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大全

教师读书心得

时间:2023-01-05 15:20:47 读后感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教师读书心得【热】

  我们心里有一些收获后,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读书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师读书心得【热】

教师读书心得1

 读书,能够使老师不断增长职业智慧。读书是课改的需要。新课程的实施,对老师的素质提出了尖锐而有力的挑战。新课程不再像传统课程那样统一机械、墨守成规,很少变通,而是具有许多不确定性:多元智力和多元价值取向,决定了教学目标和结果的不确定性;个别化教学决定了教学对象的不确定性;综合性的加大决定了教学资料的不确定;师生共同探讨新知决定了教学过程的不确定性;老师作为课程具有的自主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不确定性;……教学的多样性、变动性决定了老师务必是个娴熟而高超的教育教学设计者、决策者、支配者、智者、专业知识的发展者和创造者。

  不读书,就不明白当今教育观念变化之大,教育形势发展之快,也不明白自我的教学观念落后到什么地步,自我过去的教学是多么可悲、可笑。只要一读,就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心里就会敞亮多了。

  要读教育改革的理论,读优秀老师的教学经验总结,读哲学,读文学,读历史,读科学……在与大师、优秀老师的对话中反思自我的理念,反思自我的教育教学实践,将读与思,读与教,读与研等结合起来。

  书读多了,认识提高了,实践也就有了方向,有了信心,有了力量,就能使自我的教学闪耀着睿智的光彩,充满着创造的神奇。教育需要知识渊博的老师,教育要培养出智慧的人材,而只有知识渊博的老师才能培养出智慧的学生。

  让书的精髓融入我们的生活、融入我们的生命,让我们的生命之花开得更加绚丽多彩、富有活力,那就让我们多读书吧。

教师读书心得2

  《爱的教育》一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当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们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之外,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的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这里面不能忽视的是每个月老师读给那群少年听的精神讲话。这一个个小故事,不仅使书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样让我这个读者也被其中所体现出的强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

  透过安利柯的描述,我了解到什么样的师爱才最让学生感到温暖,把学生当亲人的老师。当安利柯的先生说道:“你们以外,我没有别的家属在世界上,除了你们,我没有可爱的人!你们是我的儿子,我爱你们,请你们也欢喜我!我一个都不愿责罚你们,请将你们的真心给我看看!请你们全班成为一家,给我慰藉,给我荣耀!”先生的这些话,让所有的学生都信服与他。虽然我无法做到这位先生的如此坦诚,但想想,我是否用平等的目光看待所有的学生了。两个学生同时犯了错误,有时,我会凭我直觉判断,然后毫不留情的批评那个我心目中的差生。却不知,受了一肚子委屈的学生在暗自垂泪,也许在他们的眼里,我不再是个好老师。宽容和尊重学生,“只要你们有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我绝不会责怪你们”,这是安利柯的先生们给的我另一个启示。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学生,我们的目的是教育学生,只要目的达到,又何必在意学生是否接受了惩罚。

  总之,爱的教育是治疗心灵创伤的良药,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被爱的人才懂得去爱人,爱给人力量,给人温馨,也给人美丽的心灵和情感。让孩子们心中拥有爱,很多问题都可能在爱的暖流里溶解。书中给我的启示是,做一个温柔的严师,用充满爱意的语言来严格要求我们的学生。

  教师寒假读书心得及感悟 五

  书是我们的好朋友,通过它可以“看”到广阔的世界,“看”到银河里的星星,“看”到中华瑰丽的五千年,“看”到风土人情和世间万象……对我们扩大视野、增长见识、丰富积累、提高素质,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我国伟大诗人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朱熹也曾说过,“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由此可见,读书不在多,而在于是否读的精。对于书,只有善读,才能像蚕一样,吃进去的是桑叶,吐出来的是丝一样。读书是为灵魂寻找的镜子,我们必须用心去领会书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

  读书给了我知识,读书给了我乐趣,读书更给了我力量。读书,让我知道什么是酸?什么是甜?什么是苦?什么是辣?读书让我知道了怎么为人处事,读书给了我的东西就是,“知识,它丰富了我的大脑,增长我的见识。”

  书,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所以我们要像海绵吸水那样,吸收着知识的点点滴滴。在学校的号召下我阅读了由宿春礼先生主编的《思路决定出路一书》。

  首先吸引我的是书名,当书到手时我怀着好奇的心情去读这本书。读完后不禁觉得神清气爽,以前也曾读过一些书,读后似乎感觉都是一些空话,仅仅留给我一些无谓的说教,没什么实质性的帮助。看了这本书后,感觉与众不同,一生中我们拥有许多选择的机遇,关键在于你的头脑中是否形成了正确的思路,并决心为之付出与奋斗。多一个思路多一种出路。概述生动而鲜明地诠释了人生的处世与生活智慧。主要从展示秀的自我,把握人生的关键点,学会选择,懂得放弃,做人与处世的智慧以及有梦想才会有奇迹等诸多方面将生活的智慧授予我们。

  海伦·凯勒曾说,“当一扇门关闭的时候,另一扇门就会打开。然而我们太多时候总是遗憾地盯着那扇已经关闭了的门,从而对那道为我们敞开的门视而不见。”生活从来不会是风平浪静,一帆风顺的。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我们时常会遇到令人棘手的问题。面对烦恼,面对问题,我们应有直面的勇气,更应有科学的克服方法与思路。缺乏经验与阅历的我们更需以该书为指导,让其成为打开我们心扉的金钥匙。《思路决定出路》一书教会了我如何在工作中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优势,克服自身的不足;教会了我如何把握人生的十字路口,谱写美好而绚丽的人生华章;教会了我如何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以豁达乐观的心态看世界。本书以生动鲜活温馨感人的小故事将生活中的哲理与智慧向我们娓娓道来。其中给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以下这则故事:

  读小学的时候每天要经过一条国道。路两侧总是有货车上落下的焦炭块儿。我随手捡一些,带回家给母亲好炉子用。那东西燃劲儿大,能节省不少煤,因此,母亲夸奖过我几次。有一天,为了博得赞赏,我趁放学时在路上奔波到天黑,整整捡了一书包焦炭。回到家,将辉煌战果献给母亲,她却没了往日的快乐,沉着脸问:“你的作业做完了吗?”“当然没做完,”我很扫兴地咕哝着。母亲说:“顺手带些焦炭回来,没错;专门去捡它,那不是你的事。我不是要看你带回多少焦炭,而是要看你带回多少学问。”读高中时,我迷上了“文学”,整天谋划写作,心思不在学业上,成绩很差。虽然我内心为此很恐惧,但总幻想着一鸣惊人,然后躲过高考,被大学破格录取。终于有一天我的文章见报了。我兴冲冲奔回家,送给母亲看,她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你损失的,比得到的要多得多。”

  大学泡汤了。我当兵到了部队。在一次小型军事演习中,我所在的连队以50%的“伤亡”打败了“敌军。全连官兵欢呼雀跃!但当天晚上的总结会上,首长否定了我们,他指出:在真实的战场上,你们在胜利后的两个小时内,就面临全军覆没。第一,你们的兵力已经难以应付敌人的后援;第二,非常严重的是你们在胜利后就昏了头,居然没有一鼓作气及时占领某战略制高点。

  这则小故事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很多时候,我们在为自己的“成功”而自得时,事情却渐渐露出其尴尬的一面。衡量成功,不仅要看得到了什么,更要看自己为此失去什么。如此道理在教育中也能得到深刻的验证。一些老师片面追求升学率与成绩,教学手段缺乏科学性,忽视学生的素质与德育教育。更有甚的为让学生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虽然学生最终的学习成绩可能会有所提高但这同时却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学生中许多走向社会后缺乏能力,难以适应社会的激烈竞争,于此同时,由于长期以来德育被忽视,许多人在踏上工作岗位之后不遵循社会最起码的道德底线,对社会的危害自然可想而知了。

  表面看来的成功,实在是充满沉重代价的。

  我们每天忙忙碌碌,很少停下来思考,很多事情都是想当然地去做,往往忽略了怎么做才是最便捷的,忽略了怎么做才是最有果的,忽略了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东西。只有做一个真实的自己,运用我们心灵的力量,开发我们的潜能,不停地思考,不停地创新,才有光明的道路。

  比大陆更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思路。换一种想法,会换一种心情;多一个思路,会多一种出路。

教师读书心得3

  人的一生要经历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等多个发展阶段,“人的不同成长阶段存在着不同的心理类型,这些阶段之间的界限非常明确。且与身体成长的不同阶段密切关联”①。因此人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再生的过程”②。童年期是儿童的心理从无到有的发展关键时期,也是人的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童年期的发展是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终生的。

  在童年期,我们也常常分为两个小的时期,即:0-3岁(婴儿期)和3-6岁(幼儿期)。这两个时期有着明显的不同,展示出了人的心理变化的从无到有,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发展顺序。

  一、儿童受外界的影响效果不同。0-3岁阶段,儿童处于心理发展的无意识阶段,“成人无法直接对儿童施加任何影响”③。3-6岁阶段,“儿童开始变得容易受到成年人的影响”。

  二、儿童所处的外界环境不同。0-3岁阶段,尤其是0-岁阶段,儿童的语言、行为发展能力不足,尚处于襁褓之中,因此需要亲人尤其是母亲的呵护和照顾,因此特别适合在温馨的家庭环境之中成长,属于母婴共处的最佳时期,在这一个时期,也是建立亲情和儿童对外界安全感的最佳时期,如果母爱的缺失和感官的接触不够,就容易导致儿童对外界的不信任,敏感,胆小,多疑等不正常的心理,因此各国不断延长着产假、哺育假的时间,也是为了让新生儿能得到母亲的更好照顾。3-6岁阶段,随着儿童的身体、心理的发展变化,对外界的征服力量推动着他们希望在更广阔的空间与更多的人交往,已经初步具备了适应集体生活的主观心理愿望和客观支撑能力,因此可以进入幼儿园学习了,所以大多数国家都将幼儿园的入园年龄确定为3岁左右,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也明确指出:幼儿园招收3-6岁儿童入园学习,可见,幼儿园的招生年龄确定是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而确定的,不能随意调整。

  三、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不同。随着新生儿降临在世间的第一声哭泣开始,儿童就脱离了母体,来到了这个陌生的世界上。新生儿出生以后的环境与在母亲体内的环境截然不同,在新生儿降临时期,儿童面临着巨大的“出生恐惧,这是一种无意识的恐惧行为”④,只有通过哭泣的方式来排解这种痛苦,成年人对这种痛苦也不能回忆起来。儿童的母语也是在xx岁左右发展起来了,在母语的获得过程中,许多内在的秘密在悄悄的发生,比如发声器官的不断成熟,对环境知识的吸收,都需要一种特殊的心理能力来帮助完成,并且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完成的,因此我们也不能回忆出我们母语是怎样习得的,好像就是自然而然的习得了这种能力,这就是无意识心理活动的结果,也是有吸收力心灵的有力证明,这种具有无意识记忆和吸收力的记忆类型被帕西.纳恩先生称为“记忆基质”。儿童是通过心灵能力直接吸收知识,这些知识会成为儿童心灵的一部分,也就是成为大脑的一部分,儿童吸收知识是在塑造心灵(大脑)的过程,因此这些知识和心灵呈现水乳交融的“合体”状态,而不是两个截然不同可供分开的东西,因此婴儿期的记忆是无意识的记忆,是不能被回忆功能调阅的一种记忆。而成人是通过大脑这个工具来储存、记忆加工来获取知识的,必须通过有意识的意志的努力才能达成,是有意识的记忆过程,因此成人的记忆不属于大脑机体的一部分,属于大脑储存的内容,当然也容易从大脑这个工具中“调阅”出来,可供回忆这种心理机制进行提取。为什么成人觉得学习和记忆是一个很困难的事情,而儿童确实如此地轻松自在呢,这就再次证明年龄越小的婴儿在心理发育期间大多处于无意识的心理发展进程之中,因为“在我们的学习成为有意识的时候,我们学习的每一点知识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⑤。随着儿童的生长发育变化,儿童的心理不断走向成熟,心理活动的方式也逐渐由无意识开始变得有意识起来,“在开始学习动作之前,儿童就已经有了无意识的心理发展。当他开始学习第一个动作时,无意识的就开始变成有意识的了。3岁左右的孩子,已经变得有意识起来。儿童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思想,直到它成为记忆的一部分⑥。”3-6岁阶段儿童的心理逐渐从无意识向有意识过渡期,而动作的学习是其有意识心理发展的外在表现。

  综上所述,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是从无意识到有意识发展的重要阶段,在无意识记忆发展的阶段,外界环境对其影响十分重大,因为这是他们通过吸收环境中的知识来塑造他们的心灵的过程,他们还不具备有意识的分别、筛选、判断等能力,对环境中的一切经验“照单全收”,并且作为心灵(大脑)这个智慧器官的一部分永久保存下来,在此期间,由于处于无意识的状态下,他们的“学习”也会变得轻松、自然,而且不感觉到任何的困难,我们看到3岁之前的孩子总是那么无忧无虑,不急不躁地缓慢而优雅的成长着,在这个时期,是有一种神秘的“自然力量”在推动着他主动地、本能地、自然地向前发展,也是不容易受成人影响的一个时期,但他们要受环境的影响,成人作为环境中的活跃因子,必定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尤其是要“正确关爱和保护好儿童的天赋,为他们潜在能力的发挥提供帮助,不是指帮助儿童本身,也不是向他们的弱点提供帮助。这样,教育成了向儿童心理发展提供帮助的手段,它不再是一个灌输语言和观点的.过程。⑦”因此婴幼儿期间的教育就是一种养育、一种陪伴,而不是对他们说教。要充分用好“环境”这个无声的老师去影响他们,帮助他们发挥人的潜能。

  对儿童的教育要遵循其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充分利用好每个阶段的有利因素,比如如果能无限地延长儿童具有吸收知识能力的阶段,让他们在无意识中毫不费力地学习知识,这将是一件多么神奇的一件事情呢?但是如果他们长期这样地无意识学习,虽然学习的过程轻松了,但是学过之后也记不住更多的知识,人类的智慧不是也不能增加吗?因此任何一种心理状态对人的成长均有利弊之分,我们的教育就只能顺应心理发展的阶段,因时施策,扬长避短,搭建适宜的平台,营造适宜的环境,促进儿童适宜地成长。如春雨般“随风潜入夜,当春乃发生”,滋养着生命的蓬勃成长。

教师读书心得4

  一直以来,特别喜欢看雷夫老师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丛书,因为它在带给我太多太多的感动与震撼的同时,更能使我鼓起勇气,满怀信心地做一名好老师。

  在中国,很多教育专家一直告诫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每当听到这句话我总是感到一种莫名的的压力。雷夫:老师却不赞同这种说法,他认为有些学生就是教不好的,他不认为所有的学生都会成功,但他认为,自己的工作是给学生一个成功的机会,一个老师的工作是为学生打开扇门,学生要自己走进来,他不会使劲地把学生推进这扇门,不是拉他们或者推他们进来,而走进来必须是学生自己的事情。

  雷夫老师分享了自己在教学方面的许多做法,虽然中美两国的社会、文化、教育背景和环境不同,但是对于学生作为一个人的管理和教育,我认为雷夫的一些教育思想和做法很有借鉴意义。这也使我不禁想起了发生在自己课堂上的一幕。

  这是一节美术知识课,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认识间色与原色之间的关系,掌握三原色两两相加形成三间色这一知识点,课前,我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给每组学生准备了等量的三原色水粉颜料调色盘、毛笔和笔洗等。

  上课后,我对同学们说:"请你们将自己带来的美术用具收起来,今天,老师想请你们帮我解决一个问题。昨天晚上,老师在画范画的时候忽然发现自己的颜料色彩不全了,只剩下三原色红黄、蓝,可老师要画的画色彩很丰富。现买肯定来不及了,你们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接着,我出示了一个色相环,图中只有红黄蓝,其他色块全是空白。

  同学们面面相觑,教室里鸦雀无声。忽然,一个男同学喊了声:"能!可以调出来。"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如梦方醒,跟着喊:"可以调!""怎么调?"我抓住时机:"现在就请各组同学用你们桌上的工具试一试,看看能调出什么色?"同学们立刻行动起来,有的挤颜料,有的调和,有的在纸上试色,活动过程中,我听到有的同学说:"看!变色了!绿色出来了!"有的说:"多加点红色,看看会怎么样?"……我看着同学们那积极、投入的样子我心里有说不出的偷快。实验活动完成后,我让每组的代表汇报发言,王利说:"老师,我们经过实验,调出了橙色、绿色和紫色。红加黄是橙色,黄加蓝是绿色,红加蓝是紫色。"李珍珍说:"我们调出了不同的橙、绿、黄色,比如:调绿色时,如果加的黄色多蓝色少,就形成黄绿色;如果加的黄色少蓝色多,就形成蓝绿色。"我一一肯定了同学们的发言,并告诉他们:"三原色两两相加调和出的橙、绿、紫色叫间色,它们随混合色中各色的多少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间色。"这时,有个班上最调皮的学生崔云睿站起来说:"老师,我把您给的三种颜色全调到了一起,就变成黑平乎的了。"同学们哄笑起来,我却高兴地说:"你很有创新精神,总是与众不同,你调出的确实是黑色,黑色不叫间色,而是叫复色。复色是由三种原色混合而。

  这时,班上的学习尖子邢立华站起来说:"老师,我明白了所有的颜色都是由三原色调和出来的,它包括间色和复色。我想如果魏峥不是把您给的颜料都调在一起,而是将三原色有多有少地调合在一起,还会出现很多种不同的复色。"听了她的发言,我立刻向她高高地竖起了大拇指,并用力点了点头,赞叹道:"真棒同学们恍然大悟,纷纷要求试一试。我趁热打铁,又给他们每组加了一些颜料,让他们充分地去验证这一结论的正确性。于是教室里又一次热闹起来。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实践,不但找出了知识的答案,而且加深了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同时也锻炼了他们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了他们积极动脑思考的习惯,活跃了课堂气氛,融治了师生关系,这样的课更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来的知识远比老师直接灌输给学生的要"实惠"得多。

  从雷夫这样一个优秀的教育同行身上,我看到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想要完全模仿不太可能,雷夫老师说过这样一段话:等你成为雷夫,你就可以这样做了!希望中国有更多的雷夫,每一个教师都努力成为雷夫!

教师读书心得5

  最近有幸拜读了黄全愈先生所著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感慨颇多。它以一名留美博士眼中的中美教育为副题,从他年幼的儿子在美国所受的教育与在国内的教育相比,而进行的一系列的深层次的理性思考。其间,黄博士提到“要不要惩罚孩子”,他描述了自己儿子矿矿所经历的惩罚教育,透过美国的一些惩罚教育现象分析了美国教育的一个基本理论:每一个人的内心都存在一种膨胀的自我,与人之本性共在。它表现为过分的自负和过多的自我中心。

  与亚洲一些国家的孩子相比,美国孩子往往更开朗,更敢作敢为,而且更富于表现欲。书中有这样一部分的描写,让我叹服连连:——由美国电视老明星比利·卡斯比主持的“孩子说的有意思的话”是一个很受欢迎的节目。这个节目其实很简单,在每次30分钟的时间里,由“天才老爹”比利·卡斯比对三个四五岁或者七八岁的孩子进行现场采访。参加这个节目的孩子都是从自愿报名者中选出的,并无事先排练。一个五岁的小男孩告诉比利·卡斯比他会拉小提琴。比利让他拉个曲子听听,那孩子一本正经地说:“尽管你没付钱,但我还是决定为你拉一首。”像模像样地拉了几下琴弦后,说:“对不起,昨天我的音乐老师迟到了,所以我没能学好。”然后把琴夹在胁下,鞠躬作谢幕状。比利·卡斯比风趣地说:“谢谢你!”那孩子马上接着答:“Youarewelcome。”直译成中文“你是受欢迎的”意译为“您是值得我为您拉琴的”。

  尽管那男孩并不怎么会拉小提琴,但他表现出来的却是百分之一百二十的自信。孩子的自信和自然流露出来的“舍我其谁”的“自我感觉良好”,让我叹为观止。脑海中不由交替凸现着这样两幅画面。

  画面一:踏进三(4)班课堂,面对着一张张自我感觉良好,充满个性的笑颜,我应对的是一张神情高度严肃,脸色绝对难看的尊师之颜;随着双眉紧锁,不由计上心头,一上场便杀了个“回马枪”,给那些自命不凡的孩子来了个“下马威”。还不时琢磨着如何给这些不顺眼的孩子念道“紧箍咒”,好让他们收敛锐气,藏起傲气,不再狂妄自大。尤其是那个姓李的同学,自我感觉好极。当我高声表扬某同学朗读不错时,他则轻蔑哼哼,不屑一顾地嚷道:“为什麽不表扬我,我比他读得更好?”听!多自负呀!心头盛怒得我那容得下他如此自傲,不免劈头盖脸一顿教育,意欲浇灭那闪闪跳动得自信火花,还孩子一个“自知之明”。

  画面二:三(3)班课堂里,我正眉飞色舞地在讲课,孩子们在静静地听讲。突然,有只小手举了一下,忽又垂了下来。我感觉到孩子有话想讲,便示意他站起来说。不料,孩子脸一红,头一缩,一吐舌头,不再吱声。我微笑着询问,孩子脸色忽闪着惶恐,扭捏着还是没吭声。我弯下腰,笑容可掬再探,孩子大概抵不住我盛情相邀,勉强站起,低声细语道:“老师,您黑板上的字好像写错了!”我回首细看,猛惊,果不其然,我一时手误,写了个错字,心想:真不应该呀!急忙改过致谢,并当众大赞其专注细致,能及时发现老师的错误。不料,众曰:“我们都发现的!”“那为何‘知情不报’?”我疑曰。“我们不敢!”“有何不敢?”我惑曰。“我们以为老师总是对的。”我惊叹:“呜呼,哀哉!如此不自信。”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成绩优秀的学生对自己的成绩都不够有自信,更何况去面对那些没把握的事情呢?静下心来反思我们的教育,我更理解了赏识教育的要义。试想我们的孩子上台去表演,如果表演不好,出了洋相那我们的老师与家长会如何对待“丢丑”的孩子呢?毋庸置疑,“赏识教育”将会从容接纳孩子,并激励安慰孩子,亲切地告诉孩子:“失败是成功之母”,帮助孩子尽快找回自信。

  然而不能否认的是,在我们的家长与教师群中,大部分的师长寄孩子于很高的期望,他们不允许孩子失败,不接受孩子的失败。一旦孩子未能如愿,便不停地责骂与埋怨,讽刺挖苦,甚至惩罚与变相体罚,所谓是让孩子“吃一堑长一智”,痛定思痛,牢记教训。在如此“高压教育”下成长地孩子,自然便少了一份锐气,那份美好的自我感觉已在大人的讽刺与漫骂声中支离破碎,当然更谈不上对自己有信心了。蓦然惊觉,我顿感汗颜,反省自己在赏识教育这一块的实践还未见奇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一如既往,努力实施,让孩子们在“我能行!”体验活动中拥有百分之一百二十的自信。

教师读书心得6

  寒假,我在无意间发现了一本很值得我们教师去细细品读的好书《中国教育调查》,这本书并没有华丽的词藻,更没有深奥的理论,但是字里行间流动的确是我们教师的心声,字字真诚,句句深刻,这本书是一本很有特色的书,它在关注青少年成长空间的同时,突出了素质教育的核心,即教会孩子“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创新,学会生存”。现今,未成年的孩子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而这时他们的思想可塑性极强,所以作为老师和家长的我们,应该时刻关注孩子身心的良好发展,不应该用肤浅的眼光和分数的高低来论断孩子的好坏,估算孩子的未来。

  书中有一个章节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这一张主要是讲“差生”的问题,深为老师,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学习不好,跟不上大家的步调,课文不会背诵,甚至广播操都学不会的“差学生”和“笨蛋孩子”,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们总是在心中对该生产生很大的偏见与“仇恨”,甚至有时失望到想放弃,恨不得骂他一场,揍他一顿,好解解“心头之恨”,即便学生用真诚乞求的眼光看着我们,我们仍然气的眼冒金星。

  当今中国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教育更是如此,老师在为考而教,学生在为考而学,学生没有发挥自己个性的余地,虽然说世界上没有真正意义的笨孩子,只有等待发现和开发的孩子,或者说,世界上只有愚蠢的家长和老师,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差生和笨孩子,只是现在教育体制的死板硬套,造成科目设置的呆板,使孩子失去了发挥个性的机会。但是当大的理论被人们所认可的时候,为什么我们的行动总是滞后于言语,教育者们总是蹑手蹑脚的向前爬行,而不是大步流星的勇往直前呢?为什么教育无论怎样改革总是逃脱不了分数的桎梏?为什么每天都会听到学生们痛苦的呻吟?为什么总是听到家长对自己不争气孩子的无奈与迷茫?为什么当孩子考了好的分数时几乎所有的人都在用羡慕的口气夸赞,反之总是在打骂挖苦呢?

  看来都是差生惹的祸啊!没有差生?可笑至极!有人的地方总有三六九等,没有差生从哪里来体现好学生的优秀呢?再看来我们的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却要把孩子挤压成没有个性特征,毫无生机的“硬币”。既然我们的社会需要不同个性的人才,我们孩子的个性又是那样的丰富多彩,为什么我们的教育要违背孩子的成长规律去做这种扼杀工具呢?为什么我们的教育违背孩子的成长规律而扼杀人性呢?症结在哪里?

  更有甚者,有的老师也被逼加入了这个不仁不义“喜优恶差”的团体中来,因为教师教学质量决定教师个人的饭碗,而衡量教师质量的标准大多是学生的考分,这给老师也带来了太大的压力,在老师和家长心中就无形中形成了一个相同的概念:知识就是孩子能否获得幸福的筹码,自然而然,在家长的心中就会出现一个所谓的真理公式:孩子上好的学校+上大学+好工作=幸福。于是,老师的心中也会浑然天成这样的定理:迫使学生学习+让学生上大学=自己的名利。其实,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应该去审视一下我们的学生,我们有差生吗?我们每一位老师可能都有这样的真实感受,许多“差生”见了老师一般都非常有礼貌,他们更能和同学友好相处,尤其是到了社会上,我们的“差生”更能适应社会,更能迅速融入社会,发展自己,而平日里的好学生,由于只重视课本知识的学习,进入社会之后往往会不适应社会的发展,而成为平庸的人。现在你能说有差生吗?所以说评价制度不改,我国的教育不去彻底的革新,老师的压力就一天得不到缓解,老师的压力就得不到缓解,那么学生的负担一天也就得不到解除,学生就始终处于“三座大山”的重压之下,始终都会有“差生”的频繁出现。

  在换汤不换药的教育改革下,为了知识,我们的学生做了教师的牺牲品,我们的教师做了社会的牺牲品,我们的家长又做了孩子的牺牲品,在这场素质教育的大角逐中我们都只能是一个输家!《中国教育调查》是一本好书,深刻,简单,真实,精炼,发人深思……我相信,这样的书,不仅对教育工作者,对全社会都是有益的!

教师读书心得7

  读了《一份个性教案》这本书心中有一些体会,深知要当好新时代的老师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对老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这其实只指出了老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为人师表”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师生关系主导在老师,据有关调查证明,老师的行为和态度是决定师生关系亲疏的决定因素,70%以上的受访问者认为影响师生关系的主导因素在于老师,66%的学生认为自我和班主任的关系还能够,24%的学生认为和老师关系比较融洽,因为老师和蔼可亲,或是因为自我学习好老师喜欢。只有少量学生认为和老师关系不太好,原因是因为自我的学习成绩不好或不守纪律。过去那种认为师生关系情同父子母女的传统认知受到了挑战。而且,师生关系和学生理解教育程度有必须的联系。随着学生受教育程度的升高,他们与班主任的关系出现趋于平淡的趋势,也就是说年级越小、学历较低的学生与班主任的关系越好。而学历较高的大学生,他们生活学习独立性更强,与老师的接触机会较少,彼此可能缺乏互相了解的机会,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认为自我与班主任的关系一般。

  一、师爱最为公众期盼

  老师就应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主动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自我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树立较高的威信。

  老师要重视教育法规的学习,具有依法执教意识,以及对违法违规行为的辨识力,要尊重学生,不得变相体罚。

  老师应重视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重视老师职业的特质修养和个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标。如老师的形象,既要“德才兼备”、“严格负责”,又要“幽默风趣”、“热情活泼”;对老师素质,要注意培养学生喜欢的“幽默”、“热情”、“机智”等特质;对自身形象的追求,既要“自然”、“礼貌”,又要有“举止优雅”、“谈吐高雅”等较高素质修养层次的追求。

  老师要注意提高自我的思想修养。老师要严格要求自我,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老师要具有高度的工作职责感。一名称职的老师要以对历史、对社会、对家长、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努力做好教书育人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工作。热爱学生的老师最受欢迎学生渴望的不仅仅仅是从老师那里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得到老师的关爱。

  相互理解和尊重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

  影响师生关系的重要原因其实是师生之间缺乏正确的相互理解和尊重造成的。其实老师都是本着教书育人的态度来要求学生的,他们把学生当做自我的子女来看待,基于恨铁不成钢的想法,老师期望每一位学生提高自身的潜力,发展和完善自身的素质,到达他们所期望的目标。老师严格要求学生是为每一个学生着想,老师本身并不能得到任何的回报。学生就应正确地理解老师的行为,不要产生厌学和反感老师的情绪。绝大部分学生还是很尊重自我的老师的,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对老师不是很尊重。不尊重老师是一种极不礼貌的行为,比如学生见了老师不说话,上课时光吃东西,不服从老师的管教等,这些行为应当坚决的制止。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理解和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因为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老师的理解和尊重。老师对学生的批评,恰当的,就是一种激励;不恰当的,就会成为一种伤害,甚至还会导致逆反心理产生。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批评时挖苦、损伤学生,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因此在日常生活的教育工作中,老师应把握批评的“度”,变“忠言逆耳”为“忠言悦耳”。

  参加了多次的教研活动,给我最大的感触是无论是哪个年级的学生,都期望自我能碰到好的老师。作为学生,都愿意与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当然也愿意接近有道德的老师。作为老师,也都愿意与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当然也愿意接近有道德的学生。所以,要做一个让老师和同学都愿意接近的学生,或者要做一个让老师和学生都愿意接近的老师,你本身就应当是一个有道德的人。

  二、老师要经常自省

  我认为老师这项工作,体现师德的意识是很强的。为人师,不仅仅要对学生负责,也要对社会负责、对科学负责。如果马马虎虎教学,也能够应付过去,这只是敷衍塞责履行教学工作。如果我们养成了自省精神,就能够在一日工作完了之后,自检一下自我是否尽职尽责。反省自我能够激励自我。一个人,贵在自知之明,这需要有自省作为手段。不“省”,自我就不明白自我长在哪里,缺在何处,一个人缺乏自知之明,容易骄傲自满,时光一长,就会脱离群众,就会退步,就会降低自我威信。当然,只有自我努力才是唯一的方法。

  三、老师要正确对待学生的意见

  师生之间持续一种人格上的平等。我认为要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的关系实际上是一对矛盾,处理得好,会教学相长,构成一种师徒般的师生关系,但处理不好,会产生对立情绪,造成老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的局面。老师应去研究学生的心理,研究人的个性,因为每个学生都有不一样的个性,然后根据不一样个性的学生去因材施教,去处理一些问题,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老师要多了解学生的要求,不管是在思想工作还是教与学工作中,只要多了解学生的要求,我们的办法才会更多,处理问题会更慎重,师生间只要构成了一种和谐关系,教学工作、思想工作就会比较顺利。

  老师务必树立平等对待观:

  我觉得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闪光点,只是我们老师没有把他发掘出来。每一位学生都是祖国的花朵。我提倡平等对待,老师应服务于全体,不厚此薄彼,想到手心手背都是肉,好生差生都是生,努力做到一碗水端平,让所有学生同乘一辆前行的车;老师应服务于全面,对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品质,学习成绩以及身体素质都要悉心关照,服务周到,促使其全面发展。

  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智力,潜能开发

  作为老师深感职责重大,对学生严格要求固然是必要的,但不能认为师生间就是一种教育与被教育的简单关系,因为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会阻碍师生间的平等交流,观点具有“权威性”,久之则会压抑学生的潜能,不利创新人才的培养。“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之言。好的师德师风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师生之间持续一种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学习、相互尊重。既然做“父亲”,就要关心爱护学生,对学生负责。

教师读书心得8

  青葱的时光里,似乎总能被一只飞虫、一片绿叶、一缕阳光所吸引,呆呆地注视很久。踏上了工作,步步生风,好像越来越无暇关注促使放空的点滴,就连阅读都大多从纸质书过渡到了电子书。到了学校,要管学生;到了家里,要管孩子,自己睡前的阅读常被瞌睡影响,委实蜗牛龟速了些。于是,我的每日阅读慢慢落实到了校车上,尽管这并不是一个特别好的习惯,却让我能日有所获。

  工作初时,常啃一些教学专著,努力提升着自己的教学管理能力。但父亲常说,我的思维浅显了些,应该跳出钟爱之圈,多多泛读,加深自己的思维广度和深度。自从老爷子掌握了微信,加入了一个个小文艺、老愤青的圈子,伤痕派、缠绵派不断推送,我在校车上的阅读内容日益丰盈起来,很是要感谢父亲一番的。

  假期中,开始研读四年级的《12岁以前的语文》,陷入了“老庄”哲学之中。暑假快结束的时候,父亲推送了我南怀瑾的《老子他说》,在校车上打开了我的视野,调整了我的心态。在品读儒家、道家的融会交错中,我漫读着《老子他说》,遐思着《论语》,渐渐有了“君子不器,师者若愚”的一点感悟。

  “君子不器”应属儒家学派,出自《论语·第二章·为政篇》,意谓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作用仅仅限于某一方面。这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微信圈里曾经火爆一时的贴子——老师的角色。特摘抄如下:

  老师可以当警察:因为整天在班里破案;

  老师可以当主持人:因为整天为公开课想游戏和花招;

  老师可以当演员:因为一会态度和蔼,一会暴跳如雷;

  老师可以当清洁工:因为整天扫地、擦玻璃;

  老师可以搞工艺美术:因为整天抄黑板报、写黑板;

  老师可以当作家:因为整天写计划和论文;

  教师可以当图书管理员:因为要管理班级图书,登记借阅情况

  教师可以当会计:整天为学校收这个费那个费,学杂费、实践费、午餐费、杂志费……

  老师还可以到市场上叫卖东西:因为练出了高音和厚脸皮。

  可以说,老师完全符合“君子不器”的定义,一种职业练就多种技能,怪不得不少婆婆想找个老师媳妇,美好的想法——能干。可是,这么多的角色在互换中难免会产生负面情绪的,这时就需要老子的“愚”了。在《老子》的不少语词中都有“愚”的身影,“使民无知无欲”是为“愚”也,“绝圣弃智”是为“愚”也,“俗人昭昭,我独昏昏”是为“愚”也,那么难道说老子真的是“愚人之心哉”吗?不,绝不是的。这里的“愚”不是蠢笨,而应为赤子情怀,人之初的那份善、那份真、那么美,而教师的职业是很需要这份“愚”的。

  记得以前看琦君写她的外祖父,是私塾老师,又是义务郎中,对一切人都亲切和气,甚至连蚂蚁、虫类都要“保护”,他抓到小偷也不打骂,反而送小偷两块银元叫他做生意以改邪归正;为了“最蹩脚”的戏班子能演下去,他特地带外孙女顶风冒雪去“捧场”,“拼命拍手叫好”,最后还给戏班子一块银元,“让他们买壶酒,买斤肉暖暖肠胃,天太冷了”;他因材施教,寓教于乐,希望把染有坏习惯的五叔教育成为力求上进的青年…… 琦君笔下白胡须的外祖父是那么鲜活而令后辈敬仰,就源自于他的那份真真切切的“愚”。

  教师的那份“愚”或许就是“师德”,就是那一腔的教育激情,抱着“春蚕到死丝方尽”的信念,扎根讲台,探究成长;秉持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领着学生跑、陪着学生走、推着学生赶;虽无血缘亲情,却爱之深,责之切,恨铁不成钢,扼腕常叹息。要做一个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师,必要擅于走入学生之间,捕捉学生的奇思妙想,揣摩学生的内心世界,倾听学生的烦恼忧伤;必要不断学习,紧跟时代的脚步,提升自我的积淀;必要爱好广泛,视野涉及各个领域,各科都有所涉猎;必要用一颗炽热的真心与广博的知识赢得了学生的信赖,方能成全这亦师亦友的师生之缘。要达到这些境界,靠利、靠名为动力肯定是不够的,要靠师者的那颗初心,那跳动着的炽热的教育灵魂。

  我不太愿意多看教师的抱怨之贴,因为问题在那里,怨天尤人式的碎碎念实在多说无益,破坏了自己的心态,只会将事情引向灰暗化。教育的事业不可能完满,我们都在追求不完满中的圆满。教育的问题要克服绝非一朝一夕,绝非个人所能力挽狂澜的,但不必失望——子规半夜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我们完全可以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守着自己的底线和操守,尝试并坚持我们认为对学生成长有用的东西。同事常有人问:“我们要给学生怎样的语文?”个人觉得,不必用华丽的辞藻,高深的理论来注解。我们所要给予学生的语文,可以是尽我所能的给予我所知道的一切,打开他们的视野之窗,帮助其建构出语文基石,让他们敢于表达,并能清楚地传递给他人。

  我不是最棒的老师,我们的学生也不一定是最棒的学生,但本着真诚之心,我执教,他求教,他以我为一日之师,我以他为一字之师,教学相长足以快慰平生,而其中各种酸甜苦辣咸,子非鱼,鱼非吾,何必非得“小葱拌豆腐”呢?

  听闻,有人对于我们这群人相逢赞之认真,背后讽为*帽。那又如何?汝之有余,吾独若遗,各走所途,自享其乐。我没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境界层次,但望着讲台下一双双明亮的眼睛,想着它们背后一颗颗牵挂的心,身为人母,家中幼子亦将入学,将心比心,不敢有负,不能有负,不得有负。故君子不器,师者若愚,坦然处之,安之若素。同行否?邀君上下求索!

教师读书心得9

  “不跪着教书”意指: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假如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这种“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值得警醒的。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不跪着教书”呢?不跪着教书,必须树立师德。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行为规范,甚至一言一行,对学生都会起典范作用,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工作中,我也感到了是师德的重要。平时随手把纸拣干净,哪怕是一声小小的谢谢,都影响着学生的行为。老师需以“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原则要求自己,树立师德,不跪着教书。请记住:教书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不跪着教书,必须思想独立。吴非老师说:“假如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精神,他的学生就很难有独立思考的意识。”尤其语文教学担负着思想启蒙的任务,做为语文老师的我,特殊感到责任的重大。我们老师要是连独立思考精神都没有,又怎能去立人呢?新课程也呼唤教师的觉醒,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从“代理人”回归自主。没有教育思想的教育实践,“如用魔术治病的巫医。给巫师披上科学的外衣是绝不会有利于事业的”。并且,没有思想的教师就如同没有灵魂,只有有思想的教师才能教出有思想的学生,只有教师思想的独立才能让学生的思想灵动。现代社会需要的教师是科研型、学习型、顺应时代精神的,而非固步自封、拘囿一潭的教书匠。“假如教师是跪着的,他的学生就只能趴在地上了。”我大胆、勇敢的反思自己的不足,认真寻找自己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仔细回顾教学过程,让反思真正成为促进自己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

  反思让我清楚的熟悉问题,让我思想更为开放独立,成为一个“站直了”的语文教师。不跪着教书,必须多读多思。面对现代日益激烈的教育竞争,阅读是教师生存的需要。吴非老师说到:“教师要学会教书,首先应当学会读书,学会思考。”读教育名著,充实教育理论;读教育刊物,把握教育动态;读文学名著,提高文学素养;读当代作品,增加知识积累。我们老师能边阅读,边思考,边研究。那么,我们老师的物质生活就会更充实,精神世界就会更丰富,教育灵魂就会更高尚,自我生命就更有价值,人生也就会变的更有意义。读书是乐事一桩;读书让我豁然开朗,原来读书是幸事一件。读书的日子是如此的春光明媚、阳光灿烂。让读书进入我们的生活,让读书帮助我们“站立起来”。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下跪的灵魂铸造不出高尚的灵魂,下跪的教师培养不出站直了的人。老师,可别再跪着教书。现在就开始多读多思吧,做个铁骨教师,铸造“站直了”的人。

教师读书心得10

  空闲期间,我阅读了《做不抱怨的教师》一书,我感受颇深。一直以来,教师这一职业被认为是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独生子女是越来越多,家长对教师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这就无形之中给我们教师带来压力。所以我们教师要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对生活充满信心,对工作有较好的满意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样才能生活的简单而充实。

  抱怨产生不了任何喜悦,也不会让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添姿加彩,反而会让我们的负面情绪不断叠加,从而产生更多的不快。教育是一种智慧,教师要具有育人的智慧。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如果抛弃让学生人人“灿烂”的想法,顺应自然,那么孩子们的笑脸会不会更多些呢?

  我们教师经常也会抱怨:现在的孩子怎么那么不听话?怎么那么坐不住?怎么那么难教?怎么那么不爱学习?家长怎么也不管管?其实,冷静想想,可能是我们教师有些小题大做了,上课思想开小差,我们提醒一下就行了;和同学闹矛盾,告诉他们要友好相处,不能太冲动。其实转脸他们也就忘了所有的矛盾了。有的同学作业没做齐,可能确实是家里有事,给耽误了,也只是偶尔没有完成。有的同学考试没考好,因为他就只能考成那样,也就那水平,他已经尽力了。当面对学生的问题时,我们教师要试着相信自己的学生,试着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样一来,不但问题能迎刃而解,师生双方都学会了好多道理。

  每个孩子成长阶段的需要不尽相同,我们能教给孩子们的不仅仅是学科知识,学生成不了博士不要紧,使他们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意义更大一些!我们努力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保持快乐的心情,做个阳光老师。用一颗宽容的心对待每一个孩子!

  做个不抱怨的老师,我们会快乐很多,做个不抱怨的人,我们会快乐一辈子。

教师读书心得11

  读《教育:让人成为人》这本书,光是看目录,就值得我读半天,对于一个小学教师而言,读起这些让全世界都振聋发聩的大理论家、大教育家的大部头,犹如看天书了。引起我注意的是目录中有三个相同的题目——教育的宗旨,我猜想也许与我的职业还有些关联,于是就硬着头皮读起来。在读到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的《教育中的宗旨》的序言时,谈到杜威的两个教育理念——“教育即生活“和”“学校即社会”,我觉得在今天都很有借鉴意义。

  1。教育即“生活”

  杜威从社会角度观察教育,认为人是社会性动物,人类与动物的不同就在于人类有教育,而动物没有。教育的职能就是延续社会生命,即教育能传递人类世代积累的经验,丰富人类经验的内容,增强经验指导生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维系和发展社会生活。不管正规教育还是非正规教育,实际上都在进行经验的改造。由于改造经验必须与生活密切结合,因此杜威简明扼要地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杜威认为生活和经验是教育的灵魂,离开了生活和经验就没有生长,也就没有教育。

  在我们学校,就非常注重在生活中教育儿童。在食堂就餐之后,儿童要自己刷盘子,里外都要认真刷,直至刷干净为止;午睡起床后要自己整理床铺,对于小学生来说,虽然有些麻烦,这也不在学业考试内容的要求之内,但这种从小就培养起来的好习惯能伴随他的一生。

  教育,当它脱离社会生活、脱离儿童时,“儿童的人格就会分裂成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满足”。脱离了生活,就会使儿童成为不自然、不自由、不自主的“盆景”,也就失去了好奇心、创造力和天真无邪的快乐。其实,教育从它产生之日起,就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获得自身的发展,促进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教育是生活本身,那么教育应该充实人的生活,使儿童能够适应生活更新生活。“教育即生活”强调生活的意义,即教育应该成为改造了的、适应儿童天性的生活,而不是不合乎时代精神的生活,压抑儿童天性的生活。

  杜威十分重视儿童这一环节,强调发展的重要性。他指出爱好活动是儿童的天性,儿童具有强大的潜在动力,教育必须尊重和利用这种动力。儿童是教育的出发点,社会是教育的归宿点,在这两点之间形成教育过程。他批评传统的教育过程强迫儿童死记硬背,填鸭式地灌输书本知识,这种教育无异于牛不饮水强按头,是对儿童天性的摧残和压迫。杜威呼吁把儿童从传统教育中解放出来,提出从儿童的现实生活中进行教育,激发儿童的学习需要和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杜威提出改变教育的重心,宣扬用“儿童中心”取代“教师中心”或“教材中心”,围绕儿童组织一切教育措施,教师应是儿童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的启发者和指导者,彻底改变当时压制儿童自由和窒息儿童发展的传统教育。把教育看作生活、生长、经验改造的过程,就能使儿童在活用中活学各种知识,因此获得的知识就能帮助人们适应不断前进的社会,并能保证人类永远进步。

  2。学校即社会

  杜威认为,学校应该“成为一个小型的社会,一个雏型的社会。”在他看来,教育既然是一种社会生活过程,那么学校就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学校作为一种制度,应该把现实的社会生活简化起来,缩小到一个雏形的状态。在学校里,必须能够呈现儿童现在的社会生活,如同他们的家庭里、在邻里间、在运动场所上所经历的过程。这样,“使得每个学校都成为一种雏形的社会生活,以反映大社会生活的各种类型的作业进行活动……。当学校能在这样一个小社会里引导和训练每个儿童成为社会的成员,用服务的精神薰陶他,并授予有效的自我指导的工具,我们将有一个有价值的、可爱的、和谐的大社会的最深切而最好的保证。

  就“学校即社会”的具体要求来说,杜威认为,一是要求学校本身必须是一种社会生活,具有社会生活的全部含义;二是要求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连接起来,两者之间能有自由的相互影响。这样,学校就不会与社会生活隔离开来。

  杜威视教育为生活,把参加现实生活作为媒介,把教师传授知识的课堂改造为儿童活动的园地和生活的乐园,引导儿童积极投入活动,在活动中学习,不知不觉地养成品德和获得知识。

教师读书心得12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心中的理想课堂,它应该是这样的:寓学于乐之中,即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乐于学习,把学习当作是一件玩的事。

  在我们的印象中,说起上课,没有多少人的第一印象会是上课是有趣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它给我们的启示是:知识是在枯燥乏味的课堂上由老师反复告诉我们和在课外由我们经过不断的反复作业练习而得到的。

  那么,怎样的事是我们都愿意主动做、乐意做的呢?那一定是从中可以获得乐趣,获得成功的事,这是人的天性。如果一件事是自己发自内心厌恶的,那就算勉强完成,也不会有多高的质量。学生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而我们现在看到的现象却是他们对学习的厌恶,对学习的害怕。

  为什么呢,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可能是对学习内容的不感兴趣,可能是觉得学习任务过重,也可能是对教师教学方式的不适应等等。所以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我们首先要改变的就是他们的学习的态度,变害怕学习、厌恶学习、逃避学习为好学习、乐学习、主动学习。那如何做才可以让学生真正从心里爱上学习、乐于学习呢?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改变。

  一、让所有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品尝成功的滋味。记得有句格言:不是因为有些事情难以做到,我们才失去自信,而是因为我们失去自信,有些事情才显得难以做到。由此看来,启动学生自信心理系统是让学生消除畏难情绪愿意去学的基础。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教育当中应经常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战胜挫折和困难的勇气,给孩子们灌输一种信念:相信自己,正视自己,努力进取就能成功。每个人都是期待获得他人肯定的,成长中的孩子更是在乎家长、教师、同学对自己的看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想方设法的给孩子创造机会,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学习中获得教师的肯定、家长的肯定、同学的肯定。

  二、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充当的总是课堂里被动的观众,欣赏迎合着教师的表演,他们在自己的课堂上没有自己的话语权,没有自己的选择权,没有自己的挑战权,知情权而教师总是把已经嚼得又嚼,没有任何味道的知识强加给学生,让他们装进脑子中去。在这种教学水平指导下,学生只是充当了知识的储存器,而且不善运用,最终导致思想僵化。所以,要想学生发自内心喜欢这样的课堂确实强人所难。要改变这一现象,教师的改变是关键。让教师走下讲台走进学生中;让教师把话语的权力换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自己课堂的导演、演员,参与集体的表演;让更多学生感兴趣的童话、故事走进课堂让我们打破那个成人化的课堂,还一个童趣的课堂给学生。

  三、让学生爱上自己的教师,亲其师信其道。每一个教师都不应忽视自己的人格魅力。一位学生爱戴的教师,她的言传身教胜于千言万语、苦口婆心。一位学生喜爱的教师,学生乐于走进她的课堂,乐于与她相处的四十分种,乐于与她进行学习上的沟通,生活中的交流。

  读一本好书,犹如同一位为高尚的智者交谈,使人受益匪浅。《做卓越的教师》就是这样一本充满智慧的好书。在这本书中,,彭兴顺大师从做卓越的教师、做幸福的教师、做会育人的教师、做会上课的教师、做会写作的教师、做会当家长的教师等等方面论述了如何做卓越的教师,为教师专业发展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寒假里拜读、品味《做卓越的教师》,我对教育、对教师的工作有了更深更新的认识。

  做卓越的教师强调:教育是打造卓越灵魂的事业!让每一个学生都渴求事业的成功、渴求人生的卓越、渴求生命的辉煌,这才是我们教育所终极追求的目标,这才是把我们国家和民族引向腾飞和强盛的教育!能够从学生长远来分析考虑,真正体现了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要培养卓越的学生,就必须有卓越的教师!卓越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想境界。追求卓越是教师体验职业幸福的过程,是对人本质的弘扬和价值的升华。要想走向卓越,必须自觉从六个方面进行修炼:差异有限,潜能无限;不能离开,好好爱她;勇于实践,善于积累;博览群书,以书为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加强研究,勤于写作。书中列举了一个个鲜活的事例,讲述了一个个富有哲理的故事,彭老师深入浅出的对这六个方面作出生动详尽的讲解。

  一个人想要自己成为怎样的人,他就能成为怎样的人。今天做事的态度,决定了明天存在的状态。做教师,就要努力做卓越的教师,这不仅仅是教师个人事业的追求,更是更是一份责任,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今后,在自己的教学中,我将会按照书中讲的六个方面修炼自己,更加热爱教育事业,爱我所选终不悔;多读书、读好书,腹中有书气自华,以书为友,不断丰富完善自己;在日常的教育生活中,更加注重教研与反思,积累教育教学经验,注意多磨斧子,在反思实践中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登新高,走向卓越。

教师读书心得13

  一、注意教师角色的退隐性。

  在以往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是教学的主人、主角、主演,甚至课堂的霸主。课改后,新课程主张还学生学习的主人角色定位,让学生在整个学习中自主参与、主动实践、大胆探索和勇于创新。于是,教师要从主角、主演主动让位,从台前退隐下来,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引导者,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激励者。

  二、注意学生角色的主动性。

  面对课程改革,我们只有把学习的选择权真正归还给学生,学生才有了主动发展的前提,面对如此重大的更新,我们需要做什么呢?关注学生,放飞希望。我们要在教改的路上敢于创新,打破原来的条条框框,走上务实之路。让学生在整个学习活动中,自主参与、主动实践、积极思考、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同时要从各学校的实践出发,实事求是、讲究实效,直至把每一个孩子培养成人。

  三、 注意教育目标的全面性。

  新课程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把课程教育目标由“双基”目标扩充为“三维”目标,所以我们要重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在培养学生多元智能的同时,要重视教育的终极目标——成人,我们要知道:知识与智能只是我们培养成人的工具。

  四、注意教学过程的生成性。

  试想,教师同样的讲课为什么孩子的掌握程度出现差异?因为知识是学生自己主动生成的,任何人是不能替代他体验、领悟、理解。然而教师不是万能的,但也不是无能的,教师的作用就是设计好能引起学生积极活动的情境。

  五、注意教学手段的创新性。

  原来的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就是靠一张嘴、一只粉笔和一本书,新课程强调教学手段的创新性,要运用信息技术、电视、多媒体、网络等辅助教学用具,使课堂更生动。运用符号、图像、声音、场景等多维的、动态的、交互性的学习状态,让语文课堂容量增大,更可观可感。

  六、注意教学资源的拓展性。

  课程改革让我们确立了全新的课程意识,由课程意识推衍,语文教师不再简单的“奉教材为圣经”,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于是广博的课程资源进入到我们的教学视野。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作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使自己具有所教知识方面的前瞻性。

教师读书心得14

  法挽回一个人的沉沦。人生活在世上,当无法承担做为人的义务时,也同时失去了他作为人的权利,即使他曾获得家人最初的同情,但最终将被无情遗弃,这不是个别家庭的冷漠,而是人性一次真正的裸露。

  相对温暖的家庭尚且如此,社会恐怕对这种个体的不幸遭遇会更加残忍,他们会把他送进实验室,每天对他进行各种各样的实验,而且会引起无数的眼睛好奇地逼视他,无数张嘴巴无休止的讨论他,他生命的每一秒种将暴露在惨白是日光灯下,直到他死去还要被制成标本供后人研究。他作为人的资格和尊严被完全忽视了,没人在乎他心里的感受,群体只在乎他们的好奇心可以获得满足,他们拥有做为幸运者的活生生的见证。

  也许正如小说后序中的评价:卡夫卡并不会按俗人的思绪延续他的笔触,在格里高尔的死亡中,他就是要让我们这些俗人看到更多不愿看到的东西。是啊,她向我们揭示了一个荒诞的恶梦,却也预示了一个未来。

教师读书心得15

  人的理想总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地变化,免不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小的时候在课堂上听着老师抑扬顿挫充满激情的讲授,心想:老师这么伟大,懂得这么多,将来我也要做一名知识渊博的好老师。渐渐地懂事以后,明白了老师其实很辛苦,而且似乎也没有那么威风,于是就对别人说:“我这辈子无论如何都不要做老师。”说的时候还特别坚决,生怕别人不信。再后来,屈从于现实的社会随波逐流。很多人都说教师是个铁饭碗,生活有保障,尤其女孩子当一名老师是最好的了。而且很多人在考教师的路上挤破了头,于是我也加入了这只雄壮的队伍中去了。同时,当我了解到我以前的老师常常趁着各种假期到各个地方去旅游,心中艳羡不已,心想,这样的生活多么自在潇洒,只要我成为老师,也可以过这样的生活了。然而,真正的走上这个岗位,才知事实并非如此,生活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美好。

  不知不觉踏上工作岗位三年了,在这期间我有过悲伤,也有过快乐,有过失败,也有过成功。时而为了学生的调皮跳脚不已,时而为了孩子的天真充满惊喜,时而为了工作的难题莫名委屈甚至痛哭流涕,时而为了家长理解的笑容满心欢喜。虽然我是一个新人,依然是雄心壮志,心想着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想着做一个优秀的老师。可是由于缺少丰富的工作管理经验,常常会有棘手的突发事件让我束手无策。怎样做一个最好的老师?怎样让周围的人都认可你?这似乎是一个难题。直到有幸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这个谜题才渐渐被解开。

  并不是你认认真真的备课上课了你才是好老师,也并非是你次次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你才是好老师,真正的老师是教书育人,而我们往往只做到了教书,而忽略了育人,说到底我们顶多算是一个还算称职的教书匠,却不是一个好老师。

  很喜欢其中的一段话,李镇西老师在序言中说:“每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读到这里不禁问自己,在这几年的工作中,我有没有达到自己最初给自己设立的目标呢,有没有超越自己呢?答案是否定的,事实上,当我看到别人的优秀时,会忍不住的跟别人学习,本意是希望自己能尽快的成长,却一直在重复的模式中失去了自己。

  不仅我们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孩子也都是如此,他们是一颗颗幼小的树苗,需要我们的爱和呵护才能茁壮的成长,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教育中真正的“爱”,是平等的公正的无私的爱,是对每一个孩子的爱。所以教师不能凭个人好恶只喜欢学习优秀的孩子,而忽略了那些调皮的爱惹事或者成绩差的孩子,他们更需要关心。他们就像迷途的“羔羊”,需要温暖,需要阳光。对于“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群体,教师必须给他们一个空间,给他们更多的关怀,让这些饥渴的幼苗,沐浴阳光,健康成长。回想过去,在工作中,我有这样无私的爱吗,我用心的去爱每一个孩子了吗?工作以来我都是担任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和班主任,总是要求孩子们达到自己心目中的标准,总是觉得他们错误很多,例如上课迟到,不讲卫生,上课讲话,路队不好……常常会责怪他们,尤其面对成绩不好又特别捣乱的孩子,有时真恨不得狠狠地骂他们一顿,哪里谈得上爱呢?

  老师也只是个普通人,也有自己普通的感情,教师要怎样拥有“师爱”呢?李镇西老师用一句话告诉了我们:“童心是师爱的源泉”

  只有童心才能理解童心,怀着儿童情感去理解儿童的心灵世界,那样才能真正走近学生的心灵世界,能理解学生的做法,从而让自己与学生真正的走在一起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时,如果想和学生相处愉快,你就不能拿着大人的思想来衡量这些孩子,毕竟他们还不是大人。想想我自己小的时候,又何尝不是调皮好动,上课的时候与其他同学说话,或者趁老师不在的时候与同桌打闹嬉戏惹得老师生气不已,我们也是从小孩子过来的,既然我们都不能保证自己小时候乖巧懂事,遵规守纪,又如何要求现在的孩子能够多么的听话,老实。他们的思维有时还很幼稚,还会做错很多事情。如果你的要求很高很严厉,这样会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有时换一种方式,用心的观察了解每一个孩子,真正的走进他们的心里,弄清楚楚他们行为背后的真正目的,然后再像朋友一样去和他们沟通,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要做最好的老师,那就要带着“爱”这个教育理念一直走下去,爱教育事业,爱学生,使每个孩子都能绽放自己的美丽。回首自己走过的路,不禁惭愧不已。读了李老师的书,仿佛进行了一次精神的洗礼。我也愿“做最好的老师”!从现在开始,从今天开始,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争取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争取做最优秀的自己!

《教师读书心得【热】.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教师读书心得】相关文章:

教师读书最新心得11-28

教师读书心得09-29

教师的读书心得09-27

2022教师暑期教师读书心得09-29

教师读《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10-20

教师读书心得小学09-30

美术教师读书心得09-30

教师个人读书心得10-01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10-01

教师暑期读书心得10-01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论文-AI自动生成器

万字论文 一键生成

输入题目 一键搞定毕业范文模板
AI原创 低重复率 附赠査重报告

点击生成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教师读书心得【热】

  我们心里有一些收获后,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读书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师读书心得【热】

教师读书心得1

 读书,能够使老师不断增长职业智慧。读书是课改的需要。新课程的实施,对老师的素质提出了尖锐而有力的挑战。新课程不再像传统课程那样统一机械、墨守成规,很少变通,而是具有许多不确定性:多元智力和多元价值取向,决定了教学目标和结果的不确定性;个别化教学决定了教学对象的不确定性;综合性的加大决定了教学资料的不确定;师生共同探讨新知决定了教学过程的不确定性;老师作为课程具有的自主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不确定性;……教学的多样性、变动性决定了老师务必是个娴熟而高超的教育教学设计者、决策者、支配者、智者、专业知识的发展者和创造者。

  不读书,就不明白当今教育观念变化之大,教育形势发展之快,也不明白自我的教学观念落后到什么地步,自我过去的教学是多么可悲、可笑。只要一读,就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心里就会敞亮多了。

  要读教育改革的理论,读优秀老师的教学经验总结,读哲学,读文学,读历史,读科学……在与大师、优秀老师的对话中反思自我的理念,反思自我的教育教学实践,将读与思,读与教,读与研等结合起来。

  书读多了,认识提高了,实践也就有了方向,有了信心,有了力量,就能使自我的教学闪耀着睿智的光彩,充满着创造的神奇。教育需要知识渊博的老师,教育要培养出智慧的人材,而只有知识渊博的老师才能培养出智慧的学生。

  让书的精髓融入我们的生活、融入我们的生命,让我们的生命之花开得更加绚丽多彩、富有活力,那就让我们多读书吧。

教师读书心得2

  《爱的教育》一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当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们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之外,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的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这里面不能忽视的是每个月老师读给那群少年听的精神讲话。这一个个小故事,不仅使书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样让我这个读者也被其中所体现出的强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

  透过安利柯的描述,我了解到什么样的师爱才最让学生感到温暖,把学生当亲人的老师。当安利柯的先生说道:“你们以外,我没有别的家属在世界上,除了你们,我没有可爱的人!你们是我的儿子,我爱你们,请你们也欢喜我!我一个都不愿责罚你们,请将你们的真心给我看看!请你们全班成为一家,给我慰藉,给我荣耀!”先生的这些话,让所有的学生都信服与他。虽然我无法做到这位先生的如此坦诚,但想想,我是否用平等的目光看待所有的学生了。两个学生同时犯了错误,有时,我会凭我直觉判断,然后毫不留情的批评那个我心目中的差生。却不知,受了一肚子委屈的学生在暗自垂泪,也许在他们的眼里,我不再是个好老师。宽容和尊重学生,“只要你们有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我绝不会责怪你们”,这是安利柯的先生们给的我另一个启示。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学生,我们的目的是教育学生,只要目的达到,又何必在意学生是否接受了惩罚。

  总之,爱的教育是治疗心灵创伤的良药,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被爱的人才懂得去爱人,爱给人力量,给人温馨,也给人美丽的心灵和情感。让孩子们心中拥有爱,很多问题都可能在爱的暖流里溶解。书中给我的启示是,做一个温柔的严师,用充满爱意的语言来严格要求我们的学生。

  教师寒假读书心得及感悟 五

  书是我们的好朋友,通过它可以“看”到广阔的世界,“看”到银河里的星星,“看”到中华瑰丽的五千年,“看”到风土人情和世间万象……对我们扩大视野、增长见识、丰富积累、提高素质,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我国伟大诗人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朱熹也曾说过,“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由此可见,读书不在多,而在于是否读的精。对于书,只有善读,才能像蚕一样,吃进去的是桑叶,吐出来的是丝一样。读书是为灵魂寻找的镜子,我们必须用心去领会书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

  读书给了我知识,读书给了我乐趣,读书更给了我力量。读书,让我知道什么是酸?什么是甜?什么是苦?什么是辣?读书让我知道了怎么为人处事,读书给了我的东西就是,“知识,它丰富了我的大脑,增长我的见识。”

  书,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所以我们要像海绵吸水那样,吸收着知识的点点滴滴。在学校的号召下我阅读了由宿春礼先生主编的《思路决定出路一书》。

  首先吸引我的是书名,当书到手时我怀着好奇的心情去读这本书。读完后不禁觉得神清气爽,以前也曾读过一些书,读后似乎感觉都是一些空话,仅仅留给我一些无谓的说教,没什么实质性的帮助。看了这本书后,感觉与众不同,一生中我们拥有许多选择的机遇,关键在于你的头脑中是否形成了正确的思路,并决心为之付出与奋斗。多一个思路多一种出路。概述生动而鲜明地诠释了人生的处世与生活智慧。主要从展示秀的自我,把握人生的关键点,学会选择,懂得放弃,做人与处世的智慧以及有梦想才会有奇迹等诸多方面将生活的智慧授予我们。

  海伦·凯勒曾说,“当一扇门关闭的时候,另一扇门就会打开。然而我们太多时候总是遗憾地盯着那扇已经关闭了的门,从而对那道为我们敞开的门视而不见。”生活从来不会是风平浪静,一帆风顺的。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我们时常会遇到令人棘手的问题。面对烦恼,面对问题,我们应有直面的勇气,更应有科学的克服方法与思路。缺乏经验与阅历的我们更需以该书为指导,让其成为打开我们心扉的金钥匙。《思路决定出路》一书教会了我如何在工作中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优势,克服自身的不足;教会了我如何把握人生的十字路口,谱写美好而绚丽的人生华章;教会了我如何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以豁达乐观的心态看世界。本书以生动鲜活温馨感人的小故事将生活中的哲理与智慧向我们娓娓道来。其中给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以下这则故事:

  读小学的时候每天要经过一条国道。路两侧总是有货车上落下的焦炭块儿。我随手捡一些,带回家给母亲好炉子用。那东西燃劲儿大,能节省不少煤,因此,母亲夸奖过我几次。有一天,为了博得赞赏,我趁放学时在路上奔波到天黑,整整捡了一书包焦炭。回到家,将辉煌战果献给母亲,她却没了往日的快乐,沉着脸问:“你的作业做完了吗?”“当然没做完,”我很扫兴地咕哝着。母亲说:“顺手带些焦炭回来,没错;专门去捡它,那不是你的事。我不是要看你带回多少焦炭,而是要看你带回多少学问。”读高中时,我迷上了“文学”,整天谋划写作,心思不在学业上,成绩很差。虽然我内心为此很恐惧,但总幻想着一鸣惊人,然后躲过高考,被大学破格录取。终于有一天我的文章见报了。我兴冲冲奔回家,送给母亲看,她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你损失的,比得到的要多得多。”

  大学泡汤了。我当兵到了部队。在一次小型军事演习中,我所在的连队以50%的“伤亡”打败了“敌军。全连官兵欢呼雀跃!但当天晚上的总结会上,首长否定了我们,他指出:在真实的战场上,你们在胜利后的两个小时内,就面临全军覆没。第一,你们的兵力已经难以应付敌人的后援;第二,非常严重的是你们在胜利后就昏了头,居然没有一鼓作气及时占领某战略制高点。

  这则小故事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很多时候,我们在为自己的“成功”而自得时,事情却渐渐露出其尴尬的一面。衡量成功,不仅要看得到了什么,更要看自己为此失去什么。如此道理在教育中也能得到深刻的验证。一些老师片面追求升学率与成绩,教学手段缺乏科学性,忽视学生的素质与德育教育。更有甚的为让学生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虽然学生最终的学习成绩可能会有所提高但这同时却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学生中许多走向社会后缺乏能力,难以适应社会的激烈竞争,于此同时,由于长期以来德育被忽视,许多人在踏上工作岗位之后不遵循社会最起码的道德底线,对社会的危害自然可想而知了。

  表面看来的成功,实在是充满沉重代价的。

  我们每天忙忙碌碌,很少停下来思考,很多事情都是想当然地去做,往往忽略了怎么做才是最便捷的,忽略了怎么做才是最有果的,忽略了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东西。只有做一个真实的自己,运用我们心灵的力量,开发我们的潜能,不停地思考,不停地创新,才有光明的道路。

  比大陆更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思路。换一种想法,会换一种心情;多一个思路,会多一种出路。

教师读书心得3

  人的一生要经历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等多个发展阶段,“人的不同成长阶段存在着不同的心理类型,这些阶段之间的界限非常明确。且与身体成长的不同阶段密切关联”①。因此人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再生的过程”②。童年期是儿童的心理从无到有的发展关键时期,也是人的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童年期的发展是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终生的。

  在童年期,我们也常常分为两个小的时期,即:0-3岁(婴儿期)和3-6岁(幼儿期)。这两个时期有着明显的不同,展示出了人的心理变化的从无到有,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发展顺序。

  一、儿童受外界的影响效果不同。0-3岁阶段,儿童处于心理发展的无意识阶段,“成人无法直接对儿童施加任何影响”③。3-6岁阶段,“儿童开始变得容易受到成年人的影响”。

  二、儿童所处的外界环境不同。0-3岁阶段,尤其是0-岁阶段,儿童的语言、行为发展能力不足,尚处于襁褓之中,因此需要亲人尤其是母亲的呵护和照顾,因此特别适合在温馨的家庭环境之中成长,属于母婴共处的最佳时期,在这一个时期,也是建立亲情和儿童对外界安全感的最佳时期,如果母爱的缺失和感官的接触不够,就容易导致儿童对外界的不信任,敏感,胆小,多疑等不正常的心理,因此各国不断延长着产假、哺育假的时间,也是为了让新生儿能得到母亲的更好照顾。3-6岁阶段,随着儿童的身体、心理的发展变化,对外界的征服力量推动着他们希望在更广阔的空间与更多的人交往,已经初步具备了适应集体生活的主观心理愿望和客观支撑能力,因此可以进入幼儿园学习了,所以大多数国家都将幼儿园的入园年龄确定为3岁左右,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也明确指出:幼儿园招收3-6岁儿童入园学习,可见,幼儿园的招生年龄确定是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而确定的,不能随意调整。

  三、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不同。随着新生儿降临在世间的第一声哭泣开始,儿童就脱离了母体,来到了这个陌生的世界上。新生儿出生以后的环境与在母亲体内的环境截然不同,在新生儿降临时期,儿童面临着巨大的“出生恐惧,这是一种无意识的恐惧行为”④,只有通过哭泣的方式来排解这种痛苦,成年人对这种痛苦也不能回忆起来。儿童的母语也是在xx岁左右发展起来了,在母语的获得过程中,许多内在的秘密在悄悄的发生,比如发声器官的不断成熟,对环境知识的吸收,都需要一种特殊的心理能力来帮助完成,并且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完成的,因此我们也不能回忆出我们母语是怎样习得的,好像就是自然而然的习得了这种能力,这就是无意识心理活动的结果,也是有吸收力心灵的有力证明,这种具有无意识记忆和吸收力的记忆类型被帕西.纳恩先生称为“记忆基质”。儿童是通过心灵能力直接吸收知识,这些知识会成为儿童心灵的一部分,也就是成为大脑的一部分,儿童吸收知识是在塑造心灵(大脑)的过程,因此这些知识和心灵呈现水乳交融的“合体”状态,而不是两个截然不同可供分开的东西,因此婴儿期的记忆是无意识的记忆,是不能被回忆功能调阅的一种记忆。而成人是通过大脑这个工具来储存、记忆加工来获取知识的,必须通过有意识的意志的努力才能达成,是有意识的记忆过程,因此成人的记忆不属于大脑机体的一部分,属于大脑储存的内容,当然也容易从大脑这个工具中“调阅”出来,可供回忆这种心理机制进行提取。为什么成人觉得学习和记忆是一个很困难的事情,而儿童确实如此地轻松自在呢,这就再次证明年龄越小的婴儿在心理发育期间大多处于无意识的心理发展进程之中,因为“在我们的学习成为有意识的时候,我们学习的每一点知识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⑤。随着儿童的生长发育变化,儿童的心理不断走向成熟,心理活动的方式也逐渐由无意识开始变得有意识起来,“在开始学习动作之前,儿童就已经有了无意识的心理发展。当他开始学习第一个动作时,无意识的就开始变成有意识的了。3岁左右的孩子,已经变得有意识起来。儿童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思想,直到它成为记忆的一部分⑥。”3-6岁阶段儿童的心理逐渐从无意识向有意识过渡期,而动作的学习是其有意识心理发展的外在表现。

  综上所述,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是从无意识到有意识发展的重要阶段,在无意识记忆发展的阶段,外界环境对其影响十分重大,因为这是他们通过吸收环境中的知识来塑造他们的心灵的过程,他们还不具备有意识的分别、筛选、判断等能力,对环境中的一切经验“照单全收”,并且作为心灵(大脑)这个智慧器官的一部分永久保存下来,在此期间,由于处于无意识的状态下,他们的“学习”也会变得轻松、自然,而且不感觉到任何的困难,我们看到3岁之前的孩子总是那么无忧无虑,不急不躁地缓慢而优雅的成长着,在这个时期,是有一种神秘的“自然力量”在推动着他主动地、本能地、自然地向前发展,也是不容易受成人影响的一个时期,但他们要受环境的影响,成人作为环境中的活跃因子,必定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尤其是要“正确关爱和保护好儿童的天赋,为他们潜在能力的发挥提供帮助,不是指帮助儿童本身,也不是向他们的弱点提供帮助。这样,教育成了向儿童心理发展提供帮助的手段,它不再是一个灌输语言和观点的.过程。⑦”因此婴幼儿期间的教育就是一种养育、一种陪伴,而不是对他们说教。要充分用好“环境”这个无声的老师去影响他们,帮助他们发挥人的潜能。

  对儿童的教育要遵循其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充分利用好每个阶段的有利因素,比如如果能无限地延长儿童具有吸收知识能力的阶段,让他们在无意识中毫不费力地学习知识,这将是一件多么神奇的一件事情呢?但是如果他们长期这样地无意识学习,虽然学习的过程轻松了,但是学过之后也记不住更多的知识,人类的智慧不是也不能增加吗?因此任何一种心理状态对人的成长均有利弊之分,我们的教育就只能顺应心理发展的阶段,因时施策,扬长避短,搭建适宜的平台,营造适宜的环境,促进儿童适宜地成长。如春雨般“随风潜入夜,当春乃发生”,滋养着生命的蓬勃成长。

教师读书心得4

  一直以来,特别喜欢看雷夫老师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丛书,因为它在带给我太多太多的感动与震撼的同时,更能使我鼓起勇气,满怀信心地做一名好老师。

  在中国,很多教育专家一直告诫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每当听到这句话我总是感到一种莫名的的压力。雷夫:老师却不赞同这种说法,他认为有些学生就是教不好的,他不认为所有的学生都会成功,但他认为,自己的工作是给学生一个成功的机会,一个老师的工作是为学生打开扇门,学生要自己走进来,他不会使劲地把学生推进这扇门,不是拉他们或者推他们进来,而走进来必须是学生自己的事情。

  雷夫老师分享了自己在教学方面的许多做法,虽然中美两国的社会、文化、教育背景和环境不同,但是对于学生作为一个人的管理和教育,我认为雷夫的一些教育思想和做法很有借鉴意义。这也使我不禁想起了发生在自己课堂上的一幕。

  这是一节美术知识课,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认识间色与原色之间的关系,掌握三原色两两相加形成三间色这一知识点,课前,我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给每组学生准备了等量的三原色水粉颜料调色盘、毛笔和笔洗等。

  上课后,我对同学们说:"请你们将自己带来的美术用具收起来,今天,老师想请你们帮我解决一个问题。昨天晚上,老师在画范画的时候忽然发现自己的颜料色彩不全了,只剩下三原色红黄、蓝,可老师要画的画色彩很丰富。现买肯定来不及了,你们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接着,我出示了一个色相环,图中只有红黄蓝,其他色块全是空白。

  同学们面面相觑,教室里鸦雀无声。忽然,一个男同学喊了声:"能!可以调出来。"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如梦方醒,跟着喊:"可以调!""怎么调?"我抓住时机:"现在就请各组同学用你们桌上的工具试一试,看看能调出什么色?"同学们立刻行动起来,有的挤颜料,有的调和,有的在纸上试色,活动过程中,我听到有的同学说:"看!变色了!绿色出来了!"有的说:"多加点红色,看看会怎么样?"……我看着同学们那积极、投入的样子我心里有说不出的偷快。实验活动完成后,我让每组的代表汇报发言,王利说:"老师,我们经过实验,调出了橙色、绿色和紫色。红加黄是橙色,黄加蓝是绿色,红加蓝是紫色。"李珍珍说:"我们调出了不同的橙、绿、黄色,比如:调绿色时,如果加的黄色多蓝色少,就形成黄绿色;如果加的黄色少蓝色多,就形成蓝绿色。"我一一肯定了同学们的发言,并告诉他们:"三原色两两相加调和出的橙、绿、紫色叫间色,它们随混合色中各色的多少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间色。"这时,有个班上最调皮的学生崔云睿站起来说:"老师,我把您给的三种颜色全调到了一起,就变成黑平乎的了。"同学们哄笑起来,我却高兴地说:"你很有创新精神,总是与众不同,你调出的确实是黑色,黑色不叫间色,而是叫复色。复色是由三种原色混合而。

  这时,班上的学习尖子邢立华站起来说:"老师,我明白了所有的颜色都是由三原色调和出来的,它包括间色和复色。我想如果魏峥不是把您给的颜料都调在一起,而是将三原色有多有少地调合在一起,还会出现很多种不同的复色。"听了她的发言,我立刻向她高高地竖起了大拇指,并用力点了点头,赞叹道:"真棒同学们恍然大悟,纷纷要求试一试。我趁热打铁,又给他们每组加了一些颜料,让他们充分地去验证这一结论的正确性。于是教室里又一次热闹起来。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实践,不但找出了知识的答案,而且加深了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同时也锻炼了他们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了他们积极动脑思考的习惯,活跃了课堂气氛,融治了师生关系,这样的课更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来的知识远比老师直接灌输给学生的要"实惠"得多。

  从雷夫这样一个优秀的教育同行身上,我看到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想要完全模仿不太可能,雷夫老师说过这样一段话:等你成为雷夫,你就可以这样做了!希望中国有更多的雷夫,每一个教师都努力成为雷夫!

教师读书心得5

  最近有幸拜读了黄全愈先生所著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感慨颇多。它以一名留美博士眼中的中美教育为副题,从他年幼的儿子在美国所受的教育与在国内的教育相比,而进行的一系列的深层次的理性思考。其间,黄博士提到“要不要惩罚孩子”,他描述了自己儿子矿矿所经历的惩罚教育,透过美国的一些惩罚教育现象分析了美国教育的一个基本理论:每一个人的内心都存在一种膨胀的自我,与人之本性共在。它表现为过分的自负和过多的自我中心。

  与亚洲一些国家的孩子相比,美国孩子往往更开朗,更敢作敢为,而且更富于表现欲。书中有这样一部分的描写,让我叹服连连:——由美国电视老明星比利·卡斯比主持的“孩子说的有意思的话”是一个很受欢迎的节目。这个节目其实很简单,在每次30分钟的时间里,由“天才老爹”比利·卡斯比对三个四五岁或者七八岁的孩子进行现场采访。参加这个节目的孩子都是从自愿报名者中选出的,并无事先排练。一个五岁的小男孩告诉比利·卡斯比他会拉小提琴。比利让他拉个曲子听听,那孩子一本正经地说:“尽管你没付钱,但我还是决定为你拉一首。”像模像样地拉了几下琴弦后,说:“对不起,昨天我的音乐老师迟到了,所以我没能学好。”然后把琴夹在胁下,鞠躬作谢幕状。比利·卡斯比风趣地说:“谢谢你!”那孩子马上接着答:“Youarewelcome。”直译成中文“你是受欢迎的”意译为“您是值得我为您拉琴的”。

  尽管那男孩并不怎么会拉小提琴,但他表现出来的却是百分之一百二十的自信。孩子的自信和自然流露出来的“舍我其谁”的“自我感觉良好”,让我叹为观止。脑海中不由交替凸现着这样两幅画面。

  画面一:踏进三(4)班课堂,面对着一张张自我感觉良好,充满个性的笑颜,我应对的是一张神情高度严肃,脸色绝对难看的尊师之颜;随着双眉紧锁,不由计上心头,一上场便杀了个“回马枪”,给那些自命不凡的孩子来了个“下马威”。还不时琢磨着如何给这些不顺眼的孩子念道“紧箍咒”,好让他们收敛锐气,藏起傲气,不再狂妄自大。尤其是那个姓李的同学,自我感觉好极。当我高声表扬某同学朗读不错时,他则轻蔑哼哼,不屑一顾地嚷道:“为什麽不表扬我,我比他读得更好?”听!多自负呀!心头盛怒得我那容得下他如此自傲,不免劈头盖脸一顿教育,意欲浇灭那闪闪跳动得自信火花,还孩子一个“自知之明”。

  画面二:三(3)班课堂里,我正眉飞色舞地在讲课,孩子们在静静地听讲。突然,有只小手举了一下,忽又垂了下来。我感觉到孩子有话想讲,便示意他站起来说。不料,孩子脸一红,头一缩,一吐舌头,不再吱声。我微笑着询问,孩子脸色忽闪着惶恐,扭捏着还是没吭声。我弯下腰,笑容可掬再探,孩子大概抵不住我盛情相邀,勉强站起,低声细语道:“老师,您黑板上的字好像写错了!”我回首细看,猛惊,果不其然,我一时手误,写了个错字,心想:真不应该呀!急忙改过致谢,并当众大赞其专注细致,能及时发现老师的错误。不料,众曰:“我们都发现的!”“那为何‘知情不报’?”我疑曰。“我们不敢!”“有何不敢?”我惑曰。“我们以为老师总是对的。”我惊叹:“呜呼,哀哉!如此不自信。”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成绩优秀的学生对自己的成绩都不够有自信,更何况去面对那些没把握的事情呢?静下心来反思我们的教育,我更理解了赏识教育的要义。试想我们的孩子上台去表演,如果表演不好,出了洋相那我们的老师与家长会如何对待“丢丑”的孩子呢?毋庸置疑,“赏识教育”将会从容接纳孩子,并激励安慰孩子,亲切地告诉孩子:“失败是成功之母”,帮助孩子尽快找回自信。

  然而不能否认的是,在我们的家长与教师群中,大部分的师长寄孩子于很高的期望,他们不允许孩子失败,不接受孩子的失败。一旦孩子未能如愿,便不停地责骂与埋怨,讽刺挖苦,甚至惩罚与变相体罚,所谓是让孩子“吃一堑长一智”,痛定思痛,牢记教训。在如此“高压教育”下成长地孩子,自然便少了一份锐气,那份美好的自我感觉已在大人的讽刺与漫骂声中支离破碎,当然更谈不上对自己有信心了。蓦然惊觉,我顿感汗颜,反省自己在赏识教育这一块的实践还未见奇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一如既往,努力实施,让孩子们在“我能行!”体验活动中拥有百分之一百二十的自信。

教师读书心得6

  寒假,我在无意间发现了一本很值得我们教师去细细品读的好书《中国教育调查》,这本书并没有华丽的词藻,更没有深奥的理论,但是字里行间流动的确是我们教师的心声,字字真诚,句句深刻,这本书是一本很有特色的书,它在关注青少年成长空间的同时,突出了素质教育的核心,即教会孩子“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创新,学会生存”。现今,未成年的孩子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而这时他们的思想可塑性极强,所以作为老师和家长的我们,应该时刻关注孩子身心的良好发展,不应该用肤浅的眼光和分数的高低来论断孩子的好坏,估算孩子的未来。

  书中有一个章节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这一张主要是讲“差生”的问题,深为老师,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学习不好,跟不上大家的步调,课文不会背诵,甚至广播操都学不会的“差学生”和“笨蛋孩子”,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们总是在心中对该生产生很大的偏见与“仇恨”,甚至有时失望到想放弃,恨不得骂他一场,揍他一顿,好解解“心头之恨”,即便学生用真诚乞求的眼光看着我们,我们仍然气的眼冒金星。

  当今中国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教育更是如此,老师在为考而教,学生在为考而学,学生没有发挥自己个性的余地,虽然说世界上没有真正意义的笨孩子,只有等待发现和开发的孩子,或者说,世界上只有愚蠢的家长和老师,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差生和笨孩子,只是现在教育体制的死板硬套,造成科目设置的呆板,使孩子失去了发挥个性的机会。但是当大的理论被人们所认可的时候,为什么我们的行动总是滞后于言语,教育者们总是蹑手蹑脚的向前爬行,而不是大步流星的勇往直前呢?为什么教育无论怎样改革总是逃脱不了分数的桎梏?为什么每天都会听到学生们痛苦的呻吟?为什么总是听到家长对自己不争气孩子的无奈与迷茫?为什么当孩子考了好的分数时几乎所有的人都在用羡慕的口气夸赞,反之总是在打骂挖苦呢?

  看来都是差生惹的祸啊!没有差生?可笑至极!有人的地方总有三六九等,没有差生从哪里来体现好学生的优秀呢?再看来我们的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却要把孩子挤压成没有个性特征,毫无生机的“硬币”。既然我们的社会需要不同个性的人才,我们孩子的个性又是那样的丰富多彩,为什么我们的教育要违背孩子的成长规律去做这种扼杀工具呢?为什么我们的教育违背孩子的成长规律而扼杀人性呢?症结在哪里?

  更有甚者,有的老师也被逼加入了这个不仁不义“喜优恶差”的团体中来,因为教师教学质量决定教师个人的饭碗,而衡量教师质量的标准大多是学生的考分,这给老师也带来了太大的压力,在老师和家长心中就无形中形成了一个相同的概念:知识就是孩子能否获得幸福的筹码,自然而然,在家长的心中就会出现一个所谓的真理公式:孩子上好的学校+上大学+好工作=幸福。于是,老师的心中也会浑然天成这样的定理:迫使学生学习+让学生上大学=自己的名利。其实,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应该去审视一下我们的学生,我们有差生吗?我们每一位老师可能都有这样的真实感受,许多“差生”见了老师一般都非常有礼貌,他们更能和同学友好相处,尤其是到了社会上,我们的“差生”更能适应社会,更能迅速融入社会,发展自己,而平日里的好学生,由于只重视课本知识的学习,进入社会之后往往会不适应社会的发展,而成为平庸的人。现在你能说有差生吗?所以说评价制度不改,我国的教育不去彻底的革新,老师的压力就一天得不到缓解,老师的压力就得不到缓解,那么学生的负担一天也就得不到解除,学生就始终处于“三座大山”的重压之下,始终都会有“差生”的频繁出现。

  在换汤不换药的教育改革下,为了知识,我们的学生做了教师的牺牲品,我们的教师做了社会的牺牲品,我们的家长又做了孩子的牺牲品,在这场素质教育的大角逐中我们都只能是一个输家!《中国教育调查》是一本好书,深刻,简单,真实,精炼,发人深思……我相信,这样的书,不仅对教育工作者,对全社会都是有益的!

教师读书心得7

  读了《一份个性教案》这本书心中有一些体会,深知要当好新时代的老师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对老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这其实只指出了老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为人师表”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师生关系主导在老师,据有关调查证明,老师的行为和态度是决定师生关系亲疏的决定因素,70%以上的受访问者认为影响师生关系的主导因素在于老师,66%的学生认为自我和班主任的关系还能够,24%的学生认为和老师关系比较融洽,因为老师和蔼可亲,或是因为自我学习好老师喜欢。只有少量学生认为和老师关系不太好,原因是因为自我的学习成绩不好或不守纪律。过去那种认为师生关系情同父子母女的传统认知受到了挑战。而且,师生关系和学生理解教育程度有必须的联系。随着学生受教育程度的升高,他们与班主任的关系出现趋于平淡的趋势,也就是说年级越小、学历较低的学生与班主任的关系越好。而学历较高的大学生,他们生活学习独立性更强,与老师的接触机会较少,彼此可能缺乏互相了解的机会,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认为自我与班主任的关系一般。

  一、师爱最为公众期盼

  老师就应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主动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自我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树立较高的威信。

  老师要重视教育法规的学习,具有依法执教意识,以及对违法违规行为的辨识力,要尊重学生,不得变相体罚。

  老师应重视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重视老师职业的特质修养和个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标。如老师的形象,既要“德才兼备”、“严格负责”,又要“幽默风趣”、“热情活泼”;对老师素质,要注意培养学生喜欢的“幽默”、“热情”、“机智”等特质;对自身形象的追求,既要“自然”、“礼貌”,又要有“举止优雅”、“谈吐高雅”等较高素质修养层次的追求。

  老师要注意提高自我的思想修养。老师要严格要求自我,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老师要具有高度的工作职责感。一名称职的老师要以对历史、对社会、对家长、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努力做好教书育人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工作。热爱学生的老师最受欢迎学生渴望的不仅仅仅是从老师那里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得到老师的关爱。

  相互理解和尊重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

  影响师生关系的重要原因其实是师生之间缺乏正确的相互理解和尊重造成的。其实老师都是本着教书育人的态度来要求学生的,他们把学生当做自我的子女来看待,基于恨铁不成钢的想法,老师期望每一位学生提高自身的潜力,发展和完善自身的素质,到达他们所期望的目标。老师严格要求学生是为每一个学生着想,老师本身并不能得到任何的回报。学生就应正确地理解老师的行为,不要产生厌学和反感老师的情绪。绝大部分学生还是很尊重自我的老师的,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对老师不是很尊重。不尊重老师是一种极不礼貌的行为,比如学生见了老师不说话,上课时光吃东西,不服从老师的管教等,这些行为应当坚决的制止。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理解和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因为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老师的理解和尊重。老师对学生的批评,恰当的,就是一种激励;不恰当的,就会成为一种伤害,甚至还会导致逆反心理产生。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批评时挖苦、损伤学生,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因此在日常生活的教育工作中,老师应把握批评的“度”,变“忠言逆耳”为“忠言悦耳”。

  参加了多次的教研活动,给我最大的感触是无论是哪个年级的学生,都期望自我能碰到好的老师。作为学生,都愿意与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当然也愿意接近有道德的老师。作为老师,也都愿意与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当然也愿意接近有道德的学生。所以,要做一个让老师和同学都愿意接近的学生,或者要做一个让老师和学生都愿意接近的老师,你本身就应当是一个有道德的人。

  二、老师要经常自省

  我认为老师这项工作,体现师德的意识是很强的。为人师,不仅仅要对学生负责,也要对社会负责、对科学负责。如果马马虎虎教学,也能够应付过去,这只是敷衍塞责履行教学工作。如果我们养成了自省精神,就能够在一日工作完了之后,自检一下自我是否尽职尽责。反省自我能够激励自我。一个人,贵在自知之明,这需要有自省作为手段。不“省”,自我就不明白自我长在哪里,缺在何处,一个人缺乏自知之明,容易骄傲自满,时光一长,就会脱离群众,就会退步,就会降低自我威信。当然,只有自我努力才是唯一的方法。

  三、老师要正确对待学生的意见

  师生之间持续一种人格上的平等。我认为要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的关系实际上是一对矛盾,处理得好,会教学相长,构成一种师徒般的师生关系,但处理不好,会产生对立情绪,造成老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的局面。老师应去研究学生的心理,研究人的个性,因为每个学生都有不一样的个性,然后根据不一样个性的学生去因材施教,去处理一些问题,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老师要多了解学生的要求,不管是在思想工作还是教与学工作中,只要多了解学生的要求,我们的办法才会更多,处理问题会更慎重,师生间只要构成了一种和谐关系,教学工作、思想工作就会比较顺利。

  老师务必树立平等对待观:

  我觉得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闪光点,只是我们老师没有把他发掘出来。每一位学生都是祖国的花朵。我提倡平等对待,老师应服务于全体,不厚此薄彼,想到手心手背都是肉,好生差生都是生,努力做到一碗水端平,让所有学生同乘一辆前行的车;老师应服务于全面,对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品质,学习成绩以及身体素质都要悉心关照,服务周到,促使其全面发展。

  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智力,潜能开发

  作为老师深感职责重大,对学生严格要求固然是必要的,但不能认为师生间就是一种教育与被教育的简单关系,因为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会阻碍师生间的平等交流,观点具有“权威性”,久之则会压抑学生的潜能,不利创新人才的培养。“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之言。好的师德师风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师生之间持续一种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学习、相互尊重。既然做“父亲”,就要关心爱护学生,对学生负责。

教师读书心得8

  青葱的时光里,似乎总能被一只飞虫、一片绿叶、一缕阳光所吸引,呆呆地注视很久。踏上了工作,步步生风,好像越来越无暇关注促使放空的点滴,就连阅读都大多从纸质书过渡到了电子书。到了学校,要管学生;到了家里,要管孩子,自己睡前的阅读常被瞌睡影响,委实蜗牛龟速了些。于是,我的每日阅读慢慢落实到了校车上,尽管这并不是一个特别好的习惯,却让我能日有所获。

  工作初时,常啃一些教学专著,努力提升着自己的教学管理能力。但父亲常说,我的思维浅显了些,应该跳出钟爱之圈,多多泛读,加深自己的思维广度和深度。自从老爷子掌握了微信,加入了一个个小文艺、老愤青的圈子,伤痕派、缠绵派不断推送,我在校车上的阅读内容日益丰盈起来,很是要感谢父亲一番的。

  假期中,开始研读四年级的《12岁以前的语文》,陷入了“老庄”哲学之中。暑假快结束的时候,父亲推送了我南怀瑾的《老子他说》,在校车上打开了我的视野,调整了我的心态。在品读儒家、道家的融会交错中,我漫读着《老子他说》,遐思着《论语》,渐渐有了“君子不器,师者若愚”的一点感悟。

  “君子不器”应属儒家学派,出自《论语·第二章·为政篇》,意谓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作用仅仅限于某一方面。这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微信圈里曾经火爆一时的贴子——老师的角色。特摘抄如下:

  老师可以当警察:因为整天在班里破案;

  老师可以当主持人:因为整天为公开课想游戏和花招;

  老师可以当演员:因为一会态度和蔼,一会暴跳如雷;

  老师可以当清洁工:因为整天扫地、擦玻璃;

  老师可以搞工艺美术:因为整天抄黑板报、写黑板;

  老师可以当作家:因为整天写计划和论文;

  教师可以当图书管理员:因为要管理班级图书,登记借阅情况

  教师可以当会计:整天为学校收这个费那个费,学杂费、实践费、午餐费、杂志费……

  老师还可以到市场上叫卖东西:因为练出了高音和厚脸皮。

  可以说,老师完全符合“君子不器”的定义,一种职业练就多种技能,怪不得不少婆婆想找个老师媳妇,美好的想法——能干。可是,这么多的角色在互换中难免会产生负面情绪的,这时就需要老子的“愚”了。在《老子》的不少语词中都有“愚”的身影,“使民无知无欲”是为“愚”也,“绝圣弃智”是为“愚”也,“俗人昭昭,我独昏昏”是为“愚”也,那么难道说老子真的是“愚人之心哉”吗?不,绝不是的。这里的“愚”不是蠢笨,而应为赤子情怀,人之初的那份善、那份真、那么美,而教师的职业是很需要这份“愚”的。

  记得以前看琦君写她的外祖父,是私塾老师,又是义务郎中,对一切人都亲切和气,甚至连蚂蚁、虫类都要“保护”,他抓到小偷也不打骂,反而送小偷两块银元叫他做生意以改邪归正;为了“最蹩脚”的戏班子能演下去,他特地带外孙女顶风冒雪去“捧场”,“拼命拍手叫好”,最后还给戏班子一块银元,“让他们买壶酒,买斤肉暖暖肠胃,天太冷了”;他因材施教,寓教于乐,希望把染有坏习惯的五叔教育成为力求上进的青年…… 琦君笔下白胡须的外祖父是那么鲜活而令后辈敬仰,就源自于他的那份真真切切的“愚”。

  教师的那份“愚”或许就是“师德”,就是那一腔的教育激情,抱着“春蚕到死丝方尽”的信念,扎根讲台,探究成长;秉持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领着学生跑、陪着学生走、推着学生赶;虽无血缘亲情,却爱之深,责之切,恨铁不成钢,扼腕常叹息。要做一个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师,必要擅于走入学生之间,捕捉学生的奇思妙想,揣摩学生的内心世界,倾听学生的烦恼忧伤;必要不断学习,紧跟时代的脚步,提升自我的积淀;必要爱好广泛,视野涉及各个领域,各科都有所涉猎;必要用一颗炽热的真心与广博的知识赢得了学生的信赖,方能成全这亦师亦友的师生之缘。要达到这些境界,靠利、靠名为动力肯定是不够的,要靠师者的那颗初心,那跳动着的炽热的教育灵魂。

  我不太愿意多看教师的抱怨之贴,因为问题在那里,怨天尤人式的碎碎念实在多说无益,破坏了自己的心态,只会将事情引向灰暗化。教育的事业不可能完满,我们都在追求不完满中的圆满。教育的问题要克服绝非一朝一夕,绝非个人所能力挽狂澜的,但不必失望——子规半夜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我们完全可以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守着自己的底线和操守,尝试并坚持我们认为对学生成长有用的东西。同事常有人问:“我们要给学生怎样的语文?”个人觉得,不必用华丽的辞藻,高深的理论来注解。我们所要给予学生的语文,可以是尽我所能的给予我所知道的一切,打开他们的视野之窗,帮助其建构出语文基石,让他们敢于表达,并能清楚地传递给他人。

  我不是最棒的老师,我们的学生也不一定是最棒的学生,但本着真诚之心,我执教,他求教,他以我为一日之师,我以他为一字之师,教学相长足以快慰平生,而其中各种酸甜苦辣咸,子非鱼,鱼非吾,何必非得“小葱拌豆腐”呢?

  听闻,有人对于我们这群人相逢赞之认真,背后讽为*帽。那又如何?汝之有余,吾独若遗,各走所途,自享其乐。我没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境界层次,但望着讲台下一双双明亮的眼睛,想着它们背后一颗颗牵挂的心,身为人母,家中幼子亦将入学,将心比心,不敢有负,不能有负,不得有负。故君子不器,师者若愚,坦然处之,安之若素。同行否?邀君上下求索!

教师读书心得9

  “不跪着教书”意指: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假如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这种“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值得警醒的。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不跪着教书”呢?不跪着教书,必须树立师德。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行为规范,甚至一言一行,对学生都会起典范作用,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工作中,我也感到了是师德的重要。平时随手把纸拣干净,哪怕是一声小小的谢谢,都影响着学生的行为。老师需以“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原则要求自己,树立师德,不跪着教书。请记住:教书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不跪着教书,必须思想独立。吴非老师说:“假如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精神,他的学生就很难有独立思考的意识。”尤其语文教学担负着思想启蒙的任务,做为语文老师的我,特殊感到责任的重大。我们老师要是连独立思考精神都没有,又怎能去立人呢?新课程也呼唤教师的觉醒,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从“代理人”回归自主。没有教育思想的教育实践,“如用魔术治病的巫医。给巫师披上科学的外衣是绝不会有利于事业的”。并且,没有思想的教师就如同没有灵魂,只有有思想的教师才能教出有思想的学生,只有教师思想的独立才能让学生的思想灵动。现代社会需要的教师是科研型、学习型、顺应时代精神的,而非固步自封、拘囿一潭的教书匠。“假如教师是跪着的,他的学生就只能趴在地上了。”我大胆、勇敢的反思自己的不足,认真寻找自己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仔细回顾教学过程,让反思真正成为促进自己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

  反思让我清楚的熟悉问题,让我思想更为开放独立,成为一个“站直了”的语文教师。不跪着教书,必须多读多思。面对现代日益激烈的教育竞争,阅读是教师生存的需要。吴非老师说到:“教师要学会教书,首先应当学会读书,学会思考。”读教育名著,充实教育理论;读教育刊物,把握教育动态;读文学名著,提高文学素养;读当代作品,增加知识积累。我们老师能边阅读,边思考,边研究。那么,我们老师的物质生活就会更充实,精神世界就会更丰富,教育灵魂就会更高尚,自我生命就更有价值,人生也就会变的更有意义。读书是乐事一桩;读书让我豁然开朗,原来读书是幸事一件。读书的日子是如此的春光明媚、阳光灿烂。让读书进入我们的生活,让读书帮助我们“站立起来”。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下跪的灵魂铸造不出高尚的灵魂,下跪的教师培养不出站直了的人。老师,可别再跪着教书。现在就开始多读多思吧,做个铁骨教师,铸造“站直了”的人。

教师读书心得10

  空闲期间,我阅读了《做不抱怨的教师》一书,我感受颇深。一直以来,教师这一职业被认为是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独生子女是越来越多,家长对教师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这就无形之中给我们教师带来压力。所以我们教师要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对生活充满信心,对工作有较好的满意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样才能生活的简单而充实。

  抱怨产生不了任何喜悦,也不会让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添姿加彩,反而会让我们的负面情绪不断叠加,从而产生更多的不快。教育是一种智慧,教师要具有育人的智慧。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如果抛弃让学生人人“灿烂”的想法,顺应自然,那么孩子们的笑脸会不会更多些呢?

  我们教师经常也会抱怨:现在的孩子怎么那么不听话?怎么那么坐不住?怎么那么难教?怎么那么不爱学习?家长怎么也不管管?其实,冷静想想,可能是我们教师有些小题大做了,上课思想开小差,我们提醒一下就行了;和同学闹矛盾,告诉他们要友好相处,不能太冲动。其实转脸他们也就忘了所有的矛盾了。有的同学作业没做齐,可能确实是家里有事,给耽误了,也只是偶尔没有完成。有的同学考试没考好,因为他就只能考成那样,也就那水平,他已经尽力了。当面对学生的问题时,我们教师要试着相信自己的学生,试着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样一来,不但问题能迎刃而解,师生双方都学会了好多道理。

  每个孩子成长阶段的需要不尽相同,我们能教给孩子们的不仅仅是学科知识,学生成不了博士不要紧,使他们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意义更大一些!我们努力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保持快乐的心情,做个阳光老师。用一颗宽容的心对待每一个孩子!

  做个不抱怨的老师,我们会快乐很多,做个不抱怨的人,我们会快乐一辈子。

教师读书心得11

  读《教育:让人成为人》这本书,光是看目录,就值得我读半天,对于一个小学教师而言,读起这些让全世界都振聋发聩的大理论家、大教育家的大部头,犹如看天书了。引起我注意的是目录中有三个相同的题目——教育的宗旨,我猜想也许与我的职业还有些关联,于是就硬着头皮读起来。在读到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的《教育中的宗旨》的序言时,谈到杜威的两个教育理念——“教育即生活“和”“学校即社会”,我觉得在今天都很有借鉴意义。

  1。教育即“生活”

  杜威从社会角度观察教育,认为人是社会性动物,人类与动物的不同就在于人类有教育,而动物没有。教育的职能就是延续社会生命,即教育能传递人类世代积累的经验,丰富人类经验的内容,增强经验指导生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维系和发展社会生活。不管正规教育还是非正规教育,实际上都在进行经验的改造。由于改造经验必须与生活密切结合,因此杜威简明扼要地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杜威认为生活和经验是教育的灵魂,离开了生活和经验就没有生长,也就没有教育。

  在我们学校,就非常注重在生活中教育儿童。在食堂就餐之后,儿童要自己刷盘子,里外都要认真刷,直至刷干净为止;午睡起床后要自己整理床铺,对于小学生来说,虽然有些麻烦,这也不在学业考试内容的要求之内,但这种从小就培养起来的好习惯能伴随他的一生。

  教育,当它脱离社会生活、脱离儿童时,“儿童的人格就会分裂成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满足”。脱离了生活,就会使儿童成为不自然、不自由、不自主的“盆景”,也就失去了好奇心、创造力和天真无邪的快乐。其实,教育从它产生之日起,就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获得自身的发展,促进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教育是生活本身,那么教育应该充实人的生活,使儿童能够适应生活更新生活。“教育即生活”强调生活的意义,即教育应该成为改造了的、适应儿童天性的生活,而不是不合乎时代精神的生活,压抑儿童天性的生活。

  杜威十分重视儿童这一环节,强调发展的重要性。他指出爱好活动是儿童的天性,儿童具有强大的潜在动力,教育必须尊重和利用这种动力。儿童是教育的出发点,社会是教育的归宿点,在这两点之间形成教育过程。他批评传统的教育过程强迫儿童死记硬背,填鸭式地灌输书本知识,这种教育无异于牛不饮水强按头,是对儿童天性的摧残和压迫。杜威呼吁把儿童从传统教育中解放出来,提出从儿童的现实生活中进行教育,激发儿童的学习需要和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杜威提出改变教育的重心,宣扬用“儿童中心”取代“教师中心”或“教材中心”,围绕儿童组织一切教育措施,教师应是儿童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的启发者和指导者,彻底改变当时压制儿童自由和窒息儿童发展的传统教育。把教育看作生活、生长、经验改造的过程,就能使儿童在活用中活学各种知识,因此获得的知识就能帮助人们适应不断前进的社会,并能保证人类永远进步。

  2。学校即社会

  杜威认为,学校应该“成为一个小型的社会,一个雏型的社会。”在他看来,教育既然是一种社会生活过程,那么学校就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学校作为一种制度,应该把现实的社会生活简化起来,缩小到一个雏形的状态。在学校里,必须能够呈现儿童现在的社会生活,如同他们的家庭里、在邻里间、在运动场所上所经历的过程。这样,“使得每个学校都成为一种雏形的社会生活,以反映大社会生活的各种类型的作业进行活动……。当学校能在这样一个小社会里引导和训练每个儿童成为社会的成员,用服务的精神薰陶他,并授予有效的自我指导的工具,我们将有一个有价值的、可爱的、和谐的大社会的最深切而最好的保证。

  就“学校即社会”的具体要求来说,杜威认为,一是要求学校本身必须是一种社会生活,具有社会生活的全部含义;二是要求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连接起来,两者之间能有自由的相互影响。这样,学校就不会与社会生活隔离开来。

  杜威视教育为生活,把参加现实生活作为媒介,把教师传授知识的课堂改造为儿童活动的园地和生活的乐园,引导儿童积极投入活动,在活动中学习,不知不觉地养成品德和获得知识。

教师读书心得12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心中的理想课堂,它应该是这样的:寓学于乐之中,即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乐于学习,把学习当作是一件玩的事。

  在我们的印象中,说起上课,没有多少人的第一印象会是上课是有趣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它给我们的启示是:知识是在枯燥乏味的课堂上由老师反复告诉我们和在课外由我们经过不断的反复作业练习而得到的。

  那么,怎样的事是我们都愿意主动做、乐意做的呢?那一定是从中可以获得乐趣,获得成功的事,这是人的天性。如果一件事是自己发自内心厌恶的,那就算勉强完成,也不会有多高的质量。学生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而我们现在看到的现象却是他们对学习的厌恶,对学习的害怕。

  为什么呢,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可能是对学习内容的不感兴趣,可能是觉得学习任务过重,也可能是对教师教学方式的不适应等等。所以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我们首先要改变的就是他们的学习的态度,变害怕学习、厌恶学习、逃避学习为好学习、乐学习、主动学习。那如何做才可以让学生真正从心里爱上学习、乐于学习呢?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改变。

  一、让所有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品尝成功的滋味。记得有句格言:不是因为有些事情难以做到,我们才失去自信,而是因为我们失去自信,有些事情才显得难以做到。由此看来,启动学生自信心理系统是让学生消除畏难情绪愿意去学的基础。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教育当中应经常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战胜挫折和困难的勇气,给孩子们灌输一种信念:相信自己,正视自己,努力进取就能成功。每个人都是期待获得他人肯定的,成长中的孩子更是在乎家长、教师、同学对自己的看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想方设法的给孩子创造机会,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学习中获得教师的肯定、家长的肯定、同学的肯定。

  二、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充当的总是课堂里被动的观众,欣赏迎合着教师的表演,他们在自己的课堂上没有自己的话语权,没有自己的选择权,没有自己的挑战权,知情权而教师总是把已经嚼得又嚼,没有任何味道的知识强加给学生,让他们装进脑子中去。在这种教学水平指导下,学生只是充当了知识的储存器,而且不善运用,最终导致思想僵化。所以,要想学生发自内心喜欢这样的课堂确实强人所难。要改变这一现象,教师的改变是关键。让教师走下讲台走进学生中;让教师把话语的权力换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自己课堂的导演、演员,参与集体的表演;让更多学生感兴趣的童话、故事走进课堂让我们打破那个成人化的课堂,还一个童趣的课堂给学生。

  三、让学生爱上自己的教师,亲其师信其道。每一个教师都不应忽视自己的人格魅力。一位学生爱戴的教师,她的言传身教胜于千言万语、苦口婆心。一位学生喜爱的教师,学生乐于走进她的课堂,乐于与她相处的四十分种,乐于与她进行学习上的沟通,生活中的交流。

  读一本好书,犹如同一位为高尚的智者交谈,使人受益匪浅。《做卓越的教师》就是这样一本充满智慧的好书。在这本书中,,彭兴顺大师从做卓越的教师、做幸福的教师、做会育人的教师、做会上课的教师、做会写作的教师、做会当家长的教师等等方面论述了如何做卓越的教师,为教师专业发展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寒假里拜读、品味《做卓越的教师》,我对教育、对教师的工作有了更深更新的认识。

  做卓越的教师强调:教育是打造卓越灵魂的事业!让每一个学生都渴求事业的成功、渴求人生的卓越、渴求生命的辉煌,这才是我们教育所终极追求的目标,这才是把我们国家和民族引向腾飞和强盛的教育!能够从学生长远来分析考虑,真正体现了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要培养卓越的学生,就必须有卓越的教师!卓越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想境界。追求卓越是教师体验职业幸福的过程,是对人本质的弘扬和价值的升华。要想走向卓越,必须自觉从六个方面进行修炼:差异有限,潜能无限;不能离开,好好爱她;勇于实践,善于积累;博览群书,以书为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加强研究,勤于写作。书中列举了一个个鲜活的事例,讲述了一个个富有哲理的故事,彭老师深入浅出的对这六个方面作出生动详尽的讲解。

  一个人想要自己成为怎样的人,他就能成为怎样的人。今天做事的态度,决定了明天存在的状态。做教师,就要努力做卓越的教师,这不仅仅是教师个人事业的追求,更是更是一份责任,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今后,在自己的教学中,我将会按照书中讲的六个方面修炼自己,更加热爱教育事业,爱我所选终不悔;多读书、读好书,腹中有书气自华,以书为友,不断丰富完善自己;在日常的教育生活中,更加注重教研与反思,积累教育教学经验,注意多磨斧子,在反思实践中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登新高,走向卓越。

教师读书心得13

  一、注意教师角色的退隐性。

  在以往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是教学的主人、主角、主演,甚至课堂的霸主。课改后,新课程主张还学生学习的主人角色定位,让学生在整个学习中自主参与、主动实践、大胆探索和勇于创新。于是,教师要从主角、主演主动让位,从台前退隐下来,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引导者,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激励者。

  二、注意学生角色的主动性。

  面对课程改革,我们只有把学习的选择权真正归还给学生,学生才有了主动发展的前提,面对如此重大的更新,我们需要做什么呢?关注学生,放飞希望。我们要在教改的路上敢于创新,打破原来的条条框框,走上务实之路。让学生在整个学习活动中,自主参与、主动实践、积极思考、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同时要从各学校的实践出发,实事求是、讲究实效,直至把每一个孩子培养成人。

  三、 注意教育目标的全面性。

  新课程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把课程教育目标由“双基”目标扩充为“三维”目标,所以我们要重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在培养学生多元智能的同时,要重视教育的终极目标——成人,我们要知道:知识与智能只是我们培养成人的工具。

  四、注意教学过程的生成性。

  试想,教师同样的讲课为什么孩子的掌握程度出现差异?因为知识是学生自己主动生成的,任何人是不能替代他体验、领悟、理解。然而教师不是万能的,但也不是无能的,教师的作用就是设计好能引起学生积极活动的情境。

  五、注意教学手段的创新性。

  原来的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就是靠一张嘴、一只粉笔和一本书,新课程强调教学手段的创新性,要运用信息技术、电视、多媒体、网络等辅助教学用具,使课堂更生动。运用符号、图像、声音、场景等多维的、动态的、交互性的学习状态,让语文课堂容量增大,更可观可感。

  六、注意教学资源的拓展性。

  课程改革让我们确立了全新的课程意识,由课程意识推衍,语文教师不再简单的“奉教材为圣经”,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于是广博的课程资源进入到我们的教学视野。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作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使自己具有所教知识方面的前瞻性。

教师读书心得14

  法挽回一个人的沉沦。人生活在世上,当无法承担做为人的义务时,也同时失去了他作为人的权利,即使他曾获得家人最初的同情,但最终将被无情遗弃,这不是个别家庭的冷漠,而是人性一次真正的裸露。

  相对温暖的家庭尚且如此,社会恐怕对这种个体的不幸遭遇会更加残忍,他们会把他送进实验室,每天对他进行各种各样的实验,而且会引起无数的眼睛好奇地逼视他,无数张嘴巴无休止的讨论他,他生命的每一秒种将暴露在惨白是日光灯下,直到他死去还要被制成标本供后人研究。他作为人的资格和尊严被完全忽视了,没人在乎他心里的感受,群体只在乎他们的好奇心可以获得满足,他们拥有做为幸运者的活生生的见证。

  也许正如小说后序中的评价:卡夫卡并不会按俗人的思绪延续他的笔触,在格里高尔的死亡中,他就是要让我们这些俗人看到更多不愿看到的东西。是啊,她向我们揭示了一个荒诞的恶梦,却也预示了一个未来。

教师读书心得15

  人的理想总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地变化,免不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小的时候在课堂上听着老师抑扬顿挫充满激情的讲授,心想:老师这么伟大,懂得这么多,将来我也要做一名知识渊博的好老师。渐渐地懂事以后,明白了老师其实很辛苦,而且似乎也没有那么威风,于是就对别人说:“我这辈子无论如何都不要做老师。”说的时候还特别坚决,生怕别人不信。再后来,屈从于现实的社会随波逐流。很多人都说教师是个铁饭碗,生活有保障,尤其女孩子当一名老师是最好的了。而且很多人在考教师的路上挤破了头,于是我也加入了这只雄壮的队伍中去了。同时,当我了解到我以前的老师常常趁着各种假期到各个地方去旅游,心中艳羡不已,心想,这样的生活多么自在潇洒,只要我成为老师,也可以过这样的生活了。然而,真正的走上这个岗位,才知事实并非如此,生活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美好。

  不知不觉踏上工作岗位三年了,在这期间我有过悲伤,也有过快乐,有过失败,也有过成功。时而为了学生的调皮跳脚不已,时而为了孩子的天真充满惊喜,时而为了工作的难题莫名委屈甚至痛哭流涕,时而为了家长理解的笑容满心欢喜。虽然我是一个新人,依然是雄心壮志,心想着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想着做一个优秀的老师。可是由于缺少丰富的工作管理经验,常常会有棘手的突发事件让我束手无策。怎样做一个最好的老师?怎样让周围的人都认可你?这似乎是一个难题。直到有幸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这个谜题才渐渐被解开。

  并不是你认认真真的备课上课了你才是好老师,也并非是你次次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你才是好老师,真正的老师是教书育人,而我们往往只做到了教书,而忽略了育人,说到底我们顶多算是一个还算称职的教书匠,却不是一个好老师。

  很喜欢其中的一段话,李镇西老师在序言中说:“每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读到这里不禁问自己,在这几年的工作中,我有没有达到自己最初给自己设立的目标呢,有没有超越自己呢?答案是否定的,事实上,当我看到别人的优秀时,会忍不住的跟别人学习,本意是希望自己能尽快的成长,却一直在重复的模式中失去了自己。

  不仅我们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孩子也都是如此,他们是一颗颗幼小的树苗,需要我们的爱和呵护才能茁壮的成长,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教育中真正的“爱”,是平等的公正的无私的爱,是对每一个孩子的爱。所以教师不能凭个人好恶只喜欢学习优秀的孩子,而忽略了那些调皮的爱惹事或者成绩差的孩子,他们更需要关心。他们就像迷途的“羔羊”,需要温暖,需要阳光。对于“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群体,教师必须给他们一个空间,给他们更多的关怀,让这些饥渴的幼苗,沐浴阳光,健康成长。回想过去,在工作中,我有这样无私的爱吗,我用心的去爱每一个孩子了吗?工作以来我都是担任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和班主任,总是要求孩子们达到自己心目中的标准,总是觉得他们错误很多,例如上课迟到,不讲卫生,上课讲话,路队不好……常常会责怪他们,尤其面对成绩不好又特别捣乱的孩子,有时真恨不得狠狠地骂他们一顿,哪里谈得上爱呢?

  老师也只是个普通人,也有自己普通的感情,教师要怎样拥有“师爱”呢?李镇西老师用一句话告诉了我们:“童心是师爱的源泉”

  只有童心才能理解童心,怀着儿童情感去理解儿童的心灵世界,那样才能真正走近学生的心灵世界,能理解学生的做法,从而让自己与学生真正的走在一起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时,如果想和学生相处愉快,你就不能拿着大人的思想来衡量这些孩子,毕竟他们还不是大人。想想我自己小的时候,又何尝不是调皮好动,上课的时候与其他同学说话,或者趁老师不在的时候与同桌打闹嬉戏惹得老师生气不已,我们也是从小孩子过来的,既然我们都不能保证自己小时候乖巧懂事,遵规守纪,又如何要求现在的孩子能够多么的听话,老实。他们的思维有时还很幼稚,还会做错很多事情。如果你的要求很高很严厉,这样会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有时换一种方式,用心的观察了解每一个孩子,真正的走进他们的心里,弄清楚楚他们行为背后的真正目的,然后再像朋友一样去和他们沟通,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要做最好的老师,那就要带着“爱”这个教育理念一直走下去,爱教育事业,爱学生,使每个孩子都能绽放自己的美丽。回首自己走过的路,不禁惭愧不已。读了李老师的书,仿佛进行了一次精神的洗礼。我也愿“做最好的老师”!从现在开始,从今天开始,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争取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争取做最优秀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