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回到教育的原点》读书心得(精选20篇)
某些事情让我们心里有了一些心得后,通常就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将其记下来,这样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篇精彩的心得体会,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回到教育的原点》读书心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回到教育的原点》读书心得 1
窦老师已经年近半百,但从她的衣着打扮和外貌来看,却显得很年轻。我觉得这与她坚持读书有很大的关系。正如她自己所说的那样:读书是最高级的精神美容。
窦老师的一句名言:“工资再低也要读书,交情再浅也要送书,屋子再小也要藏书,工作再忙也要读书。”可见,窦老师将书看得多重。在《回到教育原点》这本书中,她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呼吁当下的教师、孩子,要在阅读中经营生活,与书成为朋友。
在读书这一点上,我应该好好反思自己才行。曾几何时,听过这个培训,那个培训后,真知道自己该坚持读书,可没坚持几天,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借口,让自己的读书行动虎头蛇尾了。现在想想,实在不应该。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终生读书人。
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都不读书,怎么能培养终生读书的学生呢。读书是每个语文教师专业成长必需的生命方式。从这样的意义和高度上讲,作为教师,尤其是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就必须读书。读书不仅是最高级的精神美容,读书也是最长远的备课、最好的教学准备。
为此,从现在开始,我要赶快加入到读书这一行列中,从阅读窦老师写的各种书以及窦老师推荐的一些书开始,读经典教育书籍,例如:《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怎样和学生说话》等,这样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登高远眺,增长见识,开阔视野;读文学社科经典,例如:《简?爱》、《复活》等,去接受文学经典的熏陶,社科经典的'洗礼,从而拥有自我的价值判断与自我升的能力,更好地享受生活;读儿童经典,例如:《父与子》、《夏洛的网》等,慢慢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与孩子们建立起师生共通的话语体系,从而更好地引领孩子成长。
“没有阅读过名著的心灵是粗糙的,没有被感动过的情怀是枯涩的,没有被厚重的经典名著洗礼过的人,也就无法拥有细腻的心灵。可以这样说,一个人的阅读史成就了他的生命发展史。”让我们行动起来,以书为友,学会在阅读中经营生活,迟一天,多一天平庸的困扰;早一天,就多添一份人生的精彩。
《回到教育的原点》读书心得 2
这个暑假过的格外充实,因为我有幸品读了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的《回到教育原点》一书,她在书中所阐述的教育观点与教育理论精华,着实让我的心灵为之震撼。
一提到当代的中国教育,我们脑海中便会出现“应试”二字,所有的一切都会围绕着各种各样的考试而展开。学校的升学压力,家长的盼子成龙,社会对于教育的关注目光等等,这些都是困扰着当代中国教育的一大难题。我们在喊着为学生减负的同时,课业的压力却丝毫没有减弱。评价一个教师的标准也是基于升学率的基础之上。而这一切的矛盾点却将我们的教育畸形化。我们在一味追求成绩的同时,却忽略了教育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我们的教育应该如何面对这样的局面。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深深地感觉到,在当今教育的.环境下,作为体、音、美为代表的“小科”常常不被重视,而对于语文、数学、英语这个三大主科,教师身上承受的压力确实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其实教育只有学科之分,并无主次之别。但是当今的教育环境中,却无形的将各个学科分出主与次。殊不知对于学生来讲,无情的剥夺了他们的爱好。作为一名刚刚参加教育的工作者来说,着实心中十分困惑,无奈的情绪涌上心头。
教育究竟会给学生什么,这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课堂上风趣幽默的语言,给予学生最真挚的教育,让他们乐于学习,爱学习,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我想这才是教育的真正内涵。正如窦桂梅所言阅读使人心静,确实是这样,我们不能强迫孩子读书,不应该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让他们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作为教师和家长应该适时的疏导孩子的心理,帮助他们把握正确的方向,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回到教育的原点》读书心得 3
这本书给我们分享了窦桂梅老师精彩的教育人生,领略了她坚持不懈地读书学习、永不停步地追求卓越的奋斗精神。
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要“无条件的热爱学习”,学习是会得到实实在在收益的,“学习让我们走向生命的高贵”,她的人生经历令人感叹、振奋,对我来说这是一次精神的震撼、思想的洗礼,其中的韵味让我回味无穷。
从她身上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一个教师要发展,首先就在于经典性的阅读,读书是教师的本分,也是教师保持智慧鲜活的唯一途径,教师一旦停止学习,课堂将变得味如嚼蜡,因此我们应立足现实,从阅读经典开始,历经艰苦的磨练,才能成就自己美好的人生。
“阅读一定要回到经典阅读。”这是窦老师给我们的建议。《童年的秘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教育漫话》、《教育人类学》……这些经典作品,一定要读开去,读进去,读下去,反复地读,来回地品,深度阅读,深层对话,“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每次读窦老师的'文章,都让我深深地触动。感受她激扬的文字,体验她细腻的情感,惊叹她出众的文采……学习,读书,确实是增加人生宽度和厚度的最好方式。
与名著相约,与经典碰撞,每一次经历,也许是辛苦的,每一次坚持,也许是需要毅力的,但经历过、坚持过来的体验,却是他人无法体会的。成长也好,发展也罢,都需要不断地学习。
在窦老师的理念对我启发很大,让我找到了一个心灵支撑;窦老师的一句句话语就如黑暗中的灯塔,为我照亮了前进的方向;窦老师更是我学习的榜样,她不仅是一个名师,更是一个懂生活、会生活的人,这才是我们每个教师的真正典范!
《回到教育的原点》读书心得 4
窦桂梅——吉林市走出去的教育专家。在她《回归教育原点》一书中,对如何有效的听课和评课提出了具有特色的观点,从她的书中,我深刻感受到一位称职的校长,不仅在政治思想素质方面要强,而且在教学业务上也要精,“校长应是所有学科的通才,某学科的专家”每一位校长必须具有广阔的知识范围和良好的知识结构。“作为校长必须要让教师相信,课堂生活绝不只是为了生存而必须从事的被动工作,而是应当成为自己为未来储存幸福基金的事业。”——窦桂梅。
作为学校的校长,我认为教育改革的最终落脚点还应该是在三尺讲台——也就是课堂。作为教育管理者不仅要具备很好的学校管理知识,还应具备全面的科学文化知识,做一个博学多才的校长,为此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我进行了整体的规划和规范。
在严格遵守《吉林省义务教学常规》、《吉林市教学管理规范》等常规管理制度的同时,我提倡开展了“四轮备课”“调研课”“推门课”“团队校本研修”等教研活动,做到了对教育教学全程的常态化督导。
学校每周一下午为集体备课时间,教学领导包保年组并深入其中和老师们一起研学。每周二为集体备课推门跟踪,每周三为行政领导教学调研,每间周周五为全校业务讲座,以此来规范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
推行行政领导调研课活动。每周三的第一二节课,校长都要带领全体行政领导共同走进课堂,有不定年段,不定班级,不定学科的随机调研;有针对特定特定学科及学科教学领域的专项调研;有针对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指导式调研;有针对课堂教学存在问题的教师的跟踪调研。我们对书法课、法制课、成功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体育课及起始年级班主任课堂教学进行了重点调研,在调研中及时发现教师在学科教学,班级管理,学生习惯培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教师进行现场指导。基于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的行政领导调研课活动,调研的过程就是老师们接受指导的过程,也是帮助老师实现高效教学、师生减负的过程,我们调研到哪就现场解决指导到哪,行政领导调研课的开展为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为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为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提供了最有力的助推。我校的教学管理经验在市区进行了展示,得到了上级教育部门和兄弟学校的高度认可。
作为一把校长,为充分发挥引领作用,我对领导班子提出了“听课听得出门道”和“评课评得出名堂”的具体要求,使得我校的课堂教学听评课逐渐显示出其独具魅力的味道。
每学期学校都要根据教师的年龄、教学经验、教学水平、学科分类等条件,精心选择进行听课,听课后与教师充分交流,教师要写反思,领导要有小结,还有的要形成博文,通过这些文字及时的记录听课的点滴感受,让流过耳畔的声音变成白纸黑字的印记,对于教师,对于领导,对于通潭的所有人都是一个梳理的过程,都留下了成长的足迹,最终形成了宝贵的资源。这是第一步,下一步我们将考虑如何调动所有教师积极性主动的走进课堂,带着问题听课,变成自身专业发展的必须,使听课真正成为教师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使这样的一种现象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
在评课的时候,我们常有这样的感慨——评课人说的意气飞扬,最终的效果却是“萝卜炖萝卜——于事无补”。我鼓励听课的领导和教师不要听了就评,而是应该明确你要评课的这位老师身上最需要的是什么,你评的重点是什么,既能发现教师教学的`亮点,同时又能锐利的之处存在的缺点,并可以准确剖析。几年来,在我的努力下,学校的评课可以说是课堂教学后的“盛宴”,大家能围绕共同的话题占课对话,平等交流,虽有“主”“从”之分,但也改变了“领导说了算”的局限,在开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了评课的过程。给广大授课教师树立了一个重要观念,评课不是批评,更不是无谓的赞美,而是发现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让我们可以更好的一条重要途径。
校长作为教育改革的引领者,较强的业务素质是时代的需要,是胜任校长工作的前提。“一校之长应是师者之师。”校长要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实践,不断构筑自身合理的知识结构,这样在工作中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得心应手,才能成为内行校长,成为全体教师的引路人。
《回到教育的原点》读书心得 5
《回到教育的原点》是著名教育专家,书中全面的阐述了作者窦桂梅的教育教学观、学生观,很多都让我受益。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提出的阅读和反思的重要性。
“读书,我们必须的生活”。作者在文中认为“读书一生”是老师的阅读态度。读书是教师的本分,也是教师保持智慧鲜活、散发人文气质的唯一途径。好老师的知识结构应该由三块组成,即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教师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不仅要在日复一日的课堂行走中,有意识的自我修炼、积累经验,更要注意提升文学素养,为自己的专业发展积淀来自根部的'力量。我认为,教师以学生生命奠基为追求,就必须靠读书学习进行自身的弥补和进修,要像海绵里的水一样不断吸收和容纳。
文中的《铅笔的故事》最能使我产生共鸣。
铅笔即将被装箱运走,制造者很不放心,把它带到一旁跟它说:“在进入这个世界之前,我有句话要告诉你,如果你能记住这些话,就会成为最好的铅笔。第一,你将来能做很多大事,但是有一个前提就是,你不能盲目自由,你要允许自己被一只手握住;第二,你可能经常会感受到刀削的痛苦,但这些疼痛是必须的,它会使你成为一支更好的铅笔;第三,不要过于执着,要承认你所犯的任何错误,并且勇于改正它;第四,不管穿上什么样的外衣,你都要清楚一点,你最重要的部分总是在里面;第五,在你走过的任何地方,都必须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不管是什么状态,你必须写下去。要记住,生活永远不会毫无意义。”
这个故事的寓意深刻,同样适用于我们的生活与工作中。在任何团队,我们都要做这样的铅笔。只有被一只大手握住,你才能书写生命的意义。没有环境就没有磁场,学习的笔就会散漫无边,你会一事无成。在学校里也是这样,我们必须要融入学科组或学校的场,去感受它的强大力量。教师如果没有融入一个共同体的热情或经历,而只是一个自我感觉良好的“套中人”,他就不可能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也不可能为学生的发展做一些真正有意义的事。
在学校,如果每一个人都像铅笔一样,融入学科组这样的“共同体”之中,就是让我们“既没有自己,也提升自己”,身处其中,摆脱“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的局限,更多的处理好个人与团队的关系,更好的学习提升自己。进一步构成这样的一个结果:一群人向着共同的事业目标,不断学习、进取,形成一种合力,进而引导着一个学校的成功。
书中作者还有一些精彩语句,对我启发也很大。“教师不能没有独特的风格,不能没有鲜明的个性。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人云亦云的尽量不云,老生常谈的尽量不谈,要学会独立思考,而不是跟着风跑。对自己的教学,不要考虑完美,要考虑最有特色。”教师自己的教育生活就是一种学术行为,将自己的教学设计作为教学的重点,就要从备好课做起。备课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从一无所知,到知之甚少,到恍然大悟,到铭记于心,再到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和思考,我们的生命就多了一份重量。我们的视线也就会由线到面,由窄变宽,从而被牵引到更深更广的空间,对于我们自身而言又何尝不是破茧成蝶的幸福呢!与此同时,对学生也是一种负责与尽职,只有备好课才是讲好课的第一步,才能深入思考,了解学生,结合学生的学情,设计出适合学生的教学过程。没有人天生就喜欢学习,正像没有人天生就喜欢教书一样。学习,既然是一种付出,也就意味着艰苦,并不存在着绝对意义上的快乐学习,往往是学习的最终结果让我们体验到快乐。
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来关心和爱护,把教课作为自己的崇高职业,在工作中做到以下:听课,听得出门道;评课,评得出名堂;写课,写得出水平;定位、到位,不越位;听从、跟从,不盲从;建功、立功,不居功。只有这样做了,方能找到职业的成就感,从而找到自己事业的幸福感。
《回到教育的原点》读书心得 6
拜读了窦老师的《回到教育的原点》,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窦桂梅老师“读书一生”的阅读态度。她认为:好老师的知识结构应该由三块组成,即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在她看来,要以学生生命奠基为追求,必须靠读书学习进行自身的弥补和进修,要像海绵吸水一样不断地吸收和纳龋窦老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启蒙时的“小人书”叩开了她阅读之窗,读书看报的习惯培养了她的心性,只要遇到好书总会情不自禁的.翻阅,有的甚至读上好几遍。她博览群书,儿童经典令她和学生建立起了共同的话语体系,也帮助孩子学习到了童话人物的人格特质和道德勇气,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文学社科经典令她无形中拥有价值判断能力和自我提升的能力,对生命的质感和情调拥有触摸和创造的能力;经典教育理论书籍用理论去指导,并用想象去填补,用实践去充实。这样的阅读是真实的,也是实用的,更是快乐的。
学海无涯,艺无止境。教师是否愿意花时间反思自己的工作,是教师是否具有专业素养的标志。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师的专业追求、专业探索、专业提升,要靠不断反思,教师要学会在言说和行动中思考,在反思批判中成长。《回到教育的原点》一文谈到,自己的教育生活就是一种学术行为,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应不断反思。读了这些文字,我也开动了脑筋,认识到不仅要学会反思教学内容,教学行为,还要反思自己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真正做到为人师表。
一滴墨水可以引发千万人的思考,一本好书可以改变无数人的命运,以书会友,学会在阅读中经营生活,迟一天,多一天平庸的困扰;早一天,就多添一份人生的精彩。读了这本书后,我会更多地在反思中阅读,在阅读中反思,提高自己的素养,做一名与时俱进的教育者。
《回到教育的原点》读书心得 7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那么要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师者呢?窦桂梅老师在《回到教育原点》一书中告诉我: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师者,要先学会阅读与反思。
窦老师的阅读之旅,由小人书叩开阅读之门,由报纸杂志开启视野之窗,而后由阅读名著走向精神成熟。几年来,记载下了2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500多万字的文摘卡片。正是由于阅读的不断沉淀累积,使窦桂梅老师最终能谱写下美妙动人的教育华章,成为青年教师的领路人。
所以教师要多读书。读书多的未必能成为优秀教师,但不爱读书、不善读书的肯定成不了优秀教师。窦桂梅老师认为:好老师的知识结构应该由三块组成,即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在她看来,要以学生生命奠基为追求,必须靠读书学习进行自身的弥补和进修,要如同海绵吸水一般不断吸收。不说“给人一杯水,自己就需要一桶水”的角度来说,单是从教师自身的良性发展层面看,读书也同样是一种提升自我,充实人生的首要因素。无论是研读专业的教育教学理论,还是阅读大量的经典文学作品,通过读书,我们丰富了自身,也开阔了自身,驰骋古今,神驰天地。
如果说阅读为窦老师提供了登高远望的平台,登上了巨人的肩膀,那么反思则一次次地让老师回到原点,挖掘自己的心灵,并把它彰显出来。在书中,窦老师提到,我们这些小学老师做到用文字记录自己成长中的酸甜苦辣——在清醒后的清理与整理中,不断给自己的专业增进精神营养与生命美容,也因此成就了自己的“美丽容颜”。
“教了十年书的教师,不一定成为一个成功的教师,写了一年反思的教师,必定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教师”。可见,在教师生涯中,动笔显得多么重要。窦老师用灌注了“细心、恒心、耐心”之墨的笔改变了自己的课堂,也成就了一位教师的智慧。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个好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爱读书的教师;一所好学校应该是书香满园的地方。而现今,阅读越来越远离我。看完这本书之后,感受到了捧书卷、闻墨香的窦桂梅老师的样子,深深感到惭愧。“没有真正阅读过那一本本经得起推敲的经典大书的时候,心灵就是粗糙的;没有真正被经典感动过的情怀,内心就会是枯涩的有被厚重的经典著作洗礼过,就无法拥有细腻的心灵。”在教学路上,我希望自己能不断阅读和反思,立德树人,体会教育的幸福,成就自己的幸福人生。
《回到教育的原点》读书心得 8
知道窦老师的名字,大约七、八年前。一次学校例会,校长提到向窦老师学习 ,我记住了她的名字——窦桂梅。
再之后,县教育现代化创建,我所在的教学点有了网络,在无缘亲历窦老师的讲座和课堂魅力时,我从网上搜寻了不少关于窦老师的资料,比如《葡萄沟》的教学视频,比如她博客中的“玫瑰寄语”。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她的《葡萄沟》教学,信手而来的“一架葡萄”——出众的简笔画,画葡萄的颜色、尝葡萄干的味道,虽然愚钝看不出其中门道,但就是觉得新颖、生动。
区振兴阅读评选活动,激发了我再次读书的热情。本校图书室的“小”而“闭”,使我想出到中心校图书馆借书来读,反正教研活动总要去的。开学初,在书架中寻找,“窦桂梅”三字映入眼帘,《回到教育的原点》就此摆放案前。断断续续的读,做摘抄笔记,计划六月前读完, 5 月 22 日晚,与灯下写此读后感。
一、 读书——“不管怎样,总要读书”
“工资再低也要买书,交情再浅也要送书,屋子再小也要藏书,工作再忙也要读书”,想必窦老师的这句话大家都熟记于心。“读书,是每个语文教师专业成长必需的生活方式”,我也越来越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我们语文老师教给孩子的是母语,内涵着的是母语文化、民族文化,我们肩上担负着是民族文化的传承!现实课堂中我们有没有对母语教学的简单甚至粗暴?答案是肯定的。如何改变?惟有读书!知识成倍的更新,我们当初的哪一点老底早已落伍。读书中,我们将从经典那里汲取根部的营养,读书中,我们将更加坚定自己的教育信念,并在理想之路上渐行渐远。
我庆幸,我还是一个爱读书的老师,我还是一个努力指导孩子读书的老师。读书,让我对工作还抱有一份热情,让我对生活也体会更多。无论如何,我还会读书。
二、 阅读——主题教学的精华
窦老师在“三个超越”的概念之上进一步提出“主题教学”的概念。
“立足于语文教材,并从文本的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中,获取具有促进儿童生命成长价值的核心词语即‘主题’,其体验、发现的词语称之为‘主题教学’”。围绕主题教学,窦老师在她的清华附小开展了“共读、共教、共写,共同成长”的系列活动 ,诠释了主题教学的内涵。根据现在我对苏教版教材的简单理解,我们现在的单元教材就有一个主题的'因素。然而我们整合时并没有像窦老师他们那样解读的透,拓展的深。如何做到深入主题备课,关键还是我们老师的内涵要丰富,这就需要多读书,增加自身的文化素养。
三、 职业良心——专业教师的炼就
窦老师在书中不止一次说过,教师是个良心活,必须有一种宗教的情怀去面对,我想,那就是信仰、执着。
现实中,我们能有多少老师能做到呢?温饱型的生存状态,家庭和社会的过多期待,行业内部名利的明争暗斗,又让多少老师能静下心来教书?
要让老师对自己的职业产生信仰,首先民生问题要解决好,要让人们觉得所从事的职业确实是崇高的,是值得去献身的。需要行业的公平、社会的公平。在良好的社会氛围中,教师需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不让社会的坏风气侵蚀到我们行业的内部。试想,每位老师都能安贫乐道、淡泊名利,整个教师群体必然有一股正气。
教师需要多读书,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崇高。当我们的周围多的是浓浓书卷气的老师,我们的周围就会多一些对职业的信仰,就会有更多的人去感受大国工匠精神,就会把教师职业真正当做良心活。
本着一颗对孩子、对教育的良心,我愿读更多的书,潜心学问,潜心育人,力求修炼成一位专业的教师。
《回到教育的原点》读书心得 9
暑假我细细阅读了由窦桂梅校长著的《回到教育原点》,收获真的很大,觉得读一遍不够,想买下这本书,把它收藏起来,以备今后反复品读。
这本书的内容很广,涉及到教育的方方面面,有关于老师读书的,有关于课堂教学的,有关于教学反思的,有关于听课评课的,还有关于学校领导管理的,太多了!看了以后感悟很多,我深刻认识到自己有太多的东西要学习,有太多方面要提高,现在我就关于读书和课堂教学两方面来具体谈谈心得体会。
一、关于老师读书
看了窦桂梅校长的书,我更加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在书中她提到:“读书是教师的本分,也是教师保持智慧鲜活,散发人文气质的唯一途径。”她还说:“阅读,要回到经典。没有阅读过名著的心灵是粗糙的,没有被感动过的情怀是枯涩的,没有被厚重的经典名著洗礼过的人,也就无法拥有细腻的心灵。可以这样说,一个人的阅读史成就了他的生命发展史。”她建议我们看各种类型的书,还给推荐了一些书,如:《红楼梦》、《约翰﹒克利斯朵夫》、《哈姆雷特》等文学类的,《童年的秘密》、《给教师的建议》、《教育漫谈》、《教育人类学》等教育类的,还有小说:《呐喊》、《红字》、《复活》、《平凡的世界》、《红与黑》、《简﹒爱》等等。对于经典,要反复地读,来回地品。
纷繁复杂的世界,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思维方式的转型,人际关系的刷新,碰得我们晕头转向。要学习的太多了!拒绝学习没有理由。身为教师,总要把“教书育人”放在心坎。我们的责任重大,特别是语文老师,是语文的化身,不能只停留在教材、教参的一亩三分地上,要通过广泛的文学、历史、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丰富阅读,在打开自己阅读视野的同时,也打开学生的言语智慧的视野。
回想以前的日子,天天从早忙到晚,特别是既做班主任又做语文老师的我,有时忙得连作业都没有时间改,更不用说抽时间看书了。没有时间看书呀!!说实在话,这些年看的书太少了,教学能力没有多大长进,专业素养也没有明显的提升。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有时觉得心虚。
没有时间看书?看了窦校长的书,我觉得这是自己不热爱看书的借口。如果你热爱看书了,一定会想方设法挤时间看书的,越看会越有味。不是真正爱看书的人,一有时间肯定会去干自己喜欢的事来放松自己。窦校长说:“读书相当于精神美容。”我是一位女老师,要美容,这个没有任何化学成分的美容,我一定要参与进来。在暑假里,除了看这本《回到教育原点》,我还看了《班主任能力修炼》、《清欢玄想》和一些杂志,有的书看起来有些痛苦,但必须要看了;有的书让我心灵平静,明白人生哲理,真是精神美容师!我已下定决心,不管再忙都要“美容”——看书!看经典的书,读儿童经典,读文学社科经典,读经典教育书,这些书会像巨人的肩膀,为我提供登高望远的平台,让阅读成为我的一个习惯吧!
二、关于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方面我一直有许多的困惑。一个专家说东,一个专家说西,弄得我不知如何是好!平时的课堂还好,自己和学生可以比较投入,上得实在,效果较好。一轮到上公开课,我就没有什么底气了。上完课后,很多老师都对我的课说三道四、品头论足。我自己也觉得公开课上得不够好,不够有深度。
这次看了窦校长这本《回到教育原点》,里面有很多关于课堂教学的内容,我特别关注。怎样的课才是好课呢?简单地说,就是上课前,与上课之后,学生是不是有变化,发生怎样的变化?也就是衡量你的课是否称得上“好课”的重要尺度。在课上要在经意和不经意之间,全在润物无声的教学环节中,学生获得了知识的累积,能力的提高,思维的敏捷,获得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产生更进一步学习的强烈的要求。
“好课”上学生和老师都很轻松。“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课前老师的准备不轻松。想一想,为什么我们到医院看病,医生让吃什么药,打什么针,我们就乖乖地听从?为什么有些学生和家长对老师没有达到对医生那样的信任程度?原因就是我们自己的专业水准没有让人家觉得放心满意。所以老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教师的专业发展就跟医生的专业发展一样,一个医生只学别人的,自己从来不在诊室里摸爬滚打,最后要想成为名医,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要多实践,多总结,让自己的课堂轻松起来。
“好课”是圆满的,教师心态平和、教风平实。没有花圈秀腿,无须标新立异;不刻意求新,不一味求活,而是求真、求实上见功夫。“好课”同时也是不圆满的。一堂课留有些许“遗憾”,几多“瑕疵”,不是上课老师追求的结果,却是事物的必然。课堂教学也和其他事物一样,不可能十全十美,留有遗憾的课才是真实的课,有遗憾是真实性的重要指标,而唯有真实的课才配得上真正的“好课”。所以自己课后没有多大必要为自己的一点点失误而耿耿如怀。
要语文老师是语文的化身。学生遇上一位专业强的语文老师,耽误一天,都觉得缺少了一天的熏陶,会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遗憾。追随这样的老师几年下来不说语文课,单是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能受益多少?
回到教育的原点,回到阅读,阅读是根,没有根,何来枝繁叶茂?
《回到教育的原点》读书心得 10
《回到教育的原点》是窦桂梅老师10多本著作中的一本。在这本书里她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用大量活生生的例子,从回到素养。好教师从哪里来、回到课堂。好教师到哪里去、回到制度。教学管理者该怎么做、回到教育。我们能做什么、玫瑰小语。致你我他五个部分分析了当前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对的办法。读完这本书,对我最有启发和教育意义的是第二部分中的一堂好课好在哪。窦老师以三年级上册的科学课《水生植物》为例,从经意与不经意之间、轻松与不轻松之间、圆满与不圆满之间、分析了这堂课。最后她还强调了一堂好课,一定是体现上述‘教学艺术’的课。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情感投入;师生、生生的互动过程;思维的碰撞,心灵的沟通,智慧的启迪于是,就在相互碰撞、相互冲突、相互砥砺的过程中,产生了新的教学资源,充满着新的教学生机,洋溢着新的教学活力。我想这段话就是窦桂梅老师给我们提出的一堂好课的.标准吧!
自己走上工作岗位已十三年,经过不计其数的课堂。课堂效果和学生学习情况可以说都太不尽人意。课到底该如何上?什么样的课才称得好课?从窦老师的这个课例中我终于明白了。一堂好课需要贯通教材,充分理解教材,需要课前认真周密的备课、揣摩学生和学科的特点,需要掌握丰富渊博的专业知识,需要关心周围的生活等等。我也深深地懂得一节课可以是一种艺术品的展示,可以带给学生美妙的享受。
在《回到教育的原点》一书里,窦老师很多次提到关于阅读。她说有阅读,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才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才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她还说没有真正阅读过那一本本经得起推敲的经典大书的时候,心灵就是粗糙的;没有真正被经典感动过的情怀,内心就会是枯涩的有被厚重的经典著作洗礼过,就无法拥有细腻的心灵。曾经我也是个爱看书的人,自从踏上教育工作岗位开始,阅读却越来越远离我,究竟是为什么?没看这本书以前我堂而皇之地用没有时间安慰自己。可在《回到教育的原点》这本书里,我却看到了无论工作多忙,都要披衣裹被,捧书卷、闻墨香的窦桂梅老师的样子。我想自己必须做个深深的检讨。因为我的读书意识还很淡薄,读书还没有成为我的生命需求。要想体会到教育的幸福,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生活质量,必须多读书,挤出时间来读书。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个好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爱读书的教师;一所好学校应该是书香满园的地方。我告诉自己从今天开始不要再给自己拒绝阅读找任何理由和借口,拯救教师的阅读从自己做起,从今天做起!
窦桂梅老师从吉林省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走出来,靠着自己的坚韧不拔韧劲和勇往直前的闯劲,几十年如一日,刻苦攻读,潜心钻研,从一个音乐教师、语文教师、优质课教师,逐步成长为省特级教师、全国知名的教育专家,走出了一条艰辛曲折而又幸福通衢的教育之路。窦老师的起点并不高,基础也不厚实,如同我们大多数的语文教师。她的快速成长,源于她的自立,自觉和自醒。窦桂梅的成长告诉我们,正确的信念就是稳定的动力,教师的自我专业追求如果内化为信念,就不会被消除,从而形成坚毅持恒的信念。追求就在自身的土壤中,一旦拥有它,生命的种子就会迸发无限潜能,生根、发芽、开发、结果,从而结出丰硕的果实。
《回到教育的原点》读书心得 11
今天拜读了《回到教育原点》中的《十点反思》一文,我深有感触。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不断反思自己,才能不断进步和成长。
文中提到激情不老应该成为老师品格的重要追求。我们要对教育始终保持热爱之心,我们的激情就是要点燃学生的情绪,照亮学生的心灵。比如上课的时候,我们的状态要是萎靡不振,那么学生肯定是无精打采;相反,我们讲课要是充满激情,学生肯定会精神振奋。现在常说:“人老不老,不能看谁的年龄大,应该看谁的心态更年轻。”
保罗.朗格朗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思想,就是让大家活到老,学到老。作为教育者,我们更应该不断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文中认为好教师的知识结构应当有三块组成,即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首先,教师要专于自己所教的科目,要像海绵吸水一样不断地吸收和纳取。我们要教给学生一碗水,我们自己就要有一缸水。我们必须靠读书学习进行自身的弥补和进修,不断开阔自己的眼界,才能塑造学生。
最后我认为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合作同进。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所以现在强调的是团队的力量。你有什么样的情怀,就有什么样的处世方式;你有什么样的期许,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我们要向优秀教师学习,不断听课,把别人的优点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学会沟通和倾听,彼此理解,彼此支持。
一路走来,感慨颇多。看着学生一张张天真无邪的笑脸,我的内心也是暖意洋洋 。我会带着热爱,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在这条道路上继续奋斗!
《回到教育的原点》读书心得 12
拜读了窦桂梅老师的《回到教育原点》,她坚持的理念是:我是教母语的,我是教人学母语的,我是用母语教人的。她注重儿童习惯的养成,提出了“三个一”的质量目标,即:一手好汉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
窦老师认为,让学生打牢基础才能让学生用一灵一肉支撑起“人”字的一撇一捺。窦老师的的见解精彩纷呈,叙事说理声情并茂,既幽默诙谐又博大精深,让人看得意犹未尽、手不释卷。
窦老师在书中所叙述的一个个案例,流露出她对教育的孜孜以求,对孩子们深深的爱。我总认为:一个人只有在他真心付出的时候,才会在乎。越是在乎,越是难忘,恰好也说明了他付出的越多,正是由于窦老师平时的真情付出,才换来今天他们师生之间的深情厚谊和不凡的教育人生。
从教以来,月月年年,我也曾彷徨过,也曾抱怨过,看完了这本书我无时无刻不被窦老师的对教育事业那份赤诚所感动,对她自我超越那份认真所震撼,对她对读书的痴迷和狂热而思索。
一节课原来也可以是一种艺术品的展示,原来可以有如此美妙的'享受,原来可以有如此深远的影响。而这一切都是源于窦桂梅老师对梦想的不懈追求,源于她对理想的点点营造。才使她从一个山区的农家小姑娘最终成为一代名师。寒夜孤灯,她披衣裹被,捧书卷、闻墨香。我被她高雅的人格折服,更为她真诚的独白而惊叹。
《回到教育的原点》读书心得 13
一直信奉"一个热爱阅读的孩子,他的成绩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但他必定是最有发展前途的。"也带着孩子在阅读的路上不断前行,但在今日再读窦桂梅的《回到教育的原点》时,忽然发现我的阅读是如此的浅薄,我所带给孩子们的阅读启蒙,行走在师生共读路上的举足是多么肤浅。
了解窦桂梅,你会发现她的成长史,奋斗史,就是一部阅读史。
读她写所的书《梳理课堂——窦桂梅课堂捉虫手记》……还到她的博客去寻找智慧的源泉。无论是对教师的婉言劝说,还是对学生的谆谆教导,无论是对现状的把脉诊断,还是对未来的展望憧憬,窦老师一直在重复着一个共同的声音,那就是——阅读与反思。"好教师从哪里来"、"好教师到哪里去"、"教学管理者该怎么做"、"我们能做什么"……聚焦在同一个胶片上,合着光晕而来的是闪亮的"阅读、反思"两词的大写、定格。
阅读,走向教师的智慧——
对于常常被冠以幼稚肤浅的小学语文教师而言,我们该以怎样的自信面对众人,该以怎样的素养立足讲台?窦老师的回答是"阅读".读书,是每一个语文教师专业成长必需的生命方式,从这样的意义和高度上讲,教师就必须读书。读书就是最长远的备课、最好的教学准备。千万不要误认为教师只需读教学参考书够了,"没有真正阅读过那一本本经得起推敲的经典大书的时候,心灵就是粗糙的;没有真正被经典感动过的情怀,内心就会是枯涩的;没有被厚重的.经典著作洗礼过,就无法拥有细腻的心灵。"作为影响着孩子,需带着孩子回归母语、回到童真的语文教师来说,有了文化积淀才有教学的高度、广度和温度。因为阅读,对《师恩难忘》的"感念"才有一种"一触肌肤就能摸到体温的感觉";因为阅读,才能以"聊"的轻松方式揭示《三打白骨精》的"向善"主题,通过环境、情节、人物三大板块的课文与原著的比较阅读,实现名著导读的课堂基本模式;因为阅读,《丑小鸭》"苦难中追寻梦想,幸福中怀存谦卑"的形象才如此深刻而又鲜明地留在孩子们的记忆里,继而影响着他们未来发展之路;因为阅读,识字课充满自信,作文课彰显大气;因为阅读,才能以一个语文教师独特的视角欣赏到数学、科学等学科的"眉清目秀",咀嚼"经意与不经意之间、轻松与不轻松之间、圆满与不圆满之间"的抽离。
读书能让人静心,大人如此,孩子也是如此。当我们潜心阅读,并感受着阅读所带给我们的丰盈的滋润时,我们不就有了高尚的情操和宽阔的胸襟吗?对于教材的处理不就有了一份睿智的思考和深入的建构吗?我们的课堂不就有了呼吸的流畅和生命的灵动吗?我们的学生不就有了美的熏陶与善的引领吗?而这不就是学校的灵魂所在吗?我们常常指责学生静不下心来,看书读书显得浮躁。探其原因是整个时代、整个社会的浮躁投射。我们指责学生的家庭环境和家长素养,可当我们回过头来再看看我们的老师,又有多少人能独守孤灯,潜心阅读呢?很多人认为窦老师只是一个特例,一个无法超越的偶像,我也有同感,又有多少人成得了特级教师呢?但既然选择了教师职业,我们唯有做一个有专业的教师,做一个有专业尊严的语文教师,才能自信于这三尺讲台,就让我们从阅读开始吧。
反思,走向智慧的老师——
如果说阅读让我们站在了更多人的肩上,远眺了无限更深处的美景,拥有了一颗宁静、宽容、淡泊、细腻的心,那么反思,则让我们一次次地回到原点,深刻剖析,在"自我与他我"的对话中不断审视我们的课堂、我们的专业,清理淤塞——那些遗憾的、痛苦的、失败的、沮丧的,继而再次自信地出发。"教了十年书的教师,不一定成为一个成功的教师,写了一年反思的教师,必定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教师",可见,在教师生涯中,动笔显得多么重要。窦老师用灌注了"细心、恒心、耐心"之墨的笔改变了自己的课堂,也成就了一位教师的智慧。
反思,是咀嚼课堂压力和困厄的坦然,是肯定之余的发现、否定之余的思索。正因为写,你的笔就要和你的课堂通过心灵的桥梁发生联系,你会忠于你的课堂,兼纳别人的"声音",也许始终不会迷失自己。日常的只言片语、点滴滴滴,最终汇成的是涓涓细流也或成海,而你也在流动的声浪里听到属于自己心灵花开的声音。从《珍珠鸟》的教学轨迹,从伴随着备课、上课所记录下的《深入决定深度》、《将"信赖"进行到底》、《当我们骂人"禽兽不如"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窦老师对于课堂的反复追问,对文本的深刻解读。因为一次次的反思,让她跳出课堂本身,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审慎看待自己的课堂。
反思,是面对课堂忧患与艰辛的澄明,是携手互助的通途、助人成长的载体。窦老师"优点说透、缺点不漏,方法给够"的听课评课要旨得到了更多老师的喜爱、信服。而她深入课堂所记录下的"捉虫"、"拣金"也编成了《梳理课堂》,成为教育类畅销书。《三打白骨精》一课,引发的是她长达几万字的反思,有对教材的解读,主题的确定,备课的思考,还有对教师其人的评价,她把此作为送给老师的特别礼物。这礼物怎能不令老师欣喜,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不想发展,是因为我们缺少了一个强有力的前行者给我们重锤敲击,给我们棒头一喝,更给我们跃而上台阶的跨步。
这是我第一次读《回到教育的原点》,几天来我沉迷其间。在一个个教学案例中,我不断建立与自己课堂对照的参物,在记忆里去搜寻我肤浅的课堂足迹,继而生腾起的是对窦老师,对她引领下的团队的仰慕和崇敬。因为我"窄"而"浅"的阅读,以致无法用更为深刻而哲理的语言来表述我的感受,只觉得"热情如火,激情似焰"的窦老师带给我的是她对教育的无限热爱、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博览群书、躬行课堂、在写作中沉淀生命——这便是我眼中的窦桂梅,心中的智者,永远的偶像。
《回到教育的原点》读书心得 14
今天有幸聆听了窦桂梅老师的讲座《回到教育的原点》,让我的心感受到从没有过的痛快淋漓,感受到上课原来可以有如此美妙的享受。一个教师原来可以如此传神的传道,同时也感受到了自己的浅薄。
在报告中,窦老师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分析了当前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对的办法。窦老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善于发现和利用平平常常的小事作为教育的契机,并且寻找和回归教育的真谛。在语文教学中,窦老师坚持的理念是:我是教母语的,我是教人学母语的,我是用母语教人的。在课程设置中,窦老师注重儿童习惯的养成,提出了“三个一”的质量目标,即:一手好汉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
窦校长现场朗读诗时,轻柔的声音深深吸引了全场老师,富有磁力的声音让我置身其中,其中的一首经她一朗诵,我眼睛湿润了。大家都凝神静听,听着如此美妙的朗诵真是享受!为我们有如此优秀的母语教师鼓掌。她的创新精神也让我佩服不已,三个超越让我记忆犹新,“学好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课堂,超越课堂,尊重教师,超越教师”。真是希望母语教师及家长都能现场感受感受窦老师的风采,并从这样一位敬业且时刻为学生终生着想的教育者身上悟出一些东西来。
让孩子从小爱上书籍,我一直也是这样的.观点,但通过窦校长的这堂讲座后,使我对让孩子读精典的范围扩展了,精典并不局限于名著,也要让孩子读一些同时代的精典,真是受益匪浅。
反思自己不禁让我觉得很惭愧。虽然平时的工作态度非常端正,但是自己的业务能力还要不断地提高。因为我们自己本身的阅读量不多,有时总感觉有点力不从心了。要想让学生增加课外阅读的积累,我们做教师的必须身体力行,做好表率,才能和学生一起成长,一起进步。
《回到教育的原点》读书心得 15
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我有许多的困惑。特别是在近几年的语文教学中,对于如何上好一节课,如何让学生在我的课堂上有所收获,如何让自己成为学生在精神上的灵魂上的引领者等等方面,我都特别困惑,我也找不到解决的办法。来到钟家村小学后,在危校长的读式文化的浸润中,在聆听了一批专家的讲座后,我对教育也有了自己的认识。这次暑假,学校让我们读一些经典的教育著作,我有幸读了清华附小的校长窦桂梅的教育教学的精华《回到教育的原点》。这本书有很多精彩的观点,我觉得印象最深的还是两点阅读和反思的重要。
我读了这本书后,觉得教师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不仅要在日复一日的课堂行走中,有意识地自我修炼、积累经验,更要注意为自己专业发展积淀来自根部的力量文学素养的提升。而文学素养的获得,最重要的途径就是教师发自内心的读书的渴望和行为。对于如何阅读,读什么书,作者都给出了很好的指导。读报纸杂志,开启视野之门,作者就是在读了很多的杂志后,慢慢地改变了自己,不再把自己当做小学老师,胆子越来越大,敢当着很多人,甚至专家学者的面讲一些时事新闻,并把这些作为自己的教育与学术资源。其次是读经典。读儿童经典,一个每天与孩子打交道的人,不读儿童经典,就难以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读一些儿童经典,不仅建立起师生共通的话语体系,也帮助孩子学习到童话中人物的人格特质与道德勇气,树立起了正确的人生观。长大后,孩子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拿出勇气去面对世界的挑战。读文学社科经典,如果接受了文学经典的熏陶、社科经典的洗礼,无形中,我们就会拥有价值判断与自我提升的能力,就会对生命的情调和质感拥有触摸和创造的能力。沉浸在文学的长河里,能够让我们柔软,能够获得精神上的慰藉。而社科经典,又能够让我们拥有宽广的文化视野,悲天怜人的人文情怀,这样,我们就能建立起和世界文明的联系。读经典教育书,让巨人的肩膀,为我们提供能够登高远望的平台。只有阅读,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才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让我们驰骋古今,神驰天地。
教师是否愿意花时间反思自己的工作,是教师是否具有专业素养的标志。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学海无涯,艺无止境。教师的专业追求、专业探索、专业提升,要靠不断反思,教师要学会在言说和行动中思考,在反思批判中成长。上半年,我有幸聆听了我市的一位专家在我们学校进行的.一次有关如何有效反思,如何写反思的讲座,对于困扰我多年的一些教育教学中的困惑都得到了解答,对反思教学我又了初步的肤浅的认识。《回到教育的原点》一文谈到,自己的教育生活就是一种学术行为,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应不断反思。读了这些文字,我也开动了脑筋,认识到不仅要学会反思教学内容,教学行为,还要反思自己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真正做到为人师表。
一滴墨水可以引发千万人的思考,一本好书可以改变无数人的命运,以书会友,学会在阅读中经营生活,迟一天,多一天平庸的困扰;早一天,就多添一份人生的精彩。读了这本书后,我会更多地在反思中阅读,在阅读中反思,提高自己的素养,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回到教育的原点》读书心得 16
自从有了孩子,每天晚上睡觉前的读书时间就被无情地挤占了。窦桂梅老师的《回到教育的原点》,成了我这一年来唯一一本精神食粮,精神饥渴程度可见一斑。因此,放下书本,其中精彩的语句却久久舍不得放下。例如:
1、教师要学会爱,爱在细节,因为教育就是一堆细节。对待生活在当今社会环境的学生,教师缺少的不是强力和果断,缺少的是教养和耐心,需要的是更多的等待和细心。
2、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一手好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
3、当我们踏着白纸黑字的阶梯,把教的、读的、感悟到的记下来时,我们就发现,读人家书的结果,就是那些方块字达成了我们专业素养的提升,化成了教学的结晶和印记。
4、呼吁当下的教师、孩子,要在阅读中经营生活,与书成为朋友。要从功利阅读转向兴趣阅读,从强迫阅读转向意志阅读,从职业化阅读转向专业化阅读……
书中一个个关键词,比如读书、实践、反思、积累、共同体……每一个都给我枯竭的思想以洗礼,给我敲响警钟,为我指引方向。
关于阅读——“读书,我们必须的生活”
印象最深的就是窦桂梅老师“读书一生”的阅读态度。她认为:好老师的知识结构应该由三块组成,即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在她看来,要以学生生命奠基为追求,必须靠读书学习进行自身的弥补和进修,要像海绵吸水一样不断地吸收和纳取。窦老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启蒙时的“小人书”叩开了她阅读之窗,读书看报的习惯培养了她的心性,只要遇到好书总会情不自禁的翻阅,有的甚至读上好几遍。她bo览群书,儿童经典令她和学生建立起了共同的话语体系,也帮助孩子学习到了童话人物的人格特质和道德勇气,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文学社科经典令她无形中拥有价值判断能力和自我提升的能力,对生命的质感和情调拥有触摸和创造的能力;经典教育理论书籍用理论去指导,并用想象去填补,用实践去充实。这样的阅读是真实的,也是实用的,更是快乐的。而反思一下自己,除了学校规定的必读书目和自己闲暇时随手翻阅的'小说、杂志,向窦桂梅老师这样“有目的”“有计划”的读书少之又少,这就难免会造成语文课上的评价语言缺乏语文味,文本的挖掘浅尝辄止,难以深入,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和引领难以全面到位。
关于反思——每日三省吾身
窦桂梅建议青年教师要写教学日志,叶澜老师也说,一个老师上十年课不一定能成熟起来,但写一年的教学日志却肯定能成长起来。写日志的过程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的过程,是教师用来记录和澄清自己思路的方法,也是洞察和澄清实践意义的方式。教学日志有利于分析、认识、改变和超越自我,是一种促进自己专业发展的强有力的工具,成为教学实践智慧的源泉。回想一下过去在七小,学校要求每两周写一篇教育随笔,当时很多人怨声载道,自己也有时因为工作忙而把它当成一项负担,但是两年下来,班级管理的经验、公开课前的打磨、教学过程中的精彩和遗憾,能记住的微乎其微,而几十篇、几万字的教学反思,无疑成为了最最宝贵的经验和财富。
关于共同体——“既没有自己,又提升自己”
共同体是让你“既没有自己,又提升自己”,这一概念对我来说非常新鲜。一直以来,集体备课常常成为为应付检查而临时编造的材料。读了窦桂梅老师的文章,才意识到做“一支铅笔”的重要性。
在任何团队,我们都要做这样的铅笔。只有被一只大手握住,你才能书写生命的记忆。没有环境也就没有磁场,学习的笔就会散漫无边,你会一事无成。因此,我们必须融入学科组或学校的“场”,去感受它的强大力量。我们的学习需要严肃的约定,绝对不能“怎么都行”。融入共同体的学习,就是摆脱“独学无友,则孤陋寡闻”的局限。
教师如果没有融入一个共同体的热情或经历,而只是一个自我感觉良好的“套中人”,他就不可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也不可能为学生的发展做一些真正有意义的事。教师们会各干自己的事,或把工作当做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这样,教师的幸福感自然无法找到,更谈不上彼此分享。找不到职业的成就感,也就谈不上事业的幸福感。这样,我们将在“自以为是、各自为政”或“得过且过”中,丧失自己的“命业”。
正如书的封底上摘录的那样,“阅读、反思、合作都是一种习惯,一种卓尔不群的好习惯。既是习惯,便可养成;既是好习惯,便当坚持。”
《回到教育的原点》读书心得 17
办公室的邢老师一次对我说,看看窦桂梅的那篇《回到教育的原点》吧,又不胜唏嘘地说:“值得一看。”我心下却不以为然,等哪天有空吧。
一置数日。一日,无意中打开,一看便不能放下,连读几遍。不为别的,只为她写的字字句句真正切中了我的内心。面对知识的更新,信息的爆炸,我有着她所说的迷茫与无助!她所说的每一个关键词,正是我所想了解的,比如:阅读、上网、基础、态度、共同体等等。虽然,窦桂梅所说的侧重点相对于语文学科多一些,但是,我觉得对于我来说,还是很有指导意义的。
关于阅读。当互联网还没有像今天这么铺天盖地的时候,我总是习惯于阅读,经常利用闲暇的时间,看看教育杂志,不独是美术,语文的、音乐的都看看。我觉得可以看看其他学科的研究方向、教育动态,也会对我在美术上有所启示的。不仅用眼睛,有时还进行摘抄好词好句,甚至是好的`标题。而后在写论文的时候,这些就有了用武之地。然而,现在,当网上的信息快捷、大量地向我们扑面而来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只用眼睛去一目十行地看了,可是还是看不够啊,太多了。然而,这样的结果却是能记得的很少。所以,我更推崇看文本的东西,这样可以不拘时间,不拘地点的随时来看,可以反复读,来回品。需要时,再来查阅相关的段落、内容,很便捷。我想,我们所缺少的就是这样的阅读,这样的积累。
关于上网。面对网上各种新鲜的事物,我们渐渐地迷失在里面,我也经过一个:玩游戏、偷菜、聊天、淘宝的过程,然后,一样一样的戒。我对自己说:要能控制自我。现在,我已经能控制上网了,上网看看作品,了解教育信息,和熟人联络事情,做到只做有用的事,坚决不浪费时间。然而,看到许多朋友还迷恋在网购,迷恋在看韩剧,迷恋在炒股中。心里觉得不是滋味。教育者要能自我控制。特别是上网这样的事,最能检验你的意志力。让网络成为教师成长的推动力,而不是助力。关键就在你的控制能力如何。
关于共同体。共同体也就是集体、团队。时下,个人意识远远超越了团队意识。正是这样,很多事,很多活动出来,大家第一时间想的不是怎样把它做好,而是,这件事中,我有什么好处。然后,推脱、拖拉,工作不仅不出效果,能不能完成,还是个问题。而那个组织开展的就不要提有多难了。有些事真的深有体会。团队意识的缺失在我们的工作中很常见。结果,常常是做事的被议论得到了某种好处,获得了什么利益。而这种不公平的议论会导致恶性循环,做事的怕做事,谁也不做事。所以团队意识的培养,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大家如果不能心望一处想,劲望一处使。那么,教育只是一种职业,而不是我们终身在做的事业。正如窦桂梅所说的“教师们会各干自己的事,或把工作当作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这样,教师的幸福感自然无法找到,更谈不上彼此分享。找不到职业的成就感,也就谈不上事业的幸福感。这样,我们将在“自以为是、各自为政”或“得过且过”中,丧失自己的“命业”。”
关于态度。时下,教师队伍中年轻人很多,这很好,教育就是需要不断有人来充实我们的队伍,为我们补充新鲜血液。热而,教育需要我们经常学习,需要不断实践。虽然你是本科毕业,或者研究生毕业,但是,这些绝不是你骄傲的资本,作为教育者,要常怀谦虚学习之心。我们要对教育常怀敬畏之心,对生活常怀感恩之心。
只字片言,难以描述我的感想。教育需要的是时时的反省,需要的是不断的改变自己的行为。我们需要多看看窦桂梅这样的好文章,她给我们很多的启示与思考。
《回到教育的原点》读书心得 18
我平时书看的不多,阅读十分浅薄。今年干训部推荐给校级领导的必读书目有一本是窦桂梅的《回到教育原点》。一日,打开书,一看便不能放下。这本书让我们分享了窦桂梅老师精彩的教育人生,领略了她坚持不懈地读书学习、永不停步地追求卓越的奋斗精神。
窦桂梅老师从吉林省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走出来,1982年15岁的她走进吉林师范学校,毕业后她以优异的成绩留校做文书工作,同学们都很羡慕她,可她认为既然学了4年的师范,就该当一名好老师。几经周折,终于来到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由于分配晚了,她被分到教务处做辅助工作,这一干就是5年。先后教过语文、数学、音乐、美术、自然、思想品德等几门课程。这5年使她开阔了视野,积累了经验,各方面的素质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开课的.历练让她快速成长。1995年至1997年她先后代表吉林省参加全国小学生语文教学大赛,并获得一等奖,从此以后她成了中国小学界的一位名师。现任清华附小党总支书记、校长。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博士。教育部“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特聘专家、专题课程主持专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小学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小学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教育学院兼职教授,东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提名全国中小学中青年“十杰教师”,先后获得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被评为“建国六十年来从课堂里走出来的教育专家”之一。
窦桂梅老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教育需要我们经常学习,不断实践。学习是会得到实实在在收益的,“学习让我们走向生命的高贵”。
窦桂梅在《回到教育原点》一书中多次提到阅读与反思,我的读书意识还很淡薄,读书还没有成为我的生命需求。要想体会到教育的幸福,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生活质量必须多读书,我告诉自己,从今天开始不要再给自己拒绝阅读找任何理由和借口,阅读从今天做起。
《回到教育的原点》读书心得 19
读了窦桂梅老师的《回到教育的原点》一书,感触颇深,无论是对窦桂梅老师个人的教师素养还是书的内容。
这本书中,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不管怎样,总要读书;不管怎样,总要善良;不管怎样,总要心向光明”这句话。这句话在本书中出现了多次,这是一次又一次的告诉我们要时刻与书为伴,要充满善良,要向着光明不断努力。其中,读书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丰富的文化知识是必不可少的。这些知识是从哪里来?这些知识很大程度来自书籍。我们要阅读各方面知识的书籍来填补我们空缺的知识储备。如今是个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孩子们通过手机、电脑获得了很多新的知识,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停留在原来的地方,而是通过更广泛的渠道去充实我们自己。现在孩子们需要一滴水,我们要拥有一条流动的小溪,因为我们不知道孩子们需要的那滴水到底是什么,所以只有不断充实自己才能解决学生突如其来的问题。
说到读书,我不得不说窦老师,在我心中,窦老师已成为了一个小小的书库。窦老师读了那么多书:名著、教育书籍、历史哲学书籍等等。看到那么多没有听到过的书名,我深感惭愧。为什么我的大脑如此枯竭,那是因为我读的书不够多,那时因为我读的书不够细,缺乏一定的思考。窦老师激起了我读书的热情,我也要遨游在图书的海洋,而且读的书也要涉猎多方面,从各个方面来充实自己。
我们不但要读书,还要反思,更要去写,用自己的笔书写出属于自己的'那篇天地,书写自己的疑惑,更书写自己的收获。
窦老师读书之丰富让我敬佩,窦老师扎实的基本功更是让我拍手叫绝。基本功一直都是我的弱项,看到窦老师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我的惭愧有一次展现在了我的脸上。窦老师的基本功如此扎实,离不开她的勤学苦练,而我正是缺乏了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仅仅把基本功当成了作业来完成,检查时就突击,一点也没有起到练习的作用。所以,要想练好基本功,不能光说不练,要付诸实际行动,期待自己的基本功能取得不断的进步。
窦老师的课堂充满激情,充满活力,这除了她扎实的基本功和丰富的知识储备以外,还有她课前的精心备课。窦老师告诉我们一堂课要有充分的准备才能在课堂上临危不惧。她讲到备课《三打白骨精》,这篇课文是《西游记》中的节选,要想讲好、讲透这篇课文,在备课的时候要通读《西游记》原著,还要读关于《西游记》的各种评论。这项工作实属不易。窦老师也说,如果每篇课文都做如此准备,我们的时间从哪里来?这就要求我们平时的积累。即使我们不能完全租到,雅瑶尽力抓好某一个主题展现这个过程。
回到教育的原点,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我们的教学是否真的以学生为中心?我们的语文教学时简单的讲课文还是讲语文?思考之后,我们应该找准方向,尽一切地努力让我们的语文课充满语文味。
再次借用窦老师的那句话:不管怎样,总要读书;不管怎样,总要善良;不管怎样,总要心向光明。
《回到教育的原点》读书心得 20
窦桂梅老师是一位真正笔耕不辍的勤奋者,探索不止的创造者,充满激情的追逐者,心怀博爱的教育者。我想这也是她从一名默默无闻的小学教师成长为教学名师、名校校长、教学专家的原始动力及思想根源。至今还清晰的记得1997年她在天津一次全国名师现场讲座中边讲解《百鸟朝凤》边亲手绘制一只展翅飞翔的凤凰的情景。现在再来学习她的《回到教育原点》,每一句话、每一个思想、每一个做法都是她的真实写照。她在自己的每一个人生片段都为自己找到一种自我引领,让自己活得明白,活出精彩,赢得尊重和尊严。
通过品读《回到教育原点》我有所领悟:作为教学引领者必须让教师相信,课堂生活绝不只是为了生存而必须从事的被动工作,而是应当成为为自己未来储存幸福基金的事业。要努力成为让学生永远记在心中的小学教师,必须付之行动,把学习获得的知识财富转化成教学生产力。这里我对日常教学中常用到的听课、评课、写课有些许的感悟。
听课,要听出门道,不做旁观者,不做主动参与者;只做盲从者,不做引路人;只做批评家不做审美者、帮助者。听课不仅是管理者的工作和研究的专题,更应该让教师把听课当做日常教学行为。并使听课逐渐形成校园文化的一部分。
评课,首先要建立一种思维方式“被评课的'老师最需要的是什么?评课的重点是什么?”其次,评课是专业的引领,不仅能指出存在的缺点,又能准确剖析盲点。第三,把评课当做合作多赢的平台,让教师更多的分享,让更多的教师从中受益。
写课,就是再思考教学,就是在表达思想,写课是一种很好的积累、对话、反思、梳理,而不是简单的口头议论。
很喜欢这句话“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守望教育思想从坚守秉笔书写的习惯开始。”
【《回到教育的原点》读书心得】相关文章:
(经典)回到原点11-22
回到原点11-21
回到原点的句子12-23
回到原点的句子06-12
回到原点的说说02-20
回到原点作文07-30
以回到原点作文10-26
[荐]回到原点作文01-04
(集合)回到原点作文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