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刘秀祥先进事迹心得体会9篇
我们从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好好地写一份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习刘秀祥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习刘秀祥先进事迹心得体会1
1988年3月,刘秀祥出生在贵州望谟县一个偏僻的农村里,他上面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哥哥,家中条件不太好,勉强有口饭吃。
不幸的是,在刘秀祥4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因病去世,家中的顶梁柱倒了,天塌了。
母亲因受不了打击,精神出现问题,一家人眼看就要没饭吃了,刘秀祥的姐姐和哥哥决定辍学回来干活,只让弟弟一个人坚持上学。
姐姐后来对刘秀祥说:“无论生活再苦,都要坚持读书,并且要出人头地。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好好学习。对于我们这个家庭背景来说,读书才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道路。”
刘秀祥将这一句话铭记在心,开始努力学习,可现实并不会因为你不认输就轻易放过你,等待刘秀祥的苦难,才刚刚开始。
刘秀祥11岁那年,突来的大冰雹把田里的庄稼全毁了,一家四口顿时陷入绝境.
年仅17岁的姐姐最终决定嫁人来逃离这样的苦难生活,而哥哥把家里唯一值钱的耕牛给卖了,然后拿着钱远走高飞……
一连串的'打击让刘秀祥母亲的病情更加严重,已经到了生活无法自理的程度,而此时,小小的刘秀祥也没有能力撑起这个家,怎么办?
命运虽然残忍,但刘秀祥不肯低头,他把家里的田地全租出去,换来每年500斤的粮食,勉强够自己和母亲吃。
每逢周末,他还跟着村里人上山挖药材卖,用赚来的钱买油盐,还有母亲要吃的药,就这样过了两年,小学毕业的时候,刘秀祥以全县第三的成绩考上了重点中学。
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由于成绩足够优异,考虑到刘秀祥家的困难,学校决定让他免费入学。
为了照顾母亲,刘秀祥把她一起带到学校所在的县城,因为身上没钱,租不起房子,他就在附近的山坡上搭了个草棚,便成了母子俩临时的家。
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刘秀祥一下课就去捡废品,每个月能挣20块钱,这一点钱根本不够用,他们能活下来的惟一法宝就是省。
刘秀祥和母亲每天吃的都是白开水泡饭,有时候他会去菜市场捡一些别人丢掉的烂菜叶,这就算是“加餐”,猪肉?那是想都不敢想的奢侈品。
这样的日子过了三年,刘秀祥以优异的成绩考进当地最好的高中,还攒了600块钱。
去高中学校报到时,刘秀祥依旧带着母亲,此时学校附近没有了供他搭草棚的山坡,他就花200块一年的价钱,租了一个农户家里不用的猪圈,这就成他与母亲的住所。
刘秀祥的日子依旧过得很苦,他学习的时间比别人少,但成绩依旧名列前茅,按照他的成绩,考上大学是板上钉钉的事,结果因为压力过大,考前一周他生病了。
刘秀祥想过放弃,但他无意中看到自己在日记中曾写过的一段话:“当你抱怨没有鞋穿时,回头一看,发现别人竟然没有脚。”
是啊,刘秀祥起码还有个妈妈,他还有家,于是他重整旗鼓,准备再考一次,再难再苦都不能将他打倒。
苍天不负有心人,20xx年,刘秀祥如愿以偿考上了山东临沂大学,他依旧带着自己的母亲去上学。
而他“千里背母上大学”的事迹,被《人民日报》及多家中央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也感动了无数人。
学习刘秀祥先进事迹心得体会2
刘秀祥是贵州省望谟县高级实验中学的副校长,但他更为人熟知的一个身份,则是12年前“千里背母上大学”的主人公。
1986年3月,刘秀祥出生于望谟县弄林村,幼年时父亲因病去世,母亲因伤心过度患上了精神疾病,他快乐无忧的童年就此戛然而止。小学三年级时,哥哥姐姐外出谋生,母亲病情加重,家庭生活的重担全压在了刘秀详稚嫩的双肩上。
刘秀祥的名字是他自己取的,“我是‘秀’字辈,我希望我和母亲能够平平安安,便给自己取名‘秀祥’”。
年纪轻、体格小,种不了地,刘秀祥便将自家的'土地转租给他人,租金为每年500斤稻谷,加上村里发的救济粮,他和母亲的口粮有了保障。
1995年,刘秀祥走进学堂,尚且年幼的他笃定: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
这种信念一直支撑着他,20xx年小学毕业考试,刘秀祥排名全县第三,但由于经济原因未能入读当时望谟县最好的中学,而是免费入读了县城的一所民办学校,并且带着母亲。
初到县城时没钱租房,他用稻草在学校旁的山坡上搭了间棚子,屋前空地上挖个坑,架上铁锅,便是厨房。
初中三年,刘秀祥放学后就去拾荒,周末则四处打零工,这样每周能挣20多元,勉强维持母子俩的生活。
初中毕业后,刘秀祥考入了安龙县第一中学,他带着母亲离开望谟,继续求学之路。虽自诩为“打不死的小强”,他仍第一次感到了恐惧和害怕,“一切都是陌生的,没有认识的人,也不熟悉环境”。
初到安龙,刘秀祥身上只有600多元钱,那是他和老乡去遵义修水电站挣的,但这并不足以让他租下一间房屋居住。无奈之下,他以每年200元的价格,租下了农户家闲置的猪圈。猪圈四面通透,他找来编织袋遮挡起来——就是家了。
和初中时一样,刘秀祥依旧一边努力学习,一边利用课余时间赚钱维持生计,他累并憧憬着。
但命运却再次“捉弄”了他,高考前一周,刘秀祥病倒,最终以6分之差落榜了。
高考的失利让刘秀祥内心满是绝望,甚至想过轻生。然而翻看从前日记本里的一句话让他又看到了希望:“当你抱怨没有鞋穿时,回头一看,发现别人竟然没有脚”。
“跟那些孤儿相比,我至少还有母亲,只要她在,我就有家。”刘秀祥说,回家后能叫一声“妈”,他就觉得很幸福。
他决定再战高考,并说服一家私立学校的校长接收他入校复读。
20xx年,刘秀祥考入临沂大学(原临沂师范学院),拿到通知书后,他抱着母亲大哭一场。当年9月,他再次带着母亲北上山东求学。
他在捡拾废品时,他在不分昼夜连续打工18小时时,他在连续12天没吃过一顿饭时,没人知道他,没人知道他是怎样扛下来的。越做事,能力越强,越不做,越没有能力。苦难磨炼了强大的意志,苦难磨炼了高强度的学习和工作能力。
学习刘秀祥先进事迹心得体会3
在望谟县的这三年,刘秀祥经常去各个村里开会、家访,一遍又一遍地给家长和孩子们做思想工作,鼓励他们让孩子学习。
三年,刘秀祥跑遍了每一个村子,跑坏了几辆摩托车,在这样的努力下,当地的风气逐渐被改变,家长们非常赞成让孩子努力学习,而孩子们的成绩也一步步高升,望谟县的干部说:“刘秀祥把自己的故事传递给人们,让无数人感到励志,因为这是活生生存在的例子,不是虚假的。”
三年的时间一下子就到了,可是刘秀祥知道自己走不了,望谟县还需要他,学生们还需要他,深思之后,刘秀祥没有离开,而是留了下来。
渐渐的',刘秀祥的名声传了出来,很多人都找他去做演讲,对于这样的要求,刘秀祥从不拒绝,但也不要钱,他说要自己去演讲可以,必须资助我们这边的两个孩子上学。
8年过去了,刘秀祥帮助的学生达到了1900人,这些孩子都一一上了大学,走出贫困山区。20xx年,刘秀祥被调任为望谟县实验高中副校长,他开始帮助更多的学生。
刘秀祥就像蒲公英的种子,洒在望谟县的大地上,给这片土地带来无尽的生机。
学习刘秀祥先进事迹心得体会4
8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在这期间,刘秀祥把望谟县的教育带出另一片天地。
20年前,望谟县本科上线率为0,整个县有十万余人文化水平在小学及以下。
20xx年到20xx年,望谟县中考成绩400分以上的人数从358人突破1000人,中考平均分位居州排名第三名;本科上线率也从12.26%到如今的63.44%,要知道这些学生当初中考的成绩平均只有336分,如今却考上了本科,刘秀祥的鼓励对这个县的改变之大不言而喻。
随着孩子们学业有成,回到故乡,望谟县的贫困程度也在逐年下降,到今年,望谟县的贫困率已经不足3.6,经济发展越来越好。
今年,刘秀祥被成功评选为“最美教师”,这个曾经睡猪圈,背母上学的男孩,如今用自己的故事和行动,改变了无数贫困地区学子的命运。在被评选为“最美教师”之后,刘秀祥成立了一家工作室,专门对老师的德育进行培训,他说只有更多优秀的老师,才能培育出更多优秀的.学生。
在望谟县的8年里,刘秀祥从未放弃一名学生,他说:“我相信,任何一个孩子都值得更好的未来。无论他出生在北京上海,还是我们贵州望谟。”
无论是扎根望谟的刘秀祥,还是为学生失去双腿的张丽莉,这些老师们都在用自己的人生和努力,去改变下一代人的命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现在,这些“最美教师”们的故事,还在继续,愿我们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学习刘秀祥先进事迹心得体会5
1988年3月,刘秀祥出生在贵州望谟县一个偏僻的农村里,他上面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哥哥,家中条件不太好,勉强有口饭吃。
不幸的是,在刘秀祥4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因病去世,家中的顶梁柱倒了,天塌了。
母亲因受不了打击,精神出现问题,一家人眼看就要没饭吃了,刘秀祥的姐姐和哥哥决定辍学回来干活,只让弟弟一个人坚持上学。
姐姐后来对刘秀祥说:“无论生活再苦,都要坚持读书,并且要出人头地。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好好学习。对于我们这个家庭背景来说,读书才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道路。”
刘秀祥将这一句话铭记在心,开始努力学习,可现实并不会因为你不认输就轻易放过你,等待刘秀祥的苦难,才刚刚开始。
刘秀祥11岁那年,突来的大冰雹把田里的庄稼全毁了,一家四口顿时陷入绝境.
年仅17岁的姐姐最终决定嫁人来逃离这样的苦难生活,而哥哥把家里唯一值钱的耕牛给卖了,然后拿着钱远走高飞……
一连串的打击让刘秀祥母亲的病情更加严重,已经到了生活无法自理的.程度,而此时,小小的刘秀祥也没有能力撑起这个家,怎么办?
命运虽然残忍,但刘秀祥不肯低头,他把家里的田地全租出去,换来每年500斤的粮食,勉强够自己和母亲吃。
每逢周末,他还跟着村里人上山挖药材卖,用赚来的钱买油盐,还有母亲要吃的药,就这样过了两年,小学毕业的时候,刘秀祥以全县第三的成绩考上了重点中学。
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由于成绩足够优异,考虑到刘秀祥家的困难,学校决定让他免费入学。
为了照顾母亲,刘秀祥把她一起带到学校所在的县城,因为身上没钱,租不起房子,他就在附近的山坡上搭了个草棚,便成了母子俩临时的家。
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刘秀祥一下课就去捡废品,每个月能挣20块钱,这一点钱根本不够用,他们能活下来的惟一法宝就是省。
刘秀祥和母亲每天吃的都是白开水泡饭,有时候他会去菜市场捡一些别人丢掉的烂菜叶,这就算是“加餐”,猪肉?那是想都不敢想的奢侈品。
这样的日子过了三年,刘秀祥以优异的成绩考进当地最好的高中,还攒了600块钱。
去高中学校报到时,刘秀祥依旧带着母亲,此时学校附近没有了供他搭草棚的山坡,他就花200块一年的价钱,租了一个农户家里不用的猪圈,这就成他与母亲的住所。
刘秀祥的日子依旧过得很苦,他学习的时间比别人少,但成绩依旧名列前茅,按照他的成绩,考上大学是板上钉钉的事,结果因为压力过大,考前一周他生病了。
刘秀祥想过放弃,但他无意中看到自己在日记中曾写过的一段话:“当你抱怨没有鞋穿时,回头一看,发现别人竟然没有脚。”
是啊,刘秀祥起码还有个妈妈,他还有家,于是他重整旗鼓,准备再考一次,再难再苦都不能将他打倒。
苍天不负有心人,20xx年,刘秀祥如愿以偿考上了山东临沂大学,他依旧带着自己的母亲去上学。
而他“千里背母上大学”的事迹,被《人民日报》及多家中央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也感动了无数人。
学习刘秀祥先进事迹心得体会6
在望谟县的这三年,刘秀祥经常去各个村里开会、家访,一遍又一遍地给家长和孩子们做思想工作,鼓励他们让孩子学习。
三年,刘秀祥跑遍了每一个村子,跑坏了几辆摩托车,在这样的努力下,当地的风气逐渐被改变,家长们非常赞成让孩子努力学习,而孩子们的成绩也一步步高升,望谟县的干部说:“刘秀祥把自己的故事传递给人们,让无数人感到励志,因为这是活生生存在的例子,不是虚假的。”
三年的时间一下子就到了,可是刘秀祥知道自己走不了,望谟县还需要他,学生们还需要他,深思之后,刘秀祥没有离开,而是留了下来。
渐渐的.,刘秀祥的名声传了出来,很多人都找他去做演讲,对于这样的要求,刘秀祥从不拒绝,但也不要钱,他说要自己去演讲可以,必须资助我们这边的两个孩子上学。
8年过去了,刘秀祥帮助的学生达到了1900人,这些孩子都一一上了大学,走出贫困山区。20xx年,刘秀祥被调任为望谟县实验高中副校长,他开始帮助更多的学生。
刘秀祥就像蒲公英的种子,洒在望谟县的大地上,给这片土地带来无尽的生机。
学习刘秀祥先进事迹心得体会7
20xx年,刘秀祥的故事被媒体报道后,各种帮助也随之而来。临沂大学为他和母亲提供了临时住处,并给他安排了勤工助学岗位。
入学后,不少热心人士和企业都曾表示愿意提供帮助,但都被他拒绝了。刘秀祥说,他害怕别人是因为可怜他而提供帮助,“我觉得人活着不应该让他人觉得可怜,而是让人觉得可亲和可敬”。
虽然拒绝他人帮助,但刘秀祥却积极帮助他人。
大学期间,他课余时间外出做兼职,并将部分收入寄回贵州,用以支持初中拾荒时认识的三个弟弟妹妹上学。“我每个月给他们每个人寄300元的生活费。”刘秀祥说,两个弟弟妹妹后来考上了大学,现在有着不错的工作。
20xx年,刘秀祥即将大学毕业,最初他并不打算回贵州工作,而是计划在外省找一份好工作,然后将工资寄回去,帮助老家那些像曾经的.他一样需要帮助的人。
刘秀祥收到了不少企业的橄榄枝,但从家乡打来的一通电话,让他改变了想法。
电话是初中拾荒时认识的一个妹妹打来的,她告诉刘秀祥,自己不想读书,准备结婚了。
学习刘秀祥先进事迹心得体会8
润物无声,正能量感染师生
越是偏僻贫穷的地方,越需要优质的教育,也更加需要优秀的老师,从农村走出来的刘秀祥感同身受。
刘秀祥说,阻断贫困代际相传,核心就是教育。如果一个贫困地区的'娃娃能够通过读书走大山,那他的下一代命运就会不一样。
当一名合格的教师要有思想、境界和格局。
“现在读书的孩子,未来要挑起这个国家发展的大梁。如果老师没有思想、境界和格局,是无法帮助孩子们承担起这些重任的。”如果以这个标准来衡量老师这个职业,刘秀祥认为,“自己要努力的地方还有很多……”
在望谟县实验高中,刘秀祥办起了工作室,主要进行教师组团式培训。“工作室在今年6月开始动工建直录播室,目前已投入使用,计划每一期招25至30名学员,主要针对黔西南州德育教育相对薄弱的学校,负责德育工作的老师。”
“他是个很拼的人,是个很有激情的人,是个充满正能量的人。”同事杨通鸿评价刘秀祥。
有一次,杨通鸿和刘秀祥一起查寝,发现一个学生没在寝室,便在校园内四处寻找。
找到学生后,刘秀祥并没有教训学生,反而给学生穿上棉衣,开口第一句就是:天气冷,先穿上衣服!“这样的方式瞬间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在我看来,这才是教育。”杨通鸿说。
成风化人,润物无声。刘秀祥用自己的一举一动影响着老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刘秀祥极力反对“以分数论英雄”。他认为,教育最根本的是树人,要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而不是“立分树人”。要通过正确的引导,为学生树立起正确价值观。
20xx年,望谟实验高中在校生2700多名,748人参加高考,318人本科上线,但刘秀祥丝毫不敢懈怠:“教学的路还很长,讲台上的每分钟都值得珍惜。走好当下每一步,就是成功。”
学习刘秀祥先进事迹心得体会9
20xx年,刘秀祥的故事被媒体报道后,各种帮助也随之而来。临沂大学为他和母亲提供了临时住处,并给他安排了勤工助学岗位。
入学后,不少热心人士和企业都曾表示愿意提供帮助,但都被他拒绝了。刘秀祥说,他害怕别人是因为可怜他而提供帮助,“我觉得人活着不应该让他人觉得可怜,而是让人觉得可亲和可敬”。
虽然拒绝他人帮助,但刘秀祥却积极帮助他人。
大学期间,他课余时间外出做兼职,并将部分收入寄回贵州,用以支持初中拾荒时认识的三个弟弟妹妹上学。“我每个月给他们每个人寄300元的生活费。”刘秀祥说,两个弟弟妹妹后来考上了大学,现在有着不错的工作。
20xx年,刘秀祥即将大学毕业,最初他并不打算回贵州工作,而是计划在外省找一份好工作,然后将工资寄回去,帮助老家那些像曾经的.他一样需要帮助的人。
刘秀祥收到了不少企业的橄榄枝,但从家乡打来的一通电话,让他改变了想法。
电话是初中拾荒时认识的一个妹妹打来的,她告诉刘秀祥,自己不想读书,准备结婚了。
通话很短,却改变了刘秀祥的想法。
刘秀祥说,听到妹妹的决定后,他很震惊、心酸,觉得自己必须回去。
就这样,离开望谟八年后,刘秀祥又带着母亲回到家乡,成为打易中学的一名历史老师,不久后被调入望谟县民族中学任教。20xx年8月,望谟县高级实验中学成立,他被任命为副校长。
曾经拼尽全力守护梦想的刘秀祥,成了别人的“守梦人”。
刘秀祥说,现在学生最大的问题是迷惘,不明白为什么要读书。他想通过自身经历,告诉那些处于迷惘中的孩子:人生必须有梦想。“如果我没有梦想的话,可能早就放弃了。”
为此,除了常规教学和处理行政事务,刘秀祥还会应邀到各个地方演讲。目前,他已经演讲超过1000场,足迹遍布贵州各市(州),今年8月份还应邀去了浙江宁波。
近年来,刘秀祥先后被授予“中国好教师”“中国五四青年奖章”“最美教师”等荣誉称号,也曾有机会去到更好的平台发展,但他都婉拒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出去可能对我自己会更好,但我更愿意留在这里。”
【学习刘秀祥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学习刘秀祥先进事迹07-22
学习刘秀祥先进事迹心得体会09-18
学习刘秀祥先进事迹心得体会01-13
刘秀祥先进事迹01-09
学习刘秀祥先进事迹7篇10-18
学习刘秀祥先进事迹(7篇)10-19
学习刘秀祥先进事迹(精选14篇)10-12
学习刘秀祥先进事迹精选7篇01-27
刘秀祥先进事迹心得体会01-05
学习刘秀祥先进事迹心得体会3篇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