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

农村教育调研报告

时间:2023-01-09 10:09:47 调研报告 我要投稿

农村教育调研报告

  在当下社会,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报告头疼,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农村教育调研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农村教育调研报告

农村教育调研报告1

  一、调研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均GDP的增长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然而,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城乡收入差距也在急剧加大。20xx年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049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两者的收入比为3.22:1。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加速和不同地区之间、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拉大,教育公平问题进一步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公平、公正,而教育公平则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和核心,没有教育的公平公正,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教育作为推动社会变革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既可以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效率目标,又可以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公平目标。

  社会的教育在社会流动、社会分化中具有“筛选器”的功能,又具有稳定器、平衡器的功能,被视为实现社会平等“最伟大的工具”。按照现阶段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应该以和谐理念来引领教育发展,通过推进教育的公平、公正,来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通过构建和谐教育,来推动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只有农村得以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农村发展的基础是搞好农村的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地方事业,担负着为地方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基础教育办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然而,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

  二、调研对象

  此次我调查的对象就是针对农村的基础教育现状展开的。基础教育,就是人们在成长中为了获取更多学问而在先期要掌握的知识。 基础教育,作为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在世界各国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的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等教育。本报告的研究范围主要是有关我国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现状

  三、调研目的

  1、通过进行实地调查和网上搜集资料,活的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的信息

  2、分析农村基础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

  3、通过分析具体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现状的案例,切实掌握农村基础教育问题出现的原因和解决的途径

  4、对本地区的农村基础教育问题进行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

  5、探索解决农村基础教育问题的途径,共同探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法

  四、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分析

  自1986年国家义务教育法出台以来,特别是《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实施以来,我国的农村基础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由于农村教育先天不足,再加上后天失调,所以农村教育状况并没有实现质的飞跃,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一)政府投入有限,农村基础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办学条件差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财政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农村财政紧张,各种经费特别是义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导致农村学校的持续发展难以实现。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在校生占全国在校生的绝大多数。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合计约1.93亿人,按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70%算,农村在校生约1.3亿人。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经费总投入中义务教育阶段所占比例过低,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占总投入的比例始终低于60%,而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占总投入的比重近年还不足30%。而且,在农村义务教育总投人中,财政拨款所占比例也不高。

  尽管近年中央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向农村义务教育倾斜有所增加,但最高也只达到64.9%。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县乡财政与农民负担”课题组20xx年发表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农村义务教育的投人中,乡镇一级的负担竟高达78%左右,县财政负担约9%,省地负担约11%,中央财政只负担了2%。而在国外,中央政府是义务教育资金来源的主渠道,有的国家中央政府投入占整个基础教育投入的比重高达80%。

  长期以来,农村义务教育主要以农民投入为主。尤其是农村税费改革以前,农村义务教育事实上主要由农民承担。税费改革后,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来源基本是以乡镇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农村教育费附加以及收取学杂费、教育集资等。

  乡级财政在农村义务教育中承担了全部责任。农民的“合理”负担成为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支柱。农村税费改革之后,在农民减负的同时,教育也大幅度减收,一些地方农村义务教育财政状况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由于经费不足,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设施十分落后,一些中小学的基本办学条件得不到保障。20xx年,我国农村地区危房比例仍然较高,全国小学和初中共有4542.3万平方米的D级危房。此外,每年新增危房约1750万平方米,因自然灾害受损的校舍约200万平方米,小学和初中校舍危房率分别为5.6%和3.7%。

  虽然20xx年,国家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新的保障机制,许多学校新修了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宿舍,但在教学仪器、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等方面,农村中小学与城市相比都有很大差距,其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术水平更低,从而最终导致农村学生流失。

  (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教学水平低,教学质量堪忧

  教师队伍的建设,在整个教育环节中至关重要。师资力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质量。调查发现,农村教师队伍的现状不尽如人意。

  1、师资力量匮乏,农村师资“缺血”

  由于农村教师待遇低,生活条件差,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严重,很多人不愿到农村任教。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宁愿在家待岗,也不愿当乡村教师。同时,家里有门路的、教学水平稍高的教师也想办法挤入城市。再加上这几年城市学校扩招,一些学校的师资力量不足,也开始从农村招聘教师。随着进城教师的择优录取,越来越多的优秀教师流向了城市。

  由于师资的流失,贫困农村的中小学校里一个教师跨年级、包班上课的现象司空见惯。在农村许多学校,、机、、、美术等方面的教师严重缺乏,无法适应新课改后的需求。另外,造成农村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的单向流动,即优秀教师只具有向上的流动性。

  如果村里的老师教得好,则入编进入镇里的学校,镇里的老师如果教得好,则进入县城里的学校。依此类推。这种带有刚性的评选机制导致农村基础教育系统只能得到较差的师资来源。农村师资原本“先天”不足,无奈又遭流失之痛,农村师资严重“缺血”。

  2、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师专业化程度偏低

  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普遍偏低,学历达标与能力达标存在较大落差,教师素质参差不齐。以湖南省为例,农村小学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占的比例不到城镇的20%,初中也只相当于城镇的一半,如衡阳市农村学校教师第一学历合格率为22.7%。

  尽管通过大规模的学历补偿教育和在职培训,农村教师学历达标率得到极大提高,但教师素质仍然不能满足义务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农村一些学校的大部分教师是本镇(县)未考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一些初中毕业生也当起了教师,很多贫困县还有一部分教师小学毕业。

  另外,相当一部分农村教师教育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教学方法落后,难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他们无法赶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使得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形成不了梯队,专业化程度不高。教师的低素质直接影响、限制了学生素质的提高。

  由于教学质量不高,农村一些学校的生源逐渐流失。在一些地区,“村小学到中心小学,中心小学到县城小学,优生不断流向县城”已成了趋势。长此以往,学校将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并将随着这种恶性循环而趋于萎缩。

  (三)家庭贫困,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

  在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由于教育投资少,本应由财政支付的教育经费负担转移到农民家庭,义务教育已无义务之实,老百姓需要自己负担学费。农民一年的收入本来就很少,大部分用来支出子女的学费,一些多子女的家庭出现了教育致贫现象。

  农民不堪教育费用的重负,导致其子女失学、辍学。另外,近年就业形势不太乐观,职业教育极不发达,导致学生在大学学的知识在农村派不上用场,使得农村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一些家长认为,与其让孩子读书,还不如让孩子早点出去打工挣钱以贴补家用。

  尤其是那些家庭比较困难而成绩又不好的孩子,受家庭财力的制约,对教育的需求也很微弱,甚至连小学都没有毕业。贫困人口失去学习机会,也就限制了他们获得个人发展的机会。

  五、营胜村基础教育案例分析

  此次调研我来到了辽宁省丹东市五龙背镇的一个普通的乡村-营胜村,调研结果如下

  (一)教育现状

  据20xx年数据显示该村约有人口1500多 ,学龄儿童接近200多 ,全村只有一所小学,六个年级共有教师9名,9名教师中无本科以上学历者,7名专科学历,2名初中学历,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5人。调查发现,该村基础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方面,师资力量缺乏教师不配套和跨年级上课现象严重, 很多教师 都是上了这门课再上那门, 由于照顾不过来, 只能让 一些班级学生自习或做作业。

  我们还了解到由于农村教师的待遇低, 办公条件差, 农村基础教育岗位难留 人, 老师调动频繁。另一方面, 教师队伍普遍存在学 历低、职称低、素质低的“三低”现象。大部分教师为“民转公”教师, 由于他们的年 龄偏大, 业务素质在短期内不可能有很大的提高。

  营胜小学全貌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

  1、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分配不均、素质偏低。 由于受政策因素的制约, 该村近 3 年未补充过教师, 导致教师严重不足和失衡。而镇上的中心学校和交通条件较好的学校教师普遍超编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分配不均、素质偏低。同时由于一批学历低、素质 不全面的人员进入教师队伍, 再加上“民转公”教师,

  使得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年龄结构也不合理。农 村课程改革对目前的农村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它要求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角色行为必须实行全

  方位的转变。由于农村教师队伍年龄资历、学识水 平、身心状况差异较大, 因此转变过程困难很多。

  2、 学校管理方面有待改进。一是校长结构欠 合理, 老的老了, 工作精力有限; 年轻的又过于年轻, 没有什么工作经历, 更谈不上有较好的工作经验。二 是部分校长对学校的管理工作较为片面, 只注重学

  校教学管理, 对教学管理以外的, 如学校安全管理, 学生的德育工作、疾病防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 管理的力度不够。

  3、 学校经费困难。实施“一费制”和“两免一 补”后, 人民群众的负担的确减轻了, 但学校的办公经费受到一定影响, 由于政府财力有限, 上面的拨款也难以及时足额到位, 使学校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 受到一定的影响, 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无法实施, 如校舍建设、绿 化学校的创建等。

  六、关于农村基础教育问题的对策思考

  针对农村基础教育出现的困难,今年我国提出了实施教育救助。教育救助是国家、社会团体和个人为保障适龄人口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从政策、物质和资金上对贫困地区和贫困学生所提供的援助。限于农村的基础,农村地区难以实现教育的自救,因此,积极发挥政府的调节功能,及时实施农村地区的教育救助就成为促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农村教育调研报告2

  农村教育是当代中国教育的重点,是占中国教育的绝大部分,其普及程度及教育水平,直接影响全国普及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实现程度,直接决定了提高人口素质及人均文化水平的程度,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是教育发展的长期长远,作为农村教育中的主体――教师,身上担负着任重而道远的任务。

  然而,随着时下市场经济时代大潮的汹涌澎湃,许许多多的教师对自己的职业产生了一种“审美疲劳”,对自己的事也失去了应该有的信心,尽管大多数人把自己从事的教育工作当作自己的事业,可还是被种种现实境遇所困惑。教师也是人,有个人的家庭生活、情感,有跟其他人一样的发展愿望,有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有自己的理想和潜能和表现欲。基于对这一问题的关心,我们最近我们对本镇中小学,从农村教育现状和教师心态的角度,对各个学校的班主任、教师、学生以及社会群众,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调查走访。在近一个月的时间内,调查走访了本镇的16所中小学校,与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及群众100余人进行了交流访谈,带回了300多页的调查笔记。

  一 基本情况

  1 调查对象: 本次调研涉及的对象主要是全镇16所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及社会各界人士。年纪从几岁到60岁不等。

  2 调查方式: 调查采用问卷调查为主、走访座谈、个案分析、资料分析为辅的方式,使调查具有代表性和真实性。调查的时间在20xx年10月。

  3 调查内容: 教师的生活及家庭情况、教师的思想情况、教师的身体状况以及生病遭受坎坷时的救助情况、教师的工作状况、教师的子女生活现状,教师的福利状况、教师的心理反应形成的心理疾病、教师迁移变化的动机、农村教师的现状、对农村教育的意见、社会各界对教师的看法及理解等。

  二 农村教育现状及农村教师心态的调查结果分析

  1 问卷调查的结果统计:

  本次调查共下发问卷50余份,回收31份。其中男性占57%;女性占32%;学生占11%,青年占26%,中年占58%,老年占16%;领导占25%,教师占62%,其他人士占13%;

  2 农村教育现状的基本特征

  (一)师资力量薄弱教师工作量大

  调查中很多的学校领导表示学校的师资力量薄弱,没有一个优质的教师团队,这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投入及态度,从而影响了教育的质量。通过问卷调查显示,一周有20节以上的课的老师占65%,15节以上的只占23%剩下的12%就在10到15节之间。我们还发现。()75%以上的老师一般上的是2门课,有些学校教师要代三门以上的科目。在村级小学,有15%的老师还在上复式班。担任班主任的老师。除了教学工作外。还有更多的班务工作需要处理,另外还要完成每学期教育局布置的相关校本研修和相关的心得体会等等。上课前得写教案,详细的备好课,上完课后得批改作业、研究学生、家访,所有的工作都要做相关的记录。繁重的工作不仅体现在这些具体的事务上,还有中小学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思想的压力甚至超过了身体的压力。除作业外,还要对付各种名目繁多的考试。还要接受很多形式的学习培训,教师繁重的教学任务还包括对学生的管理。复杂的学生问题,让许多教师心理劳累是不言而喻的。沉重的心理负担在教师全天候的工作之外无形中延续着,这是其它任何一个职业所不具有的。繁重的教学任务,超负荷的工作量,让许多教师身心疲惫,好的教师都想着调换环境,造成优质师资的流失,师资力量的薄弱造成教师工作量大,影响了工作热情,进而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二)硬件设施投入不足

  目前的农村学校,教学软件上的资源相对是平稳的。然而,在硬件设施上,农村学校和城区的学校不可相提并论。许多学校没有多媒体设备,有的学校最多有几台录音机,音乐课上没有钢琴、风琴……教师上音乐课就用嗓子干吼,体育课没有孩子玩的东西,上体育课就是学生自由活动的时候。而且,由于师资力量的不足,很多教师代的是非专业的课程,有些科目就由班主任代上。硬件设施落后是目前农村教育一个最普遍的现状。

  (三)“留守与学困儿童”现象

  由于本镇特殊的地理环境,外出务工人员很多,把孩子交给年迈的父母,这些跟随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孩子被称作“留守儿童”。农村教育的对象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在我们的调查中,65%的学校反应留守儿童现象严重。面对这个特殊的群体,教师有着无以言状的苦衷。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孩子的爷爷奶奶的教育观点和方法与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很大的差别,很多家长认为自己把孩子送到学校,一切责任就在学校了,根本不懂的配合学校和教师去教育孩子。他们不闻不管,一旦孩子有什么事,或者学习成绩不好,他们就会抱怨学校和教师,管理上时常会引起家长和学校教师的矛盾,甚至到校吵闹。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性格孤僻、偏执,难以沟通。目前,留守儿童现象已经成为社会问题,应该引起广泛的关注

  (四)教师福利待遇低

  据我们的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待遇上觉得可以的只占13%,47%的老师认为基本没福利待遇,40%的老师觉得根本没有;在我们的走访中。90%的老师说的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福利问题。调查了解,由于现在的管理政策,学校在教师节和元旦这两个对于教师很重要的节日都没有任何慰问和福利了,在调查中75%的老师认为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作为农村教师,繁重的教学任务和超负荷工作量也许都不是问题的根本,更重要的是要获得认可和尊重。

  在这次的调查中了解到,各校为了搞好双创和义务教育的很多工作,很多学校负债严重,使得学校运转艰难;而义务教育经费管理机制对于学校负债也没有可行的解决政策,乡镇对教育的投入几乎没有,学校的教学基础设施及维修全靠学校承担;社会救助、捐资办学体系在农村基本没有。在这种情况下又怎么可能给老师发放福利待遇呢?

  (五)教师精神压力大身体健康状况堪忧

  调查显示,80%以上的老师觉得精神压力大。通过调查有近12%的老师因为精神压力而导致身体的不健康!有11%的教师因为身体原因长期请假。精神压力是很多教师精神状态处于崩溃的边缘,根本无法上好课。农村教师的健康问题成了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教师精神上的压力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生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生个体的素质直接影响着老师的工作,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和留守儿童,加上现在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方式的影响,孩子们从小就接受了贪玩好逸恶劳,心理脆弱,意志力薄弱,这让老师不知道如何去把握宽和严的尺度标准。越来越多的孩子动不动就闹离家出走,一不留神就闹自杀,一不顺心就不读书,处在这样的环境中,教师怎么会没有压力呢?

  2 家长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的一生,很多的家长本身文化素质不高,对教育的认识不够深刻,认为成绩好一切都好,成绩不好老师难辞其咎,特别是农村的家长,根本不会管你什么素质教育,只要孩子成绩好,其他的全都不重要,很多家长没有教育的理智,根本不愿接受教师对学生的批评和严格教育,素质教育这么多年,从某种角度上讲,老师是没有目标的,怎么做不清楚,评价体系不到位。

  3 学校和上级部门

  来自于学校和上级部门的压力对于教师来说也是很大的,每学期这样那样的检查,名目繁多,这样那样的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应接不暇,各种各样的教研培训活动、每个节日的庆祝活动、会议记录、安全问题、学习问题、生源问题等等,不仅让老师觉得经济上吃不消、更多的是精神上吃不消。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80%的老师觉得精神紧张。担心上级检查不合格、年度考核不合格、学生成绩不好、很多的老师长期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

  4 社会

  自古以来,教师在人们心目中都是神圣而伟大的,把教育事业比作辛勤的园丁。教师就是无私奉献的,是辛辛苦苦的付出而不求回报的,是甘守清贫而无怨无悔的……然而,教师也是一个普通的人,特别是现今社会对教师职业更是有着多重的要求,既是学生群体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具有指导管理学生的权威,他们又在一定时间是学生家长的代理人,要负责照顾学生,他们还是学生的朋友,需要与学生平等交流思想和情感。此外,还要协调与任课教师、学生家长、学校领导、自己家庭生活的多重关系,这种多元化的不同性质的角色,很容易造成教师精神劳累和思想冲突,公众却认为教师本该如此,他们大多认为教室就是每天上一两节课而已,玩的时间太多,每年还有寒暑假,是很多人无意之中产生对教师的心理上的讨厌和憎恨,教师的正常工作往往得不到家长和群众的理解,有点风吹草动就马上绝对的认为教师是完全的过错,这样的社会环境和工作环境如何能给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舞台,这样农村教师更迷茫了和无助。

  三 、农村教师的心态及其形成原因

  根据以上几种现状,我们把农村教师的心态归纳为以下几种:

  1、积极心态

  (一)“无私奉献”的决心

  自古以年来,教师在人们心目中都是神圣而伟大的“春蚕到死丝方尽,焟蚷成灰泪始干”,把教育事业视作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就是无私奉献的,是辛辛苦苦的付出而不求回报的,是甘守清贫而无怨无悔的……许许多多的老师就是带着这样的“无私奉献”的决心在农村的工作岗位上坚守一生!这样的心态占绝大多数。

  (二)“回报社会”的感恩心

  很多的老师,特别是六七十年代的老师,他们曾经艰苦生活的磨砺,知道珍惜这来自不易的安稳生活,当他们走进课堂,他们就格外的珍惜自己曾经失去的东西,他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党的教育事业,不计较报酬,不受消极和不良情绪的影响,不追求回报,无怨无悔!

  2、消极心态

  (一)物欲的膨胀,精神的沦丧。社会价值观的改变影响着教师的心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多数的人通过各种途径走上了让人羡慕的工作岗位。这些人,工资待遇高,生活水平高,而且工作轻松,连许多文化水平不高的人似乎也淘到了金。回过头看看我们的老师,固守于三尺讲台,一个月几百元的收入,买不起名牌,衣服永远是最便宜的,生活是清贫的,不管买什么都是想了又想……终其一生,教师都是寒酸的。物质上的清贫,但是工作却是起早贪黑,呕心沥血,让许多老师对自己的职业产生了怀疑,消极的情绪由此而来,但是却又不舍得放弃。久而久之,许多的老师就有了*日子的打算,失去工作的动力和积极性。

  (二)浮躁时代动摇了很多老师“无私奉献”的决心

  许许多多的老师在三尺讲台上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一辈子,但是面对现在的孩子不知所措了。关心带来误解、认真视为呆板,负责却认为多事。曾经有一位朋友对我谈起过这样一件事,他说读书的时候,教师对他是恨铁不成钢,经常对他冷潮热讽,说他只有卖气力吃饭的份儿,他很恨这位教师,某一天,当他与老师重逢的时候,恰好这位老师有求于他,他显得很冷淡,虽然最终他帮了这个老师的忙,但他也对老师说了这样一句话:“当年你说我很笨,只有卖气力的份,是这样说的吗?”教师无语。听到这儿的时候,我为我们的教育者们感到心疼,觉得心寒,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希望自己的每一个学生能成才,恨铁不成钢,在教育方法上,或许有着许多的不同,但出发点都是希望学生好,然而,又有几个学生能真正懂得教师的付出呢?辛辛苦苦的工作换来的却是这样的不被理解,难怪我们的教师灰心了。时下市场经济大潮中,这样的例子更多,导致一向安于清贫“无私奉献”的教师开始动摇了!

  (三)理想与现实差距大

  诚然,许多的老师在刚走上讲台时也曾有过壮志宏图,决心扎根农村,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成为一代名师。但现实和理想差距太远了。现实的具体体现在

  (1)农村教师被不公正待遇长期困扰着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很多的老师对于农村学校和城区学校的福利待遇觉得很不公正,同样的付出劳动和心血,甚至农村教师付出的还多得多,可是得到的回报却大有出入,很多的人瞧不起农村老师,社会、家长在对待老师的问题上,对城区学校和农村学校的老师的差别也是显而易见的',教学环境的恶劣、家庭生活的困难、教师的住房问题等等长期困扰着我们的农村教师。

  (2)农村孩子素质无法和城市孩子比

  学习上,城里的孩子的学习家长极为重视,家长的素质也很高可以给孩子很有效的辅导,很多家长会从小就给孩子报很多补习班,而农村孩子你就得花数倍努力,家长也帮不上忙,所以城里学校的教学上更易出成绩;家长对待教育的观念也有所不同,农村的家长越来越多的向孩子灌输新的 “读书无用论”、读书没前途,不如出去打工挣钱等等。而城市里的孩子却更能明白只有依靠知识才能有未来的观点。

  3、观望心态

  这次调查我们发现,更大一部分老师对于目前的农村教育其实是抱着很大的观望心态的。具体表现在工作上出工不出力。这种心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一直以来,政府和社会都在呼吁“尊师重教”,相应地也不断出台了相关改善教师待遇的政策,(包括一些光喊口号不落到实处的),特别是最近几年。改善农村教育条、改变农村教育环境、提高农村教师福利、已经慢慢的落实到行动上。这让我们的农村教师看到了很大的希望,但是这个时代社会发展太快,这边条件还没改善或者正在改善,生活成本早已超速前进了一大截。许多的老师就抱着一种观望的态度对待工作。完成自己该做的事。做到问心无愧就算可以了。也很满足目前的生活状况。

  四 思考与对策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人类灵魂工程师”,从古至今,教师这一职业一直被人们仰慕为崇高的职业。很多的人把教师看作只思奉献不思回报的“神”,面对农村教育的现状和农村教师这么复杂的心态。如何改变农村教育现状。端正农村教师心态已经成为社会关注和重视的一大课题。 政府和社会应该多从“教师也是人”的角度和从我国农村教育现状的实际出发,多思考行之有效的改善办法,从软、硬环境上给农村教师和农村教育一个公平的空间。改变农村教学现状、改善教学设施、完善教学管理模式,提高农村教师福利待遇,推动农村教育大力发展。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要想完成乡村教育的使命,属于什么计划方法都是次要的,那超过一切的条件是看同志们肯不肯把整个的心献给乡村人民和儿童,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要想做到心心相印的教育,农村教师们更需要整个社会的关注,我想只要教师在各方面都受到关注,不再有以上的矛盾和问题,农村教育是会有一个美好的明天的!

农村教育调研报告3

  当前农村教育的整体现状是,师资队伍建设低下、师风不纯、职业倦怠,教师成长考评制度不合理、教师教学研究制度不完善,教师终身学习意识不浓,因此教学质量不高,与城市教育差距越拉越。农村中小学基础教育的现状与国家未来的发展总体已不相适应。应采取那些方法提升农村教师的专业素质呢?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队伍质量。

  在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队伍也在不断壮,可队伍质量却越来让人担忧。尤其在近几年,国家为缓解学就业难的矛盾,批学生将教育当成自己就业的跳板,而涌入教育阵营,殊不知由于众多学生所学专业不对口,不适合自己所从事的学科教学,学校所需专业的教师不能真正满足,只求课时安排,不求教师的专业对应。结果是,学校教学质量整体不高,学校优生资源流失,社会、家长不满意,形成循环。学生人们的意识和观念决定着人们的行为取向。在新的时期,面对教育发展繁重任务的要求,教师队伍建设已事在必行,这就要求国家教育部作出教育用人调整,也需要上级主管部门结合农村实际出台农村教师用人政策。各级部门要对已用教师进行队伍管理,队伍培训,提升教师队伍质量。

  二、强化师德师风,树立教师职业观。

  随着教育的快速发展,师德内涵也在不断提升,因此,教育理念也需要不断的更新。这就需要让全体教师通过假期学习和平时的活动,学习先进教育思想、理念,更新教育观念,去学习优秀教师的事迹,汲取身边的闪光精神。再是要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情感投资,提高师德信念,以引导教师树立强烈的职业自豪感。弘扬教师敬业爱岗精神,提高教师、经济待遇,助教师树立强烈的职业自豪感,从而提升师德水准。

  三、建立教师专业成长考评制度,促使教师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养成主动学习、主动研究的习惯。

  学校要经建立教师成长记录袋,成长记录袋设置教师个人简历、奋斗目标、专业发展规划、学习笔记、培训体会、教育科研、课件制作、学期总结、自我思、成果证书等项目。教师要按照要求来填充自己的成长记录袋,并把它作为自己考核的材料依据。教师要对个人记录袋进行分项,不要以偏概全,使自己的评价陷入片面化和绝对化,让记录袋真正成为激发教师教学实践智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智囊袋。

  四、建立学校教学研究制度,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平台。

  一所没有课题研究的学校不能算是一所好学校,同样,一个不参加教学研究的教师不可能成为一个好老师。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原有的常规教学管理,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因此,在常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要制定出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用制度管理教师,为教师搭建好专业成长的平台,促进教师健康成长。

农村教育调研报告4

  随着形势的发展,农村教育工作面临着一些新问题。就此,我与办公室、教育局的同志一起作了一番深入调研,现将相关情况梳理如下:

  一、我县农村教育工作的现状

  截止20xx年底,全县农村10个乡镇共有127所中小学,学生15157名。其中,中学13所,学生6635名;小学114所,学生8522名。

  全县农村中小学共有教职员工1885名。其中,中学教师583名,小学教师1302名;专任教师1705名,专任教师占农村教职工总数的90.4%;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24名,中级职称的784名,初级职称的1003名,工勤人员74名;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862名,中师1001名,高中22名。

  全县农村中小学校总占地面积137.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8万平方米,拥有图书175.7万册,计算机340台。

  农村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初中入学率为100%;小学生年费用在260元左右,中学生年费用在500元左右,食宿生费用在1600元左右。

  近年来,通过全县广大农村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我县农村教育工作有了较大发展,为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是办学条件有所改善。从20xx年至20xx年末,县财政累计为农村教育投入资金120万元(不含教师工资),仅20xx年,就投入42万元,用于改善农村的办学条件。到20xx年底,全县已改造农村学校危房11373平方米,占危房总面积的51.9%。经多方筹集,还先后在绥中乡建起了大庄园希望小学、在**乡建起了**希望小学等13所标准化的小学。二是教师工作积极性明显增强。由于县委、县政府加大了工作力度,保证了农村教师工资的按月统发。再加上教育部门不断加强对农村教师队伍的管理,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加强了考核评估,实行末位备案制,充分激发了广大农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绝大多数教师都能爱岗敬业,辛勤工作。三是学校教学管理水平显著提高。20xx年暑期,教育部门采取考试、面试、答辩、测评的方法,对农村中小学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实行竞聘上岗,使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走上了农村中、小学校的领导岗位,给农村中小学校今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xx年年末,又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真正实现了农村义务教育政府办学、以县为主,全面落实中小学校长负责制,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管理办法,切实做到“保工资、保运转、保安全”。这些措施不仅使农村学校落后的校容校貌有了很大改观,也使教学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四是乱收费现象基本杜绝。全县农村的绝大多数中小学校都能严格执行小学生每学期30元、中学生每学期45元的收费标准,没有发现超收和巧立名目多收费的问题。多数学校还对贫困学生减免了学杂费,避免了贫困学生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现象的发生。

  我县的农村教育工作虽有一定的发展,但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面临的情况也较复杂,必须引起我们各级组织的高度重视。

  1、农村中小学生大量流失。在调查中我们感到,中小学生流失数量多、面积大、个别学校流失率居高不下的问题比较严重。据统计,20xx年9月开学初,全县农村中小学在校生人数为15818人(中学6131人,小学9687人),到20xx年6月学年末,在校生人数为14300人(中学4949人,小学9351人),流失1518人(中学1182人,小学336人),流失率中学为19.28%、小学为3.47%。其中,辍学756人(中学754人,中学辍学率12.33%,小学2人),占流失生总人数的49.8%(中学63.79%,小学0.59%);举家搬迁或随父母外出打工转入其它学校762人(中学428人,小学334人),占流失生总人数的50.2%(中学36.21%,小学99.41%)。如xx中学20xx年初一入学人数为222人,20xx年初四毕业参加中考只有31人,4年流失了191人,流失率达86%。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家庭原因造成的流失。一个农村学生从上小学到高中毕业,教育投资达2.4万元,平均年教育投资在20xx元左右,而多数的农村家庭年收入在5000元左右(有的家庭还达不到这个数),除去家庭的日常开销,很多家庭供孩子上学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还有的家庭因缺少劳动力,父母患病、离异和家庭突发性事件导致贫困,再加上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看到孩子升学无望,并且上学的费用又较高等等原因,于是不让孩子上学。二是社会原因造成的流失。有的学生家距离学校较远,需要在学校吃住,而多数农村中学没有食堂宿舍,不能满足学生就读的需要;受当前社会上重男轻女思想和新“读书无用论”的影响,部分家长产生了上学与不上学一个样、与其上学不分配不如退学学手艺的思想,让学生回家帮助种地、到外打工或学手艺。三是教育原因造成的流失。当前农村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不高,部分学校教师学历低,业务水平不过硬,课堂教学缺乏吸引力,讲不明白,学生听不懂,导致学生跟不上,产生厌学情绪。还有的教师对成绩不好的学生歧视,学生与老师之间有隔阂,使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失去了学习兴趣,没有读完小学或初中,就回到家或流向社会。四是其它原因造成的流失。家庭条件好的干脆把孩子送到县里的中小学去借读或投亲靠友到外地借读;家长在外打工的把孩子带到打工的地方借读,从而导致学生流失。

  2、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当前农村教师队伍有这样几多几少。老的多,年轻的少;学历低的多,高的少;领工资的多,能讲好课的少;用非所学的多,教其所学的少。教师队伍老化问题突出,全县农村小学教师中,男教师50周岁、女教师45周岁以上的就有524人,占农村小学教师总数的40.2%。现有农村教师,多数是教主科的,教英语、音乐、美术、生物课的教师非常少,致使所有学科不能均衡授课,学生偏科严重。除此以外,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中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是教师素质和能力偏低,导致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质量下降,学生流失严重,状况堪忧。农村中小学有一半以上的教师不能胜任循环教学,有的正式教师教不了课,只能烧锅炉或者从事其它工作。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是高学历的教师多数被分到城里的中小学,有的即使被分到农村,也早已借调回县里。二是农村现有骨干教师多数被县里的中小学借走。据统计,几年来,城镇中小学共从农村中小学抽调教师233名,仅**一个镇就借出23人。三是农村现有的小学教师队伍中,多数为民转公的教师,其中一些人观念旧、水平低,不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和知识更新,特别是定上高级职称以后,就满足现状,不思进取,不求上进。

  3、办公经费严重短缺。据统计,全县农村中小学,共有债务168.8万元,其中,中学有债务55.2万元,小学有债务113.6万元,债务最多的是xx镇(31.4万元),最低的是xx镇(6.3万元),中小学校平均负债达1.33万元。有90%以上的学校购不全教学资料,连简单的教学用具、试验用品都无力购买,桌、椅、门、窗等基础设施得不到维修,多数学校举债维持教学。农村所有小学中,学生总数超过70人的学校约占30%,70%的学校靠收取杂费难以支撑教

  学。另外,由于学校没钱雇更夫,夜间无人值宿,给学校的安全问题带来了隐患。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是近年来县财政对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力度不够,生均经费没有按时支付到位,除教师工资和冬季取暖用煤由财政统一拨给外,办公经费基本没有拨付,致使学校正常的办公经费没有保障。二是“一免两补”政策实行后,取消了教育费附加和农村教育集资等费用,以前学校的更夫都是村里花钱雇人,教育体制改革后,村里不管学校的事,不再出这笔钱。三是生源少,多数学校的学生在五、六十人左右,再去除特困生的杂费及购买教学用书等费用,办公经费所剩无几,根本保证不了办公的需要。

  4、教育体制不完善。多年来,受传统教育管理体制的影响,教师工作无论好与坏,都是铁饭碗大锅饭,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体现不出多劳多得,也做不到奖优罚劣,致使一部分教师出工不出力,出力不出活,从而影响整个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给农村教育的长远发展带来了隐患。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教育体制不完善,管理不到位。

  二、发展农村教育工作的主要对策

  1、建立和完善新的投入机制,确保农村教育工作正常运行。进一步加大县财政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严格执行现有的教育法律法规,使县级政府真正承担起应尽的义务。要遵照《教育法》中“教育经费预算单列”的规定,由县级政府实行教育经费单独预算,建立专项教育转移支付,加强农村教师工资的管理,逐步完善各项制度,从制度上保证教师工资的按月足额发放。重新核定各乡镇中小学运转所必需公用经费的最低支出水平,逐步建立和健全农村教育成本核算制度,确定合理的师生比例和班额标准,确定合理的行政管理和教学消耗的比例,确保农村学校日常运转所需公用经费。积极实行教育经费公示制度,农村中小学经费的筹措、分配、使用情况必须接受广大农民群众的监督,人大和纪检部门必须加强监督检查,教育行政部门要定期向人大报告教育经费使用情况。与此同时,要采取多种手段,积极化解农村学校的债务,积极向上争取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学校发展的建设资金,以确保农村中小学的“安全”运作。

  2、完善农村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推动农村教育发展。继续巩固和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尽快理顺县级教育管理部门与农村学校的关系,解决因乡镇教育机构撤销导致的管理机制混乱现象。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必须进一步转变观念,减少不必要的行政事务,把管理的重心转向依法督导评估和宏观指导。要进行分类规划,按照乡镇规模大小和农村学校的布局状况,建立和完善乡镇中心学校的管理职能,指导农村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从实际出发探索多种有效的农村教育管理新模式,调动乡镇政府支持农村教育发展的积极性。进行学校管理体制的配套改革,实行校长竞聘制和校长聘任制,引导学校根据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自主办学,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推进农村中小学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积极推行中小学教师聘任制。改革农村的办学体制,实行办学主体多元化措施,开辟新的民间筹融资渠道,建立农村教育多元办学格局,在发展公办学校的同时,积极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各种类型的民办学校。允许社会力量采用租赁、承包等方式承办和改造农村薄弱学校,缓解农村优质教育资源不足问题,帮助化解学校债务。

  3、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适应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组织广大农村中学教师,围绕现代农业和现代工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开发新课程,设置新的教学内容。内容可以包括农产品加工、市场营销、生态保护和高技术生态农业等,并逐步向农村工业、信息服务和进城就业等方向拓展。从小学开始,对农村中小学生进行“创业教育”,要把“创业教育”作为现代化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积极传播新思想和新的价值观,拓展创业的知识面,鼓励学生敢于面对市场竞争,敢于自主创业,不断提高农村新一代劳动者的素质。要改革农村学校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力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要紧密联系农村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让学生在农村社会实践中学知识、用知识,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立志建设家乡。要改革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方法,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劳动技能、适用科技等方面的教育,帮助学生学习致富的一技之长。

  4、实施农村教育扶贫工程,保证农村困难群体的子女上学读书。要积极筹措教育扶贫专项资金,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市财政的资金,采取政府拨款、社会各界赞助、教育内部募捐等多种形式筹措教育扶贫经费,专款专用,以保证教育扶贫工程各项计划的落实。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对口扶贫活动”。如:“城镇学校对口支援农村中小学”、“社会各界援助农村中小学”等活动。要以支持农村薄弱学校改变面貌和提高农村教师素质为重点,促进农村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提高。建立教师扶贫制度,组织城镇优秀教师送教下乡,选派骨干教师和管理人员到农村中小学校任职、任教,安排和接纳农村学校的中小学校长和中青年教师到城镇学校学习、培训,加强城乡教育交流和城乡教师互动,促进教师队伍建设。要加大帮扶农村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通过开展对接活动,将富裕地区群众和学校捐献的图书、仪器、设备无偿地提供给农村中小学校和贫困学生。制定直接面向农村贫困生的救助制度,将救助款直接拨付给贫困家庭的学生,并采取措施切实保证救助资金用于教育。从而确保农村困难群体的子女受教育的权利。

  5、优化农村教师队伍结构,全面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要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合理配备农村教师队伍,认真贯彻执行省委、省政府关于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精神,广泛实行教师聘用制,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考评体系和分配激励机制。要制定相应的政策,确保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的基本稳定。要鼓励现有的农村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学历提高培训考试,提高学历层次。健全学校学习制度,有计划地开展各种学习竞赛活动、互帮互学活动。农村学校学生数少,教师编制紧,要求教师多才多艺,要开展教师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在提高教师文化业务素质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加强师德建设,在广大农村教师中开展热爱农村教育、热爱农村学校、热爱农村学生的教育活动,开展提高责任心、事业心、进取心及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教育活动,提高农村教师的道德修养和师德素养。

  6、不断加大控辍工作力度,严格控制农村中小学生的流失。要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加大宣传力度,使家长和学生知法、懂法、守法,让每个学生和家长都知道“普九”的意义。要加大对没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家长或监护人经济处罚的力度。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工作职责,把这项工作当作农村教育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严格执行劝学包保责任制,层层落实。要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帮带”活动,让优生带差生,教育教师不得歧视和体罚学生。要针对不同的辍学生,采取不同的补救措施,帮助家长转变观念,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让学生树立信心,培养学习的积极性。要加强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用知识、用感情留住学生。

农村教育调研报告5

  众所周知,中国经济正日益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教育状况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仍有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尤其是农村的教育问题。

  一、调研对象

  此次我调查的对象就是针对农村的基础教育现状展开的。基础教育,就是人们在成长中为了获取更多学问而在先期要掌握的知识。基础教育,作为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在世界各国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的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等教育。本报告的研究范围主要是有关我国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现状

  二、农村教育面临的问题

  1、关于教学硬件:

  由于经济状况、地理位置、民众意识观念等多方面的综合因素制约,宝龙村教育基本硬件设施仍处在相对落后的阶段。其落后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学校房屋陈旧。因为宝龙村为乡中心,面积大,而人口分布不均匀。小学一般是村属小学,规模较小,在校人数在500左右,因而村里很难投入大量资金到这些学校来建造校舍。长时间以来,大部分学校房屋得不到修整翻新,才出现了我们走访时的破败景象。

  第二,学校体育、娱乐设施简陋。

  一般中小学的体育设施仅限于一个劣质篮球场(有的中小学篮球场地是裸露的土地)及一些歪倒不堪的双杠,水泥乒乓球台而已,至于娱乐设施则更谈不上。

  第三,教学设施欠缺。

  据我们走访观察,除个别学校外,宝龙村大部分学校基本教学设施缺乏,而幻影灯,计算机等教学设施更是严重不足。

  2、关于教育收费:

  收费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农民对教育收费问题反映尤其强烈。虽然现在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但孩子上学的费用仍在农村家庭支出中占有较大比例。

  本次调查问卷统计分析数据显示:15%的民众表示教育仍很沉重,65%的民众表示家庭能够负担得起,但占家庭开支的比例较大,仅有20%的民众表示家庭能够负担得起,且占家庭收入比例少。我们认为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宝龙村人民收入状况是产生这种结果的决定性因素。其二,教育费用的确有乱收费嫌疑。据一村民反映,其孩子五年一班的费用竟超过了300元。当然去年政府免除了教育附加费,使得学费相对以前有大幅度的下降。如红旗村一村民家有两个小孩,一个上小学四年级,一个上小学二年级。前年两小孩的学费总共为670多元。而去年两人学费仅为360元。但仍有一些群众反映,认为有乱收费现象存在。

  统计结果显示:大约36。3%的民众认为现在学校乱收费现象十分严重,47。9%的民众认为乱收费现象存在,但不多,仅15。8%的民众认为乱收费的现象极少。从这些统计资料我们不难看出,民众对教育收费的不信任和不理解。一是民众对教育费用的名目及相关数目的不了解导致农民怀疑教育费用的合理性,甚至以偏概全,只要学校收费就认定为乱收费。一是部分学校的确有乱收费的现象存在。

  学杂费的收取无序及相关部门对费用缺乏统一管理或管理力度不够再加上部分学校对规定落实不到位是造成乱收费现象的主要因素。

  3、师资现状分析:

  据调查,目前宝龙村师资现状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其一,教师学历水不均,城乡教师差距大。据我们调查,宝龙村的中小学本科生教师人数仅占总教师人数的15%左右,而城市中小学教师学历水平要高很多。其二,教师流失严重。其三,乡镇中小学教师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其四,峦山镇教师年龄普遍偏大,缺少年轻教师,教学缺乏新意和改革。

  最后,缺少专业英语教师,农村小学从四年级才开始教授英语,而城市小学从幼儿园就开始接受英语教育。

  三、我们应当采取的农村教育问题解决措施

  面对农村教育问题的现状,我们通过采访调查并结合具体情况,总结了以下几点解决措施。

  第一,应该实行校长任期制。实行校长任期制,是避免校长经常性流动给学校带来影响的较好方案。任期制给了校长足够多的时间来进行教学改革,从制度上保证了其改革措施的连续性。

  第二,学校还应建立教师奖惩体制,成立教师评定委员会,综合教师一年来工作情况,通过严格的审核,由监督体系对教师作出综合评定,并由此决定教师奖罚金数目。这样可调动教师积极性,使其更专心投入教学,提高教学水平。

  第三,可坚持和完善“四制改革”。“四制改革”是指“教师聘任制”,“校长负责制”,“岗位责任制”,“考师制”。

  第四,提高教师工资,以吸引教师就职。

  第五,政府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提高学校基础设施建设。

  四、结束语关于农村教育的思考:

  通过我们的走访与调查,我们深刻的认识到农村教育的改革刻不容缓。农村孩子的不仅需要上学,更需要上好学。为了让农村孩子上好学,学校除了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应当重视孩子们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家长们也应重视学生的家庭教育。近年来,国家对教育愈来愈重视,农村的教育环境也得到了很大改善,农村教育成功改革指日可待。

农村教育调研报告6

  当前农村教育的整体现状是,师资队伍建设低下、师风不纯、职业倦怠,教师成长考评制度不合理、教师教学研究制度不完善,教师终身学习意识不浓,因此教学质量不高,与城市教育差距越拉越大。农村中小学基础教育的现状与国家未来的发展总体已不相适应。应采取那些方法提升农村教师的专业素质呢?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队伍质量。

  在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队伍也在不断壮大,可队伍质量却越来让人担忧。尤其在近几年,国家为缓解大学就业难的矛盾,大批大学生将教育当成自己就业的跳板,而涌入教育阵营,殊不知由于众多大学生所学专业不对口,不适合自己所从事的学科教学,学校所需专业的教师不能真正满足,只求课时安排,不求教师的专业对应。结果是,学校教学质量整体不高,学校优生资源流失,社会、家长不满意,形成恶性循环。学生人们的意识和观念决定着人们的行为取向。在新的时期,面对教育发展繁重任务的要求,教师队伍建设已事在必行,这就要求国家教育部作出教育用人调整,也需要上级主管部门结合农村实际出台农村教师用人政策。各级部门要对已用教师进行队伍管理,队伍培训,提升教师队伍质量。

  二、强化师德师风,树立教师职业观。

  随着教育的快速发展,师德内涵也在不断提升,因此,教育理念也需要不断的更新。这就需要让全体教师通过假期学习和平时的活动,学习先进教育思想、理念,更新教育观念,去学习优秀教师的事迹,汲取身边的闪光精神。再是要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情感投资,提高师德信念,以引导教师树立强烈的职业自豪感。弘扬教师敬业爱岗精神,提高教师政治、经济待遇,帮助教师树立强烈的职业自豪感,从而提升师德水准。

  三、 建立教师专业成长考评制度,促使教师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养成主动学习、主动研究的习惯。

  学校要经建立教师成长记录袋,成长记录袋设置教师个人简历、奋斗目标、专业发展规划、学习笔记、培训体会、教育科研、课件制作、学期总结、自我反思、成果证书等项目。教师要按照要求来填充自己的成长记录袋,并把它作为自己考核的材料依据。教师要对个人记录袋进行分项,不要以偏概全,使自己的评价陷入片面化和绝对化,让记录袋真正成为激发教师教学实践智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智囊袋。

  四、建立学校教学研究制度,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平台。

  一所没有课题研究的学校不能算是一所好学校,同样,一个不参加教学研究的教师不可能成为一个好老师。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原有的常规教学管理,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因此,在常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要制定出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用制度管理教师,为教师搭建好专业成长的平台,促进教师健康成长。

农村教育调研报告7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已有着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党和政府对此高度重视,而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和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黄金时期,因此打好小学教育的基础,对今后中学、大学的学习都将起到重大的作用。但农村的教育条件、教学水平等在总体上都低于城镇小学,因此,农村的义务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便显得及其重要。同时发展农村教育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因此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和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必须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充分发挥农村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从几年来的情况看,政府对义务教育越来越重视,投入也是越来越多,以实施了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使农村小学教育发生了整体的变化。首先是在教学的硬件设施上,一改过去破旧的拼凑起来的桌椅板凳,取而代之的是配套的全新桌椅,图书、文体器材、各种教学仪器也有相应的配备。其次是学校的师资队伍有所壮大。虽然农村教育现已取得一些可观的成就,但长期以来,农村教育与城镇教育都是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的,目前农村的小学教育仍存在许多弊端。

  1.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 学校规模小,设施落后

  我曾在微薄、QQ等途径中看到许多的爱心消息,希望人们能捐出书本给西部甘肃、新疆地区的学校,那里的孩子根本没有书本学习,更何况是硬件设施呢?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地广物博的国家,由于地域广博,各个地区的发展肯定是不平衡的,加之农村的学校规模较小,硬件设施十分落后。尽管目前农村小学在校舍及硬件设施配备上虽然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城市小学相比差距仍然很大。这是因为农村教育经费有限,在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同时,教育经费被挤占、截留、挪用现象严重,因此农村教育很多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大部分农村小学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缺乏或不完备,图书馆的书籍数量少且陈旧,体育器材也很贫乏,很多设备仅仅是摆设,坏了也因经常缺乏资金无法买新的。

  二 缺少教师队伍,师资薄弱

  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师资队伍建设问题,但目前教师数量严重不足,队伍整体素质较差。边远贫困村镇师资严重缺乏,教师学历偏低,优秀教师流失。在农村小学中,许多教师并没有教师资格证,是以前直接由学校分配的,并且年纪偏大的教师较多,存在思想守旧、观念落后、改革创新意识不强、有畏难情绪的现象,缺乏实课程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同时与外界的信息交流较少,教师的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教学能力不强,不能适应当代教学的需要,而且加重了师生负担,消耗了他们大量时间和精力,取得的却是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

  同时农村小学教师一个人要担当多个学科的科任老师,因此就必须请代课老师,但是代课教师问题也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工作任务以外的负担沉重,由于人事部门主管职称评定工作的培训,与教育部门继续教育重复培训、重复收费,加重了教师的学习和经济负担。

  三 小学学校减少造成学生上学不便

  在我所生长的小学那里,由于教学条件差,教学设备落后等因素,以及越来越多的家长外出打工,随之就把孩子送到教学质量较好的城镇学校就读,加之计划生育工作到位,因此生源逐年减少,许多学校合并成一所,合村并校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集中教育资源,节省教育开支。但却造成学生上学路途遥远,甚至伤害部分村民感情等问题,且目前有些农村小学不提供住宿,就造成了部分家比较远的学生上学的不便,小学生年龄小,每天来回跑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学生的人身安全也难以得到保障。学生上学是及其不方便的!

  四 家庭教育制约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随着经济危机所留下的影响,现今的物质消费越来越高,许多农村家庭的经济来源已经不能满足家族的开销,因此孩子的父母亲出门打工,谋生计,把孩子交给爷爷和奶奶照顾,留守儿童问题甚是严重,使农村家庭教育的缺位现象严重,把本应由家庭、家长承担的教育责任全推给教师和学校,要求教师在学习上、生活上给予这些学生更多关心和照顾,这无疑加重了学校和教师的负担,对孩子的教育和身心发展也不利。而一些在家家长不注重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没有尽力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有些家长对家庭教育的知识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甚至违背小学生成长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拔苗助长,有些家长的教育思想不正确,本身的文化程度不高,就将教育子女的责任依赖于学校,而没有明白自身的责任和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五 网络影响

  现代社会,科技突飞猛进,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随着电脑的日益普及和网络信息技术大众化,青少年学生已成为互联网用户的主力军,近年来,网吧越来越多,在一些农村地区,由于地方警察的监管不利,出现了学多黑网吧,因此学生上网行为日渐频繁,不良影响严重,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有人曾对某些学校小学生做过调查。调查形式采取大面积问卷与个别谈话相结合,统计结果表明,在接受调查的班级中,有10多位“网虫”因经常上网导致上课迟到、打瞌睡、精神不振、成绩退步、与同学关系疏远等。通过谈话,我们还发现,这些小“网虫”大多沉溺于网上自由聊天或网上互动游戏,并由此产生精神的依赖,继而发展成为躯体的依赖,表现为情绪低落、头昏眼花、食欲不振等,同时由于眼睛长时间注视电脑显示屏,导致视力下降、眼痛、怕光、暗适应能力降低等,而这些孩子大多数就是留守儿童。在这些孩子中承认“上网成瘾,欲罢不能”的有49人(占16.5%),甚至有的学生早上早早来到网吧玩电脑游戏,有的则利用午间休息的时间溜出学校去上网玩游戏。可见网络已经成为青少年学生游戏娱乐的新场所。然而,由于网上信息繁杂,上网的人也复杂,未成年的学生在网上更容易受到色情、暴力等不良影响,对孩子们的身心发展不利。

  2.对于农村教育发展提几点自己的想法

  一 增加教育投入,强化农村师资队伍建设

  保证农村税费改革教育转移支付资金全部用于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改善上,同时,通过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将所筹资金全部用于农村教育的发展。此外,要健全农村教育经费的监督保障机制,实行农村教育经费财务公开制度,以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能够合理使用。同时彻底清查、纠正农村义务教育经费被挤占、截留、挪用的行为。加大力度改革农村小学的基础设施,改善学习环境住宿条件等,同时完善相应的地区入学教育制度,考虑农村学校区域广、生源分散、班级少、平行班少等特点,根据农村教育发展实际需要核定农村学校教师编制,尤其是边远地区,要从方便农村适龄儿童入学出发合理布局校点和核定教师编制。健全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认证制度,切实保证农村学校教师足编。提高代课教师准入标准,切实加强培训,提高代课教师水平和质量,提高农村学校代课教师待遇。要依照国家、省、市文件精神,兑现对农村老师职称补贴;同时,要适当考虑偏远山区农村教师的补贴,鼓励教师在农村安心工作。要坚持实行城乡教师交流制度。农村学校每年必须保证一定数量农村教师进修培训,合理安排城区学校名师、高级教师、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采取更加优惠政策鼓励城区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严格控制农村骨干教师流向城区学校。要加强农村教师培训,通过校本研修、定期培训、外出考察、实践探索等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五要加强教师师德建设,培养教师敬业精神,增强责任意识。

  二 加强家长与学校的交流

  学校须常开家长会,专门接待来访家长,在某些问题上进行交流、沟通,达成共识。教师要定期进行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以及学生在家里的表现,与家长在教育学生上达成一致,从而因材施教。

  三 加强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教育

  首先,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各司其职。学校作为网络教学的主战场,应该大力加强中小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家庭和社会则应积极配合学校,开展教育工作。其次,建立健全网络立法,使网络发展健康有序。加强网吧管理,关闭不良网站,取缔违规网吧,禁止未成年的青少年学生进入营业性网吧,遏制网络污染的形成与传播,严惩网络违法犯罪,净化网络环境。再次,家长作为学生的监护人,应提高其网络安全意识和网络道德意识。在家期间,应把好学生上网的质量关,严格控制上网时间,多关心和了解子女上网的情况,帮助子女处理上网遇到的问题,使上网成为“亲子活动”的一部分。最后需加强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防止网络“虚拟现实化”。

  总的来来说,在我国,广大农村是经济弱势地区。经济发展的缓慢、经济结构的不合理、观念的陈旧,以及教育事业管理中的疏漏,是导致农村基础教育缺失的最基本因素。在先现代化还是先普及基础教育的艰难抉择中,人们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到科学文化知识对于社会与民族的重要性。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性教育,直接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因此,只有采取措施彻底改变农村孩子接受条件最差的学校教育的现状,加强和牢固基础教育链条上的薄弱环节,才有利于农村小学走出困境,为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为日后祖国的繁荣富强打下坚实的基础。

农村教育调研报告8

  为进一步摸清我县农村教育情况,促进全县农村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按照县委、县政府有关通知要求,我们多次深入基层,对农村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并制定了未来几年我县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远景规划,现将我们的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县农村教育的基本情况

  目前,我县共有各级各类农村学校190所,其中普通高中5所,乡镇初中37所,中心小学113所,完小14所,分校21所。全县农村有高中在校生6796人,初中在校生26372人,小学在校生31339人。此外,还有各类农村幼儿园109所(含鸦鸿桥镇两所民办园),在园幼儿13800人。

  二、近几年的主要做法

  多年来,我们坚持把发展教育作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工程,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努力使基础教育适度超前发展。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以省“普九”复查为契机,不断改善办学条件。近几年,我县以迎接省“普九”复查为契机,大力推进“普九”完善工程,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在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和普及程度等方面又有了长足的进步。我县初中生年巩固率逐年提高,已达到省“普九”标准,小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均已达省“普九”标准。我县多次被省政府评为“普九”工作先进县。

  2、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努力实现“普九”向两头延伸。在巩固“普九”成果的同时,我县还大力发展高中教育和学前教育,努力使普九成果向两头延伸。近几年我县高中在校生人数逐年攀升,今年我县5所农村普通高中国共产党有在校生6796人,占全县高中学生总数的44.7%;在学前教育方面,从20xx年起,我们努力实现由学前班向幼儿园的转变,三年时间共新建乡镇幼儿园69所,学前三年入园率达86.2%。去年我县在原有基础上又投入资金1146万元,用于学前教育发展。20xx年12月初,我县接受了省检查团的“普三”验收,省市领导对我县的学前教育发展给予高度评价,我县的学前教育保持了在全市乃至全省的先进水平。

  3、合理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不断优化教育资源,扩大办学规模。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是基础教育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也是农村人口结构变化趋势的必然要求。为进一步提高办学效益,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我县教育现代化进程,我们把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当作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制定了20xx—20xx年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几年来,全县农村初中、小学学校总数从1998年的498所减少到目前的185所。

  4、加大现代化教育装备力度,努力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从20xx年开始起动教育装备现代化工程,截止到目前共投入资金4300万元用于配备校长办公系统、学校微机室、多功能教室建设以及购置教师、学生用微机。目前全县农村所有完小以上学校均配备了微机室、校长办公系统、多功能教室,全县农村中小学配备校长办公系统210套,购学生微机5200台,建微机室205个,多功能教室194个,语音室48个,建校园网17个。

  三、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农村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教育需求的增加与教育投入的不足这一矛盾更加突出。近年来,我县先后启动了教育装备现代化工程、农村布局调整及危房改造工程,迎接了省“普九”、“普三”检查验收,全县教育欠帐达9720万元,其中农村教育欠帐为1603万元。而我县县、乡两级财政一直比较紧张,落实的省定生均公用经费的标准还很低。今后我县农村学校的布局调整、危旧校舍维修改造和教育现代化装备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2、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面临新问题。自20xx年以来,我县初中小学没有再分配新毕业生,而自20xx年暑假,实小、三中开办寄宿制以来,先后从乡镇选拔293名教师进城任教,又先后有200名教师出口,其中多为3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造成目前我县农村学校教师年龄老化,尤其是小学教师,目前平均年龄在43岁以上。教师队伍年龄结构的不合理,影响着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有的中心校没有音体美专职教师,音体美课不能保证,英语、微机任课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学质量不高。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年龄老化的问题将更加突出。

  3、初中生流失严重,控辍保学的任务艰巨。农村初中学生辍学问题是目前农村教育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它不仅加大了学校教育管理的难度,也影响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的巩固。虽然我县通过了省“普九”复查验收,但初中生流失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遏制,尤其是我县南部潮洛窝、石臼窝等乡镇受当地服装厂影响,初中三年,学生的流失更为严重。分析学生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单凭教育系统的力量很难将此项工作做好,应当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

  4、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工作有实际困难。布局调整工作几年来,取得了显著效果,但由于一些村队干部或群众的认识问题,加之个别乡镇缺少应有的力度,至今依然没有完成调整任务。布局调整后,确实存在学生上学距离过远的实际问题,需要我们从群众利益考虑,合理调整农村学校布局。

  5、素质教育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当前,受社会就业、用人制度及教育自身基础以及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教育工作中还存在着学生在校时间长、课业负担重,部分教师改革意识不强、教学效果不理想,小学、初中的非主要学科授课质量不高等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远景规划

  总体目标:到20xx年,初步建成适应玉田经济发展建设需要的现代教

  育体系,高标准实施素质教育,在全市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把玉田县建成唐山市教育较为发达、教育质量较高的地区之一。具体目标:

  (一)形成系统优质的学前教育

  继续发展学前教育,保持我县学前教育在全市乃至全省领先地位。到20xx年,全县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争取达到100%,充分满足三至六周岁儿童入园需求。通过幼儿园升级升类工作,不断提高幼儿园办学规模和管理水平,所有乡镇中心园达到省二类标准,到20xx年全县一类幼儿园的比例达到30%,二类园比例达到60%。在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托幼一体化管理模式,实现学前三年教育向0-3岁幼儿教育延伸。到20xx年,形成完善的以省级规范园为龙头,以乡镇中心园为骨干,以中心校独立园为基础,各类幼儿园共同发展的幼教体系。

  (二)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有长足进步

  以迎20xx年省“普九”复查为契机,继续改善办学条件。小学抓实特色校建设工作,全力打造一批特色品牌学校,展示我县素质教育成果;初中抓实控辍学保学工作,提高在校生巩固率。未来几年把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工作重点放在初中,到20xx年完成撤并15所初中和42所农村小学的任务,为解决学生上学远的实际困难,考虑在农村建设九年一贯制试点寄宿制学校。在全县农村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到20xx年全县所有中心校以上学校全部建成校园网,教师全部实现微机备课,到20xx年前后,全县所有中心校以上学校教室全部建成多功能教室,充分发挥现代教育装备的作用,提高教学效率。

  (三)大力普及高中教育

  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让更多的学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到20xx年,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5%。认真做好生源预测,考虑未来几年,生源减少的因素,为发挥高中现有优势,在5年内将现在的彩亭桥中学、亮甲店中学、鸦鸿桥中学逐步撤并,重新划分招生范围,只保留林南仓中学、窝洛沽中学两所农村普通高中,完成对以上两所学校的改扩建工程,争创省级示范学校。保证从农村向高等院校输送更多人才。

  (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县域经济发展需要的技术人才

  继续做好初三毕业生的春季分流工作,保证县职中心生源。合理利用撤并后的3所高中校址尝试举办高中职业教育,扩大职业教育在高中教育阶段的比例,培养更多的适合我县农村经济发展的职业技术人才,为县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五、保障措施

  1、转变观念,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合力建设高水平教育强县

  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的大教育观,引导全社会和广大教育工作者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终身学习的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

  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将教育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成立“建设高水平教育强县工作领导小组”,坚持把教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实行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并作为干部选择、任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切实落实教育强县、优先发展的教育战略,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做贡献,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保障。

  2、建立健全教育经费投入和保障机制,保证农村义务教育投入。

  县政府在依法保证义务教育阶段经费逐年实现“三个增长”的基础上,不断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做到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随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提高,增加对重点项目的专项资金投入,结合布局调整盘活现有教育资源,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办学效益和经济效益,鼓励社会各种力量捐资助学,加大对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

  3、加强教育行政执法,坚持依法治教。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进一步提高对依法治教重要意义的认识,认真贯彻国家和地方的各项教育法律法规,切实保障国家教育方针的全面落实。教育和公安、工商、税务等职能部门紧密联系,切实解决好初中生流失问题。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制度化、法制化,开展依法行政、依法治教研讨活动,健全各项教育规章制度。学校要依据教育法律法规坚持依法办学,实现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增强依法治教、依法执教的自觉性,逐步使知法守法、依法办事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内在要求和自觉行动。

  4、加强学校内部管理,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中央、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提高民族素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各级各类人才为根本,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继续深入实施“科教兴县”战略。要进一步加强师德教育,完善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暂行办法》;加强教师的现代教育理论学习,不断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加强教育科学研究,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积极探索符合教育规律的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建立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运行机制,坚持依法治教,促进我县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农村教育调研报告9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早期教育对人的一生的巨作用,认识到生命早期教育的特殊重要性,人们也越来越多地关注儿童的发展。让每个儿童都接受良好的早期教育,为他们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我国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也明确提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从幼儿阶段抓起。”虽然幼儿教育问题得到改进,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农村,幼儿教育问题颇多。农村学前教育成绩和问题同在,机遇和挑战并存。

  一、农村幼儿园教育的现状分析

  对于教学内容方面:一是缺乏适宜于农村幼儿园的教材。调查发现农村幼儿学习的教材主要是立足于城镇幼儿园,多内容源自于那些具有现代气息的城市课程资源,而农村孩子身边熟悉的、摸得着、看得见的、丰富的农村自然与文化资源,却极少在教材中体现。教师只能从教材到教材,照本宣科,幼儿被动学习的状况难以改变。课巢排不尽合理,教学内容比较单一,主要是学习,而像绘画、唱歌、进行小制作等很少,不利于孩子兴趣的培养,不利于其全面发展。某些学校迎合家长的要求,教学内容小学化,幼儿接受比较困难,影响学习兴趣。60%的家长认为“学好课本知识,考试得高分”尤为重要,26%的家长觉得养成良好的礼貌习惯也很重要。二是村里一些幼儿园的课间较为单调,很少有幼师组织孩子做游戏,孩子门基本上都是自己玩自己的,学校若是有滑梯、秋千等设施还好,但是农村学校的条件都比较差,不具备这些设施,幼儿们的课间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丰富多彩。三是调查发现幼儿的作业负担较轻,66%的家长认为作业适中、负担一般,27%的家长认为作业太少,7%认为孩子作业多、负担重。

  关于幼儿园收费问题,约有65%的家长表示能接受,6%认为不能接受,29%说无所谓交多少,家里就一孩子。“你孩子就读的幼儿园是否存在乱收费现象?”部分家长并不明确知道是否存在乱收费的现象。当问及“假如存在乱收费,您会采取什么方式解决?”100%都选择忍气吞声,“他们乱收费没,我们也不清楚,就算乱收费了,我们也没办法,别人交,我们就交,为了孩子嘛!”

  最后是幼儿的入园率不能达到百分百,少部分四五岁的小孩仍在家里玩耍。对于有校车接送的孩子基本都去上学了,但是还有一些家长觉得幼儿园较远接送不方便又无校车接送,就让孩子在家多呆些时间。

  二、存在这些现象的原因

  从幼儿园方面:幼儿园布局不合理,“入园难”的问题在偏远农村尤为突出。调查发现,城乡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极不均衡,市区和城郊乡镇幼儿园密集,农村幼儿园极少,导致不少家距市区较远的家长,不得不进城租房陪伴幼儿入园,不仅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也影响了他们正常的经济活动。幼儿园也都程度不同的存在着房屋简陋、场地狭小、设备陈旧等问题。某些幼儿园对基础设施、教师工资等的投入太少,由于工资待遇太低,致使农村幼儿教师人心不安,流动性;有一定专业水平的幼儿教师不愿在农村幼儿园任教,造成农村幼儿园师资质量不高,特别是专业素质与实际需要差距很。学前教育机构的管理体制不顺,没有经费和人员保障。教育行政部门普遍映,学前教育经费从未纳入财政专项预算,一般是占用义务教育经费;幼儿教师没有纳入国家编制序列,多是在小学编制中调剂;对幼儿园管理乏力,服务不到位。从幼师了解到,学校从来没有组织过对老师的专业培训。

  从教师方面:幼师的受教育水平没有完全达到要求,有的“幼师”是在学校“打工”的,并不是从幼教专业毕业的,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职业技能水平较低。当问及对孩子的老师有何评价,多数觉得还行,责任心较强,有耐心;然而,也有的家长说老师对孩子的关心不够,甚至有多学生体罚的现象。

  从家长方面:就拿收费来说,很少有家长监督学校是否乱收费了,要多少就交多少,就算有也宁愿忍气吞声,没想过向教育局举报等来维权。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或期望也随之变高,主要是希望孩子能学习好,读书成才。但是有的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老师的事,把孩子交到学校就行了,很少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调查发现,农村出门在外的家长似乎更关心孩子的学习,他们会打电话询问老师和抽空辅导孩子的学习。

  从政府方面:政府对农村幼儿园的政策不完善,出台的支持幼儿园发展的政策较少,对幼儿园的经费投入不够,幼儿园发展较为艰难,教育部门依法行政的力度不够,缺乏规范化管理。一些地方对幼儿园违规行为查处不力。办园以盈利为目的乱收费等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未经登记注册非法办园。

  三、对于这些现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对于幼儿园方面:在学校的信息公开栏里公布收费状况,让广家长心中有数,接受监督。要坚持幼儿园的公益性质,合理收费,实行评级分类,按类别等级和地域区别确定保育费标准,资助农村僻家庭子女入园。对现有公、民办幼儿园教师实行必要的专业培训考核制度,对现有公、民办幼儿园教师实行必要的专业培训考核制度。严格准入制度,做到持证上岗,确保幼师的质量。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幼儿营造快乐学习生活的环境。制定、完善农村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社会保障制度和职称评定制度,改善农村幼儿园教师待遇,逐步做到民办园教师与公办园教师同工同酬,鼓励和保护农村幼儿教师安心从教,并吸引中师和中师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到农村幼儿园任教,以稳定农村幼儿教师队伍。

  对于家长方面:纠正“教育是学校的事”的错误观念,加强同幼儿园的联系,主动关心孩子的成长,多与孩子交流,认识到生命早期教育的特殊重要性,改变育儿观念,孩子不仅仅是学好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会如何做人,这应该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吧。

  对于政府方面:坚持多种形式发展幼儿教育的方针,政府对幼儿教育予以充分关注,促进教育的化发展。要进一步强调幼儿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公平性和福利性地位。加地方政府投资的力度,实现幼教经费的逐年增长,逐步提高幼教经费在教育经费中的比例。扩政府的资金使用范围,逐渐使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怀,实现早期教育公平。制定优惠政策,加政府的隐性投资,鼓励社会多种力量办园。减轻幼儿园的负担,鼓励社会资金用于举办不同体制、不同形式的幼教机构,发挥社会力量办园的主体作用。加强对幼儿园的监督与管理,重视安全的督查。

【农村教育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关于农村教育的调研报告06-20

农村教育现状调研报告12-30

农村教育工作调研报告06-20

调研农村教育现状的报告(通用8篇)10-27

农村教育现状的调研报告(通用6篇)10-27

农村教育的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12-20

农村教育现状调研报告范文(通用8篇)10-27

当代农村教育现状调研报告(通用13篇)10-27

农村教育问题调研报告(通用5篇)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