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介绍三国演义的广播稿
在广播站锻炼的同学们,大家广播前都会提前做好广播稿,没有准备广播稿就不会有好的广播效果,那么问题来了,广播稿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介绍三国演义的广播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介绍三国演义的广播稿1
拉罗什夫科曾经说过:取得成就时坚持不懈,要比遭到失败时顽强不屈更重要。坚持这个词笔画少却含义大,我们却因为学习苦学习累而终日应付了事,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
看完三国演义,使我受益匪浅的是三顾草庐这个故事,故事主人公刘备正拥有着这个。
话说刘备很是仰慕诸葛亮的才华,于是不顾一切前往诸葛亮的住处去寻找他。后来有一天刘备张飞关羽一齐来到隆中,但是这时诸葛亮不在,最终他们抱着失望而归。回到新野之后,听到人说诸葛亮已经回来了,后来他们又马不停蹄得奔往隆中,但去到之后,书童说他已经被人请走了,他们还是抱着失望而归。一段时间,刘备打算第三次探访诸葛亮,后来三人来到门前又发现诸葛亮正在里面睡午觉,刘备为了不打扰他就在草阶上等候着。性格急躁的张飞看见哥哥这样想一把火烧了草庐被关羽阻挡了。等候了良久,诸葛亮终于醒了,刘备很是高兴,诸葛亮看到被感动觉得刘备非常得诚心,于是就与刘备一起商讨国家大事,也答应了与刘备一起共图大业。
看完这个故事之后我很是惊讶,没有想到坚持能焕发出这样一种无比大的能力,后面换得了成功。试想刘备因为自己再三得探访诸葛亮,可是如果再去了两次之后,死心了,没有再去第三次,中国的历史上是否还会记下“诸葛孔明”这个名字呢?这个道理也是一样的,可是世界上有多少人是那么得幸运的呢?如果没有了第三次,刘备会成就大业吗?诸葛亮这个才子会被伯乐相中吗?这个才子还会在草庐中埋没了自己的才华,继续这样碌碌无浑浑噩噩为得过日子吗?其结果是不以为然的。其实生活中的我们也是如此的.,多少人因为不敢做没耐心不会做而一下子决定自己呢。其实我们有许多都像诸葛亮一样,希望自己能被人发掘出来被伯乐相中,却不敢脱颖而出,其结果既浪费了自己美好前程又使社会上埋没了一个才子,但命运这件事是掌握在我们手上的。
如果没有那一下下的坚持,无志者事不成。
介绍三国演义的广播稿2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我早就知道《三国演义》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我一拿到这本名著,就如饥似渴的读完了。
《三国演义》讲述了从东汉灵帝元年(公元184年)黄巾起义开始,直至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吴亡西晋统一,期间近百年的历史故事。展现了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发生发展与被镇压的过程,集中描绘了魏、蜀、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为夺取政权,统一中国而展开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
《三国演义》描写的人物众多且十分生动形象,个个鲜活的人物都打动了我,我非常喜欢张飞,他高八尺,豹子头,圆眼睛,满腮钢须,他的声音亮如洪钟,威势如奔马,书中描述张飞曾在战场上大吼一声,震倒敌方一员武将,这可见张飞的勇猛。除了武将张飞外,我也很喜欢关羽,他九尺高,丹凤眼,两条卧蚕眉,胸前长须飘飘,印象最深是他的一张红脸,就像红枣一样。据说关羽开始的时候并不是红脸,有一次他受了箭伤,华陀为动手术他刮骨疗伤,他一边下旗,一边疗伤,直至最后手术全部做完,由于古代麻醉技术不好,关羽忍痛绷脸时间太长,从此就变成了红脸。张飞关羽我喜欢,最喜欢的还是诸葛亮,又叫孔明,人称卧龙先生,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擎,手执羽扇,飘飘然,有如神仙下凡般,他足智多谋,是智慧的化身。
《三国演义》不仅人物描写得好,故事情节也描写得很好,我最喜欢描写赤壁之战的章节了,赤壁之战分三个环节写的:“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火烧赤壁”。 “草船借箭”中充分体现了诸葛亮的'博学多才和足智多谋,不费一文钱和一兵一卒,就为周瑜准备了十多万支箭,为日后赤壁之战的胜利奠定基础。“周瑜打黄盖”中也充分描写了黄盖忠勇。我最喜欢的就是火烧赤壁,周瑜火烧赤壁,张飞和关羽围追堵截,曹操拥兵几十万,最后就剩三百,足见当时战争的惨烈和曹操败得狼狈。
总之,读完这本书,我的感触远不止这些,书中人物个个厉害,故事情节也非常吸引人,我很喜欢《三国演义》。
介绍三国演义的广播稿3
我读了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在这本书中,我认识到许多人物的性格,比如关羽忠肝义胆,诸葛亮神机妙算,曹操是奸雄……书中许多人物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就先让我来说说曹操吧!曹操一生都属于踩在针尖上的人物,奸诈的很。他误杀了吕伯奢一家人,最后明知错了,还要继续杀了吕伯奢,非常无情无义。我刚开始看《三国演义》的时候,觉得曹操是超级无敌大坏蛋,特别是他后来说的那句话:“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是什么思想嘛?为人不善,光想着自己,太自私自利了!但反过来想想,如果当时他不赶尽杀绝的话,战火纷飞的年代,尔虞我诈的'社会,他不杀别人,别人会杀他。那个时代,注定这些人物的命运不像我们现在这般安逸自由。我们看电视的时候,不是也经常看到这句话吗: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接下来我讲讲诸葛亮吧!太厉害了,诸葛亮简直是神话,他用兵如神,书中写到的他是很少打败仗的。有一次,居然用“空城计”退司马懿的军队,单单一个人在城楼上弹琴,让人望而生畏。还有“草船借箭”,他出人意料,向曹操借了十万支箭,最后还让士兵喊:“谢曹丞相赐箭!”这么有才华,难怪会引起周瑜的嫉妒呢?周瑜无奈地说:既生瑜何生亮。
书中还有许多人物形象,刘备吧,仁义当先。落难时,还带着百姓逃命,得到百姓的爱戴。关羽呢,非常忠诚,曹操待他不薄想把他招过来,但他不为所动。张飞,有点鲁莽,只是看到张飞的时候,我觉得有一个疑虑,这么鲁莽的人,怎么会家财万贯?还有司马懿,也是很聪明的,但因为他属于魏军,就对他没好感了…… 《三国演义》里的人物太多了,有些角色出现没一会儿,就挂掉了,死太快的都记不住。从头到尾,写得多,活的长的都属于“主人公”或者“男一号”,这次初读三国,我体会最多的就是“主人公”们的性格,下次再读,肯定还会有其他感受。 以上就是我初读《三国演义》的感受。
介绍三国演义的广播稿4
大家好!
三国演义》是一本妇孺皆知的著作。好些人看这本书只把它当成是一次单纯的阅读经历,但是我每读一次《三国》却总觉得像一次探索奥秘的历程,因为发现它有探不完的秘密,所以对于这本书我总是久读不厌。初读这本名著,我了解了魏、蜀、吴三国生死存亡的历程,明白了国家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道理。
再读《三国演义》,我认识了许多人物:足智多谋的诸葛亮,生性暴躁的张飞,多虑多疑的曹操,勇冠三军、见利忘义的吕布……各种性格的人物在《三国演义》中几乎都有,所以我又觉得一本《三国》真是一个丰富的社会,我惊叹作者敏锐的.洞察力,如果没有对生活的细心观察,他的笔下又怎能展现出如此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生活处处皆学问,是我在这本书中探到的又一个奥秘。
在跟同学谈论过三国后,我再一次走进《三国》的世界,我发现了同学们对名著中许多人物都有些误解:比如周瑜在临死前所说的“既生瑜,何生亮”,很多人看了这句话都认为周瑜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其实,周瑜是十分爱国的,也是十分爱才的,他其实是想让诸葛亮到他们国家一同工作的,如果诸葛亮在吴国当官,周瑜还会让诸葛亮当军师,自己当他的副手呢!周瑜不怕别人超过他,而是怕诸葛亮太强大了,会帮助别的国家成为自己国家的有力对手。这是书的情节中隐藏的“秘密”。有句歌词唱得好“不是英雄不读三国。”探得这些秘密,让我有了“英雄”的感觉,因为我懂得了读这些名著需要从揣摩人物的心灵入手的又一奥秘。
当然《三国演义》,之所以看你百遍也不厌,是因为书中有我许多崇拜的偶像,特别是知天时、懂地理、知人心的诸葛亮,他读过各种各样的书,因此通晓兵法。我也学他看各种各样的书,我渴望有一天能像他一样通晓百科。书能成为引路人,这是《三国》赐于我的又一个奥秘了。
当然《三国》给予我的赏赐还有许多许多,我爱《三国演义》,因为书中自有奥秘在,探索这些奥秘让我其乐无穷,也让我受益匪浅
战火纷飞,吼声震天。在春秋战国时期,要生存靠四样东西:智慧、力量、仁义、勇气。具备了这四种品质也就具备了统一三国的能力。
以上是我对《三国演义》这本书的理解。此书讲述了,从东汉末年到晋代统一期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每一卷讲述的故事都有着其蕴含的道理和智慧、力量、仁义、勇气这四种品质。有时,我每读完一卷都会有一些疑问,正是这些疑问让我学会了思考。我就像一条鱼儿,思考就是我在探索,有时好奇心驾驶着我,好像我要跳跃一面墙,每跳过一面墙,感知新的水域时,就好像在一遍一遍印证我在书中看到的这四种品质。
第一是智慧。比如第十章:草船借箭。相信大家对这一章都不陌生,这是至今还使用广泛的一条军事战术。这是什么?这就是智慧。诸葛亮为什么只用二十条草船就取了十万支箭呢?智慧,当然是必不可少的。
第二是力量。这连想都不用想,三国时期每天都发生着力的较量。三英战吕布、千里走单骑、大败西羌兵,无一需要的不是力量! 第三仁义。这个也不用想,桃园三结义。那是绝对的仁义。三国鼎立之时,刘备、关羽、张飞就是用这绝对的仁义结为生死之交,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第四勇气。诸葛亮在用空城计时,最终成功的原因就是这临危不惧的勇气。
智慧、力量、仁义、勇气,这些人类的出色品质是我从《三国演义》中学到的,你又从中学到了什么呢?!
【介绍三国演义的广播稿】相关文章:
品牌介绍广播稿02-02
介绍音乐的广播稿12-12
校运会班级介绍广播稿11-24
介绍音乐的广播稿6篇12-12
三国演义句子06-20
三国演义的句子06-17
三国演义随笔11-11
三国演义的名言12-27
《三国演义》赏析12-25
三国演义中的经典名言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