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生产工作总结

时间:2023-04-12 12:24:08 生产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2023年粮食生产工作总结

  总结是对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总结吧。那么总结应该包括什么内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2023年粮食生产工作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2023年粮食生产工作总结

2023年粮食生产工作总结1

  xxxxxxxx共有耕地面积51000亩,其中水田面积43000亩。我镇作为全县双季稻主产区之一,通过强化责任,大力宣传,严格考核等措施,全力推进全镇粮食生产,今年县里下达早稻指导性任务3.6万亩,晚稻4.3万亩。因今年旱情严重,全镇仅落实早稻面积2.1万亩,晚稻2.3万亩。今年以来我们在粮食生产上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领导重视,强化责任。

  一是成立班子。由镇长任组长,分管副镇长任副组长,农牧站、财政所、办公室主任为成员的领导机构。二是分解任务。全镇今年双季稻计划面积按照县里的任务,下达到各村、组,分解到农户。三是强化考核。将粮食生产工作纳入年度村级目标考评责任制,考核分值由去年的3分增加到5分;镇财政在相当困难的情况下拿出1万元作为专项奖励资金,设立双季稻生产一、二、三类先进村,检查验收后奖金兑现发放到村。四是加大督导检查,王镇长、李镇长在今年3月、7月先后多次下到各村开展双季稻督导检查,并取得一定成效。

  2、宣传发动,营造氛围。

  一是召开专题会议。召开各联村干部、相关站所、村支部书记参加的'粮食生产专题会,宣传发动,传达贯彻上级会议精神,提出具体要求,下达任务指标,签订责任状。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在主要公路沿线,

  人流密集区,悬挂横幅标语,出动宣传车1台,在全镇各村流动宣传2天。三是进村入户指导。各联村干部、镇农技人员在春耕生产的高峰时期,深入村、组、农户宣讲粮食生产政策,提供技术服务和指导。

  3、办点示范,样板带动。

  全镇确定常慈公路沿线、基架线等两个点共4个村为双季稻高产示范片,农技站技术人员联点到片。镇政府在财政运转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投入20xxx0元用于全镇早稻高产示范片建设,马路村早稻使用软盘集中育秧,建立500亩早稻高产示范片。今年粮食喜获丰收,在去年基础上每亩增产100-200斤。

  今年粮食生产存在的主要困难虽然我们在粮食生产工作上下了一定力度,但面积落实仍然存在一定缺口,推进过程中有一些主客观困难:一方面如降雨偏少,农田缺水,无法耕作;粮食价格不高,种粮成本高,种粮优越性未体现,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外出务工人员多,缺少年轻力壮的劳动力,控制直播在心理上和体力上有难度;有些耕地受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的限制,不适宜插双季等。另一方面处于并村的特殊时期,更多的注重了开会宣传,下达任务指标,镇政府对于各村落实情况开展督导和检查还不够。

2023年粮食生产工作总结2

  **是一个农业大市,是湖南省重点商品粮生产基地,历年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XX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农业生产,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20xx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全省粮食生产工作会议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扎实有效的措施大力推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全市农业战线加压奋进,围绕“提高粮食综合生产力,巩固产粮大县地位,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的目标,大幅增加了粮食生产投入,切实强化行政推动、宣传发动、服务联动、投入拉动和督查促动,及早安排部署、及早落实责任,狠抓水稻集中育秧、合理密植、和晚稻安全穗三项关键增产技术的落实。粮食生产取得了播面大幅增长、早稻全面丰收、土地流转显著增加、生产季节明显提前的良好成效。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粮食生产主要成效

  1.粮食生产全面丰收。由于人努力,天帮忙,今年粮食生产不论早、中、晚稻还是旱粮,面积、单产、总产与去年比较实现“三增”。据统计,20xx年全市粮食作物总播面134.87万亩,较上年增加3.2万亩,其中水稻116.01万亩(早稻56.64万亩,中稻1.15万亩,晚稻58.22万亩),较上年增加2.19万亩,双季稻覆盖率达85.4%。豆类、薯类、玉米等旱粮作物面积18.86万亩。辖区内基本实现耕地零抛荒。当前晚稻已100%安全齐穗,丰收在望,预计全市全年粮食总产53万余吨,较上年(特大干旱年份)增产近3万吨。

  2.品种结构不断优化。近年通过集中采购,大力推广陆两优996、陵两优268、t优272、丰源优299、h优518等优质、高产品种,优质化程度不断提高。20xx年优质稻面积55.8万亩,其中高档优质稻10.1万亩;20xx年优质稻面积继续增长,达到59.3万亩;20xx年优质稻面积突破62万亩,其中“一片一种”标准化优质稻生产基地10.11万亩。

  3.集中育秧全面覆盖。20xx年省厅安排我市水稻集中育秧示范面积26万亩(大田),示范布局重点突出“四线一圈”、“压单扩双”任务重的乡村,整村整建制解决一季稻“插花”、水稻直播、耕地抛荒等双季稻生产难题。据统计,全市早稻集中育秧共涉及34个乡镇街道办事处, 345个村,1070个育秧主体,52376户农户;早稻集中育秧秧田面积1.23万亩,实际抛(插)大田面积28.27万亩,完成任务的108.7%;集中育秧主体以种粮大户、合作组织为主,占71.2%,科技示范户占16.7%,育秧专业户占12.1%;育秧方式以软盘抛秧和机插秧为主,其中软盘抛秧16.48万亩,占58.3%;机插秧6.22万亩,占22.0%;湿润洗插秧4.69万亩,占16.6%;其它类型0.88万亩,占3.1%。

  4.规模经营迅速发展。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强土地流转力度,土地流转逐步由农户间的零星、分散型流转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规模经营呈上升态势。据统计,目前全市发展规模化种植面积达41.27万亩,集种养于一体的休闲农业规模化种植面积为6.9万亩,其中水稻规模化种植面积34.37万亩。全市目前承包耕地30亩以上的专业种粮大户有1799户、共承包面积14.12万亩,家庭农场3487户、共承包面积17.52万亩,专业合作社36个、共承包面积2.73万亩。全市承包耕地30亩以上种粮大户累计粮食播种面积57.9万亩,比上年增加8.1万亩。

  5.首创手机专家系统推广应用。今年,以我市推广研究员陈小虎的研究成果为核心,由湖南省农业信息中心、湖南省土壤肥料工作站、XX市农业局、西安田间道软件有限公司共同开发了“湖南省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手机专家系统”。该系统是全国首创的测土配方施肥手机应用专家系统,我市在早稻、红薯、中稻、晚稻等粮食作物上广泛应用,全省共22个县试点应用。6月30日,全省测土配方施肥手机信息服务湘南片现场会在XX市召开,各市、县(区)参会交流,对该系统的应用效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国家农业部网站、衡阳电视台等各级媒体对该系统给予了专题报道。

  二、主要工作措施

  1.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市委书记、市长多次在全市大型会议上特别强调粮食生产工作,成立了“粮油生产领导小组”。今年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强20xx年粮食生产工作的意见》(耒发〔20xx〕2号)、《XX市20xx年粮食生产考核办法的通知》(耒办发〔20xx〕21号)、《关于XX市遏制耕地抛荒工作责任追究办法的通知》(耒办发〔20xx〕20号)、《XX市20xx年水稻集中育秧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耒政办发〔20xx〕21号)、《XX市20xx年国家粮油高产创建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耒政办发〔20xx〕25号)等12个文件,对全年粮食生产及集中育秧工作做出了详细部署和及时调度;严格执行粮食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书记、市长亲自抓,市级领导分区包片负责;把粮食生产列入各乡镇办事处目标管理考核主要内容,并大幅增加考核分值比重;全面实行台账管理,建立了责任包干、抛荒整治、种粮补贴、集中育秧等系列台账;实行比XX市要求更严格的耕地抛荒责任追究制度;层层签订责任状,建立奖罚机制,形成了高压、高效的工作机制。

  2.继续加大财政投入。20xx年、20xx年市财政均安排粮食生产专项资金1200万元。20xx年,市财政在十分困难的'情势下,安排了粮食生产专项资金1300万元,较上年增加了100万元,主要用于水稻集中育秧、三项技术推广、粮食高产创建、机插秧示范、抛荒治理、种粮大户(合作组织)奖励、先进乡镇奖励等。

  3.着力创新技术服务。为切实抓好技术服务,今年我市采取了强硬措施。一是彻底完成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在市委政府的领导下,基层农技人员通过资格审查、考试、面试、考核等一系列正规程序,171个差额基层农技人员实行了财政全额供养,并按政策规定办好社保和医保。我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工作全面完成。二是组建技术专家组。从农业局抽调粮油、植保、土肥、科教、种子、推广中高级技术人员组成专家组,主要负责制定全市粮食生产规划、技术意见与实施方案;编印技术资料、开展乡村干部与农技人员技术培训;指导乡镇做好粮食生产台账,办好高产创建示范;推广高产优质良种、集中育秧、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机耕机插机收等高产配套适用技术;在集中育秧、移栽、大田管理、收获等关键农事环节巡回乡村进行指导、接受咨询和解难答疑。三是实行“联乡驻点”人员包干责任制。82位技术员常驻集中育秧点,分别联系乡、村两级,针对浸种催芽、播种、秧田及大田管理等进行全程现场技术指导,确保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户到丘。四是成立了晚稻“两防”工作组。针对今年寒露风可能早来,病虫害严重的情况,农业局成了防晚稻寒露风防病虫工作组,主要工作包括调查各乡镇幼穗分化和病虫害各乡情况;组织督查考核;印发技术手册5万册,张贴简报0.5万张,组织培训170期,广播、电视、手机等多媒体宣传。全市开展水稻专业化防治面积32.8万亩、机耕面积115.01万亩、机插面积25.7万亩、机收面积(预计)108.7万亩,分别比上年增加2.8万亩、1.18万亩、2.8万亩、1.3万亩。

  4.大面积开展高产创建。20xx年,我市从粮食生产专项经费中安排80万元配套资金用于高产示范片创建工作,开展了“万千百”梯级示范。20xx年我市继续加大投入,安排100万元配套资金开展了“整万千百”梯级示范。全市共实施双季稻高产创建24万余亩,其中洲陂乡为双季稻高产创建整建制推进乡镇;在马水和亮源乡实施3个部级万亩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在遥田镇和泗门洲镇创办2个市级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全市有37个乡镇处共实施了37个千亩示范片,部分有条件的村共创建了260余个百亩示范片。示范片内杜绝了耕地抛荒和水稻直播,优良品种、规范化栽培、病虫害统防统治等先进技术覆盖率达到100%。每个示范片都明确了行政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每个万亩示范片都组建了一个包括栽培、植保、土肥、农机等方面优势互补的专家团队,长期驻点指导,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确保先进技术落实到户到丘。7月15日至16日,省农业厅验收专家组对洲陂乡双季稻高产创建整建制早稻示范、马水乡万亩双季稻高产创建早稻示范片、亮源乡万亩早稻高产创建示范片等3个早稻高产创建项目进行了测产验收,其中洲陂乡平均亩产445.2公斤,超目标产量5.2公斤,较上年增产30.2公斤,增长7%;马水乡平均亩产456.6公斤,超目标产量6.6公斤,较上年增产31.6公斤,增长7%;亮源乡平均亩产507.9公斤,超目标产量3.9公斤,较上年增产28公斤,增长6%。专家一致评价示范片早稻产量高、规模大、示范效果好。就当前形势看,示范片晚稻能实现100%安全齐穗,预计超目标产量。

  三、当前工作情况

  1.抓好晚稻“两防”工作。今年为促进晚稻正常生长发育,确保安全成熟,实现晚稻丰收,我市及早采取了防晚稻寒露风防病虫措施。一是制定了防范预案,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确保投入。二是制定了关于做好晚稻防寒露风防病虫工作的意见,并制成小册子发放到村。提出对寒露风到来尚未抽穗田块,要灌深水保“胎”;对寒露风来临前已抽穗的,结合喷施“谷粒饱”叶面肥加适量“九二〇”,促进提早抽穗;对寒露风来临时正处于抽穗扬花的稻田,应灌深水保温御寒等技术措施,尽量减轻低温危害。对已齐穗的晚稻喷施“水稻灌浆肥”增粒重。病虫防治要针对主攻对象和水稻生长发育期,当前做好迟熟中稻保穗战和晚稻保苗战役,九月中下旬做好晚稻保穗战役。尤其要抓好晚稻九月下旬的稻飞虱应急防治。三是及时采购“两防”物质免费发放。市财政安排50万元资金,政府集团采购“喷施宝”、“水稻灌浆肥”、“谷粒饱”等晚稻“两防”物质,免费发放到17个乡镇的农户,完成计划实施面积15.6万亩。四是组织督查促落实,强化考核保效果。

  2.抓好秋冬农业工作。20xx年我市秋冬种工作做到了抢季节、早部署、早落实,全市秋冬种生产规模维持82万亩,秋冬种作物覆盖率在85%以上。其中油菜55万亩,蔬菜15万亩,绿肥6万亩,以马铃薯为主的秋冬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万亩。市财政安排40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发展秋冬农业生产,其中300万元用于政府集团采购湘杂油763等优质杂交油菜种子40万包(每包100克、可用1亩)及“五增”牌硼肥20万包(每包400克、可用1亩),已于9月20前全部免费发放到农民手中,广大农民群众正在抓紧播种育苗。

  我市今年全境风调雨顺,是近年少见的好年景。全市种植业播面、产量呈现全面增长。粮食生产工作更是在省、市领导的关心和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新的成效。今后,我们将坚定把抓好粮食生产作为农业工作的第一要务,确保我市粮食生产的健康稳定发展。

2023年粮食生产工作总结3

  一、高升镇基本情况

  高升镇位于盘锦市盘山县东北端,西接北镇市、黑山县,东与台安县相邻,为四县九乡交汇之地。全镇幅员面积158.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5万亩,辖17个行政村,总户数8961户,总人口29277人,劳动力14500人。

  二、粮食生产情况

  20xx年,高升镇完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0.2万亩,其中,水稻4.1万亩,玉米5.7万亩,大豆0.2万亩,高粱等其它杂粮0.2万亩,粮食总产量3000万公斤,较历年平均产量减产过半。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理清思路,明确目标

  面对全镇粮食生产的实际,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集有关部门对粮食生产进行专题研究,针对年初干旱少雨的气候,召开全镇大会,并制定下发了《高升镇抗旱工作

  实施方案》,指导全镇抗旱工作的全面实施。

  基本思路:切实保护和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科技水平,发挥区域优势,优化粮食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突出标准化生产,推进粮食产业化进程,确保实现农民丰产丰收。

  总体目标:全镇粮食播种面积计划超过10万亩,总产量达到6300万公斤。

  (二)科学规划,合理安排

  镇党委政府通过派专人对全镇的地理状况、地质条件、气候特点、水资源现状、劳动者素质等进行调研,在充分掌握了解全镇概况的基础上,对粮食生产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安排,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动力,以农民增收为落脚点,确保粮食生产合理发展。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引导和鼓励农民生产无公害粮食产品,重点发展优质无公害水稻和高产抗病玉米,良种推广普及率达到100%,无公害生产面积达到50%。

  (三)狠抓技术推广和服务

  成立了以农业技术推广站为主的`科技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任务,注重协调配合,深入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广播、板报、培训会和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大力宣讲农业科学技术,讲解良种良法的优点、种植方法和田间管理措施,将适用的技术传授给广

  大人民群众。另一方面,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指导,手把手教会农民各种种植方法和在栽培中应注意的各个环节。今年以来共召开各种培训会120余次,受训4000余人次,现场指导300余户1000余人。

  (四)贯彻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认真贯彻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四补贴”惠农政策;多方筹集资金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发放科技书籍、补贴水稻全程机械化建设示范户。

  (五)大搞农田基本建设

  为了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产增收,高升镇以农业综合开发和土地整理项目建设为契机,大搞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了沃土工程、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建设工程、节水衬砌工程、引水渠清淤工程、农田道路及防护林网工程、桥涵闸水利配套工程等建设。这些工程建设,培肥了地力,改良了土壤结构,提高了土地综合生产能力,改善了农田小气候环境和农民生产条件,增强了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在春季抗旱和夏季除涝过程中,发挥了突出作用。

  (六)全力做好抗灾减灾工作

  今年遭遇集中强降雨袭击,农田大面积受淹,镇政府迅速组织各村,出动机车170余台班、人工20xx余工日,疏通排水、安放水管、修补道路、修建桥涵,使洪涝灾害的损失降到了最低。

  四、减产原因及分析

  20xx年粮食亩产平均不足500公斤,为多年来所罕见,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春季气温、地温回升慢、晚,播种时间较往年推迟,特别是水稻,育苗和插秧时间延后1015天,粮食作物生长期缩短。

  2、7、8月间遭受50年来未遇特大暴雨,一个月内降雨将近700,农田被淹多日。

  3、连年干旱,群众心存侥幸,支渠以下排水沟大多种植庄家,个别干支排水渠内有淤堵现象,无法满足如此强大集中降雨形成的超常排水量,农田积水不能彻底迅速排水。

  4、作物抽穗扬花授粉期,时逢连日降雨,授粉结实率明显降低,玉米空杆率超过30%。

  5、连日降雨田间湿度大,致使病害严重发生,特别是水稻稻瘟病发生面积大、病情重。

  6、多日低温寡照,作物生长发育迟缓,光合效率低,灌浆受影响,籽粒不饱满。

  7、群众生产仍按常规,防病治病方法不当,次数不够、药量不足(雨后不能及时补施)。

  五、明年工作打算

  (一)任务目标: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0万亩,总产量计划实现6500万公斤。

  (二)主要措施

  1、调优粮食种植结构。稳定水稻种植面积,推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力争全部达到无公害食品标准;玉米以密植高产品种为主,辅以发展糯玉米、青贮玉米生产;在旱田区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地膜覆盖和间套复种栽培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率,实现节本增效。

  2、继续全面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农资综合补贴惠农政策及其它扶持政策。

  3、做好技术服务。指导农业生产,培训农民骨干,传授病虫害防治技术,搞好病虫害的测报与防治,推广先进技术,着重抓好测土配方施肥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

  4、搞好抗灾减灾工程。由于多年未降大雨,抗旱工程相对较好,而除涝工程急需加强,为此,镇党委、政府计划利用冬春季时间,对全镇主要排水干支渠进行一次彻底的请扩,总计113条,全程200公里,从根本上改善农田排水条件,增强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促进粮食丰产丰收。

2023年粮食生产工作总结4

  一、气象区域自动站新建、改造工作

  我局于11月底完成了两要素自动站升级改造,新增了风向风速监测能力;在五矿、水清新增了四要素自动站,全面完成了建设任务。在长江岸边、博物馆新增了气象实景监控摄像头,提高了气象服务能力。

  始终把自动气象站的维护管理工作列入汛期日常工作的重点,落实专人对全县自动气象站进行维护,保证24小时内解决故障,现全部自动站运行情况良好、数据传输及时,国家站全年传输及时率达99.87%,区域站为98.91%,单雨量站为99.76%,为江安防灾减灾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气象服务工作

  全方位的做好重要天气过程、重大灾害性天气、重要时节、重点产业的`气象服务工作,努力做到每次重大气象服务无失误,每一次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机会不放过。由于我们预报准确、服务及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把群众损失降到了最低。我局每周、每月定期通过书面报送、党政网及无纸化办公平台等方式向县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政府相关部门、各乡镇传送旬月季天气预报,不定期书面报送气象专题预报、气象信息快报;坚持每天向应急、防汛、国土等部门发布天气预报,共同做好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加强区域联防。

  三、20xx年工作计划

  (一)加强防灾减灾服务体系建设,建立防灾减灾长效机制。打造高水平、现代化、功能完善的综合气象业务服务平台,提高气象预测预报能力;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和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力度,做好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工作,增强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

  (二)加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做好水清炮点现代化建设,20xx年建成标准化炮点。

  (三)继续推进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提升为农气象服务能力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水平。

  (四)做好20xx年汛期气象服务工作,做好为县委、县政府以及各部门的决策服务,加强与各个部门的联系,密切监视各种转折性、灾害性天气,进一步开展精细化天气预报,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预报服务,以及重大社会活动气象保障服务工作和农事关键期预报服务工作。

2023年粮食生产工作总结5

  一、基本镇情

  大兴镇位于县境西南部,东与茂林、伍寨两乡交界,南与伍寨、码口接壤,西临金沙江与四川省金阳县相望,北与莲峰镇相连,是一个以种养业为主的农业大镇,辖大兴、鲁机、梨园、骆丘、核桃、马坡、金沙、河口8个村民委员会,65个自然村186个村民小组及一个街道居民小组,居住有汉、彝、苗、回四种民族。xxxxx年末总人口8867户37624人,其中有农业人口35522人,有劳动力18127人。境内地势狭长,东部和南部为连绵高山,沿江一带呈缓坡小坝,最高海拔2820米,最低海拔470米,镇政府驻地海拔760米,距县城155公里,属典型立体气候。全镇国土面积140.8平方千米,全镇耕地面积29062亩,其中水田2867亩,旱地26195亩,农民人均占耕地0.77亩。08年完成大、小春种植面积36370亩,比去年同期增长4.6%,其中大春作物 28570亩,小春作物7800亩,产量7711吨,比去年同期增长3.6%。

  二、粮食生产落实情况及效果

  (一)粮食产量和面积

  按照镇人民政府与县人民政府签订的《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责任书》和上级有关会议要求,认真落实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切实加强基本农田建设与保护力度,加大农技措施的推广力度,积极引导农民种植粮食作物,加快科技兴农步伐,确保全镇粮食大灾之年增产增收。20xx年,全镇实现粮食总产量7711吨,比xxxxx年增产271吨,增长3.6 %。全年完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6370亩,其中小春播种面积7800亩,产量 591吨;小麦286亩、301吨,胡豌豆211亩、221吨,洋芋8300亩、1968吨。大春播种面积28570亩,产量7120吨;水稻1610亩、818吨,玉米11030亩、2717吨,红薯4980亩、1291吨,大豆1500亩、187吨,其他杂粮1000亩、120吨;荞子100亩、13吨,燕麦50亩、6吨。

  (二)技术推广

  我镇20xx年年的农业科技措施推广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核心,认真贯彻落实市、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和《永善县人民政府关于认真做好20xx年农业生产工作的意见》(永政发﹝20xx﹞1号)精神,制发了《大兴镇人民政府关于认真做好二〇〇八年农业生产工作的意见》,立足镇情和区位优势,合理布局,以“抓好示范样板,带动大面生产”为目标,强化领导,落实责任,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农业科技含量得到进一步增长,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为推动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夯实了基础。为总结经验,克服不足,深入抓好各项科技措施的落实,确保增收目标的实现。

  1、实施冬季农业开发7600亩,其中:冬早蔬菜3000亩(样板200亩),冬洋芋20xx亩,冬早玉米20xx亩(样板200亩)。小春产量591吨。

  2、完成大春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总28570亩(玉米11030亩,水稻1610亩,红苕4980亩,杂粮1000亩),其中粮食示范样板6020亩。

  3、推广杂交玉米良种13910公斤,面积9270亩,良种覆盖率达84%。

  4、完成玉米育苗单株定向密植样板500亩。

  5、完成地膜玉米种植5100亩,其中示范样板3200亩;完成玉米育苗移栽600亩,其中样板500亩。

  6、推广杂交水稻良种1645公斤,完成种植面积1610亩,良种覆盖率达100%;推广水稻饭糯混栽600亩,建成样板点1个120亩;推广水稻旱育稀植1550亩,其中样板898亩;推广水稻宽窄行条栽600亩,其中样板300亩。

  7、种植优质无公害蔬菜1100亩,其中样板450亩。

  8、完成魔芋种植830亩,其中魔芋基地样板52亩。

  9、推广种植脱毒马玲薯5800亩。

  10、推广种植冷冻蔬菜150亩。

  三、增产原因分析

  今年,大兴镇粮食呈现平稳增长,其原因主要表现为:

  (一)政策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中央有关文件的出台,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农业的高度关注,特别是粮食安全问题。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农民种粮的优惠政策和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在种植面积、生产投入等方面有较大的增长。

  (二)播种面积扩大。过去,部分地方片面理解结构调整,认为结构调整就是减粮扩经,没有理解结构调整的真正内涵,缩减了粮食种植面积。通过认真宣传结构调整的`真正含义,恢复性的扩大了粮食种植面积。

  (三)粮价上涨,市场看好。从去年以来,粮食价格呈上涨趋势,使种粮效益逐步提高,增强了农民种粮的信心,使部分撂荒闲置的土地种上了粮食。

  (四)技术落实到位。由于各级政府对粮食生产的高度重视,各级业务主管部门、技术人员广泛开展了技术入村到户,多次印发技术资料、科技知识宣传资料,召开各种培训会等种形式,将技术落实到田块,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

2023年粮食生产工作总结6

  今年,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把粮食生产工作摆上了重要位置,以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为重点,以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为核心,依靠科技,提高了粮食生产水平。加大力度,落实了各项政策措施。全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6512亩,粮食总产量6312吨,圆满完成了年初下达了目标任务。现就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目标明确、责任落实

  为实现粮食生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目标,乡党委、政府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全面分析了粮食生产面临的形式,针对薄弱环节,重点抓紧抓好。坚持”稳定粮食生产面积,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发挥区域优势,优化品种品质结构,确保总量供还应平衡,保护粮食生产能力“的原则,立足抗旱狠抓早,面各市场调结构,推广先进适用避灾增产技术,因地制宜推广普及三熟制,扩大复种面积,严格控制非农占地,引导农民大力开展复耕种粮。夺取了全年粮食丰收。

  为实现全年粮食生产目标,我乡将粮食生产面积和产量分解到了各村,并签订了粮食生产目标责任书。落实了农业分管领导胡世民同志负责牵头,由乡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具体负责技术指导。

  二、依靠科技,推广增产技术

  1、坚持适时早播

  坚持适时早播,分段卡死播期,海拔在800米以下的地段在3月20日前,800米以上的地段在4月5日前结束了春播。在作物安排上实行先播玉米,再播水稻。最后播红苕。

  2、规范了旱地改制

  规范旱地改制提高复种指数,因地制宜推广了三熟制,增加麦—豆—苕,麦—玉—豆,麦—豆—豆等。

  3、推广高产优质良种,合理搭配

  我乡因势利导,按照区域化、产业化的要求推广高产优质品种。水稻以高产段质杂交和Q优1号,金优725为主,合理搭配D优527,冈优系列,玉米种以东单60,长坟13为主,合理搭配丹科2152,连玉15,不麦以川麦107,川农为主。

  4、保温育苗

  保温育苗是保证大春作物苗全苗壮,实现满霜满插的重要措施,水稻采取了早育秧1500亩,抛秧1622亩,玉米采取了地膜覆盖玉米1000亩,肥球育苗6048亩,红苕采取了提前增温育苗。

  5、病虫草鼠综合防治

  大小春作物分别采取了化学除草8000亩,各种作物预测预报工作,实行科学预防。防治了各种作物病虫害,同时政府组织开展了春季农田舍统一灭鼠工作。

  二、落实播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我乡把恢复和增加粮食播种面积作为粮食生产的重点,通过增加间套、轮作、扩大复种等途径增加了粮食播种面积,并大力宣传复耕优惠政策,随着粮食价格的上扬,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普遍提高。全年共播种水稻3122亩,总产达530吨,玉米播种面积为7048亩,总产达20xx吨,小麦播种面积为3330亩,总产达666吨,洋芋播种面积为3780亩,总产达630吨,红苕播种面积为3780亩,总产达1134吨,大豆播种面积为540亩,总产达80吨,晚秋洋芋播种面积为410亩,总产达20吨。

  总之,我乡粮食生产工作在县农业局的.正确指导下,在张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通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增产技术推广力度不够,粮食生产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等,针对我些问题,我们将在来年的工作中不断加强和改进。

2023年粮食生产工作总结7

  20xx年,在统计局党组的正确领导和全局同志们的大力帮助下,经过科室同志们的共同努力,我们完成了各项统计调查任务,按照局里的安排和要求,为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为了将来我们的工作更好,现将我们一年来的工作做一总结,报告如下:

  20xx年我们农村科完成了九项统计调查工作。

  第一、完成了农村基本情况和农业生产条件的调查统计工作。

  农村基本情况和农业生产条件是农村、农业先进水平的标杆,代表着农村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高低,标志着我市农村、农业的现代化生产方式。在这方面,我们积极与农业、农机、水利、土地等涉农有关部门积极合作,密切配合,周密布置,合理安排,实事求是的调查整理有关数据,为上级统计部门和当地经济管理部门提供了准确数据,使之准确及时地反映了我市的农村生产力水平,为全市的农村经济发展大局起到了应起的作用。

  第二,完成了夏收、秋收农产品生产情况的调查统计工作。

  虽然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低,但他终归是基础产业,关系着人们的吃饭穿衣的基本问题,粮食生产更是国家的基础,在今年的农产品生产调查统计中,我们积极下村入户,尽量多的查颗数粒测产和实收实测定产,确保搞准弄清农产品产量,并将在调查统计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汇总报告,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为确保我市的粮食大市和农业强市的称号做出了贡献。

  第三、完成了我市畜牧业的调查统计工作。

  在我市的农业生产中,畜牧业是一条短腿,存在规模化程度低,畜牧产品养殖总量少,在农业产值中的比例小等等多种不足,为了我市畜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进步,今年,在完成常规畜牧业总体情况调查统计的基础上,我们对全市所有规模养殖户进行了普查摸底,并入录计算机、建立起了畜牧业规模养殖户名录库,以更好的对畜牧养殖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检测、预告,以确保我市畜牧养殖业良性健康发展。

  第四、进行了夏收、秋收及全年农作物灾情情况的调查统计。

  在今年的农业生产中,前半季旱情严重,后半季风调雨顺,农作物收获季节却灾情连连,对我市的农业生产造成了较大影响,尤其是棉花等农作物灾情严重,针对此种情况的发生,我们配合农业、气象会同乡镇有关人员,及时地对农作物受灾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统计,做到了及时调查统计,及时汇总上报,为我市的抗灾增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第五、完成了县(市)、乡(镇)、村社会经济发展基本情况的调查统计。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基本情况统计是社会各界了解当地经济发展现状,制定区域经济政策的重要工具,是为各级党委政府进行分类指导、制定正确的国民经济发展战略提供的重要的参考资料。这项统计调查工作横向涉及我们统计局所有专业和我市众多的经济、社会管理部门,纵向涉及市级本身和全市所有乡镇以及所有行政村,每一个地方的每一项指标都代表着某个区域的某一个方面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在此项调查统计中,我们采取会议布置调查、登门调查、入户访问、电话调查等等多种渠道进行资料搜集,对每一项数据都认真核实,确保数出有据,数出有源,数据合理,客观真实的反应当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水平。

  第六、完成了第一产业的增加值核算工作。

  第一产业增加值是区域生产总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农村科对我们所负责的第一产业的增加值按照上级要求及时调查,及时核对,及时计算,确保核算出的第一产业的增加值能够真实客观的.反映我市第一产业的真实的发展水平,能够反映第一产业生产经营的最终成果,基本做到了不重、不漏,不浮夸、不瞒报。

  第七、完成了农业产业化的各项调查统计工作。

  今年,农业产业化统计工作除了完成正常的报表工作外,还对我市的全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重新进行了核实认定。我们对我市的辣椒专业市场、两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五个农产品加工(养殖)基地进行了重新登统,进村、进厂、入户核对有关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同时,还积极与发改局、农业局、林业局、农业产业化办公室等有关部门积极联系,对处于标准边缘的龙头企业等也进行了核实,做到应统尽统,对我市东平奶牛养殖场和康华牧业有限公司进行了省级农业产业化单位的申报工作,俩家现代化农业龙头顺利进入河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监测龙头企业序列,参加全省的产业化的监测考评和重点监测。

  第八、进行了农业报表直报平台的试点工作。

  在今年,按照上级部门的统一安排,在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在局长们的亲自部署、安排和参与下,克服了种种困难,对我市所有10个乡级单位进行了直报平台的建立和运用,经过三轮六次报表的试运行,我市农业报表直报工作进展顺利,为农业报表的正式直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大提高了农村统计工作效率为保证数出有理,数出有据打下了新技术基础。

  第九,协调组织完成了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并作为国家的数据质量验收点顺利通过了国家组织进行的质量验收。

2023年粮食生产工作总结8

  20xx年,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粮食局的精心指导下,以践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统领,紧紧围绕稳定和发展大局,立足本业,锐意进取,经过全体干部职工的辛勤努力,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地进展。现一年来的工作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一、完善机制,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年初制订了《关于落实“两个责任”有关重点工作的实施方案》,落实了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县局与基层公司、主要负责人与班子成员、班子成员与分管股室层层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狠抓工作落实。扎实开展了清理“吃空饷”、“会员卡”、严格婚丧嫁娶节俭办理、禁止重大节假日乱发津补贴、利用公款购买年货节礼等活动,机关风貌焕然一新。积极开展“讲做评”活动。以“讲规矩、守纪律、转作风”教育整顿活动为载体,先后开展了以 “廉政建设”、“重点工作任务”、“党建两项活动”等为主题的“讲做评”活动。撰写体会文章30余篇,通过“讲做评”活动的开展,在全局上下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全体干部职工工作干劲十足,达到共同提高和共同进步的目的。

  二、拓宽渠道,加大“爱粮节粮”宣传。为了倡导“爱粮节粮”风尚,传承“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我们与时俱进,创新思路,拓宽粮食工作宣传渠道,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媒体,扎实开展“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活动。建立了“蒲城粮食人”微信公众平台和移动短信平台,共在两个平台发布了33条以爱粮节粮为主要内容的粮食工作动态宣传内容,受众对象达一万人以上,有力的提升了群众对粮食安全的认知度。在10月16日第35个世界粮食日,到永丰镇杨家沟村开展“兴粮惠农进万家”为主题的爱粮节粮活动。参加活动的人员共计百余人,当天共发放粮食生产储藏知识读本百余本,爱粮节粮宣传单二百余份,解答群众有关粮食收购政策及仓储知识二十人次。达到了宣传国家粮食政策,普及科学储粮知识,倡导爱粮节粮的目的。

  三、优化服务,规范粮食收购市场。为进一步适应当前新常态,贯彻国务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精神,落实转变职能简政放权政策,总结分析了以前办理粮食收购许可证情况,提出了5条改进措施:一是实行一次性告知;二是及时

  快速实地核查;三是可以实行委托检验;四是放宽网点布局限制;五是改15天为7天缩短办理时限。今年共办理收购资格证15户,全县累计有收购资格的达到了102户,遍布全县各镇村,为农民卖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超前安排粮食收购工作。夏秋粮收购是粮食部门的重头戏,在收购前多次深入田间地头和收储、加工企业,了解夏粮生产形势及粮食流通现状,全面开展了仓容腾并、资金筹集、器材校验、人员培训等前期工作。同时结合实际适时制定了收购预案,引导各市场主体正确认识当前粮食流通格局,全面安排收购工作。截至目前,累计收购粮食18000万公斤,销售12000万公斤,超额完成了政府下达的收购、销售任务。

  四、抓早抓细,确保粮食生产安全。按照国家粮食局关于仓储设施专项调查的通知要求,3月份利用一个月时间对我县粮食企业的仓储设施进行了调查统计,定位拍照、数据逐项录入、审核汇总等程序,经调查,全县涉及的14户企业的16个库点、112栋仓库,总仓容27.7848万吨,于4月5日上报市粮食局。夏收前积极联系省市质检部门对我县涉粮企业的45台检化验仪器进行了校检,全力保障夏季收购粮食质量。夏粮收购时节,也是火灾、水灾和其它不安全事故的多发季节,为了强化涉粮企业的消防安全意识, 6月5日举办了《XX县粮食行业消防安全演练及知识培训会》,参加培训的人员共80余人,培训会后组织进行了火灾现场模拟演练,进一步增强了全员防火技能,为蒲城粮食行业安全生产工作奠定了一定基础。在夏粮秋粮收获期间,抽调专人分五个区域,采取深入田间地头、村组入户的形式对今年的夏季小麦和秋季玉米进行了扦样,共扦样75份,其中各取出10份作为我县品质及卫生测报样品上报省市粮油质监站,其余作为我县自检样品,这些粮食质量及品质调查信息为领导决策、企业收购、经营及生产提供了依据,为农民来年种植增收提供了参考。

  五、严肃认真,做好监督检查工作。根据市局《关于20xx年粮食库存检查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在各企业自查的基础上,按照“有仓必到,有粮必查,有账必核,查必彻底”的原则,对境内各级储备粮承储企业和国有企业商品粮进行了检查。历时半个月,共出动检查人员36人,检查库点13个,检查仓垛113个。同时,迎接配合了市政府的粮食库存核查和省局王处长一行的复查,经核查,全县各级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完好。积极创建国家级粮食监督检查示范单位,12月9日已成功创建为全国粮食流通监督检查示范单位。对全县102户有收购资格的各类粮食企业开展了细致检查。共出动检查次数19次,对未建立粮食经营台账和未严格执行统计制度的9例、未严格执行国家粮油质量标准的3例、未按规定公示政策信息的1例进行了责令整改和处罚,切实维护了全县粮食流通秩序。

  六、民生工程有序推进。按照放心粮油示范店和经销点的审批程序,严格标准审核,完成了4个放心粮油示范店和4个经销点的初审、验收、授牌工作。建立完善了放心粮油店的退出机制。对第一批授牌的金紫阳生态粮油示范店因不规范取消了放心粮油示范店的资格,并向社会进行了公示,有效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粮油消费安全。

  七、积极争取,项目建设有序进行。为着力改变我县仓储设施落后的被动困境,我们积极争取危仓老库改造项目,经过积极协调和多方沟通,党木粮油公司危仓老库改造项目申请成功,目前实施方案正在进一步制定当中。

  八、夯实责任,落实信访稳控措施。粮改以来,下岗人员多、遗留问题多,面对复杂的情况,我们按照“谁的人谁管,谁的人谁接,谁的人谁控,谁的事谁解决”的原则,我们始终站在维护稳定、保证和谐的高度,落实责任,严格措施,实行包联制度,理顺了接访程序和流程,把矛盾问题化解消化在萌芽状态。重点信访人、信访户我们也坚持做到入户下访、座谈公开约访,以政策为依据,以感情为纽带,消除化解矛盾,合理合法合情处理纠纷,目前全系统信访案件无积压,来访案件无推诿,共接待群众来访135人次,及时协调化解,有效地促进粮食系统和谐稳定。

  九、狠抓落实,深化党建主题活动。一是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印发了《粮食局党委关于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实施方案》,细致的制订了专题教育内容、时间安排表,坚持每周一由一名领导领学专题教育学习内容。6月8日,党委书记为全体干部职工上了一堂以《践行“三严三实”,转变工作作风》为主题的党课。9日,县政府领导韩建民同志为机关全体党员上了一堂以《自觉践行“三严三实”,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为主题的党课。全体党员干部普遍能够记好笔记,字数均在5000字以上,共撰写了学习“三严三实”心得体会38篇,评选出6篇优秀文章张贴于机关宣传栏中。三个阶段的学习交流和专题研讨已完成,问题清单和整改提升台账也已经建立。

  二是积极开展“城乡党组织共建、青年干部挂职”、“回原籍”活动。局机关党支部与永丰镇杨家沟党支部共建,七名青年干部挂职干部分别挂职永丰镇石马村、杨家沟村、唐堡村、坞坭村,16名回原籍干部分别在15个村(社区)开展工作。局长许进录召集本村回原籍干部召开对接座谈会,梳理出了20xx年拟办的8件实事;王润锋同志协调解决村整体搬迁事宜;王雪联、梁军等同志回村积极排查矛盾、帮助建立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魏亚东、李万锋同志协调联系相关部门为原籍村硬化巷道、联系解决五保户问题等等,挂职和回原籍干部都在以实际行动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

  三是积极开展党员义工和“红袖章”活动。28名党员干部积极响应“红袖章”志愿服务活动。深入达仁社区顺达巷,认真打扫路面卫生,热情的帮助居民清理花园垃圾,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十、建章立制,机关效能不断提升。进一步明确了粮食局工作职能,修订完善了考勤、请假销假、机关学习、车辆管理、公务管理、会议形式、来人接待、卫生管理、水电管理、安全门卫、食堂管理、值班值守等12项管理制度。按照“精简、高效、便民”的原则,撤并政策法规股、资产管理股、社保统筹股、老干部活动中心、信访办5个股室,重新整合机关资源,科学合理设置股室,制定内设股室职责,切实提高工作效率。重新制定岗位职责,按照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原则,对机关干部定岗定员定责,使每个岗位都有明确职责任务,形成一套科学的工作制度和系统的工作流程。调整了办公室布局,“窗口服务”单位和股室集中到一楼办公,既方便了群众办事,也使机关风貌大为改观,工作作风更加积极向上。重新制定了岗位职责和效能建设等13项制度。

  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参加了全县干部职工运动会。为确保运动会安全顺利进行,参加运动会前,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进行了健康体检,最后获得了最佳组织奖,凝聚了人心,锻炼了队伍。

  总之,20xx年来,经过全局上下团结一致,奋力拼搏,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还有差距,今后,我们要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市粮食局的指导下,继续发扬成绩,攻难克坚,为推进粮食产业可持续发展和我县粮食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畜牧业基本情况

  20xx年12月,XX市家禽存养量达517.9万只,牛存栏达19.7万头,生猪存栏43.8万头,羊存栏24.3万只,出栏分别是957.33万只、9.75万头、69.75万头、 23.95万万只,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已成为促进全市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支撑力量。

  (二)畜牧生产工作有序开展

  20xx年继续大力推进畜牧“双百工程”建设,加快畜牧业标准化生产、产业化进程,推广无公害养殖,目前已有26家“双百工程”品质畜牧业示范场(区)新建、提升项目建设完成,7家符合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标准的企业通过了验收, 2013年XX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技术推广项目现已建设完毕,2014年申报实施的生猪奶牛标准化养殖场改扩建等项目建设完毕,20xx申报项目正在积极准备实施。

  (三)春秋两季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工作全面完成

  为做好20xx年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工作,市畜牧兽医局从人员、物资和监管三方面着手,严格责任考核,严格考评检查,层层签订责任状,确保免疫密度、质量。10月底,全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全面完成,11月被省局抽查合格通过。

  (四)天津农垦(山东)现代农牧业示范园区进展顺利

  经过积极争取,天津农垦集团总公司与XX市达成协议,计划投资25亿元,用3-5年时间在XX市建设天津农垦(山东)现代农牧业示范园区,园区计划占地8万亩以上,以奶牛养殖加工为主体,采取种养结合的方式,项目建成后将是一个集奶牛养殖、生鲜乳加工销售、奶牛及副产品销售于一体的农牧结合的奶业产业园区。项目自去年7月1日正式施工,今年5月全部完工投产,完成项目投资额3.6亿元,现在已进奶牛4300多头。市畜牧兽医局在生产过程全程跟踪服务,推进了项目的实施进度,预计2016年末实际存栏可达到15000头。

  (五)认真开展全市畜产品质量安全大检查

  20xx年元旦春节期间,按照上级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深入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大检查工作。我局执法人员在市区有关场所进行检查,检查中真正做到严格执法、不留死角,切实维护我市畜产品质量安全。

  6月中旬-7月初,我局全面开展了以“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共出动执法车辆30车次,执法人员60余人次,发放宣传单500余份,设宣传点5个,悬挂宣传标语10个,现场接待咨询者300多人次,对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知识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好评 。 今年以来,进一步强化畜牧业投入品安全监管,开展饲料兽药普查,送检省局血清样本255份,省局来我市抽检肉尿73批次,全部合格。

  (六)积极争取上级扶持政策资金,助力全市畜牧业快速发展

  我们积极研究上级扶持政策,加强与上级相关部门的沟通,加大了对上政策、资金争取力度,争取到20xx年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243万元,20xx年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项目扶持资金300万元,20xx年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384万元,奶业发展补助经费42万元,山东省农业科技推广项目扶持资金20万元,2013年和下达20xx年生猪屠宰环节无害化处理补贴 28.5万元,20xx年中央财政养殖场病害猪无害化处理补贴资金 0.92万元,20xx畜禽标准化养殖项目扶持资金50万元, 20xx年中央财政畜牧良种补贴资金16.5万元,基层动物防疫补助57.9万元,累计获得上级支持1142.82万元,政策、资金的落实将有效促进我市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2023年粮食生产工作总结9

  20xx年度,在上级领导的悉心指导和殷实关心下,我镇紧紧围绕党委、政府提出的“工业兴镇、农业稳镇、商贸活镇、文明新镇”工作目标,以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为核心,狠抓工作落实,积极开展了粮食生产“123”工程(即保持粮食高产攻关一个亮点;强化水稻机插和粮食烘干二项重点;抓好粮食功能区、农民培训、农业保险三项服务),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高产攻关,六创省农业吉尼斯纪录。

  20xx年,是洞桥镇粮食生产成果辉煌的一年,高产攻关,春粮晚稻再创佳绩。5月31日,由省农业厅农作局、浙江大学、省农科院和市农技总站组成的农业吉尼斯专家组对洞桥镇百梁桥村全国优秀种粮大户许跃进种植的扬麦12小麦高产攻关田和百亩示范坊进行现场验收。实割三丘地块,高产攻关田亩产5xx公斤,百亩方平均506.8公斤,创浙江省小麦单产和百亩方吉尼斯纪录。12月3日,省市专家再次聚集粮食高产示范方,实割单季晚稻甬优12号三块,其中1.28亩高产攻关田块实现了最高产量943.1公斤,百亩方平均亩产达912.7公斤,再一次创造省吉尼斯单季晚稻单产和百亩方纪录;同时甬优7538”连作晚稻,亩均产量达到693.3公斤,折桂全省连作晚稻单产纪录;该坊内全年平均亩产达到1419.5公斤,创麦稻轮作“两季超三纲”(指年亩产超过1200公斤)百亩方省农业吉尼斯纪录,成为我镇、我区、我市农业的一大亮点。

  二、全力以赴,确保水稻机插和粮食烘干重点落实。

  (一)倾心尽力,保障水稻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为进一步提高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增强“五统一”社会化服务能力,我镇决定从20xx年起,实施水稻全程机械化区域性整体推进项目。为此,镇农发基金安排专项经费10万元,用于水稻全程机械化推进的补助;建立以南瑞粮机合作社为核心的示范基地;同时规范服务,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统一签订机插服务协议,规定服务面积、服务质量、服务价格,补贴享受等服务项目内容,加强检查监督,使社会化服务达到规范化的要求。据统计,全镇水稻机插面积共达12057.2亩,水稻机插率达84.2%,主要农作物植保率达96%,机耕、机灌及主要农作物机收率达100%,农机合作社五统一作业覆盖率83%以上。经区农机站验收,我镇达到市级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区域性整体推进示范镇。

  (二)因地制宜,发挥粮食烘干应急中心服务功能。针对当前农业生产中重产前、产中,轻产后服务的'现象,结合今年春粮收割期间连续阴雨,水分过高严重影响小麦品质导致无法入库的实际,积极向区政府提出强化农业产后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获得区领导的肯定。在梁桥米业创建粮食烘干应急服务中心,在去年投资869万元,建成日烘干能力1000吨设备的基础上,今年再投资280万元,进行设备技术改造,新建潮谷堆放通风系统,保证收储农民潮谷,使收储的潮谷不发热、不霉变;改造烘干设备,对烘干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噪音进行进行治理;同时建立健全粮食烘干服务运营机制,制定服务制度,以方便种粮农户为出发点,以保本微利的服务价格,配合国有粮食收储部门完成粮食订单任务,达到企业和农户双赢的目标。今年以来,该中心共服务烘干小麦8000吨、早稻500吨、晚稻6000吨。

  三、扎实勤恳,夯实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

  (一)稳扎稳打,顺利推进粮食功能区建设。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我镇20xx年度在洞桥镇仲夏畈落实区级粮食功能区建设2200亩,工程共投入45万元,修建渠道2500米,包括潘家耷和洞桥2个标段、新建机坡xx只、功能区牌子1座、机耕路路面硬化462米。项目区通过建设沟、渠、路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改善了粮食生产功能区生产条件,提高了粮食生产规模经营水平,推进了粮食生产机械化、现代化程度,从而全面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粮食功能区20xx年度种植粮食面积2951亩,其中春粮213亩、早稻736亩、中晚稻20xx亩,粮食复种指数1.34,各项基础设施完备,水稻的机收、机耕率达到100%,良种覆盖率达到100%,良种统供率超过60%,机插率80%。

  (二)强化培训,提升农民科学栽培管理水平。

  为进一步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经营管理水平和生产技能,根据我镇是全区产粮大镇的实际,围绕粮食生产开展“双千工程”农民专业技能培训,紧扣农业生产季节规律开展包括无公害八戒西瓜生产技术、早稻机插育秧技术、晚稻高产栽培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在内的农民实用技术专项培训,认真组织实施农业科技培训的各项工作。一年来,共举办粮食“双千工程”专业技能系统培训5期,培训学员458人次;农村实用技术专项培训xx期,授训人员675人次,超额完成区下达计划任务的12.5%;同时完成中央农广校农民中专学历教育招生计划5名。重点培训了承包面积20亩以上的100个种粮科技示范户,示范带动了600多个农户。

  (三)实事求是,凸显农业保险惠农助农作用。

  20xx年是我镇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的第五个年头,该项工作在区保险事业部、保险公司和各村协保员的通力合作下,取得了较好成绩,显著增强了农民抗灾能力和灾后及时恢复生产能力,切实保障了种养大户的安全生产,有力促进了我镇特色农业的持续发展。今年,全镇承保了水稻、小麦、毛竹大棚等8个农险品种,共有20个村1099农户参保,参加保险费718914.3元,其中农户缴费83469.6元,占xx.6%;种植业参保率达91.2%,完成区下达指标101.8%。另外,根据“村级上报信息、镇级现场勘验、区级确认定损”原则,按照“及时、真实、高效”工作要求,全年累计出勤田间勘验34次,共计理赔金额达2xx922.5元,主要包括小麦倒伏、西瓜大棚受损和晚稻台风受灾等,切实为农民挽回了部分损失,帮助农户尽快恢复了生产。

  成绩属于过去。随着中央和各级政府对粮食生产的进一步重视,我们相信新的粮食高产纪录、好的粮食生产经验会不断涌现,我们也将一如既往,继续开展超高产攻关活动和落实粮食生产工作,力争在新的一年有新的提高,为全市、全区的粮食生产再争光添彩。

2023年粮食生产工作总结10

  一、基本县情

  xx县地处重庆市东部边缘,是一个以种养业为主的农业大县,全县辖30个乡镇,386个村、居委会,4598个社,24.62万农业户,10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8.65万人,46.14万个农村劳动力。全县幅员面积4099.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9.35万亩(习惯面积),其中水田18.3万亩。

  二、粮食生产落实情况及效果

  (一)粮食产量和面积

  200X年,全县实现粮食总产量429552吨,比重庆市下达计划385400吨,增加产量44200吨,增产11.5%;比200X年增产24352吨,增6.0%。全年完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49.68万亩,比市计划147.90万亩,增加1.78万亩,增1.2%。其中小春播种面积51.08万亩,产量95510吨;小麦15.83万亩、23675吨,胡豌豆7.25万亩、8554吨,洋芋28万亩、63281吨。大春播种面积80.60万亩,产量30292吨;水稻18.09万亩、73021吨,玉米32.74万亩、128623吨,红苕22.40万亩、102401吨,豆类5.66万亩、3961吨,其他杂粮1.71万亩、1286吨。晚秋播种面积20.10万亩、24750吨,比市计划18万亩,增11.7%。再生稻2.10万亩、3600吨,秋洋芋10.5万亩、12600吨,秋红苕5.40万亩、7500吨,秋荞2.10万亩、1030吨。撂荒地5.56万亩已全部复耕,以村为单位经两次公示。目前正在兑现农民直补资金;

  (二)技术推广

  xx县制定了扶耕助粮和狠抓粮食生产的意见。5月上旬,县委、县府、人大、政协领导,带领机关干部到朱衣镇帮助贫困户搞“双抢”,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扶农促耕”活动开展。

  在xx龙桥乡建立1000亩玉米高产示范片,实现单产485.9公斤,比该乡平均产量增17.9%;在公平镇、红土乡建立稻草覆盖秋洋芋示范片20xx亩,得到了市农业局检查的充分肯定。各乡镇分别建立300-500亩的高产示范片,有力地推动了实用新技术的推广。

  (三)实施百万工程

  xx县按照重庆市农业局的统一安排部署,实施了“优质芸豆基地建设项目”,在3个乡镇实施。完成基地建设示范面积1.08万亩,平均亩产192.5公斤,实现总产20xx吨,比对照平均亩产102.8公斤,增产89.7公斤,基地良种覆盖率达96.1%,并建立种子繁育基地28亩,为生产提供优良种子。

  为了推进产业化实施进程,xx县农业局联系了“彭氏加工厂”、“红土地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万胜粮食加工厂”三家龙头企业,并建立长期联系机制,为企业排忧解难。龙头企业与农户落实了订单1.65万亩,农产品数量4950吨,目前已收购产品3890吨,订单兑现率已达78.6%。

  (四)信息反馈

  xx县按照《重庆市调度月历》要求,按时规范上报了相关数据及资料,未出现一项未报情况。并积极主动上传粮食生产动态,增产增收,结构调整,实用技术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推广,产业化开发,抗灾、救灾及民情的民意等信息今年共上报农情统计39次、中国种植业网采用xx县农情材料29篇、在《xx农业》上报道生产动态155篇。

  三、增产原因分析

  今年,xx县粮食呈现恢复性增长,其原因主要表现为:

  (一)政策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农业的高度关注,特别是粮食安全问题。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农民种粮的优惠政策和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在种植面积、生产投入等方面有较大的增长。

  (二)播种面积扩大。过去,部分地方片面理解结构调整,认为结构调整就是减粮扩经,没有理解结构调整的真正内涵,缩减了粮食种植面积。通过认真宣传结构调整的真正含义,恢复性的扩大了粮食种植面积。特别是重庆市出台的撂荒地复耕优惠政策,仅此一项就扩大了5万多亩面积,确保了粮食种植面积增加。

  (三)粮价上扬,市场看好。从去年10月份以来,粮食价格呈上扬趋势,使种粮效益逐步提高,增强了农民种粮的信心,使部分撂荒多年的土地种上了粮食。

  (四)技术落实到位。由于各级政府对粮食生产的高度重视,各级业务主管部门、技术人员广泛开展了技术入村到户,多次印发技术资料、科技赶场、召开各种培训会等种形式,将技术落实到田块,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

  四、主要措施

  (一)理清思路,明确目标

  面对全县粮食生产的实际,xx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集有关部门对粮食生产进行专题研究。并召开了全县粮食生产工作专题会议,县政府与各乡镇签订了粮食目标责任书,制发了《xx县关于抓好200X年粮食生产的意见》,提出了200X年粮食生产的工作思路、总体目标和工作重点,用以指导全县粮食生产工作的全面实施。

  基本思路:切实保护和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科技水平,发挥区域优势,优化粮食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突出标准化生产,推进粮食产业化进程,确保全县粮食恢复性增长,实现农民增收。

  总体目标是:全县粮食播种面积计划达到145万亩,总产达到42万吨,油菜播种面积达到12万亩,总产达到1.2万吨,粮食总产比上年增长4%以上。

  工作重点是:深挖复种潜力,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狠抓晚秋生产,开发利用秋冬资源;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提高科技水平。

  (二)、深挖复种潜力,增加粮食种植面积

  恢复发展粮食的难点是恢复粮食播种面积,由于退耕还林和农业结构调整,加之种粮比较效益低,粮食播种面积一度呈下滑趋势,给恢复粮食播种面积带来了较大难度。xx县通过撂荒地复耕,采取间套种,增加复种指数,特别是开发晚秋来扩大复种面积。一是抓住关键季节,指导和鼓励农民种满种尽撂荒地、房前屋后、田边四脚等可利用耕地;二是实行分类指导,适度增加旱粮和杂粮的种植面积,特别是利用田坎种植玉米、高梁、大豆、杂豆等作物;三是科学间套作、优化耕种模式,增加粮食复种指数,提高土地产出率。

  (三)、切实抓好晚秋生产,充分利用秋冬季资源

  xx县秋季光、热、水、土资源丰富,宜种晚秋作物较多,同时晚秋作物具有成本低、时间短、产量高、品质优、商品率高、效益好的特点,把发展晚秋生产作为当前增加粮食产量,调整种植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方面来抓,突出抓好以秋洋芋、秋红苕、再生稻为重点的晚秋生产。

  (四)、努力推广标准化先进实用技术

  要稳定粮食面积,必须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依靠科技进步,开发秋冬资源,提高复种指数,增加产量,提高质量,节约成本,实现增效。

  一是大力推广良种。引导农户选用农业技术部门推介的农作物良种。在市农业局推介品种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实际情况,水稻主推了Q优5号,Q优2号、川香优2号、D优6

  8、D优527等优质杂交良种。玉米主推登海3号、登海11号、绵单1号、海禾1号、长城990

  4、成单19等品种,马铃薯主推鄂薯3号、脱毒米拉等品种,红苕主推67-1

  2、南薯8

  8、梅营1号等品种。

  二是加大标准化生产的示范推广力度。根据全国标准化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场的要求,加快建立健全粮食质量标准体系。将市里制定的`优质水稻等无公害标准栽培技术编制成普及资料,及时印发培训到农户;重点推广主要粮油品种的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同时开展粮食品种、产地环境、生产和加工技术规范、产品质量与安全及相关检测方法等标准、规程的推广,使主要粮食作物产前、产中、产后的每一环节都有标准可循。

  三是大力推广水稻旱育秧、抛秧,脱毒马铃薯,玉米地膜覆盖育苗,平衡施肥,病虫草鼠综合防治等避灾增产技术。推广水稻旱育秧技术16万亩,抛秧2.5万亩,地膜玉米6万亩,脱毒马铃薯8万亩,平衡施肥60万亩,病虫草鼠综合防治130万亩次。

  四是大力示范推广农田保护性耕作新技术。农田保护性耕作是集沃土工程、节水农业、生态农业和环境保护于一体,且有免耕栽培节省投入、秸秆还田培肥地力、覆盖栽培节省用水和种植的农产品无公害的特点,是一项简化了生产流程的农业新技术的全新综合体,其关键技术是要求秸杆覆盖,免耕种植,保持水土流失,是省工省力、降低种植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实现节本增产的好技术。我县按照农田保护性耕作的基本原理和各地具体情况,加快了试验示范推广进程。

2023年粮食生产工作总结11

  今年,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把粮食生产工作摆上了重要位置,以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为重点,以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为核心,依靠科技,提高了粮食生产水平。加大力度,落实了各项政策措施。全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6512亩,粮食总产量6312吨,圆满完成了年初下达了目标任务。现就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目标明确、责任落实

  为实现粮食生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目标,乡党委、政府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全面分析了粮食生产面临的形式,针对薄弱环节,重点抓紧抓好。坚持”稳定粮食生产面积,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发挥区域优势,优化品种品质结构,确保总量供还应平衡,保护粮食生产能力“的.原则,立足抗旱狠抓早,面各市场调结构,推广先进适用避灾增产技术,因地制宜推广普及熟制,扩大复种面积,严格控制非农占地,引导农民大力开展复耕种粮。夺取了全年粮食丰收?BR>为实现全年粮食生产目标,我乡将粮食生产面积和产量分解到了各村,并签订了粮食生产目标责任书。落实了农业分管领导胡世民同志负责牵头,由乡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具体负责技术指导。

  二、依靠科技,推广增产技术

  1、坚持适时早播 坚持适时早播,分段卡死播期,海拔在800米以下的地段在3月20日前,800米以上的地段在4月5日前结束了春播。在作物安排上实行先播玉米,再播水稻。最后播红苕。

  2、规范了旱地改制 规范旱地改制提高复种指数,因地制宜推广了三熟制,增加麦—豆—苕,麦—玉—豆,麦—豆—豆等。

  3、推广高产优质良种,合理搭配 我乡因势利导,按照区域化、产业化的要求推广高产优质品种。水稻以高产段质杂交和Q优1号,金优725为主,合理搭配D优527,冈优系列,玉米种以东单60,长坟13为主,合理搭配丹科2152,连玉15,不麦以川麦107,川农为主。

  4、保温育苗 保温育苗是保证大春作物苗全苗壮,实现满霜满插的重要措施,水稻采取了早育秧1500亩,抛秧1622亩,玉米采取了地膜覆盖玉米1000亩,肥球育苗6048亩,红苕采取了提前增温育苗。

  5、病虫草鼠综合防治 大小春作物分别采取了化学除草8000亩,各种作物预测预报工作,实行科学预防。防治了各种作物病虫害,同时政府组织开展了春季农田舍统一灭鼠工作。

  三、落实播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我乡把恢复和增加粮食播种面积作为粮食生产的重点,通过增加间套、轮作、扩大复种等途径增加了粮食播种面积,并大力宣传复耕优惠政策,随着粮食价格的上扬,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普遍提高。全年共播种水稻3122亩,总产达530吨,玉米播种面积为7048亩,总产达20xx吨,小麦播种面积为3330亩,总产达666吨,洋芋播种面积为3780亩,总产达630吨,红苕播种面积为3780亩,总产达1134吨,大豆播种面积为540亩,总产达80吨,晚秋洋芋播种面积为410亩,总产达20吨。

  总之,我乡粮食生产工作在县农业局的正确指导下,在张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通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增产技术推广力度不够,粮食生产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等,针对我些问题,我们将在来年的工作中不断加强和改进。

2023年粮食生产工作总结12

  沙门镇粮食生产功能区位于沙门镇东北部,四至范围:东以双斗村为界,西以76省道为界,北以温岭为界,南以墩头村为界,涉及上山头等3个村,区域面积1082亩,耕地集中连片,全部为标准农田,远离城镇等建设用地,为粮食生产区,交通便利,示范带动效果好。一年来,我镇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严格根据《浙江省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标准及验收认定办法(试行)》(浙粮区办[20xx]3号)文件精神和要求,不断规范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切实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充分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在确保完成省定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实现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上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领导重视,建立组织

  为搞好粮食生产功能区基础设施建设,经镇党委、政府专门研究决定,成立以镇长陈荣世为组长,副镇长颜通富为副组长,农办主任洪浩、工作人员蒋定杰、罗文红、王鹏为成员的沙门镇粮食生产功能区领导小组,负责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流转、生产服务、管理保护、科技提升、技术推广等各项工作。经过一年的努力,我镇投资50.26万元,新建机耕路260米,改建机耕路1170米,修复及清理渠道3200米,使新建机械下坡14只,使功能区内农田基础设施齐全,规模经营面积达100%。

  二、强化投入,基础设施。

  根据《关于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与保护工作的意见》(浙政办发[20xx]7号)文件精神和要求,我镇多方筹集资金,增加投入,保证粮食功能区的建设任务。

  一是立地条件。耕地集中连片,面积1082亩,四至清楚,田面平整,水资源丰富,远离城镇,无工业污染,土壤肥力好,高标准、旱涝保收的吨粮田。

  二是水利设施。排灌渠道设施齐全,桐丽河贯穿区内,今年修复清理渠道3200米,全区渠道能全面满足农业生产要求。

  三是田间道路。区内田间道路布局合理,能适应中大型农机下田作业和农作物运输。今年新建机耕路260米,其中6米宽水泥路面150米,10米宽石渣路110米;改建机耕路1170米,3.5米宽石渣路320米,4米宽是石渣路130米,4米宽石渣路170米,3米宽石渣路550米。

  四是农电网络。功能区内农电网络齐全,农用输电线路等设备齐全,可满足农业生产安全用电需求。

  三、配方施肥,培育肥力

  根据粮食功能区现状,我镇通过施用有机肥、配方肥、秸秆还田以及种种绿肥等措施,大大地提高了土壤肥力,土壤剖面构型良好,排水通畅,无明显障碍层。

  四、机制创新,提高效益

  为提高粮食功能区内示范作用,我镇在机制上创新,采用政府引导、政策激励、生产服务、管理保护的办法,促进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经济。

  一是搞好土地流转。在功能区能,把分散的`耕地向种植大户集中,土地集中流转,种植规模化,提高规模效益,区内耕地面积1082亩,向种粮大户集中进行规模经营面积1082亩,规模经营面积比例为100%。二是做好生产服务。以玉环农场为主体为主体,大量使用机械化操作,提高机械化水平,使水稻育秧、机插率达到50%,水稻生产机耕机收率达到100%,全程机械化率达到80%。

  三是做好“三新技术”推广。在功能区内推广新品种、新农艺、新机械,采用早稻、蔬菜和单季晚稻轮作的新型农作制度。

  五、数据档案,建后管护。

  在功能区建设过程中,我镇注意档案管理,建立一套完整的功能区管护制度。同时建立电子地图和数据库档案及纸质地图和数据档案,实行纸质和电子化双重管理办法。并做好粮食生产功能区内的道路、渠道、泵站进行管理和维修工作。并把耕地面积、路、渠、泵站按各村所在地分解到各村进行管护,明确了责任人和管理人,加强了对功能区内基础设施管理。

  一、效益分析,前景广宽

  我镇今年建立的粮食生产功能区,通过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土地流转,加强农业技术指导和推广,经过一年的实施,达到了一定的效果。一是消灭了抛荒田。在功能区内,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土地流转达90%以上,承包户对农田全部实行季节性转包。

  二是效益普遍提高。在功能区内,采用早稻、蔬菜和单季晚稻轮作的新型农作制度,把专家的农技科技成果,通过农技培训,把新模式、新品种、新农艺推广到农户,产量与往年比普遍提高。三是示范作用显著。粮食生产功能区通过一年的实施,释放了农业结构调整的潜力空间,进一步推动粮食生产的布局调整,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设施,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功能区粮食生产的专业化和规模化,充分发挥了综合效益,促进粮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可以释放非粮食生产功能区发展各种经济作物的空间,促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和主销区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2023年粮食生产工作总结13

  县粮食生产年度工作总结 粮食生产事关全局,**县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政策措施,**县粮食生产实现了恢复性增长。

  一、基本县情

  **县地处重庆市东部边缘,是一个以种养业为主的农业大县,全县辖30个乡镇,386个村、居委会,4598个社,24.62万农业户,10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8.65万人,46.14万个农村劳动力。全县幅员面积4099.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9.35万亩(习惯面积),其中水田18.3万亩。

  二、粮食生产落实情况及效果

  (一)粮食产量和面积

  XX年,全县实现粮食总产量429552吨,比重庆市下达计划385400吨,增加产量44200吨,增产11.5%;比XX年增产24352吨,增6.0%。全年完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49.68万亩,比市计划147.90万亩,增加1.78万亩,增1.2%。其中小春播种面积51.08万亩,产量95510吨;小麦15.83万亩、23675吨,胡豌豆7.25万亩、8554吨,洋芋28万亩、63281吨。大春播种面积80.60万亩,产量30292吨;水稻18.09万亩、73021吨,玉米32.74万亩、128623吨,红苕22.40万亩、102401吨,豆类5.66万亩、3961吨,其他杂粮1.71万亩、1286吨。晚秋播种面积20.10万亩、24750吨,比市计划18万亩,增11.7%。再生稻2.10万亩、3600吨,秋洋芋10.5万亩、12600吨,秋红苕5.40万亩、7500吨,秋荞2.10万亩、1030吨。撂荒地5.56万亩已全部复耕,以村为单位经两次公示。目前正在兑现农民直补资金;

  (二)技术推广

  **县制定了扶耕助粮和狠抓粮食生产的意见。5月上旬,县委、县府、人大、政协领导,带领机关干部到朱衣镇帮助贫困户搞“双抢”,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扶农促耕”活动开展。

  在**龙桥乡建立1000亩玉米高产示范片,实现单产485.9公斤,比该乡平均产量增17.9%;在公平镇、红土乡建立稻草覆盖秋洋芋示范片XX亩,得到了市农业局检查的充分肯定。各乡镇分别建立300-500亩的高产示范片,有力地推动了实用新技术的推广。

  (三)实施百万工程

  **县按照重庆市农业局的统一安排部署,实施了“优质芸豆基地建设项目”,在3个乡镇实施。完成基地建设示范面积1.08万亩,平均亩产192.5公斤,实现总产20xx吨,比对照平均亩产102.8公斤,增产89.7公斤,基地良种覆盖率达96.1%,并建立种子繁育基地28亩,为生产提供优良种子。

  为了推进产业化实施进程,**县农业局联系了“彭氏加工厂”、“红土地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万胜粮食加工厂”三家龙头企业,并建立长期联系机制,为企业排忧解难。龙头企业与农户落实了订单1.65万亩,农产品数量4950吨,目前已收购产品3890吨,订单兑现率已达78.6%。

  (四)信息反馈

  **县按照《重庆市调度月历》要求,按时规范上报了相关数据及资料,未出现一项未报情况。并积极主动上传粮食生产动态,增产增收,结构调整,实用技术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推广,产业化开发,抗灾、救灾及民情的民意等信息今年共上报农情统计39次、中国种植业网采用**县农情材料29篇、在《**农业》上报道生产动态155篇。

  三、增产原因分析

  今年,**县粮食呈现恢复性增长,其原因主要表现为:

  (一)政策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农业的高度关注,特别是粮食安全问题。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农民种粮的优惠政策和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在种植面积、生产投入等方面有较大的增长。

  (二)播种面积扩大。过去,部分地方片面理解结构调整,认为结构调整就是减粮扩经,没有理解结构调整的真正内涵,缩减了粮食种植面积。通过认真宣传结构调整的真正含义,恢复性的扩大了粮食种植面积。特别是重庆市出台的撂荒地复耕优惠政策,仅此一项就扩大了5万多亩面积,确保了粮食种植面积增加。

  (三)粮价上扬,市场看好。从去年10月份以来,粮食价格呈上扬趋势,使种粮效益逐步提高,增强了农民种粮的信心,使部分撂荒多年的土地种上了粮食。

  (四)技术落实到位。由于各级政府对粮食生产的高度重视,各级业务主管部门、技术人员广泛开展了技术入村到户,多次印发技术资料、科技赶尝召开各种培训会等种形式,将技术落实到田块,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

  四、主要措施

  (一)理清思路,明确目标

  面对全县粮食生产的实际,**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集有关部门对粮食生产进行专题研究。并召开了全县粮食生产工作专题会议,县政府与各乡镇签订了粮食目标责任书,制发了《**县关于抓好XX年粮食生产的意见》,提出了XX年粮食生产的工作思路、总体目标和工作重点,用以指导全县粮食生产工作的全面实施。

  基本思路:切实保护和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科技水平,发挥区域优势,优化粮食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突出标准化生产,推进粮食产业化进程,确保全县粮食恢复性增长,实现农民增收。

  总体目标是:全县粮食播种面积计划达到145万亩,总产达到42万吨,油菜播种面积达到12万亩,总产达到1.2万吨,粮食总产比上年增长4%以上。

  工作重点是:深挖复种潜力,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狠抓晚秋生产,开发利用秋冬资源;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提高科技水平。

  (二)、深挖复种潜力,增加粮食种植面积

  恢复发展粮食的难点是恢复粮食播种面积,由于退耕还林和农业结构调整,加之种粮比较效益低,粮食播种面积一度呈下滑趋势,给恢复粮食播种面积带来了较大难度。**县通过撂荒地复耕,采取间套种,增加复种指数,特别是开发晚秋来扩大复种面积。一是抓住关键季节,指导和鼓励农民种满种尽撂荒地、房前屋后、田边四脚等可利用耕地;二是实行分类指导,适度增加旱粮和杂粮的种植面积,特别是利用田坎种植玉米、高梁、大豆、杂豆等作物;三是科学间套作、优化耕种模式,增加粮食复种指数,提高土地产出率。

  (三)、切实抓好晚秋生产,充分利用秋冬季资源

  **县秋季光、热、水、土资源丰富,宜种晚秋作物较多,同时晚秋作物具有成本低、时间短、产量高、品质优、商品率高、效益好的特点,把发展晚秋生产作为当前增加粮食产量,调整种植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方面来抓,突出抓好以秋洋芋、秋红苕、再生稻为重点的晚秋生产。

  (四)、努力推广标准化先进实用技术

  要稳定粮食面积,必须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依靠科技进步,开发秋冬资源,提高复种指数,增加产量,提高质量,节约成本,实现增效。

  一是大力推广良种。引导农户选用农业技术部门推介的农作物良种。在市农业局推介品种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实际情况,水稻主推了q优5号,q优2号、川香优2号、d优6

  8、d优527等优质杂交良种。玉米主推登海3号、登海11号、绵单1号、海禾1号、长城990

  4、成单19等品种,马铃薯主推鄂薯3号、脱毒米拉等品种,红苕主推67-1

  2、南薯8

  8、梅营1号等品种。

  二是加大标准化生产的示范推广力度。根据全国标准化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场的要求,加快建立健全粮食质量标准体系。将市里制定的.优质水稻等无公害标准栽培技术编制成普及资料,及时印发培训到农户;重点推广主要粮油品种的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同时开展粮食品种、产地环境、生产和加工技术规范、产品质量与安全及相关检测方法等标准、规程的推广,使主要粮食作物产前、产中、产后的每一环节都有标准可循。

  三是大力推广水稻旱育秧、抛秧,脱毒马铃薯,玉米地膜覆盖育苗,平衡施肥,病虫草鼠综合防治等避灾增产技术。推广水稻旱育秧技术16万亩,抛秧2.5万亩,地膜玉米6万亩,脱毒马铃薯8万亩,平衡施肥60万亩,病虫草鼠综合防治130万亩次。

  四是大力示范推广农田保护性耕作新技术。农田保护性耕作是集沃土工程、节水农业、生态农业和环境保护于一体,且有免耕栽培节省投入、秸秆还田培肥地力、覆盖栽培节省用水和种植的农产品无公害的特点,是一项简化了生产流程的农业新技术的全新综合体,其关键技术是要求秸杆覆盖,免耕种植,保持水土流失,是省工省力、降低种植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实现节本增产的好技术。我县按照农田保护性耕作的基本原理和各地具体情况,加快了试验示范推广进程。

【粮食生产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粮食生产工作总结08-05

粮食生产工作总结01-14

粮食生产安全工作总结精选07-13

镇粮食生产的工作总结范文08-21

粮食生产工作总结(精选17篇)07-14

粮食生产工作总结(14篇)01-24

粮食生产工作总结精选14篇01-24

粮食生产工作总结(精选14篇)01-24

粮食生产工作总结14篇01-24

粮食生产工作总结15篇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