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时间:2023-08-15 20:15:10 少芬 读后感大全 我要投稿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精选14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精选14篇)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1

  《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出自美国的埃德加·斯诺,他把来到中国后的所见所闻和切身经历写成一本不朽的著作,让我们年青一代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历程和伟大征程。

  书中提到对毛主席的印象:面容削瘦,有些驼背却双眼炯炯有神,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份子面孔。毛主席虽然是红军领导人,但却与人民同甘苦,共命运,有着中国劳动人民的朴素外表,又有机智幽默,喜欢憨笑的内在涵养。

  埃加·斯诺把天真质朴的优良品质同锐利机智和老练的世故结合起来,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丰富的毛主席形象。

  毛主席热爱学习,对工作一细不苟,对斯诺提出的.如何对待侵略者问题,主席有着独到的见解,并提出了一些创造性意见。他是一个对中国人民有着深厚感情的人,有几次他回忆起战死的同志和由于自然灾害而死去的劳苦大众,他的双眼都湿润了,在谈论抗日战争时,他认为中国的主要问题是抵抗日本帝国主义,并且能得到国际社会的帮助,但不意味着没有别人的帮助中国人就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统一。毛泽东表明,中国人只有团结一致,抵抗侵略,停止内战,才能将侵略者赶出中国。

  谈工作时他事无巨细,一丝不苟,有一次和斯诺谈话时,心不在焉的解下腰带,搜寻寄生虫,看到此处,我忍俊不禁,他有非凡的头脑,也有农民的个人习惯。

  他是伟大的人民领袖,他又是平易近人的农民朋友,他是中国危急时刻的救星,毛泽东给外国友人留下了神秘又伟大的印象。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2

  最近读了《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作者是美国埃德加·斯诺,他是一名记者。这本书讲了作者从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时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红军的情况,毛泽东,周恩来是书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在书中,我认识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还记得,当斯诺走进红军队伍时,他被军中的场景惊讶到了,看着眼前的普通人,难道他就是毛泽东?穿着一身洗的发白的红军装,带着一顶普通的红军帽子。口袋中装着一个老旧的铁烟盒子,单凭这一点就能判定他是谁了吧。这样看起来他是一个普通的年轻人,可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年轻人,他领导着一支庞大的革命军队——中国人民解放军。当斯诺在吃饭时,红军们吃的也非常简陋,只有蔬菜和馒头,在当时,肉对他们来说是非常奢侈并稀有的。但就是这样一支吃不饱穿不暖的`队伍,仍然为自己的国家搞革命。

  在到毛泽东住处的时候,斯诺只看到了几具简陋的家具,其余的都是书。只是墙上有一张照片,上面的人眼神坚定,向远方望去,多年硝烟战场似乎没有在他脸上留下一点痕迹。他就是毛泽东,一个平凡而又神奇的人物。

  斯诺以故事的形式向我们真实描述了中国红军为了理想而百折不挠,奋勇拼搏的革命精神。这让我明白了:在这幸福的日子里,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不负众望!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3

  《红星照耀中国》是震撼世界的成就,这本书的意义首先在于它是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红军的真实情况。1936年,埃德加·斯诺冒生命危险深入西方媒体眼中的“土匪聚集的地方”在延安,他解开了心里的疑惑。

  《红星照耀中国》中对人物的外貌刻画细致入微,如第二篇中,对周恩来的外貌描写,个子清瘦,中等身材,胡子又长又黑,外表却仍不脱孩子气,眼睛又大又深,富有吸引力。还有第三篇中对毛泽东的外貌描写,面容消瘦是一个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半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的.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还描写了彭德怀,林伯渠等人,并配附大量照片,为后人留下许多珍贵影像。

  第三篇中还写了许多关于毛主席的事,表现了毛主席的性格特点,如毛主席在街上和两个年轻农民谈话,作者起先没认出他,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像中国农民一样质朴的人。他颇有幽默感,喜欢憨笑生活简朴,甚至有些粗俗,而且不拘小节。

  作者还写了,毛主席对作者写的文章或者拍的照片,从来不加任何检查,使作者尽力弄到能说明苏区生活的各个方面的材料,这使作者非常感激。流露出作者对毛主席的敬佩、赞美之情。

  这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作品值得我们仔细品读。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4

  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目光所至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题记

  《红星照耀中国》记录了毛主席和蒋介石对抗之时,这本书的作者也就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他专门来到我们国家,来寻找那个能统治国家,爱护人民的人。

  他先去采访了国民党,觉得他们只是为了争权夺利。而蒋介石更是荒唐,他是先除掉自己的同胞,而不是合作一起打败日本人。后来斯诺经过重重阻拦来到红色苏区,采访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人。他采访完毛泽东,看见毛泽东在路上碰到农民,就跟他聊上了几句,探讨探讨种地的问题,问农民今年有没有收成,埃德加斯诺就想,南京政府悬赏二十五万来要毛泽东的人头,而毛泽东却不以为然的.聊着天。

  在红区里有一所红军大学,这个大学的校长是一个二十八岁的指挥员,据说他从未打过败仗。在一班老练的战士们组成的学生里,平均年龄二十九岁,没人有平均八年的作战经验,以及平均三及处的伤疤。这个大学大约就是当时世界上唯一的“高等学府”。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5

  有一首歌唱的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如果中国没有解放,在一个个充满枪声、炮声的日子里人民的生活是提心吊胆,担惊受怕。

  《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作者是埃德加斯诺,他是一位美国新闻工作者来到动乱的中国在报社工作。埃德加斯诺常年跟随红军共同生活,并时常和中央的领导面对面交流,他与中央主要领导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此书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文学作品,埃德加,斯诺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十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我读到了,书中大官僚家庭的儿子周恩来先后就读了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先后在法国英国,德国学习。先后组织了上海罢工,八一起义,是党的创始人,是著名的革命组织者,无私的'忠诚于党国。我读到了四十岁的毛泽东在长沙的日子、革命的前奏,国民革命时期,苏维埃运动、红军的成长不仅呈现了他个人的成长轨迹,而且呈现了红军的成长历程。

  他们,虽然出生不同,但却有着相同的遭遇。大批年轻的红军战士刚毅坚韧,勇敢顽强,忠贞不二,坚定如一,充满格斗信仰和牺牲精神,为国家而战。

  《红星照耀中国》可以让我们知道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所受过的苦难、牺牲,今天的幸福来自多少人昨天的血汗,才能铸造今天的辉煌。

  了解历史才能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感受中国红军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6

  “那红星照耀中国,也必将照耀整个世界。”这是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所提出的。在这本书中,共产党人的艰辛、努力及奋斗,深深触动了他的内心。

  这本书是一部经典的纪实作品,真实记录了作者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揭示了中国红军的真正形象及与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的坚定斗争。本书收集与记录了与革命将领等的谈话,以及与红军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等的谈话,他还言断:这根本不是一个作家所能创造出来的,这些是人类历史上丰富而又灿烂精华。

  对我触动最大的,是红军战士飞夺泸定桥的壮举。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那30多名先遣队员们以不怕牺牲,敢于直面一切困难的长征精神,用自己的钢铁之躯筑成屏障,为身后的队友铺平的道路与希望,可以说红军中的每一个志士,都是英雄,为了革命的胜利,他们可以牺牲一切,哪怕是抛头颅,洒热血!在尚未吹响胜利的号角前,他们绝不退缩。

  可以说,这是一部划时代性的巨作。它推翻了外界对中国共产主义的`负面压迫与影响,向全世界展示了一个充满朝气的红色中国,而这样的国家与民族却更是不可战胜!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支奇迹般的部队,给予了人民、给予了国家与民族真正生的希望!唯有那不可打倒的共产国际主义,方可解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

  感谢这本名著,他教会了我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乐观主义,赐予了我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胆识与谋略!红星照耀中国,也必将照亮整个世界。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7

  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有一群“红小鬼”们。在作者斯诺的笔下,他们一个个活蹦乱跳,有趣可爱。那他们究竟有些什么性格特点呢?

  “他穿着网球鞋,灰色短裤,头戴褪色的灰色帽,帽上有一颗黯淡无光的红星。但在这帽下的号兵却毫不黯淡,他有玫瑰色的脸庞,明亮闪光的`眼睛。”年纪和打扮并不能阻挡他那热情向上的心。“玫瑰色的脸庞”“明亮闪光的眼睛”,这哪里像一个常常受苦挨饿的孩子!他藏不住那股热诚、忠实的劲儿——好一个“闪亮”的“红小鬼”! “喜欢红军,你问?他们当然喜欢红军,红军给他们田地,赶走地主、收税官和放债人。”这是斯诺问一位“红小鬼”时他的答话。“地主”“收税官”“放债人”,这“小鬼”竟然懂得马克思主义者的词汇!可见其信仰之坚、认识之深。

  还有一个“小鬼”,名叫季伯——他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位。因为他的名字谐音很特殊,1 所以别人常常叫他侮辱性的外号,给他无穷的羞辱。为了此事,他特意来到斯诺的房间里,恳求斯诺不要写错他的名字。“他却感谢我,给我一个恭敬的鞠躬,又向我行了那种不平常的敬礼。”为了一点“小事”,专门跑到斯诺房中去说明——为了不破坏红军的整体形象。这强烈的自尊心和爱党情怀,使我非常钦佩。

  “红小鬼”们永远是愉快的,乐观的。他们有坚忍、苦干、活泼的精神,有着强烈的求知欲。这都是许多成年人做不到的。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8

  埃德加·斯诺以一个美国记者的身份走进中国红区,以一个解答者的身份带我们解开红色的迷。

  在一九三六年这一中国国内局势大转变的关键性的一年,斯诺成为了第一个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西方记者。因为国民党对红区的信息进行封锁并加以扭曲,流传到外国使人认为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地方,认为红军是残忍、肆意杀戮的土匪,于是斯诺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深入红区,探究这些流言的真实性。斯诺采访了许多在红区战斗、工作、生活的人,他们的一言一行无不表现着他们乐观向上,甘于奉献,奋力拼搏,勇往直前的红军精神,向世人宣誓: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人的红色革命如一颗光华璀璨、熠熠闪光的“红星”,永远照耀着朝气蓬勃的新中国。 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的'朴实、宽厚、大度让我很是敬佩,他们才华过人,是万众景仰的人物,却毫无领导架子,与农民在夜晚散步,与士兵们在吃饭时说笑,住着简陋的窑洞,吃着粗糙的馒头,却领导着中国人民的胜利,领导新中国的成立。一次长征,数次战争,战士们抛头颅,洒热血,金沙江、大渡河、泸定桥……红军战士们用忠骨铺平长征的路。古有万里长城,血肉修筑,今又何尝不是,新中国是英雄的忠骨筑成的,我们有何理由不珍惜,不感恩?

  我们是这些英雄们寄予希望的后代,我们应该继承他们的基业,承担起建设更美中国的责任,我们是祖国未来的领导者,因此我们必须要更努力。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9

  我是第一次看这一本书,看的时候是挑选了一些看起来比较吸引我的章节,我认为《红星照耀中国》的非凡之处在于,它首次记录了毛泽东和其他共产党人的生平故事,以及这场鲜为人知的革命。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是极具预见性的。斯诺的这本著作之所以成为一部经典,是因为它在两个方面经受了时间的考验:一是作为历史的真实记录,二是作为对历史趋势的预见。这本书的'地位,不仅仅是处于政治与回忆录,更是一本记载了中华民族的血泪史。

  斯诺以一个美国人角度讲述了中国的情况,这本书中或多或少的带着一些美国社会的色彩,但是我读了这本书后,更加了解了抗战时期中国人民的难处与存在哪些巨大压力,我之前一直认为中国在抗战时期打仗是十分容易的,小时候看地道战,地雷战,感觉小鬼子特别傻,踩个雷就上天了,实际上战争是十分残酷的,所以,我们更不能忘记以前的屈辱,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报效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国的强大是来之不易的,是来自那些有着高尚奉献精神的革命烈士们,我们要去敬重他们,纪念他们。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10

  长征二万五千里,就像一团火焰照亮征程。其中不乏艰难,而长征中“大渡桥横铁索寒”的“强渡大渡河”无疑是最艰难的一段。

  首先面临一难——英勇好战的彝族人。“彝族人对汉族人的仇视由来已久,只要有汉族的军队经过他们的.边界,几乎无法避免损失惨重或全军覆没。”如此沉痛代价,可见要想经过领区确为难事。然而红军利用谈判巧妙化解,可见其机敏、有谋。

  其次面临一难——河水的湍急险迫,敌人的疯狂进攻。第三天要花4个小时才能运人至岸。河水越急,速度越慢,并且蒋介石的飞机已经发现红军,敌军正从东南方赶来。狂轰烂炸、子弹猛扫、河水汹涌的三重夹击更使红军进退两难,岌岌可危。

  最后面临一难——飞夺泸定桥。峡谷屹立,河道狭窄,是地理环境之难。铁索空荡、枪林弹雨是敌军布置之难。如此艰险,红军却不怕牺牲,勇往直前,无数人落下,无数人前行。穿过熊熊烈火,全速冲过桥板,是红军战士的无畏。白军逃跑,投降,红军兴奋欢呼……

  三难重加,实为艰险,红军以大无畏的精神冲破囚笼,确为人民典范。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11

  1936年6月,埃德加·斯诺穿过国民党的防线,进入华北地区的红色区域,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采访红军的西方记者。作为记者,他想去那是自由地探寻真相。在这片他逐渐了解并热爱的土地上,他目睹了中国饥荒爆发和腐败的人地社会现象。

  要前往西北的苏区,他必须穿过蒋介石政权的重重封所锁,这段旅程因而险象环生。但是斯诺有非常多的问题他想要找到答案——中国共产党是一些什么?他们的目标是什么?他们真的准备和蒋介石建立抗日统一战线?他们运用的是怎样的军事战术?没有任何人确切地知道答案,所以斯诺为了解答他和其他人心中的疑惑,不畏险阻进入了苏区。

  斯诺为我们展示了一群有血有肉的红军战士和那些伟大仔领袖人物。他描述他们的言谈举止,追溯他们的家庭环境和青少年时代,试图从其出身和他成长经历中,找寻他们成为共产党人的原因。通过访谈与对话,他还搜集到大量有关长征的第一手资料,并在这个作品中描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经过,向全世界全面报道了这一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此外,他还深入红军战和根据地老百姓之中,对共产党的基本政策、军事策略、和红军战士们的.生活,和陕北根据地的社会制度,教育等情况做了广泛的调查,让全世界知道了为什么红军没有任何军事物资却能继续生存并扩大队伍。

  这正如“红星”这个字其含义: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12

  我之所以更加喜欢毛泽东的这首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那是因为我真正懂得了长征。

  红军用四十四天走了五千里路,如此大军以此速度走过许多那么危险的地方,真是让人敬佩。他们一共走过了十八个大山岭,并且有五座被雪笼罩着,他们度过了二十四条河流,经过十二个省,除了打败了一路攻打红军的军队以外,他们还冲破了不同地方的军阀。他们这种顽强不屈,勇往直前的精神,是我们无论如何也学不到的。

  长征无疑是最伟大的军事事业。他们的西北长征是一次战略性撤退,而不是一种溃退,因为红军最终到达了他们的目的地,而且他们的基本队伍并没有损伤。他们的军纪和政治毅力和以前一样坚强,他们认为并相信他们是向着抗日前进着的,这也是完成长征的'基本条件,这一点我是特别相信,和不可否认的。

  在这一段冒险中,他们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应该有的精神——为了革命不畏艰苦,无私奉献,顽强不屈,同时又充满智慧的大无畏精神!向我们描绘出了一个乐观、自由、人人平等、充满和谐的"红色之邦"!

  所以我们应该庆幸我们出生在中国,自豪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骄傲我们是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中国人!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13

  暑假,我读完了美国记者斯诺的著作《红星照耀中国》,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在此书中,斯诺用局外人的视角,客观真实地描述了战争中的中国。

  读着书中平实的文字,我仿佛置身于那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地处于那波澜壮阔的岁月中斯诺的语言朴实无华,没有华丽辞藻的修饰,却格外真实动人。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使人心生敬佩,一次次惊心动魄的革命斗争令人激动无比。

  正是通过他的文字,我对不畏艰难险阻救民于水火之中的革命先辈更心生敬畏,对如今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愈发珍惜。红军战士强渡大渡河的场景使我难以忘怀。他们用自身的真诚善良感动了当地的彝族人民,得到了他们的帮助,成功过境;又以勇敢机智的品质战胜重重困难,度过了大渡河。河流湍急,敌人攻击,他们却最终获得了成功。只留下蒋介石的飞机在天空中无可奈何地怒吼。白军的炸弹掉入水中,我心上的石头终于落地。

  在斯诺描写的'许多人物中,毛泽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是个农民的儿子,却从小心怀穷苦百姓,少年时期就产生了人所有中国人的吃上饭的朴素愿望。即使困难重重,他也没有放弃最初的那份梦想,守着那一缕微光,执着前行,终获成功。而他在领导革命的过程中,他的朴素也令我不禁唏嘘。他虽然是领导,但是他们夫妻俩多出的财产也只不过是一顶蚊帐。

  书很快便翻到了最后一页,心中不禁怅然。淡淡墨香仍氤氲在我的指尖,我的心仿佛还沉浸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与一个个高尚的灵魂做着对话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14

  20世纪初期的中国,战火连天,硝烟弥漫,神州大地充斥着血雨腥风,在这样的情况下,却有人穿越枪林弹雨,迎风而上,从光明走进黑暗之中,将一个鲜为人知的红色中国带到了世界眼前,并留下了一本宝贵的著作,他就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和他的`著作《红星照耀中国》。近期读完这本书,我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斯诺获得的第一手资料是在苏区首都保安和毛泽东同志进行长时间的对话时搜集到的关于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资料。然后,他前往宁夏南部的预旺县,最后,他冒着炮火,从新折回到保安,又从保安回到了西安。当他到北平时,正值西安事变前夕,他在北平为英雄写了许多通迅报道,使西方世界第一次了解了真实的中国共产党。

  《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让我们知道了中国共产党及军队所经受的苦难、牺牲。我们今天所拥有的幸福生活,皆来自于共产党人的每一次浴血奋战,是无数共产党人用鲜血所换来的。本书还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

  红军战土以他们的生命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曲胜利的凯歌,为中国人民的事业立下了不巧的功绩。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是一笔财富,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做祖国的栋梁之才,这样才能不负先辈的使命。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是新时代脉搏里跳动的最强音。作为一名青少年,我要发奋图强,努力进取,用实际行动践行时代精神。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相关文章: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02-24

关于《红星照耀中国》读后随笔(精选16篇)08-15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03-16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范文08-15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精选19篇)08-15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精选22篇)07-08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13篇03-19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精选24篇)02-27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精选20篇)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