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读书笔记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历史读书笔记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了。那要怎么写好读书笔记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读书笔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历史读书笔记1
该书始终围绕一个主题,即古代中国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艰难探索历程,试图回答中国传统社会为什么不能产生现代型经济体制这个问题。在先生看来,这个问题的根本答案,就是税收。
黄仁宇先生观察历史注重从技术角度切入,他认为收税能力决定了政府的`财政实力,财政体制决定了政府调配资源的方式。能不能以合理的制度将经济资源转化成税收,进而顺畅注入经济政治国防社会各项事业中,决定了一个王朝的兴衰成败。
中国古代税收体制之所以不能将传统社会推向现代,就在于间架性设计和数目字管理这两个制度软肋,这是黄仁宇先生研究中国历史的两把密码钥匙。
历史读书笔记2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它涉及的众多学科门类的知识海洋,自马克思以来,给人类文明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然而,它也绝对不像那些疯狂的崇拜者所说的那般“是绝对的真理”,作为一个哲学派系,它的价值的确不言而喻,然而它也必定会有自己的漏洞和不足之处。在后世的对于马克思的研究中,卡尔波普尔的《历史决定论的贫困》占有重要地位,阅读完全书,不仅体会到了思辨的乐趣,了解了社会学及科学研究的一些相关方法,对马克思主义也有了更深刻的批判性的了解。
首先,作者在序中引出了本书的基本论点,即:历史命运之说纯属迷信,科学的或任何别的方法都不可能预测人类历史的进程。
那么,所谓的“历史决定论”到底指的是什么?
1.机械决定论。机械决定论承认因果性、必然性,但否定偶然性,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及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把社会的发展看作是由某种神秘力量赋予某种联系和发展秩序的奇怪现象。毫无疑问这只是宿命论和唯心主义。
2.辩证决定论。即马克思主义的决定论,在社会历史领域,辩证的决定论承认社会发展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承认社会的发展是通过有意识的人的活动实现的;承认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承认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
关于“历史决定论的衰落”的论证,作者从“人类历史的进程受人类知识增长的强烈影响”这一点出发,通过五个步骤反驳了历史决定论。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并非指不能对社会进行预测,比如不能运用经济理论对当下的经济状况进行分析,不能分析股票的涨跌,不能出生率的升高或降低,这些预测在某些条件下毫无疑问是可以发生的。他的论点是根据“历史发展可以受到我们知识的增长影响”作为基础论点,并推测出“不可能通过发现隐藏在历史演变下面的规律或倾向来进行历史预测”。这里所谓的无法预测是指:我们的知识是不断增长的,因此我们今天不可能预知明天才知道的事情。这个理论像是个常识,可常识往往为人所忽略。
作者首先批评了历史决定论者关于“大多数的物理学方法不能应用于社会学”的断言。然后给我们介绍了历史决定的反自然主义学说和泛自然主义学说。前一部分的主要观点包括:“社会实验的不可重复性”。后一部分的主要论点可概括为:“社会预测只能是模糊的大规模预测”“观察的经验根据来源于历史事实的编年史”“历史力量及历史规律”,它虽然肯定了人的能动作用,却说“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它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阵病。”也就意味着历史决定论者只能解释社会发展并以种种方式促其实现;但他的问题在于无人能改变社会发展。
在尽可能明确地和令人信服地概述了历史决定论的观点,让读者也开始为历史决定论的观点拍手叫绝,即将成为历史决定论的拥护者时,波普尔开始了他的'批判:
波普尔提倡的是“社会学的渐进方法”。由于人们对社会的改进提出批评和建议,或者更确切地说,由于人们力图发现某种经济行为或政治行为会不会产生预期的或所希望的结果,从而使社会科学获得了巨大的进步。他指出,社会的改造是循序渐进的,知识是逐步积累的,比如苏格拉底,他告诉我们只能从我们的错误中学习。因此,他将一步一步地走,仔细地把预想的结果同已取得的结果相比较,警惕改革中难免出现的不利后果;他将避免进行复杂的和大规模的改革,因为他不能分辨这种改革的原因和后果,也不知道他究竟在干什么。
作者集中精力批评了“整体主义”和“乌托邦工程”,它们都绝不带有“私人的”性质,而总是具有“公众”的性质。它的目的在于按照一个确定的计划或蓝图来改造“整个社会”;它的目的在于“夺取关键地位”扩大国家权力……直到国家变成几乎与社会一样。“马克思是一个乐观主义者,他的乌托邦蓝图是属于发展的或“动态的”蓝图,而不是一个被束缚住的社会。他预言并积极促进以达到理想乌托邦为最终目的的发展,在这个理想乌托邦中,没有政治的或经济的压制:国家已经消亡,每个人按其能力而自由地合作,每个人的一切要求都得到满足。”而且,历史决定论对于社会变化的重要性过于神经过敏了,社会环境是在改变,然而并非不可将试验方法应用于社会问题,否则我们那些所学的课本知识早就脱离现代社会好多年了,岂不是在做无用功课?
在完成对整体主义的批评后,波普尔还发现了其潜在的极权主义倾向。整体主义者不但企图用不可能的方法来研究我们的社会,而且还企图把我们的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控制和改造。他们预言:“国家的权力必须扩大,直到它和社会几乎合而为一为止”。并且,他们宣称,这样的实验首先不可能是小规模的孤立的,必须在整体的范围内进行实验才有说服力,虽然我们知道有风险,缺少知识,但也必须尝试着去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波普尔对这一观点有两个反对意见。(a)它忽略了对于一切社会知识,包括前科学的和科学的知识都至为重要的渐进实验。(b)整体主义实验不可能对我们的实验知识有较大的帮助,我们很难从重大错误中学习——有时候我们甚至会干脆一错到底。
在批判泛自然主义的过程中,作者首先对“规律”和“趋势”做了区别。在社会变化中,趋势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然而规律和趋势是不同的,我们不可能找到一个普遍的规律,即使它是“通过对一般的历史事实的研究和分析来发现进步规律的”。历史决定论者的主要错误即它的“发展规律”其实是绝对趋势,这些趋势和规律一样并不依赖原始条件,并且不可抗拒地以一定方向把我们带到未来。它们是无条件预言的根据,而不是有条件的科学预测。但作者又马上提出“趋势的存在是无可怀疑的,趋势依赖于条件并力图发现这些条件和明确地提出这些条件。”总觉得这里的描述是前后矛盾的。
作者还提到要通过检验的方法来淘汰假理论确立真理论,并且,我们关注的不是“是如何发现这个理论的”,而应该是“这个理论你该如何检验?”
历史的研究与理论科学研究也是不同的,因为在在历史学中,普遍规律多半是很平常的和不自觉地被运用的,因此未能起到这个作用。毫无疑问,没有观点就没有历史,历史和自然科学一样必定是有选择的,否则历史就由一大堆不相干的乏味材料所塞满。按着因果链条追溯到远古是毫无帮助的,因为我们要着手研究的每一个具体结果,都有各种各样的无数部分原因;这就是说,原始条件是极其复杂的,而且多半是我们不感兴趣的。
摆脱这个困难的唯一途径,我认为就是自觉地把特意选择的观点引进自己写的历史中去;这就是说,写我们感兴趣的那种历史。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歪曲事实,并塞进事先设想的观念框框,也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无视没有塞进去的事实。恰恰相反,与我们观点有关的而又可以获得的全部证据,都应加以仔细而客观的考虑。
作者得出结论,人的因素在社会生活中和一切社会建构中终归是不确定的和捉摸不定的成分。而那些要求对人性加以“科学的”控制的进化论者,没有认识到这个要求如何是自杀性的。进化和进步的主要动力是可供选择的物质的多样性。仅就人类进化而论,这就是“人们有自己的偏爱和有别于他人的自由”——“有不赞同多数人和走自己的路的自由”。整体主义的控制必然导致思想一律,而不是导致人权平等,这意味着进步的终止。
在阅读全书的过程中,老老实实地思辨了一场。波普尔严谨地态度让人佩服(搞研究的要是多点像这样的就好了)。或许是由于翻译的问题,我觉得在很多细节的部分有错漏,后面的话常常是对先前自己观点的讽刺(也许是某种幽默也未可知),让人刚刚觉得“这话说得对”,马上就又被打了脸。
就用书中的一句话做结吧:“采取某个观点是必然的,坦率地说出这个观点,并且永远认识到,这是许多观点中之一,即使它相当于一个理论,它也不能是可检验的”,这就足够了。
历史读书笔记3
《中国大历史》是历史学家黄仁宇体现其“大历史观”的一部专著,它旁引了不少研究内容,分析中国历朝发展的问题,从欧洲的历史,以至经济学都有利用。
读完这《中国大历史》,便可感觉,作者写的历史,自始至终都在问着这样的一个问题:缘何中国的'文明未能发展出上资本主义?求解这个问题,作者的关注点集中在财税制度上面。
依着这样的思路,从作者的叙述中,隐约可以看出,作者将中国的几千年发展历史分为了三段:第一段是中央集权、官僚体系、意识形态逐渐形成的时期,从商周发端,到秦汉;隋唐第二段是从城市商业和国际(边境)贸易中产生了商业社会的种子,但这种子在官僚体系、自耕农经济和意识形态面前,只是发展出了服务于宫廷地主玩乐所需的奢侈品生产与商业,这一段从宋元到明清,中间从王安石变法到张居正变法,似有着搞“数目字管理”的意向,但数目字管理的条件仍未具备,变法必然失败;第三段是清末受到外来侵略与冲击,开始寻找强国的途径,从清末的洋务自强运动到维新变法、立宪改革,再到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土地革命,直到改革开放,这一波一波的革命终于推翻了封建帝制,也创造了“一个新的高层机构”和“一个新的低层机构”。而“现在中国当前的任务,则是在高层机构和低层机构间敷设有制度性的联系才能从上至下,能够以经济及法治的方法管理,脱离官僚政治的垄断。”
历史读书笔记4
这本书讲述的是中国,从猿人,发展到现代的各种发明,以及困难,这本书将告诉你中国的由来。
这本《中国历史》分为四章,分别是,《先秦》、《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近现代》。四章。
我最喜欢的是《近现代》的第一章,这一章让我深刻的了解到中国在清代的时候是多么的弱小:在清朝末年,中国就像是没有蜜蜂的.蜂巢,被一群饿狼围着,我们无能为力,只能让这群人为非作歹。英国人首先来进攻,开着炮舰,厚着脸皮竟然来卖。还好碰到英雄林则徐,一点不客气,一把火烧了害人的。英国人起得乱叫,竟然向我们开起了枪,轰开了中国的大门,烧杀抢劫,一个都不放过,难道这是我们的错吗,英国人还挽着法国人,来一起抢劫,胆子越来越大,还放火烧了圆明园,趁机占领了黑龙江,又打新疆的主意,真是欺人太甚。
这本书让我了解了许多的历史,对我有很大的帮助,我读完之后,感受到了中国成立以来的艰辛和汗水,希望大家也一起读这本书。
历史读书笔记5
今天,我读了《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中的一个小故事,叫卧薪尝胆。在这个故事中,越王勾践因败给吴国,把软绵绵的被褥撤下去,换成了柴草,在吃饭的地方,挂了一个苦胆,吃饭前舔一舔,先查一下苦味。等下次再进攻吴国的时候,不忘记上次败给吴国的教训,这样才能让越国真正强大起来。就是因为越王勾践的明智,越国越来越强大,渐渐超过了吴国。等到恰好的时机,这位君王率兵攻击了吴国,越国反败为胜。越王勾践的.品质值得让我们学习,只要及时发现错误,并虚心地改正,就还有回旋的余地。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真好看,它里面不但有丰富的历史知识,还有做人的道理,多读一点历史故事,才能开阔自己的眼界,才能了解更多中国历史和中国从古至今的文明。
历史读书笔记6
中国通史共有十本,是从史前一直到清代的一些故事和文物。
第一本先概括了中国古人类化石,又说了想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神农尝百草和尧舜禅让等史前神话故事。接下来是夏、商和西周中的一些事,我感触最深的是残暴的商纣王和烽火戏诸侯。商纣王为了一个爱妃不理国家大事,还心胸狭窄,连别人为自己叹口气都要坐牢。还有烽火戏诸侯,周幽王为了让褒姒(爱妃)笑一笑,就戏弄各个诸侯,让诸侯不相信他,最后还是百姓遭殃。
第二本和第一本很相似,讲了春秋、战国和秦国。春秋时期的宋襄公自称是个仁义之师,根本就不知道兵不厌诈,还屡次丢掉胜利的机会,说自己不能用卑鄙的手段取胜。在春秋时期还出了不少名作,比如孙武的《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老子的《道德经》。
春秋后是战国,秦魏楚燕赵齐韩七国展开了一场和长达254年的大战,其中也有不少有趣的小故事。商鞅变法讲了商鞅在南门竖一根三长高的木头,说谁能把它抬到南门,就赏金10两,过了一会儿,又改成了赏金50两,有个汉子抬到了,真的得到了五十两,后来人们都相信官府,秦国就变强了。
第三本也差不多,不过是汉代很三国。汉高祖刘邦能大败西楚霸王项羽,正如他所说的`一样:要比运筹帷幄,我不如张良;要比治理国家我不如萧何;要比领兵打仗,我不如韩信。而我只是善用这些人。刘邦宽容守信,可他的妻子吕雉却卑鄙狡诈,在刘邦死后擅自纂权,杀了刘邦的四个儿子,还立最无能的刘盈为太子。还有三国时代的董卓专制、曹操起兵、桃园结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等。
后面还有七本,讲的分别是隋、南北、晋、唐、宋、五代、辽、金、西夏、元、明和清的故事、我就不一一给大家讲了。
历史读书笔记7
高本汉是一位汉学家,是现代汉语言学的奠基人。这本书是根据他对汉语方言和汉语历史演变的研究,为对汉语言学感兴趣的、有语言学基础的人写的入门书。高本汉年轻时曾在中国山西等地实地调查方言,同时结合他坚实的语言学基础,使得他在汉语言研究上取得了很多突破性的成果。
选择这本书的原因是想了解外国人如何看待汉语。书中少许内容涉及到汉语的特殊性对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影响。高本汉指出汉语学习最大的困难是模糊的语法规则。他认为在词的层面上,汉语词的词性过于灵活,词形上又缺乏可以提示读者词性、作用的标志,所以在理解句子的时候基本上依靠上下文的意思决定每个词的词性。那么,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认知加工,汉语母语者理解句子的时候,与其它语言相比,是否更加依赖自上而下的加工?或者这影响里汉语阅读加工的时间顺序?对于汉语读者,对于词的加工深度是否更浅?因为在对整个句义有模糊理解之前,词性并不能确定,词性也不能决定句义,所以对于词性这一部分无需注意。高本汉在书中给汉语学习者的建议是“读书、读书、再读书,使你习惯中国人的思考方式,直到你能像中国人那样自动思考为止”。其实学习另一种语言到熟练的程度都需要这样做,而由于汉语在删繁就简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这样做尤为重要吧。
这本书对汉语语音演变研究描写得非常生动,像侦探小说一样,像福尔摩斯的演绎推理。很多人对这个现象提出假设,然后去找证据。作为本书的作者,高本汉清楚地介绍了他如何综合方言、与汉语有关的.外国语、汉语古籍中的蛛丝马迹,最后得到结论的过程,不禁拍案叫绝!
书里还介绍了一些有意思的知识,比如:古汉语具有屈折变化的证据,汉语藏语属于同源的原因,现代汉语双字词变多的原因等等。同时,值得指出的是,高本汉的研究是基于古代汉语的,而且距离现在已经过去了70多年,现在的相关领域已经不知道有了多少新的成果。
历史读书笔记8
《中国大历史》是历史学家黄仁宇体现其“大历史观”的一部专著,它旁引了不少研究内容,分析中国历朝发展的问题,从欧洲的历史,以至经济学都有利用。
读完这《中国大历史》,便可感觉,作者写的历史,自始至终都在问着这样的一个问题:缘何中国的文明未能发展出上资本主义?求解这个问题,作者的关注点集中在财税制度上面。
依着这样的思路,从作者的叙述中,隐约可以看出,作者将中国的`几千年发展历史分为了三段:第一段是中央集权、官僚体系、意识形态逐渐形成的时期,从商周发端,到秦汉。
隋唐第二段是从城市商业和国际(边境)贸易中产生了商业社会的种子,但这种子在官僚体系、自耕农经济和意识形态面前,只是发展出了服务于宫廷地主玩乐所需的奢侈品生产与商业,这一段从宋元到明清,中间从王安石变法到张居正变法,似有着搞“数目字管理”的意向,但数目字管理的条件仍未具备,变法必然失败。
第三段是清末受到外来侵略与冲击,开始寻找强国的途径,从清末的洋务自强运动到维新变法、立宪改革,再到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土地革命,直到改革开放,这一波一波的革命终于推翻了封建帝制,也创造了“一个新的高层机构”和“一个新的低层机构”。而“现在中国当前的任务,则是在高层机构和低层机构间敷设有制度性的联系才能从上至下,能够以经济及法治的方法管理,脱离官僚政治的垄断。”
历史读书笔记9
黄仁宇先生的作品,充满了铺陈的豪迈与细节的生动,历史就像是一块宝藏,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视角和逻辑,提炼出的内容总不乏深意与新意。
如果说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还只是从每个朝代的内部去剖析细节,那么黄先生的大历史观无疑具有一种历史的纵深感和距离感,在粗线条的史料归纳中,将历史构成一个简明连贯的纲领,进而与现代化的先进国家如西欧和美国对比,这种大历史观的着眼点在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更具现实借鉴和参考价值。
新中国成立的几十年里,我们一直在探索现代化,古老的文明古国体验到传统落后与现代化失之交臂进而备受欺辱的苦痛,谦虚地求教于西方文明,试图将大陆文明与海洋文明交汇在一起,融入现代化的`世界体系。
文中,作者提到了几个关键概念。首先是一种关系,作者将中国社会比喻为一个潜水艇夹心面包,上面是官僚阶层,下面是农民,二者混同一致,当中的事物,其为文化、政治方针、科举,无非是用来符合小自耕农民的道德标准。这种间架结构的社会关系,从早期的周代就已形成,井田制的发明就是一种理想化的上层设计推广到农民阶层,缺少中间的组织和阶层搭建起上下层的交流和互动。其次是一种技术。作者称之为“数目字管理”,即是市场经济社会,让市场占资源配置的主导地位,通过自由交换和平等竞争使社会资源有效分配。如果没有历史的纵深,我们不会发现祖先们引以为傲的一套社会运行方式其实是落后和低效的,现代化必须靠先进的制度才能实现。再次,是一种蜕变。作者形容中国从农业社会走向工商业社会就像走兽蜕化而为飞禽一样,并不容易。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巨型农村集团的朝代更迭,农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工商业一直受到压抑,支撑现代经济发展的法律、信用机构、公共服务机构始终没有建立起来。中国的发展缺少现代化的基本构成要素,这是简单的改革无法实现的。
作者以三大帝国:汉朝、唐宋、明朝形成的基础、过程、功过得失为线条,贯穿了中国几千年的大历史。朝代的更迭中多有几分相似。贯穿中国专制王朝的根本特征是中央集权统治。这一制度的形成是地理、文化相互作用的必然产物。作者概括了三点地理因素:首先是黄土,绵细的黄土使农业快速发展,也带来黄河泛滥的灾难,需要上游地区诞生统一管理的指挥机构治理黄河水道,避免以邻为壑。其次,亚热带季风气候使降雨量集中在夏季,形成了一条15英寸等降雨量线,这条线将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联系在一起,为了生存,农民与牧民之间的矛盾使得战争频发,需要强大的政权来守卫。在农业文明的浸润下,与之相呼应的是儒家思想,特别是孟子的思想,成为维护中央集权的有力思想武器,也成为中国根深蒂固的道德标准凌驾于法律和制度之上的文化特征。当然,这在今天已经成为一种发展的障碍。
中央集权似乎是每一个朝代开国时要巩固和强化的制度保障。从刘邦到赵匡胤再到朱元璋都无一例外。然而,每一个朝代即将衰亡之际,都出现地方自治和军阀割据的现象,不是中央集权穷途末路,而是每一个朝代的制度缺乏与时俱进的灵活性和调整的自觉性。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缺乏作者提到的一种组织,即社会的中间阶层来优化这种变革。所以,每一次改革都是一次流血,都是一种悲剧的奋斗以失败告终。
这里我想重点讨论王安石变法。为了改变国家积贫积弱的现状,王安石试图通过金融管理国家,以一种现代化的信用体系支撑起国家的财政和税收以及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如青苗钱,政府在种禾苗季节贷款给农民,等秋收后农民还款并支付利息。均输法,各地转运使将应当送往开封的物品在当地出卖,买到京城不易到手的货品牟利。保甲法,采取民兵制度。这一切看起来是如此贴近我们现代的生活,让我们对一千年以前的王安石肃然起敬,在过去的一千年里,试图以金融管制的方法操纵国事,其范围和深度不曾在世界其它任何地方提起过。然而,王安石与现代读者近,却与他同时代的人物远。金融的发展是要素配置的最高阶段,是建立在商品经济发达的基础之上,是建立在服务于工商业的社会公共机构健全的基础之上。在农业为主导的中国,小自耕农处于弱势,没有法律的保障,制度形同虚设,农民成为最大受害者。而世界其他国家,都是经过艰苦奋斗,将既有利益集团彻底铲除才建立起真正的商品经济。王安石的变法似乎超越了那个时代,他的改革引发的激烈的社会斗争,不是经济的变革,只是官僚之间的斗争。
历史读书笔记10
1908年,当三岁的爱新觉罗溥仪被慈禧召到紫禁城的时候,他无法预想到自己的一生都将和这座宫殿联系在一起了,明黄色的城墙锁住了他的自由,只剩下无尽的寂寞,有人评论电影《末代皇帝》称“所有的离开你都赶不上,所有的门你都打不开,所有的人都是撒谎者。”
北京的存在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西周初年蓟国在此建都,之后辽代以此为南京,金朝以此为中都,最后元、名、清三个大一统中央王朝在此建都达600多年之久。紫禁城,这座明清两朝皇帝居住的皇宫,在1925年被政府称为“故宫”,意思是前朝的皇宫,深深地吸引着我。
《故宫史话》是《中国史话》系列丛书中的一本,这是一套普及历史知识的丛书,而本书就是专门介绍故宫历史知识的,包括故宫的天文风水和建筑构造的联系,以及不同建筑中的人文轶事、政治变迁。本书的作者姜舜源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学术研究中心的高级编辑,他从考据处罚,结合实景,将故宫的历史和人文写得有理有据,极具可读性。
一、故宫为什么叫紫禁城?
1、“紫禁城”这个名字和古代的'天文学有关。
战国时期有一本石申写的《石氏星经》,里面记载了天空的中央有紫微、太微和天市三垣,其中紫微在天空的中央,是天帝的天宫,太微垣是天帝的布政地方,天帝的宫殿就叫做紫宫。
所以从古至今,各朝代的统治者都把皇宫和天文联系起来:比如汉代未央宫另一个名字是紫微宫;唐朝的长安城中建有太极宫、大明宫和兴庆宫,这3处宫殿和天空中的三垣相匹配。
2、皇帝的居所称为“紫禁城”最早源于唐朝。
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儿子李贤在给《汉书》作注解的时候写下了“天有紫微宫,是上帝之所居,王者立宫,象而为之”,从此才开始把皇宫称之为“紫禁”。
我们在古诗里也常听到这个词,比如骆宾王的“紫禁终难叫,朱门不易开”,还有白居易的朝从紫禁归,暮出青门去”。
3、故宫在明朝被称为“紫禁城”。
现在北京的这座明清故宫是在元朝大都的宫殿基础上建造起来的。元朝的时候,皇帝把中央紫微垣的位置让给了中书省,明朝则恢复了紫微垣的地位,并把这座宫殿成为“紫禁城”。
二、600年间,太和殿为何规模缩小了一半
太和殿是紫禁城里面遭受火灾和重建次数最多的宫殿,最开始的名字叫奉天殿,在明朝永乐十五年(1417年)开始建造,永乐十八年(1420年)竣工,之后一共4次遭遇火灾,又四次重建,也就是在这一次次重建中,规模越来越小。
1420奉天殿刚建成的时候规模最大,“广三十丈,深十五丈”,也就差不多有95.10米长,47.55米宽,现在的南京十三陵中还保存着奉天殿的模型。
第一次火灾发生在永乐十九年(1421年5月16日),离竣工不到半年的时间,重建直到19年后才开始,并于明英宗正统六年(1441年)九月完成。
第二次火灾发生在重建后的116年,也就是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5月11日),原因是遭雷击导致的,火灾后,打扫现场是个大工程。而且因为自从上次重建后的100多年里再也没有动过,到底大殿是如何构造的没人知道,研究恢复方案就用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来木匠根据大殿构造的基本原理,对比火灾后剩下的木材,才把图纸恢复出来。
这时候又有一个问题,采伐这种大殿的大木非常不容易,于是嘉靖皇帝决定缩小规模,殿内的柱子也从楠木换成了杉木,整个大殿质量大幅度下降。第二次重建在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完工,然后更名为“皇极殿”。
第三次火灾距离第二次重建35年,发生在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8月1日),由于国库没什么钱了,拖了很久,28年后才重建,并于1627年竣工。
李自成攻打北京的时候,大殿没有被毁灭,但已经破败不堪了,到了清朝顺治二年才进行了修缮,这一次又把它更名为“太和殿”。
第四次火灾发生在清朝,并且清朝只有发生了这一次,时间是康熙十八年(1679年1月4日),这时候全国都处于战争状态。又过了三年,康熙才下了指示要采集木材,但是由于明朝连年开采,各地的楠木资源快要没了,最后是不管大的小的能用的不能用的,都运到了北京,光运送木材就足足花了6年时间。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清朝取得了雅克萨战役、乌兰布通战役等多次胜利,于是重建太和殿,两年后竣工。
大小对比
通过比较初期的奉天殿和太和殿的模型大小,可以发现明朝的奉天殿是占满了整个台面的,而太和殿宫殿和台基的比例严重失调,这也是宫殿缩小的结果。
三、故宫里的建筑和人文
1、角楼
紫禁城城墙的四个角落各有一座角楼,它们建造于明朝,造型奇特,是故宫里最复杂的建筑,最佳观赏角度是站在护城河外,远远地看去,角楼和倒影互成风景。
2、金水桥
走进午门就能看到5座由汉白玉砌成的虹桥,除了雕刻精美的栏板和柱子,金水桥的奥秘就在这走进来的过程中。
从昭德门、贞度门的外侧到金水桥的外侧,再到午门中门,两条直线夹角是60°,而从昭德门、贞度门的内侧到中桥的夹角也是60°,60°是人类的最佳视域。当你站在午门中门口举目看去,真好是太极门、昭德门、贞度门的全景,移步换景,等走过金水桥的中桥,,留在你眼里的最佳建筑就只有太和门了。
3、午门
在影视剧中,我们常听到“推出午门斩首”,但是实际上,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明清朝代常在这里举行战争后的献俘仪式。至于秋审处死囚犯的地方,那是在西侧的懋勤殿,皇帝在这里用朱笔“勾到”执掌生杀大权。
历史读书笔记11
历时俩月,终于读完了。很多东西读的半懂不懂,书到用时方恨少,书读的少,看大家写的东西就颇吃力!中间实在读不下去,就掺杂读些不吃力的,算是一种变相偷懒吧!
吕先生对于中国历史,皆在大量史料的基础上给出相对客观的.剪裁记录,对于一些集体认识有偏颇的公断,亦在合理推断的基础上予以指出。读来颇受启示!
吕先生是史学界公认的读书最多的学者,二十四史通读数遍,为同人传为美谈。《中国大历史》初版于1923年9月(上海商务印书馆),是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中国通史。虽是一部学术性的专著,但预设的读者对象却是青年学生,史识丰富,笔调流畅,数年内不断重印再版,是二三十年代发行量最大的一部中国通史。
该书除了叙述历代的政治制度、经济组织、宗教文化、社会情形之外,尤其关注与中国历史关系密切的东南洋、中西亚各国、各民族的历史,诸如“近代的蒙回藏”、“近代的西南诸族”、“近代的后印度半岛”、“中西交涉的初期”、“藩属的丧失”、“俄蒙英藏的交涉”等内容,都有专门的章节加以叙述。这些与现代中国休戚相关的问题,多为后来通史著作所缺失。书中包含的大量的知识原点,许多涉及历史、地理、语法、训诂、辨伪等方面的知识,都是工具书里不易查到的。
历史读书笔记12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是按时间顺序编写的,从《千金一笑》一直写到《三国归晋》,共112个小故事,亲子读书:《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家长读后感。,有描写激烈战争的《官渡之战》《火烧赤壁》,有体现崇高气节情的《苏武牧羊》《屈原投江》还有体现亲情的《缇萦救父》??每个小故事的情节都很有趣,让人读后回味无穷!
这本书有800多页,按每页400字计算,至少有32万字啊!孩子很喜欢看历史和考古方面的书,三国和秦始皇兵马俑的书看了不少。但孩子第一眼看到这本5厘米厚的“大字典”时,他的反应并不热烈。书里面的文字那么小,插图还是黑白的,不像漫画那样吸引人,读的趣味并不高。但后来,读了进去,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更加喜欢上了中国历史。这是孩子读的最厚的一本书,我和孩子都特有成就感!
有人说,一个人的成长史,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他的阅读史。每个人都是在读书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从书中得到了很多人生的启迪。读这本书,孩子一方面了解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史实和关键细节,以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另一方面也可以从这些精选的历史故事中学习和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会很多人生的道理和感悟,读后感《亲子读书:《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家长读后感》。
读《管鲍之交》,文中鲍叔牙说过一句话“管仲家里困难,等着钱用,我乐意多分点给他。朋友嘛,应该互相帮助,有的帮助没有的这有什么奇怪哩?”这让孩子学会了朋友之间应宽容大度,互相帮助;读了《悬梁刺股》,孩子明白了只要坚持不懈、勤奋努力就一定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的道理;读了《绿林好汉》,孩子懂得了人一定要做有用的人,不能遇到困难就退缩。《中国历史故事集》这本书里有春秋故事、战国故事、西汉故事、东汉故事,还有三国故事。孩子最喜欢的战国时期里统一中原的秦国,这是因为秦国兵马强壮,粮草充足,百折不屈,守信用,最主要的还是秦国的大王、大臣爱护全国百姓。这样国君才能做一番大事业,秦国也才能成为一个强国。这使孩子懂得了一个道理:全国人民只要万众一心,就能克服困难,打败敌国,一统天下。如果违背了这个原则,就会走向相反的道路。秦统一天下之后,没有安抚百姓,整顿民心,鼓励百姓种粮,而是让百姓筑长城,使用严酷政策,引起百姓的强烈反抗,最终灭亡。“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国古代的古人早就告诉我们这个道理了,让我们从阅读历史故事开始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吧。
英国哲学家罗素说过,一部优秀的历史读物“不仅有助于知识,而且有助于智慧”。的确,人类的历史以“过去的光辉照亮着现在”,它源远流长,蕴涵着大量先人的智慧。
通过大量的阅读,孩子的作文水平得到了不小的进步,并且好像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懂得一些道理,知道尊敬家里的长者,也能在生活中帮助家里做些事情,并且还能对社会的一些现象作出自己的评价,这些都是孩子在阅读中的收获。
历史读书笔记13
《林汉大中国历史故事集》主要讲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些著名故事,《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读后感(谢金琳)。
《千金一笑》是我比较感兴趣的故事。
庸君周幽王,只会找漂亮女人,对国家大事不予理会,他还把好言好语劝他的褒珦关到牢里。褒家把一个漂亮的`乡下小姑娘送给周幽王,褒姒就是这么来的,读后感《《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读后感(谢金琳)》。然后,为了讨褒姒高兴,一个专拍马屁的人,让人点亮烽火台,大批官兵被周幽王耍了几回后,不再信任他,而周幽王正为褒姒的冷笑而高兴。过了几天,西戎打了进来,烽火台一个个燃起,士兵却一个也没到,以为又在开他们的玩笑。没有援兵,京都被西戎们抢个精光,周幽王被杀,那个从没真正笑过的褒姒,也被抓了去。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一个好的领导者,迟早会被消灭。
历史读书笔记14
最近大热的赫拉利的新书《今日简史》出版了,在人们惊呼这就是我们的未来的时候,我恰好看完吴军老师的《文明之光·精华本》,我不禁也发出惊呼,原来我们之前的文明也如此灿烂辉煌。之前拜读过吴军老师的《数学之美》《浪潮之巅》,惊讶于一个理科的学者也能写出文笔优美的通识书籍,这次的《文明之光·精华本》更让我惊叹,一个理科学者也能写出让我沉浸其中的通识史学。
吴军老师在挑选本书的主角都比较特殊,没有什么王侯将相,横跨海洋大陆,甚至超越宇宙时空,有的主角是法律体系,有的主角是陶瓷,有的主角是思想运动。每个主角都有一段历史,每段历史组成一个章节,每个章节把这段历史的来龙去脉按照时间顺序讲的清晰透彻。所以读这本书不需要从头到尾开始读,每个读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挑选任意章节开始阅读。当然,最后几乎所有读者都会发现,每段历史的起源、发展、高潮和展望都被吴军老师记录了下来,而且提供了许多小细节,其中还附了很多插图,读的过程中自己就会沉浸在每段文明历史中,对每段文明的`历史都有兴趣。这或许就是吴军老师的写作魅力吧!
如果把当前宇宙的历史浓缩成一年,那人类出现在这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最后半个小时,而人类的文明(距今约一万年前)则出现在这一年的最后一分钟。在这一分钟之前,人类还茹毛饮血,在这一分钟之内,人类开始了农耕生活,驯化了动物,改良了植物,制造出了飞机大炮,发明了抗生素,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释放出了原子能,甚至登上了月球。从宏观的视角去俯视人类的文明,我们就会惊讶于人类这个年轻的物种竟然有如此的生命力和创作力,创造出了如此辉煌灿烂的文明。而这一切,其实都是源于人类早起播下的影响后来整个人类历史走向的文明的种子,《文明之光》这本书,就是以这些文明的种子为主角,给我们讲述了这些文明的种子对人类的影响,从而给读者展现一幅空前巨大的人类文明的图景。
很多人以为,“天赋人权”“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契约”“法人”等概念要到现代才有,但是吴军老师告诉你,这些概念在公元前的罗马时期就有了,而且是以法律的形式推广保存下来的。这一套法律体系统称罗马法,后来拿破仑征服欧洲大陆,推出《拿破仑法典》,所参考的依据就是罗马法体系,而《拿破仑法典》奠定了今天绝大多数国家法律体系的基础(包括中国)。今天的议会制度,三权分立等概念,背后都有罗马法的影子。那罗马法又是怎么形成的呢?原来是罗马国家形成初期,由于没有明确成文的法典,很多纠纷不能公正合理解决,因此罗马成立了立法委员会,颁布了《十二铜表法》,经过几百年的修订与发展,最终形成了对人类文明影响深远的罗马法体系。历史总是出奇的巧合,几乎在同一时期,东方的秦帝国刚完成天下一统,并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中国的封建社会所有权力都集中在皇帝一个人身上,“朕即是法,法即是朕”,普通民众没有任何能力制衡这种专制,因此中国的专制统治越发专制,到明清时期达到顶峰,严重制约着国家的发展。而西方国家由于罗马法的深入人心,民众清楚知道自己的权利,因此敢于去争取自己的权利,在“启蒙运动”之后就发展出了共和、三权分立等政治制度,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了自由民主,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到了近代,逐渐超越中国,中国也因自己的封闭保守,承受了百年屈辱。这一切都是源于两千年前两个文明种下的种子不一样,最后照亮的文明也不一样,所以这样的结果,不得不说是历史的必然。
吴军老师书中所说的肯定比上述文字更加生动有趣,阅读的体验不仅是沉浸其中,还时不时会惊叹,原来如此!书中的其他章节也十分有趣,有你根本想不到的陶瓷的发展历程,也介绍了一个家族如何影响整个人类的进程,还有美国的开国元勋们如何把美国给“谈”出来的。总之,每颗文明的种子都有一段有趣的历史,这些种子就像一道光,照亮人类前进的道路。我们有必要去了解一下,照亮我们前进道路的光起源于哪里,未来还会对我们有什么影响。最后,我读完这本书的感受正如吴军老师写《文明之光》系列的初衷:
人总是要有些理想和信仰。
历史读书笔记15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叫《中国通史》。
一打开《中国通史》这本书,就见到这么一段话:在中华民族历尽风霜的苍茫大地上,燃烧着五千年来传承不息的文明之火。它点燃了千千万万个炎黄子孙的奋斗之梦,照亮了中国历史的.前进之路。泱泱中华,滚滚逝水……当我看到这句话时,心灵有了极大的震撼,心想:在古时候,多少文人墨客留下脍炙人口的鸿篇巨著,都等着我们后人去一一品读,把这文明传承下来,俗话说的好: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我们现在一定要好好学习,千万不可以把中华民族的千年文明在我们这一代的手中断了代呀!
《中国通史》这本书主要讲了从华夏起源文明开始——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统一——三国乱争——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两朝的大概的历史过程。我认为《中国通史》这本书很好,它帮助我们在先贤哲人的睿智和哲思中汲取智慧精华;它可以帮助我们探求无尽的知识宝藏;它可以让我们看到从盘古开天辟地——明清两朝这段距离的整个历史过程;它还可以帮助我们……
总之一句话《中国通史》这本书是一个历史的汇演!
【历史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历史读书笔记06-18
美学的历史读书笔记06-20
经典的历史读书笔记摘抄11-23
历史著作读书笔记12-03
历史人物读书笔记12-01
历史读书笔记200字12-03
历史读书笔记200字08-08
中国大历史读书笔记06-21
历史教师读书笔记11-23
历史书籍读书笔记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