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总结

关爱留守学生工作总结

时间:2023-01-29 14:31:14 学生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关爱留守学生工作总结(12篇)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在自身的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肯定成绩,得到经验,找出差距,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因此好好准备一份总结吧。但是总结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爱留守学生工作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爱留守学生工作总结(12篇)

关爱留守学生工作总结1

  8月27日,学院“爱心起航,激情飞扬”团队开展为期11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活动得到了较好成效。

  据了解,该团队由人文社科部和校记者团联合举办,其中一部分记者来自新浪吉林的在我院成立的记者站,40多名志愿者都是来自学院各单位的大学生,活动以“大学生关爱单亲、留守儿童”为主题开展。

  由于活动受到了新浪吉林的大力支持,并给与的大学生三百元钱的资金赞助,大学生志愿者早早地就从家返校,联系了实践基地,购买了一些学习、生活用品,做好准备后,走进丰满区小白山乡中心小学,了解了该校单亲家庭和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后,我院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就为孩子们做了简单的心理测量,依据测试结果,团队成员分成若干小组,采取“一对一”交流的方式,通过自我介绍、心理小游戏等,拉近了与孩子们间的距离,很快,大家就成了好朋友。

  这些儿童都在10岁左右,大都是单亲家庭的孩子,有的父母长年在外,和爷爷奶奶等老人一起生活。

  活动中,志愿者还为孩子们发放健康知识宣传单,讲解生活小常识,带着大家做了心理团体训练,并向小朋友们发放了一些学习、生活用品等,孩子们在玩乐中学到了更多的知识。

  利用中午、晚上等休息时间,大学生还走家串户,做了自我介绍后,开展了家访工作。当来到一名叫刘彤的孩子家中,志愿者了解到小刘彤因父母离异一直跟随奶奶生活,由于近期她母亲一直向她灌输父母离异是父亲的错误所致,并经常说些孩子不能承受的话语,小刘彤的心理便开始有了阴影,加上受到不少同龄孩子的嘲笑,放学回家就躲在屋里哭,奶奶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却无能为力。志愿者得知此事,马上分成几路,采取同刘彤对话、给她母亲打电话和写信、找同龄孩子聊天等办法,疏导小刘彤健康快乐地成长。

  活动结束后,很多家长前来欢送,小朋友更是拉着志愿者们的'手,依依不舍地喊着:“大哥哥大姐姐们,你们啥时候还能再来啊,我们会想你们的。”

  小白山乡中心小学于海军书记一直帮助大学生们开展活动,临别时激动地说:“我们的孩子很需要得到关怀和爱,吉林医药学院的大学生通过实际行动,让我们的孩子更加感到了快乐,真的很感谢大学生们所做的一切。”

  据悉,此次活动被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新浪吉林网、经济广播电台等媒体相继报道。为了更好地帮助孩子们快乐成长,该团队还将不定期地走进小白山乡中心小学,陆续开展“爱心倾诉一帮一”成长活动。

关爱留守学生工作总结2

  关注“留守孩子”的成长,就是关注祖国的未来,是全社会的事,也是每个学校的事。为了给这些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校开展关注留守孩子、情系留守孩子等系列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帮助他们排除种种心理障碍,助长他们的兴趣和热情,使他们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现将有关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摸清情况,确立工作目标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学生是祖国的希望,“留守儿童”的问题引起了社会与相关领导的关注和极度重视。面对现状,我校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了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

  二、我校采取的措施

  (一)健全机制,发挥学校主阵地的作用。

  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实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推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使学校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

  1、成立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

  成立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2、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学校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学校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寄宿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学校要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3、开展人文关爱活动。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4、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学校要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班主任应指定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学生喜爱的教师负责落实相关任务;同时注意方法,给学生创造平等和谐的心灵交流环境,让他们充分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和人间亲情,切实提高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着力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开展磨砺教育的研究试点,着重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独立生活能力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要定期举行文艺、体育、科技和社会实践活动,让留守儿童在欢乐和睦、积极向上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5、建好“留守儿童活动室”

  学校建好“留守儿童活动室”。室内布置体现温馨、人性化、有文化品位。有一部电话机、一台电视机、一台计算机,有可供阅读的图书;安排兼职教师管理并接受学生心理咨询。

  6、用足用好“亲情电话”

  充分发挥亲情电话的作用,公开电话号码,为留守学生在课间、休息时、课外活动、节日等时间与家长联系、沟通提供方便,增进学生与家长的感情。“亲情电话”管理教师要组织做好联系记录。

  (二)构建全社会的教育网络,形成关爱合力

  1、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交流与沟通。

  班级要向留守儿童的家长公布学班主任、任课教师的联系电话。增进学校和家长的沟通联系。利用电话、家访等指导家长或临时监护人掌握与学校和儿童沟通的方法技巧,提高教育儿童的水平。遇到重大事情,老师要及时与在外务工的留守儿童父母进行交流,达到真诚沟通、解决问题的目的。还要通过书信、电话、网络等多种形式与家长定期联系,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素质,转变教育观念和育人方式,共同关注儿童生活、学习情况和心理、生理状况,引导鼓励儿童努力学习,自爱自强,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加强委托监护人的教育培训。

  班级要充分利用学校的育人阵地和育人功能,通过举行培训班、召开座谈会、汇报会等途径,加强对儿童或其监护人的教育和培训,向他们传授科学的育人观和教育方法,使之提高文化水平,转变思想观念和教育方式,提升育人水平。

  (三)明确职责,努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1、开展“留守儿童帮扶结对活动”。

  有的“留守儿童”缺乏自信,学习偏差。学校号召班里的品学兼优的学生与“留守儿童”结成“一帮一”共同成长拉手对子,做“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的好伙伴”。

  2、加强班级的建设与管理。

  通过广泛宣传,抓好学生的辅导、教育工作,让学生能够安心、舒心,让家长放心。让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应有的教育、管理、照顾与关爱。同时,结合农村留守儿童日益增多的现状,转变办学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经过近一年来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生的行为习惯好了,成绩提高了,待人接物礼貌了,自立、自主、自强了。

  总之,留守学生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关注。学校更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政治高度,扎实解决好留守学生问题,为社会培养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学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学生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对他们要严慈相济,使留守学生享受到同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和关爱。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坚韧、独立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将给“留守孩子”家的感受,爱的呵护,自信的感昭,让“留守孩子”在全面发展的沃土上健康茁壮地成长。

关爱留守学生工作总结3

  我镇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的西部计划人才强国战略,特别开展关爱留守学生志愿服务行动,20xx年来,由于领导高度重视,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此行动已快速步入正轨,工作得到广泛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这一年来的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贯彻精神,落实方针

  实施西部计划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服务人才强国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关爱留守学生”专项行动则是西部计划不可缺失的一项重要内容,关爱留守学生,为他们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既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xx]8号)文件精神,也是我们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体系建设,积极构建文明、和谐、温馨的留守学生关爱机制,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的现实需要。

  我们建立健全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职能部门各负其责,协调配合,社会各界广泛参与,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加强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为其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这样,既让我们志愿者们在实践活动中增长了才干,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了合格人才。

  二、精心统筹、全面部署

  首先,拟订**镇留守学生关爱行动的实施意见,并制定了具体的工作计划,随后,对各村社的留守学生进行摸底调查,建立留守学生花名册,掌握其基本情况,经统计数据显示,其中属于隔代监护的占74%,寄养监护占25%,无人监护占1%,并从数据中了解到,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留守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数量将逐年呈上升趋势。同时,调查还显示,部分留守学生存在学业偏差、生活失助、心理失衡、道德失范、安全失保、感情缺失等突出问题,于是,留守学生的教育和生活问题将是我们目前的首要工作。20xx年7月10日,还积极创办了“留守学生之家”,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的心灵不再孤单,让他们感受到关爱,感受到温暖。同时,还创建了结对帮扶制度,使关爱行动切切实实落到实处,并不断扩展帮扶面,尽可能使更多的留守学生得到全社会的帮助。在此基础上,还向**县团委争取到为留守学生免费购买平安保险的.20个名额,并根据各村社的具体情况进行分配,做到落实到人,全心全意为留守学生办实事、谋福利。

  三、以点代面、点面结合

  为了让留守学生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特别以我镇**村为示范点建立了农村“留守学生之家”,硬件设施齐备,有单独的房间作为活动场所,室内粉刷及简单装修,有桌椅、书架及青少年读物若干,配套有电脑、电视机、影碟机、电话机,通电话;软件资料方面已初具规模,有专人管理“留守学生之家”,有留守学生花名册,活动开展记录(图文并茂),同时还设立了特别贫困留守学生的调查专访记录等,做到了全面统筹,并有针对性地深入开展工作,提高工作效能,以“留守学生之家”为龙头,带动其他留守学生关爱行动积极开展,不断探索,充分发挥我们志愿者的主观能动性、整合各方资源,争取在当地财政、妇联、民政等部门的支持下,依托当地农村中小学校,抓好农村“留守学生之家”的试点工作,逐步形成一个完整、有序的运作体系,推动留守学生关爱行动的全面进展。

  四、建立健全制度、加强综合管理

  建立健全情况登记制度,全面掌握留守学生的相关信息;建立健全导师制度,用师爱弥补父母之爱,让留守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建立健全监护人联系制度,以召开监护人会议、家访、通讯联系等形式,及时了解留守学生的校外状况;建立健全管理教育责任制度,将责任落实到教师人头,提出统一的工作要求;建立健全心理辅导机制,随时掌握他们的心理成长变化,及时解决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引导他们形成健康向上的思想意识和顽强、开朗的个性特征;建立健全托管制度,通过实行专人托管,可以有效地避免留守学生违纪违法事件的发生;建立健全留守学生帮扶制度,对成绩、生活困难的学生进行重点帮扶等相关制度,因为各项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实现了留守学生教育管理的有章可循,促进了教育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五、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目前,留守学生问题是社会转型和发展中的衍生问题,从根本上解决需要很多方面的配套发展,但是只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力度,减少该特殊群体或降低发生问题的机率,不构成社会潜在的不稳定因素,留守学生问题就将不成为问题了,根据我镇的基本情况,解决或缓解留守学生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实施:

  第一、政策层面;加大对农村教育的各项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另外涉及到对外出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单纯靠政府拿出很多钱来解决这个问题不太现实,可以呼吁富裕的地方和企业行动起来,发展惠及农民工的事业,只要外出农民工的问题得到解决,则他们的留守子女的问题也就能得到解决。

  第二、教育层面;学校应该成为留守学生温馨的家,担负起留守学生的教育责任,努力使学校成为孩子们喜欢和向往的地方,条件好的乡镇可以提供“寄宿制”,营造和谐大家庭的氛围满足孩子们的精神需求;并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和委派心理辅导教师随时掌握他们的身心状况,尽可能及时地向有关部门通报未能尽责的监护人的信息,使留守学生的基本生存条件得到法律的保护。

  从摸底调查中了解到,留守学生的犯罪机率相比其他学生要偏高,这凸现了农村家庭外出打工和子女教育的一大矛盾,而解决矛盾的根本在于大力发展乡村经济,留住外出务工人员,引导并鼓励他们在家寻求致富门路,可以不为生计困扰。

  第三、社会层面;我们要整合社会力量,推动机制建设,采取一系列辅助形式,通过和父母通信等活动,加强孩子和父母的联系,减少孩子们的孤独感,同时,外出农民工流入地的政府也要调用资源,为留守学生创造和父母一起生活的有利条件。

  一年来,留守学生关爱行动工作得到了我镇党委、政府及各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将其作为当前推进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举措,可以肯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有许多不完善之处,配套制度不够健全,相应措施不够有力,许多具体问题还未得到切实的解决,留守学生关爱行动的路还很漫长,任务还很艰巨,这需要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作用,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推进留守学生关爱行动的深入扎实开展,确保关爱行动取得明显实效,把关爱行动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抓紧抓落实,并作为一项爱心工程发扬光大。

关爱留守学生工作总结4

  大批农民常年外出务工经商,致使许多未成年人不能跟随父母读书,成为“留守学生”。“留守学生”普遍存在亲情缺失和家教缺位,在学习、生活、安全、健康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为贯彻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帮助“留守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留守学生”健康成长,我校开展了以下一系列的工作。

  一、开展“留守学生”普查。

  各个班级的班主任在学校领导的统一部署下,对班级的“留守学生”情况展开细致的调查,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全面了解“留守学生”的生存状况和成长需求,建立“留守学生”档案。我校共有学生1256名,其中留守学生559名,占45。在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立足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营造关爱“留守学生”氛围

  我校以师德为出发点,将关爱留守儿童问题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班级内、团队中对留守学生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全校师生在看似简单的“问一问”、“拉一拉”中营造了爱的氛围,尊重留守学生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

  三、组织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

  对于每个人来说,家是温暖的,对于留守学生来说学校就是他们温暖的第二家,老师就是他们对他们全权负责的“父母”,除了在代办费、食宿费等方面进行减免,各班还在日常活动中格外照顾留守学生:班队会上给留守学生更多倾诉的机会,课外辅导时让留守学生位于最前面,组织一系列活动也让留守学生有更多的参与面,实践活动中细致地教他们自主生活、自护自救的知识,这一切就是让留守学生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四、形成关爱“留守学生”的工作合力。

  我校在原来的家访制度基础上,依据现有情况,实行定期不定期的家访,与留守学生的临时监护人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沟通,增进了解,寻求互助,并对农村的.老年监护人(如学生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给予一定的家教指导,帮助他们正确地管教留守学生。

  我校教师还充分利用节假日、开学这些时间段,争取与留守学生的父母进行直接对话,互通信息,或利用电话访问的形式及时通报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达到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增强“留守”学生教育合力。

  总之,留守学生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全社会都要关心、关爱留守学生,关注留守学生问题,学校更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政治高度,扎实解决好留守学生问题,为社会培养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我们决心要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学生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对他们严慈相济,使他们享受到同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和关爱,利用“留守”这一资源,教育留守学生学会自理、自立、自强,自律,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他们坚韧、独立的个性,形成他们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健康的成长。

关爱留守学生工作总结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外出经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已成必然,催生出了“留守孩子”这一特殊群体。

  为了给这些留守学生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从二○○六年起,我校就在全校范围内启动“留守学生关爱工程”,现将这一年多来的有关留守教育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确定了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学生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了影响留守学生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全面推广“关爱工程”,为留守学生营造了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还加强了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完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了广大未成年人的结合素质。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建立健全机制,发挥学校阵地的作用。

  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

  学校成立了以王乌玉校长为组长的关爱工程领导小组,制订了具体计划,实施了“留守学生”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学校成为了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2、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学生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学生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的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3、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学生的制度。

  在学校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了教职工关爱留守学生的成长日记,让留守学生在老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失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4、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学生的谈心制度。

  学校做到了每学期召开一次帮扶教师、留守学生,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的座谈会。

  5、建立了关爱留守学生的应急机制。

  学校建立了留守学生、学校、家长(监护人)、政府之间完备的联系方式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层层签订了安全责任书,明确责任,确保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快乐成长。

  6、注重对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营造了良好的环境,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学生,学校开设了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了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让他们削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7、开展献爱心活动。为了确保留守学生生活能与其他孩子一样,能有很好的'生活,能健康地成长,我校团委组建多个社团,多次开展关爱留守学生活动,赠送学习用品等,这样一来,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在校玩得开心,学得有劲,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8、开展一系列活动。为了丰富留守学生课余生活,培养留守学生自立、自信、自强、自尊等能力,我校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卡拉OK比赛、叠被子比赛、经典朗诵比赛,书画手抄报比赛,亲情写信比赛等,这些活动,促进了留守学生健康成长。

  (二)构建教育网络,形成关爱合力。

  1、加强与留守学生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

  2、着手加强同社区、村组和家庭的合作,营造深厚良好育人氛围。

  (三)明确职责,创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

  1、加强了对住宿学生的管理。

  2、加强了对贫困留守的资助工作。

  对留守学生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的照顾,确保他们完成国家规定义务教育。

  3、整治校园周边环境。

  4、建立健全保障外出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制度和机制。

  5、建立关爱经验交流制度。

  学校每期进行一次“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总结,定期召开会议了研讨会、座谈会、定期举行经验交流、不断探索方法,新措施,不断提高留守学生教育管理水平。

  通过这些措施,确保了留守学生都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同时,还要不断地查漏补缺,更进一步推进我校留守学生关爱工作,使我校留守学生工作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关爱留守学生工作总结6

  “留守”的孩子,生活上缺乏关照,精神上缺乏关怀,学习上缺乏管理。同时,由于学校教学任务重,加之“留守学生”队伍日益增大,学校对校外“留守生”的教育和管理鞭长莫及。因此留守学生易出现学习、生活、心理和品行等方面的问题。这引起了学校及社会的关注和重视。特别县教育局及关爱工程办领导高度重视关爱留守学生工作。学校领导把关爱留守学生工作当作大事要事来抓,成立了关爱班子,派专人进行调研工作,对留守学生情况进行了细致的调查摸底统计。“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孩子是未来,孩子是希望,能让留守学生和有父母关爱的孩子一样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让他们在融洽的环境中快乐的学习,愉悦的生活,健康的成长才是我们现代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为此,近一年来,我校在加强留守学生思想教育与管理方面做了如下一些工作:

  一、建立档案,加强对留守学生的管理

  首先,建立“留守生”专项档案。通过班主任认真调查摸底,掌握学生信息,摸清各班留守学生的数量和基本情况。包括:学生方面(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联系电话等),监护人方面(姓名、联系电话),家长方面(姓名、务工地址、联系电话)。建立“留守生”情况档案。档案的建立,有利于帮助发现问题学生,分析问题行为的成因、制定策略、选择方法,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学校要求班主任努力做到:留守学生不辍学、留守学生在班里学习不掉队、留守学生在校没有严重的违纪现象、留守学生假期无安全事故。并要求各班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1、班委设立关爱委员,明确职责分工。建立关爱留守儿童关爱小组,让班委成为老师的眼睛和耳朵,由于年龄的差距和学生性格的因素,有的留守学生不愿意和老师交流和沟通,却更愿意和同学倾诉和漫谈,所以设立关爱委员和关爱小组有助于老师了解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也更便于老师和留守学生的`情感交流,把学校、老师对学生的关爱融入学生中去。

  2、施之以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排忧解难

  (1)老师经常与学生交流谈心,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上的困扰,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并及时的给予解决,如留守学生张某同学,母亲60多岁,神志不太清楚,且丧失劳力,生活很困难,学校千方百计给他经济上救助。对于行为习惯较差、有心理障碍的留守学生,数十次赖心地与他们谈心,使少数留守学生改正缺点,不断进步。

  (2)在班上开展爱心排忧解难活动,让学生相互之间提出困难,由老师和有能力帮助的学生一起帮助解决,如班集体开展“一人帮一餐”活动,解决了因父母寄钱不及时而没饭吃的同学的临时生活困难等,使留守学生感到集体的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始终使班级是一个团结,互助,友爱,融洽的大家庭,让学生感觉到温暖。

  (3)多表扬,少批评,树榜样。

  (4)组织周末兴趣活动小组,让更多的同学和留守学生同度周末,使他们生活愉快、充实,使他们感到家的温馨,爱的延续。

  (5)开展青春期教育和咨询活动,帮助他们度过了烦恼的青春期。

  (6)通过让留守学生每天统计自己的“三闲”(闲话、闲思和闲事),培养他们自我管理能力,使他们把更多的时间精力用于学习和参加有益的活动。

  (7)指导留守学生怎样进行品行修养:一是学习自律好榜样;二是铭记自律好警句;三是关键时刻换位想;四是时时事事省自身,做一个有修养品德高尚的人。

  3、学习上优先辅导。留守学生缺乏倾诉对象,加上敏感又容易受伤害的性情,很容易让他们在学习面前彷徨,忧郁,因此,对学生特别是留守学生在学习上加以辅导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加强科任老师与学生与班主任的联系与交流,结合“三联三帮”实行了科任教师负责制度:一名老师对班上五名留守学生进行学习上的辅导,并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建立进步退步情况表,适时地帮助留守学生学习的进步。

  4、生活上优先照顾。领导、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对留守学生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留守学生患病时,及时送他们去诊治,并悉心照料他们;留守学生有压抑时,努力帮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并对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加以指导,让他们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班级活动上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使其愉悦身心,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又培养了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从而引导鼓励他们努力学习,自爱自强,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营造良好环境,制定管理制度

  大力营造学校良好的人文环境,制定学校“留守学生”管理制度。我们力求给每一个留守学生在心理上给予关爱,生活上给予照顾,学习上给予指导和帮助,公正地对待每一位留守学生,让每个“留守生”感受到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的平等与真诚。为“留守学生”营造一种“家庭式”的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定期举行“留守学生”座谈会,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

  三、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共建留守学生教育体系

  建立留守学生家长、监护人与学校的联系制度。我们制定了住宿生谈话制度、定期家访制度、电话访问制度、网络谈话制度、书信往来制度等,多渠道、多形式地帮助和指导外出务工的家长,使其进一步了解对子女生活和教育中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帮助、督促家长履行监护职责,让孩子体会到父爱、母爱。

  四、校积极开展活动,坚持正面教育引导,促进“留守学生”的管理。

  1、开展“五自”教育。对留守学生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班主任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认真分析学生的心理状况,注重“心育”,力求治本,坚持正面引导、激励、辅以严格要求,培养他们“自觉、自理、自律、自强、自信”的能力。班级定期召开主题班会或个别交流,一起制定学习目标,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提高他们生活和学习的勇气。

  2、开展 “五个一”活动。具体内容是“改正一个缺点,做一件好事,交一份满意答卷,为学校添一份光彩,做一名合格中学生”。

  3、提出 “五个一”要求。具体内容是要求外出务工、经商的家长每周一个电话,每月一封信,每月与班主任联系一次,每学期与科任教师联系一次,每年至少回家一次。

  “留守生”是特定时代下的产物,他们长期存在,决定着“留守学生”的教育和管理的长期性。关注和解决“留守孩子”的问题,关系到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我国人口的整体素质,更关系到我们这个社会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留守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是一项系列的社会工程。学校、教师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促使他们同非“留守学生”一样,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成为新世纪合格的主人。只要我们以“关爱、尊重、科学”为前提,工作中做到“爱心、细心、耐心、匠心、恒心”,采取疏导、启发等方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就一定能够教育管理好留守学生。

关爱留守学生工作总结7

  关注“留守孩子”的成长,就是关注祖国的未来,是全社会的事,也是每个学校的事。为了给这些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20xx年,我校开展关注留守孩子、情系留守孩子等系列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帮助他们排除种种心理障碍,助长他们的兴趣和热情,使他们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一、摸清情况,确立工作目标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乡农民大量外出务工、经商,有许多成功人士已在经济发达地区购置房产安家落户,使大量生源外流,但仍有一部分的农民在外过着低收入的打工生活,无力支付高额的异地借读费用,只好将子女留在本乡由长辈或其他亲戚帮助看管,我校目前有1473名学生,父母双双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就有589人,他们享受不到父母的温暖叮咛,只能在隔辈或亲戚有心却无力的关爱中徘徊,而贫困山区的留守人员,恰恰大多也是老、弱、病、残、文盲、半文盲。这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多么不利啊。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学生是祖国的希望,“留守儿童”的问题引起了社会与相关领导的关注和极度重视。面对现状,我校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了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

  二、我校采取的措施

  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

  学校成立了关爱工程领导小组,制订具体计划,实施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学校成为了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2、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

  每班推荐几名典型学生与我校在职教师结对,每位教师结对12名学生,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儿童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他们生活、指导他们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日志,让留守儿童在集体中成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3、大力宣传,发动社会力量。关爱留守儿童仅仅依靠学校是不够的,所以在活动中,我们还发动了村委会干部、乡政府干部、各级单位在职职工一起加入到“关爱行动”中来。

  4、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

  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情况,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通过联系卡的建立,加强的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5、积极开展各种活动。

  为了“留守儿童”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我校在周二至周四的下午课外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课外阅读、学习指导、体育活动、兴趣小组活动等。

  6、形成关爱合力。

  学校在原来的家访制度基础上,依据现有情况,实行不定期的家访,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沟通,与留守儿童远在外地的家长定期电话沟通,增进了解,寻求互助,并对农村的老年监护人(如学生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给予一定的家教指导,帮助他们正确地管教留守儿童。

  7、组织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

  对于每个人来说,家是温暖的,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学校就是他们的第二家,老师就是他们对他们的第二任“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格外照顾留守儿童。开展“非留守孩子”与“留守孩子”的手拉手活动,如举行“心连心,手拉手”主题班队会等;在班队会上给留守儿童更多倾诉的机会;课外辅导时让留守儿童享受最优先;利用“五四”及艺术节等活动让留守儿童有更多的参与面,实践活动中细致地教他们自主生活、自护自救的知识,这一切就是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8、给父母的一封信。

  各班级还安排所有的留守学生给父母写了一封信,让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等等向父母进行汇报。目前此活动正在进行中,这项活动将延续到下学期。

  三、成绩和困难

  经过近一年来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生的行为习惯好了,成绩提高了,待人接物礼貌了,自立、自主、自强了我们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工作,也许现在还仅仅是起了个头。但是在那么多人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有决心对这项工作进行不断的探索、研究,全力做好这项工程。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但是,留守儿童作为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落实到学校也存在着不少问题,贫困山区的学校如同贫困山区的家庭一样,同样摆脱不了地域的色彩贫,仍然是个大问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开支,学校这个大家庭也负担不起,经费不足,大大制约了“关爱工程”工作的进度和质量,学校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缺乏心理教育的老师和相关人员也是制约“关爱工程”的问题之一,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的心理教育培训或由专业人员进行指导迫在眉睫。

  总之,留守学生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关注。学校更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政治高度,扎实解决好留守学生问题,为社会培养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学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学生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对他们要严慈相济,使留守学生享受到同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和关爱。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坚韧、独立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将给“留守孩子”家的感受,爱的呵护,自信的感昭,让“留守孩子”在全面发展的沃土上健康茁壮地成长。

关爱留守学生工作总结8

  我校在区教育局的领导下,切实加强了留守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把关爱留守学生工作当作全校大事要事来抓,成立了关爱班子,派专人进行调研工作,对留守学生情况进行了细致的调查摸底统计。孩子是未来,孩子是希望,能让留守学生和有父母关爱的孩子一样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让他们在融洽的环境中快乐的学习,愉悦的生活,健康的成长才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现就加强留守学生教育与管理等方面总结如下:

  一、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加强留守学生管理

  认真建立“留守学生”档案。通过班主任认真调查摸底,掌握学生信息,摸清各班留守学生的数量和基本情况。包括:学生方面(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联系电话等),监护人方面(姓名、地此、联系电话),家长方面(姓名、务工地址、联系电话)。建立护安小学“留守学生”情况档案。档案的建立,有利于帮助发现问题学生,分析问题行为的成因、制定策略、选择方法,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学校要求班主任努力做到:“留守学生”不辍学、“留守学生”在班里学习不掉队、留守学生在校没有严重的违纪现象、留守学生假期无安全事故。并要求各班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1、班级设立关爱小组,明确职责分工

  建立关爱留守儿童关爱小组,让班委成为老师的眼睛和耳朵,由于年龄的差距和学生性格的因素,有的留守学生不愿意和老师交流和沟通,却更愿意和同学倾诉和漫谈,所以设立关爱小组有助于老师了解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也更便于老师和留守学生的情感交流,把学校、老师对学生的关爱融入学生中去。

  2、丰富活动载体,亲情关爱

  (1)老师经常与学生交流谈心,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上的困扰,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并及时的给予解决。对于行为习惯较差、有心理障碍的留守学生,多次耐心地与他们谈心,使留守学生改正缺点,不断进步。

  (2)在班上开展爱心排忧解难活动,让学生相互之间提出困难,由老师和有能力帮助的学生一起帮助解决,如班集体开展“一人帮一餐”活动,解决了近百人次因父母寄钱不及时而没饭吃的同学的临时生活困难等,使留守学生感到集体的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始终使班

  级是一个团结,互助,友爱,融洽的大家庭,让学生感觉到温暖。

  (3)多表扬,少批评,树榜样。每周民主评选一次五星学生,有意思地让他们上光荣榜,同时让每人做一个“座右铭”,上面的内容之一是自己的两个榜样,一是自己最崇敬的人,作为终身榜样,二是班上的同学,作为身边的榜样。

  (4)组织周末兴趣活动小组,让更多的同学和留守学生同度周末,使他们生活愉快、充实,使他们感到家的温馨,爱的延续。

  (5)开展青春期教育和咨询活动,帮助他们度过了烦恼的青春期。(6)通过让留守学生每天统计自己的“三闲”(闲话、闲思和闲事),培养他们自我管理能力,使他们把更多的时间精力用于学习和参加有益的活动。

  (7)指导留守学生怎样进行品行修养:一是学习自律好榜样;二是铭记自律好警句;三是关键时刻换位思考;四是时时事事省自身,做一个有修养品德高尚的人。

  3、学习上优先辅导。留守学生缺乏倾诉对象,加上敏感又容易受伤害的性情,很容易让他们在学习面前彷徨,忧郁,因此,对学生特别是留守学生在学习上加以辅导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加强科任老师与学生与班主任的联系与交流,实行科任教师负责制度:一名老师对班上两名留守学生进行学习上的辅导,并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建立进步退步情况表,适时地帮助留守学生学习的进步。

  4、生活上优先照顾。领导、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对留守学生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留守学生患病时,及时送他们去诊治,并悉心照料他们;留守学生有压抑时,努力帮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并对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加以指导,让他们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班级活动上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使其愉悦身心,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又培养了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从而引导鼓励他们努力学习,自爱自强,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营造良好环境,制定管理制度

  大力营造学校良好的人文环境,制定护安小学“留守学生”管理制度。我们力求给每一个留守学生在心理上给予关爱,生活上给予照顾,学习上给予指导和帮助,公正地对待每一位留守学生,让每个“留守生”感受到

  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的平等与真诚。为“留守学生”营造一种“家庭式”的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定期举行“留守学生”座谈会,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

  三、多方密切配合,共建教育体系

  建立留守学生家长、监护人与学校的联系制度。我们制定了住宿生谈话制度、定期家访制度、电话访问制度、书信往来制度等,多渠道、多形式地帮助和指导外出务工的家长,使其进一步了解对子女生活和教育中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帮助、督促家长履行监护职责,让孩子体会到父爱、母爱。

  四、坚持教育引导,促进留守的管理

  1、开展“五自”教育。对留守学生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班主任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认真分析学生的心理状况,注重“心育”,力求治本,坚持正面引导、激励、辅以严格要求,培养他们“自觉、自理、自律、自强、自信”的能力。班级定期召开主题班会或个别交流,一起制定学习目标,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提高他们生活和学习的勇气。

  2、开展“五个一”活动。具体内容是“改正一个缺点,做一件好事,交一份满意答卷,为学校添一份光彩,做一名合格中学生”。

  3、提出“五个一”要求。具体内容是要求外出务工、经商的家长每周一个电话,每月一封信,每月与班主任联系一次,每学期与科任教师联系一次,每年至少回家一次。

  “留守生”是特定时代下的产物,他们长期存在,决定着“留守学生”的教育和管理的长期性。关注和解决“留守孩子”的问题,关系到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我国人口的整体素质,更关系到我们这个社会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留守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是一项系列的社会工程。学校、教师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促使他们同非“留守学生”一样,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成为新世纪合格的主人。只要我们以“关爱、尊重、科学”为前提,工作中做到“爱心、细心、耐心、匠心、恒心”,采取疏导、启发等方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就一定能够教育管理好留守学生。

关爱留守学生工作总结9

  玉贤镇是一个农村集镇,由于当地土地少,人口多,小企业也比较少,年轻人为了生计只好背井离乡,远离父母和孩子外出打工。于是,便出现了大批的留守儿童,看着这些没有父母在身边照顾的孩子,老师们心里痛着、爱着

  一、基本情况

  学校学生数(246)人,留守儿童数(136)人,其中父母一方外出的留守儿童数(112)人,父母双方都外出的留守儿童数(24)人。留守儿童占学生总数比例为(55.3%)。

  二、工作情况

  玉贤中心小学始终坚持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要求班主任和骨干教师积极行动起来,伸出友爱之手,争当“爱心妈妈”和“爱心爸爸”,为留守儿童奉献一片爱心。

  (一)建立班主任关爱制度,要求班主任对留守儿童做到“一口清”。掌握留守儿童家庭背景,思想状况,学业成绩,日常行为,主要帮助孩子解决学习、思想,身体及生活上遇到的各种困难,使他们感到“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

  (二)坚持“双访”制度。“爱心爸爸妈妈”经常与留守儿童监护人和在外打工的父母联系,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与监护人、家长及时沟通,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及身心健康情况。

  (三)坚持联络制度。“爱心爸爸妈妈”每月定期以电话、见面、书信等形式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联系,并指导留守儿童给父母写信或通电话,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到留守儿童家庭看望留守儿童。

  (四)创建留守儿童活动室。学校投入一定的经费为留守儿童创建活动室。经常带领留守儿童到活动室看看电影,看书,打乒乓球等,为他们创造活动环境。

  (五)关爱留守儿童,进行爱心资金投入。我们为关爱留守儿童做宣传,为他们购买书包,为他们过生日,为其中特别困难的留守儿童减免生活费等,本学期共投入资金三千余元。

  三、亟需解决的困难与问题。

  (一)“留守儿童”由于在情感上缺少健全的关爱和沟通的环节,容易产生心理障碍。

  长期与父母分离,导致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享受不到父母的关怀,遇到困难不能从父母那里找到感情的支持,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一些差错得不到及时引导,纠正。久而久之,便形成一些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心理障碍的产生,让我们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难度增加了不少。

  (二)留守儿童在家没有辅导者。

  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基本上都是年迈的爷爷奶奶,其中的“文盲”占大多数,基本上不能在家对学生进行辅导。作业都不能帮助检查对错,更别说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了。在家的所有学习活动基本上都靠学生自己,学习习惯好的留守学生还好说,那些学习习惯不好的留守儿童问题就严重了。

  (三)监护人的溺爱阻碍着学生的健康发展

  虽然经过我们与监护人不断的交流,也要求他们不要过于溺爱孩子,但是效果甚微。作为爷爷奶奶,他们根本就不管老师们苦口婆心的劝解,仍然一如既往地溺爱着自己的孙子、孙女。每天怕他们钱少了,宁可委屈自己,也总是给不少零钱留守学生,回家之后也是任由学生玩耍,从来不加限制。监护人的溺爱给学

  校的教育造成了一定的障碍,总会出现“在学校是乖孩子,在家里是野孩子”的现象。

  四、深化教育、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建议。

  (一)心理辅导室要配备完善

  心理辅导室应该是为留守儿童疏导心理问题最好的场所,我们学校为留守儿童配备心理辅导老师,随时接受留守儿童的咨询,根据需求对需要关注的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

  (二)组织留守儿童与家长见面会

  “解铃还须系铃人”,作为儿童的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中起着关键作用的,如果能经常组织留守儿童与家长见面会,这将对留守儿童的'成长起到积极的作用。当然,组织这样的见面会是有一定的困难的,经费的投入以及学生家长回乡的组织工作,这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是,我们相信,这种活动虽然组织困难,但是意义同样巨大。

  (三)给监护人提出明确的建议

  作为监护人,他们年迈,他们溺爱。作为学校,我们要做的不能只是抽象的告诉他们不要溺爱,而是应该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而且,要越具体越好,每天零花钱多少钱合适,每天晚上应该几点睡觉,在家应该看多长时间电视等问题,应该在做充分的调研分析后给监护人提出明确的建议,相信,对他们教育孩子会起到一定的作用,当然,这也是需要在实践中总结,在实践中完善。

关爱留守学生工作总结10

  根据教育局关爱 “留守学生”的工作意见,结合我校工作实际,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 ,服务外出务工人员,关爱留守学生健康成长,我校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为更好地开展好“关爱留守学生”活动,消除不稳定和不和谐因素,使留守学生健康成长特作如下总结:

  一、建立和健全了“关爱留守学生”活动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的布置安排下开展各种“关爱留守学生”活动。

  二、认真分析了我校留守学生现状,分别进行座谈、咨询,了解其不同心理,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了不同的.关爱教育。

  三、“关爱留守学生”小组分级包班,协助班主任把留守学生编入到本班学习小组中,带领他们积极参加活动,发挥其特长,激发学习兴趣,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在校得到家庭般的温暖。使每一个留守学生有所成。

  四、每班开展了“一帮一”活动,使每一个班干部帮扶一个留守学生,从学习上、生活上进行照顾和关爱,使他们得到了温暖。

  五、“十一”假中我们组织安排每一个留守学生完成一副小制作和一次社会调查以及书画展。通过这些活动减轻了留守学生在假期呈现的孤独感,并对他们的活动成果进行评奖,培养了他们良好的特长技能。

  六、学校组织了一次“留守学生法制报告会”,教育留守学生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增强了法制观念,增强了法律意识,学生了自我保护的能力。

  七、组织开展“托管家长”培训活动,指导留守学生书写“致远方父母一封信”。向父母汇报在学校、社会的关爱下健康成长的过程,这样使外出务工的家长放心。

  八、本期末我校举行了一次“十佳留守学生”评选活动,被评上的学生除在学校进行公示外,还给远方的留守学生父母发喜讯,学校还给予“十佳留守学生”一定的物质奖。这些活动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浓厚的特长兴趣。

  本期在“关爱留守学生”工作中作出了一定的成绩,但还不够,因为留守学生缺乏家庭教育和母爱教育,很大程度上存在关孤独感,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积极开展关爱活动,得让其在校安心学习,健康成长,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新水平。

关爱留守学生工作总结11

  大批农民常年外出务工经商致使许多未成年人不能随父母读书,成为“留守学生”。“留守学生”普遍存在亲情缺失和家教缺位,在学习、生活、安全、健康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为贯彻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帮助“留守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留守学生”健康成长,我校开展了以下一系列的工作。

  一、开展“留守学生”普查。

  各个班级的班主任在学校领导的统一部署下,对班级“留守学生”情况展开细致的调查,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安全、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全面了解“留守学生”的生存状况和成长需求,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在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立足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营造关爱“留守学生”氛围

  我校以师德为出发点,将关爱留守儿童问题作为师德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班级内、团队中对留守学生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全校师生在看似简单的“问一问”、“拉一拉”中营造了爱的氛围,尊重留守学生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

  三、组织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

  对于每个人来说,家是温暖的,对于留守学生来说学校就是他们温暖的第二家,老师就是他们对他们全权负责的“父母”,除了在代办费、食宿费等方面进行减免,各班还在日常活动中格外照顾留守学生:班队会上给留守学生更多倾诉的机会,课外辅导时让留守学生位于最前面,组织一系列活动也让留守学生有更多的参与面,实践活动中细致地教他们自主生活、自护自救的知识,这一切就是让留守学生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四、形成关爱“留守学生”的工作合力。

  我校在原来的家访制度基础上,根据现有情况,实行定期不定期的家访,与留守学生的临时监护人进行深入的交沟通,增进了解,寻求互助,并对农村的老年监护人(如学生的爷爷奶奶、公外婆等)给予一定的家教指导,帮助他们正确地管教留守学生。我校还充分利用节假日、开学这些时间段,争取与留守学生的父母进行直接对话,互通信息,或利用电话访问的形式及时通报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达到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增强“留守”学生教育合力。

  总之,留守学生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全社会都要关心、关爱留守学生,关注留守学生问题,学校更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政治高度,扎实解决好留守学生问题,为社会培养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我们决心要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学生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对他们严慈相济使他们享受到同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和关爱,利用“留守”这一资源,教育留守学生学会自理、自立、自强,自律,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他们坚韧、独立的个性,形成他们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健康的成长。

XXX

  20xx年XX月XX日

关爱留守学生工作总结12

  每年有一些农民常年外出务工经商,由于种种原因,大批未成年人不能随父母进城读书,成为“留守学生”。调查显示,“留守学生”普遍存在亲情缺失和家教缺位,在学习、生活、安全、健康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为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留守”学生健康成长,我组织班委会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

  一、开展“留守学生”普查。

  首先对校内的“留守学生”情况展开细致的调查,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全面了解“留守学生”的生存状况和成长需求,建立“留守学生”档案。作为班主任,我在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立足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营造关爱“留守学生”氛围

  我校召开各班班主任会议,发动他们对留守学生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全班同学在看似简单的“问一问”、“拉一拉”中营造了爱的氛围,尊重留守学生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

  三、组织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

  对于每个人来说,家是温暖的,对于留守学生来说学校就是他们温暖的第二家,老师就是他们对他们全权负责的“父母”,我班在

  日常活动中格外照顾留守学生:班会上给留守学生更多倾诉的机会,课外辅导时让留守学生位于最前面,实践活动中细致地教他们自主生活、自护自救的知识,这一切就是让留守学生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四、形成关爱“留守学生”的工作合力。

  我在原来的家访制度基础上,依据现有情况,实行定期不定期的家访,与留守学生的临时监护人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沟通,增进了解,寻求互助,并对农村的老年监护人(如学生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给予一定的家教指导,帮助他们正确地管教留守学生。

  我还充分利用节假日、开学这些时间段,争取与留守学生的'父母进行直接对话,互通信息,或利用电话访问的形式及时通报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达到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增强“留守”学生教育合力。

  总之,留守学生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全社会都要关心、关爱留守学生,关注留守学生问题,老师更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政治高度,扎实解决好留守学生问题,为社会培养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教师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学生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对他们要严慈相济,使留守学生享受到同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和关爱,利用“留守”这一资源,教育留守学生学会自理、自立、自强,自律,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坚韧、独立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健康的茁壮的成长。

【关爱留守学生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关爱留守学生工作总结01-05

“关爱留守学生”工作总结09-17

关爱留守学生工作总结08-13

留守学生关爱工作总结12-31

关爱留守学生优秀工作总结范文11-24

关爱留守学生工作总结3篇01-11

乡镇小学关爱留守学生的工作总结07-02

关爱留守学生工作总结31篇12-30

关爱留守学生工作总结15篇12-30

关爱留守学生工作总结(15篇)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