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汇编15篇)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成绩已属于过去,新一轮的工作即将来临,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计划了。什么样的计划才是好的计划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1
为了更好、更有效地组织复习,让学生更系统的掌握本学期的学习内容,特制定本复习计划。
一、复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三册。
1、1——9的口诀
表内乘除法计算、口诀的运用(逆运用)、规律的填写
2、时间
看钟表写时刻并算出经过的时间、时间换算、时间单位填写、看时间画针。
3、应用题
求几个几是多少和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乘法应用题;
关于平均分和求倍数的除法应用题;
根据统计图表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等。
4、路线与位置
辨认方向、按地址画地方、识别路线图
5、观察物体
从不同方向辨认物体的形状(立体图)
6、统计与猜测
看统计图完成统计表,再解决问题或提出再解决;
摸球,用“可能”、“一定”、“不可能”填空、连线或写一句话
二、复习重、难点:
1、表内乘除法。
2、方向与位置。
3、时、分、秒。
三、复习目标:
1、记住乘法的意义和各部分的名称;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会用乘法口诀熟练的计算表内乘法。
2、记住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的名称以及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会用乘法口诀熟练地求商。
3、知道站在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会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简单物体的形状。
4、会在实景中辨认东、南、西、北,并能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5、能结合生活实际认识钟面,认识时分秒;掌握时分秒之间的关系;能够准确读出钟面上的时间;结合自己生活的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会计算比较简单的经过时间及单位换算。
6、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此简单的问题;在简单的猜测活动中初步感受不确定与确定的现象。
7、根据具体情境提出可以用乘除法解决的问题,正确列出乘除法算式,会解决有关乘除法的实际问题。
四、复习时间及内容安排
复习时间复习内容具体知识复习重难点课时安排
19日——22日
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
第二、七单元:乘法口诀
第四、八单元:分一分与除法
第六单元:时分秒
1、能熟练正确地记住每一句口诀,能根据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并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除法。
2、体会、理解乘法、除法的意义。发现、提出并解决一些简单的用乘法、除法解决的问题。
3、能准确认读钟面上的时刻,理解和熟练运用1时=60分,1分=60秒,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4、能根据钟面说出经过的时间。
重点:
1、表内乘法、除法的口算;
2、钟面时间的认读;1时=60分,1分=60秒;时间的经过。
难点:运用表内乘法、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和时间的经过。 5课时
23日空间与图形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
1、能正确辨认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2、在实际情境中,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会辨认其余三个方向;会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3、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会描述图中的路线。重点:
1、能正确辨认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2、描述物体的位置和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难点: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6日统计和猜测
1、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2、知道事情的可能性(确定的、不确定的)。重、难点: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1课时
27日实践与综合应用
1、通过复习,发现学生以前学习知识中的还存在问题,及时改正。
2、通过复习,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形成知识网络。重点:通过复习发现学生以前知识中的问题,及时帮助学生纠正,加深记忆,形成一定的知识网络。
28日——31日综合练习与讲评通过综合练习、讲评,提高学生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计算的速度、正确率以及解题方法、策略的灵活运用。 6课时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2
一、学生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本期学习,理解了乘法除法含义,能记住2—9的乘法口诀,并应用口诀进行乘除法得相关计算及解决一些简单得实际问题。通过对元、角、分和厘米、米的认识,有了较为感性、具体的认识。在“图形的变化”中,学生拓展了空间感受能力,加强了空间观念。
但是由于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得原因,学生对综合运用知识得能力还处于不太高的水平,还需要在老师得引导下系统得对所学得知识进行整理与归纳,加深对新知识得理解与掌握,才能进一步提高运用知识得能力与水平。重视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来复习。要通过大量图片,实物模型,进行操作、观察,归纳知识。将学生的零散知识集中起来,使知识纵成行、横成片,形成互相联系的知识网络。复习中要实中求活,让学生主动复习。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要重视学生创性精神的培养。把握好教学要求,不偏高,使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精选习题,不搞题海。采用变换练习的方式,开展游戏活动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进对学生评估,错了自己订正可以加分,促使学生检查、分析错误,不断提高。加强对中下生进行个别辅导。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特别是对学困生要降底要求,可针对理解能力较弱,从计算题入手来提高成绩,如计算的准确性及速度。
二、复习内容:
本册教材共分九个单元:加与减、购物、数一数与乘法、图形的变化、2~5的乘法口诀、测量、分一分与除法、6~9的乘法口诀、除法。以上各单元内容涉及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与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三大领域的两个整理与复习穿插在乘法与除法的学习后面,对知识的中段复习起到了很好的总结作用。而最后的总复习对整册的知识点进行了整体的浓缩和提炼。
三、指导思想:
复习的目的既要帮助学生整理知识,使知识条理化,形成体系,又要适当进行技能的训练,以培养学生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在此过程中,重点是帮助学困生,查漏补缺,解决他们在知识与技能上的缺失。
四、复习目标:
1、经历对本学期各个领域所学知识进行梳理的过程,初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良好习惯,感受复习的作用 。
2、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能在购物情境中进行有关人民币的简单计算;结合具体情境,加深理解乘法、除法和倍的意义,熟记2~9的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
3、结合动手操作活动进一步感知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积累活动经验;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测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4、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五、复习重点、难点:
1、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的加与减,乘、除法的意义,表内乘、除法,人民币的认识及其简单计算等相关知识。
2、进一步理解、掌握测量、图形的变化等相关知识。
3、使知识系统化,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
六、复习课时划分:
1课时:乘除法意义及计算
2课时:解决问题
2课时:元、角、分及综合练习
1课时:图形的变化
1课时:测量
3课时:专项训练
3课时:期末模拟考试
七、提高质量措施:
1、把定位辅导落到实处,对于基础的知识让学生一定掌握,并在此基础上能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
2、有条理有针对性地进行整理与系统复习,使学生对知识能系统掌握。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做好提优补差工作,开展“二帮一”活动,提高后进生的成绩,使后进生提高的同时,使帮助后进生的学生也有所提高。
4、定期进行测试,提高学生的能力,做到讲练结合。
5、加强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教育学生在做题目的时候,先审清题意,然后再做。做题的过程中做到仔细、认真。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3
(一)复习内容
复习乘、除法的含义、乘法口诀、表内乘除法计算及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复习常见的平面图形、线段和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以及用厘米和米测量物体和线段的长度、画指定长度的线段等;复习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认识,用合适的方式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等内容;复习时间单位时、分、秒及统计与可能性等内容。
(二)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是全册教科书的复习与整理。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本学期所学知识和方法的理解,沟通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进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复习目标
乘、除法计算: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乘、除法的含义,体会乘除法的内在联系;能熟记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及相应的除法,能正确口算简单的乘加、乘减、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式题,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计算能力。
使学生能联系乘、除法的含义,正确解答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以及有关平均分的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从实际情境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以及合理选择信息解决问题的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认识时、分、秒:使学生进一步感受1时、1分、1秒的持续时间,能结合日常生活情境合理选择时间单位表示相应的时间,能正确说出钟面上表示的是几时几分。
平面图形、长度单位: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的基本特征;进一步感受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能结合具体的事物选择合理的长度单位表示相应的长度,能用厘米和用米作单位测量、估计物体或线段的长度,会画指定长度的线段(限整厘米)。
确定位置、观察物体: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像“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能在现实情境或平面图上正确分辨东、南、西、北;能正确区分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看到的同一个物体的不同图形;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借助直观进行思考的能力。
统计和可能性: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掌握用方块图表示统计结果的方法;在具体的活动中,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
综合运用:使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在回顾整理、练习应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进一步体验与同学合作交流以及成功获得数学知识的乐趣,激发主动学习的愿望,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复习重点
使学生在理解乘除法含义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和价值,能熟练的口算表内乘除法,并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有关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五)复习难点
1、初步体验数据的整理过程,认识简单的统计图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获取需要的信息,建立初步的统计意识和统计观念。
2、使能在现实情境或平面图上正确分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训练、提高学生的方向感。
3、感受1时、1分、1秒的持续时间及1米和1厘米的实际长度,建立时间和长度的概念,形成初步的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
4、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六)复习策略
1、帮助学生对本学期所学内容进行分类梳理,使学生对全册教材内容有个整体的认识和把握,并指导学生找出各自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训练。
2、以教材、教参为中心,精心挑选例题、习题,丰富变式练习。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重难点内容精讲精练,适当拓展延伸。
3、加强对小组长的培养和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指导,大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4、加强对中下游学生的个别辅导,补缺补差,力求人人达标。
课时安排:共4课时(另准备4课时机动)。
第一课时:复习乘、除法的含义,乘法口诀及表内乘除法的计算,完成期末复习第1~6题。
第二课时:复习用学过的乘、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完成期末复习第7~9题。
第三课时:复习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认识,厘米和米的认识,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线段的长度、画指定长度的线段,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认识,用合适的方式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完成期末复习第10~17题。
第四课时:复习时间单位时、分、秒及统计与可能性等内容。完成期末复习第18~20题。
参考书目:江苏教育出版社的《教师教学用书》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4
一、复习内容:
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观察物体,统计和数学广角
二、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分析:
通过分析学校组织的10、11月份月考及我个人组织的几次测验成绩,我发现二(3)班大部分学生对本期所学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好,但有关概念部分学生掌握的较差。主要表现在平时训练时学生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模糊不清。计算方面有90%的学生已经过关,个别学生由于学习习惯差计算经常出错。在能力方面,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较强,做思考题比以前有明显的进步,通过期末总复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有一定的提高。
三、复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和进一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熟练运用乘法口决进行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米和厘米的长度概念,熟记1米=10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并形成估计长度的意识。
4、进一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熟悉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三角板迅速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和画线段、角和直角。
5、继续辩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和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现象。
6、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继续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并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认识条形统计图形(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和问题。
7、进一步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形成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四、复习重、难点:
复习重点:100以内笔算加减法、乘法口决表是教学重点。
复习难点:画直角,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及推力能力。
五、复习内容及时间的安排:
1、长度单位——1课时
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米和厘米厘米的长度概念,熟记1米=10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并形成估计长度的意识进一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
2,角的初步认识——1课时
熟悉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三角板迅速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和画线段、角和直角。
3.观察物体和统计——1课时
继续辩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和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现象。
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继续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并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认识条形统计图形(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和问题。
4.数学广角——1课时
进一步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形成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5、100以内的加减法——2课时
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和进一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6、表内乘法(一)(二)——2课时
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熟练运用乘法口决进行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7、应用题——1课时
进一步理解两个以上的数量关系,如比多比少,几是几的几倍等。
8、综合复习、查漏补缺——5课时
六、复习的具体措施
1、总复习不是单纯的复习练习,而是要将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知识网络,要分几条线把新旧知识系统起来,把知识纵横联系起来。本册教学内容可以分计算和应用题两条线,把知识串起来,确立复习的重点,有的放矢的搞好复习工作。
2、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复习。游戏是低年级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复习,在复习中玩,在玩与复习相结合中发展。如复习表内乘法,让学生玩猜一猜、对口令、接龙等游戏,加深记忆,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在复习乘法口诀时,既要注意全面,同时,要注意有所侧重。如7——9的乘法口诀,数目比较大,学生容易出现错误,应该多让学生做些练习。又如加减法计算的复习,不能出现单纯的题海练习,这样学生会厌倦的。可以设计多种多样的游戏活动,也可创和情境,学生边玩边熟练加减法的正确计算,是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
3、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习的内容综合化,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如设计学生调查班级同学最喜欢的季节或最喜欢的学科,学生在调查中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绘制成统计图和统计表,根据表中的数据,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个专题活动中学生复习了统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等知识,同时发展了学生的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等能力,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5
为了在的期末复习中使学生能够更加科学、高效地进行复习,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制定复习计划:
一、学情分析:
学生在数学学习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部分学生的口算速度比较慢,笔算的正确率不高;
(2)不能正确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还比较差;
(4)学生的学习习惯还不够好,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
(5)学生独立审题的能力还有待加强训练.
二、复习内容:
1、万以内数的认识;
2、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
3、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
4、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
5、图形与拼组;
6、克、千克、吨的认识;
7、两位数乘一位数;
8、三位数乘一位数;
9、统计;
10、总复习。
三、复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本学期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知识的整理与复习的全过程,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加深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对知识的整理与复习,逐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习惯,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四、复习重、难点:
重点:
1.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2.进一步明确长度单位、重量单位之间的关系能正确选择并合理运用。
难点:通过复习进一步熟悉数量间的基本关系,能正确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方法措施:
1.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反思的习惯。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把握好知识的重点、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学生容易出错,学生掌握不好的地方,缺漏的知识,在复习时,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加强,使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2.对于解决问题的复习,可灵活运用教材,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就近取材创设情境。复习时不能局限于就题论题,应着重分析题目里的`数量关系,了解条件与问题的关系,能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还要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解题能力。
3.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精选习题,设计多种形式进行复习。如通过游戏、实践操作和设计综合性的复习题,提高学生复习的兴趣,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以提高复习的效率。还要反思错题(如:计算类、解决问题类),找出错误原因,吸取教训。
4.对于基础知识如:竖式、验算、估算等常规性题目,实行天天练习,准备一个练习本,每天练习5道题。
5.注意因材施教,加强培优补差。复习要面向全体学生。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让他们通过复习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课堂上要特别注意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多想,多说、多做,能在小老师的帮助下认真及时地完成作业。对学困生的每天作业做到面批面改,及时过关。做到每天堂堂清,不拖欠。对学困生要有爱心和耐心,要对他们温和,循循善诱,让他们喜欢数学,帮助他们掌握好最基本的知识和形成最基本的技能。
总之,在最后的总复习阶段就是要做到:讲练结合,点线结合。先各个知识点突破,再知识点综合,最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六、复习步骤:
1、单元复习。
2、知识块综合复习+模拟测试
3、考前动员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6
为了在的期末复习中使学生能够更加科学、高效地进行复习,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制定复习计划:
一、学情分析:
学生在数学学习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部分学生的口算速度比较慢,笔算的正确率不高;
(2)不能正确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还比较差;
(4)学生的学习习惯还不够好,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
(5)学生独立审题的能力还有待加强训练.
二、复习内容:
1、万以内数的认识;
2、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
3、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
4、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
5、图形与拼组;
6、克、千克、吨的认识;
7、两位数乘一位数;
8、三位数乘一位数;
9、统计;
10、总复习。
三、复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本学期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知识的整理与复习的全过程,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加深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对知识的整理与复习,逐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习惯,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四、复习重、难点:
重点:
1.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2.进一步明确长度单位、重量单位之间的关系能正确选择并合理运用。
难点:通过复习进一步熟悉数量间的基本关系,能正确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方法措施:
1.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反思的习惯。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把握好知识的重点、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学生容易出错,学生掌握不好的地方,缺漏的知识,在复习时,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加强,使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2.对于解决问题的复习,可灵活运用教材,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就近取材创设情境。复习时不能局限于就题论题,应着重分析题目里的数量关系,了解条件与问题的关系,能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还要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解题能力。
3.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精选习题,设计多种形式进行复习。如通过游戏、实践操作和设计综合性的复习题,提高学生复习的兴趣,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以提高复习的效率。还要反思错题(如:计算类、解决问题类),找出错误原因,吸取教训。
4.对于基础知识如:竖式、验算、估算等常规性题目,实行天天练习,准备一个练习本,每天练习5道题。
5.注意因材施教,加强培优补差。复习要面向全体学生。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让他们通过复习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课堂上要特别注意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多想,多说、多做,能在小老师的帮助下认真及时地完成作业。对学困生的每天作业做到面批面改,及时过关。做到每天堂堂清,不拖欠。对学困生要有爱心和耐心,要对他们温和,循循善诱,让他们喜欢数学,帮助他们掌握好最基本的知识和形成最基本的技能。
总之,在最后的总复习阶段就是要做到:讲练结合,点线结合。先各个知识点突破,再知识点综合,最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六、复习步骤:
1、单元复习。
2、知识块综合复习+模拟测试
3、考前动员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7
一、复习目的: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探索并理解乘法口诀,能熟练口算表内乘除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学生在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等活动中熟练认识几边形,会测量具体物体的长度,并会叙述第几排第几个,描述物体的位置。
3、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会用东南西北等词语描述物体之间的相应的位置关系。
5、学会认读钟面上的时刻。
6、感受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二、复习重难点
复习重点:使学生在理解乘除法含义的基础上探索并理解乘法口诀,能熟练的口算表内乘除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复习难点:初步体验数据的整理过程,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象形统计表,会填补相应的图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且回答简单的问题,以及认读几时几分的方法、经过的时间。
三、复习措施
1、将学生的零散知识集中起来,使知识纵成行、横成片,形成互相练习的知识网络。
2、采用变换练习的方法,开展游戏活动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加强表内乘除法的练习。
4、加强对中下生的个别辅导。
四、复习内容
(一)说一说与乘除法
1、加法:几个相同加数相加
2、乘法的意义: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和的简便运算。(几个几相加)
3、记住乘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二)乘除法
1、熟背九九表内的乘法口诀计算乘除法。
2、学会根据口诀或一个数写出几个算式。
3、运用表内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观察物体
1、弄清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看到的面是不同的。
2、知道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
六、方向与位置
1、知道平面上的四个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运用四个方向说说:谁在谁的哪面、向哪个方向走到哪。
七、时分秒
1、知道时分秒的有关知识。
2、巩固时分秒之间的进率:
分针走一圈是60分,正好是1时,即1时=60分
秒针走一圈是60秒,正好是1分,即1分=60秒
3、能正确认读、写几时几分的时刻。
整时: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读几时。
几时几分: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分针走过几小格就是几分,合起来就读几时几分。
八、统计与猜测
1、复习统计的方法:调查、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
2、猜测可能性:一定、可能、不可能。
3、应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说一句话和解决问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8
(一)复习内容
复习乘、除法的含义、乘法口诀、表内乘除法计算及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复习常见的平面图形、线段和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以及用厘米和米测量物体和线段的长度、画指定长度的线段等;复习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认识,用合适的方式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等内容;复习时间单位时、分、秒及统计与可能性等内容。
(二)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是全册教科书的复习与整理。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本学期所学知识和方法的理解,沟通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进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复习目标
乘、除法计算: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乘、除法的含义,体会乘除法的内在联系;能熟记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及相应的除法,能正确口算简单的乘加、乘减、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式题,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计算能力。
使学生能联系乘、除法的含义,正确解答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以及有关平均分的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从实际情境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以及合理选择信息解决问题的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认识时、分、秒:使学生进一步感受1时、1分、1秒的持续时间,能结合日常生活情境合理选择时间单位表示相应的时间,能正确说出钟面上表示的是几时几分。
平面图形、长度单位: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的基本特征;进一步感受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能结合具体的事物选择合理的长度单位表示相应的长度,能用厘米和用米作单位测量、估计物体或线段的长度,会画指定长度的线段(限整厘米)。
确定位置、观察物体: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像“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能在现实情境或平面图上正确分辨东、南、西、北;能正确区分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看到的同一个物体的不同图形;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借助直观进行思考的能力。
统计和可能性: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掌握用方块图表示统计结果的方法;在具体的活动中,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
综合运用:使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在回顾整理、练习应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进一步体验与同学合作交流以及成功获得数学知识的乐趣,激发主动学习的愿望,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复习重点
使学生在理解乘除法含义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和价值,能熟练的口算表内乘除法,并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有关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五)复习难点
1、初步体验数据的整理过程,认识简单的统计图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获取需要的信息,建立初步的统计意识和统计观念。
2、使能在现实情境或平面图上正确分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训练、提高学生的方向感。
3、感受1时、1分、1秒的持续时间及1米和1厘米的实际长度,建立时间和长度的概念,形成初步的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
4、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六)复习策略
1、帮助学生对本学期所学内容进行分类梳理,使学生对全册教材内容有个整体的认识和把握,并指导学生找出各自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训练。
2、以教材、教参为中心,精心挑选例题、习题,丰富变式练习。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重难点内容精讲精练,适当拓展延伸。
3、加强对小组长的培养和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指导,大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4、加强对中下游学生的个别辅导,补缺补差,力求人人达标。
课时安排:共4课时(另准备4课时机动)。
第一课时:复习乘、除法的含义,乘法口诀及表内乘除法的计算,完成期末复习第1~6题。
第二课时:复习用学过的乘、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完成期末复习第7~9题。
第三课时:复习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认识,厘米和米的认识,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线段的长度、画指定长度的线段,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认识,用合适的方式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完成期末复习第10~17题。
第四课时:复习时间单位时、分、秒及统计与可能性等内容。完成期末复习第18~20题。
参考书目:江苏教育出版社的《教师教学用书》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9
一、复习内容:
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观察物体,统计和数学广角。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本期所学基础知识掌握的一般,有关概念部分学生掌握的较差,主要表现在平时训练时学生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模糊不清。计算方面有80%的学生已经过关,个别学生由于学习习惯差计算经常出错。在能力方面,目前在两位数加减中学生基本能够正确计算,在乘法有关计算中个别学生存在问题,特别是解决问题和自己提问题不够完整。通过期末总复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有一定的提高。
三、复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和进一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熟练运用乘法口决进行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米和厘米的长度概念,熟记1米=10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并形成估计长度的意识。
4、进一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熟悉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三角板迅速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和画线段、角和直角。
5、继续辩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和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现象。
6、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继续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并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认识条形统计图形(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和问题。
7、进一步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形成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四、复习重、难点:
1、100以内加减法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表内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联系生活实际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五、复习的具体措施:
1、首先组织学生回顾与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在这一学期里都学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最有趣,觉得哪些内容在生活中最有用,感觉学习比较困难的是什么内容,问题中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等等。也可以引导学生设想自己的复习方法。这样学生能了解到自己的学习情况,明确再努力的目标,教师更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复习辅导指明方向。
2、总复习不是单纯的复习练习,而是要将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知识网络,要分几条线把新旧知识系统起来,把知识纵横联系起来。本册教学内容可以分计算和应用题两条线,把知识串起来,确立复习的重点,有的放矢的搞好复习工作。
3、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复习。游戏是低年级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复习,在复习中玩,在玩与复习相结合中发展。如复习表内乘法,让学生玩猜一猜、对口令、接龙等游戏,加深记忆,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在复习乘法口诀时,既要注意全面,同时,要注意有所侧重。如7——9的乘法口诀,数目比较大,学生容易出现错误,应该多让学生做些练习。又如加减法计算的复习,不能出现单纯的题海练习,这样学生会厌倦的。可以设计多种多样的游戏活动,也可创和情境,学生边玩边熟练加减法的正确计算,是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
4、与生活密切联系。复习时同样要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可以设计一些生活情境画面给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可以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然后在全班中交流。学生不仅感受生活即是数学,数学即是生活,而且各方面都得了发展。
5、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习的内容综合化,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如设计学生调查班级同学最喜欢的季节或最喜欢的学科,学生在调查中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绘制成统计图和统计表,根据表中的数据,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个专题活动中学生复习了统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等知识,同时发展了学生的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等能力,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
6、以实践操作为主进行总复习。实践操作是本班学生最喜欢的数学学习活动形式。如拼一拼、折一折,画一画,摆一摆,量一量等操作活动加深角的认识。在复习长度单位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加深“米”和“厘米”的认识,如引导学生进一步用自己身体的其他部位表示这些长度。也可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借助某一具体实物形成长度单位的表象。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把数学知识的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同时,使学生在脑中形成米和厘米的实际含义。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10
一、复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 地进行计算和进一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熟练运用乘法口决进行口算。
3.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米和厘米的长度概念,熟记1米=10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并形成估计长度的意识。
4.进一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熟悉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三角板迅速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继续辩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和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现象。
6.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继续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并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认识条形统计图形(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7.进一步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形成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二、复习内容及时间安排
第十七周:
长度单位1课时 100以内的加减法2课时
角的初步认识1课时 表内乘法(一)(二)2课时
第十八周:
观察物体和认识时间1课时 数学广角1课时
综合复习、查漏补缺4课时
第十九周:期末检测
三、复习的具体措施
1.带领学生将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知识网络,把知识纵横联系起来。有的放矢搞好复习工作,理清各单元知识要点。在复习过程中查漏补缺,抓学生的薄弱环节。
2.复习时少讲精讲,让学生多练,在练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复习。如复习表内乘法,让学生玩猜一猜、对口令、接龙等游戏,加深记忆,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在复习乘法口诀时,既要注意全面,同时要注意有所侧重。如7—9的乘法口诀,数目比较大,学生容易出现错误,应该多让学生做些练习。
4.重点指导学困生,缩小他们与优生的差距。
四、培优补差名单
优秀生:姚嘉诚 景毓龙 姚蕊 姚玲瑞 姚斌涛
差生:苏博文 姚玲瑞
一、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知识点
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加起。
③如果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2.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减起。
③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作10再减,计算时十位要记得减去退掉的1。
3.估算:把一个接近整十整百的数看作整十整百来计算。
如:49+42≈90 28+45+24≈100
注:当问题里出现“大约”两个字时,就需要估算。
4.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用减法计算,用“比”字两边的较大数减去较小数。
5.多几、少几已知的问题。比谁少几,就用谁减去几;未知数比谁多几,就用谁加上几。
二、米和厘米知识点
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这几,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4.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5.线段的特点:
①线段是直的。
②线段有两个端点。
③线段可以测量出长度。
6.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它的两条边是射线不是线段。射线就是只有一个端点,不能测量出长度。
7.三角板上的3个角中,有1个是直角。正方形、长方形都有4个角,都是直角。
8.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9.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只和两条边张开的宽度有关。
三、表内乘法知识点
几个相同数连加除了用加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乘法表示。用乘法表示更加简捷。
2.相同加数相加写成乘法时,用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或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如:5+5+5+5 表示:5×4或4×5
3.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4.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5.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
乘法:因数×因数=积 加法:加数+加数=和 减法:被减数—减数=差 和—加数=加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6.在9的乘法口诀里,几乘9或9乘几,都可看作几十减几,其中“几”是指相同的数。如:1×9=10—1 9×5=50—5
7.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
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如:加法:3+3+3+3+2=14 乘加:3×4+2=14 乘减:3×5-1=14
8.“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 这个数×倍数或倍数×这个数。
四、观察物体知识点
1.每个图形的左、右或上、下都是一样的,我们就把这样的物体叫做对称。
2.用虚线把图形平分成完全对称的两个部分,这个虚线叫做对称轴。
3.倒影属于上下对称。照镜子时,前后、上下位置不发生变化,只有左右的位置发生对换。
4.长方形、正方形、圆都是对称图形。
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 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五、统计知识点
1.“正”字表示法,“正”表示数量5。
2.在统计图中,如果一格表示数量2,那么半格就表示数量1。9.有几个相同加数,就是这个相同加数的几倍。如:3个 5就是5的3倍。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11
一、班级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2名,其中男生13名,女生11名。本班学生多数思维活跃,有较强的表现欲和竞争意识。少数学生的思维反应较慢,学习能力较弱。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学习习惯,学习较为努力。但是由于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得原因,学生对综合运用知识得能力还处于不太高的水平,还需要在老师得引导下系统得对所学得知识进行整理与归纳,加深对新知识得理解与掌握,才能进一步提高运用知识得能力与水平。
重视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来复习。要通过大量图片,实物模型,进行操作、观察,归纳知识。将学生的零散知识集中起来,使知识纵成行、横成片,形成互相联系的知识网络。复习中要实中求活,让学生主动复习。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要重视学生创性精神的培养。把握好教学要求,使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采用变换练习的方式,开展游戏活动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进对学生评估,错了自己订正可以加分,促使学生检查、分析错误,不断提高。
加强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特别是对学困生要降底要求,可针对理解能力较弱,从计算题入手来提高成绩,如计算的准确性及速度。
二、复习内容:
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观察物体,统计和数学广角。
三、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分析:
学生对本期所学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好,但有关概念部分学生掌握的较差,主要表现在平时训练时学生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模糊不清。计算方面有80%的学生已经过关,个别学生由于学习习惯差计算经常出错。在能力方面,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较强,做思考题比以前有明显的进步,通过期末总复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有一定的提高。
四、复习目的: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和进一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熟练运用乘法口决进行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米和厘米厘米的长度概念,熟记1米=10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并形成估计长度的意识。
4、进一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熟悉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三角板迅速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和画线段、角和直角。
5、继续辩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和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现象。
6、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继续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并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认识条形统计图形(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和问题。
7、进一步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形成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笔算加减法,乘法口决表是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画直角,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及推力能力。
六、复习内容及时间的安排:
1、长度单位1课时
2、100以内的加减法3课时
3、角的初步认识1课时
4、表内乘法(一)(二)3课时
5、观察物体和统计1课时
6、数学广角1课时
7、应用题1课时
8、综合复习、查漏补缺5课时
七、复习的具体措施
1、首先组织学生回顾与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在这一学期里都学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最有趣,觉得哪些内容在生活中最有用,感觉学习比较困难的是什么内容,问题中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等等。也可以引导学生设想自己的复习方法。这样学生能了解到自己的学习情况,明确再努力的目标,教师更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复习辅导指明方向。
2、总复习不是单纯的复习练习,而是要将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知识网络,要分几条线把新旧知识系统起来,把知识纵横联系起来。本册教学内容可以分计算和应用题两条线,把知识串起来,确立复习的重点,有的放矢的搞好复习工作。
3、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复习。游戏是低年级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复习,在复习中玩,在玩与复习相结合中发展。如复习表内乘法,让学生玩猜一猜、对口令、接龙等游戏,加深记忆,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在复习乘法口诀时,既要注意全面,同时,要注意有所侧重。如7—9的乘法口诀,数目比较大,学生容易出现错误,应该多让学生做些练习。又如加减法计算的复习,不能出现单纯的题海练习,这样学生会厌倦的。可以设计多种多样的游戏活动,也可创和情境,学生边玩边熟练加减法的正确计算,是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
4、与生活密切联系。复习时同样要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可以设计一些生活情境画面给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可以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然后在全班中交流。学生不仅感受生活即是数学,数学即是生活,而且各方面都得了发展。
5、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习的内容综合化,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如设计学生调查班级同学最喜欢的季节或最喜欢的学科,学生在调查中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绘制成统计图和统计表,根据表中的数据,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个专题活动中学生复习了统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等知识,同时发展了学生的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等能力,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
6、以实践操作为主进行总复习。实践操作是本班学生最喜欢的数学学习活动形式。如拼一拼、折一折,画一画,摆一摆,量一量等操作活动加深角的认识。在复习长度单位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加深“米”和“厘米”的认识,如引导学生进一步用自己身体的其他部位表示这些长度。也可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借助某一具体实物形成长度单位的表象。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把数学知识的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同时,使学生在脑中形成米和厘米的实际含义,。
7、复习结束时,让学生在全班中交流问题中的哪些问题在总复习中得到解决。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复习收获。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12
一、复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 地进行计算和进一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熟练运用乘法口决进行口算。
3.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米和厘米的长度概念,熟记1米=10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并形成估计长度的意识。
4.进一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熟悉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三角板迅速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继续辩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和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现象。
6.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继续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并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认识条形统计图形(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7.进一步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形成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二、复习内容及时间安排
第十七周:
长度单位1课时 100以内的加减法2课时
角的初步认识1课时 表内乘法(一)(二)2课时
第十八周:
观察物体和认识时间1课时 数学广角1课时
综合复习、查漏补缺4课时
第十九周:期末检测
三、复习的具体措施
1.带领学生将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知识网络,把知识纵横联系起来。有的放矢搞好复习工作,理清各单元知识要点。在复习过程中查漏补缺,抓学生的薄弱环节。
2.复习时少讲精讲,让学生多练,在练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复习。如复习表内乘法,让学生玩猜一猜、对口令、接龙等游戏,加深记忆,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在复习乘法口诀时,既要注意全面,同时要注意有所侧重。如7—9的乘法口诀,数目比较大,学生容易出现错误,应该多让学生做些练习。
4.重点指导学困生,缩小他们与优生的差距。
四、培优补差名单
优秀生:姚嘉诚 景毓龙 姚蕊 姚玲瑞 姚斌涛
差生:苏博文 姚玲瑞
一、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知识点
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加起。
③如果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2.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减起。
③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作10再减,计算时十位要记得减去退掉的1。
3.估算:把一个接近整十整百的数看作整十整百来计算。
如:49+42≈90 28+45+24≈100
注:当问题里出现“大约”两个字时,就需要估算。
4.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用减法计算,用“比”字两边的较大数减去较小数。
5.多几、少几已知的问题。比谁少几,就用谁减去几;未知数比谁多几,就用谁加上几。
二、米和厘米知识点
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这几,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4.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5.线段的特点:
①线段是直的。
②线段有两个端点。
③线段可以测量出长度。
6.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它的两条边是射线不是线段。射线就是只有一个端点,不能测量出长度。
7.三角板上的3个角中,有1个是直角。正方形、长方形都有4个角,都是直角。
8.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9.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只和两条边张开的宽度有关。
三、表内乘法知识点
几个相同数连加除了用加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乘法表示。用乘法表示更加简捷。
2.相同加数相加写成乘法时,用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或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如:5+5+5+5 表示:5×4或4×5
3.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4.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5.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
乘法:因数×因数=积 加法:加数+加数=和 减法:被减数—减数=差 和—加数=加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6.在9的乘法口诀里,几乘9或9乘几,都可看作几十减几,其中“几”是指相同的数。如:1×9=10—1 9×5=50—5
7.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
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如:加法:3+3+3+3+2=14 乘加:3×4+2=14 乘减:3×5-1=14
8.“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 这个数×倍数或倍数×这个数。
四、观察物体知识点
1.每个图形的左、右或上、下都是一样的,我们就把这样的物体叫做对称。
2.用虚线把图形平分成完全对称的两个部分,这个虚线叫做对称轴。
3.倒影属于上下对称。照镜子时,前后、上下位置不发生变化,只有左右的位置发生对换。
4.长方形、正方形、圆都是对称图形。
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 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五、统计知识点
1.“正”字表示法,“正”表示数量5。
2.在统计图中,如果一格表示数量2,那么半格就表示数量1。9.有几个相同加数,就是这个相同加数的几倍。如:3个 5就是5的3倍。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13
一、复习内容:
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观察物体,统计和数学广角
二、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分析:
通过分析学校组织的10、11月份月考及我个人组织的几次测验成绩,我发现二(3)班大部分学生对本期所学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好,但有关概念部分学生掌握的较差。主要表现在平时训练时学生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模糊不清。计算方面有90%的学生已经过关,个别学生由于学习习惯差计算经常出错。在能力方面,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较强,做思考题比以前有明显的进步,通过期末总复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有一定的提高。
三、复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和进一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熟练运用乘法口决进行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米和厘米的长度概念,熟记1米=10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并形成估计长度的意识。
4、进一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熟悉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三角板迅速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和画线段、角和直角。
5、继续辩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和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现象。
6、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继续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并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认识条形统计图形(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和问题。
7、进一步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形成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四、复习重、难点:
复习重点:100以内笔算加减法、乘法口决表是教学重点。
复习难点:画直角,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及推力能力。
五、复习内容及时间的安排:
1、长度单位——1课时
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米和厘米厘米的长度概念,熟记1米=10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并形成估计长度的意识进一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
2,角的初步认识——1课时
熟悉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三角板迅速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和画线段、角和直角。
3.观察物体和统计——1课时
继续辩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和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现象。
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继续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并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认识条形统计图形(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和问题。
4.数学广角——1课时
进一步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形成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5、100以内的加减法——2课时
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和进一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6、表内乘法(一)(二)——2课时
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熟练运用乘法口决进行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7、应用题——1课时
进一步理解两个以上的数量关系,如比多比少,几是几的几倍等。
8、综合复习、查漏补缺——5课时
六、复习的具体措施
1、总复习不是单纯的复习练习,而是要将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知识网络,要分几条线把新旧知识系统起来,把知识纵横联系起来。本册教学内容可以分计算和应用题两条线,把知识串起来,确立复习的重点,有的放矢的搞好复习工作。
2、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复习。游戏是低年级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复习,在复习中玩,在玩与复习相结合中发展。如复习表内乘法,让学生玩猜一猜、对口令、接龙等游戏,加深记忆,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在复习乘法口诀时,既要注意全面,同时,要注意有所侧重。如7——9的乘法口诀,数目比较大,学生容易出现错误,应该多让学生做些练习。又如加减法计算的复习,不能出现单纯的题海练习,这样学生会厌倦的。可以设计多种多样的游戏活动,也可创和情境,学生边玩边熟练加减法的正确计算,是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
3、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习的内容综合化,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如设计学生调查班级同学最喜欢的季节或最喜欢的学科,学生在调查中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绘制成统计图和统计表,根据表中的数据,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个专题活动中学生复习了统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等知识,同时发展了学生的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等能力,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14
又要迎来期末考试了,作为班级科任数学教师,我特地制定了一个复习计划,希望大家能够按照计划进行,相信一定能够取得好成绩,开开心心回家过大年。
一、复习内容:
本册教材共分八个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一)、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二)、除法的初步认识、方向和位置、表内除法、过年。以上各单元内容涉及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数学思想方法)、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最后的总复习对整册的知识点进行了整体的浓缩和提炼。
二、指导思想:
复习的目的既要帮助学生整理知识,使知识条理化,形成体系,又要适当进行技能的训练,以培养学生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在此过程中,重点是帮助学困生,查漏补缺,解决他们在知识与技能上的缺失。
三、复习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感受乘除法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2、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学会乘法、除法的意义,对“倍”的知识了解的更加清楚。
3、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判断其余的三个方向。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4、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能计算简单的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
5、通过整理和复习,正确认识角,能区分直角、锐角、钝角。会画直角,并能正确数角的个数。
四、学生情况分析:
对于学生本学期的学习情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学习习惯方面。90%的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好,能自觉、保证质量的完成作业和学习任务;10%的学生习惯不好,表现在课堂上爱做小动作、不能集中注意力、完成学习任务拖拉、作业马虎等现象。针对这种现象,在复习中加强对学生的要求。
2、计算方面。对于乘法表内的计算90%的学生能过很好的掌握,10%的学生不能很好的掌握,甚至还有个别学生不会;其中有部分学生做题容易出错。在计算方面还要加强认真的习惯的教育
3、解决问题方面。本学期主要学习利用看图画或文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在利用计算能够解决一些有关的实际问题,80%的同学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有20%的同学计算时不知道如何下手。对于这部分学生要加强辅导。
4、操作方面。本学期认识了分一分与除法,通过“分一分”的操作活动,体会平均分及除法运算的意义。
5、作业方面。在老师的要求下,95%的学生能够书写认真,习惯较好;5%的学生即使老师要求也不能达到一定的要求。在复习中,对于这些学生应加强教育,使他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综上所述,同学们已经基本能掌握所学知识,但是,在学习习惯、学习态度方面做的不好,个别学生应加强对知识的掌握。
五、复习措施:
1、把定位辅导落到实处,对于基础的知识让学生一定掌握,并在此基础上能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
2、有条理有针对性地进行整理与系统复习,使学生对知识能系统掌握。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做好提优补差工作,开展“一帮一”活动,帮助后进生的成绩有所提高
4、做到当堂达标,提高学生的能力,做到讲练结合
5、加强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教育学生在做题目的时候,先审清题意,然后再做。做题的过程中做到仔细、认真。
六、时间安排
12.20——12.31 按照单元复习,共两周时间。
1.3——1.7 进行分类复习,并穿插模拟测试。
1.10 考前动员,有针对性的做一些练习。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15
一、学情分析:
我任教的是二年级(1)班、(2)班,这两个班共有学生94人。本班级在数学学习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部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还比较差;
(2)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还不够好,,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
(3)不能正确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4)少部分学生的基础太差,口算速度比较慢,笔算的正确率不高;
(5)学生独立审题的能力还有待加强训练.有部分学生出现读不懂题的现象。
二、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加深对除法的含义的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2、进一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3、会准确辨认锐角、钝角;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4、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5、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算。
6、理解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有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10.经历知识的整理与复习的全过程,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加深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1.通过对知识的整理与复习,逐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习惯,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复习重点:
1、通过复习、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1000以内的进位加、退位减、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口算、估算)
2、通过复习、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表内除法除法,能熟练正确地根据所学的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四、复习难点:
1、进一步明确重量单位之间的关系能正确选择并运用恰当的重量单位。
2、通过复习进一步熟悉数量间的基本关系,能正确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3、关于看图用数学问题。(指导学生看图的方法)
4、结合实际对图形和变换进行描述
五、复习内容:
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的加、减法、克和千克、图形与变换、解决问题、统计、找规律(简单)。下面就各部分内容的复习作一简要说明。
1、“表内除法”的复习。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已经比较熟悉了。教材中安排了两道题,分别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进行总复习。因些对于此单元的知识要求是:
a、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b、除法的意义。
c、用乘法口诀求商。
d、综合运用乘、除法熟练解决实际问题。
2、“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复习。
万以内数认识的重点是数的读、写和数的组成。所以应从以下几方面重点复习:
a、万以内数的读法、写法、组成和大小比较。
b、计数单位“一”、“十”、“百”、“千”、“万”;相邻计数单位是十进关系。
c、生活中还经常用近似数进行交流。
3、“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复习。
本学期所学的万以内的加、减法计算与100以内的加、减法有很多联系。因此,这部分内容复习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于每一个计算的问题,学生应能根据已学知识正确计算。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另外,还要特别注意对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具体为:
a、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整千、整百数加减。
b、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c、估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d、运用计算解决问题。
4、“克和千克”的复习。
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形成对克和千克的观念,知道它们的作用,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单位。主要有:
a、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或千克作单位。1000克=1千克b、用秤可以称出物体的质量。
c、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5、“图形与变换”的复习。
本学期所学的图形(锐角和钝角)与变换(平移和旋转)都是实际情境中学习的。因此,复习的重点也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对图形和变换进行描述,加深对这些知识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有意识地用数学语言表达生活中现象的意识和习惯。具体为:
a、辨认直角、钝角和锐角。
b、辨认生活中的平移、旋转现象。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相关文章:
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12-31
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12-12
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15篇02-26
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15篇12-19
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15篇)01-02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11-22
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集合15篇)01-03
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计划02-25
语文上册的期末复习计划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