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突发的应急预案(精选16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有时会面对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环境公害及人为破坏等突发事件,为了控制事故的发展,很有必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应急预案。那么应急预案应该怎么编制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交通运输突发的应急预案(精选1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交通运输突发的应急预案 1
为之后20xx年过后交通之后安全工作,保障旅客走得之后,走得过后,走得之后,保证国庆节假日期间之后秩序和道路安全生产之后生活过后正常运输,特之后本预案:
一、组织之后,确立领导小组
为之后我县20xx年之后国庆节假日期间过后运输之后,保障组织过后,我所之后道路运输领导小组:
二、运力保障
之后运输期间,根据州处的之后部署和我县实际情况,为确保运力的之后,结合客运站过后运行之后,安排3辆客运之后作为应急车辆,同时安排5辆5吨以上的之后作为我县客货之后的'过后运力,货车安排之后具体如下:以备之后时过后调度指挥。
三、加强之后管理
(一)之后开展隐患排查。班线之后、旅游客运、维修之后要结合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之后,认真做好过后安全之后排查治理,深入排查事故之后和安全管理薄弱环节,重点排查参营之后技术状况、车载安全之后设施过后、驾驶员之后和培训情况、卫星之后监控设备情况等关键环节,对之后出的过后要强化之后、落实到人、限期整改之后,并过后隐患排查整治档案。对未之后培训教育的过后员和之后安全应急设施过后配备不齐全、安全之后状况不合格的过后一律不得之后营运。
(二)之后从业人员安全教育。道路之后企业在过后务必对之后驾驶员开展一次有之后性的过后生产培训之后,要结合道路运输之后法律法规、典型案例及之后灾害或突发情况的之后处置操作过后,加强对之后人员的过后培训,进一步提升之后人员的过后操作技能和之后处置能力。
(三)之后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工作。要盯紧超长客运、旅游之后等重要领域,进一步强化之后安全监管措施落实,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之后管控措施,如遇之后恶劣天气、道路断道或之后等预警情况时,运输之后要果断采取调整发班之后、绕道运行、停班等之后措施,避免冒险通进;对不具备之后通行条件的过后,坚决不得之后客运车辆发班通行;如已在之后途中的,要及时向之后员发送预警信息,通知之后员将车辆停放到之后地带等待,或在之后交警指挥下按照规定的之后线路运行。
(四)之后源头车辆动态监控。各之后企业要认真落实监控管理之后,对重点线路要实行之后候、全过程过后监控,及时发现和之后驾驶员超速、超载、疲劳驾驶、屏蔽之后定位车载终端等违法违章行为,将之后隐患及过后苗头消灭在之后状态。超长线客运之后要认真落实凌晨2点至5点之后休息或接驳运输制度,严禁客运之后夜间22时至次日之后6时过后三级以下(含)之后公路。
交通运输突发的应急预案 2
为认真做好应急救援工作,提高应急处置能力,随时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确保道路运输生产安全,保证重要物资及时运送,并迅速、高效、有序地做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危害,促进我公司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公司道路运输实际,特制定《河津市永通物流有限公司道路运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紧紧围绕“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妥善处理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环节中的事故及险情,做好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工作。建立健全重大道路运输事故应急处置机制,一旦发生重大道路运输事故,要快速反应,全力抢救,妥善处理,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
二、基本原则
坚持科学规划、全面防范、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协同应对、措施果断、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
三、适用范围及工作原则
本预案适用于我公司在道路运输生产过程中发生道路运输重大事故险情,需要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实施救援和处置的重大道路运输事故。
1.以人为本,减少损失。在处置重大道路运输事故时,坚持以人为本,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把事故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2.预防为主,常备不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坚持事故处置与预防工作相结合,落实预防道路运输事故的各项措施,坚持科学规划、全面防范。
3.快速反应,处置得当。建立应对重大道路运输事故的快速反应机制,快速反应,快速得当处置。
4.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当重大道路运输事故发生后,要在政府及交通主管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分级负责,协调有序地开展抢救、事故处理和善后工作。
5.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当政府及交通主管部门征集、调用相关物资、车辆时,要以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服从政府统一指挥,保障救援供给。
四、指挥组织体系
1.领导小组。成立公司重大道路运输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重大道路运输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按照“统一指挥、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职责与任务,开展重大道路运输事故应急救援处置工作。
领导小组组成:
组长:李xx(公司经理)
副组长:李xx(公司副经理、分管安全)
成员:魏xx、魏xx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李朝杰兼任,负责日常事务。办公室联系电话:xxxx。
2.工作职责。统一领导公司重大道路运输事故应急救援处置工作。负责制定重大道路运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负责参加重大道路运输事故抢救和调查,负责评估应急救援行动及应急预案的有效性。负责上级主管部门的应急救援其他事项。
3.现场处置机构。重大道路运输事故发生后,领导小组组长或指派副组长和其他成员赶赴事故现场指导和协调进场施救。根据道路运输事故严重程度、涉及范围和应急救援行动的需要,设立现场救援指挥部。参与现场应急处置行动的`相关部门和人员,在现场救援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实施现场应急救援和处置行动。
4.应急车辆。公司指定闽G——车作为道路运输事故应急车辆。
五、应急预案启动条件
本公司运营车辆发生重大道路运输事故后,立即上报公司领导,经公司领导确认后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六、应急响应
1.立即抢救。当发生重大道路运输事故后,本公司在现场的工作人员,首先查看事故严重程度,检查有无伤亡人员,如有受伤人员,应立即施救并拦截过往车辆,送就近医院抢救,同时应标出事故现场位置。
2.及时报案。在抢救伤员、保护现场的同时,在第一时间直接或委托他人向当地公安部门、交通主管部门及保险公司报案,同时向本公司领导报告。报告内容如下:肇事地点、时间、报告人的姓名、住址及事故的死伤和损失情况。交通警察和应急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要服从组织指挥,主动如实地反映情况,积极配合现场勘察和事故分析等工作。
3.启动预案。发生重大道路运输事故后,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经核实和确认后,将情况报告公司第一责任人并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研究部署应急救援处置工作。
4.赶赴现场。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或指派其他成员,立即带领救援人员赶赴现场,参与现场指挥和救援工作。
5.现场施救。应急救援人员到达现场,要积极协助配合,快速、果断地进行现场施救,全力控制事故态势,防止事故扩大。
6.通信联系。开通与现场救援指挥部、交通主管部门等的通信联系,随时掌握事故应急救援处置进展情况。
7.保障措施。根据事态发展和应急救援处置工作进展情况,进一步落实抢救人员、抢救设备、设施,确保抢救工作有效进行。
8.协调配合。政府及相关部门组成指挥部时,公司道路运输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派出的救援人员要积极配合,相互协调,服从指挥部统一领导。
七、应急救援结束后处置工作
1.救治和善后处理。及时开展对事故中伤亡人员的救治和事故善后处理工作,对紧急调集、租用的人力物力按照规定给予补偿,及时会同保险公司开展道路运输事故理赔工作。
2.事故调查。公司应积极组织自查并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做好事故的调查工作。事故调查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进行调查、处理,依据有关标准对事故损失作出评估,对责任人员做出处理。对道路运输事故中暴露出来的有关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修改完善预案,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八、事故报告
1.报告程序及要求。发生重大道路运输事故后,有关人员必须采取措施抢救伤员,并在第一时间直接或委托他人向当地公安部门、交通主管部门及保险公司报案,同时向本公司领导报告。公司在接到事故报告后2小时内按照事故报告的内容和要求,将所发生的事故情况报告所属地县(市、区)道路运输管理机构。
2.报告内容。报告的内容包括:基本情况、简要经过、经济损失估计、原因判断、控制情况、相关情况、报告联系等。
(1).基本情况。事故及险情发生的单位或车辆牌号(设施名称)、涉及人员、时间、地点及事故现场情况;
(2).简要经过。事故及险情简要经过、伤亡人数、车辆毁坏情况;
(3).经济损失估计。事故及险情的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4).原因判断。事故及险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
(5).控制情况。事故及险情发生后采取的应急救援措施、处置以及事故控制情况;
(6).相关情况。其他需要报告的问题,如车型、车况、核定人(吨)数、实载人(吨)数、经营线路,或货物名称等;
(7).报告联系。事故报告人姓名、住址、报告时间及联系方式。
九、应急保障体系
1.应急救援处置专业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应急救援处置专业队伍,完善应急救援处置专业队伍的管理机制,落实专业人员并加强专业技能教育培训。
2.建立健全应急资金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和落实应急救援处置专项预备金制度,将应急机制建设经费列入年度财务预算,支持应急机制建设和保障应急救援处置工作。按照现行事权、财权划分原则,分级负担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所需的经费。充分发挥保险在经济补偿、恢复重建和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
3.加强通讯信息报告。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对道路运输事故有关信息的收集、风险分析判断和持续监测。建立准确、及时、快速的突发事件监测、预测和预警工作机制。公布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事机构抢救人员电话,保证准确、及时报送信息,不得瞒报、缓报和谎报。信息的发布要及时、准确、客观、全面。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联系电话组长:李xx,联系电话:18xxxxx
副组长:李xx,联系电话:135xxxx
成员:魏xx,联系电话:
xxx,联系电话:
xxx,联系电话:
十、预案演练
重大道路运输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当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编制演练方案,明确演练的课题、队伍、内容、范围、组织、评估和总结等。演练要从实战角度出发,切实提高应急救援能力,深入发动和依靠职工,普及运输安全知识和技能。
十一、奖励与责任
1.总结评估。重大道路运输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对应急救援行动的结果、职责履行、组织、行动、平时准备等情况进行评估,并做好有关统计、汇总工作。检查应急救援预案可行性及需完善、补充的项目,应急行动评估报告于应急响应行动结束后3日内报上级行政主管部门。
2.表彰奖励。对在实施重大道路运输事故应急救援和处置行动中反应迅速、表现突出、处置果断、决策正确的部门和个人,依据相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3.责任追究。因玩忽职守、贻误时机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交通运输突发的应急预案 3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对活动,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交通运输突发事件的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终止与善后等活动,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交通运输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交通运输设施毁损,交通运输中断、阻塞,重大船舶污染及海上溢油应急处置等,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疏散或者救援人员,提供应急运输保障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第三条 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主管全国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辖区内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
第四条 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对活动应当遵循属地管理原则,在各级地方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分级负责、分类管理、协调联动的交通运输应急管理体制。
第五条 县级以上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应急联动协作机制,共同加强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
第二章 应急准备
第六条 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编制并发布国家交通运输应急保障体系建设规划,统筹规划、建设国家级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队伍、应急装备和应急物资保障基地,储备应急运力,相关内容纳入国家应急保障体系规划。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编制并发布地方交通运输应急保障体系建设规划,统筹规划、建设本辖区应急队伍、应急装备和应急物资保障基地,储备应急运力,相关内容纳入地方应急保障体系规划。
第七条 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相关专项应急预案,制定交通运输突发事件部门应急预案。
县级以上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本级地方人民政府和上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制定的相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本部门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交通运输企业应当按照所在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制定的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本单位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第八条 应急预案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针对交通运输突发事件的性质、特点、社会危害程度以及可能需要提供的交通运输应急保障措施,明确应急管理的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监测与预警、处置程序、应急保障措施、恢复与重建、培训与演练等具体内容。
第九条 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程序应当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应急预案涉及其他相关部门职能的,在制定过程中应当征求各相关部门的意见。
第十条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与本级人民政府及上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制定的相关应急预案衔接一致。
第十一条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报上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本级人民政府备案。
公共交通工具、重点港口和场站的经营单位以及储运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危险物品的交通运输企业所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向所属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二条 应急预案应当根据实际需要、情势变化和演练验证,适时修订。
第十三条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交通运输企业应当按照有关规划和应急预案的要求,根据应急工作的实际需要,建立健全应急装备和应急物资储备、维护、管理和调拨制度,储备必需的应急物资和运力,配备必要的专用应急指挥交通工具和应急通信装备,并确保应急物资装备处于正常使用状态。
第十四条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可以根据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实际需要,统筹规划、建设交通运输专业应急队伍。
交通运输企业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建立由本单位职工组成的专职或者兼职应急队伍。
第十五条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应急队伍应急能力和人员素质建设,加强专业应急队伍与非专业应急队伍的合作、联合培训及演练,提高协同应急能力。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应急处置的需要,与其他应急力量提供单位建立必要的应急合作关系。
第十六条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将本辖区内应急装备、应急物资、运力储备和应急队伍的实时情况及时报上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本级人民政府备案。
交通运输企业应当将本单位应急装备、应急物资、运力储备和应急队伍的实时情况及时报所在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七条 所有列入应急队伍的交通运输应急人员,其所属单位应当为其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和器材,减少应急人员的人身风险。
第十八条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应急处置实际需要鼓励志愿者参与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对活动。
第十九条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可以建立专家咨询制度,聘请专家或者专业机构,为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对活动提供相关意见和支持。
第二十条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培训制度,并结合交通运输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组织开展交通运输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
交通运输企业应当按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制定的应急预案的有关要求,制订年度应急培训计划,组织开展应急培训工作。
第二十一条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交通运输企业应当根据本地区、本单位交通运输突发事件的类型和特点,制订应急演练计划,定期组织开展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演练。
第二十二条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鼓励、扶持研究开发用于交通运输突发事件预防、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和救援的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具。
第二十三条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根据财政预算情况,编列应急资金年度预算,设立突发事件应急工作专项资金。
交通运输企业应当安排应急专项经费,保障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的需要。
应急专项资金和经费主要用于应急预案编制及修订、应急培训演练、应急装备和队伍建设、日常应急管理、应急宣传以及应急处置措施等。
第三章 监测与预警
第二十四条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并完善交通运输突发事件信息管理制度,及时收集、统计、分析、报告交通运输突发事件信息。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与各有关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获取与交通运输有关的突发事件信息。
第二十五条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建立交通运输突发事件风险评估机制,对影响或者可能影响交通运输的相关信息及时进行汇总分析,必要时同相关部门进行会商,评估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可能造成的损害,研究确定应对措施,制定应对方案。对可能发生重大或者特别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当立即向本级人民政府及上一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报告相关信息。
第二十六条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危险源管理工作。对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调查、登记、风险评估,组织检查、监控,并责令有关单位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交通运输企业应当组织开展企业内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危险源辨识、评估工作,采取相应安全防范措施,加强危险源监控与管理,并按规定及时向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报告。
第二十七条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根据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的种类和特点,建立健全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基础信息数据库,配备必要的监测设备、设施和人员,对突发事件易发区域加强监测。
第二十八条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建立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通信系统。
第二十九条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交通运输企业应当建立应急值班制度,根据交通运输突发事件的种类、特点和实际需要,配备必要值班设施和人员。
第三十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宣布进入预警期后,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根据预警级别和可能发生的交通运输突发事件的特点,采取下列措施:
(一)启动相应的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二)根据需要启动应急协作机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
(三)按照所属地方人民政府和上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要求,指导交通运输企业采取相关预防措施;
(四)加强对突发事件发生、发展情况的跟踪监测,加强值班和信息报告;
(五)按照地方人民政府的授权,发布相关信息,宣传避免、减轻危害的常识,提出采取特定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危害的建议、劝告;
(六)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和相关人员进入待命状态,调集应急处置所需的运力和装备,检测用于疏运转移的交通运输工具和应急通信设备,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七)加强对交通运输枢纽、重点通航建筑物、重点场站、重点港口、码头、重点运输线路及航道的巡查维护;
(八)法律、法规或者所属地方人民政府提出的其他应急措施。
第三十一条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事态发展以及所属地方人民政府的决定,相应调整或者停止所采取的措施。
第四章 应急处置
第三十二条 交通运输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应当在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
第三十三条 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发生后,发生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立即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在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组织、部署交通运输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第三十四条 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发生后,负责或者参与应急处置的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有关规定和实际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组织运力疏散、撤离受困人员,组织搜救突发事件中的遇险人员,组织应急物资运输;
(二)调集人员、物资、设备、工具,对受损的交通基础设施进行抢修、抢通或搭建临时性设施;
(三)对危险源和危险区域进行控制,设立警示标志;
(四)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次生、衍生灾害发生;
(五)必要时请求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协调有关部门,启动联合机制,开展联合应急行动;
(六)按照应急预案规定的程序报告突发事件信息以及应急处置的进展情况;
(七)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按照本级人民政府的委托或者授权及相关规定,统一、及时、准确的向社会和媒体发布应急处置信息;
(八)其他有利于控制、减轻和消除危害的必要措施。
第三十五条 交通运输突发事件超出本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处置能力或管辖范围的,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根据应急处置需要请求上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在资金、物资、设备设施、应急队伍等方面给予支持;
(二)请求上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协调突发事件发生地周边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给予支持;
(三)请求上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派出现场工作组及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给予指导;
(四)按照建立的应急协作机制,协调有关部门参与应急处置。
第三十六条 在需要组织开展大规模人员疏散、物资疏运的情况下,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指令,及时组织运力参与应急运输。
第三十七条 交通运输企业应当加强对本单位应急设备、设施、队伍的日常管理,保证应急处置工作及时、有效开展。
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交通运输企业应当接受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组织、调度和指挥。
第三十八条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根据应急处置工作的需要,可以征用有关单位和个人的交通运输工具、相关设备和其他物资。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
第五章 终止与善后
第三十九条 交通运输突发事件的威胁和危害得到控制或者消除后,负责应急处置的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按照相关人民政府的决定停止执行应急处置措施,并按照有关要求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件。
第四十条 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结束后,负责应急处置工作的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对应急处置工作进行评估,并向上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本级人民政府报告。
第四十一条 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结束后,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扶持遭受突发事件影响行业和地区发展的政策规定以及本级人民政府的恢复重建规划,制定相应的交通运输恢复重建计划并组织实施,重建受损的交通基础设施,消除突发事件造成的破坏及影响。
第四十二条 因应急处置工作需要被征用的交通运输工具、装备和物资在使用完毕应当及时返还。交通运输工具、装备、物资被征用或者征用后毁损、灭失的,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予以补偿。
第六章 监督检查
第四十三条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监督检查和考核机制。
监督检查应当包含以下内容:
(一)应急组织机构建立情况;
(二)应急预案制订及实施情况;
(三)应急物资储备情况;
(四)应急队伍建设情况;
(五)危险源监测情况;
(六)信息管理、报送、发布及宣传情况;
(七)应急培训及演练情况;
(八)应急专项资金和经费落实情况;
(九)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评估情况。
第四十四条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辖区内交通运输企业等单位应急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第四十五条 违反本规定影响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对活动有效进行的,由其上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相应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由有关部门依法给予处罚或追究相应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六条 海事管理机构及各级地方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对水上交通安全和防治船舶污染等突发事件的应对活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一般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第四十七条 本规定自20xx年1月1日起实施。
交通运输突发的应急预案 4
1、总则
1.1汛期道路运输事件现状
福州地区汛期经常出现台风、暴雨、洪水、高潮等灾害的侵袭,局部地区多发冰雹、雷暴、龙卷风等短时强对流灾害性天气,对道路运输的正常营运和安全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
1.2编制目的
为有效应对汛期灾害天气等引起的安全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轻灾害损失,全面提升我市道路运输行业的防汛应急管理水平和综合能力,结合行业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1.3编制依据
《福建省防洪防台风应急预案》、《福州市防洪防台风应急预案》、《福州市交通运输委员会防洪防台风应急预案》、《福州市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1.4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因汛期灾害天气对我市道路运输行业引起的灾害及次生、衍生灾害。本预案实施的重点是保障道路运输安全运营,保障防汛应急物资运输车辆储备、调运、运输工作,以及维护客、货运输市场秩序。
1.5工作原则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力保安全,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快速反应、加强联动。
2、组织体系
2.1领导机构
市处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和协调我市道路运输行业防汛防台工作。由市处处长任组长兼总指挥,分管安全的处领导任副组长兼常务副总指挥,其他处领导任副组长,市处相关科室(队、所)和四城区道管所负责人为成员。
2.2下设机构
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应急办(设在处安监科)、综合协调小组、运输保障小组、现场工作组、恢复重建小组、专家咨询组、总结评估小组等7个机构,各机构各司其职,开展相关应急工作。
3、预防和预警机制
3.1预防和预警信息
气象、水文、海洋部门对台风、暴雨、洪水、风暴潮、海浪、冰雹、雷暴、龙卷风等的监测和预报信息。
3.2预案准备
各县(市)区运管部门和各运输企业应根据各自实际制定(修定)防汛预案并落实好对应措施。
3.3预防行动
全市各级运管部门、各运输企业周密安排部署,完善组织机构,加强人员培训,开展防汛宣传,完善防汛预案,组建应急队伍,储备应急车辆和防汛物资,组织汛前检查等。做到思想、组织、预案、队伍、物资和措施六落实。
汛期期间,全市各级运管部门实行24小时值班,密切监视云情、雨情、水情、风情,必要时实行加强值班,相互沟通,做好上传下达。
3.4信息报送
3.4.1当发生道路运输突发事件时,实行逐级上报
(1)相关运输企业应在第一时间报告所辖运管部门。报告内容包括事件发生时间、地点、伤亡人数、事件初步性质、影响范围、发生的可能原因、已经或准备采取的处置措施等。
(2)各县(市)区运管部门报告市处安监科,报告内容包括事件发生的基本情况、指挥协调情况等。
(3)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相关运输企业及所辖运管部门要根据事件现场变化和处置情况分阶段逐级续报。
3.4.2突发事件报告要求
(1)事件发生时,运输企业在事件发生1小时内报告,各县(市)区运管部门在事件发生3小时内上报市处安监科,不得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
(2)事件处置结束后,相关单位应及时将事件处置结果、整改情况、责任追究等情况以书面形式报告市处安监科。
4、我市道路运输行业应急响应
4.1响应级别
防汛、气象等部门按洪水和台风的严重程度和范围,将响应工作由低到高分为Ⅳ、Ⅲ、Ⅱ、Ⅰ四级。
4.2 Ⅳ级响应
4.2.1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防汛Ⅳ级响应
(1)省气象局(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且暴雨可能对我市造成灾害。
(2)省气象台发布台风蓝色预警,预计在未来72小时内热带气旋可能登陆或影响我市;或近海出现热带低压,预计24小时内可能登陆或影响我市。
(3)省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预警,预计在6小时内可能发生雷电活动,可能会造成雷电灾害事故并伴有6-8级雷雨大风。
(4)闽江解放桥下有5.6米以上洪、潮水位;闽江下游干流发生5-10年一遇的一般洪水或出现险情;大中型水库及福州城区三座水库出现险情。
4.2.2应急响应行动
(1)当市交通委发布启动防汛防台Ⅳ级响应指令后,我处立即进入IV级应急响应状态,并安排人员进入值班岗位,密切关注汛情变化,落实对应措施,保持通讯畅通。
(2)各县(市)区运管部门应急值班人员进入岗位,密切关注汛情变化,落实对应措施,保持通讯畅通,确障保正常的运输经营秩序。及时向市处安监科报告有关情况。
(3)通知、督促相关经营企业落实防范措施,抢险队伍进入应急准备状态。
(4)完成市交通委交办的任务。
4.3 Ⅲ级响应
4.3.1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防汛Ⅲ级响应
(1)省气象局(台)发布暴雨橙色预警(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且暴雨已经对我市造成较大灾害。
(2)省气象台发布台风黄色预警,预计在未来48小时内将有热带风暴及以上等级的热带气旋可能登陆或影响我市。
(3)省气象台发布雷电橙色预警,预计在2小时内发生雷电活动并伴有6-8级雷雨大风的可能性很大,或者已经受雷电活动和雷雨大风影响,且可能持续,出现雷电和大风灾害事故的可能性比较大。
(4)闽江洪水流量达17000立方米/秒以上;闽江下游干流发生10-20年一遇的中等洪水或出现重大险情;我市小型水库出现重大险情;市区重要路段发生较大程度内涝。
(5)省气象台发布冰雹橙色预警信号,预计在6小时内可能出现冰雹天气,并可能造成雹灾。
4.3.2应急响应行动
(1)当市交通委发布启动防汛Ⅲ级响应指令后,我处立即进入Ⅲ级应急响应状态,市处应急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常务副总指挥坐镇指挥、协调、调度,应急值班人员进入值班岗位,全天值班;密切关注汛情变化,落实对应措施,保持通讯畅通;掌握全行业防汛工作的整体情况;保障道路运输安全运营,维护机场、市区二级以上客运站等重要场所运输安全秩序,发布相关运力调整信息;及时将有关情况向处领导和上级部门报送相关情况。
(2)各县(市)区运管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人员进入应急值班岗位,根据应急预案和职责分工,组织开展防汛工作;密切关注汛情变化,落实对应措施,保持通讯畅通,及时向市处安监科报告有关情况。
(3)市处相关业务部门随时了解掌握客、货运输情况,协助相关客运企业做好滞留旅客的安置工作,督促企业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应急、抢险队伍进入应急待命状态。
(4)完成市交通委交办的任务。
4.4 Ⅱ级响应
4.4.1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防汛Ⅱ级响应
(1)省气象局(台)发布暴雨红色预警(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且暴雨已经对我市造成较严重灾害。
(2)省气象台发布台风橙色预警,预计在未来24小时内将有强热带风暴或台风等级的热带气旋可能登陆或严重影响我市。
(3)省气象台发布雷电红色预警,预计在2小时内发生雷电活动并伴有8-10级以上雷雨大风的可能性非常大,或者已经有强烈的雷电活动和雷雨大风发生,且可能持续,出现雷电灾害事故和雷雨大风的可能性非常大。
(4)闽江洪水流量达220xx立方米/秒以上;闽江下游干流发生20-50年一遇的大洪水;千亩片以上堤防发生决口;市区重要路段发生严重内涝;大中型水库及重要小型水库出现重大险情。
(5)省气象台发布冰雹红色预警信号,预计在2小时内出现冰雹可能性极大,并可能造成重雹灾。
4.4.2应急响应行动
(1)当市交通委发布启动防汛防台II级响应指令后,我处立即进入II级应急响应状态,市处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坐镇指挥,市处应急领导小组常务副总指挥和全体组员到岗到位,全天值班,指挥、协调防汛工作;视情召开防汛防台紧急会议,作出应急部署;密切关注汛情变化,落实对应措施,保持通讯畅通;组织人员深入重点企业检查,督促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及时掌握客、货运输动态,了解全行业防汛工作的整体情况,根据上级指令,督促企业落实有关停运、停业指令,保障道路运输安全运营;组织指挥抢险救灾和物资的运输工作;应急、抢险队伍进入应急待命状态;及时将有关情况向上级部门报送相关情况。
(2)市处各业务部门加强汛期安全监管。客运科加强客运车辆安全监管,确保班线客车、农村客车、旅游客车和夜行客车运行安全,对受到台风影响的客运班线要视风情、雨情和路况及时采取调班、停班措施。各驻站所维护机场、市区二级以上客运站运输秩序,报告相关运力调整信息。
公交科和出租车大队要强化公交车和出租车运行安全。市区主要道路易受强降雨影响,出现路面滞水,导致出现交通不畅,五四路、六一北路、湖东路、华林路、北二环路、隧道、涵洞等易出现内涝,要确保滞水、内涝路段运行安全。要督促公交企业排查每条线路易积水路段,根据路面积水的实际情况及时向公交车驾驶员进行安全提示,提醒驾驶员安全通行。对水深超过25厘米的路面以及对路面水深情况不清楚的,一律要求驾驶员将车辆停驶或绕线行驶,坚决杜绝驾驶员盲目涉水,强行通过。出租车要避免前往城区外受台风严重影响地区,要做好各公交(场)站和站外停车场停靠车辆安全。
货运科要督促在省内运行的危货车辆、中长途货车避免行经可能引起泥石流、山体滑坡、塌方、水淹等路段,尽量减少台风严重影响地区出行,严禁冒险驾驶、冒险运输。
驾训科、维修科要督促各驾校、维修企业和检测站要做好培训场所、经营场所的防台防涝工作,对台风天气严重影响教学和维修业务的,及时采取停课、停业等防范应对措施。
(3)各县(市)区运管部门主要领导进入指挥岗位。一旦发生险情,及时组织力量抢险,及时向市处安监科报告有关情况告。
(4)完成市交通委交办的任务。
4.5Ⅰ级响应
4.5.1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汛级Ⅰ防响应
(1)省气象局(台)发布暴雨红色预警(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且暴雨已经对我市造成较严重灾害。
(2)省气象台发布台风红色预警,预计在未来24小时内将有强台风及以上等级的热带气旋可能登陆或严重影响我市。
(3)闽江洪水流量达220xx立方米/秒以上;闽江下游干流发生50年一遇以上的特大洪水;闽江下游干流重要堤段发生决口;水库发生跨坝。
4.5.2应急响应行动
(1)当市交通委发布启动防汛防台I级响应指令后,我处立即进入I级应急响应状态,市处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坐镇指挥,市处应急领导小组常务副总指挥和全体组员到岗到位,全天值班,全面落实和强化II级应急响应措施,指挥、协调全市运输行业全力投入防汛工作。
(2)全行业各级应急保障、抢险队伍进入应急状态,全力组织应急运输和抢险工作。
(3)完成市交通委交办的任务。
4.6响应级别调整或终止
当应急响应条件变化时,我处根据市交通委调整防汛防台应急响应级别的.指令,立即调整响应级别;当应急响应条件消失时,我处根据市交通委终止防台风应急响应的指令,立即终止防洪应急响应。
5、善后处置
运输保障小组、恢复重建小组组织力量全面开展灾情核定工作,对受灾情况、人员补偿、征用物资补偿、重建能力等做出评估,制定补偿标准和灾后恢复计划,并迅速实施。
总结评估小组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发展趋势、事故后果,对事件进行全面评估,形成评估报告,并在10日内将评估报告报市处应急领导小组,市处应急领导小组据此报告,提出改进工作的要求。
6、应急保障
6.1物资、设备保障
各级运管部门、重点运输企业储备一定数量的应急运输车辆,以满足汛期突发事件的应急运输需求。重点运输企业要合理调配、适度储备各种防汛物资,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确保出现险情时,能调得出、用得上迅速投入使用。
6.2队伍保障
各级运管部门、重点运输企业建立健全防汛抢险队伍,通过演练等手段,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7、培训与演练
7.1教育与培训
市处对本处相关人员开展教育培训。各级运管部门、各运输企业根据各自职责,开展对相关人员的教育培训。
7.2演练
市处根据平战结合原则,建立演练机制,定期组织实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综合演练,提高实战处置能力。各级运管部门、各运输企业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按照防汛突发事件的级别和处置要求,组织不定期的应急处置演练,以保障应急预案的有效实施,提高应急反应系统的实战能力。
8、附则
8.1预案制定
本预案由福州市道路运输管理处制定,由安监科负责解释与组织实施。县、区级运管部门和各运输企业按照本预案的规定履行职责,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8.2预案修订
适时对本预案进行修订,原则上每两年修订一次。
8.3预案实施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交通运输突发的应急预案 5
1、目的
冬季特殊的气候对公路运输带来极大的影响,冰雪天气更容易造成重大的交通安全事故。为了对因突发事故而需救援或撤离的人员提供援助,并使其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事故造成的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及对环境污染减到最小,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2、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公司在冬季突发道路交通事故的紧急情况下,采取应急救援处理的全过程。
3、责任
3.1公司总经理负责组织成立事故现场应急指挥小组,在事故发生后及时到现场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3.2副总经理负责应急预案的启动与实施。
3.3安全员负责紧急救援时的具体事务及救援现场的安全保护工作。
3.4其他员工应服从组长的安排,快速有效地进行救援工作。
4、救援小组成员:
组长:印永久
副组长:黄林云
组员:印永利印永营王淼印涛
5、应急救援小组电话:
xxx
6、应急救援备用车辆:
皖M-xxx皖M-xxx
7、应急救援主要程序
7.1接到事故报警,立即召开应急小组会议,组织救援人员,安排救援车辆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并采取下述活动。
7.1.1人员伤害事故:若发生人员伤害事故,在场人员应采取如下急救措施。
7.1.1.1若伤者行动未因事故受到限制,且伤势非常轻微,身体无明显不适,能站立并行走,在场人员应将伤员转移至安全区域,再设法消除或控制现场险情,防止事故蔓延扩大,然后找车护送伤者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7.1.1.2若伤者行动受限制,身体被挤、卡、压、夹住无法脱开,在场人员应立即将伤者从事故现场转移到安全区域,防止伤者受到二次伤害,然后,根据伤者的伤势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7.1.1.3若伤者伤口发生出血不止的症状,在场人员应立即用现场配备的急救药品,为伤者止血(一般采用指压法,加压包扎法,止血带止血法),并及时用车将伤者送医院治疗。
7.1.1.4若伤者伤势较重,出现全身各处骨折,心跳、呼吸停止或可能有内脏受伤等症状,在场人员应立即根据针对伤者的症状,施行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并在急救的同时,派人联系车辆或拨打急救电话(120),以最快的'速度将伤者送往医院治疗。
7.1.2化学危险品伤害事故。
7.1.2.1身体接触到化学有害液体者,在保暖的情况下,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再用肥皂擦洗并送医院就医。
7.1.2.2眼睛受到化学有害液体或气体刺激者,抬起眼睑,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并送医院治疗。
7.1.2.3吸入有害化学蒸气者立即转移到空气新鲜的上风处,安置休息并保暖。
7.1.2.4吸入过量有害气体而引起呼吸困难或心脏停止跳动,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等紧急措施,同时要立即联系车辆或呼叫急救电话(120),以最快的速度将伤员送到最近的医院急救。
7.2在公司组织救援的同时,应立即向有关上级部门报告。
7.2.1报告部门:当事故发生在县运管所辖权范围内时向县运管所报告;当事故发生在县运管所辖权范围之外时,向运管所及市运管处报告。
7.2.1.1报告内容: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车辆牌号、车辆类型,运输危货的品名、事故原因、事故程度。
7.2.1.2公司已采取何种救援手段。
7.2.2当公司救援能力不足时,请求上级部门支援。
8、化学危险品泄漏
8.1化学危险品泄漏,抢救人员必须佩戴防毒面具,橡胶手套等防护用品,迅速关闭槽车阀门,防止化学危险品流淌。
8.1.1少量化学品液体泄漏时,可用沙土吸收,倒至空旷处理其发挥或用沙土掩埋。
8.1.2大量化学品液体泄漏时,应拨打消防电话(119)请求消防部门支援,用大量雾状水喷洒罐体降温防爆,同时用喷淋水保护抢险人员的堵漏工作。
8.1.3发生火灾时,请救消防人员用大量水冷却罐体降温防爆,同时采用相应的化学方法稀释,中和化学危险品液体。
8.1.4泄漏排除后,用大量水冲洗被污染的地面并将污水引流到允许排放的地点。
9、车辆排障
9.1当交警、保险等部门完成好相应的程序后,立即对事故车辆进行排障。
9.1.1车辆损坏轻微,仍能行驶的车辆,在驳载后送附近有危险品修理资质的修理厂维修。
9.1.2车辆损坏严重时,在驳载后请求排障车送至交警指定的停车场等待处理。
10、事故处理结束后,紧急救援组长应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并对调查处理情况作出书面记录备案。
交通运输突发的应急预案 6
一、总则
确立预案的目标和原则,如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少事故损失,快速恢复交通秩序等。
强调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
成立应急领导小组,明确组长、副组长和成员,负责全面组织协调及督查。
设立专门的应急办公室,负责预案的制定、修订和日常管理工作。
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
三、预警与监测
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通过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隐患。
加强与气象、地质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及时获取相关信息,做好预警信息的发布和传递。
四、应急响应
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程序。
迅速组织救援力量,包括医疗、消防、交警等部门,进行现场处置和救援。
做好现场秩序维护,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五、后期处置
对事件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完善预案。
对受损设施进行修复和重建,恢复交通秩序。
对参与应急处置的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
六、保障措施
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和设施建设,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调配和使用。
加强人员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
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地区的协调合作,形成合力应对突发事件的良好氛围。
交通运输突发的应急预案 7
交通运输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通常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组织体系、救援程序等,以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在指导思想方面,应急预案通常强调以建设“平安运营”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妥善处理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环节中的事故及险情。
基本原则方面,预案强调科学规划、全面防范、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协同应对、措施果断,并强调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
组织体系方面,预案会明确在交通局应急救援体系统一指挥下建立突发道路运输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和协调应急救援工作。
在救援程序方面,预案会详细说明应急救援的具体步骤,包括接到事故报警后的应急小组会议召开、救援人员的组织和救援车辆的安排,以及现场救援活动的具体开展等。
此外,预案还会涉及一些具体的操作要求,例如驾驶员和押运员在出车前应进行的车辆和铁罐日常检查,以及在运输过程中应遵守的.安全规定,如车速控制、防抱死制动系统的使用、货物的装卸操作等。
请注意,具体的预案内容会根据不同的交通运输情况和地区特点有所差异。在制定和实施预案时,需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确保预案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定期进行预案的演练和修订也是非常重要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交通运输环境和需求。
如果您需要更具体或详细的预案内容,建议参考相关政府部门或行业组织发布的官方文件或指南。
交通运输突发的应急预案 8
一、总则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特别是对于重特大交通事故和危险货物运输,要坚持预防与应急并重,重在平时预防。
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总体部署,加强对交通运输单位的管理,并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二、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成立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全面组织协调及督查。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规模和影响,领导小组将迅速作出判断,并决定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包括现场救援、交通管制、信息报告与发布等,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有序行动。
三、预警与预防
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通过监测、预测和预警等手段,及时发现可能导致交通运输突发事件的隐患。
加强预防措施,如定期对交通运输工具进行安全检查、提高驾驶人员的.安全意识等,以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概率。
四、应急响应
一旦发生突发事件,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程序,迅速组织救援力量赶赴现场。
根据事件的性质和规模,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如疏散人员、控制火源、救治伤员等。
加强现场交通管制,确保救援通道的畅通无阻。
五、后期处置
在事件得到初步控制后,进行现场清理和恢复工作,尽快恢复交通运输秩序。
对事件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六、保障措施
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救援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应对能力。
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和调用机制,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调集所需的物资和设备。
加强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各级组织和人员的应急响应能力和水平。
交通运输突发的应急预案 9
一、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应急预案以“平安运营”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基本原则包括科学规划、全面防范、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协同应对、措施果断、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等。
二、适用范围与工作原则
预案适用于突发道路运输事故和道路运输事故险情,特别是需要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实施救援和处置的重大道路运输事故。工作原则强调以人为本,减少损失;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快速反应,处置得当;依法办理,合理处置。
三、指挥组织体系
预案建立了突发道路运输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该领导小组在交通局应急救援体系统一指挥下运作。公司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相应的应急预案,并上报总公司。
四、救援小组与责任
预案中明确了救援小组的成员和各自职责。总经理负责组织成立事故现场应急指挥小组,负责在事故发生后及时到现场指挥应急救援工作。副总经理负责应急预案的启动与实施,安全员负责紧急救援时的具体事务及救援现场的安全保护工作。其他员工应服从组长的`安排,快速有效地进行救援工作。
五、救援程序与措施
一旦接到事故报警,立即召开应急小组会议,组织救援人员,安排救援车辆立即赶赴事故现场。救援程序包括现场处置、伤员救治、交通疏导、事故调查等。在救援过程中,应确保救援人员安全,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止次生事故的发生。
六、预防措施与日常管理
为了预防交通运输突发事件的发生,预案强调了对车辆和人员的日常管理。这包括驾驶员和押运员的培训、车辆日常检查、安全制度执行等。同时,对运输过程中的危险货物操作、行车速度、安全停车等方面也有明确规定。
交通运输突发的应急预案 10
一、预案的目标和原则
预案的目标主要是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尽快恢复交通正常秩序。预案的制定应遵循科学规划、全面防范、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协同应对的原则。
二、预案的适用范围
预案适用于各类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包括道路交通事故、车辆故障、恶劣天气导致的'交通中断等。这些事件可能对交通运输安全造成威胁,需要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进行处理。
三、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
预案中应明确组织机构的设置和职责分工。通常包括应急领导小组、现场指挥部、救援队伍等。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全面指挥和协调应急处置工作,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指挥和协调救援行动,救援队伍则负责具体的救援任务。
四、应急处置流程
预案应详细描述应急处置的流程,包括事件报告、应急响应、现场处置、救援行动、善后处理等环节。在事件发生后,应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现场处置和救援行动,同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情况。
五、应急保障措施
预案中还应包括应急保障措施,如应急物资储备、通信设备保障、交通管制等。这些措施旨在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有足够的资源和设备支持应急处置工作。
六、培训和演练
为了提高应急处置的能力和效率,预案中还应强调培训和演练的重要性。应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应急预案的培训和学习,并进行实战演练,以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总之,交通运输突发的应急预案是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而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和流程。通过科学规划、全面防范、快速反应和协同应对,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交通运输的安全和顺畅。
交通运输突发的应急预案 11
一、预案启动条件
当发生以下情况时,应启动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出现恶劣天气条件,如大雾、暴雨、雪灾等,严重影响交通运输安全;
发生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对交通运输设施造成破坏;
出现恐怖袭击、化学泄漏等危及公共安全的事件。
二、应急组织体系
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全面指导、协调和监督应急救援工作;
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具体的应急指挥和调度工作;
应急救援队伍:包括医疗救护、消防救援、交通管控等专业队伍,负责现场救援工作;
后勤保障组:负责提供应急救援所需的物资、设备和场地等。
三、应急处置措施
事故报告:一旦发生交通运输突发事件,相关部门应立即向应急指挥中心报告,并提供详细的事故信息和现场情况;
现场处置:应急指挥中心根据事故情况,迅速调派应急救援队伍前往现场进行处置,包括救治伤员、灭火、清理现场等;
交通管控:根据需要,对事故现场及周边道路进行交通管制,确保救援通道畅通;
信息发布:通过正规渠道及时发布事故信息和救援进展情况,避免恐慌和误解;
善后处理:做好伤亡人员的善后工作,包括家属安抚、赔偿等。
四、预案演练与修订
为提高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应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演练,并根据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对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此外,不同类型的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可能需要针对性的应急处置措施。例如,对于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需要迅速疏散周边人员,采取专业的化学防护措施,并调用专业的.危险化学品处理队伍进行处置。
总之,交通运输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可能的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处置措施,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同时,预案的定期演练和修订也是确保其有效性的重要环节。
交通运输突发的应急预案 12
一、预案启动条件
当发生以下情况时,应启动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交通运输事故导致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恶劣天气、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导致交通运输受阻或产生安全隐患;
恐怖袭击、人为破坏等事件威胁交通运输安全;
其他需要启动应急预案的紧急情况。
二、应急组织指挥体系
成立应急指挥部,负责全面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和任务分工;
建立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确保信息畅通、指挥有序。
三、应急处置措施
根据突发事件的具体情况和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疏散人员,确保人员安全;
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救治和转运;
控制危险源,防止事态扩大;
修复受损设施,恢复交通运输秩序;
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四、应急资源保障
储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
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
确保应急通讯设备的'畅通和可靠性;
预留一定的应急资金,用于应对突发事件。
五、后期处置和评估
对突发事件进行总结评估,分析原因和教训;
对参与应急救援的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
针对评估结果,完善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
此外,在具体的应急预案中,还应根据交通运输方式和特点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例如,对于道路运输,应重点关注车辆故障、交通事故等突发事件的应对;对于水上运输,则需要关注船舶碰撞、沉没等紧急情况的处置。
总之,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是确保交通运输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各交通运输企业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和培训,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交通运输突发的应急预案 13
一、预案启动条件
当发生以下情况之一时,应启动本预案:
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交通运输设施遭受严重破坏,影响正常交通运行。
出现恶劣天气条件、自然灾害或其他不可抗力因素,对交通运输造成重大影响。
二、应急组织指挥体系
成立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全面指挥和协调工作。
指挥部下设各个工作组,包括救援组、医疗救护组、交通管制组、信息发布组等,明确各组职责和任务。
三、应急处置措施
救援组负责现场救援工作,包括解救被困人员、扑灭火灾等。
医疗救护组负责救治伤员,将伤员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交通管制组负责现场交通管制,疏导交通,确保救援通道畅通。
信息发布组负责及时发布相关信息,避免恐慌和误解。
四、应急资源和保障
确保应急救援所需的设备、物资和人员及时到位。
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单位的沟通协调,形成合力。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五、后期处置和评估
做好事故善后工作,包括伤亡人员抚恤、家属安抚等。
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和修订,不断完善和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交通运输突发的应急预案 14
一、预案目标
本预案旨在提高应对交通运输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对,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交通运输的安全和畅通。
二、应急组织
成立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全面指挥和协调应急工作。
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和任务,形成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
三、预警与预防
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及时获取和传递突发事件的预警信息。
加强对交通运输设施和设备的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四、应急处置
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应急处置。
根据突发事件的类型和程度,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如疏散人员、封锁现场、抢救伤员等。
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突发事件的`情况和处置进展,请求必要的支援和协助。
五、后期处置
做好突发事件的善后工作,包括伤员救治、家属安抚、损失评估等。
总结经验教训,加强应急预案的修订和完善,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六、保障措施
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储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投入使用。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和合作,形成合力应对突发事件。
七、附则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各相关单位和个人应当认真执行本预案,确保交通运输的安全和稳定。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基本框架,具体的预案内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细化和完善。同时,预案的制定和实施需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确保合法合规。
另外,预案还需要定期进行演练和评估,以确保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通过演练可以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完善程度,提高应急处置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也可以针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及时改进和优化。
交通运输突发的应急预案 15
一、预案启动条件
当发生以下情况时,应启动交通运输突发应急预案:
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导致人员伤亡或严重财产损失。
遭遇恶劣天气,如大雾、暴雨、大雪等,严重影响交通运输安全。
出现大规模道路堵塞,严重影响交通运输效率。
车辆发生故障或遭遇破坏,无法正常运行。
二、应急组织
成立交通运输突发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统一指挥和协调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应包括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业务骨干,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做出决策并有效执行。
三、应急措施
交通事故应急措施:
(1)立即报警并保护现场,等待交警到来处理。
(2)协助交警疏散交通,确保道路畅通。
(3)对受伤人员进行初步救治,等待救护车到来。
恶劣天气应急措施:
(1)及时发布恶劣天气预警信息,提醒驾驶员注意安全。
(2)加强道路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
(3)必要时采取交通管制措施,限制车速或封闭部分道路。
道路堵塞应急措施:
(1)加强交通疏导,引导车辆绕行或选择其他路线。
(2)增派交通警察或协管员,维护交通秩序。
(3)通过媒体发布交通信息,提醒驾驶员避开拥堵路段。
车辆故障或破坏应急措施:
(1)立即组织专业维修人员进行现场抢修。
(2)无法立即修复的`,应安排其他车辆进行转运或替代运输。
(3)对破坏行为进行调查处理,并向公安机关报案。
四、后续处理
对受伤人员进行妥善救治和安置。
对事故原因进行深入调查,总结经验教训,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对参与应急处置的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励大家积极参与应急工作。
及时向社会公布事故处理结果和相关信息,消除社会不良影响。
交通运输突发的应急预案 16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预案以建设“平安运营”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基本原则包括科学规划、全面防范、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协同应对、措施果断、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等。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应快速反应,全力抢救,妥善处理,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人民群众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
二、适用范围及工作原则
预案适用于突发道路运输事故和道路运输事故险情,需要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实施救援和处置的重大道路运输事故。在工作原则上,要以人为本,减少损失;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快速反应,处置得当;依法办理,合理处置。
三、指挥组织体系
在交通局应急救援体系统一指挥下,建立突发道路运输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该小组负责统一指挥和协调应急处置工作,确保各部门之间的信息畅通和协同配合。
四、应急响应和处置措施
当发生交通运输突发事件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按照预案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置。具体措施包括:
立即报告:事故发生后,相关单位应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置。
应急处置:根据事故的性质和程度,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如疏散人员、封锁现场、救援伤员等。
协调配合:各相关部门应密切配合,共同开展救援和处置工作,确保事故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五、后期处置和恢复
事故处理完毕后,应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清理和恢复工作,确保交通尽快恢复正常。同时,要对事故原因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完善预防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六、培训和演练
为提高应急响应和处置能力,应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通过培训和演练,增强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应急处置的熟练度和准确性。
总之,交通运输突发的应急预案是确保交通运输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通过科学规划、全面防范、快速反应和协同应对,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和影响,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交通运输突发的应急预案】相关文章:
交通运输突发应急预案02-18
交通运输突发的应急预案02-12
交通运输突发的应急预案15篇02-12
交通运输突发应急预案(12篇)02-18
交通运输突发的应急预案(6篇)02-23
交通运输突发的应急预案6篇02-23
交通运输突发的应急预案(精选13篇)05-09
交通运输突发的应急预案(15篇)02-12
交通运输突发应急预案12篇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