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育的智慧》有感

时间:2023-03-22 19:13:34 读后感大全 我要投稿

读《教育的智慧》有感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教育的智慧》有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读《教育的智慧》有感

读《教育的智慧》有感1

  一个赏识的眼神,一句表扬的话语,一记温柔的微笑,或有意为之,或不经意而为,于是乎,原来作业不做的学生做作业了,原来上学迟到的学生再也不迟到了,原来调皮捣蛋的学生也变得文质彬彬了,原来的小霸王成了“红花少年”……总之,再怎么恶劣的学生都被感化了,要求上进了,然后不用多长时间——多则一两个月,少则一两个礼拜,那些原来屡教不改,家长无能为力,教师头痛不已的后进生就脱胎换骨,面貌焕然一新了,甚至一跃为优秀生。这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啊!这是多么的可喜可贺啊!这是我们教师的成功,我们教育的骄傲。

  读了米老师的“阿Q精神”可休矣,我也在思索同样的问题,教育真的如此简单吗?更多的时候,我们都在寻找教育成功的案例,可却少有人去真正思考成功的背后,难道真的只是一个赏识的眼神,一句表扬的话语,一记温柔的微笑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没有教师的爱,一切都无从谈起,成功的'背后隐藏了太多默默无闻的爱。

  在《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中,有这样一个教育案例——“要不要撤掉她的课代表职务?”,里面讲到一个自告奋勇,却毛病重出的语文课代表,看到这里我感受颇深,因为我的语文课代表就是如此,我也正在考虑要不要撤掉她的课代表职务。听了王晓春老师的见解,我却又从心底对这个我所谓头疼的课代表产生了深深的愧疚。

  王晓春老师说,不要动不动就把小干部的表现和他的职务挂钩,课代表是做什么的?为同学服务的,愚以为她只要能完成本职工作就算称职,现在好像课代表必须同时是高分生,还得是一面旗帜,否则就撤职。这是选课代表,还是选三好生?

  是呀!我是在选课代表,还是选三好生?我自问自己。我在无形中用了另一套标准去衡量它。更让我自责地是,每当我的语文课代表犯错误时,我总是大言不惭地说再不听话就换人做课代表,也许这句话我说出来了心里会舒服些,可是我的学生呢,她该怎么想我,怎么想她的班主任,她的心里一定很痛吧!

  对学生,我也表扬过,微笑过,鼓励过,关心过他们的学习甚至生活,可是这些就够了吗?对学生,我是爱他们的,可是我的爱却还远远不够,我想我还需要在不断反思中重新思考我对学生的爱,做一个学生心目中真正爱他们的老师!

读《教育的智慧》有感2

  暑期闲暇拜读王老师《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这本书。书从教师问题,学生问题,师生关系,教师与家长的关系,管理问题五个方面,用案例加点评的方式表达了王老师在这些方面的经验积累以及思考的智慧结晶。

  全书共选取了100个有代表性的案例,王老师逐一对这些案例做出了点评。从点评的文字我认为王老师应该在心理学和家庭教育方面有较多的研究。其表达的基本观点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所有问题的根结,都在家庭。家庭生活,特别是6岁以前的生活将会对学生的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要解决学生的问题要从家庭教育着手,为学生家长做出家庭教育指导。

  二、教师教育学生没有成效的原因是教师没有采用科学的方法。没有科学家的精神去探究与实验。

  三、不要把所有教育学生的方法简化为管理的问题。

  四、师爱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师爱并不是简单的爱而应该是科学的爱,体现教师专业技术性的'爱,利于学生成长的爱。

  首先表达对王老师的崇敬。从背景资料我了解到王老师已经退休,所出专著达十余,但退休之后依然笔耕不辍——真是一个执着勤奋的人。

  书中选择的100个案例很有代表性,囊括了教育经常出现问题的几个方面。但我认为教育是有时代性的、地域性的。那个时间,那个地域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在其它的时间,其它地域可能根本行不通。其实我一直怀疑做案例研究的效果性。这种方法给广大教师指出一条渺茫无期的研究成长路线。古代有“格物致知”之说,就是说你要“致知”就要不断地“格物”,既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去研究,不断地“格物,格物……”,直到你致知,我的天?!这什么是个头儿呀!何况,在一个地方总结的内容,到了另一个地方并不一定能适用。如果不能把经验上升提高至一定的境界,充其量不过是一堆思想的碎片。

  所以我认为案例研究的经验性强,但科学性弱,主观唯心成分太大,普遍性、推广性不强。我看我们现在做的许多的教育研究都有这样的弊端,都是某个专家在谈论一种观点,批判一种观点,但富有建设性的路子却拿不出来。

  学生的许多问题的根源在家庭。许多心理学的书都是这么说的,对不对我不知道。不过“古话说得有其父必有其子”这样的经验之谈在现实中还是感受到了。但要老师去解决教育对象的家庭问题我看难度太大,不现实,操作性不强。

  1、改变一个人其实很难——本性难移。通过心理咨询的长期影响会或多或少对一个人产生影响,前提是咨询人自已主动要求改变。改变的动力来自于改变者本身,是求助者主动要求咨询师对自己的行为做出指导。而学校教育中老师主动去对别人的家庭教育问题指手划脚,我想遇到素质高家长会客气地敷衍一下,遇到个性难接触的挨骂的可能性都有。

  2、教师的影响力。王老师的头上是戴着“专家”的光环。这个帽子会让家长对信息的接受和执行产生的影响增强。但不是所有老师都会成为专家,其影响力就会微乎其微,家长的执行力也会缩水不少。

  王老师说:在遇到教育教学问题时,许多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不科学,不是用科学家的方式带着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去解决的。个人觉得这个提法有待商榷。

  1、科学家有实验对象。允许失败,一个老鼠死了,笼子里面还有一群。可是教育就不同了,是不允许任何人都随随便便地抓着一些对象就当实验品的!谁家的孩子允许你当实验品?

  2、教育界对什么样的教育是科学的尚且百花齐放,尚无定论,如何让老师用科学的方法去教育去管理?教师又如何知道自己的研究与处理方法是科学。就是按教育专著的要求的去做,可是上面的讲法又没有具体的操作实验方法,如何去“科学”。

  我们只能用前人总结的尚有较好效果的经验之法去进行,我觉得这就是一般老师的本份。让所有的老师都成为专家不现实——哪来那么多的专家!什么东西多了就不值钱了!

  当年韩信为立威望,大造声势筑拜将之台,无非是想树立自己的威望,才可行使将令。我觉得想提高教育的效果是不是也可以信其师行其道着手:

  一、提高教师从事教育权的合法性,特别是允许有一定的惩罚权。我觉得现在都在回避这个问题,因为大风向是在批判教育不能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我十分严重赞成这一点,因为我也是一名家长。但是我想任何评价方式中都有引导部分——表扬;禁止部分——批评或惩罚。如果没有相应的惩罚,不遵守规则的人想做什么就什么就会损害遵守规则的人的利益,这一点是讲不通的。我认为应当有一种合适的惩罚机制,比如像新加坡,如一定人数的教育者在现场对对象惩罚。(防止私自和不合理的惩罚)当然也可以确立一些合适的惩戒教育手段:比如为学校的环境和劳动做些贡献。不然你让犯错的学生多值一次日都会有家长提意见。你多说他的孩子两句他就会说:老师怎么当得,刺伤了孩子的心灵。

  二、确立教师可以与家长联系的制度。比如:教师在有正当理由的前提下,多次联系家长,而家长不能到校进行教育配合(无正当理由。)可追究家长适当的法律责任。这样就不会出现教师家访和家庭教育执导的尴尬情况。

读《教育的智慧》有感3

  近日,我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教育的智慧》一书,收获颇多。拿着这本书,慢慢回味,咀嚼。其实,教育的智慧就是教师的智慧,它需要教师因材施教,需要教师广博的知识,更需要教师的师德去感染、去熏陶每一个学生。

  所谓教育的智慧,我可以简单的把它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德育方面的智慧,即育人的智慧;一个是教学方面的智慧,即教书的智慧。

  一、育人的智慧

  首先,我们来说说德育方面的智慧。为什么先说育人,而不先说教书呢?因为,我们的教育归根结底是人的教育,教育的本质应该以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早已经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了。素质教育应该是目中有“人”的教育,是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是为了一切人全面发展的教育。可能现在的实情是,很多教育都成了应试教育。那么,身为高职的老师,显然,少了很多应试教育的嫌疑。但由于高职学生的固有特性,他们大多是原来学校、班级的“问题学生”。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付出更多的爱心和耐心。

  真正的教育首先应该是充满情感的教育,爱是教育的前提。面对高职的学生,他们可能没有普高的那些学生乖巧、听话。相比之下,更多了几分叛逆,个性更加鲜明。那么,面对这样一个群体。我们老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尊重个性。尊重个性就是尊重差异,尊重不同个性学生未来的不同发展。“尊重”在这里不是迁就,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尽可能的根据学生自己独特的个性予以因势利导,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最好的自己!

  他们可能并不是成绩最好的,也不是最好学的。班级里五十个学生也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想在学业上取得一定的成就的。我看过我们班级五十个学生他们每一个人的五年目标,其中一部分人是想努力学习,在学业上取得新的进展,考上本科;也有一个部分人只是想五年大专毕业,拿着文凭去找工作当白领,或者是自己开公司当老总的等等。其实,个性本身在价值上就是中性的,它并没有好坏之分,优劣之别,它只是每个人因其天生基因和后天环境不同所造成的。我们的教育对象,我们面对的这些学生,在我们初识他们之时,他们的心灵绝对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和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而我们教师的责任首先应该在于发现并且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他们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正由于我们教师的教育是在学生原本肥沃的田地上的加工,学生心灵这片田地上的每一株幼苗又是参差不齐的。所以,教育在爱心的基础上,要多一点耐心,切忌拔苗助长,要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因材施教,让我们的学生在各方面都能和谐发展,茁壮成长,使得每一个人都能在他的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中最充分地表现自己。力争把每一个学生都能培养成一个真正的人,培养成幸福的人,而不是仅仅在他人眼中最优秀最成功的学生!

  二、教书的智慧

  在这本书中,李镇西老师提到了一个关于教育是艺术还是技术的问题。我认为,教育首先是一门技术,然后才能成为艺术。而能否将教育发展成为一门艺术,则要看每一位教师自身的能力了。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可见,从古至今,教师的职责里都少不了教学这一块。因此,教学的基本功应该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不断修炼提升的内容,尤其是像我这样的青年教师,在经验相对缺乏的情况下,更应该加强基本功的学习和提升。如何组织课堂教学?如何设计课堂流程?如何板书?如何……这些都是技术活儿。

  关于课堂,我非常赞同李镇西老师在书中讲到的“共享式”课堂师生关系。这种模式下,师生平等和谐,教师在保持其教育责任的同时又尊重学生,和学生一起进步。这也正体现了我们民主教学,科学教学的思想,符合时代的要求,顺应社会的发展趋势。在课堂上,我们应该是比学生“多半壶水”的学习者。对于科学,对于知识,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首先作为一个人,都应该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

  面对高职的学生,他们大多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在教学过程中,正好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打开一切科学知识大门的钥匙,无疑是问号。知识传授绝对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我们的目的是通过教学,为学生的未来开辟一个广阔的文化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探寻、研究发展和创造。因此,教会学生如何治学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治学过程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思考是一个人很重要的一种能力,能否学会独立思考,能否进行更高效成功的思考,是一个人能否更好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在思考和学习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是否具有怀疑精神,怀疑不是否定,而是不迷信。敢于怀疑,学会怀疑是进步成长的一个很重要因素。

  教育需要智慧,教育的智慧,实际上就是教师的智慧。作为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持续精进才能领悟到教育智慧的真谛,才能达到教师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高远而旷达的人生境界。

  李镇西老师《教育的智慧》这本书,带给我的感悟和收获远不止这些,在日后的教学工作过程中,我会不停地学习,并不断应用到日常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提升修炼自己的教育智慧。

读《教育的智慧》有感4

  这两天从学校拿回了一本书《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这本书的作者是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研究所的王晓春老师,王老师是一位退休的老教师,积累了四十余年的教学经验,是一位研究型的老师,他对教师观念更新、语文教学改革、家庭教育三个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本书中王老师对小学教育中的'100个典型案例进行了点评,编排为“教师问题”、“学生问题”、“师生关系”、“教师与家长关系”、“管理问题”等五大部分。书中记录了一个个教育生活中的真实“故事”,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透彻的解答,为广大一线教师解开了心中的疑惑,提供了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指导。

  看了王晓春老师的案例1“智慧与爱心同等重要”让我想起了另一本书《爱的教育》,可能是因为它们有同一个内容,现在我们的教育一直在提倡赏识教育,用爱心来教育每一个学生,我们都曾感受到过爱的力量,对一个学生老师倾注了爱,哪怕只是不经意的一点点,一句表扬的话语,一个赏识的眼神,一个温柔的微笑,一下轻轻的抚摸,再恶劣的学生都会被感化,积极上进,但教育是不是有爱就行了呢,不是的,在我们身边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学生不做作业,学生在课堂上捣乱,学生在课间戳事……,老师认真地指导改正,但收到的效果却不像我们所想那样,他们还是一如既往。是不是我们的“爱”出了问题了呢,从这本书中我找到了答案,收到效果不明显的原因是我们的教育智慧还不够,教育除了需要爱心还需要智慧,“智慧与爱心同等重要”告诉了我这些。

  读了《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这本书,让我学会了很多东西,也为我提供了好多教育的好方法,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好好实践一下,并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教育之路来。

读《教育的智慧》有感5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算算离自己当小学生的日子的确有些年岁了,这日子还算得上的长,并且越来越长。换句话来说,和小学生之间的代沟也越来越大……

  初读李镇西先生的《教育的智慧》一书,只觉书中字字珠玑,每每能认真品读,总能联想到自身,从而受益匪浅。在读的过程中,总能感受到李镇西先生对于“学生为本”这一理念的重视与真正落实。我想,要以“学生为本”,我们得再次当回小学生。

  当我还是个小学生的时候,面对老师的批评会不会觉得很糟糕?面对老师的谈话会不会很紧张?面对老师的夸奖是不是很开心……诸如此类的种种情景,只有设身处地地去思考,方能真正明白学生。例如学生为什么会一直重复的犯错,还犯同一个错误这件事。

  理论家告诉我们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他们的发展是螺旋往复的,所以重复犯错是必然的。想想自己之后发现小时候我重复犯错是因为在某一个情境中让我瞬间遗忘了所谓的道理,错误发生了也立刻知道自己的不妥。是不懂吗?是忘了。那老师还用再重复讲道理吗?没有必要。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原因,同样一个重复犯错的问题,若细细问来,估计答案五花八门。这里的当个小学生,是能够静下来听听孩子的声音,这前因后果只有弄清楚,理顺畅方可找到“病因”。

  再说为什么老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我们暂且不从理论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依旧从自己是个小学生的角度来说说。作为一个小学生,早上七点起床,晚上八点睡觉,在校学习时间占据主要位置。在学校中,听老师讲又占了大部分的'时间。那么,单个孩子听老师讲话的时间每天有多长呢?除去上课时间,课间的十分钟要上厕所,要交作业,要出去叫一叫、跑一跑,那么能跑到老师边上的时间更少了,何况老师课间还要休息。如此算下来,课上的点评真真显得尤为重要,那是一天当中大部分学生唯一能听到老师对于他一对一的点评了。当年的自己,是否也是因为老师的一句夸奖而兴奋一整天,因为一句批评而闷闷不乐呢?所以,教师说话前应先当一当自己的学生,先体验一把这话带来的影响和效果,然后再说出口。

  做一专科的教师如此,做一个班主任更应如此。班主任由于其地位的特殊性,其话语权含有更高的影响力。怎么处理学生的矛盾,怎么组织班级活动,怎么让孩子能够自觉学习,怎么形成良好的班风等等琐事都需要班主任一一处理,如果班主任出口便是恶语相向、冷嘲热讽,必定能伤透孩子的心,这好班风也无从建起。我总是在回想,我喜欢什么样的班主任,当年我的老师又是因为什么原因让我不喜,又是因为什么让我印象深刻……因着自个儿和现在的孩子之间还隔着些年岁,也经常和孩子共同探讨他们对一个班集体的喜好。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的建立,如果光是班主任忙前忙后是收效甚微的,把这些小兵们用好才是制胜的关键。这便是把自己当成自己的学生,和他们一起思考自己的班级该如何变更好。

  专业发展的道路上,我们学着做一名优秀的教师,从而慢慢丢却了自己身上的那点儿“学生味”。如我们所愿,我们越来越像一个教师,学生也越来越像自己的学生,而这师生之间,决不可划出楚河汉界,一旦被学生认定为对立面的老师,这课即使上的再精彩也是枉然。而那些从书上汲取到教育的智慧,也只有真正能在我们的教学生活中得到运用并行之有效方能称为智慧。我从李镇西先生处学到的最重要的智慧便是——当个学生,这一办法简单且着实有效。

读《教育的智慧》有感6

  专家王晓春老师曾用“智慧与爱心同等重要”作为标题,是啊,对学生每位老师都倾注了爱,但爱不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我们的身边这种现象数不胜数。

  有学生因为特殊原因课落下了,我会利用业余时间给他们补课,及时与家长联系寻找解决办法。但结果不一定如你所想,可能会令其家长感动,令周围的同仁称赞,但有时真不能让学生从根本上改变。收效不明显的原因主要是我们的教育智慧还不够,没有能解决他们真正的心理问题,客观的家庭问题等。学生之间打打闹闹,斗嘴绊脚,总认为是小儿科的事,所以总是用很简单的谈话和互相道歉来解决。却很少会想到去找找发生矛盾的真正原因,是它自身的,还是和家庭环境有关。王老师告诉我们,学一点心理学,走进一点学生,花一点耐心,这样我们的收获会让我们惊喜。

  如何走进孩子的世界,我在书上看到这样一个词——换位思考。这并不陌生,却又那么陌生。它唤醒了我沉睡的心灵,让我豁然开朗,使我不断设想:假如我是学生,我最需要的是什么?假如是我的学生,我会怎么做?换位思考使我明白: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宽容,多一些耐心和等待,就会多一种教育的方法,就会让自己让学生多一份快乐。换位思考让我不知不觉地走进学生的心灵,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感受他们细腻、透明、多彩的心灵世界,换位思考成了我和学生们零距离沟通的.一条无障碍通道。

  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尊严,更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需要。自尊之心人皆有之,学生也是如此。

  一、批评不是解决学生问题的唯一方式

  批评只是一种带有情绪性的管理方式,没有研究的教育,是盲目的、情绪化的教育,是教师素质提高的最大障碍。往往在没弄清楚学生是怎么回事,自己就大动肝火真是不值。如何正确地批评学生,而且又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当你理解了学生,批评学生肯定能找到非常自然的方法,孩子也自然能够接受,不掩盖问题,才能真正全面地理解学生,才能正确地实施挫折教育与批评。这是我从这本书上得到的启示。

  二、教育智慧是一门艺术

  教育是一门学问很深的艺术,蕴藏着许多智慧。一直以来,我也是那些忙忙碌碌的愚人,书中一个个真实的案例,好多就发生在我身边,也曾经让我百思不得其解,也曾经让我忧心忡忡,也曾让我牢骚满腹,而我机械地做着、忙着、拼搏着。尤其,读到“水彩笔的故事”这一案例,使我想到自己平时也经常的遇到此类问题,但很少去动脑筋思考和观察学生的表现,而是“无研究的教育”,这种简单的教育,没有从根本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而对教师的能力也没有丝毫的提高。非常好的思维习惯是,遇到事情总想问个为什么,猜猜有几种可能的原因,然后,加以验证,有时不妨多转个弯想一想。面对教育中频频出现的各种问题,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能首先慌了手脚,孩子的成长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各种各样的原因左右着他们的行为,我们要有容忍之心,更要具平常之心;我们要有大将风度,不要用我们的急躁表情和过激言语让孩子害怕、叛逆、压抑,而要寻找到合适的“点”,让孩子自我成长。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呢?教育智慧从日常善于捕捉的点滴小事中来,从科学的思维方式中来,从概括反思中来,从良好的心态中来只要我们以研究的心态来看待问题,向研究型教师努力,可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简单的问题明了化,你可以发现:

  原来教育可以如此轻松又愉悦!

  读了《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一书,我发现了真正开启孩子心灵的钥匙——用爱心启迪学生的智慧,用智慧开启学生的潜质。当然,我知道仅仅看完这本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正确运用该书中的正确理论去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反思和创新,努力提高教育教学工作效率和质量,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读《教育的智慧》有感7

  有人说,读书是一种幸福,是一种乐趣,是一种享受。我认为 读一本好书,犹如交一个益友。

  一个人的一生中之所以能不断提高,与其始终如一的学习是分不开的,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知识是没有穷尽的,坚持学习让人始终处于不败之地。反之,没有知识的不断补充和积累,人便会落后于时代。歌德说过,谁落后于时代,就将承受那个时代所有的痛苦。特别是在现今知识爆炸的年代里,不能接触新的知识便会被时代所淘汰。

  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学习新的知识来面对新的挑战,更是不可忽视的。它能提供给我们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正如高尔基所说,没有任何力量比知识更强大,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但是由于工作的限制,我们又不可能向学生那样坐在课堂里学习,因而读书就成了我们最有利的知识武器,通过读书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也不受空间的限制,方便地学到新的东西,扩展新的思路。

  在这里我想推荐一下这本书《师说教育智慧品读》,这是品读中国千古教育智慧,践行中外最新教育理念的一套书。

  国学思想作为古典文化的结晶和一种文化传承,其中也包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智慧。国学教育思想和教育智慧称得上是源远流长。而这些历经久远至今仍熠熠生辉的思想,仍在给当代的教育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带来诸多深刻的重要的启示。教育是一个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教学生学会做人是教育的核心。目前的教育大多偏重于知识、技能的传授和智力因素的培养,缺乏文化熏陶、人格培养和非智力因素的开发。而国学教育思想中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自我修养的道理、方法。

  传统教育教学理论是古人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并

  发展起来的,其中充满的是先哲和先贤的教育智慧。现今教育所主张的"人化"教育理念在传统教育思想中或隐或显地贯穿始终。从外在的规范向人心的心灵深处探寻意义,重视人的生命价值和存在价值。注重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和谐,是传统教育思想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读了《品读》一书我对课堂教学又有了新的认识。从本质上讲,课堂教学活动是一种人的活动。它是发生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与人的相互活动。它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认识、相互了解、相互吸引、相互沟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心理和实践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将引导学生去关心人类的命运,探索社会的真谛,追求人生的真理,实现人生的价值;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将教化学生养一身浩然正气,育一颗博大爱心,铸一副铮铮铁骨,写一部奉献的诗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将带领学生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跋涉在向科学高峰的登攀中,吮吸人类一切优秀的精神文明营养,成就为一代栋梁之才,登上人生理想制高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将为学生指点迷津,解除困惑和疑难,用自己的生命之火,照亮他们的人生之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将带领学生求真、求善、求美,做一个大写的人,挺立天地间!诚如韩愈的经典表述那样:"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因此,要完成这种引导和带领,首先需要的是教师对学生的'绝对吸引——人格的吸引;要完成这种引导和带领,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种伟大的力量的灌注——人格力量的贯注。

  人格,就是指人的道德品质以及人的性格、气质、能力、修养等特征的总和。高尚、良好、伟大的人格,自然具有吸引他人的力量,自然能够影响人、感化人、陶冶人,给人以强大的精神力量。人格的魅力也就自然地凸现出来。

  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格魅力正是为人师者,在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借助教学艺术的媒体,使受教育者进入到教与学的审美境界,从而产生教学美感效应的吸引力、诱发力、感染力和征服力的总和。这样的人格魅力熔铸了一个人的崇高的人生理想及坚定的人生信念、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及卓越的品行、优良的生活作风和工作作风、渊博的学识、全面的才能、丰富的情感和刚毅的性格。

  一个具有这样的人格魅力的教师,在学生面前树立起的必定是一个正直、善良、热情、谦和、乐观、坚毅,焕发着生命的活力,学养深厚、举止高雅的活生生的"人"的形象。

  一个教师,以这样的人格形象出现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并以此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感化学生、感召学生,教育和教导学生,就一定能够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崇拜,获得学生的敬仰和爱戴,使学生在心灵的震撼下产生思想的认同、情感的共鸣、行动的追随,从而形成课堂教学的凝聚力的核心。由此散发出强大的吸引力,成功地控制课堂及课堂教学。

  在当代的教育中,如何发扬那种生生不息的主体精神,品读中国千古教育智慧,践行中外最新教育理念,开拓创新,穷通变易,使我们"更诗意地栖居",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的。

读《教育的智慧》有感8

  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然而不容易……

  寒冷的假期,给予我的是一杯清茶,幽香弥漫,一捧书,读着、珍着、品着。陶行知先生早就说过:“教师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每天花一点时间感受郭文红老师写的《发现班主任智慧——追求充满任性的教育》,给自已的暑期生活增添了不少的色彩。每每看一篇文章就像在听着这位老师讲诉一个个生动的故事:

  在南京市芳草园小学一间普通的教室里,郭老师的生命和几十个孩子的生命相遇,她自然而然地进入了孩子们的故事中,和孩子一起创作,推动情节的发展,并期待着一个完美的结局。她把自己的心融入孩子们的心,并用智慧引导孩子,破解着教育的种种难题,因而诞生了一系列或行云流水或跌荡起伏的精彩传奇。

  俗话说:“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文学家托尔斯泰曾要求自己:身边永远带着铅笔和本,读书和谈话的时候碰到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话语都把它记下来。书中很多故事很美,在《蛮横与宽容——高明的故事》里,我体会到班级教育是美的教育,很动人;在《从“敌对”到“同盟” 》里让我感受到诗性教育蕴含着教育智慧,耐人寻味;而在《三个没想到——被信任的`幸福》里让我悟到诗性教育可以给人快乐和幸福。因此在读书的同时,也记下了自己的一点点感触。

  曾偶然在一朋友的博文里发现了伊斯坦布尔的幸福,他说:人生要经历三个阶段:骆驼阶段、狮子阶段和儿童阶段。其中儿童阶段是最高阶段,只有少数人能达到——人用儿童的天真去思考人生、玩游戏、接纳各种影响,找回遗落的真理。我感到自己很幸运,当上了一名小学教师,有了这群孩子们。他们每一个人都是我的镜子,面对善良的童心,我会永远提醒自己:永远善良,永葆童心!作为教师,自己的生活充满阳光,感到无比的快乐也无比的自豪!是他们告诉我,教育如此沉重,生命如此美好。李镇西老师曾说过:“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是师生心灵的和谐共振,互相感染、互相影响、互相欣赏的精神创造过程。它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受,心灵对心灵的理解,心灵对心灵的耕耘,心灵对心灵的创造。”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喜欢学习老师所教的课,首先要让学生喜欢这个老师。如果我们都是按照大人的标准去衡量自己的学生,以大人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学生,用大人的思维去理解学生,那么教师与学生之间就拉开了距离。在这里说个小插曲:在今年放暑假前我就误会了一个孩子,那天他告诉我,“老师,我知道你的生日,还知道你的学历。”当时我在改作业,很不爱理的应了一句:“你怎么知道的?”“我妈妈是档案室的,只有输入你的名字就能查到。”听了他的话,我有些生气,这不是连自己的隐私的暴漏了吗。直到后来孩子们为我精心筹办了一场生日会,我才明白我当时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有时孩子所做的、所想的并不是我们大人所想的那么污浊,他们总是怀着善良美好的动机去做自己认为能做的事,哪怕是犯了错误,也是因为自身心理发育还没有成熟,所以若我们教师没有童心,就不能发现孩子的可爱之处。

  和孩子们没有界限的做着游戏,这是心灵的碰撞;收到孩子们寄来的一封封“密函”,这是心灵的信任;念着他们精心准备的贺卡上的祝福,这是心灵的触动,是快乐,是幸福……是什么让师生彼此有这么多的感动,我想,作为我自己,有的就是一颗童心。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朋友们,我们的那颗童心是否生锈?我们的心是否依然和孩子们一样晶莹透明?在教育这个美丽的岗位上,我已无愧而充实地走过了阳光灿烂的春秋,我常常回望自己走过的路:平凡、平淡但精彩,可以说累却快乐着,就是因为我的那颗童心还没有变质。

  孩子们的想法很天真,说法很幼稚,却充满了老师们所追求的浓浓的人情味。请让自己永远怀揣一颗童心吧,只有有了童心,我们才能进入孩子们的世界,才能有心与心的沟通,才能更能容忍孩子们的淘气、任性与顽皮,才能在他们肆无忌惮的时候像郭文红老师一样,有耐心的抒写自己的教育篇章。

读《教育的智慧》有感9

  肖川教授的教育随笔《教育智慧与真情》,“文字优美、自然、含蓄、丰厚、耐人寻味。”(引自该书的《内容简介》)读它,你将会懂得很多教育方面的智慧,也感受到教育中的真情。

  我认真地品读完这本书之后,觉得我们的教育的的确确需要很多很得真情。这种真情是隐藏在校长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他的学生之间。它具有隐蔽性,看不到,摸不着;相反,只有双方用心去感受才能品味到它的滋味,共享其中的亲情。

  校长与教师之间需要更多的真情。校长的真情将会使教师支持校长的各项工作,从而使学校的一切工作运行的更好。因为由于校长与教师之间有着真正的真情在,所以校长就能够“依靠教师、尊重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将教师吸引到学校的管理中来,是教育取得成功的不二法门。”(肖川《写给校长:成为卓越的领导者》)也就是说校长那种对待教师真正的真情,感动与鼓舞着每一位教师,让每位教师在学校里头,找到自己的个人坐标与准确的位置,知道自己的真正人生价值,明白自己的奋斗与拼搏的真正意义。因此教师将全力以赴地与全体员工一起创造一种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从而共创生机勃勃的校园。

  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他的学生之间,以及教师的本身也需要许许多多的真情。教师之间如果有着真正的真情,那么不管是对于教师之间的合作,宽容,理解,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教师双方都有着深厚的真情,那么将会在合作,宽容,理解上,是默契的;也是和谐的。正如肖川教授在该书的《同事之间》中说“多一点充分的、真诚的沟通,多一点对人的`尊重、理解和宽容;单位主要领导多一点精神的追求,不搞小集团、小宗派;不把机会和荣誉过分地集中在少数人的身上,从制度建设上铲除人身依附的土囊;少一点‘扶持一小撮,打击一大片’的政策与措施,努力创造一种宽松、宽厚、宽容的心理氛围,营造一种不同风格、不同个性的人都能取得成功的环境。”这些观点是值得各位教师思考、揣摩、斟酌的。

  而教师本身也要有了丰富的真情,其作用就更加重大了,不管是对于自己本身,对于他的教学,对于管理学生,都是不可缺少的。从教师的本身来说,一个教师拥有丰富的真情实意,不管是对于他的教学或教育学生,都有着很大裨益。正如肖川教授在《成为有理想的教师》中说:“有思想的教师,会对学生的心灵丰满和精神充实有着一种自觉而又自然的引领。”而又对于教师的教学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又如“从对课程内容的发掘,到教学策略的选择,从对问题的设计,到课堂氛围的营造,甚至用一套什么样的语言,背后都有思想底蕴。”(同上)由此可见一个教师的丰富思想与他的真情,对于他的教育与教学,是多么重要啊。

  教师的真情还表现在他与学生之间的无可缺少的作用。有时教师的真正的教育真情会感动学生努力学习,甚至更加努力学习。比如就拿考试来说吧。经常有学生这样问教师:“考试怎么考”或“你这样讲,我们考试怎么办”。而肖川教授是如何回答学生呢?他在《说三道四》里说:“你们考得不好没有关系,你们可以用一生去学习和探索;考得不好我还有方法帮助你,如果你考试作弊,我就没有办法帮你了,那是你一生抹不去的污点。”这就是一种真情,一种教育学生如何对待学习、前途、未来的真情,相信学生将会被老师的真情所感动,而更加努力学习,刻苦地塑造自我,成为一个突出的尖端人才。

  在我们的教育中,如果广大教师都能拥有这样的真情,那么我们今天的教育将是非常成功的教育。

读《教育的智慧》有感10

  这个月一直在读王哓春老师的《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一书,感觉有几点感受最深:

  一、王老师实话实说。

  面对如今铺天盖地的成功教育案例,王老师提出质疑:教育事业真是这样

  简单化、轻松化、单一化的吗?王老师的见地我非常赞同,作为一名工作在教育一线的小学教师,我深深地感觉到教育感化一个孩子真的是“难于上青天”!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需要做案例研究。我们做案例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积累经验与教训,指明研究的方向,从而为实践提供导向作用。因此,我们做案例研究应侧重于过程和逻辑分析,不应侧重于是否成功;侧重于理智的判断,不侧重于激情燃烧。

  回顾了一下自己以前所谓的案例分析,总好象是为了凸显自己的成绩在涂脂抹粉。其实说句心理话,十几年的教育教学经验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教育的苍白无力。

  二、做研究不要总立足“怎么办”?应先找“为什么”。

  对于这一点我也感同身受。刚开学接了个新班,刘斌是班级的“老大难”。

  一开始我总想:怎么办才能不让他拖班级的后腿。于是天天中午留他在学校与我一块儿吃饭,并给他辅导功课。可是半学期下来,他依然如故,尽管在行为习惯上略有好转,但对于学习还是能躲则躲,能赖就赖。

  于是,我开始思考“为什么”?为什么他这样不愿学习?为什么小小年纪的他竟然如此大胆?这么多的坏习惯又是怎样养成的?为什么他有努力的愿望却看不见进步呢?

  经过与家长的多次接触我逐步了解到由于父母忙于生意疏于管教孩子。租住场所鱼龙混杂,他与哥哥只有狠一点才不会吃亏。至于学习因为父母没有明确要求、期望,自己也就顺其自然。待到落后时便索性破罐子破摔,反正家人也无暇顾及。而我们的学校教育又是主动或被动地采用了“学习成绩”这一把丈量的尺子,于是,成绩落后的他自然就将自己列入了班级、老师和家长的对立面,以此来保护自己。

  我想:自己即使穷三年之力也未必能使这孩子改变多少,但我至少了解了造成孩子不良习惯的主要原因——家长的疏忽与环境的影响。是呀,我们不应总是责怪孩子,多从成因上找找,我们就能以更宽容的心对待孩子。

  三、现代教育呼唤教育者的教育智慧。

  全书读来,给我最强烈的感受就是:现代教育要求教育者练就一身过硬的发现、分析和解决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种种“案例”,来引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纠正偏差,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做人、做事的习惯,提高素养。而这一切都需要教育者独具慧眼,不以粗暴、简单的方式加以归因、干预和压制。重在发现和研究,积极探求学生表现的背后的深层次的本质原因!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不断进步。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不仅教育好学生,而且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成为一个深入学生生活的探索教育方法最优化的.“研究者”。如:一个不爱学习的体育特长生,“对学习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于是老师用几乎公式化的思维方式认为:“怎样让他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成了我的首要难题。”于是老师开始主动接近他,深入了解他,谈话“一开始涉及到学习的话题,他就有些退缩”最终起作用的还是老师在获得他的信任之后,在帮助他解决一个个学习困难的情况下,经过长期努力得到转化。王老师认为这位老师一开始就出现了问题的归因错误,走了不少的“弯路”:学习的重要性是一个很常识的问题,几乎没有人不明白!这位老师的这个归因就缺乏“智慧”!“这也是目前中小学教师工作的普遍弱点”。教师面对学习障碍学生大谈学习的重要性,就是做让学生更反感的“傻事”,做的是无用功。而智慧的提问题应该是:“明明知道学习重要,为什么还不起劲呢?”解决问题,老师的爱心固然重要,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老师的专业能力,就如同医生要能对症下药。教育智慧起码也和爱心一样重要!同样,老师的真心如果没有更多的智慧相伴,则真心换回来的很可能就不是真心。由此可见教育智慧的重要性。

  四、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教育智慧的保障

  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教师自己的心理健康很重要。很多教师是这样想事情的,刚说过不能怎么样,学生就公然违反,“顶风作案”是明摆着与老师对着干。于是火冒三丈,处理起来“简单、粗暴”,一顿训责,学生在高压之下似乎也立竿见影。可以说这是教师在使用权力压制学生——“拼力气”,学生是否真的服气很难说。也可以说这种教育方法是在“制造敌人”。而教师的教育智慧在很多时候体现在教师能否“化敌为友”的能力上,要做到化敌为友,教师要有科学的精神,研究的心态,前提是教师自己心理要健康。王老师说;“人有研究的心态,他是不会向研究对象发脾气的……恰恰相反,你得想办法使自己的认识客观地反映对方的现实状况。这是科学的思维方式。”我想,人的宽容度可以体现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只有心中容得下他人的人,才可以冷静的面对意外情况,举重若轻,把麻烦酿成快乐。可见教师的心理健康有多么重要。

读《教育的智慧》有感11

  拿出搁置了许久的《教育的智慧与真情》一书。翻阅此书,看到这样的一段话。“我们教育实践工作者更关注方法,而存在着忽视方向的倾向。老师们更多地关注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而忽视学生学习策略和思考策略的发展,更谈不上对于学生作为完整的人的成长的关照;老师们对具体的方法更感兴趣,对于理论的.学习比较轻视,这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了我们教师的发展。如果我们总是只顾埋头赶路,我们怎么可以欣赏到天空的广袤和美丽?”

  方法和方向?一直以来,我从没有把这两者放在一起思考过。只知道努力学会各种教书的方法,这也是我所缺少的;而所谓的方向,在我认为就是自己下一步工作的目标,仅此而已,朝着自己所预期的目标走下去。但是今天看来,在肖川眼中的方向,是指一些具有理想的高远的追求。我们每一位教师从踏上工作岗位时,都可以说是满腔热血,踌躇满志地想做出一些成绩。可是为了忙于事务性的工作,被大量的琐事遮蔽了眼光,被俗务消磨了之前那些高远的理想。我们一直说要机遇,其实我总觉得更重要的还是坚持不懈的精神。

  方向?让我再一次问自己,我的方向又在何方?我想,在我心中应该已经有了答案。

读《教育的智慧》有感12

  在《教育智慧》一书中,各个经典案例启迪着大批教育工作者,虽然没有全页拜读,但有这样一个例子使我深受启发,备受鼓舞。教育如此令人惊叹。

  1999年4月20日于美国科罗拉多州杰佛逊郡哥伦拜恩高中发生了校园枪击事件。两名青少年学生—埃里克·哈里斯和迪伦·克莱伯德配备枪械和爆炸物进入校园,枪杀了12名学生和1名教师,造成其他24人受伤,两人随即自杀身亡。这起事件被视为美国历史上最血腥校园枪击事件之一。

  一位女老师在目睹哥伦拜恩惨案后,意识到内心的阻隔导致暴力,外在的暴力源于内心的孤寂。孩子们如果不能够得到关注,会采取任何手段来引起人们的注意。此后,她下决心在自己力所能及范围内,尽早开始预防暴力,时刻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哥伦拜恩惨案后的每一个星期五下午,这位老师坐在空荡的教室里研究这些11岁的小手写下的歪歪扭扭的小纸条,她是在拯救孩子们的'生命。

  通过这种方式,她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更深刻地认识到一个她很早就明白的道理:生活中的每件事,包括爱,包括你的所有物,都有固定的“公式”。从那些小纸条中她找到了这些“公式”——找到了破解内心枷锁的密码,并给予那些孤单的孩子以帮助,填补他们内心的空白。这就是她的数学。

  一切都源于爱——包括数学和其他学科。学科的专业性便是能有效应用于现实中,我们从事这份工作,就要清楚地认识到我们要把它的作用传授于学生,充分发挥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令人惊奇的事实。

  这位老师用几十年的时间来拯救孩子们的生命,用一生寻找爱与孤寂的“公式”,这样的人生才更有意义。踏入这种生活,之后的每一天,都可以改变世界的轨迹。

  比如语文学科,除了言语技能的获得,创新思维的超越,文化内涵的丰富,还要使语文课程更贴近整体素质的培养与熏陶。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要在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语文的工具性,不用的东西就没有多大存在的意义。由此我想到了我的书法学科,它的存在在于解决一些我们要面对的问题,首先是传承中国优良的传统文化艺术,再是利用这项技能谋求生存之道。书法发展到这个阶段,经济社会使这门高雅的学问越来越充满功利性成为必然,因为它要发挥它在此时此地的作用,我们每一个人亦是如此,好好发挥自己的作用吧!便是好度这人生。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的作用源于人类的进步,源于对受教育者的热爱。

读《教育的智慧》有感13

  这学期,我读了《教育的智慧与真情》一书,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这本书是一部启迪心智、陶冶性情的美文,《教育的智慧与真情》读后感1400字。此书是肖川博士的一部力作,主要反映了教师的需要与趣味以及他们所关注的事物、他们所困惑的问题、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委屈和追求。

  本书虽为随笔,却并不缺乏学术专著的深沉与厚重,更有在轻灵与明快之间时时闪耀着的思想火花。《教育的智慧与真情》字里行间流露、挥洒着作者教育人生的真性情,是"做"教育中炼就的教育学问。肖川先生感慨,"对于人生来说,有什么比受过良好的教育更重要的呢",因此,整本书字里行间无一不折射出作者之于教育、之于生活的智慧与理性之光,无一不散发出涌自作者心田的真情呼唤。

  这本书体现的是一种对社会,对时代的'深深的思考。这是非常令人警醒的"如果我们没有教孩子们任何她真正需要知道的东西,譬如:如何快乐的活着,如何与不同的人相处,如何面对冲突和挫折,如何有个人价值感和自尊心,如今的许多教育方式所培养出来的很大部分是只会读、写、算的学习机器,而要出些人才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状元"很多,然而其未必是"人才",但是状元的出现,很有可能埋没一些真正意义上的可塑之人才,因为大家的目光都被状元所吸引了。这是在现行教育制度下所不可避免的事实。人人呼吁改革,但是又没有人知道该由谁来改革。其实能改变这些现状的,只有我们这些教师--最基层的教育工作者。

  作者的目光是犀利的,他能洞察到本质,他认为眼界决定境界,方向决定方法,方向对了,路就在脚下,决定教育方向的是教师,读后感《《教育的智慧与真情》读后感1400字》。我们的教师更关注方法,好的方法可以收到立竿见影、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方向正确与否,难以检测,很难凸现,因此,我们缺乏这方面的意识,再加上我们的教师长期忙于事务性的工作,被大量的琐事遮蔽了眼光,被俗务消磨了高远的追求。于是,他迫切地呼吁,要唤醒和强化教师的方向意识。

  作为教师,首先是个教育工作者,其次才是一门课程的教师。每一门课程的最终目的都是要帮助我们的学生成为一个具有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人,一个具有积极、乐观、正直、光明的心态的人,一个友善、宽容和积极介入社会合作的人。念肖川的话:没有智慧,"教育"就只是心灵和精神的一种牵累,一种"认知结果的堆积";没有真情,生活就是无边的荒漠,"教育"也就只是一种敷衍和应付。

  全书"教师的解放"这一篇,读后收获颇丰,最深的感受是他为我们解决了人生道路上、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很多疑惑。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首先,要做有思想的教师,要乐于接受思想。而接受思想最简单的方法是阅读别人的书籍,尤其是名师的书籍,让阅读成为每位教师的习惯,成为与别人进行心灵碰撞的自由领地,成为自己不断进步的阶梯。其次,要做有思想的教师,关键是要在反思中进步。当学生违反纪律时,我们是否采取了适当的教育方法;当学生上课打瞌睡不听话时,是否由于我们的课上得不好…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的是何等的气度、胸怀,以及对教育事业何等的热爱!要做有思想的教师,还要敢于释放思想。我们的教学工作不会是一条平坦的大道,肯定有坎坷,有曲折;肯定会碰到许多疑难困惑,碰到许多新的问题,因而更需要教师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教育的智慧与真情》是值得一读的好书,时刻用动态发展的眼光来审视教育,教学要有明确的目的和方向,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会不断进步。以后我努力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不断吸收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提升自身修养。

读《教育的智慧》有感14

  读了这些文字,让我打开了一个心结。原来为师与做人一样,要做有良心的人,就要为真心的师;要做善良的人,就要为温暖的师;要做真实的人,就要为诚挚的师;要做公正的人,就要为公道的师;要做勤劳的人,就要为严谨的师;要做乐观的人,就要为智慧的师!为人也好,为师也罢,带给自己和周遭一片明媚和纯净的光芒!要为学生打开一扇扇通往幸福的光明之窗!

  将本书的书名与章节串联起来,刚好也就是我对此书的全部解读。

  我想,找到教育的方向,才会明了教育的意义。运用教育的智慧,才能获得教师的解放。这就是《爱与智慧的教育》!

  《爱与智慧的教育》为我搭建了一个指明灯,书中优美的文字道出了教师平凡工作的特殊内涵,作者细腻的笔触绘出了教师光辉职业的灿烂前程,那轻灵的词句深刻镌刻出了朴实教者的.人性光华。让我在现实的工作与理论的平台间一下子找寻到了平衡的连接点。化解了我曾有的困惑,增添了我奋进的激情,涤荡了我繁杂的思绪,纯净了我的固有的坦荡。

  读完此书,让我一直来在心底里燃烧的信念之火更加灼烈——做一名具有自己教学风格和特色的学习型、研究型、开拓型的专家教师;做一名让学生爱的朋友型教师;做一名让同行喜欢的合作型教师。

  “为师,意味着我们此生将用灵魂牵着爱,思绪纤细至无形。静夜里,当他人都已安详而坦然的沉沉睡去;我们的案头依然烛光摇动。为了那些纯净的心灵,我们一次次攀岩在不同的教育“革命”中,在品尝了干涩的甜后,对逝去的青春的怀念可以用无悔来祭典。这也许就是所谓教师的幸福吧!我们的韶华将悄悄走过,生命不可承受之轻。师爱在左,执著在右,在教育道路的两旁,我们随时播种随时开花;使一路上穿枝拂叶的人,即使走过荆棘,有泪可落,却都是幸福!”

读《教育的智慧》有感15

  感受一:成绩成功成长

  作为一位教师,究竟追求什么?读后《16位教育家的智慧档案》,我想成绩、成功、成长这三个词体现了三种不同的教育境界。我们不必太看重“成绩”,成绩并不一定导致成功;也许,我们不必太看重“成功”,成功并不一定导致幸福,不幸福的成功只能是暂时的成功,甚至是虚假的成功。我们应当看重的是成长,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抓住成长这两个字。成长是超越成功层面的东西,因为成功了,我们可以成长;失败了,我们也可以成长,失败了有时会导向更好的成长。人要坦然地面对成功,也要坦然地面对失败;不怕失败,这才是最大的成功。实际上,我觉得我们如果把教育的最高境界定位于成长,就会使教育变得非常有趣。我觉得我们的孩子成长一定要跟幸福、快乐相联系,只要成长就快乐,只要成长心里面就觉得踏实。那么,成功和成绩就成了成长必然会带来的副产品。

  我觉得我们的教育要站在成长这个层面上去理解,确立开发与保护并重的教育生态理念,确定人可持续成长的理念。人的一生,你只要关注成长,就不用操心成功,更不要操心成绩的问题。一棵小树,健康地成长,长成一棵参天大树,你还用担心它不结果吗?还用担心它不成材吗?可悲的是现在有很多树,刚刚长出一点,我们就急切地摇晃着它,抱怨它为什么不结果,为什么不成材,最终导致它结不了果,也成不了材。

  教育,既要开发生命潜能,又要保护生命资源。在教育目标上,要定位得高一点,远一点,要指向孩子一生的快乐与幸福;在教育过程上,要从现在就重视快乐,重视幸福,要让孩子们有快乐、幸福的童年。

  感受二:师 德 与 师 爱

  16位教育家的师德与师爱诠释了教育的灵魂。师德是教师工作的`精髓,可以用“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概况其内涵。 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师爱又是师德的灵魂。在很大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然而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就更加困难。全国劳模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

  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只讲付出不求回报、无私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极其神圣、纯真的。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真情,就会“亲其师、敬其师”,从而“信其道”。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教书育人就实现了其功能。因此,师爱是魂。但我认为师爱只是师德的一个真子集,对教师来讲,真正的爱,是对孩子们一生的发展和幸福负责的爱,它需要对学生进行很好的观察。当发现学生需要温暖时,不要直接给他温暖,而是给他一把柴刀,对他说:“你可以去打柴。不会打?我告诉你怎么打。”你可以远远地看着他——如果他不能划着火柴,可以给他做一个示范,再让他自己做。绝对不要代替他去做该由他自己做的事情。这种爱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是对他一辈子负责的爱。

【读《教育的智慧》有感】相关文章:

读《中外教育智慧故事集锦》有感作文500字09-06

教育智慧读后感06-23

《教育的智慧》读后感09-10

教育随笔-抓住教育契机点燃教育智慧09-23

读《智慧人生》有感09-04

读智慧背囊有感01-18

品格教育智慧读后感06-24

《教育的智慧与真情》读后感09-09

家庭教育呼唤智慧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