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项目管理学习心得体会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学习项目管理心得体会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习项目管理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习项目管理心得体会1
本人做项目经理已经有5年的时间,感到做这个工作最要紧的就是要学会与项目干系人的沟通,项目经理最忌讳的就是完美主义倾向,尤其是做技术人员出身的,喜欢采用先进的技术方案,往往耽误了工作进度,结果得不到领导和客户的认可。而这些人最大的缺点就是不擅长沟通。我从一个技术骨干逐渐培养成为一个项目经理,目前已经能够带领20人左右的团队,.这期间感触最深的也是沟通的重要性。
下面是我的一点体会:作为项目经理我们每天都要面对的项目干系人有领导、组员和客户。和这些人沟通,让他们知道你打算怎么做,什么时候做,以及想要的结果是什么,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你和他们沟通的主要工作。既然沟通这么重要,就一定要确定好沟通的原则,沟通原则说不清楚,以后肯定要吃亏。沟通的第一个原则是规定信息的流动方式,是推还是拉。
推式沟通就是项目经理将主动发布信息,不管通过电话、邮件还是书面方式,保证将信息传达到每个人,这种情况适合小项目;拉式沟通意思就是项目经理利用OA的.公共信息交互区发布信息,对方需要什么信息就自己去查,这个方法适用比较大型的项目。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沟通方式就是确定主动沟通和被动访问,一般来说,这两种方式是同时存在的,尤其是你的直接领导,项目经理应该采取主动沟通方式,如果等到领导来问就已经很被动了。沟通的第二个原则就是对沟通的结果多做记录,很多项目经理怕写文档,但是项目经理一定要牢记“口说无凭,立字为证”的道理。
有时候项目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扯皮的事情,为什么会扯皮呢?就是因为没有证据。所以项目经理一定要养成写文档的习惯,把与领导和客户达成共识的重要内容写成文档,比如通过会议纪要请相关人员签字,这样以后扯皮的时候,就能做到有据可查。还有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就是因为领导的某些原因耽误了我们工作进度,比如你提交的报告,领导一直拖着不批,让你的工作无法继续,结果拖延了进度。因此,我的经验是给领导和客户提交材料一定要考虑留出时间余量,同时要确定期限,最好能留下记录,以后好确定是谁的责任;另外,最好能在项目启动阶段就和领导商定:如果提交三天后没有得到领导答复就算对方同意,这样你就会主动很多。
学习项目管理心得体会2
无论办什么事情应明确其目的和意义,有打算和安排,有了计划,就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具体的工作程序,就可以更好地统一集体的思想,协调行动,增强工作的自觉性,减少盲目性,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合理地安排和使用人力、物力,少走弯路,少受挫折,保障工作顺利进行,避免失误。计划一旦形成,就在客观上形成了对工作的要求,对计划实施者的约束和督促,对工作进度和质量的考核标准。这样,计划又反过来成了指导和推动工作前进的动力。总之,搞好工作计划,是建立部门正常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率必不可少的程序和手段。编制好工作计划,对于我们的工作,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提高工作效率,我们还编制了相关工作计划进度表,部门每一个人在工作例会上必须对自己一周的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汇报,然后由经理再对部门的工作做出总结,通过表格计划管理有效的加快了工作进度。
作为一个优秀的项目经理必须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工作能力及执行能力,还需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抵御压力的能力,还有良好的素养。我们要形成"人和"的氛围和环境。为此要把握交往的技巧、艺术、原则。维持良好的人脉关系有效的实现工作成功的目标。学会掌握沟通技巧,沟通虽不是技术的问题,但这是保障工作的最基本的职责。
细细回顾讲授课上讲的全面项目流程,以模块化的项目方式来做,找到正确的方法,以量化工具来规范、标准化的实现项目化管理,掌握正确的方法,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
人类社会越来越依赖集体的努力以及越来越多的、有组织的群体规模的扩大,管理人员的任务也就愈发重要了。因此,管理者必须具有敬业精神和服务意识,还要有解决突发性事件的能力,最重要的是靠得住、会办事、能共事、不出事等各方面的素质。管理工作做得好,把一个公司的.人、财、物三方面以最大程度的合理结合起来、组织起来、调动起来,搭配合理,就能以尽可能少的时间完成最大限度的工作,就能以尽可能少的开支为企业创造最大限度的经济利益。管理工作做得好,就能人尽其才,用兵如神,不但用尽可能少的人做好了工作,而且能使手下的每一个人都有施展才能的机会,使每一个人都能得到充分的锻炼。人才是企业之本,有了一支高素质、高水平、力量雄厚、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再加上使用得当,企业就会在任何时候都立于不败之地。
我个人认为项目管理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所著《论系统工程》一书的具体化代表,今后还要继续吸取各方面优秀成果,为实际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学习项目管理心得体会3
项目管理是指把各种系统、方法和人员结合在一起,在规定的时间、预算和质量目标范围内完成项目的各项工作。即从项目的投资决策开始到项目结束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以实现项目的目标。
项目管理的十大原则
1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3 其身正,不令而行;
4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5 磨刀不误砍柴功;
6 统筹兼顾;
7 无以规矩不成方圆;
8 欲速则不达;
9 众人拾柴火焰高
10 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项目管理的注意事项
1、项目组成立
成立项目组是项目能否成功的第一要素,没有项目组,项目管理就无从谈起。成立项目组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项目背景,目标,领导组,执行组,时间表等。
项目组背景与目标比较容易确定,但是领导组与执行组的成立,就要考验项目组的智慧了。
第一,项目领导组组长是谁,一般情况下,大项目,都会找一个职位高权力重的人担当组长,但是,这样的人一般事情比较多,外地出差时间长,很难真正参与到项目运作当中。另一方面,也只需要他把控一下方向,控制一下节奏。所以,可以让此人进行全面授权,找一个职位稍微低,但是能够全身参与到项目其中的人担当协助人。
第二,项目执行组的人员安排,涉及到几个部门,就安排几个部门负责人。这里要知道,虽然是部门负责人负责项目组执行,但实际中,往往是部门负责人安排部门其中一个人去参与其中,所以,安排这个人的工作情况,需及时通报部门负责人,如果不行,则需要及时换人。
2、注意企业风向
一个项目组的存在与工作目标不仅仅是一个项目是否完工,还可能是公司重点工作是否发生变更,也就是公司“风向”变了。
原来企业高层对项目很关注,慢慢变得不管不问了,这个时候,你也要注意了,项目组是否要停止了。项目组的工作重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某一个阶段需要做哪些工作,哪些工作是重点,哪些工作已经过时,项目负责人必须有高度敏感。
3、项目规划与激励
一般来说,项目组成立的时候,也会对项目进行规划与激励。项目组规划包括时间内容规划,项目分工,项目制度等。一旦项目启动,项目就进入到运作当中,通知什么时间发文,物料什么时候到位,工作例会什么时间开始,市场部该做什么,渠道部该做什么,这些都要明确。
项目激励不能少,许多企业管理者认为,项目组是公司安排的,不需要什么激励。但我不认同这个观点,项目毕竟是员工“额外”的工作,必须有激励来刺激。我认为:项目组以正激励为主,小项目有小激励,大项目有大激励,谨慎使用负激励。有时候来看,部分部门负责人参与不多,他只是安排下属员工参与项目组,这个时候需要不需要激励?我认为需要,因为他毕竟是项目参与者的上司,他的.态度决定了下属参与的程度,因此,必须进行激励。
4、严格督促
人天生都是有惰性的,能拖的就拖,这个时候,就必须要严格督促。我认为:没有督促就没有成果。督促不仅仅是直接面对面要求他人做事情,可以有多种方式。比如:项目例会、邮件群发、进度通报等。
项目组负责人要学会一些“向上管理”的工具,比如邮件,比如工作联络函等,工作提醒等。项目负责人搞不定的事情,可能高层看到你的工作提醒,一个电话就安排落实了,所以,这些工具务必学会使用。
项目组中总会有些人勤快一点,有些人懒惰一些,这个时候就要奖励积极者,督促后进者。可以用阶段例会进行奖励通报,哪些人做得好就应该及时获得奖励。
5、勤于沟通
勤于沟通、敢于沟通,不仅仅是对上,还是对下,都是需要的。
首先是对上,一定要与项目领导组组长做好沟通,大胆沟通,勤于汇报工作,特别是在项目初期,高层领导不了解你,不知道你是否能够胜任,因此,对你也会有所顾忌,怕你不能承担,这个时候,你要勇于表达自己,表明你的立场:我能。
项目进入正常轨道后,沟通不能少,必须让领导及时知道项目进度,他们心中有底。
对下沟通,要大胆“骚扰”别人,除了督促、要求别人做事情,也要找时机拉拉家常,谈谈心之类。如果项目基金允许的话,可以项目组一起吃个饭,开展体育活动等,来加强沟通。
6、工作魅力
最后一点,也是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凭什么让相同级别的同事替你做事。我认为,不仅仅是项目组赋予你奖罚
学习项目管理心得体会4
5月8日于龙城路桥分公司参加的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探讨会,对于项目精细化、管理规范化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为了能在现代社会的建筑行业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求其是在现在建筑施工透明化的大潮中生存,必须将精细化管理贯彻实施到底。
二、实施精细化管理,就是从小事入手,对每个细节都精益求精。做到时时有计划,事事有检查,事事处处有人管,事事处处有总结,杜绝管理上的漏洞,消除管理上的盲点,提高管理效能。不能把精细化当做口号空喊,不能嫌麻烦搞精细化,不能脱离业务搞精细化,不能离开经济效益搞精细化。
三、重视细节、重视过程、重视基础、重视具体、重视效果,必须将精细化管理的五大特征搞清楚,才能展开精细化管理的工作。什么工作都要首先策划控制好大局围绕一个主题,在此前提下,展开一系列的`精细化管理工作,这就必须要做到“三点要求”:将精细化管理具体化、明确化;在精细化管理上做文章、下功夫;向精细化管理要质量、要效益。
四、领导干部是推进精细化管理的策划者,而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是落实精细化管理的执行者和实施者。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参与其中,掌握第一手资料、掌握最新的市场行情、掌握最真实的情况,将先进的管理方式引入到我们日常的管理工作程序中,每件事、每项工作都要得到事前控制,精细化管理才能落到实处,发挥成效。
五、关注细节,强化内部管理,增强成本意识。天下的大事都是从小事开始,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在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效益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已经由细节决定。万事都要在事前控制,我们作为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必须要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按“三要素”计算周转材料平米含量及平米造价;用“三条线”控制人工费;按“三标注”控制施工质量和成本;用“三比一算”的方法控制材料及材料采购。
通过对项目的事先策划、事中控制和事后总结,我们要强化我们的成本控制意识,从而提高自己的经济核算能力和精细化管理的能力。
学习项目管理心得体会5
最近两周通过听胡百师老师的讲课和公司同事关于项目管理经验的交流会议,在项目管理上学到不少东西,感受最深的是项目管理就是要合理的利用资源,而人无疑是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一环。
我们做任何工作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工作不论繁复,都可以看作是一个项目。而要完成一个项目就需要各式各样的人员整合到一起,扮演不同的角色。如何发挥这些人的特色,分配适合的角色,从而更快更好的完成各自的分工,就是项目最需要考虑到问题了。但要真正发挥每个人都特色却不是这么容易就能做到的。因此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培养自己的思考力。思考力提高了观察敏锐了,才能发掘出他人的特色,并善加利用。
发掘出每个人都特色并分配好各人在项目中所处的职位后,就需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来监督把控每个环节,以确保项目能够按照计划执行。以往我们在工作中都接触过各式各样的表格,说起来各个环节似乎都有表格可以监控。可是由于这些表格都是分散开来,针对单独某一个环节的,结果就使得整体管理上缺乏统一性,实施起来难免会出现混乱的感觉。经常出现一个人只着眼自己负责的某一环节,却忽视了整个项目的情况。一旦某一环节上出现了调整,其他人员却无法第一时间得到消息,无法及时作出调整。结果就使得整个项目的工作节奏都被打乱了。
因此就像项目管理经验交流时有人说到的:"表格需要做减法",我们首先应该以项目为单位,将涉及到的所有环节和资源都整合到一起,这样大家就可以知道自己在这整个项目中所处的位置,了解在项目中于自己相关的.前后环节的进展情况,这样执行起计划来就更有依据了。
通过这两次项目管理的经验交流,大家准备已一本书作为一个项目,进行项目管理,设计出适合我们用的项目管理表格。这是与各个部门都相关的工作。一旦做好了,将会大大减少进度管理上的时间成本。使得管理更简单化也更人性化。
希望这项工作能够尽快的展开,尽早制作出适用于我们公司的项目管理表来,相信所有人都会尽力配合的。
学习项目管理心得体会6
通过本学期老师的《软件项目管理》课程的学习,我深深的体会到了项目管理在软件工程甚至是其他工程领域的重要性。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了解到了项目管理的理念目前在实践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技术而言,管理意味着决策和支持。只有对生产过程进行科学的、全面的管理,才能保证达到提高生产率,改善产品质量的工程目标。
好好研究学习软件项目管理对于我们以后要从事IT行业的学生而言有着决定性的作用。首先这里存在一个问题,之前已经学习过了《软件工程》课程,所以刚开始听到《软件项目管理》的名字的时候就产生了软件工程和软件项目之间有什么区别的疑惑,通过后来对课程的深入学习,才了解到了:
(1)软件工程是研究和应用如何以系统性的、规范化的、可定量的过程化方法去开发和维护软件,以及如何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好的技术方法结合起来。
(2)项目管理是一个管理学分支的学科,指在项目活动中运用专门的知识、技能、工具和方法,使项目能够在有限资源限定条件下,实现或超过设定的需求和期望。
项目管理是对一些与成功地达成一系列目标相关的活动(譬如任务)的整体。这包括策划、进度计划和维护组成项目的活动的进展。也就是说,软件工程为我们提供的具有指导意义的软件开发方法,项目管理是更从更高的角度思考问题,它总结出了项目管理中会碰到的问题及常规的解决方案,他不仅仅针对软件开发,而可以适用任何项目工程。那么软件项目管理则是项目管理在软件行业的应用了。在课程接下来的学习中,我有了一个深切的体会,在以往的小软件开发中,都是自己根据想象确定软件所需功能,然后编写代码,做成了一些具有“死”功能的软件,由于没有在实际应用中大量使用所写的软件,所以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客户对软件的需求变更要求,那么就要求项目开发相关人员对用户的需求变更有一个好的回复。所以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我们项目开发人员要了解可能导致需求变更的原因,如何管理变更需求,以及如何正确的处理需求变更。
然后学习到了一个重要的成本控制方法—挣值法,挣值分析相比于传统分析方法是一种更好的项目/工程管理方法,因为它综合了成本、进度与范围,可以用来预测未来绩效与工程完工日期。作为一种早期预警项目管理手段。可以使工程管理人员识别与控制问题,以免问题扩大化。能够使工程管理更高效、更及时的反应预算情况。下面举例说明:你被指定负责一个软件项目,其中有4部分,项目总预算为53000,A任务为26000,B任务为20xx年代中期的美国。由于开发项目不能按时提交、超出预算、质量达不到用户的要求等原因,70%的项目出现问题。于是,软件开发者开始逐渐重视软件开发中的各项管理。到了20xx年代中期,软件项目管理不善的问题仍然存在。软件项目管理和其他项目管理相比有相当的特殊性。首先,软件是纯知识产品,其开发进度和质量很难估计和度量,生产效率也难以预测和保证。其次,软件系统的复杂性也导致了开发过程中各种风险的难以预见和控制。因此,项目管理对软件生产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项目管理的定义是指一定的主体,为了实现其目标,利用各种有效的手段,对执行的项目周期的各个阶段工作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指挥、控制,以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软件项目管理目的是为了使软件项目能够按照预定的成本、进度、质量顺利完成而进行分析和管理的活动。另外,进行软件项目管理有利于将个人开发能力转化成企业的开发能力。企业的软件开发能力越高,表明这个企业的软件生产越趋向成熟,企业越能够稳定发展。
对于软件项目的学习,我首先放正了态度来学习,认真分清软件项目管理与软件工程的`关系和项目管理知识体系。软件项目管理从头到尾包括9个知识领域、5个标准化过程组和44个模块。其中本学期我们学习的主要知识点有以下几个部分,如:项目的初始中项目立项、合同项目、内部项目、项目授权、初始项目范围、生存期模型等知识点;项目计划中范围计划、时间计划、成本计划、质量计划、人力资源计划、沟通计划、风险计划、合同计划、配置管理计划、集成计划等知识点;项目执行控制中集成变更管理、范围管理、进度成本管理、挣值分析法、偏差管理、质量管理控制、团队管理和建设、项目沟通管理和风险管理等;项目结束中合同结束、项目结束、项目总结、项目管理的建议等。对于这些知识点,我根据具体案例具体分析。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感受到软件项目管理是一门非常需要学习的课程。即使作为考察课程,它也是软件行业人士所必须了解的知识。它对软件工程项目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现在,作为学生的我所做的项目虽然都是一些小的项目,但是在小组共同开发的时候还是需要用到项目的管理。如:人员的分配,时间、进度的计划,沟通计划,项目执行变更管理,以及质量管理控制等多种管理。如今这门课程我学的还不是很好,但我相信在今后的实训及工作当中,能够更好的体验和感受到项目管理的精髓,对软件项目管理有更深入的了解。我也希望,学校的老师能够在今后的教学当中重视软件项目管理课程,多让学生了解实例,去感受、体会软件项目管理所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理解软件项目管理的精髓。
学习项目管理心得体会7
首先我认为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一个好的完善的计划必定能够帮助我们更快更有效的确定行动方向,从而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无论办什么事情都应明确目的和意义,有个打算和安排。有了计划,就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具体的工作程序,就可以更好地统一大家的思想,协调行动,增强工作的自觉性,减少盲目性,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合理地安排和使用人力、物力,少走弯路,少受挫折,保障工作顺利进行,避免失误。计划一旦形成,就在客观上变成了对工作的要求,对计划实施者的约束和督促,对工作进度和质量的考核标准。这样,计划又反过来成了指导和推动工作前进的动力。总之,搞好工作计划,是建立部门正常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率必不可少的程序和手段。编制好工作计划,对于我们的工作,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提高工作效率,我们还编制了相关工作计划进度表,部门每一个人在工作例会上必须对自己一周的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汇报,然后由经理再对部门的工作做出总结,通过表格计划管理有效的加快了工作进度。
其次个人还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抵御压力的能力和具备良好的素养。我们要为公司广结良缘,广交朋友,形成公司与政府部门之间沟通的"桥梁",形成"人和"的氛围和环境。为此要把握交往的技巧、艺术、原则。能力+人脉=成功。维持良好的人脉关系有效的实现工作成功的目标。"学会掌握沟通技巧,沟通虽不是技术的问题,但这是保障工作的最基本的职责。"对这句话我不仅认同也深有体会,结合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情况,让我深刻体会到沟通在工作中及生活中的重要性,高效的沟通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然后在工作中要明确自己所负责的是什么工作,分清什么阶段该做什么,什么环节该做什么,理清了各个环节、各阶段、各条线之间的逻辑关系和相关性,我们的工作思路就更清晰了。同时为了更清楚的了解各职能部门审批流程和审批所需的前置条件,我们编制了工程建设项目及报建流程图,有了这些流程的规范模板,我们就有了参考目标,很快能熟悉每一个环节,工作做起来也得心应手。
所谓找到正确的`方法,以量化工具来规范、标准化的实现项目化管理。掌握正确的方法,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
最后我认为团结是非常重要的。俗话说得好"一个巴掌拍不响",这不正是告诉我们这个道理吗?人类社会越来越依赖集体的努力以及越来越多的、有组织的群体规模的扩大,管理人员的任务也就愈发重要了。因此,管理者必须具有敬业精神和服务意识,还要有解决突发性事件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要靠得住、会办事、能共事、不出事等各方面的素质。管理工作做得好,把一个公司的人、财、物三方面以最大程度的台理性结台起来、组织起来、调动起来,搭配合理,就能以尽可能少的时间完成最大限度的工作,就能以尽可能少的开支为企业创造最大限度的经济利益。管理工作做得好,就能人尽其才,用兵如神,不但用尽可能少的人做好了工作,而且能使手下的每一个人都有施展才能的机会,使每一个人都能得到充分的锻炼。人才是企业之本。有了一支素质高、水平高、力量雄厚、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再加上使用得当,企业就会在任何时候都立于不败之地。
我们还需不断的去学习、体会及实践,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揣摩、深入体会,真正运用到工作中去,达到学以致用。
学习项目管理心得体会8
经过紫阳、喜河、石泉等项目的项目管理工作实践,对项目管理的各方面事务感触颇深。在此,我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梳理,抛砖引玉,希望各位同行及领导多多斧正。
一.管理时间就是管理自己,高效利用时间
每个人、每个组的工作任务存在差异,每个人的思想境界各有不同。但是上帝却很公平的给了每个人一天24小时的时间,因此我们提出管理时间,是每个人每个组都可以做到的事情。每天把24小时规划好,也就管理好了自己。平时大家会说时间不够,事情做不过来,我建议大家把时间拿出来分析一下,根据工作性质合理安排时间。对于项目管理,事情多,工作琐碎.,这样我就养成了每天入睡前回顾一天工作的习惯,并对第二天的工作进行安排。在安排工作上要求项目组各级人员把握一个主次分明,轻重缓急合理的原则。这样每天当一到工作岗位上就能很快的进入工作状态,而员工的工作也各级抓好,紧张工作。这样就很好的把握和做到“工作时效”。
二.分清各项工作的轻重缓急
"轻重缓急"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这就要求思路活跃,把火烧眉头的事情先处理掉,然后再去做日常工作。就好比其它项目组要求自己进行配合性工作,项目组长就要分析这个配合性工作是否影响主线工作,以便合理安排时间和人员进行处理。。
三.不断规范和调整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谈到管理,就一定要从规范入手。规范是我们日常工作的行为准则,是企业生存、运作、发展、壮大的标尺和纲要。它的实施者既是所有领导,又是全体员工。只是各个岗位所规范的内容不同罢了。万事开头难,难就难在你走出的第一步,第一步迈出去了,第二、三步就没有问题了。正如我们日常工作,你没有第一稿资料,就没有后续的所有工作内容。你最近没有向职能部门提交××问题,就没有人来问你这个或哪个问题是如何如何的,等大家都有反映了这件事情,就有人开始琢磨怎么样来规范这项工作,让大家都按这个规定来做。以后大家就在这个基础上第二步、第三步的完善工作,把工作做得更好!任何事情都是一样的道理,只要你想做,你就会去规范这件事情,规范也就使每个人有了行为的准则。
四.提高会议效率,事前告诉大家会议的内容
工作中的很多问题都是在会议中解决的。会议使我们对问题有了更多、更好的`解决方案。我们平常碰到的会议也比较多,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都有,那么如何提高会议的效率就成为大家关注的事情。如果我们在会议之前把要开会的事项告诉所有人,让大家都有准备,开会的时候就可以切入主题,谈每个人的思路,这样可以缩短一些时间。往往在会议上大家谈着谈着就会跑题,这时候就需要会议的主持人能够引导大家的思路往一个方向;再有就是会议结束前主持人或主管人员一定要重述这次会议的几项内容和解决措施,这样大家才会感觉到会议的重要性。
五.愿景引来注意、尊重加深信心、沟通加强意义、立场导致信任
1)愿景--每次项目部开工前都会给项目部成员描绘一下愿景,项目开始…… 即将……将来是…… 对于这些传到耳朵里的信息,项目成员们总是格外的在意,有的甚至在聆听笔记,这是不知不觉的愿景激励。因为这些都与他们的切身利益直接相关,不管愿景好与坏大家都会关注。
2)尊重--同事之间相互尊重,可以加深合作,同时也会得到其他人的尊重,做起事情也会格外的舒坦。工作之余都谈到沟通很关键,企业领导鼓励下属发言,但自己却不太发言也不太敢发言,所以最后的结果常常就是大家都不发言,最后就变成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然后领导看着现场所有人,脸上一副「说话呀!」的样子。这种状况就似乎是如果有一个人把话说出来之后他马上就会被企业宣判死刑一样,然后紧接着就被淘汰出局似的,所以大家对于自己想说的话都往肚子里吞,戒慎恐惧,一副「不要问我,我什么都不知道!」、「请你不要找我麻烦!」、「该死!怎么这么准,刚好问到我了!」的样子,所以只要你一鼓励他们把话说出来,大多数的时候,你很难获得到他们的回应,如果现场里有一、两个人敢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就已经算是不错的状况了。
3)沟通--「说出来」是沟通最基本的原则,如果连话都不愿意说出来,沟通肯定不会有任何的进展。如果在一个团队里,每一个人都必须要透过猜测才能够了解他人的想法,这将会是一件很累人的事,而如果你是待在这样团队里的一员,我相信每一天陪着你的一定是强烈的无力感。只要打破不说话的几个因素:面子问题、怕担责任、中庸、以为别人知道。主管或领导立场要坚定明确,我们平常说这个人没有立场,只要用户一投诉,主管就同意了;销售或市场一说,我们就得去做等等,这样同事会感觉到这个领导没有立场,别人怎么说就怎么做,以后有问题,他们也不会再问你,对你逐渐失去信任,因此主管人员一定要有立场,在立场发生变化的时候要和同事做好沟通。
六.定目标,严格执行、考核、监督
一件事情的好与坏如何去评价,首先要看所定目标定的合理性。合适的目标对每个人、对企业都有好处,员工不会有太大的压力,安心努力的工作;企业每年都会稳步的积累和发展。定目标对我们每个人说就再简单不过了,人的一生中不知道给自己定了多少目标,但真正努力去完成的又占了多大比例?目标就要靠人来执行,执行过程中就有各种各样的评价,严格的说就是考核和监督。
七.人不要会什么,关键在于你会学什么
在学校不管你学习什么专业,80%的学生找不到和自己本专业相同的工作,多数都是改行,有的从事本专业临近的工种,有的甚至与本专业搭不上边。从事本专业的人未必就有好的成就,从事非专业的人也有很多人打出一片天空。因此人不要会什么,关键在于你会学什么。
八.培养人才资产:选、养、育、用、留。
关键在于留,留有3个因素:能力、价值观、人生志趣;能力的体现就是知识内涵,价值观主要表现在技能和态度。知识又分为:内隐知识和外显知识(内隐知识:平常看不到学不到的,要靠个人的感悟和积累;外显知识:看得到,学得到的东西)。平常总是要经过选拔招聘到一个适合企业的人员,进入企业后像小树苗一样培育,初长成就要考虑如何使用,经历这一系列的洗礼,人就有一定的想法,因此如何留住人才也是企业要积极考虑的事情,特别是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留住人才就更难能可贵。
九.成绩好的时候要考虑如何提高团队的建设。
随着其他企业技术能力逐步的提高,我意识到了靠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要靠一个团队。平时一个人忙里忙外不亦乐乎还不见的有效果,如何培养一支可以打胜仗的团队呢,首先要了解团队中的每个成员,发挥他们的优势,挖掘潜能,根据每个人的个性不同选用不同的岗位,每个人在团队中都发挥作用,管理人员就成功了一半,团队也就有竞争力了。
学习项目管理心得体会9
引言
20xx年5月26日,有幸获得莫老师敏捷培训526尊贵名额,成功搭上敏捷培训管理的和谐号,驶向更高效、更灵活、沟通的项目管理知识领域的海洋。
概念解析
莫老师通过一个个的问题,把我们带入了关于敏捷项目管理的思考。“小步快跑”、“快速迭代”、“适应变化”
等等每个同学各抒己见,发表自己对敏捷的看法和认识。结合自己最近在pmp项目管理中的学习,传统的项目管理更适合瀑布型的软件开发模式,强调严格、完善的计划,并遵循计划执行和监控,按流程进行变更控制。然而现在的市场环境变化、客户需求变化之快,迫使业务也随之变化,传统的软件开发模式已不适用。
早在20xx年,17名软件开发工程师在一个滑雪胜地共同发起了敏捷软件开发宣言。敏捷宣言的4个价值观:
这四个价值观震惊到我了,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快跑,当初的17位工程师多有先见之明,在如今极速互联网的时代,这套敏捷项目管理流程方法论,能够适应未知、多变的市场环境,持续交付有价值的产品,满足客户的'需求。
在一个橄榄球的视频观看之后,莫老师完美的让我们了解scrum的来源,scrum是一种轻量级敏捷开发模式下的敏捷项目管理流程之一,(之一?好吧,原谅我见识少)。
通过两个小视频,我们了解到了scrum团队种的角色和职责,以及每日站立晨会的规则。结合工作进行反思,我们现在的每日晨会是遵循这些规则,昨天做了什么?有什么困难需要支持?今天的计划是什么?并且针对每日站会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如何提会议效率?把这些问题带入工作当中,不断的进行改进完善。
沙盘演练
下午的课程,莫老师带领我们进行沙盘演练,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实践敏捷项目管理。scrum的敏捷项目管理框架的理论实践达到“知行合一”。项目中的成员更好的融合,自我管理和形成自组织的高效团队。
用户画像能够明确产品的用户,价值体现。在模拟的过程中对scrum的流程有了更好的体验,把这种体验带入我们的工作中,越来越敏捷、效率。
学习体会
一次超棒的敏捷项目培训之旅,充满了乐趣,收获颇多,并且能将学习中过程中的知识,结合工作使用的TAPD敏捷项目管理工具,更高效更协作。相信在未来的项目管理工作中,更加沉淀自己,优化完善工作,通过PDCA(Plan-Do-Check-Action)的方法进益求精。
学习项目管理心得体会10
为了加强团队学习,统一思想、统一行动,提高员工沟通协作能力,上周末公司组织各业务板块学习了由清华大学刘铁峰教授讲授的“现代项目管理”培训课程——《精细化管理》,老师生动的讲课方式,让我们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了解了什么是项目、项目管理的内涵、方法、工具、步骤、意义等。
首先,刘老师先从“精细化管理”入手,列举了身边很多案例,这些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件,之前从没有把它们看作是“项目”。而无论是成功的项目还是失败的项目,往往取决于“细节”。进而谈到公司的管理方式,目前,我国企业在管理方面远远没有达到西方企业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往往习惯于粗放式管理。面对越来越多、越来越强的竞争对手,企业做大做强成为必然的发展方向。如何有效的利用资源、开源节流、创新发展等都可以通过管理来完成。“细节决定成败”,因此随着管理水平的提高,精细化管理将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所谓精细化管理,就是以精细操作和管理为基本特征,通过提高员工的素质,控制企业滴漏,强化链接,协作管理,从而提高企业整体效益的管理方法。也就是说,精细化管理就是由过去的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型管理的转变,由传统经验管理向科学化管理的转变。精细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理念上的转变。精细化管理具有全员性、全面性和全过程性的特点,它是一种全面系统的管理模式。全员性要求每一位员工的工作都要精细化、精益求精;全面性涉及到公司经营
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资金管理、信息化管理、技术管理、安全管理等;全过程性即精细化管理贯穿于企业的各项工作和每一个过程。实行精细化管理,要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要以现有的管理制度和企业标准为基础;要遵循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要从“细”上着眼,从“精”上下功夫。
结合本部门的工作,才发现其实我们的项目很多,大到土地整理、商业地产管理,小到安全维修工程等,项目管理伴随着我们每天的工作。从启动、计划、执行、控制、收尾,每一个步骤都要有战略指导,缜密的计划,精益求精、不断改进的方案,良好的员工合作机制,预算的控制,以及遇到问题及时总结、反馈等,才能使项目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从而达到预期目标。
在两天的讲课中,老师多次提到管理中“沟通”的重要性。两次长时间的现场互动,以小组的方式,通过成员间的协作沟通共同完成方案的制定,让我们更直观的从中发现沟通的问题,寻找解决出路。
项目的最终目标是企业实现盈利、为客户解决问题,这其中离不了人的管理。良好的沟通机制和沟通技巧是项目各干系人之间思想交流的重要保障。通常,有效的项目沟通管理,使全体项目组成员的思想高度统一、步伐协调一致、一起行动听指挥。因此,项目沟通是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项目管理沟通能力和管理能力的知识体系,也是项目管理成功与否及执行好坏程度的一个关键问题。沟通建立和改善人际关系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信息沟通、意见交流,将许多独立的个人、团体、组织贯通起来,成为一个整体。信息沟通是人的一种重要的心理需要,是人们用以表达思想、感情与态度,寻求同情与友谊的重要手段。畅通的信息沟通,可以减少人与人的冲突,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我们公司内部项目很多,会议,无论是司务会、部门例会、小组讨论会就成为了上传下达的重要形式。公司领导就像项目经理一样为了实现公司目标,除了制定战略规划,还得跟下属沟通让每位员工更好地领会方针政策,让员工清楚自己的任务和责任,同时听取员工的`工作心得及其工作进展情况,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其次,就是指与客户间的交流和沟通,如轻轨运营中与乘客的交流、房地产项目中与政府职能部门、工程单位的协作、商业地产项目中与租户、顾客的协商等等。让客户及时了解项目进展情况,保证项目按照计划和用户要求的方向推进,使用户认同项目的进度并建立预期。
通过两天的学习,使我们对项目管理中容易混淆的概念明晰起来,尤其是项目管理的五个步骤,对我们今后日常工作和项目的操作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我们要把沟通协作作为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把握整体管理的同时不忽视细节管理,为实现公司的目标,做出自己的最大努力。
学习项目管理心得体会11
我们一直讲项目管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即是说无论项目大小,其基本的管理理念、过程和方法是一致的。但是,对于大型基建项目,我们面对的管理问题仍然有其特色,有些是在小项目上不容易遇到的,或是不太一样的。我个人的体会是,一个专业的项目管理人员在大型基建项目上,要更加注意这样四个问题:
一、严格地遵守基建程序的工作原则
大型基建项目投资巨大,技术和资源投入巨大,社会经济意义重大,建设周期很长,对当地乃至国家的影响深远,往往是政府的投资行为,更多更严格地受到各级政府的支持关注,业主或项目管理机构的话事权、计划权、决策权,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各项基建程序法规的约束和规范,不能自以为是,随心所欲,我行我素。
尽管在工作中我们时常抱怨那些时空交错、层层叠叠的基建程序和审批手续,但是,政府的政策和法规,是不会因为我们个人的好恶或者项目的进程而改变的。当认真完成一个大型基建项目以后,我们会发现:基建程序其实是大型项目建设的生命线,是贯穿整个项目管理过程的一根主线,这根主线科学地把项目建设过程的重大事件、关键活动和工作节点有机地串联在一起,构成了大型基建项目的主体。正是通过履行这些看似官僚主义、条条框框的程序,国家才实现了对大型基建项目的把握和掌控。
因此,大型基建项目管理的基本工作原则是:凡是政策的规定程序,必须勇敢面对和认真履行,不能立足于回避或侥幸;
要时刻提醒自己和管理团队,每一步工作将会涉及到哪些基建程序,专心研究履行基建程序的可行方案和工作步骤,细心讲究方式方法;
在做计划的时候,必须为履行程序留出足够时间和合理余量;
对履行程序过程中肯定会出现的延误和挫折(如未能通过某个审批环节)等风险,事先要做好二手准备和应对预案。
事情往往是这样的,当你由衷地尊重、慎重准备和认真执行基建程序的时候,你会感到一路过关斩将顺风顺水,所费气力其实不多;
但是,当你以侥幸的心理试图规避某项基建程序时,反而绕不过去,最终会得到惩罚,这可能是让你把程序从头再走一遍,让你的前期辛苦付诸东流。所以,大型基建项目管理的主要负责人,应该把认真高效地履行基建程序,作为自己日常工作的一项最重要的任务,抓住主线,纲举目张,少走弯路。
二、多部门、多专业沟通的工作能力
大型基建项目意义重大,它的建设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城乡规划、财政金融、工程技术、环境生态等各个方面,涉及到的部门和行业很多,这与小型项目的建设是不一样的。作为项目管理的专业人员,应该特别注意培养和提高与多部门、多专业沟通的工作能力。
项目管理的教科书上说,项目经理75%左右的时间和精力是用在沟通(communication)上面,说明有效沟通的重要性。但是,没有哪一本教科书用同样75%的篇幅来告诉读者应该如何更有效地沟通,看来只能靠我们自己在实践中摸索。我个人的体会是,在大型基建项目管理中与多部门、多专业有效沟通的原则是:尊重谦虚、主动积极、隆重其事。
所谓尊重谦虚,就是从内心里尊重各个部门和行业的社会职责和专业立场,虚心听取和请教不同部门、不同行业的特殊要求和专业意见,慎重谨慎地处理相关问题。隔行如隔山,当我们在沟通中遇到困难的时候,首先应该静下心来,站在对方的角度,设身处地体会对方意见的合理性,检查我们工作中是否忽略了这个问题,是不是哪个环节还不完善?对方的合理要求应该如何采纳和整合?尊重对方就是尊重自己,虚心学习就是提高自己,何乐不为?
所谓积极主动,就是要事先做出沟通工作计划,把每个阶段可能涉及到的部门和主要沟通环节罗列出来,必须审批或沟通的事项提前罗列出来,然后,根据项目管理的实际进度,依照计划,按部就班,提前沟通,主动登门向有关部门汇报项目情况,提前组织相应的活动和会议,争取得到理解和支持。避免等到非沟通不可的时候、或者已经出现问题的时候再找上门去,这样只会事倍功半。
所谓隆重其事,就是说对于重要沟通事项和部门,要特别注意工作方法和沟通方式,力求高效高质量的沟通成果。早已落入俗套的吃吃喝喝请客送礼虽然偶尔采用,但是,对于重大项目管理事项和重要部门而言,隆重举行的高层次专家会、研讨会、审查会、汇报会、现场会等节点性活动,都是有效沟通和争取支持的有效方式,应该提前制定计划,精心策划实施,隆重严肃召开。在一般情况下,这是事半功倍高质量沟通的好办法。
三、掌握重点和控制节奏的工作方法
我们不可能像管理小项目一样,在大型基建项目上面面俱到,事必亲躬,眉毛胡子一把抓,事无巨细一起管,这样用不了多久,项目就非乱成一锅粥不可。我认为,一个职业的项目管理人士,应该由有“跳出五行,冷眼旁观”的本领,在纷杂忙乱的事务中,一定要永远明白和掌握项目管理过程中几个最重要的基建程序、关键活动、工作节点、重大事件及其工作要点和目标,超前规划策划,亲自抓住不放,提纲携领,贯彻始终,纲举目张,大步前进。其他事务性工作则完全可以放手由团队按部就班地落实,不会贻误大局。
还有一个项目管理的节奏问题。我提出这个概念后,一些同事认为很有意义,希望能够专门有所论述。简而言之,我们在大型基建项目的管理中,与小型项目一个节奏干到底、一竿子插到底不同,要注意区分不同的工作阶段和不同的目标要求,不是面面俱到才好,也不是进度越快越好,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和调整我们的.工作节奏,当快则快,当缓则缓,该放就放,以保证有限的项目管理资源更有效的利用。比如,在施工过程中的不同阶段,项目管理的节奏要相应调整,承包商刚刚进场的时候,进度和质量管理节奏要快准狠,检查不停、会议不断、处理从严;
而造价管理则可以宽松减压,尽量满足承包商的支付申请,以保证严格的管理制度贯彻实施,同时保证相对充分的前期投入;
在进度和质量进入正常轨道后,可以放缓管理力度,而调整节奏集中力量强化中间支付的审查审批,处理已支付款项中的问题,纠偏纠错,保证造价管理的正常运行,等等。如果没有工作节奏上的调整,一味强调各项工作同等重要齐头并进,势必出现人为造成的僵局和被动。“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用在项目管理上也是很恰当的。
四、埋头苦干、平和宽容的工作心态
在短平快的小型基建项目上,项目管理从头负责到底,责任明确,权力集中,有些一言九鼎、舍我其谁、天塌下来一人担当的豪气和个人英雄主义的感觉。但是,在大型基建项目上工作,这种豪气和主义就必须大大地收敛。
在重大基建项目管理这个系统工程中,涉及部门和系统很多,政策性强,行政领导的介入会更多;
建设周期很长,可能政府换了几届,项目都还没有完成;
项目管理机构今年叫做指挥部,明年也许就改成了建设公司;
项目的上级主管部门和主管领导并非一成不变,“铁打的项目流水的官”,昨天你是项目经理,明天可能就换了别人;
顺利建设胜利完工你不算英雄,造价质量安全出了问题你也跑不了责任,没有哪一个人或哪一班人可以“天下道义一肩挑”,揽过项目成败的责任。
所以,作为一个专业的项目管理人员,在重大基建项目上要特别注意保持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保持一种平和宽容的工作心态,不能过于强调个人的责任和权力,不能过于计较个人的荣辱得失,不能过于坚持自己的意见,应该一切从专业角度出发,一切为了项目成功,尽心尽力,尽力而为,尽量发挥自己的专业水平,服从命令听从指挥,而已,别无它求。
学习项目管理心得体会12
通过学习《物业项目岗位管理》,使我再次认识到:什么是物业项目服务?作为物业经理应当具备哪些岗位要求、岗位管理、管理常识、管理技能等工作内容。以及如何转变“企业要求我去做”变成“我为企业积极主动做”的思想理念。认为要做好一名物业项目经理,应当从四个方面做起:
一、要具有优良的品德和敬业精神,为物业经理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下属,物业员工不是优秀人才的集合,每个员工都有其优点和缺点,作为项目经理,一定要了解员工,用其所长。要求员工要细心地洞察小区内任何状况的发生,耐心地服务小区业主,为他们解决好每一件事情,那么作为物业经理才能得到业主的肯定和同事、领导的认可。
二、应当具备物业服务礼仪知识。作为物业经理,首先必须熟悉物业服务行业相关的政策法规。如果不懂就会变得被动。其次物业服务是衡量和评价物业服务公司水平如何的标准,最直观的就是来自物业服务所有员工素质的体现。因此物业项目经理一定要具有亲和力,让业主愿意同你交往,愿意同你成为朋友,增强业主对物业服务的信任。
三、要具备带好一个团队的能力。物业经理必须明白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每位员工的.性格都不一样,有些活泼,能搞活气氛,有些不擅言词,但能做具体实在的工作,有些性格耿直,但很容易得罪人,有些有能力,但也有一些缺点。尤其在物业服务这个“100—1=0”的行业中,哪怕是一个员工带着情绪上岗服务,都可能会给整个物业服务工作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因此,作为物业经理,必须很清楚属下的性格,才能为团队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对属下要严格管理和关心爱护。物业经理在强调业绩的同时也要了解他们在工作中的艰辛和苦衷,毕竟他们处于第一线,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也是经理应面对的,帮助他们化解在工作中的一切难处并多鼓励,只有这样才能团结和带领好自己的团队,使团队更加稳固坚强具有战斗力。没有满意的员工就没有满意的业主。因此在坚持原则、制度的基础上,作为项目经理要十分注意关心员工的生活。将对他们的关心转化到为业主提供优质服务和处理好与业主的关系上来。
学习项目管理心得体会13
两天认真听了《全面项目化管理》这门课,X教授从五大类分别给我们详细讲述了全面项目化管理基础思想、成功项目的必备条件、全面项目化、项目化管理和全面、项目化管理的导入。通过学习将我们如何运用全面项目化管理又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让我们又发现了诸多平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对我们今后的工作起到了指导与改正的作用,真正是受益匪浅。
通过赵教授对专业理论知识的阐述再到典型案例的剖析,做得好的方面也得到了课程中理论知识的支持,对一些常见的错误也以鲜活的案例加以呈现,让我们将日常工作中常犯的错误集中展现并一一剖析其错误所在以及对工作的影响,对我们今后的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改善作用。
老师讲项目的标准化时,重点说明了要重视基本习惯的培养,可以大大提高工作质量,任何规范的基础都很重要。还有项目经理的选择,应具备的三大素养和应具备的工作能力等,这一点我在工作中深有体会。
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一个好的完善的计划必定能够帮助我们更快更有效的'确定行动方向,从而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无论办什么事情都应明确其目的和意义,有个打算和安排。有了计划,就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具体的工作程序,就可以更好地统一大家的思想,协调行动,增强工作的自觉性,减少盲目性,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合理地安排和使用人力、物力,少走弯路,少受挫折,保障工作顺利进行,避免失误。计划一旦形成,就在客观上变成了对工作的要求,对计划实施者的约束和督促,对工作进度和质量的考核标准。这样,计划又反过来成了指导和推动工作前进的动力。总之,搞好工作计划,是建立部门正常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率必不可少的程序和手段。编制好工作计划,对于我们的工作,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提高工作效率,我们还编制了相关工作计划进度表,部门每一个人在工作例会上必须对自己一周的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汇报,然后由经理再对部门的工作做出总结,通过表格计划管理有效的加快了工作进度。
作为一个优秀的项目经理必须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工作能力及执行能力,还需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抵御压力的能力和具备良好的素养。我们要为公司广结良缘,广交朋友,形成公司与政府部门之间沟通的"桥梁",形成"人和"的氛围和环境。为此要把握交往的技巧、艺术、原则。能力+人脉=成功。维持良好的人脉关系有效的实现工作成功的目标。就在今年7月初,我们在申报新建项目立项过程中由于部门员工递交申请资料时表述失误,差点我司新建项目的立项批准就审批不下来,我就立即采取的补救措施,与发改局经办负责人及时进行了有效的沟通,详细说明了该项目的原由,最后得到了经办负责人的认可,才化险为夷。学会掌握沟通技巧,沟通虽不是技术的问题,但这是保障工作的最基本的职责。我深深能体会到老师讲的这句话。结合工作中遇到各种情况,让我深刻体会到沟通在工作及生活中的重要性,高效的沟通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细细回顾老师讲的全面项目总流程,应模块化的以项目包的方式来做,找到正确的方法,以量化工具来规范、标准化的实现项目化管理。掌握正确的方法,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我在公司负责加气站工程项目的报建、验收及证照办理和管理等工作。在项目报建上就必须要分清哪些属于程序性报建,哪些属于技术性报建,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哪些报建必须前置审批,哪些报建程序是现在必须进行的,哪些是可以同时进行的,也就是老师讲的"现行"和"并行",这样才能形成最终的报建成果。理清了报建各个环节、各阶段、各条线之间的逻辑关系和相关性,我们的工作思路就更清晰了。同时为了更清楚的了解各职能部门报建审批流程和报建审批所需的前置条件,我们编制了工程建设项目及报建流程图,有了这些报建流程的规范模板,我们就有了参考目标,很快能熟悉报建的每一个环节,工作做起来也得心应手。
以前对于管理的概念、涵义都很模糊,在听了老师讲的管理的本质精髓后,我更深刻的意识到了一个企业或是团队的成功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综合素质。人类社会越来越依赖集体的努力以及越来越多的、有组织的群体规模的扩大,管理人员的任务也就愈发重要了。因此,管理者必须具有敬业精神和服务意识,还要有解决突发性事件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要靠得住、会办事、能共事、不出事等各方面的素质。管理工作做得好,把一个公司的人、财、物三方面以最大程度的台理性结台起来、组织起来、调动起来,搭配合理,就能以尽可能少的时间完成最大限度的工作,就能以尽可能少的开支为企业创造最大限度的经济利益。管理工作做得好,就能人尽其才,用兵如神,不但用尽可能少的人做好了工作,而且能使手下的每一个人都有施展才能的机会,使每一个人都能得到充分的锻炼。人才是企业之本。有了一支素质高、水平高、力量雄厚、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再加上使用得当,企业就会在任何时候都立于不败之地。
最后在我们收获本课程带给我们的新知识的同时,也深深感谢为我们授课的赵安学教授,相信赵教授的精彩课程令我们又向更高的全面项目化管理层次迈进了一步,我们还需不断的去学习、体会及实践,在后续的工作中,我们要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揣摩、深入体会,真正运用到工作中去,达到学以致用。
学习项目管理心得体会14
一、项目概况
20xx年3月,我加入聚光科技SAP项目组,从项目成立至项目顺利上线持续运营,和40多名项目组的领导同事、共同度过了9个月齐心协力、并肩作战的工作时光。我在这大半年作为项目助理参与支持项目组工作的过程中,获得了来自于项目经理、各模块关键用户、各业务支持部门领导同事、及九慧顾问团队等各方面大力支持,顺利完成项目组的各项工作。
SAP系统是为公司的企业管理提供解决方案的高信息化集成系统。在这大半年的过程中,项目组经过业务调研、蓝图规划、系统实现最终准备及上线支持,通过对公司各模块业务流程深入的梳理和规划,完成了公司从前端销售到供应链、后端财务等各项业务的系统切换。这是我第一次参与如此技术密集型的项目,也是第一次和如此多技术及业务骨干们共事,可以说作为一个以市场、品牌宣传、活动策划等作为工作内容的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同时也是很大的挑战。
SAP信息集成化系统从筹备到上线,及上线运维的约9个月的时间里,大约分为了以下几个阶段:项目准备阶段、需求调研及蓝图设计阶段、系统实现阶段、最终数据准备阶段及上线后的支持阶段。我从入职后即加入SAP项目组,从3月8日召开系统上线启动会以来,经历并且参与了系统筹备到上线以及运维期的每一个阶段,深入学习SD/MM/PP/FICO模块的各项业务内容和系统操作规范。我一直抱着从零开始的心态,重新学习公司的各项业务,从前端SD模块的项目创建、创建合同、销售订单下达;至系统设计人员进行配置清单下达、非标BOM维护;供应链计划员进行MRP运行、计划订单转采购订单;至采购员的采购执行、付款、采购收货、发票及付款;再进入生产阶段,包括生产订单下达、发料、执行、报工入库、生产订单关闭;接着就是物流及仓库的工作了。仓库的成品库存调拨,交货单创建、拣配、发货过账、然后是发货。供应链流程结束后,数据通过SAP系统归集到财务人员手中,由他们进行收入确认、收款指派、成本结算等相关业务。整个业务流线,起源于销售,归集到财务,包含生产、采购、发货等各项供应链业务,将各项信息和数据集成到系统,很好的用信息化系统连接起了全过程。
二、项目助理工作日常
我作为项目助理加入SAP项目组以来,除了做好项目助理的日常工作,更多的时间花在了学习业务逻辑和系统操作两方面。这约9个月的项目组工作,让我对生产型企业各项业务逻辑有了很好的认识,而SAP系统作为公司信息化迭代的载体,将各项流程及审批归集为流程图,将各项销售数据及各项成本,归集为表格,让人一目了然。可以说,加入SAP项目组的这大半年,是我了解业务逻辑、提高系统操作、完善人际交往和问题处理能力的最好学习机会,对于公司给我提供一个加入SAP项目,学习业务知识的机会,我深表感谢。
项目助理除了参与项目组的各项业务工作,主要的日常运营分为两块:一是项目组成员、会议、文件等行政类日常事物,并辅助项目组跟催未清事项及项目进度;二是团队建设、团队文化、团队活动、项目宣传等各项宣传类工作。在日常的工作交流中,我和团队成员培养了良好的关系,大家在统一了项目目标即系统顺利上线后,工作热情高涨,特别是在8月-9月的系统上线期间,在连续并且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很多人甚至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6个小时,有人甚至持续加班到凌晨睡在公司。在项目上线前夕,项目组所有成员团结一致,激情高涨。我在完成各项会议安排,人员通知等工作,更多的做好后勤服务,保证大家的夜宵水果和红牛、东鹏特饮等加班能量的供给。面对高强度的工作压力,项目组成员没人叫苦叫累,几乎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2个小时,中秋节、国庆节也坚守岗位,奋战在系统上线第一线,保证业务流程和评审流程高效,保证数据收集的准确及时,保证各项业务操作顺利高效。
另外,除了项目组日常工作事项,团队建设和文化宣传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项目说到底就是团结一群人以目标导向为基础,共同做一件事,所以事情能不能顺利高效的完成,很重要的一部分源于“人”的因素。包括项目组按阶段召开项目启动会、蓝图汇报会、上线动员大会和最后项目总结大会,所有的方式无一不是鼓励团队成员团结一致、凝心聚力。项目组在蓝图阶段结束后进行了一次团建活动,一起体验了富春江皮划艇、定向寻宝等一些考验团队能力的活动项目。轻松愉快的活动流程让大家放松身心、为后续实现阶段的工作状态养精蓄锐。因项目蓝图规划结束后,紧接着就进入系统开发和调试阶段的繁忙工作中。在项目上线前夕,我们安排了团队聚餐,为大家在接下来一个多月的上线冲刺阶段加油鼓劲。
团队建设各项工作,按照项目组计划,依照所有成员的工作状态和当下的阶段情况及时调整,对提高项目组40多位成员的工作积极性提供了很好的助力。
三、项目管理学习心得
我作为项目助理全程参与SAP项目的这段时间以来,在不断学习业务知识和系统操作的同时,也时时总结和反思有关于项目管理方面的关键问题和注意点,尤其以团队为单位去推动一场“变革”的时候,产生的来自于内部以及外界的各项助力和阻力,同时对于如何面对机遇和挑战进行了自己的思考。以下,我通过一张思维导图,将我所理解的项目管理学习心得进行说明,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为以后的新项目或是助理相关工作类型做一番启发。
我把项目管理的关键点分为以下四点,并就SAP项目中实际出现的情况做出自己的思考:
A、]如何跟进未清事项/掌握关键阶段节点
SAP项目本次上线的一共有四个模块,分别是SD&PS模块/MM&QM模块/PP模块/FICO模块。因为项目涉及公司从前端到后端的全业务流程体系,因此势必面临多业务流线,不同岗位不同工种相互配合的情况。因为体量大,业务复杂,项目在上线前夕面临庞大的未清数据收集工作,虽然项目组已经预料到数据收集情况复杂,数据量大涉及人员多,提前两个月开始了收集计划,并且明确各项数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下发了SAP系统数据收集模版,但情况仍然不容乐观。
8月初,未清数据收集计划发布,开始收集;9月初,依据当前进度,发布详细版数据收集计划,明确每一版数据收集的业务范围、时间、各业务单元收集人、责任领导、数据复核完成时间、数据收集完成状态,并就数据收集实际情况和出现的问题,隔天召开数据收集例会,和项目组所有成员宣贯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及时跟进进度。因为SD模块需要提前上线,数据量大且配置清单等拆分到站点复杂且耗时,一度面临数据收集逾期,项目上线的风险性高问题。为解决此类问题,项目组自上而下达成了重要性共识,并积极寻求各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和各部门一级负责人的支持,项目执行小组组长虞总多次在未清数据收集逾期清单告知邮件中提及:基础数据的完备直接影响到SAP-ERP整个系统的上线是否顺利成功,所以请务必重视,及时按计划时间完成相关工作,对于工作中确实有难度和工作量的请项目组及信息技术部一起群策群力想办法帮助相关人员保质保量完成。请各业务单元的领导给予相关人员工作上的大力支持,需要资源的也请给予优先考虑支持。决战时刻需要大家每个岗位的成员同心协力,互相配合支持完成,相信在大家共同努力下能顺利成功上线。
Visual Project(高层计划和任务计划)里强调,高级管理者需要从宏观层次上掌控项目关键点的情况,更关注关键点的达成情况,以及对整个项目预期的影响。根据项目组在未清事项的跟进方式来看,在明确目的、事项明细、责任人和完成时间节点的情况下,另有四个举措,可以更好的掌握关键阶段节点和跟进进度:
一是需要树立项目计划的严肃性和目的的明确性;
二是需要设计项目进展的评审和审批关卡,设计关键点的控制,比如我们每个阶段结束后的相关模块责任人签字确认环节;
三是需要实时掌握项目执行的偏差和趋势;
四是需要寻求支撑,拉动外围环境建设,例如绩效、奖金以及项目组一直在实施的月度之星评选的工作,以促进未清事项的完成。
总之,在项目管理中跟进各项业务进展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虽然在面对不同的项目内容时会有所变化,但完成该事项的目的都是一致的,因此调动责任人的积极能动性和调动资源、积极寻求支持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
B、如何协调团队工作、处理团队内部矛盾
有独特想法的人未必有执行力,有执行力的人未必有独特想法,因此我们要组建团队。各项目的团队合作虽然目标是做事,但做事的主体都是人。因此项目的很大一部分工作是协调团队内部工作。
项目组内部交流有两种基本的方式:消息(邮件、备忘录、微信群)和会议。重要信息、通知等大多通过邮件来确认,紧急但不重要的信息通过微信发送。会议是把团队结合在一起的凝固剂,会议成功的关键是只开迫切需要开的会议。在SAP项目组会议十分频繁。尤其在业务流程专项讨论阶段,专题会议非常多,再加上项目组例会、培训会等会议,有时一周的会议约有8-10个之多。而部分夯长的会议占用了大家太多的时间精力,导致晚上要加班工作,造成了一个不好的工作影响。后来项目组养成了一个习惯,保证会议议程和参会人员的精简,频繁开会没有错,但没必要的长会坚决不开。
SAP项目组的同事都是资深业务骨干,大部分都有超过10年深耕本领域的工作经验,对业务流程和关键阶段非常清楚,在业务流程方面具有相对权威的发言权。因此项目组在进行内部沟通的另一个独一无二的方法是通过四处走动来了解情况。SAP项目组除了在滨安路园区的项目指挥部(原党工会议室),另外安排了三个小会议室让各模块成员集中独立办公。只要四处走走,与各模块聊一聊,就可以获得更多信息,许多不太容易暴露出来的小问题和小情绪,就在这茶水间、走廊里、转角口的交流中被无形解决了,因此千万别低估这些随机事实的价值。
无论选择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沟通,协调团队工作,一定要确保经常而且公开地进行沟通。团队的氛围和士气、良好心态、高效的工作氛围这些都很重要。
C、如何完成跨部门协作共同推进工作事项/ 如何使得上下游业务相关人员接受及传达的信息一致
SAP项目组主要分为四个模块,SD/MM/PP/FICO模块分别由业务关键用户、组长和顾问团队组成,各模块业务独立又有相关联。因此在蓝图规划阶段,各模块除了梳理例如财务、供应链、事业部等的业务流程外,更多的进行跨模块业务专题的流程串联;包括后期系统实现阶段进行的集成测试和系统联调,也是要进行跨模块的流程串联,对如何更好的沟通模块、衔接业务,都是考验团队协调重要的工作方式。
有效信息有三个关键点:简洁、完整、结构。只要把这三个方面都包含在传递的信息中,就可以做到信息被人理解。因此在进行跨模块沟通时,我们会把相关模块关键用户即业务责任人、模块顾问、模块组长,如有需要会邀请具有决策权的业务负责人共同参与。在会议有限的1-2小时内,就本问题在已有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优化和修改方案,并就会议讨论点、会议决策点和会后跟进事项(包含责任人和完成时间节点)邮件进行会议纪要的整理和发送确认,如此没有异议则讨论点已确认。如此,在跨模块部门协作推进事项中,各方面均遵循简洁、完整、结构三个关键点,另因为公司流程复杂,业务相关负责人多,有一关键点是,要找对人。要找业务关键责任人及其业务直接领导进行确认。
沟通只是一个过程,而达成共识才是结果。
D、如何处理新系统/新项目在推进过程中来自于外界的不理解和不配合
SAP项目按照项目管理流程(Project Management Process )有五个阶段:项目启动、项目计划、项目实施及控制过程、项目收尾和项目后续维护。每个阶段节点的控制和进入下一阶段的方式,在项目组大概有以下几种方法:开蓝图汇报会、蓝图签字确认、项目上线动员大会,还有项目组内部的汇报会和培训会等等,目的都是自上而下进行信息及项目进程的共享,做到项目组所有成员接收到的信息都是同步且最新的。
项目在推进过程中,经常就业务专项问题或流程系统优化方案召开专题会议,首先要在心理方面理解业务部门的困难,让他们觉得项目组的确在为他们所想;在实操方面要让业务部门切切实实的看到优化过后的高效方案和最终效果,并报以期待共同完成该项优化任务。另外,除了主动站在业务部门实操的角度去思考优化方案外,更要用市场化的思维来思考,令对方觉得当下讨论的这个方案,对双方对公司都是一场公平的“买卖”,用双赢的思维推进新系统/新项目的变革过程。
尽管变革是一场阵痛,但晚面对不如早面对,在调动内外部成员工作积极性的同时,也要抱以更大的耐心去听取意见和建议,以达成双赢的结果。
四、项目管理个人收获
在参与SAP项目这9个月以来,收获良多。除了用逻辑性和缜密的思维去思考问题以外,更多的是良好的工作和沟通习惯的养成。非常感谢项目经理陆总和九慧项目经理闫总,两位求真求实、事必躬亲的工作精神为项目组为我做了一个很好的工作表率作用,而项目组所有成员的实际工作方式教会我一件事,办法总比困难多。面对一个问题或者一个难题时,不产生知难畏难的情绪,更多的是思考如何解决、用什么样的方法解决和谁能解决。用以目标为导向的工作方式,而不是过程导向。
个人收获总结归纳为以下四点:
A、想清问题背后的逻辑,而不仅仅停留在表象;
在项目组工作的日子里,时常会听到开发组或者各模块顾问老师询问需求提出者这么一句话:这么做背后的逻辑是什么。说实话,这样的问法,对一直学商科,一直接触市场类媒体类相关工作的我来说,说一次很大的冲击。因为当面对一件事情,我很少会倒回去想事情的本质是什么。
大部分人思考、行动和交流都是从黄金圈法则中的最外层WHAT层开始思考,即这是个什么样的问题。而黄金圈法则的思考方式是从内线到外线的,即用WHY-HOW-WHAT的方式近似思考。
思考WHY,从为什么开始。当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发掘解决这个问题做这件事的深层原因,比如为什么要开发批量导入BOM的报表,达到的目的是什么。
思考HOW,问了为什么后,明白解决问题的本质原因,才思考中间的圈层WHO,也就是怎么做。这里主要是梳理如何实现WHY,用什么样的方法落实解决问题的理念以及需要通过这个问题传输怎么样的价值观,坚定了一件必须做的事情,接下来就是为了做好这件事而去思考解决方法。
思考WHAT,如果前面的两个圈层思考的很清晰了,那么WHAT圈层也是水到渠成。知道了怎么去做,那么就按照既定的计划去做。
想清问题背后的逻辑,而不仅仅停留在表象。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区别是思维方式,竞争壁垒是认知。
B、千人千面的沟通能力;
拥有强沟通能力的人,就是拥有一个庞大的沟通行为资料库。面对一种情境,特别是在棘手的境况下,他们可以有多种回应方式,并会有意识地从中选择一个对自己最有利,对他人最有效的方式。当一种方式没有取得理想的结果时,他们会迅速做出调整。
拥有多样的行为反应只是基础,拥有强沟通能力关键的是拥有挑选恰当行为的能力,他们知道什么样的情况采取什么样的行为最合适最有效。有三个方面的判断方式:
一看沟通情境。时间和地点等外界的影响,常常会改变沟通的结果。
二看沟通目的。主题讨论、会议、日常交流等,不同目的的沟通存在着不同的方式。
三看沟通人双方的认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背景,你面对的每个人,都带着他的过去来和你相遇,个人经验、原生家庭、教育程度、经济实力、身份地位等所有的因素都会影响沟通过程。
C、 目标导向,而不是过程导向;
在想清问题背后的逻辑,而不仅仅停留在表象中提到,人与人最大的差别是思维方式。具有批判性、独立思考的能力非常重要,这会让你在这个复杂的社会里保持坚定,有自己的判断,也有助于解决问题。
在SAP系统上线运行阶段,时常能接受到来自各部门的SAP系统最终用户的“投诉”,找项目组关键用户诉说自己在利用系统操作后,要完全改变原有的操作的逻辑和习惯,导致工作时间剧增,任务完成情况远不及以前。面对这样的问题,首先需要用同理心去理解对方内心的焦虑和烦躁,帮助他一起拆分流程进行分析,到底是在整个工作过程中,哪一方面导致了工作效率的.下降,在统计各个流程阶段耗时和效率后,再进行整体评估,提出优化方案。
面对一个问题,我始终相信的是办法总比困难多。而大部分重复性、拥有可替换性的工作行为,都是可以寻找软件的简便操作方式或者利用计算机来代替解决的。
美团创始人王兴曾说,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面对问题,最忌讳逃避,我们更应该以目标为导向,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更多更有效的办法。
D、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用双赢思维去完成跨模块跨部门的工作
在项目工作的过程中,共享和双赢的思维始终充斥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其中良好的工作习惯让我受益良多。
一是所有重要的确认点及未确认点,都要落实到书面。在项目组,我们采用项目临时文件夹和正式文件夹的协作模式,临时文件夹以模块为单位,所有人都可以查看、上传和修改,用于在相互交流中、正在进行中及未确认事项/会议/问题的记录;正式文件夹只有项目顾问和项目组有上传和修改的权限,正式确认的问题清单、会议纪要、演示PPT等重要文件均在此处显示。在正式文件夹的文件呈现形式中,我们采用版本更替的做法,老版本不删除,更改后的新版本用V2.0/V3.0的方式标出,并明确修改时间,确认以最新版本为准。共享文件夹的协同模式,为整个项目中按项目进度的变化,在各阶段各模块中,出现过的各式纷繁复杂的问题和过程进行了归类和整理,所有重要事项均用电子文本的形式永久保留下来,为项目结束后的总结和工作移交,打下基础。另外,在进行专题会议的过程中,也是要进行会议纪要的总结,明确会议达成共识的事项,未清事项及未清事项负责人及完成时间节点。以便于进行会议信息的共享和确认。
二是在项目协作和执行的过程中,要建立双赢关系。双赢关系实际上就是双方在沟通中建立一个情感账户,双方的关系能否存续长久,取决于情感账户的资金是否充足,而坦诚相待、相互信任、勇于担责就是情感账户的资金。项目组成员来自于公司各个岗位和部门,按各自的岗位内容分成了MM/PP/SD/FICO四个模块。在平日日常工作过程中相互间平等相处,相互合作,为项目顺利上线而共同努力。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系统的优化升级涉及公司业务的方方面面,其中牵扯到的上线部门也有好几十个,因此项目组成员作为来自于各部门的业务骨干,同时也是项目关键用户需要将各自业务系统的优化结果传达到各自部门的最终用户手中,并且作为项目意义的传达者,让更多同事接受系统各项操作方法和流程的变更,尤其是跨部门的业务,更是需要业务相关方的理解和认可。系统顺利上线不是关键,关键是业务的流转能否通过系统的优化更新,进行更好的管理和推进。
五、问题归纳
在通过SAP项目,不断深入剖析和梳理公司现有的业务逻辑时,由于公司业务复杂程度高,非标准化产品种类多,且业务分布广、事业部各业务单元又相对独立,所以在推进SAP系统切换上线的整个筹备期、上线期、上线后的日常运维期时,遇到了很多问题,召开了无数次不同内容和主题的专题会议。尤其在蓝图流程规划阶段,在会议高峰期每周项目组会组织召开超过8次各项讨论会,还不包括各模块内部的碰头会、专题会等等。
召开会议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而无休止的争论以及发散性无主题讨论,是会议的大忌。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随着系统的更新优化,就业务前端后端的流转进行了管控,也确实反应了公司长期以来存在的一些问题,厄待解决。
以下只是我通过项目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就个人看法表达观点,以供参考。
A、 如何把控供需,减少库存,降低成本
SAP系统中的MM模块是采购和库存管理,主要由采购部和仓储部关键用户及MM模块咨询顾问组成。采购管理是企业生产活动的起点。库存管理是控制企业物流和资金流占用的重要内容,而且是连接采购管理、生产管理和销售管理的桥梁。良好的采购和库存管理能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库存,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同时增强对市场的应变能力。MM模块的内容是供需的起点,也是在业务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模块之一。
项目组在上线前收集未清数据时,盘点库存将各库位的物料数据导入期初库存。SAP系统统一制订了规则,分别就物料的特性和状态,进行了批次号、序列号、项目号的使用,同时统一将十一位旧物料编码升级为十位新物料编码,在替换条码标签的同时,更新条码扫描系统和扫描方式,提高了物料出入库、各种领料投入生产的效率,节省企业的人力成本,更有利于库存的把控。
SAP系统打破了信息壁垒,当需要查看库存半成品、在制品、产成品的数量时候,在时时保证货品数量的帐卡物相符,也不需要在库房跑来跑去,减少了因为库存不准而导致的无法发货,或因为库存不足,销售人员无法得知库房还有货,进而导致无法销售。当然在实际操作中,特别是在后期系统上线运维的过程中,因为人为操作或者系统在某些细节方面不够优化的原因,确实存在大大小小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后期的系统运维过程中,项目组也进行了及时响应和处理。项目组还根据业务需要,定制开发了各类查询报表和自建表,同时也可以在SAP系统中直接就EXCEL的形式进行导出筛选和排序,更进一步把控采购和库存管理。
B、如何规范操作,精简流程,提高效率
贯穿在整个SAP项目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最终用户的培训和宣贯。在蓝图规划阶段结束后,项目组就安排模块顾问进行各模块关键用户的系统操作培训。所有的业务流程按照计划每天进行集中演示和现场系统操作,在关键用户熟识了系统操作后,安排单元测试,并且开始准备书写各模块的系统操作手册。随着操作的逐渐熟练,最终用户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项目组在完善系统操作手册后,对各业务的最终用户进行培训2-3轮,并进行了考试(理论+上机实操考试),并对没有合格的最终用户安排补考。在接下来的三轮集成测试阶段,除去项目组关键用户的参与,至后两轮集成测试阶段,最终用户直接上机模拟操作业务真实场景。
整个系统培训的过程按照时间节点按序进行。项目上线前夕,还组织了部分最终用户进行了专题巩固培训,比如系统设计、售后备件、运维等部门。各模块关键用户和IT内部顾问,作为公司的SAP系统培训师,一直致力于业务的规范化操作,利用系统的功能性进行实际业务操作的把控,同时给各业务部门领导也开放权限直接在系统后台进行状态查看,用透明化的方式进行了流程的管控。当所有业务流程转到财务段,进行月结和报表查看时,拥有更高的真实有效性,确保了财务数据报表的准确和有效。
业务在实际操作方面随着实际情况的多发性,也随时会发生改变。如有任务操作人员因为系统操作不熟练或者不仔细,或是因为系统偶发性的情况导致业务操作出现问题,以引起客户的投诉或者产品的质量性问题,这是必须要杜绝发生的情况,也是系统上线切换最不可以出现的情况。因此操作员在实际操作业务时,应该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账卡物系统一致的情况,尽量避免出现任何人为系统操作的问题。
利用系统精简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把更多的人力、物力放到公司的关键生产力上面。
C、如何通过系统更好的进行人员管理
SAP公司以卖账号为公司的收入来源之一,而账号的价格大概在两万元。因此一个上SAP系统的大型公司并不可能做到人手一个账号,势必要多人共用账号。项目组在分配账号权限的时候,从两个维度对不同业务部门的最终用户进行了分类,分别是功能权限控制和组织权限控制。功能权限指的是该账号在SAP系统内的操作是查看、修改或是创建,组织权限指的是该账号在该业务范围下需要操作的是哪些业务。从这两个维度把实际需要操作SAP系统的业务最终用户分了组,对应到的控制权限的60多个账号中去。因为存在多人共用一个账号的前提,所以在业务实际操作过程中,会要求业务员在其他地方填写工号和姓名,在部分T-code下进行人员的下拉菜单选择。而各模块最终用户,同时也是资深业务骨干会及时对最终用户的实际操作进行管理和把控。另外,如需要增加权限或者因为业务方式的更改进行权限配置,可以通过OA流程发起权限申请,后台也可以实时查看各业务发生和进行情况。
SAP系统打破实体制造行业乃至多行业的信息化管理壁垒,通过规范业务流程和操作规范,让数据的流通更透明,使人员工作更高效。但信息化技术的实现,只能解决部分明面上的问题,就实际业务而言,有太多的外在因素以及人为干预因素,因此如何更好的降低员工离职率,因人设岗,因岗定责,有太多需要持续思考和优化的方面。上SAP系统只是手段,而不是结果。
D、如何在系统顺利运行的基础上,持续成长,创造积极变化
从表面上看,市场中有竞争力的企业都是拥有好的产品及服务的企业。而那些好的产品与服务都是由企业的技术、生产、销售人员精心开发、生产并销售出去的,而这样一个连续的过程,又是建立在企业各个管理环节的有序运作基础之上的,最终都归结到企业员工团队的精雕细刻。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有可能会使企业的运营链条断裂,从而导致企业经营的失败。
而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企业可持续化成长的前提是培养自身核心竞争力。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技术革新日新月异,在这种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下,企业若想持续成长发展,只有自我革新,除了不断改革自己之外,别无他法。除了公司的主流产品以外,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在新产品研发,在适应市场发展走向,预测未来十年的市场走向后,勇于尝试,大胆革新,永远都能够拥有一颗敏锐的判断力,创造出适应未来市场需要的新产品。
我们平时推进工作时,一般是采取所谓自下而上、层层叠加的方式。例如,在开发新产品时,会尽可能收集已有的数据和文献,汇总手头的技术要素,从中探求可能性;在推行一项新系统、新流程时,我们会尽可能多的做业务实际调研,研究旧模式的不足之处。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习惯于这种自下而上、层层叠加的方式。但是,采取这种工作方式,就很难产生超越常识的东西,孕育不出飞跃性的崭新的构想。
从项目筹备至上线的八个多月的时间里,我见证了项目组是如何齐心协力完善和修改了原有的流程和审批节点,在不断召开各项专题讨论会,邀请各流程相关责任人到项目组现场参与讨论。就尽量满足实际业务需要的同时,更要进行未雨绸缪的判断,修改完善的系统流程,是否能够满足未来五年、十年公司业务的不断发展壮大,是否能够将人员效率发挥到最高,把更多的时间精力从繁琐的日常流程中解放出来,投入到更重要的业务方面。这种不同于平日推进工作的“自下而上,层层叠加”的方法,需要决策人有更高的预测和判断能力,同时考验了一个新项目能持久运行,能否为实际业务需求发挥出最大效益。
自上而下,这种思维方式非常少见,这是现状。这里的自上而下不是指老板,或者一级部门负责人从上而下发出指示,而是从项目伊始,首先有概念,建立concept,由此开展工作,这样一种所谓自上而下的方式。稻盛和夫曾在经营哲学中提到过,这种思维方式在企业中非常少见,但如今也越来越多的管理者明白了这种思维方法所能够带来的深远影响了。
在系统顺利运行的基础上,我们更应该居安思危,在保持可持续性发展的同时,大胆革新,在预测市场未来发展变化的同时,不断改革自己,精益求精。在管理模式上,应该广开言路、集思广益,运用自上而下的思维方式,更全面思考和看待问题。
六、个人感悟
在项目组工作的这200多天的时间里,也确实有很多的个人感悟和体会,归纳了四条以供参考。
首先是,做成一个项目很难,团队协作是关键;
团队精神和团队合作在任何时候、任何方面都是一个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在项目初期,因为各自的工作风格的差异,产生摩擦是不可避免的,但后期随着项目进入正轨,适应了工作节奏以后,团队合作也越来越顺利。一个伟大的团队最重要的作用是让其平凡的成员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团队精神和团队合作是决定一个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性因素。
二是需要具备统筹协调能力,业务能力,刚柔并兼的沟通和说服能力;
在团队中从事任何一项工作或者担任任何一项职责时,都要用到上述相关能力。首先是统筹协调能力,运用“自上而下”的思维方式,用更全面的角度思考和看待问题。角度对了,处事方法就对了;业务能力毋容置疑,没有业务基础,面对问题的出现,何谈优化解决方案;沟通和说服能力是团队合作的基础,团队合作虽然目标是做事,但做事的主体都是人,而刚柔并举的方式会更加事半功倍。
三是改革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但更重要的是运用改革产生更积极的价值;
这里的改革指的是改变原有的模式和规则。任何打破原有计划的变化都会产生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如何使得改变产生更积极的价值,是每一次在推进项目时,都必须要提前认真思考的问题。包括产生价值的意义、产生价值的方法,以及如何实现积极的价值。
四是要用创新性思维去工作和学习,通过项目管理实现自我成长。
学历代表过去,能力代表现在,学习力代表未来。无论从事何种工作,学习能力的重要性都排在第一位,把事情做完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超出预期。我们的人生使命是创造积极的变化,在每一次参与过程中,运用自上而下的思维方式,或是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比如PDCA循环法、黄金圈法则、金字塔原理等,不断的通过“发现—解决—总结”的方式,在工作中进行自我成长和自我实现,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
以上各项内容是我在参与学习SAP项目以来的个人经历和收获做一个总结,仅作为个人学习心得,写的不足之处还望多多包涵,以供后期助理等相关工作人员参考。另外,感谢公司给予我的参与SAP项目的学习机会,感谢项目经理陆总、九慧项目经理闫总,感谢项目组各位同事和顾问老师。我希望能够将学习心得总结提炼,更好的投入今后的工作和安排中去。
学习项目管理心得体会15
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一个好的完善的计划必定能够帮助我们更快更有效的确定行动方向,从而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无论办什么事情应明确其目的和意义,有打算和安排,有了计划,就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具体的工作程序,就可以更好地统一集体的思想,协调行动,增强工作的自觉性,减少盲目性,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合理地安排和使用人力、物力,少走弯路,少受挫折,保障工作顺利进行,避免失误。计划一旦形成,就在客观上形成了对工作的要求,对计划实施者的约束和督促,对工作进度和质量的考核标准。这样,计划又反过来成了指导和推动工作前进的动力。总之,搞好工作计划,是建立部门正常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率必不可少的程序和手段。编制好工作计划,对于我们的工作,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提高工作效率,我们还编制了相关工作计划进度表,部门每一个人在工作例会上必须对自己一周的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汇报,然后由经理再对部门的工作做出总结,通过表格计划管理有效的加快了工作进度。
作为一个优秀的项目经理必须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工作能力及执行能力,还需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抵御压力的能力,还有良好的素养。我们要形成"人和"的`氛围和环境。为此要把握交往的技巧、艺术、原则。维持良好的人脉关系有效的实现工作成功的目标。学会掌握沟通技巧,沟通虽不是技术的问题,但这是保障工作的最基本的职责。
细细回顾讲授课上讲的全面项目流程,以模块化的项目方式来做,找到正确的方法,以量化工具来规范、标准化的实现项目化管理,掌握正确的方法,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
人类社会越来越依赖集体的努力以及越来越多的、有组织的群体规模的扩大,管理人员的任务也就愈发重要了。因此,管理者必须具有敬业精神和服务意识,还要有解决突发性事件的能力,最重要的是靠得住、会办事、能共事、不出事等各方面的素质。管理工作做得好,把一个公司的人、财、物三方面以最大程度的合理结合起来、组织起来、调动起来,搭配合理,就能以尽可能少的时间完成最大限度的工作,就能以尽可能少的开支为企业创造最大限度的经济利益。管理工作做得好,就能人尽其才,用兵如神,不但用尽可能少的人做好了工作,而且能使手下的每一个人都有施展才能的机会,使每一个人都能得到充分的锻炼。人才是企业之本,有了一支高素质、高水平、力量雄厚、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再加上使用得当,企业就会在任何时候都立于不败之地。
我个人认为项目管理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所著《论系统工程》一书的具体化代表,今后还要继续吸取各方面优秀成果,为实际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学习项目管理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工程项目管理学习心得体会02-21
管理项目心得体会12-29
it项目管理心得体会07-12
项目管理心得体会07-05
项目管理的心得体会02-06
2017项目管理师项目学习法则08-16
软件项目管理心得体会09-04
管理项目的心得体会04-10
项目管理培训心得体会12-16
项目管理技术心得体会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