认志愿信息。填报志愿截止时间前,考生可上网修改自己的志愿信息。填报志愿时间截止后,任何人不得擅自更改考生志愿信息。
(七)各设区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招办、中学及有关单位要结合本意见的有关规定,认真做好考生填报志愿的宣传、组织和指导工作。
(八)强基计划、高校专项计划、综合评价、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等特殊类型招生的志愿填报,按教育部及我省相关文件执行。其中,高校专项计划、综合评价、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4类志愿之间不得兼报;符合多项入选资格的,只能选择其一填报。
(九)报考少年班、残疾单招、体育单招等考生,因有特殊要求或其中学阶段学习经历与普通高中学生不同,由招生高校自主确定成绩要求、自主确定志愿填报方式。
(十)根据教育部规定,从2023年起,往年被专项计划(含高校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下同)录取后放弃入学资格或退学的考生,不再具有专项计划报考资格。
【高考如何填报志愿】相关文章:
浙江高考志愿如何填报11-25
2023高考如何填报志愿06-12
成绩忽高忽低高考志愿如何填报07-29
2023新高考如何填报志愿06-12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指南06-22
高考志愿填报如何选专业02-03
高考志愿指南:志愿填报如何规避被调剂06-23
高考志愿指南:如何规避高考志愿填报十误区06-23
2017年广东高考志愿如何填报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