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傅雷家书》的读书笔记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书笔记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书笔记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傅雷家书》的读书笔记,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傅雷家书》的读书笔记1
该书是傅雷写给儿子傅聪的家常话,感情深切、自然,令人动容。简单的语言和心平气和的姿态,让我感受到作者那颗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心。再极致的人生算法都不如爱,溢于字里行间的亲情就是尘世里最美好的相守。
“你知道我们很想知道你的饮食起居,住的屋子、寒暖、床铺等等零星事。”“维他命B每顿三粒,维他命C每天二粒,勿忘为要。平日可多吃牛油。”“为了争取睡眠时间,希望尽量逼逼自己,把刷牙及大便时间减少。“睡眠八小时,对你恐不足,最好争取洗脸时间,多睡半小时。”“对客气的人,或是师长,或是老年人,说话时手要垂直,人要立直。”……在信中,经常看到这位慈父对于诸如此类琐事的耐心嘱咐。作者对孩子的爱和期望都化作书信里那些不厌其烦的“提醒”和“啰嗦”。
原来,父母的啰嗦就是对我们无悔的爱。
看到这些细节,我懂得了许多,更了解了父母。曾几何时,父母也是这样反反复复地叮嘱着我。可当时那颗叛逆的心,总是存在着分歧。一而再再而三的反驳、叛逆,导致父母为我操碎了心。在此,我忍不住想说,《傅雷家书》,谢谢你,谢谢你让我更加懂得父母的爱。“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这份沉甸而又深远的爱,就在琐碎的生活里,就在父母不厌其烦的“啰嗦”里。
“回信时把此信放在旁边,则可逐条回复,不至于忘了这个或那个。”“最后,还要传令嘉奖你一件事:这次来信也报告了日常生活,我们特别感兴趣,而且也更加放心了。”“你说常在矛盾与快乐之中,但我相信艺术家没有矛盾不会进步,不会演变,不会深入。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有件小事要和你谈谈。你写信为什么老是这么不neat?日常琐事要做的neat,等于弹琴要讲究干净是一样的。我始终认为做人的作风应对是一致的,否则就是不调和;而从事艺术的人应当最恨不调和。”看吧,畅所欲言的友谊以及贴心的引导在这对父子之间弥漫。
另外,对于为人处世以及工作的方法,信中的耐心引导重于直接说教,更多的是建议。体现了父子之间平等的话语权,更像一位知心的朋友,彼此间可以娓娓道来。例如,“你即使对自己要求很严,并无自满情绪;但因为了解的多一些,自然而然容易恃才傲物,引人误会。我自己也有这毛病,但愿和你共同努力来改掉。”“你有许多毛病像我,比如急躁情绪,我至今不能改掉多少;我真着急,把这个不易革除的脾气传染给了你。你得常常想到我在家里的自我批评,也许可以帮助你提高警惕……”父亲在自省的同时,更多的是给予了尊重。
现在的我们,刚好是最好的“岗位”。父母眼中,“翅膀硬了的”那个少年,然而仍有父母爱的“啰嗦”陪伴。孩子眼中,那棵能够“乘凉”的大树,任凭大风吹都是孩子可依赖的港湾。学无止境,用在这个地方最合适不过。学做父亲,学做子女。向作者学习,随着孩子的长大,自己也在不断的改变着。《傅雷家书》给我的感想远不止这些,然而,我的思维却只能探识到这些浅显的思考。它不仅仅是一本书,它更像是一位知心挚友,一位人生路上的导师。
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耐心、细心、耐心的呵护,我们才得以蜕化掉酸、甜、苦、辣中的人生青涩,逐渐成长、成熟。此时,父母已至暮年。不得不说,陪伴是一场马拉松。回望过去,温故知幸福。无论父母与子女,还是子女与父母,都在无时无刻的演绎着尘世间最美好的相守。只是,大多时候我们还处在不自觉状态。愿我们永无“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也愿我们及时珍惜,在飞逝的时光中多留一些欢乐。
《傅雷家书》的读书笔记2
傅雷先生一生自律、严谨,极其珍惜时间。他认为:正规工作是祛除烦恼最有效的良药。一个人的思想,不动笔就不大会有系统;日子久了,也就放过去了,甚至于忘了,岂不可惜!生活正规化,学习正规化,不正规如何能持久?不持久如何能有成绩?如何能巩固已有的成绩?以后一定要安排好,控制得牢,万万不能“空”与“忙”调配得不匀,免得临时着急日夜加工的赶任务。 可能有很多人不太喜欢这段鸡汤式说教的话,但人是要对自己狠一点,严苛一点,没有自律,便没有自由。与大家共勉。
只有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地投入到工作学习中,休息起来才会畅快。不要认为傅雷先生只会工作,是个不懂休息的工作狂。其实他只是擅于高效地利用时间。他说:别老说时间不够;首先要从日常生活的琐碎事情上---特别是梳洗穿衣等等,那是我几年来常嘱咐你---节约时间,挤出时间来!要不工作,就痛快休息,切勿拖拖拉拉在日常猥琐之事上浪费光阴。不妨多到郊外森林中去散步或者上博物馆欣赏名画,从造型艺术中去求恬静闲适。 可能有些人会说: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现在工作这么忙,再加上如果有家庭小孩,有时间刷刷手机就不错了,还顾得上其他的吗?我同意现在这个社会每个人压力都很大,尤其是女人,要同时兼顾工作和家庭是多么不容易。但越是这样,就越要有自己的精神内核,要有真正属于你的无论谁都拿不走的东西。这些都是刷手机看娱乐八卦等学不到的。一个人一定要有自己真正乐在其中的兴趣爱好,它会让你不空虚,会让你自信。
《傅雷家书》的读书笔记3
暑假中,我读了《傅雷家书》,很为书中父母亲为孩子不辞劳苦的操劳感动,特别是读到傅雷对儿子的谆谆教导,一次次地与儿子谈心,一次次表明收到儿子信的高兴时。我也是一个母亲,我对自己的女儿却只有训斥,只有打骂,有时还是恶毒的咒骂,甚至是不闻不问。现在我很难想象女儿被我非人的折磨后的心情,我真不应该这样对我的孩子。
最近几天,我又一次读这本书,读到儿子给父亲的信,收获又多了一层:孩子也同样把父母亲当做了朋友。他们的信中交流的最多的还是艺术,同时又让我感到自己对艺术的一窍不通,心中向往着音乐的殿堂。
由于我这一次只读了34页,感受也只写到这儿吧。建议做父母的朋友,静下心来读读 ,你一定也会有收获。毕竟开卷有益吗!
《傅雷家书》的读书笔记4
傅雷对儿子的失败,并没有责骂,也没有训斥,而是祝贺儿子又有了一点失败的经验,再教儿子如何面对失败,战胜失败。这种循循善诱教育孩子的方法不是一般家长能做出来的。是的,在生活中栽了跟头并不是坏事,重要的是事后能否爬起来,这样,便有了一次失败的经验,离成功更近了一步。每个人的成功都伴随着痛苦,战胜痛苦,就能成功。
傅雷对儿子说话,一会儿像一位语重心长的长辈,教育孩子如何做这做那,这个放心不下,那个放心不下;一会儿像一位知心朋友,在困难时给孩子打气、谈心、给予安慰,解决烦恼。作为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要讲方法,大道理谁都懂,孩子需要的仅是一点安慰,因为这安慰可以使他们的意志更加坚强,行为更加独立。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我的父母,作为社会中普普通通的人民,他们没有傅雷的文化修养高,不会像傅雷会用书信的形式和我交流;他们也不像傅雷一样将自己对儿女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他们的感情是含蓄,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表达着他们对我们的爱:辛苦赚钱供我读书、嘘寒问暖、做一桌好吃的饭菜,偶尔给我讲讲大道理等等。父母之爱是深入生命的,伴随着我们一生的,难以割舍。
从傅雷对孩子的教育中,可见他对祖国的忠诚、对人生的认真、对自己的要求之严格。
他要求在外国学习的儿子不忘祖国,要他立下三个原则:不说对不起祖国的话、不做对不起祖国的事、不入他国籍。可惜这样一个爱国之子在__中却被划成“右派”,让人气愤又无奈!刚正不阿的他选择了自杀,可歌可泣。
傅雷以自身经历,教导儿子如何在艺术上有更高的成就,如何在生活中做人做事。这些道理对作为读者的我受益匪浅。能阅读到这样一本好书,是一种幸运。
《傅雷家书》的读书笔记5
在琳琅满目的书本中我一眼看中了这本书。对于家书,我的感觉是很陌生的,在我的印象中,我从来没有收到过家人的一封信、一封家书。在当代科技飞速发展的世界,人们的联系往往通过一部手机就能做到,口头直述成了绝大多数人的交流的方式。
对于家这个词,似乎很多人都还没有真正的理解它。虽说我常在作文中写道“家是温暖的港湾”,“家是心灵的创口贴”,“家是冬日里的阳光”,但我自己对家这个词的理解一直停留在物质上。家就是包含我们吃喝住玩的一栋房子。而在《傅雷家书》还本书中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家是什么样的,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家书的温暖与厚重。
代序是傅雷简述傅聪的成长历程。傅聪小时候其实并不是个聪明的孩子,但他在音乐方面的天赋极高。后来,他苦心训练,在肖邦比赛上让西洋人对傅聪这位中国人的演奏叹为观止,最后成为了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在这些平铺直述的语言中我感受到了傅雷的自豪,这是他一点一滴培养出来的孩子。
第一封家书是一九五四年一月十八日,讲的是傅聪离家时傅雷一家依依不舍的场面。大家站在火车站台上都哭成了泪人儿,“妈妈随时随地都想哭——眼睛已经肿得不像样了”笔触极为真实。现在的长辈送晚辈离开,眼里总是充满泪珠的。我切实地感受到了傅雷与妻子对儿子的不舍与思念。可人总是要分别的,千丝万缕的思念只能写成书信一封又一封地来回穿梭。
我记忆深刻的有几封家书是傅雷教儿子怎样快速地学好俄文。傅雷说:“勿野心太大”,“外文总是到国外去念是最快的”。傅雷给儿子一些学外语的经验,并袒露自己小时候不用功的糗事。他说自己“念得很不用功,成绩很糟”。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教导儿子不要像他一样,鼓励他不要为俄文成绩太低而烦恼。其实更令我感触的是傅雷可以将自己儿时的不用功毫无保留地告诉儿子。在现代大多数家庭教育孩子时,总是让孩子以自己为榜样,把自己说得很伟大,其实是无中生有。可慢慢的,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很多“无中生有”的毛病全暴露出来,孩子渐渐对父母抵触,失去对父母的信任。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都在一点一滴影响着孩子。所以说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是具很大影响力的。或许这也是为什么书香弟子世世代代都是书香弟子,当然也存在着极端例子。
傅雷对儿子的错误行为一定会指出来,哪怕是一个错别字的纠正。傅雷对于儿子的失败没有批评打骂,他一直以良好的心态和耐心教育孩子。傅雷在傅聪第一次失恋后的信中说:“很高兴你又过了人生的一关,古语说得好‘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经历过这一回的痛苦经验,相信可以使你灵智的成长又近了一步,使你对艺术的领会又深了一步,我祝贺你有跟自己斗争的勇气。”试问如今哪位家长会对孩子的每一件事都如此上心,连失恋这种小事也说得如此透彻。我佩服傅雷这种对孩子的关心与爱。对于孩子的每一件事都很上心,,就连搬钢琴绝不能自已动手,搬钢琴的绳子留着下次再用这种小事都是叮嘱一遍又一遍。其实大多数家长都能给孩子物质上无微不至的关爱,但他们往往忽略了孩子的内心。傅雷对待儿子如老朋友一般,在困难时给孩子打气、谈心。很多孩子并不是一开始就抵触父母的,但长时间地被无视自己的感受,慢慢的,你我之间的感情就会越来越淡,距离越来越远,最后只剩下一张没有感情的户口本勉强维持着你们的亲子关系。
我时常被书中几句亲切的话所感动,傅雷对孩子说:“我从来没爱你像现在这样爱得深切”,“孩子!我要怎样拥抱你才能表示我的悔恨和热爱呢?”“在我有能力的时候,你要是喜欢我帮你一些忙,这是对我莫大的安慰”。我鲜少从我父母的嘴里听到过这些话甚至没有,多的总是训斥。但我也知道他们只是用自己的方式爱着我。可与傅雷的那种淳朴而厚重的父爱相比,他们那种方式所表达出来的爱,又似乎略显单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每一封家书都给了孩子莫大的鼓励和安慰。傅雷给儿子的信中表现出真真切切的爱,一字一句都为他的未来做好铺垫,打下坚实的基础,让他知道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生活。
傅雷对儿子的信中,时而是有丰富生活经验的长辈,教导孩子,引导孩子;时而是知心好友,推心置腹,无话不说,没有秘密。傅雷对儿子的教育有基本原则:做人第一,其次才是做艺术家。他教育孩子的方式是很有一套的。他在家书中的爱超脱尘世,影响了傅聪的一生,更是感动了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或许,每个人都应该去读一读这本书,领略家书的厚重与温暖,品悟大师的思想与境界。
《傅雷家书》的读书笔记6
对于《傅雷家书》,我是只闻其名,从未翻阅,直到寒假来临,在给学生布置假期名著阅读任务时,我临时决定要与学生共读名著、共写主题文章,这才给了自己一个读这本书的机会。
《傅雷家书》不是普通的家书,是傅雷1954年至1966年间写给儿子傅聪的家信摘编,其中的一字一句都体现着傅雷对儿子浓浓的爱,真是“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大到道德行为,小到琐碎的生活细节,傅雷无不一一教导儿子该如何去做。
在大的方面,傅雷告诫儿子:“艺术家天生敏感,换一个地方,换一批群众,换一种精神气氛,不知不觉会改变自己的气质与表达方式。但主要的是你心灵中最优秀最特出的部分,从人家那儿学来的精华,都要紧紧抓住,深深地种在自己性格里,无论何时何地这一部分始终不变。那样你才能把独有的特点培养得厚实。”叮嘱儿子;“你要学习的不仅仅在音乐,还要在举动、态度、礼貌各方面吸收别人的长处。”要求儿子:“尽量控制自己的感情,把它移到艺术中去。”
傅雷的家书中并非都是在“说教”,也涉及到了许许多多的琐碎小事,例如,写信的时候字号要小点、用薄点的纸张以省张邮票、邮票贴在哪儿才不至于遮盖信息;托人带去伤风药粉并叮嘱儿子要每三小时服用一次;揩拭眼镜的方法等等。身为父亲的傅雷还全心全意地为儿子提供必要的学习帮助。
在我看来,《傅雷家书》可以说是父母教育孩子的典范之作。在傅聪二十多年的海外生活中,他经历了喜怒哀乐、低谷和辉煌,作为父亲的傅雷用一封封充满深情的家书陪伴着儿子,在儿子经历事业的低谷时,给予无限的鼓励,指明正确的方向;在儿子迎来事业的辉煌时,直指孩子的缺陷,激励孩子更进一步。
我总认为我那年仅两岁的儿子年龄尚小,管束得多了便是在抑制他的天性,殊不知正是我这种可怕的思想使得他的性格出现了一点点的“怪异”(犟得很,脾气大)。书中摘录的第一封家书作者便提到巴尔扎克的话语:“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第二封家书中作者再次说道:“跟着你痛苦的童年一齐过去的`,是我不懂做爸爸的艺术的壮年。……尽管我埋葬了自己的过去,却始终埋葬不了自己的错误。”这些话在我的心上狠狠地划下一笔,如若我继续以年幼不懂事为由,任由儿子自由发展,后果不堪设想。是不是到了中学,他也会成为我们口中的“问题学生“呢?这些是我们身为父母最不愿意看到的一幕。
希望各位父亲、母亲都来读读《傅雷家书》,跟着傅雷学习教育的方法,及时发现孩子的错误并纠正,力求帮助孩子在正确的成长航线上航行,不致于给自己的教育生涯留下遗憾。
《傅雷家书》的读书笔记7
虽然我只读了50多页,但我觉得傅雷的家庭教育氛围很好。在这本书中,他们的书信知识闲谈家常,但从信中透露出父母对儿子的爱。教诲他们要如何成为优秀的人,让他们慢慢改正自己的缺点。他们从小就与自己的儿子分离,依靠的是书信进行沟通交流。而现在的社会上出现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代沟,而傅雷与傅聪兄弟之间似乎没有太大的代沟。
傅雷家书中同意反映出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几千年前孔子早已推行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到现代为止,有多少人是因材施教的呢?
《傅雷家书》我觉得是让现在人们反思自己对后代的教育方式,手段,让人们反思与家人之间的沟通问题,让家长反思与儿女之间存在的问题。
《傅雷家书》的读书笔记8
傅雷作风严谨,平时对自己的两个儿子也严加管教。有这么一个故事,傅雷对孩子的生活礼仪管教的非常严格,每天同桌进餐时,他就注意孩子坐得是否端正,是否妨碍了同席的人,手肘靠在桌边的姿势……甚至因长子傅聪不爱吃青菜,专捡肉食,也不听父亲的警告,傅雷就罚他只需吃白饭,不准吃菜和肉食。由此可见他对孩子的严格。
但在严格之中,我们又能看到这位父亲温柔的一面。“园丁以血泪灌溉出来的花果迟早要送到人间去让别人享受,可是在离别的关头怎能免得了割舍的情绪呢?”傅雷再给国外的儿子傅聪写信时写道,对自己孩子的思念让他潸然泪下,心中久久不能平静,让我们了解了一个亲切的傅雷——一个慈父。
傅雷用一封封书信见证了岁月的流逝和孩子的成长,他每时每刻都在关心着他的孩子,在他迷茫时给他指引;在他骄傲时予他提醒;在他懈怠时给他鞭策……读着这本书,我们能看到一位伟大的父亲苦心孤诣、呕心沥血教子的伟大形象。傅雷尽自己的所能,为社会、祖国、人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并以同样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孩子,尽着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他在书信中给予了孩子精神上的支持,教他勇敢、坚强,坦然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逆境,战胜挫折,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从而渐渐成长。这些书信也像是一条心灵的纽带,把身在海外的傅聪的游子心与祖国牢牢地拴在了一起。傅雷对孩子从小到大的爱国主义的教育,使长子傅聪有了深深的爱国情怀。
傅雷夫妇呕心沥血的教子,时我感受到了亲情的伟大。
《傅雷家书》的读书笔记9
父爱如山、如海、如家书,封封触情、触爱、沁人心脾。亲情至深,傅雷却用数封家书表达了爱的全部。一本书,一段情,一对父子,即使时光易逝,时隔半个世纪,亲情之爱却从未腐朽。
傅雷,他为人坦荡正直,爱子心切,是严父更是良友。对于长大的儿子,希望他向外发展,但又不忍心孩子远离身边,父母们辛辛苦苦,一步步将儿女抚养成人,儿女成才之际,亦是离开屋檐之时,作为父母,既为他们高兴,也为此感到忧愁,我们应谅解父母的矛盾心情。
在傅聪的成长途中,父亲傅雷似乎早已化为天空的北极星,引导傅聪在黑暗迷途中找到正确方向。除生活的琐事之外,还涉及了艺术以及为人处世之道。傅雷让儿子知道了“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他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把自己的人生智慧、生活经验、艺术体会、文化感悟都毫无保留的传授给自己儿子。
回首遥望,过往的今天,微弱的烛光下,仍有心系游子而深夜未眠的傅雷。提笔,细细询问孩子是否已经加衣加棉,是否工作有张有弛,生活是否有做到自律,是否找到终身伴侣。两人若近在眼前,互相嘘寒问暖,比量三分,虽然傅聪不常常回信,但傅雷依旧孜孜不倦的给傅聪写信,这其中满满是深切默默的爱。
傅雷在信中曾说“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这句话饱含了傅雷对儿子的鼓励与支持,虽然眼泪是辛酸的,但这却是让内心变得更加坚强,让自己不断走向成功的动力。我们的一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崎岖坎坷、荆棘丛生,但经历了这些,我们会变得更坚强,收获如那酒浆一般的甘甜。
《傅雷家书》字里行间都深藏着一颗父亲的爱子之心,不同于母爱的温柔细腻,父爱更像是那雄伟的高山,深远而广阔。
《傅雷家书》的读书笔记10
这绝不是一封普通的家书。这不仅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书,也是一本充满父爱的苦心经营的教子书。
男人对儿子的自爱也是一条自然法则。人的生命总是有限的,但人的事业永远不会结束。通过自己的孩子,继续自己的生活,也继续发展自己为社会,为祖国,为人类所能做的力量。因此,培养儿童是对社会、对祖国、对人类世界的神圣义务和责任。从傅雷的信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如何抚养孩子的。在写给儿子傅聪的信中,他说:“这是一封信;给你写信不是空洞的唠叨或莫名其妙的,而是有几个功能。
首先,我认为你是讨论艺术和音乐的对手。
第二,我真的很想唤起一些年轻人的感情,让我成为一个父亲,得到一些新鲜的营养。同时,它也可以传播给其他年轻人。
第三,不仅仅是写作通过交流训练你,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一直提醒你,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其他方面“贯穿于所有家书中的友谊是让他的儿子了解国家的荣辱和艺术的尊严,能够以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品德高尚、个性突出的艺术家”
《傅雷家书》的读书笔记11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写给子女的信件。可它并不仅仅是一些信件,而是一部真正的教子之书。
整部书中充满父爱,思想与艺术。傅雷的教子有方是出了名的,他的教育方法与传统的中国式教育方法有所不同,或许这就是这本书的特别之处了。
傅雷从多种身份,角度与立场同儿子对话,可谓“一人多角”。他与儿子的关系并不是单纯的父子,他们互相学习,关系平等。
《傅雷家书》的读书笔记12
1)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犊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术,让我做父亲的得到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传给别的青年;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年轻人的感想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不论是做人还是其他方面.
在那么多封家书中,我看到最多的除了父亲对儿子傅聪的教导,还有是傅雷先生在艺术,音乐方面的造诣很深。几乎,每一封信中都向孩子谈音乐作品,谈表现技巧,艺术修养等,而不仅仅是希望孩子一天天没有节制的训练,而是讲究技巧,从事物中领悟情感,才能不做它们的奴隶,用心书写自己的创作。在家书中,不管是聪去波兰留学,还是后来赴世界各地演出,傅雷先生始终关注着儿子在音乐艺术道路上的成长,不时给予指点,还不时寄给中国古典的文学名著及艺术方面的画,书籍。在傅雷先生教导孩子中,还有是怎样叫孩子面对压力,如何正确处理生活中的问题,也能看出傅雷先生望子成龙的心更多在孩子在成长道路上的发展,所遇的困阻,同时细心的给出自己以往的经验,拳拳爱子之心,更是溢于言表。
2):“说到不完整……你提到的perfection(完美),其实 perfection(完美)根本不存在的,整个人生,世界,宇宙,都谈不上perfection。……我们一辈的追求,有史以来多少世代人的追求,无非是perfection,但永远是是追求不到的,因为人的理想、幻想,永无止境,……。”由此我想到一个故事。以前有一面破碎的镜,碎成了好多片,其中有一片想去找到剩余的,以重新组成原有的镜的面貌。一路上它由于自己有棱有角,滚得很慢,从而领略到了一路的可餐秀色。当它千心万苦地找到了所有碎片,“破镜重圆”时,它成为了一个整圆,滚得很快很快,一路上的风景在刹那间掠过。其实我们都在追求完美,而恰恰是我们现在的不完整,把我们带到了追求完美的境界成了其他一方面相对的完整。而真正当有一天,所谓的完美在身上发生时,我们倒有可能失去很多。
3)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 每天清早六七点钟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
前面的语句摘自《傅雷家书》,是傅雷老师写给他儿子傅聪的。从上面的语句,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傅雷的爱子情深。对于长大的儿子,希望他茁壮成长,向外发展,但又不忍孩子远离身边。其实家长都是这样的,从八月怀胎到十月分娩,家长辛辛苦苦,一步步将儿女哺育成人,为的就是希望子女才有所用,以后不至于露宿街头。而,儿女成才之际,亦是离开屋檐独飞之时。作为父母,既为他们而高兴,也为此伤心难过。毕竟是骨肉之情。作为我们应该体会、理解父母的苦心,让父母看到他们想看的一幕——我们快快乐乐的生活,也算是报答了父母含辛茹苦的养育之恩
4)以演奏而论,我觉得大体很好,一气呵成,精神饱满,细腻的地方非常细腻,tonecolour变化的确很多。我们听了都很高兴,很感动。好孩子,我真该夸奖你几句才好。回想一九五一年四月刚从昆明回沪的时期,你真是从低洼中到了半山腰了。希望你从此注意整个的修养,将来一定能攀蹬峰顶。”
这是傅雷老师,听过儿子傅聪的录音后,对儿子所讲评的。这里面包括了,傅老师对儿子的录音,精细的分析,以及客观的赞赏。并且在后面提到了对儿子的希望。这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既要体现出自己对孩子的肯定,让其有努力拼搏的决心,以及会成功的信心。另一方面,也提出了自己的希望,给孩子指明了前进的路线,发展的方向。而我们当子女的,也应在父母指引的道路上,吸取父母的经验,取长补短发展自己的新道路。
5)“在公共团体中,赶任务而妨碍正常学习是免不了的,这一点我早料到。一切只有你自己用坚定的意志和立场,向领导婉转而有力的去争取。否则出国的准备又能做到多少呢?——特别是乐力方面,我一直放心不下。从今以后,处处都要靠你个人的毅力、信念与意志——实践的意志。”
千叮咛万嘱咐,父母心放不住。儿子面临社会千变万化,如何应对,作为父母百感交集。用自己走过的经验,提醒儿子少走怨路,多踏捷径。这是天下父母的想法。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是父母心中托起太阳的希望。父母走的弯路,不希望孩子重蹈覆辙,希望他们能比自己“更上一层楼”。青春期的我们,应该放下逆反的心理,听从父母的教训,理解父母的苦心。其实,这也是为了我们自己好,为了我们以后的生活更加轻松、快乐。
《傅雷家书》的读书笔记13
在《傅雷家书》这本书中,那一封封书信,最长的长达几千余字,饱含着沉甸甸的父爱,流露出父亲对儿子的热情盼望。
在信中,傅雷身为父亲,能关照儿子的生活;身为教师,能教导儿子的品性;身为朋友,能与儿子谈论艺术;身为知己,能与儿子分享自我对艺术的见解。对傅聪来说,傅雷既为父亲,更为教师、朋友、知己。
在信中,傅雷能够放下父亲所谓的尊严,忏悔自我的过错,吐露自我的心声,消除父子之间的隔阂。
《傅雷家书》绝不是一篇篇普通的家书,它是一部独特的教子篇。
而从傅雷先生身上,我又想到了自我的父亲。
不得不说,中国家庭中的“父亲”这一形象是惊人的相似。对待孩子都总是不苟言笑,十分严格,甚至可用“不近人情”来形容。但那真的是“不近人情”吗?不,绝不是。父亲的一句句叮嘱,一声声呵斥,都饱含着浓浓的父爱和深沉的期望。
都说母爱如水,父爱如山。没错,父亲的爱就像一座雄伟的大山,给我们撑起一片天,同时又给予我们像攀登高山一样的磨砺,教导我们人性的可贵与高尚。
《傅雷家书》的读书笔记14
对于那些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一定要有一颗感恩的心理,不能因为工作忙为借口,就忽略了与曾经的老师的交流。
他还用自己的感情经历来告诉儿子,如何选择自己的配偶,并用名人的经历来对儿子进行指导,他更主张夫妻的共同进步,主张一种平和的婚姻方式。
他在信中多次自省自己对儿子的教育方式过于严厉,吝于赞美之词,其实是为了培养儿子面对鲜花掌声时仍保持一种警醒的态度,他也在信中坦诚地承认自己教育方式的缺点。并希望儿子引以为戒。
他们都是怀有对祖国的深深的热爱之情的,可以从傅雷从不让傅雷放弃用中文写信的细节中可以看出来。从傅聪演奏后,所体现出来的民族自豪感可以看出来。从傅聪迫于生活压力,加入了英国国籍,傅雷夫妇一个多月的长吁短叹可以看出来,从与儿子之间进行的艺术交流,是为了给中国的有志青年以指导可以看出来,更是可以从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可以看出来。
在这本书里,我们看见的是孜孜以求的艺术家,是将生活作为艺术的一部分的生活者,是怀有爱国情怀的父子。
一个人自出生至青年,学习生活的目的只是为了融入前人早已打造好了的世界中去,运用着前人智慧的百万分之一,如同一台机器,简单而重复的工作着,尽着自己的本分,生存而已。构建历史——人类最伟大的工程,雄壮而宏大,无数的生命耗尽毕生维持着它。是谁在引领、改变着进程?是这些英雄,一等一的人才,这些岁寒逆风中出来的人。
成为一个大众,一生只用掌握足以生存的智慧,感叹着所学无用,实乃所用太窄。“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用一生理解这句话的,是这些伟大的心灵,独立于一般人,他们在创造着智慧,更甚而创造着美!
所谓学识与智慧,对先生而言,如此宽广而深厚。克里斯朵夫啊,我不小心所窥见的,如此让人惊叹!时间太瘦,指缝太宽,短短人生,看清一粒美丽的石头多不容易,为何先生能看的如此清晰,饱含深情。
每位父亲、母亲都有对自己孩子的一套教育方法和期望,然而并非所有子女都能体会到父母的苦心与期盼。读《傅雷家书》,我感受到父亲对孩子的另一番教诲。品读一封封家书,正如聆听傅雷先生父子一次次温馨的对话。
傅雷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和文学评论家,并且对中外的文学、音乐等艺术均有涉猎。然而,他对爱子傅聪的教育却没有要求其博学多才,仅仅让其在音乐上深造。因为傅雷先生深刻懂得,要在一个到达一片领域的巅峰,是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兼之学海无涯,凭借一颗赤子之心,才能不断开拓出新的天地。
同时,傅雷先生更注重塑造爱子的人格。他在一封家书中教育儿子道:“我始终认为弄学问也好,弄艺术也好,顶要紧的是”人“,要把一个”人“‘尽量发展,没成为艺术家之前,先要学做人,否则,那种某某家无论如何高明,也不会对人类有多大的贡献。一个纯粹投身艺术的人,他除了艺术和个人的人格,已别无所求。”
每个孩子都是一百,有一百的天真,一百的热情,一百的探索,却经常被偷走了九十九,对中国父母坚守的是棍棒之下出孝子的情况,傅雷先生没有一置可否,而是希望孩子也能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父母对我们实行“暴力”的时候,我们应该抱有理解的态度,我们要体谅父母的心急如焚。因为他们这么做是对我们好,也是恨铁不成钢。毕竟父母们都抱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
《傅雷家书》纵使写的都是看似日常的家常话,却是字中有真情,章中有真理,不仅在文学、艺术、历史、哲学方面帮助孩子答疑解惑,也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真可谓良心用苦。
世上有千千万万的处于困惑迷茫的孩子,却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一个开明豁朗的父亲,更多的是要靠自己在摸爬滚打中自己领悟。幸运的是,每个人都有选择阅读的权利,也给一些比较困苦的孩子提示警醒。
童年不幸,青年游走异国他乡,壮年壮志踌躇奔赴新中国的梦想,最终却愤然弃世,悲壮的离开自己的梦想。“我们也知道……国家不会因之而判重罪,只是含冤不白,无法洗刷的日子比坐牢还要难过。”罗曼。罗兰的英雄,扼住命运的咽喉,狂野的暴力,意志坚强。
而命运反复敲门挑衅,如此长久,一次次的挣扎,耗尽最后一丝精气。他有没有扼住命运的咽喉,还是在挣扎中放弃了?“挣扎了一辈子以后再放弃挣扎,当然比一开始就奴颜卑膝的屈服高明得多,可以美其名曰皈依,曰觉悟,曰解脱……”
先生没有解脱,他用自己的生命,杀死了命运。人可不就是生活在矛盾中的吗?“没有矛盾的一片恬静只是一个崇高的理想……一泓死水有什么可羡呢?”“江声浩荡…钟声复起”先生自身就是这“贝多芬式的精神与东方的恬淡与明哲!”肉搏着命运的雄狮,吟唱着弥撒的使徒……
《傅雷家书》的读书笔记15
在《傅雷家书》这本书中,傅雷经过写家书来回忆往事,表达自我对儿子的思念,关心儿子的生活与成长。傅雷还在信中常用很多篇幅谈美术,谈音乐作品谈表现技巧和艺术修养等。所以楼适夷说“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这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傅雷是位伟大的父亲,他对儿子傅聪进行苦心孤诣的教育,为中国培养了一位世界级的钢琴大师,更留下了一本呕心沥血的家教范本——《傅雷家书》。
“人格教育”贯穿着全书始末,傅雷反复强调如何做一个大写的“人”,告诫儿子待人要谦逊有礼,做事要严谨,遇事不逃避,戒骄戒躁,时刻心怀祖国与人民。在他看来,“做人第一,其次才是做艺术家,再其次才是做音乐家,最终才是做钢琴家。”
家书是真情的流露,再加上傅雷深厚的文字功底和艺术修养,使得这些文字生动优美,读起来感人至深。我们也能从中学到不少做人的道理,提高自我的道德与艺术修养。
人们都说,一本好书能够影响读者的一生,使其获得丰富的人生启迪,而《傅雷家书》就是这样一本好书。
【《傅雷家书》的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傅雷家书的读书笔记05-24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05-27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08-27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06-14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05-16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06-03
傅雷家书的读书笔记范文09-09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40006-20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摘抄01-26
有关《傅雷家书》的读书笔记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