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读后感(通用35篇)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道德经》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道德经》读后感 1
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十分快,备受瞩目,中国文化也一向吸引着世界的目光。《道德经》就是我们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书。《道德经》中包含着我们中国人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和行为。
《道德经》里面蕴含的资料也在塑造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论语》里面讲“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你自我不想要的东西,也不要硬塞给别人,这是从反面来论证你应当怎样对待别人,是一种“防御性”的方式。另外《孟子》里面讲“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意思是当你身居高位,或者处于优势地位时,要包容比你差的人,构成一种和谐的氛围,不要让人对你恨之入骨,这是中国人的行为方式。
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强调要建设一个学习型社会,从《论语》到《孟子》,我们看到了一个人应当怎样学习。中华经典中《道德经》的作者就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以往老子的出生地是一个谜,为了解决这个谜1990年以来继清代所以前贤做了很多艰苦细致的工作,才得知老子出生在今涡阳县闸北镇太清宫的流星原址。两千多年以来,在老子故里涡阳人民心田里,长期浸润着老子光辉的智慧和思想。老子对于人类的`贡献,在于他博大精深的思想。老子思想是中国人揭示自然界奥秘的一种尝试,在中国哲学史上,老子第一个系统提出了“道”,这个“道”来源于自然,以“无”为本,以“有”为用,以“反始守柔”为处事之方。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与无”成为《老子》五千言的纲领。老子的著作,尤其是他的《道德经》最受世人崇仰;尼采曾评论《老子》一书说:“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道是能够阐说的,可是并非完全等同于浑然一体,永恒存在,运动不息的大道。无,称天地的初始;有,称万物的本原。所以,从常无中,将以观察道的微妙;从常有中,将以观察道的端倪。这无,有二者,同出于道而又玄妙,正是天地万物变化的总源头。天地是长久存在的。天地所以能够长久存在,是因为天地不为自我而生,所以能够长久。所以,圣人把自身置于众人之后,却能得到大家的推崇而占先;把自身置于度外,却能保存自我。不正是由于他不自私吗?反而能够成就自我,所以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样我们才能从《道德经》中汲取营养。
《道德经》读后感 2
其实我还是第一次读道德经呢,因着老师这此布置的作业,没办法硬着头皮去图书馆借了本道德经,从读书馆回来的路上,拿着那本道德经全文后,我突然间觉得这本书该是我应该早去读的,看着封面上的几个大字,豁然间心境一片舒坦,究竟是何由,我至今也不懂?
道德经应该说分成上下两部,上部道,下部德。(长沙马王堆出土过上德下道的版本,不过公认是上道下德)
按照这种划分,我们来分开来看它。
道,也就是天道,是自然的规律。
它表现为几个方面,一是“易”,也就是变易的意思,道德经第一句就这样说,“道可道,非常道”,可以说出来的道,也就不是“常道”了。
第二个方面就是“易”的规律,所谓“易”的规律,就是“道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这句话的大致意思就是,万物都是逐步成长,但是“物壮则老”,便要渐渐消减,于是又回到了它的.初始状态。
且不说老子写这部道德经上部道经的目的就是阐述道德规律,下部德经则主要讲的是人之道,也就是如何将天道应用于人事?我们就不难知道。其实老子写道德经的侧重点便是落在下部德经上面。
读了《道德经》之后,最大的感受还是来自于心灵深处某处的弦被触动。“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长久。所以说圣人把自己置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这不正是由于圣人不自私吗?所以才能构成就了他自己。但是仅看当今社会,能做到将自己置之度外的又有几人呢?寥寥可数,高速膨胀的经济时代,让更多的人在利欲面前失去自我。不得不说,这是社会的可悲,更是我们不愿看到的。
《道德经》仅小小的五千字,可只要你用心去读去理解,你会发现当中的道理我岂是区区五千字便能概括的。
老子注重人的无为思想,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是辩证的。向社会推广无为,有助于国家的稳定,但如果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片面的无为是无助于人类的进步的,所以对于当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的无为论应该以辩证的方法,一分为二的看待,“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而无为思想用在为人处事的观点上来看,便是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则刚。”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则刚。”
《道德经》读后感 3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它是由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老子所著作。在读道德经之前,就已经阅读及听闻许多从此书中所流传出的脍炙人口的箴言精句。而不久前的深入拜读与用心体会,更是让我收获颇多,受益匪浅。我也由衷地感知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博大与精湛。《道德经》顾名思义以“道德”为其纲宗,论述治国、用兵、养生、修身之道。它简略深刻的辞藻、广博细致的内涵,被华夏先辈们美誉为“万经之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是道德经的首篇。我的理解,或书或文放在开头和结尾的一定是其精华所在,而这被广为流传的一句,也自然流进我的心中,令我思迅良久。这句话的字面意义是说:道是可遵照的'笼统的运动规律,但又不是一种恒定不变的笼统运动规律。依据事物的特性来冠以称号,是事物相貌的反映,但这种相貌不是原封不动的。而道的转义是道路,也能够引申为人生道路。人生之道无非是追求自由、幸福、健康、长寿之道。而同在一条人生路上却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走法,一种是圣人之道,它所追求的是淡泊名利、返璞归真、顺其自然之道,活的豁达而无私。而另外一种是走大多数人选择的常人之道,追求的是身外的名利,或是大富大贵,或是泯然众人矣。不同的道路走法自然不同,但都不能判定其本质的对与错。人的终身都在属于本人的道路上行走,道是人走出来的,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这地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因而所谓“道”,就是一条人人都能够走得通的路。老子提出的“常道”就是这个道理。但我们大多都是走在能够通行的道路上,而不是走得通的道路上,因而有的人走到半途就停下了,有的人走进了歧路,有的人走得很辛劳。同样,“名”也不用专指称谓,他能够是功名,名分或是人世的一切价值。当我们自以为完成了许多人生价值时,老子却说你所完成的价值是真的完成了吗?这就是所谓的名可名,十分名。老子并不是要否认我们所做的一切活动,而是要让世人有所警醒:一切可道可名都不是真正恒久存在的。在这可道可名之外,还有一层不可道不可名但真正恒久存在的大道。老子要提示我们留意这真正恒久存在的大道,不要被你眼前的可道可名所蒙蔽。
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洗礼自然能为我们的心灵与生活带来不一样的净化与感受,但在生活或工作中还是应抓住自身的根本,做一个能够仰望星空,也能做到脚踏实地的真人,诗和远方固然美好,按部就班的生活常态也尤为重要。所以在我们虔心拜读名作之时,也要结合我们自身,不断完善进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成为一名于社会,于他人的奉献之人!
《道德经》读后感 4
9月27日,在学校会议室听取了尼尔基一中范永胜老师针对《道德经》的视频讲座,受益匪浅。正如范老师所说,大道,可以说出来,就不是恒常的大道了,许多道理是用心去领会的,也就是同一本经典不同的人理解起来是不一样的,下面我就针对本次视频学习,浅谈两点体会。
一、“无”与“有”。
第一章中有这样的内容:“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其中提到了“有”与“无”,按我们正常理解有与无应该是一对反义词,但这里所说的“无”是指的大道,而“有”则是由道而产生的万物。这可以用一句成语来解释“无中生有”,也就是先“无”然后才能“有”,同时也阐明了从无到有的自然规律。“无”还是一种境界,一种虚无的境界,一种无法描绘的广阔,所以有“虚怀若谷”的成语。说到这里范老师讲了一个小故事,给我的印象很深刻。故事是这样的:从前有一个青年觉得自己很有学问“恃才放旷”。他想拜当时的一位圣贤为师,却不肯放下姿态。圣贤为其倒茶,已经溢出来了还在倒。青年人提醒“已经满了。”圣贤接过话茬:“你都已经满了,我还能教给你什么呢?”生活中,往往越浅薄的人越觉得自己了不起,而越渊博的人越觉得自己需要充实。所以我国
自古就有“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名句,还有“欲速则不达”、“有心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阴”的至理名言。从“有”和“无”的辩证关系中使我懂得,放下姿态,心胸开阔才是为人之“道”。
二、道法自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句话13个字道出了宇宙万物运行的规律。人离不开生活的地球,地球离不开其运转的宇宙,而宇宙是有运行规律的,这种规律是自然的,不是随意改变的.。我个人理解所谓“道法自然”,就是尊重事物的发展规律,不刻意地去改变。尊重客观比主观武断更有说服力。老子的学说主张“无为而治”,这里的“无为”不是不做为,而应该是劝诫统治者顺应天道、民心。这种理论同样适用于现代生活的各个领域。作为老师,当我们面对学生时,是不是也应该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尊重每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不应以我们的主观认识去改变学生、塑造学生。让学生用自己的脚步去丈量自己的生命历程,用自己的体验去开启自己的心智,我们只是学生成长历程中的引领者,而不是指路人,我们没有权力让任何人按我们指定的路前进。
《道德经》作为我国第一部哲学著作,其中蕴含的道理很值得我们今天的人学习。就我个人而言,很愿意深入地去解读《道德经》,它将成为我工作、生活中的良师益友。
《道德经》读后感 5
刚读完《道德经》,我从中遭到很多启迪。作者老子是我国古代的着名思想家,哲学家。这本书是老子的乱世之道和人生哲学,而非我原以为的道德教材。固然只要20多页,但是由于领悟力有限,通读全书,能了解的一定有十之二三。
首先,老子概括了当时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变化,事物都向它相反的方向变去。指出"物极必反"的通则,简直无论在哪一方面皆是如此的。
老子认识生活世界,看待生活的态度,主张贵柔、守雌,反对坚强和进取,老子的思想是无为。
如今的人普通都以为他的思想十分消极,其实他的思想更多地包含了对广阔劳动人民的`酷爱。他希望经过它的思想来影响统治阶级,让老百姓可以得到更多涵养生息,让老百姓安居乐业。
我以为"无为"包含着顺其自然不勉强去做的指导思想,因而能够浸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就比方说教育理念中也能够自创。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学习是一件盲目自愿的事情,学生只要主动地学习,把学习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才干够学有所成,这就需求我们教育者在教育理论中引导学生快乐、轻松、盲目、自愿地学习。教育中的无为而治,不是不论,而是因势利导,绝不拔苗助长。不顺应自然规律,滥施各种生长激素,不尊重孩子的意愿自觉参与各种奥数,学钢琴,拉小提琴等培训常常适得其反。
同时老子的"物极必反"的思想似乎在预言今天的社会。人类所追求的所谓文化,所谓科技,现代化,都应该是为人类效劳的,但是环境污染,能源耗尽,消费率进步,失业率上升,贫富差距的拉大,似乎又和所谓高科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们为了保住工作而工作,无暇关注本身和家庭,有时间的时分没钱,有钱的时分没时间。又或者说两者都没有。这样的社会又怎能说是美妙的呢?在高度兴旺之后,人类当有所回归,以免到达极致走向另一面,走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老子不愧是我国古代十分伟大的思想家,而且在如今,他在全世界的影响力远远超越孔子。老子的学说"玄之又玄",但是我却没有能发现"众妙之门",自古以来研究老子的人太多太多,但我总以为体会到"物极必反","无为"之类的人生哲学,对个人来说更有意义。我以为他的许多观念值得我们去深深地思索。
《道德经》读后感 6
《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的传世之作。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首先,老子概括了当时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变化,发现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都会向相反的方向变化。因此,他得出"物极必反"的通则,并警戒人们待人做事要适可而止,否则,会得不偿失。
现代人普通认为他的思想十分消极,其实他的思想更多地包含了对广大劳动人民的酷爱,崇尚安定、和谐的社会生活。他希望经过它的思想来影响统治阶级,让老百姓可以得到更多涵养生息的机会,让各行各业的人都能发挥主观能动性,顺其自然地向好的方向发展。而不是强加干涉,引起公愤,使人民不得安宁,国家不稳定,社会不和谐。
我以为"无为"包含着顺其自然不勉强去做的指导思想,因而能够浸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就比方说教育理念中也需要自创。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学习应是一件自觉自愿的事情,学生只要主动地学习,把学习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才能够学有所成,这就需要我们教育者在教育理论中引导学生快乐、轻松、自觉、自愿地学习。教育中的无为而治,不是不为,而是因势利导,绝不拔苗助长。不顺应自然规律,滥施各种生长激素,不尊重孩子的意愿生拉硬扯参加奥数,学钢琴,拉小提琴等培训常常适得其反。
同时老子的"物极必反"的思想似乎在预言今天的社会。人类所追求的所谓文化,所谓科技,现代化,都应该是为人类效劳的`,但是环境污染,能源耗尽,消费率增长,失业率上升,贫富差距拉大等等不良现象的出现,不正充分说明了物极必反这一道理吗?在极度兴旺发达之后,人类当有所回归,以免走到极致事物向反面发展,最终走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老子不愧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他的好多观点和思想,对后人在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学习《道德经》,我明白了做人首先要学会自知、知人、自胜;其次要贵身而轻名利宠辱;最后要牢记“谦受益,满招损”。做事要顺其自然,不强制,不苛求,因势利导,遵循客观规律。看待事物要用发展变化的目光,不能一成不变地用旧眼光看待新问题,因为贵贱美丑是非善恶种种价值判断都是相对的,而且随时间、环境的差异而变动。老子的许多观念主张值得我们去深深思索、去探究、去发现、去实践,以便指导我们每个人更好地去生活、学习和工作;使国家更稳定、更团结、更繁荣、更兴盛、更强大;使社会更和谐、更融洽,远离战争,和平共处,共同发展;使自然界不再遭受人为的破坏,让我们人类能跟自然友好共处,和谐发展。
《道德经》读后感 7
《道德经》的名字耳熟能详,它是一部国学经典,然而晦涩难懂,从来没有勇气去翻阅。有幸在刘老师的引领下学习了这部经典,感受了它的深奥,它的魅力。老子写的这部《道德经》不仅是自然经,治国经,做人经,也是哲学经,心理经。寥寥五千字却能够涵盖人世间的各个层面,真是太神奇了!初学略有浅薄的感悟。
“挫其锐,解其纷”,遇到争执时,去掉锐气,跳出纷争。这句话让我体会到老子是一位心理学家。在心理学中有一种方法叫“抽离”,当一个人处中处在某种情绪不能自拔时,可以让自己从情绪状态里跳出来。用第三人的眼光看着自己的情绪,看着自己情绪的由来。这时,自己可能就会恍然大悟,而不被情绪所左右。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看清情绪时就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当遇到困难、问题、纷争时能够控制冲动站在这件事的外部看待这件事情,内心定是坦然、淡定、沉着的,这样就会离“道”更近了吧。
老子在文章中有些以治国为例,但我想到更多的是家庭教育。如“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在教育孩子时,我们也会出现鸡飞狗跳、水火不容的局面。我们只“以德报怨”用德行影响孩子,只是一方面,还要制定规则。《正面管教》的教育理念是“和善而坚定”,对孩子的行为要用和善的态度,而在做事情之前首先要一起制定规则,这个规则就如“左契”。孩子在做事时,我们应本着“有德司契”的态度,而不是指责、催促。要用坚定的`信任的态度和执行力与孩子相处。这样亲子关系会更和谐吧。
《道德经》还为我解开了一些困惑,我一直不解,为什么我国外交部用的最多的词是“谴责,强烈谴责、愤慨”等。而不是直接动用武器,以我国的经济实力和武器装备发一下威也未尝不可。在国际关系中,我国给人的感觉是“唯唯诺诺”的,但学习了《道德经》我突然明白了,我国是本着对人民负责、对世界负责的态度,来解决国际问题的。所谓“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为了保证我国的稳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我们国家韬光养晦,避其锋芒,正所谓“柔弱胜刚强”!
《道德经》每句话都蕴藏着深刻的道理,对我的生活、工作、学习有了很多的启示,有很多内容还要不断地思考和领悟。
《道德经》读后感 8
近几日心中烦闷,搬出来一堆旧书,还不够就从网上读,一不小心读到了一本书,一本让我受益终生的书,一本让我可以有自己的理想基石去观望世界的书,一本给了我一个可以享受生活后去回馈生命的书……他是《道德经》,他诠释了人格的标杆和人生的尺度。
众所周知,这本书包罗万象,就像天地一样无不覆盖无不承载,加之我是初读收获肯定又少又浅。但是有一章让我感触颇深,记得书中原文第三十三章是这样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记得当我读到这儿的时候,愣了一下,第一次感到很多大家说的一句话:道不远人!确实这其中的话多少次被多少人引用过啊。
这篇,老子在人与己之间进行相对,以更好的阐明无需溢言的人生大智慧。并不是说他要告诉你非要做到知人或者是自知,这篇无非是告诉世人知人和自知的好处,然后让人自由的去选择,这就是简朴,是圣人的伟大之处。“知人”就是能看明白自身以外的所有东西,除了别人啊环境啊,还应该包括脱离物象的东西,比如一些微妙的变化和发展的趋势,才能称得上是智慧。其实我们经常听到“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句话,这无非是后人对智与明的.选择和补充,很显然大家都需要自知,所以我们时刻要竖起一面镜子,真正的可以把自己如实的反射给内心,然后自己有清醒的认知和对自己有一个明朗的定位,才可以称得上有所贤明。
一个人可以战胜别人可以称得上是力大无穷勇猛彪悍,这也无非是在说出了另一个事实,力量大并非是强者,一个能战胜自己的人才可以称得上是坚毅、强大,因为人内心的疲软和惰性往往最难战胜,一个有了社会感官的人很难做到不去贪婪,东晋陶渊明就有过“既自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的感慨。
无论一个人多么的富有,与大自然相比都渺小到不堪贫瘠,所以只有一个人对自己的物质水准认可而不用过多的眼神去关注别人的财富,才可以使自己舒适的活在富裕的状态中,所以是知足者富。当今社会物欲横流致使竞争残酷,为了成功,人做一件自己愿意做的事,都可能受到别人这样那样猜疑和争议,更别说自己不愿做的事,就像成功学大师陈安之说的一样“一个人为成功开始努力时,别人都爱泼冷水,都可能被说成是神经病,但是神经病的开始可能就是你成功的开始”,也就是说一个要成功的人往往要都掉别人的眼光,乘着自信带着志向朝着理想远航。
每个人都会毫不例外的对人类至极的问题极其关注,老子又高明的说出“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一个人的形体寿命十分有限,只有一个人的精神和事迹会薪火相传成为永生。
《道德经》读后感 9
这两周持续收听《道德经》带给我最大的变化是,心态变得越来越平和,对于当下、未来的焦虑得以一定的化解。未曾想,这样一个小小的美妙的缘分,带给了我生命中最灿烂的时光。我的所见所闻所感,一次又一次的触动灵魂的深处,激发我内心深处探寻生命的本真的愿望。
从罗博士那富有人格魅力的讲解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不计回报”,当时脑海中立刻蹦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我深刻体会到了只有不计回报的付出爱心,内心才体会到真正的快乐。我们都知道,父母与孩子的关系,父母生、养育我们,并未要求有任何回报,只是盼望我们能够健康、快乐成长。我们会以同样的爱去回报他们,这种付出是快乐的,我们希望得到他们的'认可,会在学习、工作上努力,希望他们引以为豪。在生活方面经常照顾,给予他们物质方面回报,希望父母能过得更好些,这是遵循了道的规律,大家生活都很快乐。
同时,我们应该保持一颗感恩之心。我能够走过人生的很多艰险,化解掉生活中的很多问题,正是因为一直保持着一颗感恩之心。虽然因为自尊心太强和嘴巴比较笨拙,我表达的比较少,但因为我能怀着感恩之心站到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让我能够最终跳脱出面临的困境,将负能量化解殆尽,让善与爱的正能量不断传递。
第二章云: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原来美也可以用来形容心情愉悦高兴舒服的状态的意思,恶也不单指丑、坏的意思,还有厌恶的意思。前面两句我有了深刻的理解,一个美好的社会应是一个遵循自然的社会,人为地去标榜美好的东西,那么全社会都认为是美好地,都一边倒地去疯狂追逐那个东西,发出的都是一个声音,没有反对,没有质疑,那么这个社会就是病态的、邪恶的。我们都认为用塑料方便,都想大房子、豪车、高富帅,结果这个社会就危险了,环境破坏了,人心浮燥了,都想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继而出现了高失业率和用工荒的怪现象,就没人能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做事。现在流行的美容术明星脸有时我就有认不清人的感觉,要是全社会都是一张脸该是多可怕,可能也就不觉得美了……所以老子说高明的管理者是不会过多的干预他所管理的群体,圣人也不会乱说话乱做事,而是用大道自然的行动是感染影响周围的人,有了名气、地位、成就也不是自居、倚仗、被它所限制,正因为没被这些外在的东西限制、牵绊,所以总是能洒脱从容。
做一个懂得奉献和付出的人,做一个无为而不争的人,顺其自然,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我始终坚信:“越努力越幸运”!
《道德经》读后感 10
一本《道德经》,一生做人的智慧。
做一个真实的人。人的一生,总会遇见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能说会道,有的人不善言辞。有的人甜言蜜语信手拈来,有的人沉默寡言却内涵丰富。说着悦耳动听却不走心的话远远比不过说着逆耳忠言却溢满关怀的语言来的动听。"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正是说明了与其华而不实,不如朴实无华。由衷而出的信言远远好过满嘴奉承的美言。做一个真实的人,求真务实,实事求是。
做一个善良的人。公道自在人心,善良的人不辩解,以理服人才是他们的追求。花言巧语善辩之人一味辩解,忠厚老实善良之人从不诡辩。一个人越强调什么越说明他内心缺少什么,越是解释越是掩饰。"善者不辩辩者不善",与其强词夺理,不如以理服人。做一个善良的人,忠厚老实,以理服人。
做一个聪明的人。脑袋聪明的人知识大都不怎么渊博,因为他们觉得聪明就是资本。知识渊博的人都不怎么聪明,因为他们知道脑袋聪明不如内心聪明。睿智高于聪明。与其聪明没有内涵,不如有内涵地活的聪明。而"明"就告诉我们要有一颗洞察世事的心,自明,明他,明事,明礼,明人生。而这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自明,只有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怎样做正确,才能内心明达而自明明他。"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多涉猎多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使人睿智使人聪明使人深刻。做个聪明的人,明明德,明归止。
做一个懂得奉献和付出的人。给予是一种美德,奉献是一种品质。一味的索取只会让人生之路越走越窄。虽然奉献有可能失去些什么,但是人总要明白有时候失去是另一种方式地得到。可能失去了"物质",但是却赢得了"精神",给予的帮助越多,得到的内心满足感越多。当然奉献与付出不是毫无保留地,一味的付出不计回报并不是可取的。懂得付出和奉献的度,适可而止就好。做一个懂奉献的人,乐于助人,温暖他人。
做一个为而不争的人,顺其自然,踏踏实实,努力过就好,要明白“越努力越幸运”,但也要懂得非己莫强求。得到了好好珍惜,得不到不去强求,失去了顺其自然,快乐就好……
安静中体会生命的美好,修养自己,如此安好……
《道德经》读后感 11
提及道德经,大家都耳熟能详,这是一部蕴藏着丰富的人生哲理的经典著作,其中包含以哲学,政治,军事方面的论述!
道德经的熏陶是在儿子读四小时被他每天的朗诵带动的,后来也有幸跟随学校组织的家长素读一起打卡,和孩子一起互帮互助而习之。
虽然刚开始接触时有些枯燥难懂,语感不太顺口,不会的地方也虚心请教孩子,但在雒老师的组织和带领下,不清楚的地方再借助陈琴老师的诵读,慢慢的就找到了感觉,在班里素读打卡群里,和大家一起坚持每天诵读一段,也在每周三的家长志愿者统计时巩固一遍,这本书拿起放下,放下再拿起,突然之间就感觉到亲切,每当在某个地方看到有道德经中的典句,就有一种激动的心情!在道德经中多次提到“无为”,我觉得无为就是顺其自然的把当下的事情做好,那么用在我们为人处世上,就是让自己对待别人要宽容大度。“无为”不是让我们什么事都不去做,而是不去做不符合自然规律的.事情,只要不违背自然规律,你所做的其他事就是无所不为的,“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
又如“少则多,多则惑”其实就是说自己无论在学习中还是工作上,集中在一个点上努力下功夫,长此以往才能有所收获,如果像蜻蜓点水,这里一下,那里一下,反而会一事无成,终会无所收获!就像现在盛行的“抖音”,那些百万粉丝所关注的网红,其实她们就秉承着做垂直领域,就是老子所说的,在某个点上下功夫去努力做好一件事,成功的几率就越大!
就拿读书这件事说吧,有很多人读几天感觉没啥收获,就给自己找理由放弃了,“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事”,如果想把一件事做好,就去坚持,也就没有什么困难不能被克服了,我们虽不能与圣人相比,至少可以学会坚持,学习老子他老人家做事对事的态度,用无为之心做有用之事!
对于道德经的体会每个人都从不同的角度结合自己的生活去理解,每个人也在自己的领域去体会和领悟着这经典之作,让我们大家在道德经中读出自己的生活感悟,悟之用之享之!
《道德经》读后感 12
《道德经》强调尊重自然规律,顺应潮流。“人遵法,地遵法,天遵法,路遵法。”道即法,法源于自然。人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所作为。违反自然规律必然要受到惩罚。工业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直到今天才被认识到。教育也是如此。只有遵循教育规律,孩子的成长规律,顺其自然,因材施教,才能有效。《道德经》说:“教学无字,无为之利,天下所希冀。”教育不是让老师多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去体验,收益会更大。
《道德经》用简单的辩证方法论审视世界和生活,多次强调“做而不犹豫,生而无有,行而不依靠,行而不生”。一个人做事要脚踏实地,不求华丽的辞藻;有所作为,不能居功自傲,应该谦虚谨慎,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自己是最难的,所以说“知人者智,知友者智”。很多人犯错,往往是因为缺乏自知之明,带着一点点成绩得意忘形;如果你遇到一点挫折,你就会失去信心。
《道德经》用辩证思维审视人生的不幸与福报。所谓“不幸靠幸福,幸福靠不幸”。因此,人们应该为和平时期的危险做好准备。事情顺利的'时候要想到自己会遇到的各种挑战,读完觉得困难的时候要想到美好的未来。《道德经》也告诉人们,有一件事是可以通过犯错来避免的,那就是我们常说的“知足常乐”。“罪大恶极
《道德经》最后一章说:“信仰不美好,善言不可信;好人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知,知者不知。天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勿争也。”真实的话不华丽,华丽的话不真实;好人不善于辩论。人们不一定善良;真正有知识的人不炫耀,自以为什么都懂的人不一定有知识;自然法则是让万物受益,而不是伤害;高尚的人的准则是默默工作,不与人竞争。我觉得应该以此为座右铭:不要听华丽的词藻和美丽的奉承;不炫耀,好好学习;努力工作,谦虚谨慎,为人民做力所能及的贡献。
《道德经》读后感 13
对于那些有大智慧的中国古代先贤,我一向非常敬佩。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有的时候会感觉身处现代化科技都市的我们,在对待生活的态度上还远远不如生存条件极其落后的古人。
一个人只有内心充实,精神才愉快,生活才和谐。怎样才能充实呢?人的志向就是一个杯子,他用追求到的东西,比如知识、智慧、品德、成就等东西来填充这个杯子。少了不行,但是也不宜太满,好比倒茶,有个六七分就好。如果太满,一个人会因为拥有了太多失去了追求,生活就会变成一潭死水;太浅了也不好,杯子很大,里面的东西寥寥无几,那么你的生活和精神都会很贫乏,这叫做眼高手低。
让人觉得格格不入,认为你跟他不是同一路人,并且疏远你,这对你的人际关系不利。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一定要具备创造价值的能力,才会成为别人信服和倚重的人。但是,用语言证明自己的价值,不如付诸行动。一公斤事实胜于一吨自我表白,只要拿出实实在在的'成果,我们有无价值,价值有多大,别人一目了然,又何须说得太多?真正有本事的人不会整天无聊的强调自己做到了什么,他们会默默的拿出自己的创造。
老子以“清静为天下正”,“清静无为”为修道之本。静心,才不会因为名利得失、进退去留而困扰;静心,才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总之,静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们的心境达到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每个人都应该遵循“道”的规律行事。人类有无穷无尽的欲望,人生在世人人都有自己的欲望,我们可以恰当的满足自己的欲望,但不能肆意妄为,你喜欢钱,可以去争取可以去追求,但是不能盲目穷尽一切不合理手段肆意妄为。现在的现象那么重,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今社会对于物质的狂热追求。还有许多大学生,为了无关紧要的虚荣心,不惜背上高额贷款也要购买奢侈品,这些都是病态的行为。在这个物欲日益膨胀的时代,我们更应该守住自己的本心,戒骄戒躁,这样才能保有清净,留住内心的那份安宁。
《道德经》读后感 14
老子的仙风道骨,被传的神乎其神。让我百思不得其解,如果说世界上没有什么神仙的话,那么老子预知未来从何而起;况且历史上的诸葛孔明也能神机妙算;再者,灵宝函谷关的尹喜怎么能看见紫气东来就判断将有圣人到来?其他人为什么没有看见?思索了好久,难道他们真的得了道,成了仙?答案曰:非也!其实,他们的仙风道骨都源于知识的渊博。他们能把万事万物之间联系上。就像古语所说: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他们从这几件事情的`迹象上,能推断出将要发生的事情。比如尹喜所见的紫气,其实其他人是看不见的,因为尹喜也是一个修养极高的人,而且懂得气象。要是平常人,没有这些学识的人,见了就和没见一样。有些人的学识也很渊博,但他们往往忽略了事物之间的联系,看待问题不能多角度,多方位,而只是局限于事情的本身,所以学识再多也只是平常人!
最初读《道德经》,感觉老子什么事情都追求自然,不去强求。我总在想,我是年轻人,积极上进非常应该,如果一切顺其自然的话,最终无为。所以,对那种消极思想很是抵触。但这次诵读,却有了不同感受。虽然早都知道书多读一遍,感受就会增加一层,许是因为它难懂的缘故吧,搁置了许久。现为了学生能懂意思,我查了许多资料,对它的理解又深了一层。我们再拐回来说说老子的思想,他的无为其实是有为。我喜欢他说的例子。车子有轮子,轮子中间是空的,空是无为。但正是因为是空的,因此可以插上车轴,然后轮子可以滚动,可以在中,可以做人,所以又有为了。这也是他所说的无为而无不为了。他的无为中,其实包含着顺其自然,不勉强去做的思想,也就是我们常日所说的欲速则不达。他的这种丝丝昂,其实是一种大智慧。没有说不让你不上进,只是在上进时应该遵循规律罢了!
《道德经》读后感 15
说到道德经,大家都很熟悉。这是一部蕴含着丰富人生哲学的经典作品,包括哲学、政治和军事讨论!
《道德经》的影响是由他儿子每天读四个小时的背诵驱动的。后来,他有幸和学校组织的家长一起打卡,互相帮助,互相学习。
虽然第一次接触有点无聊,语言感觉不是很好,不能也谦虚地咨询孩子,但在罗老师的组织和领导下,不清楚的地方借助陈秦老师的阅读,慢慢找到感觉,在班上素食阅读时钟组,坚持每天读一段,也在每周三家长志愿者统计中巩固,书拿起放下,放下,突然感觉亲切,每当在某个地方看到有道德经典的典句,就会有一种兴奋的心情!在《道德经》中多次提到“不作为”,我认为不作为就是顺其自然地把现在的事情做好,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就是让自己宽容别人。在《道德经》中多次提到“无为”,我认为无为就是顺其自然地做好当下的事情,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就是让自己宽容别人。“无为”不是让我们什么都不做,而是不做不符合自然规律的事情。只要你不违反自然规律,你所做的其他事情都是无所不能的。“无为”是一种心态和修养!
另一个例子是“少则多,多则迷茫”。其实,也就是说,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工作上,都要集中在一个点上,努力工作。从长远来看,你可以得到一些东西。如果你像蜻蜓一样,你会一事无成,一事无成!就像现在流行的“抖音”一样,数百万粉丝关注网络名人,事实上,他们坚持做垂直领域,正如我所说,在某一点努力做好工作,成功的机会就越大!
以阅读为例,有很多人觉得几天没有收获,给自己找理由放弃,“圣人仍然困难,所以没有困难”,如果你想做好一件事,坚持,没有困难不能克服,虽然我们不能与圣人相比,至少可以学会坚持,学习老子和老人的态度,无为的心做有用的事!
每个人对道德经的'理解都是从不同的角度结合自己的生活来理解的。每个人都在自己的领域体验和理解这部经典作品。让我们在《道德经》中读出自己的人生感悟,享受它!
《道德经》读后感 16
我看不懂原文,从译文的描述中做了一些思考。
道德分析的范围侧重于非物质的一面,分析个人和集体。个人分析的刻度是普通人和圣人。集体分析侧重于道德,促进集体向更好的方向运行,集体分析的刻度是你和我。
人,人类社会,世界上的一切,总是觉得哲学和科学不够全面,所以我喜欢用物质和非物质来获得两个范围。自文本以来,人类文明在物质和非物质两个范围内产生了无尽的好奇心和探索。从古代到现在,从现在到最后,人们都会探索它。
哲学的重点是非物质的范围,道德经典的重点也是非物质的范围,但它们的刻度不同。东方哲学和西方哲学确实有很大的内容差异,但内容是非物质的范围,这是非常重要的。我认为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不同的宗教信仰环境。
拉得更远,回到道德经。道德经的重点是什么?关键是一个人必须有道德,一个社会必须重视道德。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中国人用人来教导和衡量对错。但有些人用上帝来衡量对错,所以不同的依赖形成了不同的对比。记得BBC纪录片讲述了天主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如果你感兴趣,你可以去看看。因为我从小就被父亲教导要做什么,人不能做什么,如何成为人。这种用人来衡量对错的教导确实塑造了我。在这里,我对过去的`评价只是陈述事实的意思。
事实上,道德经典是基于道德思维的总结。从侧面看,当时人们的道德已经达到了这一点。道德经典是基于人与人之间的一种衡量、发展和成就。道德经典表明,当时我们用人来衡量是非。保持自我存在需要代价。保持一个人的存在意味着你应该保持自己的标准。圣人的存在是维持圣人的标准。
事实上,我对什么是道德经典不太感兴趣。为什么会有道德经典?答案已经在上面给出了。在这里,我认为一件事非常重要。哲学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它侧重于分析非物质的范围,但人是由物质和非物质形成的。学哲学的人不应该忘记科学。
《道德经》读后感 17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的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它是以圣人为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常使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如果你什么都不做,你就什么都不做。”
意思是:不尊重有才华的人,让人民不争名利;不要把难得的东西当成珍贵的东西,让人民不偷;不要表现出能诱发人们贪婪的东西,这样人们的内心就不会被打扰。因此,圣人治天下,要纯洁人的心思,满足人的温饱,减少人的遗志,增强人的体魄。总是让人们没有知识,没有欲望。让那些自以为聪明的人不敢自作主张,以无为的方式对待一切,就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
老子主张无知无欲,与他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周朝分崩离析,五霸代兴,战争频繁,雄心勃勃的诸侯们都像代周而立,社会生产力在不断的斗争中受到了极大的破坏。面对战争,我很难过,所以我提出人性本来是安静纯洁的,但我却被名利物欲所隐忧,争名夺利,贪图物欲,所以我有一颗奸诈的心。两者都是社会动乱的根源。倡导名利,净化人心,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从反思人类文明发展史的角度来看,老子思想深刻,危机意识强,生存意识强。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人类已经被大自然报复。
人类是地球上最聪明的动物,也是破坏地球、污染环境的罪魁祸首。由于人类的活动,地球的臭氧层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全球平均气温逐年上升,酸雨日益增多。大气、水源、土壤等极大的破坏和恶化。大自然已经开始疯狂地报复人类。据统计,世界上五分之四的城市居民生活在受污染的大气环境中,引用不符合卫生要求的水。这些污染再次威胁到整个人类的生存。世界上每年有500万人死于癌症,大多数癌症是由环境污染因素引起的。
地球上的母亲充满了洞和伤疤。人们为创造前所未有的知识和财富而沾沾自喜。众所周知,人类不断创造文明,为自己挖坟墓。
《道德经》读后感 18
老子在《道德经》中写道:善如水,水善万物不争,处人所恶,所以几乎是道。居善地,心善渊,善良善良,言善信,政治善良,事善能,动善时。丈夫不争,所以天尤。善如水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水是无私奉献的。古有云: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哪里有水,哪里就有生命。水作为生命之源,无私地像万物一样献出它晶莹的身体,却不要求任何东西。当炎热笼罩着大地上的一切,当连片土地相继裂开时,水变成了另一种姿态,从天而降,变成了雨,滋润着生物。
水淡泊名利,与世无争。庄子说:君子之交淡如水。淡如山中清泉,自然纯净;淡如涓涓细流,清澈透明;淡如一亩方塘,平静而安静。水,以其低沉的姿态,穿过崎岖的土地,从不与人竞争,只默默悠闲地开垦生命之园,流出一首又一首好歌。它没有虚名浮利,只知道如何安静而遥远,悠闲地流向远方。
水有它宽广的胸怀。因为宽容,有浩瀚的大海;因为宽容,山林深处有溪流;因为宽容,有一条波涛汹涌的河流。包罗万象,影布水面,给太阳、月亮、星星一个梦幻的世界。河水不择细流,所以可以变得深邃,水不择优劣,而是以宽容的心态接受一切,洗净除尘。
水谦虚,虚怀若谷。水以最低的`姿态穿过蜿蜒的土地、山脉和河流,俯身亲吻那片土地。即使在最高的地方,它也会找到一个缝隙,跳起来,然后摔碎,回到它赖以生存的住所,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瀑布。水从不骄傲,即使用它的身体喂人们需要的大米,也默默地流动,教大米即使丰富的头,谦虚地充满新鲜的食物等待人们的丰收,只是让人们每天吃三餐。
水不仅是我们生命的源泉,也是我们生活的榜样。人的心就像水。在淡泊以名志、宁静以至远的淡泊中,陶醉于云卷云舒的人生境界,漫步于水流低吟的悠闲优雅中,静静地听着流水,思考着人生哲理。
善如水,以其无私奉献、淡泊名利、宽容大、虚怀若谷的精神,诠释人生品质,将永远是人的最高境界,也是我们无法企及的高度。
《道德经》读后感 19
人与书最好的状态,就是相遇。
第一次有这种感触,是在高中。在那时,我收到了姐姐送给我的《泰戈尔诗集》,我徜徉于泰戈尔轻盈又丰满的书写,那是我第一次感知到“思想”驰骋的愉悦。上了大学,没有那么繁重的课业,读书的时间也增多了,各路“思想”向我奔涌而来。我像一只饥饿的骆驼,在图书馆里寻找各路宝藏书籍,边咀嚼、边吸收、边存储。从《人与永恒》这本书里,我第一次接触到了一个人对于生命的反思,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对于生命的偶然性与唯一性如此珍视。后来我才知道,原来这就是哲学。而让我对哲学一词产生更多思考的就是我正在读的——《老子道德经注》。
王弼的`《老子道德经注》是《老子》一书最重要的注释之一。书的正本分上下两篇共八十一章,全书内容主要包括三大部分:老子的格言、王弼对每一句格言的注、楼宇烈(本书校释者)对王弼注的校释。老子的格言富于暗示,这需要读者们解其新意,识其深意,而此中深意正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这也不失为一种艺术情趣。老子格言富于深意,王弼的注使其深意得到延伸,而楼宇烈老先生将解释尽量做到客观而全面,博采众家而成。书里对一些词语的解释具体而又形象,很感激遇到这样博学又负责的校释者,让我一个零基础的读者也能有机会去研读,让我在尽量客观的阅读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认知和思考。
这使我想到了互联网给人类带来的“碎片化”影响。互联网时代,海量信息唾手可得,“碎片化”正在无限制扩大人们思维的广度,同时也在无限制压缩思维的深度。一个人,只有思维广度而缺少深度,势必会造成创造性能力的弱化。
所以,我们的人生需要哲学,也需要思考。繁忙的工作,细碎的琐事,我们的人生不应只是囿于现实世界,更不应与精神世界隔绝。哲学,不仅仅是某一派别的思想言论观点,它是某种知识的增长,是更高价值的追求。哲学能让我们直面自己的灵魂,不断地思考,从而让我们在思考中更好地成长。
《道德经》读后感 20
上学期,我们接触到了国学这一门课程。每个年级的国学课本不同,我们五年级,学的是老子的《道德经》。
一开始,我一点儿也不理解,老子讲的道家学。老子说,道非常模糊,它看不着也摸不着,它令人捉摸不清,但它却是推动世间万物进化的力量。我就不明白了,按老子所说,那这个道就是无形的喽,既摸不着也看不着。如果是无形的,它哪来那么大的能量去推动万物进化、变化?我认为,世间万物的变化,是自然形成的,怎么倒成了这个无影无形的道所致?老子还说,人在做任何事情时都带着道,可我做事情时怎么看都只看到周围的'灰尘,哪里有道,道在哪里?我十分迷惑。不过我的这些想法,大家似乎都有。老子是得道高人,他讲的话,我们怎么能一下子就理解得了呢?有时,连那些专门研究国学的老师都不能完全明白老子思想中蕴含的道理。我想:虽然,老子说的大概念、大设想、大道我们不能很快明白,但他从“大道”里说出来的生活小道理却能让我们豁然开朗,发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道的道理。
老子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一句就让我佩服之至,情不自禁地称赞老子观察身边细小事物的能力。这一句的意思是:有形的实体之所以能给人带来方便,其实是无形的空虚之处发挥了作用。没错,你看:一个杯子,水倒进去是杯子里的空虚之处容纳了它,而不是实的那一部分容纳它。同样的道理,一个房子,只有有了房子中间的空地方,房子才有了它的作用,它才可以住人。现在,我们想象,空虚之中含了道,那么,是不是就是道在无形之中帮助了我们?哈!对,就是这样,这样一来,老子的话是说得过去的。
经过注释的指点,加上我自己的理解,也才领悟了这么一点点,但这却让我很有成就感。想到这《道德经》里还有多少的秘密等着我去发现,不禁让我悠然神往。我想我爱上了《道德经》,爱上了国学,爱上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
《道德经》读后感 21
在电子媒体大行其道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电子设备读书,纸媒书渐有式微的趋势。但真正喜欢读书的,还是偏爱纸质版,那柔软纤维的触感和那特有的油墨芬芳。
偶然间遇到一本《道德经》,这是春秋时期老子所著,贯穿全书的是朴素的辨证法,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书中有很多流传很广名句,其中我最喜欢“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所恶,故几於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 意思就是最有力量的人就像水一样,因水能够与万物融合甚至常常妥协,所以不会强硬地跟万物相争,还能处在大家都不注意,不明显,甚至人人都不愿意去的低下地方,所以才能“海纳百川”,这样的人因为像水一样的谦虚,所以行动就会像水,能随形变化以柔克刚地顺应时势,这就是一位可称为“得道而有德”的人了。力量最大的人,会像水一样地貌似平凡,给人以很谦虚的感觉,就像水一样的渊博而沉静,形态可应对方需要,随时进行万般的`变化,所以不招怨恨,当外界需要他滋养万物时,他又能全力以赴地付出并不求回报,这才是最有道德的人,才会像海一样赢得万物所向。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竞争与压力无处不在,很多时候人们习惯了竞争,却忽视了生活最本真的需求,每天生活在竞争的压力中,心力交瘁,渐渐迷失了自我……在2500多年前的《道德经》这本著作中,老子已经给出了他的答案:不争,顺势而为。老子享年101岁。
世间的事,有时很奇怪,你不争,不代表你就得不到;你争,也不代表就一定能得到,我们更多应该做的,就是不断努力的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修养,这样等到机会来时,才能有信心、有能力做好相应的事情,同时也享有从容、闲适的人生。
《道德经》读后感 22
晚清著名大臣曾国藩说:如果你不是圣人,你就是动物。孔子是儒家思想的鼻祖,被尊为圣人。自古以来,学者们最钦佩和向往的就是成为圣人。
那怎样才能成为圣人呢?圣人之师老子在《道德经》七十一章中说:知不知,尚;不知,病也。圣人无病,以其病。夫唯病,以不病。老子认为圣人是无病的,也就是说,没有错误没有错,因为圣人认为他们的错误是一件大事,知道他们的错误立即找到纠正的方法,所以错误变成了乌有。后来孔子也说过类似的话是妇孺皆知的名言名言:知之为知,不知为不知,是为知也。”
要求圣人对吗?先举几个例子。在古代,三皇尧舜禹当政时,政府前面都有一面鼓,供人们在击鼓后当面指出时政的弊端。朝野训臣成群,畅所欲言,执政人员的`过失因及时改正而政治清明,国泰民安,三人至今仍被尊为治政大圣人。也听说春秋时期的卫大夫贤臣陈伯玉,每天都要反思前一天的错误,并记录下来,警告下次永远不要重蹈覆辙。因此,在他知道命运的那一年,前49年的过错得到了纠正。经过50年的坚持,他只是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完美的圣人,把卫国治理得井井有条。诸侯赢得了人民的心。就连孔子也经常赞赏他。然后是曾子,他在论语中留下了一句名言,他说我三省五身。但他真的是一个言行一致的绅士。
《孔子家语》里有一个故事,说曾子被父亲打了。被打的时候,他不但没有劝父亲停下来,反而叫父亲尽力打,还以为是孝顺。后来孔子指出他的行为是愚孝,差点陷入父亲的不义之中。听了之后,曾子突然意识到自己参罪大了。谢谢你。在这个故事中,曾子先愚弄孝道,认为孝道,用老子的话说是不知道,是疾病;后来,他意识到孔子的错误是疾病,最后他纠正错误是不生病。”
从几个例子来看,无论谁想成为圣人,都必须重复三个过程,一个是普通人不可避免地错误;二是及时发现错误;三是纠正错误;只有不断重复这三个过程,才能完成人格升华,从平庸的毛毛虫羽毛到美丽的蝴蝶!
《道德经》读后感 23
《道德经》,又称《老子》,是春秋时期的老子,也就是李耳所作。它是道教思想的源泉,也是世界上除圣经以外翻译最多的经典。经过一年的学习,我对道教有了更深的理解,比如缺乏个人欲望和满足以下是我的感受。
道家讲究无为而治。正如书中所说,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也就是说,人们彼此之间没有交集,只有附近的鸡狗之声才能听到。老子希望国家按照小农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自给自足,不需要社会交流,避免人们自己的私欲和一切可能导致国家破裂的负面情绪。从国家的角度来看,单靠无为似乎是不现实的。但从生活的角度来看,平凡并不是一种幸福。随着我们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生活的幸福指数,而生活平淡,没有起起落落,有一颗平静的心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件好事。
上善若水,水善万物而不争,处人之恶,故几于道。善良的人像水一样滋润万物,不与万物相争,在人们讨厌的地方,但更接近道。品德高尚的人做事有利于大家而不与之抗争,处于卑微的地位,但他的做法值得人们尊敬。我们出生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世界里,有时我们可能需要保护自己,不得不做一些我们不喜欢的事情。但我想说的是,帮助别人保持谦逊的态度并非不可能。也许你会失去一些东西,但回报是无限的。
你把自己当成世界,如果你能把世界寄托在一起:爱以天下,如果你能把世界寄托在一起这句话意味着把自己当成世界,那么世界就可以寄托给他:把世界当成自己的生命去珍惜,那么世界就可以委托给他。中国仍处于发展中国家,复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处于国家的顶端。我们需要不懈努力,为国家利益做出贡献。少年强则国强就是这么说的。
《道德经》是中国第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它通过生活和治理政策向我们解释了我们应该保持自己和长期的真理。我们出生在一个从面对面交流到全面数字技术互动的过渡时期,所以我们需要坚持道德经典中的真理,发扬中国文化传统,始终保持中国特色,甚至引领世界。
《道德经》读后感 24
道德经不是一本关于人类生活和其他礼仪的书,而是一本关于哲学角度的生活教诲的经典。儒家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孝等行为准则,可以说是当时社会条件下提出的一套对当时社会秩序有益的规范。应该是在现实生活中回忆过去(主要是在周朝和春秋战国时期),可以说是前车之鉴。另一方面,老子主要是从世界上寻找和体验,然后教导生活。与儒家相比,自然之利与世间之利相契合,而不是儒家则以人之利看待自然之利。儒家思想沉重肃穆,庄严施威;道教清晰而深刻,自由而悠闲。
当代人对古代事件的看法都是用今天的观点来分析的,即使自觉客观,也不能处理当事人的境遇,今天的刻板印象仍然会起作用。道,像规律,但也不是。用心会之,口不能道,所以老子说道可道,很道。世界孕育的世界孕育了自然之道,自然之道孕育了各种规则。我们所能知道和澄清的真相是自然产生的存在,是一种载体,或规则(规则是非法的`)。天地和人都属于它,汇入总道。四域是道的载体,人也是各种载体的产物,因此人法、地法、天法、道法。如何辩道大道恍惚?尺度若何?为什么知道自己的行为适合道?拙见之称旁观,反见之。道德一经,以道开始,有无相交,阴阳相合,盈虚之理,谓辩证。以旁观者的心态看自己行为的结果,先觉之!以水类比可见标准。知不知上,不知病。夫唯病,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夫唯病,以不病。这是自省,也就是辩证理性。
道是德之本,但这本书的内容也不一样。一、道德经;一、道德经。德乃道的中枢是道的征兆。所以有两个问题:德先盈后得道吗?或者先体道,然后知德?盲目追求道,总会怀疑自己的美德;能追求美德,也能陷入不同的伪道。,此乎难!个人有个道,谁乐恭他抛弃自己?什么是正道,会有不断的纠纷?这违背了绝圣弃智,恐怕老子也在担心。
然而,无论如何,老子的思想是另一颗璀璨的星星,还有一些参考,恐怕以后会进一步发展。
《道德经》读后感 25
看到新华网发的这尊老子金像,我激动万分!因为我从三岁起就背诵《老子道德经》了。如今我对这本书还是情有独钟、爱不释手。
我一个小小的女孩儿,为什么喜欢洋洋五千字的道德经呢?因为背经诵典,就可以“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还因为“与智者同行,你会不同凡响;与高人为伍,你能登上巅峰”。老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两千五百年前,他写下了道德经。这本书是人类智慧的源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无论是什么人,都可以学习,都可以受益。连鲁迅和爱因斯坦都喜欢道德经呢!这本书里有许多经典名句,经常萦绕在我的耳边,激励我不断前进。
记得我刚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数学考试,我一看卷子,高兴得几乎跳起来!哈哈!太简单了,我准能得一百分!于是,我急急忙忙地答完,也不检查,就得意洋洋地交了卷子。还暗暗地嘲笑同学像蜗牛一样慢。第二天老师说:“大家考得很好,刘恺溪100分……”我伸着长长的脖子,瞪着圆溜溜的大眼睛,着急地盼着喊我的名字……徐嘉88分!我的心一下子跳到了嗓子眼儿,吓得目瞪口呆!我蒙了!这时,我感到老子爷爷贴着我的.耳朵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我顿时明白了:要从头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
从那以后,我刻苦地学好每一门功课,认真地做好每一件事情……三年多下来,我取得了累累硕果:我年年都被评为校、区三好学生,在学校、区、市和全国共得了四十多个奖项和证书,其中有作文全国一等和二等奖,英语青岛市金奖,DV市一等奖,钢琴市银奖并考出了八级……我打心眼儿里感谢老子爷爷!感谢《老子道德经》!是他老人家领着我,是道德经抚育着我,走过了一年又一年,使我懂得了很多很多……使我变得知书达理,心胸开阔,聪慧坚强!
我多么想天天拉着老子爷爷的手,骑着青牛,背诵着他的经典著作,和亿万个“国学热”们一直走啊走,攀啊攀,登上光辉的顶点……
《道德经》读后感 26
每个人都想从书本中汲取点什么,不同层次的人考虑会有所不同。由于这种差异性的原因,我的眼光从当今移开,去古书中找寻。读点自己不懂得东西,了解一些高深的理论,以期提升自己的素质。经朋友的推荐,找到一本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道德经解读》,试读之后,虽不甚理解,仅得皮毛,但坚持静静看完,零散地记载了些东西。结合现实,生发些个人的东西,为我所用。
老子,公元前571 年出生于楚国。本姓李,名耳,李聃是他的称,而老子是人们对他的敬称。曾做过小官,职位不高。这和传统的文人没有太多的不同,后来辞官归隐,生活平静,精通修养之术。据说活了200 岁,是道教的开山鼻祖,都尊他为太上老君 。他的哲学思想与其他的伟人有太多的不同,我们总说自己缺乏信仰,那么什么支撑我们活下去。“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想探寻一下“道”为何物。
老子的《道德经》中,说“道”是空虚无形,但不是空无所有。如果从物质层面而言,创万物的(自然界)是“道”,由自然之道引申到治国之道,再回归到个人的修身之道,可以说“道”的作用是巨大的。支配一切事物,是一种宇宙万物存在和发展所依赖的力量。
“道”,是对付应变之术,是法则和智慧,是自然规律。“道可道,非常道”,“道是不可言说的,它一落到语言上,人就无法理解其超越形象的'内涵。”就大的方面,老子的治国之道是清静无为的统治方式,就个人而言,我们该成为一个有“道”之士。
《道德经》告诉我们,“道”是人类自然和社会的法则。其实读书学习要遵道,做人做事要遵道。安然,顺天道,合人道。生生不息,永恒长存。领悟之后,寻求解脱。心浮气躁的我们,孔子的“礼”“仁”,有时显得苍白。庄子亦如老子一样,看开了,活得坦然。自然存活的愉悦,我亦满心期待,于是记之。
《道德经》读后感 27
今天终于把道德经读了100遍,终于摆脱了被债主催的感觉。让我们尽全力写一篇博客。
但是刚看的时候看多了晕倒了;越读越经文,感觉每天的失落。被古老师逼着写博客让我想起了读研时的趣事。
当时我们戏剧专业一共3个导师,每个导师有1~2个研究生,一共4个人。所以所有的课都直接去老师家。有时候上课讨论名剧的课文,有时候老师放CD。看碟片当然很开心。没想到,老师拿遥控器的时候,愣了一下。“我们来分析一下这段!”顿时懵了。毕竟看碟的时候,看剧是感性的,需要的是共鸣效果;突然大脑要切换到理论分析和逻辑思维,处于空白状态,就要搜索大脑的每一个角落去回忆可用的情节,寻找可用的理论框架。再看完碟片,感觉有点抖索。我时不时用眼角看看老师要不要拿遥控器。我看剧的时候也尝试调动一些脑细胞做一些分析,但是后者基本上很难做到。老师停顿的时候,我们四个人总是不知所措,不喜欢看。
读《道德经》写博也很难。读圣经的`时候,随着次数的增加,越来越像小和尚念经一样漫不经心。按照照顾老师的理论,不需要动脑,总结事情写博一定要动脑。当你在两者之间切换时,你会情不自禁地感到失落。
我们挤一点“牙膏”:
在人生的初始阶段,因为我们的身体和生活条件在“不断增加”,我们的精力会更多甚至完全投入到外在的东西上,比如“为了学习”,比如追求名利。在那个阶段,我们满怀雄心壮志,意气风发,痛斥方遒,相信人定胜天,相信人定胜天,相信“我能行”。但是当我们的身体、事业、生活的其他方面都在慢慢衰退,也就是“日薄西山”的时候,大家就会转向内心,也就是“求道”。具体的道虽然多种多样,但可能是儒、道、佛、基督、心理学、瑜伽、其他灵魂的鸡汤,也可能是大法。看到我不行,人的终结就是神的开始,道的开始。
《道德经》读后感 28
“没什么,世界的开始”
生命从何而来?父亲的精子和母亲的卵子都是没有“生命”的东西,就像我们身体里的任何细胞一样。即使它们有其特殊性,但只有结合起来才能形成一个特殊的东西。比如泥与火结合形成陶器,形状和质地都变了,但本质不变,还是无生命的。从精卵结合到婴儿,生命从何而来?
人生是什么?如果生命是健康身体的组合,那么如果有科学家无缝组合的健康器官,这样的“人”会有生命吗?如果是,讨论“灵”和“魂”有什么意义?如果不是,灵魂会在肉体死后死去吗?如果灵魂永生,他们会去哪里?
“出名,不是很出名”
语言和名字不能互相附加。我觉得在某种程度上是科学的。贤者的言论在他所处的时代和生活背景下是可行的`。但无论是自然还是社会,还是每一个个体,都在变化。比如孔子重视“礼”,是因为人的心在周末不老,道德相反。《红楼梦》年,在一个家教严格的大家庭里,是对年轻人自由思想的扼杀。鲁迅的反传统文化是,外国不得不迫使中国人面对战争,面对生存困境。在生活如此艰难的战争时代,普通人是不可能懂礼仪,谈音乐的。在这个世界上,随着经济、科技和网络的发展,人们想要有更多的钱,无休止地追求美、物质和权力,这违背了自然规律。
世间万物,到了巅峰都会衰落。如果人的物质欲望得不到抑制,一定程度上肯定会阻碍人的思想或精神。所以近代说要复兴国学,因为国学有中庸之道,有敬畏自然之心。比如,人们应该遵守这样的规则,严冬过后,春天一定会到来,严冬自然会持续几千年。所以,人在“知”之后,要采取平和的生活方式,日复一日地探索宇宙中生命的真谛。
“所以,总没有,我想看它的精彩;经常,我想看。”
就像我的第一个问题,世界上还有很多未解之谜。现实中似乎没有什么线索,要找“没有”。而“无”是神秘的,要从“有”开始仔细考察线索。送东西也有办法,但生活也有办法。正所谓“两者出异名”,“道为一”,所以“无”也是可观的。
《道德经》读后感 29
《道德经》一书是老子的著作。它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它向人们诠释哲理。从古至今它影响着很多的炎黄子孙,并且带着中国古文化的精髓走向了世界,向世人展现了中国元素。
在我校开展了学习《道德经》的热潮。刚开头是枯燥无味的,可是在反复的朗读背诵下,我的求知欲开头蠢蠢欲动。就像有一只无形的手牵引我走向另一个世界。道可道,特别道;名可名,特别名。这十二个字是通篇的总纲。老子向世人诠释了同为道却又行不同道。一个人的人生道路是由不同的走法的,一是顺其自然,返璞归真的圣人之道。另一条是追求外在名利的常人之道。行走下来却又拥有不同的人生,而我们走的又将会是什么道呢? 在社会的大环境下,我们在努力的'学习,不停的前进,或许身心具疲,却不敢放慢脚步。把本应属于我们的欢乐丢失,这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常人之道,只为求功利之名。究竟我们只是沧海一粟,所以我们选择了必需走好我们自己的道,在途中少留下一些圆满吧!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自古有和无的对立和统一是现实世界一般的存在方式。老子的有无论从世界本体上确立统一规律,有无欲望的本身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专心去感悟才会拥有大的才智,才会更好的转变自己去为转变世界贡献自己的力气。
在《道德经》这五千余字中,它向我们阐述了,道是一切事物的根源。它具有无限的潜在力,同时也为人类树立了行为准则"仁、义、礼、智、信这些美德是人类灵魂的精华所在,人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为就要为于社会于人类有益的事,不为就是不做那些损害社会损害大自然的事。遵循自然之道才是人类生存的根本。人们只有秉承就先贤得美德,人类的文明在会在欲望中得到升华。
《道德经》读后感 30
事物总有对立的一面,道德经第二章读后感。有喜才会有悲,有欢才会有愁,有希望才会害怕失望。欢喜、悲愁、害怕都是因为心中有“欲”。“欲”既然能带来欢喜、悲愁、使人畏惧。那么无“欲”当是无悲、无喜、无欢、无愁、无畏的。一个遇事能处变不惊、沉着应对,面对困难无所畏惧的人,那是因为他心中不受这件事的对立面,也就是不受其他“欲望”的.干扰。所谓无欲而心静与无欲则刚,就是这个道理。“无欲”并不是要人摈弃七情六欲,能抛弃七情六欲的那不是人,是“神”。“无欲”真正要做的,是“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事万物产生时,不要用其他念头去禁锢和干预,要顺其自然,不能以自我为中心去思考;当事、物发展后不要自以为尽了力;而当事物发展到一定高度后,也不要居功自满;只有不受各种对立因素的干扰,事、物才能最终达到圆满。
上面这个过程就好比心中有一个好的“创意”,还没开始去实施时,自己就不断的用各种理由去否定它,那么这个“创意”肯定是不会展现出来的,读后感《道德经第二章读后感》。只有去实施这个“创意”,它才能逐步展现出来。当这个“创意”实施到一定阶段,出现困难后,也不要为自己找各种借口来中断它,只有一心一意做下去,这个“创意”的效果才能最终展现。而当这个“创意”最终得以实现后,也不要沾沾自喜,自得自满,只有这样才能使这个“创意”达到完美的效果。这个“创意”可以是一个创业的点子,也可以是对一个姑娘的爱慕之心,也可以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也可以是为人处世的方法等等。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倾,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了不持,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道德经》读后感 31
刚读完《道德经》,我从中遭到很多启迪。作者老子是我国古代的闻名思想家,哲学家。这本书是老子的乱世之道和人生哲学,而非我原以为的道德教材。固然只要20多页,但由于领悟力有限,通读全书,能了解的一定有十之二三。
首先,老子概括了当时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转变,事物都向它相反的方向变去。指出“物极必反”的通则,简直无论在哪一方面皆是如此的。
老子认识生活世界,看待生活的态度,主张贵柔、守雌,反对坚强和进取,老子的思想是无为。
如今的人普通都以为他的思想十分消极,其实他的思想更多的包含了对广阔劳动人民的酷爱。他希望经过它的思想来影响统治阶级,让老百姓可以得到更多涵养生息,让老百姓安居乐业。
我以为“无为”包含着顺其自然不勉强去做的指导思想,因而能浸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就比方说教育理念中也能自创。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学习是一件盲目自愿的事情,学生只要主动的学习,把学习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才干够学有所成,这就需求我们教育者在教育理论中引导学生快乐、轻松、盲目、自愿的学习。教育中的无为而治,不是不论,而是因势利导,绝不拔苗滋长。不顺应自然规律,滥施各种生长激素,不尊重孩子的.意愿自觉参与各种奥数,学钢琴,拉小提琴等培训常常适得其反。
同时老子的“物极必反”的思想好像在预言今天的社会。人类所追求的所谓文化,所谓科技,现代化,都应该是为人类效劳的,但环境污染,能源耗尽,消费率进步,失业率上升,贫富差距的拉大,好像又和所谓高科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们为了保住工作而工作,无暇关注本身和家庭,有时间的时分没钱,有钱的时分没时间。又或者说两者都没有。这样的社会又怎能说是美妙的呢?在高度兴旺之后,人类当有所回归,以免到达极致走向另一面,走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道德经》读后感 32
当我们参加工作时,不要先想自己能得到什么,而要先考虑我能为管理处创造什么价值。我们要不断提升自己,将自己投入到工作中,去为管理处创造价值。
最近,受青银管理处开展读书学习活动的感召,我阅读了道家的经典著作——《道德经》。其中让我深有感触的是这样一句话:“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天地由于“无私”而长存永在,“圣人”由于退身忘私而成就其理想。老子用辩证的思想阐明了一个道理:让自己位于众人之后,反而会使思想和步伐走到众人之前。没有私心,抛开一己之私,反而成就了自己。
这一思想可以体现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当我们参加工作时,不要先想自己能得到什么,而要先考虑我能为管理处创造什么价值。我们要不断提升自己,将自己投入到工作中,去为管理处创造价值。个人服务的提升就是管理处服务的提升,管理处服务的提升受益的是司机,也是高速人。当我们响应管理处的厚德建设读书学习时,无疑也提高了我们自身的文化素养。
我们身为青银高速的一员,要时刻不忘对工作岗位的忠诚。就像爱国一样,这种忠诚是自然而然的。我们是这个集体的一份子,这个集体给了我们荣誉感和归属感,我们也为了集体而奋斗。我们考虑工作上的事情时,不应局限于自我的小角度,而要从管理处的大角度出发,思考这件事对管理处形象的影响,对管理处的发展是否有利。
另一个可以体现退身忘私思想的是我们日常同事之间的相处。我们是一个团队,要把工作做好少不了同事间的协力奋进。首先不能藏私,团队之间要分享能力、分享价值观,达到和谐共赢、共同进步的结果。其次要妥善处理人际关系,不因小失大、不钻牛角尖,让良好的人际关系成为团队工作的润滑剂。
退身忘私,是以公为先,是忠于自己的单位,是与同事友好相处。正因这样,才成就了更好的自己。
《道德经》读后感 33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常使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意思是:不推崇有才能的人,使人民不去争夺功名利禄;不以难以得到的东西为珍贵之物,使人民不去偷盗;不显现那些能诱发人们贪欲的东西,使人民的本心不被扰乱。所以,圣人治理天下,要纯洁人们的心思,满足人们的温饱,减损人们的遗志,增强人们的体魄。永远使人们没有知识,没有欲望。使那些自以为聪明之人不敢自作主张,以无为的方式去对待一切,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老子主张无知无欲,与他所处的历史背景有密切关系。周王朝分崩离析,五霸代兴,战争频繁,野心勃勃的诸侯们都像代周而立,社会生产力在不断的争斗中遭到了极大的破坏。老子面对战乱痛心疾首,因此提出人的本性本来是清静纯洁的,只是受到了名利物欲的隐忧,争名夺利,贪图物欲,于是就产生了奸诈巧伪之心。二者是引起社会动乱的根源。主张去除名利,净化人们的心灵,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从对于人类文明发展史进行反思这一角度来看,老子的思想是深刻的,具有强烈的危机意识,生存意识。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人类已经遭到了大自然的报复。
人类是地球上最有智慧的动物,同时也是破坏地球、污染环境的罪魁祸首。由于人的活动,地球的.臭氧层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全球平均气温逐年上升,酸雨日益增多。大气、水源、土壤等极大地损害和恶化。大自然已开始疯狂报复人类。据统计,全世界有五分之四的城市居民生活在污染的大气环境中,引用这不符合卫生要求的水。这些污染又翻过威胁着整个人类的生存,全球每年有500万人死于癌症,而癌症决大多数十有环境污染因素引起的。
地球母亲已千疮百孔,伤痕累累。人们为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知识、财富而沾沾自喜。殊不知,人类在不断着创造文明,同时也在不断为自己挖掘着坟墓。
《道德经》读后感 34
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一定会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最后会觉得现在很需要这种学说。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自己就是如此。林语堂曾经这样说过。
对于《道德经》,很多人用“博大精深”来形容,对于我这种凡夫俗子,才在短时间内粗读了一回让国内国外深入研究的《道德经》,要写出一篇震惊全场的读后感,实在是笑话。不过,在此,我仅表达一下我对看完《道德经》的切身感受。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开头一句,揭示的是人们的价值观问题,价值观不同,人生追求和所遵循的道路就不同。不同的追求,不同的道路,必然造就不同的人生和社会。开头这十二个字是通篇的总纲。老子著道德篇,旨在向世人指明可以免祸于身,免祸于社会的圣人之道。"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是圣人所行之道,所求之名,非常人所行之道,所求之名。同一条人生道路,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走法。
一是走圣人之道,也就是顺其自然,返朴归真之道。
一是走常人之道,也就是追求外在的名利之道。
不同的道路,必然造就不同的人生和社会。这看似是一个简单的命题,可是,当我们真正选择起属于自己的“圣人之路”的时候,却难免会碰上不少阻碍。当代社会,名与利的追逐太普遍了,要真正做到顺其自然,返璞归真的人又有多少?恐怕大多数人都会持否定的答案。但是,我并不认为《道德经》是高高在上,遥远而不可攀的。当我们看透世俗的`风景,也许我们会静静地看细水长流。在假日惬意的下午,品上一壶上等的茶,细读《道德经》,感受它对心灵的洗礼也不一定。
老子的《道德经》虽然久远,但它对于我们的现实意义却一点也没有“久远”的意味。每读一次,我们就有一次新的收获。以上仅是我对于《道德经》的一些浅见,我建议每个人都应该读一读道德经,这不仅能陶冶我们的素养,也能使国家素养水平整体水平提高。
《道德经》读后感 35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追随“道”的路上如同夸父逐日,似乎近在眼前,却永远也触碰不到,或许这无形无名、无色无味的“道”就诞生在追逐的过程中。这种玄之又玄的东西越研究就越着迷。
第一次接触老子的思想纯属道听途说,以为“无为”就是无所作为。初步了解老子的“无为”也只是走马观花,狭隘的认为“无为”就是顺其自然。近日,读完《道德经》感受到“无为”不仅是顺其自然,还要戒掉一切贪欲,心平气和的作为方为“无为”。
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做过的`一个神奇的梦。梦里,我站在家门口望向天空,闪闪烁烁的星星在天空中摆成了一个大字,就是“无”。这或许就是在暗示我,要让一切归于“无”,才是人生正道,才是我该走的路。这是冥冥之中给我人生方向的暗示吗?
读完《道德经》,心胸可豁达。一切的争执,一切的解释,一切的聪明智巧,一切的自以为傲……一切的一切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这一切的姿态都与“道”背道而驰。所有的狰狞只会让非道之物缠绕,离“道”越来越远,离福报越来越远。所以一切外物皆为心物,自己与自己的内心达成了和谐,一切也就顺心了。
用眼睛看世界的人,应该读读《道德经》。这本薄薄的小书,蕴含着无穷无尽的智慧。真正的智慧看上去都是愚蠢的,真正有智慧的人看上去往往是笨拙的。圣人的智慧在于承载,而非表现,承载万物,甘于身处谷底而成全万物,且万物于圣人而言皆为有用之物。智者常常明白物极必反的道理,所以在万物运作之中能掌握平衡的人可为真正的智慧之人。
《道德经》与我的渊源还在于我的笔名——若水,“天下柔弱莫过于水”“水至柔,而能驰骋天下之至坚。”“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道德经》对水的描述,是我认为最为精妙又最为震撼的。可能我这辈子都不能成为这本书中的水,但我会朝着这个方向前行,希望成为至柔至坚之水。
【《道德经》读后感】相关文章:
《道德经》的经典名句10-20
道德经原文06-11
《道德经》全文05-28
道德经名言06-27
道德经名言12-24
道德经经典的句子02-02
道德经经典名句 老子11-27
老子道德经名言10-16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10-02
道德经是谁写的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