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14篇
当品味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是时候写一篇观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合伙人》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1
《中国合伙人》故事的蓝本不言而喻,从剧作上来说,它通过抽丝剥茧的细节设置,还原了一个"中国梦"的实现过程:甘为人下的谦卑态度、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趋利避害的实用主义原则,以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终于换得扬眉吐气、衣锦还乡的`成功,简而言之:鸡血加鸡贼,无限约等于鸡犬升天。过程的确很有意思,细想想有点儿没意思,但再琢磨,就是这个意思。
中国梦好不好?中国梦对不对?这两个问题就没有办法,获得一个统一的答案。
我觉得世界人生最大的无趣在于,我们不认同别人认可的标准,却又渴望别人的认可,爱情如是、事业如是、生活亦如是。前者是我们渴望脱俗,后者是我们又未能免俗。当我们在对方的标准里做不到最好的时候,我们常常会怀疑自己的标准是否牢靠。所以,一辈子,我们都在征服对方和劝服自己之间不停徘徊纠结,大部分人,就这么稀里糊涂地度过了一生。
在这样一个时代,有这样一个艰难的历史选择,说到底我们还是背负了历史的包袱。我们那么渴望坚持自我,又那么渴望他人的承认,而后者本身就是对前者最大的否定。所以我希望我们的下一代,不用继承某种屈辱、不用承担某种压力,不用奋力站起来证明我们能站起来,能想躺着就躺着,只因为我们真的喜欢躺着。总之一条,不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最后想说,成冬青诠释的中国式成功,充满了某种实用主义的得意。而诠释的中国式幸福,则有自欺欺人的妥协。这种的态度,充满了某种无奈,也或者,才是我们每个人寻找答案的开始。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2
昨天,看了《中国合伙人》这部电影。电影讲述三个白手起家 的小人物的故事。成东青、孟晓骏,王三人共同怀抱一个美国梦,可是 后来因为种种原因美国梦破碎,他们三人用各自的特色和长处成功做大了“新梦想”机构。他们拥有他们的事业梦。我也拥有我的 一个个小小梦想。
我希望成为一名老师,用汗水和激情浇灌祖国花朵的成长。我希望我可以考入理想大学,为祖国未来抹上我的色彩。我希望我我们有一个中国梦,我梦想的父母身体健康.....
我有我的梦想,我们有我们的梦想,但是我们有我们共同的中国梦。
我们有一个中国梦,我们梦想自己可以保卫国土,让祖国母亲不再受战争之苦,让祖国不再受帝国主义的屈辱。
我们一个中国梦。可以让人们生活的更加幸福,可以让老有所养。让祖国成为充满安详的乐土
我们有一个中国梦,我们希望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坚定自己的理想,继承和发扬先辈的优良传统。为社会主义建设努力。
我们有一个中国梦,梦想我们的祖国一步步走向繁荣富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我们的祖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梦,是千千万万人民的梦。中国梦,是我们每个人的小梦凝聚成的.大梦。在《中国合伙人》中,他们三人在各自人生道路上,在事业上一直遭遇着困难,可是他们没有放弃,在逆境中他们共同努力成就了他们最后的辉煌。
在成长道路中必不可少的是苦难,唯有承担和拼搏才能打败困难,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少不了讽刺、困难和失败,可是只要我们坚守自己,坚定信念,我相信中国梦一定不是梦。
我们的中国梦,是我们各自的共同梦想,中国梦由我们用青春汗水共筑。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3
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个体的能力却是有限的,二者间的矛盾不断深化便使得共同体应运而生。因为,解决该矛盾的最好方式就是将不同个体的优势组合起来,拟制一个集各成员优势于一身的新主体,让他获得任何一位成员所没有的超能力,进而提高每个成员实现个人梦想的可能。
记得亚里士多德在其《政治学》中论述,共同体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颇有道理。相同的元素往往具有同样的需求,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注定了各元素间的竞争,最终相互之间成为对手,或许同性相斥就是基于这样的道理。而不同的元素,尤其是相互矛盾的元素,需求相反,从而使二者的互补成为可能,至少不会成为敌人。
新梦想的产生也是如此,成东青的优势在于其拥有美国梦破碎的丰富经历,这些经历让他发掘到了一个巨大的追求梦想的客户群体。王yang的强项在于他曾经成功泡过洋妞Lucy,知道美国人的思维方式,一个能够征服洋妞的中国人,肯定更容易征服签证官。而孟晓骏是位自信的成功者,在美国工作、学习和生活过,他更能将自己的成功和亲历的美国精神告诉大家。三个人的完美组合,使得客户群被精准锁定,消费需求被充分发掘,产品设计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合理的商业模式正是新梦想成功的密码。
王yang和孟晓骏因为上市问题上的分歧出走后,新梦想在美国被起诉,危机的快速来临与王yang和孟晓骏的出走有极大的关系,二人的离开破坏了新梦想原有的完美状态。
在一个好的共同体中,每个成员都是这个机体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无轻重之分,任何试图在共同体成员间区分等级的行为,都将徒劳无功或将共同体推向深渊。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4
陈可辛的电影《中国合伙人》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这片子彻底从最初的"蓝翔技校"版吊丝病毒视频中跳脱了出来,既彻底地勾起了70后80后的复古情怀,又迎合了90后对炫酷机智影像的追求,无论是剧情、摄像、剪辑的技术层面,还是演员表演、主旨设定等内容层面,影片之于今日的'中国电影,都是高水准的。虽然无法超越《甜蜜蜜》那样陈可辛的经典,亦足矣为赵薇同学树立一个觇标--电影真的不是完全靠票房来评价的。
剧情设定无需多言,俞敏洪为代表的新东方原型打造出的故事,阐释一代人在友情、爱情、事业和东西文化碰撞下的迷思,影片最后甚至直接PPT似的贴出了已经成长为如今社会精英阶层的四五十岁老男人们的各个年龄对比图。伴着《光阴的故事》勾人泪点的音乐,虚构的故事一下子有了些时代意义和现实落点,不过个人觉得这也成了全片唯一的槽点,这个PPT制作的真的不够精良,甚至还不如之前《厨子戏子痞子》结尾的老照片。
在这样的剧情背景中,陈可辛很好地完成了"讲故事"的工作。三位男主角一个海归、一个文艺、一个吊丝,略显标签化的人物设定因为流畅紧凑的叙事而不显生硬,反而在前半段给影片加分不少。通过三个人在画外音里的轮流主导来勾勒80年代初的燕京大学情景,配合一个个或大或小的包袱,观众自然而然地就被带入到了那个时代。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500字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5
陈可辛的电影《中国合伙人》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这片子彻底从最初的“蓝翔技校”版*丝病毒视频中跳脱了出来,既彻底地勾起了70后80后的复古情怀,又迎合了90后对炫酷机智影像的追求,无论是剧情、摄像、剪辑的技术层面,还是演员表演、主旨设定等内容层面,影片之于今日的中国电影,都是高水准的。虽然无法超越《甜蜜蜜》那样陈可辛的经典,亦足矣为赵薇同学树立一个觇标——电影真的不是完全靠票房来评价的。
剧情设定无需多言,俞敏洪为代表的新东方原型打造出的故事,阐释一代人在友情、爱情、事业和东西文化碰撞下的迷思,影片最后甚至直接PPT似的贴出了已经成长为如今社会精英阶层的四五十岁老男人们的各个年龄对比图。伴着《光阴的故事》勾人泪点的音乐,虚构的故事一下子有了些时代意义和现实落点,不过个人觉得这也成了全片唯一的槽点,这个PPT制作的真的不够精良,甚至还不如之前《厨子戏子痞子》结尾的'老照片。
在这样的剧情背景中,陈可辛很好地完成了“讲故事”的工作。三位男主角一个海归、一个文艺、一个*丝,略显标签化的人物设定因为流畅紧凑的叙事而不显生硬,反而在前半段给影片加分不少。通过三个人在画外音里的轮流主导来勾勒80年代初的燕京大学情景,配合一个个或大或小的包袱,观众自然而然地就被带入到了那个时代。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6
在暑假里,我观看了《中国合伙人》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三个年轻人从八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的成长故事。
在这部电影中讲述了成东青——黄晓明饰高考进入了燕京大学,与孟晓骏——邓超饰和王阳——佟大为饰相遇成为了不折不扣的铁哥们儿。一次上课孟晓骏对老师的讲课不满意,并为此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其他的.同学很不满,对孟晓骏和王阳大打出手,成东青等孟晓骏他俩跑出了大门就把大门紧紧锁住,替他们挨了很多拳头,从此他们成了铁哥们儿。后来孟晓骏通过了托福考试去美国留学,成东青也因为在外做家教的事而被学校开除了。成东青与王阳成立了一个补习班,他们的课上得生动有趣,来补习的人越来越多,孟晓骏因为在美国经历坎坷,决定回国与成东青、王阳合伙创办了“新梦想”——一个培训学校,这一路走来也并不是平平安安的,培训学校越做越大,孟晓骏提出了将“新梦想”上市,成东青并不同意,为此孟晓骏差点放弃股权。后来美国的一家公司起诉“新梦想”盗取教材,因为这件事,成东青同意了“新梦想”上市的想法,最终市值上了三十亿。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里,有的人美国梦圆了,有的人梦碎了,有的人梦圆了又碎了,生活就是这样,只要有梦想,生活就有意义,就会实现,成功者如马云、老干妈、柳传志这些人,他们都经历过艰苦创业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这部电影告诉我:有梦想就要去实现,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不能让世界改变我们,而是要让我们去改变世界。同学们,我们现在就做好准备,为梦想而奋斗吧!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7
今天我想说的不是主人公最后冠名实验室的尊严,不是新梦想学校在美国上市的成功,而是主人公隐而未说的——对于教育的责任。
导演没有做过教育,所以他拍出了那些创业的艰辛,兄弟间的心路历程,对也企业的创新等等,却没有拍出做教育人的责任感和成就感。
也许主人公刚从事教育这份工作,是因为生计所迫,但是渐渐主人公包括我们会发现这是一个有趣的行业。所有去过新东方的同学都会觉得老师课讲得真的很棒,真的可以学到很多学英语的方法,真的会被他们的故事鼓励道。有许多人因为新东方里的的一些课程,觉得托福GRE考试也不是那么坚不可破,去美国也不是那么遥不可及。这才西做教育的魅力所在,传递和分享正能量。
而成功要怎样获得?《三傻大闹宝莱坞》里说: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出其不意找上门。我一直认为不应该追求成功,而应该去追求卓越。担负起自己的责任,把每一份心意都传达到受众的内心深处,不断改进自己的方法,把每一项工作都做到卓越,最后成功只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而金钱、尊严、地位等等这些东西也都会伴随而来。
本周周三刚听了校长的演讲。对于一些话,我感触颇深。他说,要用做教育的魅力把资金吸引到教育上来。我觉得教
育里的金钱成功应该是这样获取的。这才是教育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如果你没有让受众感受到教育的`魅力,就不会有受众的参与及投资;没有做好教育本职意义上的卓越,谈什么教育行业的运作成功! 所以我们在追求成功的时候,应该把顺序摆对了:对自己和对社会怀有一份责任心,打造属于你的独特的魅力,分享你的正能量给周围的人和社会,用实现梦想的心去把每天的工作做到卓越,成功只是尾随卓越而来的东西。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8
经过开学一星期的连续考试,灰心颓丧中的我看了一部电影——《中国合伙人》,影片不长,却深深敲打了我。这是一部以新东方创始人为背景改编而成的电影,讲述那一代人的生活经历,他们的梦想,他们的奋斗。
影片主人公成东青并不是一个神人,他出身卑微,家在农村,穷,学习也不好,高考两次不中,长得也黑瘦,其貌不扬,也真是一个十足的失败者,他妈妈准备让他安心当农民,种一辈子地。可他却长跪在地上请求再次复读,知识改变命运,我在他低垂的脑袋里看到了执着和坚持。
“那些从开始就选择放弃的人,他不会失败,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失败了,失败并不可怕,害怕失败才真正可怕。我们只有从失败中寻找胜利,在绝望中,寻求希望”,这是已成为现代教父的成东青为我们总结的名言。是啊!失败有什么可怕的?失败就是让你不断试错,不断跌倒,跌倒了再爬起来,一步步走向成功的殿堂。但我们却常常感到迷茫,几次考试失利,就害怕了,恐惧了。“但总有一些更重要的.事情,赋予我们打败恐惧的勇气。”那就是梦想,“梦想是什么,梦想就是一种让你感到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正是这坚持的幸福,才让跌倒的人爬起来,有勇气爬起来。
影片最后,成东青和他伙伴们创立的新梦想公司无疑是成功的,我想,我们任何一个普通的人,只要也像他们一样坚持,执着、努力,也一定会成功。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9
截止到现在,我看《合伙人》至少有3遍了。
第一遍是在网上看的抢先版,第二遍是是之前公司在端午节以福利的方式发放的电影票,虽说影院小了点,不过丝毫没有影响到这部影片在情节,台词,音乐,情感上煽动和灵魂上的冲击。第三次是在前些天突然感到些许迷茫的时刻,特意翻出来回味一下前两次带给我的激励和震荡。
整体感觉就是,中国人的出国梦很残酷,面临社会剧变,改革下人们的出路也很残酷,很多失败和尊严的丧失逼出了成功,而这些成功者也总在回顾、反省、时刻警醒着自己,为了自己过去的.屈辱而奋斗着。说得出口的、说不出口和最终说出来的都一样残酷和让人激动。电影的细节让我动容,成东青在功成名就后依然拿着老式的诺基亚手机拨电话,说明他还是保有内心那份淳朴和厚重,这是生活不曾改变的,虽然他已经从一个很传统腼腆的普通人,变成了很会讲笑话,很会推销、演讲和讲课的大老板。
电影中有一个细节让我想起了我的过去,成东青在学校教书时,死气八咧得追着主任的儿子教英语,餐桌上当他婉转甚者是很卑微羞愧的想向主任要一点补课费时,主任那一派自命清高、瞧不起人又觉得对别人是很大恩惠的样子,不但讲了一堆不给钱又冠冕堂皇的大道理,还侮辱性的给了几个吃剩的饺子作为最实惠的回报,不免让人看了心酸。这种事发生在九十年代初,但我想这种愚蠢又可笑的做法可能至今还沿用在那些有点权力和身份的人身上。这种让接受者感到莫大痛苦和侮辱的行为,确实能给人很重的打击,能改变人们对这个阶层、地位乃至周围社会的看法,进而形成一种特定的价值观,这更残酷。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10
电影里有一些脍炙人口的经典台词,有一些滑稽搞笑的插科打诨,有正经的兄弟情义,也有不太正经的爱情。如果以一个普通观众的角度看,这无疑是一部好电影,幽默,励志,新颖的分镜和叙事手法,博取众人眼球时,又让人觉得确实值得一看。
但这篇观后感是创业课要求的,那么观看的角度自然就不一样了。
回来重温了一遍,看完后也就是叹了一口气,其实挺悲观的。跟我第一次看,感觉完全不一样嘛。甚至第一感觉是,哪有什么英雄造时势,分明就只有时势造英雄啊。也正好印证了某云说的.,创业,就是帮别人解决问题,而这个解决办法大多数人都还没想到,或难以办到。
为什么悲观呢?陈冬青在被开除之前是从没想过要创业的,他是被迫下海的,天大的道理也都讲完了。
我知道,我们应该看到的是,他的勤奋,他的不要命,他的坚持,还有看似搞笑的壮举,其实很少有人能做到。想想,考上大学本就很难,毕业后留校当老师就更难了,肯定不是电影上那般轻描淡写,没有刻苦努力是不可能的。也同样印证了那句话,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但时代终究是不同了,我们面临的是前所未有的信息大爆炸,光是从这些信息中挑选出正确的,对我们有益的,就足以花掉我们大学大部分的时间,而我们还必须接受它,所以合伙人里那套也该推陈出新了。
很多人都说中国人读书少,其实算算,现在很多年轻人看过的东西有何止那八百本书。
嘿,突然又想到,也许当时,陈冬青冒着得肺炎的危险强吻那女孩时,那女孩说了句,‘陈冬青,为什么是你啊!’。也许这就是给结尾这两人做的铺垫吧。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11
电影散场后,影院里响起了若干掌声,我想这大约不是因为这故事有多好,而是因为它呈现出的某种正确。因为对于某些人来说,励志或者中国梦就是最大的正确,而拉上一堆“民企英雄”陪绑,则更是一种不失狡猾的正确。
前几天央视重放了《甜蜜蜜》,现在看起来恐怕不是个好主意。大抵相仿的几十年跨度,相仿的国人寻梦故事,相仿的旁白乃至于相仿的'分分合合,与前者的扎实沉静相比,《合伙人》却要单薄得多。与大多不怎么成功的大事记式电影类似,陈可辛老师用一些典型时代符号,一些琐碎而充满仪式感的猛烈画面,一些煽情的场景,再填上一些音乐就能剪过好几年去。而比起《甜蜜蜜》刻画时代的丰满,《合伙人》关于旁人的描述寥寥,成百上千人只是被充当了背景板。
关于狡猾的正确,以三兄弟赴美谈判一段为甚。电影用“我们不是东亚病夫”式的老套桥段,把某人的个人受挫经历与谈判桌上的针锋相对混为一谈,将野蛮生长的原罪简单消解为西方偏见与东方崛起,正所谓美国梦过时了,中国梦来了。且不提这种态度由一个以输出美国梦为宗旨的公司来表达算不算吊诡,至少抄袭ETS教材一事,叙述创业初期故事时并未提及,一直拖到行将成功才糊涂带过,这方法恐怕是狡猾了点吧。
或者还是应该说,励志就是最大的正确,正如所谓成功就是唯一的正确,哪怕是鸡贼了些?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12
我们不禁会问,梦想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它会对人的决策产生如此影响?依我个人理解,一个人做梦都想得到的东西,应当是其整个人生,至少较长时间内的目标,在这个区间内这个目标带来的可期待利益至高无上,现实生活中任何利益在梦想面前都将显得无足轻重,任何与之存在竞争关系的选项都必将被放弃。
人是理性和经济性的,人的理性使人具有了选择的能力,而人的经济性则使人知道如何去选择。自私是人的天性,这又决定了人是有目的的动物,人有了目标就知道朝哪个方向选择,因为目标永远是评价手段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所以有了目标后我们才可能做正确的事。凡是有利于目标实现的.都是正确的,否则便是错误的。正如苏梅的人生目标是美国一样,当她面临选择的时候,必然会选择能够让她留在美国的选项,只有这样才会让她幸福和快乐。而成东青的目标是得到苏梅的爱情,当二者的目标间没有矛盾的时候,尚可共存;当二者间的矛盾不能调和时,如果都坚持按照自己的目标和判断是非的标准,各奔东西则无法避免。
设想在成东青确定不能去美国的情况下,如果苏梅能够改变其人生目标,将美国从至高无上的位置上拿下来,而将成东青放在美国的位置,我想《中国合伙人》将会以喜剧收场。但是这个梦想的改变只能由苏梅和她的上帝来决定,任何世俗的人都无权也无法干涉。
看来,我们不能改变世界,不能改变任何人,我们能够改变的只有我们自己。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13
和朋友去看了一部电影《中国合伙人》,它是一部充满正能量的电影。值得正在奋斗的年轻人看看。
成东青:是一个农村来的土鳖,家里面为了他上大学,借了很多的债,大学毕业,但是签证没办下来,那就留校当老师。因为在校外兼职办学被学校给辞退了,现在的境地对于他来说就是穷途末路,但是他没有放弃。他不断的.在电线杆上贴传单,直到他成功之后见了电线杆还想上去贴,绝对是达到一种发疯的地步。
孟晓俊:从小到大的梦想就是可以到美国去留学,但是他的日子也并不是那么的好过,在学校做助教被辞退,每天到餐馆里面帮别人刷盘子,却只能在老板娘高兴的时间赏赐几个小钢镚,过着美国最低层的生活,曾经远大的梦想,如今都成为了泡沫,但是他也没有放弃。
佟大为:很有文人的范,对朋友特别的好,喜欢交际,被美国女朋友抛弃之后,曾一度的伤心难过,把很有艺术的长发给剪掉,为了温饱跟着成东青一起办英语补习班。
如果当初他们都按照原定计划的人生走下去,也许他们人生之中就没有“新梦想”这个词语……现在很多人一遇到问题,就会选择逃避,甚至有的人会因为一念之差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谁能确保人的一生里面没有磨难,人的一生肯定会面临很多的坎坷,但是上帝在关了一扇门的时间,还会给我们开一扇窗,用什么样的态度面对生活,生活就会反馈我们不一样的颜色。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14
看《中国合伙人》我又几度落泪,不光是为了自己,更多的是为了创业者而流泪!
我给这个片子打80分,虽然内容有点虚假造作,毕竟它是对创业者的赞歌!
对于现实中的中国,这种赞歌确实是太少了!
没想到陈可辛的以新东方为原型的《中国合伙人》电影,受到票房追捧,几天内票房已经过亿元了。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不得不出来发言说:自己没有电影里描写的那么窝囊!
对俞敏洪的这句话,我作为创业者和曾经的新东方的学员(20xx年曾为考取北大国际MBA在北京新东方上过GMAT班)感同身受:俞敏洪的创业过程肯定是比电影里描写的精彩的多,但也更苦逼的多,否则,他绝对不会写出新东方的校训为: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电影毕竟是艺术和为了抓眼球,把新梦想(新东方原型)美国上市再创作成一个为了赢取中国人尊严的战斗未免太戏剧化,但符合中国人的心理需求,给人以类似霍元甲、叶问等打败东洋鬼子一样的假High和高潮。
看看片尾的令人感动的创业者群像:马云、王石等等,很多都是80、90年代的创业出来的,那时候,机会是挺多的。片尾的文字“他们的故事,也许会成为你们的故事”,我看了不是感觉励志,而是感觉有点悲催,因为,这种故事在当今社会,发生的概率不是越来越多了,而是越来越少了!那些创业者已经英雄迟暮,但由于社会阶层固化板结,官二代、富二代横行,还没看到新的、层出不穷的.“自古英雄出少年!”
新东方的俞敏洪的创业是被现实逼出来的,我的创业是被自己逼出来的。我看了一本书,这本书里的一句话深深地刺激了我,让我义无反顾、一路坚持到今天。
这句话分享给大家,就是:过程的趣味重于结果的已知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相关文章:
中国合伙人电影语录11-22
中国合伙人英文语录11-22
中国合伙人励志名言摘抄06-23
电影《中国合伙人》哲理语录07-12
关于中国合伙人的经典语录07-02
《中国合伙人》经典语录大全06-29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09-21
《中国合伙人》的观后感07-15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07-09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