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课题阶段性小结15篇
时间总在不经意间匆匆溜走,我们的工作又告一段落了,我们既增长了见识,也锻炼自身,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小结吧。我们该怎么去写小结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课题阶段性小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课题阶段性小结1
自20xx年9月以来,我们“在小学品社课堂教学中实施珍爱生命教育的策略研究”已历经两年四轮的实践探索,不断实践中也收获多多,现小结如下:
20xx年,在校领导的积极鼓励下,教研组开始了“在小学中年级品社课堂教学中实施珍爱生命教育的策略研究”,由德育教导陈丽桦老师、大队辅导员陈荣老师、教研组长吴国凤老师和校级骨干刘菲娜、黄瑛老师组成五人课题中心组,小组带动大组,大组带动全校生命教育活动的开展。
要使校本教研取得实效,立足实践是我们的共识。所以行动研究法是我们首选的模式。教师在参与校本教研的过程中能够及时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进行探索,在探索中学会反思,在反思中改进行为。因此精选一些典型的课例作为校本教研的主题就显得十分重要。两年多年来,我们就一直以课堂为主阵地,开展集体备课、研究课、展示课等系列活动。
我们的研究分别从“生命教育”的目标、内容、策略研究的各个不同层次展开。
第一轮研究中,教研组以“关心自我、关注生命与健康”为侧重点,选取三年级《求医问药》一课为例,开始了品社课程中实施生命教育的课堂策略的研究。在此过程中,我们积极探索备课制度改革,实行集体备课制,总体思路是“分块备课、集体评议、个人修改、注重反思”16个字。即教师先分块备课,然后是教研组集体评议,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班级实际修改;在上课过程中运用录像机对进行课堂教学全程实录以便教研组内在课后进行更深入细致的反思。实践中我们将前两年的研究成果体验式教学经验引用进课堂,采用了开放式和活动化策略组织教学,强调“以生活为基础、重实践、重感悟”的思想。教学中,以学生的实践体验为主,针对学生实际设计课堂活动。由组长率先执教,组员听后评议、反思总结了图像感知、情境体验、生活模拟、问题探究等课堂教学方法,在组内交流共享。紧接着组内三位老师也分别执教了实践课,挖掘教材中的生命因素,借助媒体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感悟、交流的平台;使学生通过信息的搜集、对生活情境的感悟、亲身的实践操作,在活动体验中积极探究,获取了生活知识,习得了生活技能,懂得了珍惜健康生命、爱惜自己。
第二轮研究中,我们将“珍爱生命”的内涵由己及人,由教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珍爱自身健康,珍爱自我生命拓展至对他人的支持与尊重,体验对生命的珍爱。因此我们将“关心他人、关注生命与关怀”确定为本轮研究的主题,选择了四年级的《平凡的工作》一课作为典型课例。我们在原先的集体备课制基础上作了提升与完善,开展“三阶段两反思”的系列研讨活动。“三阶段两反思”就是“集体备课→首次试教→反思、修改教学设计→再次教学→交流总结”的研课模式。在这样一个课例研究活动中,全组成员经历备课、上课、评课三阶段,通过对前后两堂课两度分析与反思,着重从教学目标的明确度、情感激发的有效性、教师引导的得体度三方面再次总结了课堂实施的宝贵经验,让认知、情感目标最终归结到行动中。“三阶段两反思”系列研讨后,教师们对教材的把握更准确了,对教学目标的理解更深入,落实更到位。
第三轮研究中,教研组将“珍爱生命”的内涵再次扩充,以“关心自然、关注生命与安全”为侧重点开展研究;选择了四年级的《大禹治水》为例,以初步掌握突发灾害时的自救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技能作为重点引导学生对生命的珍爱。研讨中我们尤其强调了学生参与的实践活动对增强学生自我保护能力所具有的非同一般的作用。我们设计了两个层面的实践活动。首先在课中安排了两次教室避险演习,并选择了超市、影剧院、小区等学生日常出入最多的场所进行避险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行为能力,提升生命意识。同时我们又走出课堂、延伸课外,与学校安全演习活动相结合,巩固防险自救能力。在此基础上,我们更具针对性地在公开课《交通信号灯和标志》《交通应急》等课堂中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体验来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
教育服务于生活,有效的品社教育必须能指导学生的生活,在学生的生活中验证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将班主任角色和品社老师的角色相互融合,将课堂教学与学校生活相整合,结合少先队活动,围绕品社主题设计一些课外实践活动或班队主题活动,让学生作为主体者在活动中完成学习对象与自我的双向建构,实现主动发展;使少先队大量的实践活动成为品社课堂教育最广泛最有效的延伸和巩固,使品社课堂中的生命教育在班队活动中得以凝结并提升。因此,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成为巩固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策略。
第四轮研究中,教研组将“珍爱生命”的内涵再作提升,以“关心社会,关注生命与价值”为侧重点,选取了五年级“振兴中华”单元中《拓展与合作:小眼睛看大成就》一课为例着重研究“家庭参与”这一板块的实施策略。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了有效的社会考察和探究活动,其间很好地调动了家长的积极性,一起参与资料收集与探究实践活动。在收集30年改革开放成果过程中,孩子们用自己的小眼睛从小视角入手,感受今昔的变化。作为出生于90后的孩子他们缺乏亲身体验,家长在这过程中提供了许多支持,给孩子们讲述二三十年前百姓生活状态。课堂上学生在衣食住行、交通出行等方面的交流,我们从孩子们提供的茶杯、衣服、鞋子可以看到家长在背后的参与。该课例的研究帮助我们积累了品社教学中鼓励家庭参与的经验,同时也为我们做深课题提出了实践方向:如对避免家庭的负面影响,更好地发挥家庭的积极作用的策略研究。在以课例为载体的研究过程中,教研组注重及时的阶段性小结,使许多直接来源于课堂的鲜活感受与经验完整地记录了下来。待第四轮研究“家庭参与”完成后,我组将要完成“在小学品社课堂教学中实施珍爱生命教育的策略研究”的结题论文,总结并形成一套有效的以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家庭参与、心理支持为不同侧重的珍爱生命教育的具体实施策略,构建我校生命教育“以品社课堂为主阵地,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基础,以少先队实践活动为有效延伸,以家庭教育为坚强后盾”的“四位一体”的研究特色。
总结:从“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我们遵循..生命教育寓于品社课程的编排系列,充分运用品社教材引导学生关注健康、懂得关怀、实践安全、感悟价值,凸现品社学科为生命教育之显性课程的特点,落实教材编写者的意图。
课题阶段性小结2
为拓宽语文学习空间,提高语文学习效率,本学期我以《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为课题进行研究。现将第一阶段的研究成果小结如下:
一、读书方面
(一)课内指导学生读好课文
(潜移默化中逐步教会读书方法)
在学习教材中的课文时,我们要求学生按三个层次来读:
(1)读得正确;
(2)读得流利;
(3)读得有感情。
教学中,我们为了避免学生唱读、拖读、抢读、用嚷来代替朗读等现象,关键时候实验教师一句一句地为孩子做示范,理解一句朗读一句,让孩子学会听,学会读,引导孩子根据文章的内容,恰如其分地把握好语调的高低,语气的轻重,语速的快慢,把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读出来。从目前学生反应出来的情况看,大部分学生已初步掌握了读好文章的技巧和方法。
(二)借助课外书拓展知识面,提高了学生阅读能力。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高年级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00万字。为增大孩子的阅读量,拓宽知识面,我们对学生严格要求,从孩子所表现出来的情况看,大部分孩子能利用好课余时间大量阅读。近一年中主要采取的措施有:
1.要求学生利用早晨和中午早到时间和课间在教室内阅读老师推荐的或自己喜欢的好书。
2.每天都布置适量的读书作业。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每天我们都布置适量的读书作业,并要求“吃不饱”的同学可继续增加“营养”,阅读更多的好书。习惯成自然,现在大部分学生都从书中找到了乐趣,并爱上了书这位好朋友。
3.充分利用每周的阅读课。学生非常喜欢每周的阅读课,因为学生可以相互交流读的好文章,并且能把好书相互推荐,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4.为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我们要求学生在读完书后把自己感兴趣的故事讲给家长听,让家长评价,让学生从中体会读书的乐趣。刚开始,家长反映孩子讲起来很费力。但是没过一个月,家长就高兴地告诉我们孩子的进步很快。通过这样的训练,一学年快结束了,在我们班学生的读书笔记中经常会读到一些有血有肉丰满的语句,他们还能恰到好处地运用一些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其次,我们班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上了一个台阶。
5.开展多种活动,培养阅读兴趣。班级有计划地举行读书故事会、佳作鉴赏会、人物评论会、读书看报心得交流会、优秀诗文朗诵赛、读书辩论赛、读书笔记展评等课外阅读活动,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快乐与幸福。举办“读书月”,征文比赛、朗诵比赛等读书交流活动。
(三)读书方面采取的必要的鼓励措施。
为了有效地监督学生读书活动的落实,我们要求家长将学生每天读的课外书中的文章名称及所读页数填到每月的“读书记录表”中,这既是对孩子的督促,更重要是对家长配合积极性的调动。为了激励孩子开心地投入到读书活动中来,每月我们会根据孩子“读书记录表”中的记
录情况,评选出“阅读大王”、“红花少年“,并颁发奖品(学习用品:如铅笔、橡皮、练习本等)。这样,得奖的孩子很激动,听家长说回家看课外书的尽头十足,;没有得奖的孩子为能在下月评上“读书大王”也更加努力地读书,来汲取“营养”。
二、写话方面
(一)读中学写,提高写话水平
随着孩子识字量的增大及阅读数量的增加,我们适当增加了习作练习,主要包括:
1.每周进行一次写话训练。
为了扩大学生作文题材范围,丰富作文内容,开拓思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们把写话练习由课内延伸至课外,有计划地进行了写话的训练。每次写话我们都会确定一个重点,要求不高,使学生每次都有长进。为了逐步提高学生能连贯地、有次序地写清楚一个片段的能力,我们特别注意三点:一是主题坚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二是根据学生完成写话的情况,坚持进行想象写话的综合训练;三是坚持引导学生经历训练过程,训练要求逐步提高,每次练习都要让学生经历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训练过程。
2.每周写四篇日记和两篇读书笔记。
有的学生问:“老师,写什么呢?”我们告诉他:“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一句话、两句话都行。”交上来的日记中,很多同学都只写了三、四句话。针对这一点,我们硬性的规定了他们每天写话的内容,当然内容是丰富的,系统性的,要有一定的程序计划,又要与学生生活紧密联
系,具有很强的机动性、灵活性。在学生渐渐地入轨以后,我们开始征求他们的意见,看看该写些什么,学生也乐于表达心中的想法。每次批改完日记,我们都会对写得好的和有进步的孩子进行一番表扬和鼓励,当学生们听到我们在一字一句地读他们的日记时,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笑容,从孩子们兴奋的笑脸上,我们看到了希望。
(二)正确的评价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对于一个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为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在作文和日记的批改方面,孩子总会看到我们批改的红红的批语,如
“老师为你的进步感到高兴,继续努力!”“期待着下次你能带给老师一份惊喜!”“你的作业本可真整洁!”等。为进一步激励学生多写,写出更好的习作,我们还把班里优秀的作文作为范文抓住时机地读给全班学生听,被读到的同学每次总是那么自豪,没有读到的同学眼睛里流露出羡慕的眼神。我们想他们一定暗下决心下次写好,争取把自己的作文也被老师读给同学听,事实证明我们的猜想是对的,原来害怕写作的同学也能写出让人惊喜的小作文。当然,由于个体差异,有几个孩子还不能写出让人满意的文章,但我们不会放弃。
三、存在的问题
(一)读书方面
1.借读生读书量整体上大大少于在籍生。
由于我们班住宿较多,周一到周五的学习任务比较中,双休日回家‘这部分学生缺少家长的监督管理,导致学生没有太多时间来读书,读书效果也不是很好,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需对他们做硬性的要求,并要
求任课老师及家长做好配合工作。
2.有少部分同学没有养成每天读书的好习惯
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家庭环境的不同,有少数学生到现在为止都是老师、家长逼着读,没有养成好的读书习惯。我们想这是学生还没有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在班内多开展一些读书活动,让孩子知道开卷有益,争取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爱读书的孩子。
(二)写话方面
1.学生的词汇量太少,作文中优美词句太少。
下学期要求学生进一步提高读书笔记及好词好句摘录本的质量。
2.很多同学还不能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
大部分学生能正确运用逗号、句号和问号,可对于冒号、双引号还不怎么会用,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经常性地向学生介绍它们的用法。
总之,一学年下来,有收获,有失误,争取在下一阶段的研究中继续发扬本学年中好的做法,想方设法克服困难,让孩子每天都有进步,每天都能给老师惊喜。
课题阶段性小结3
《高中政治渗透式教学研究》课题自制定研究方案至今已有阶段,在此过程中,我们课题组按照方案,围绕既定的研究目标和方向展开研究,在研究中有收获,更有困惑,现简要小结如下:
一、周密准备,定课题,出方案
本学期开学初,我们课题组成员就积极酝酿,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经过大家的一致同意,确定这一课题。用一个月的时间起草申报表和开题报告,负责召集第一次组员会议,成员整理个人资料,初步明确各自职责。
二、加强学习,为课题研究筑构理论基础。
本学期我们在进一步深化课改理念的基础上,围绕本课题精选材料,分散学习和集中学习相结合。我们首先认真学习了《政治课程标准》,全面了解政治在新时期的功能及课堂教学方面意见并积极内化到实践中;集中学习了《论美国的渗透式教育》、《浅析美国的渗透式教育》、《学科渗透,魅力无限》等论文。此外,我们要求每一位课题组成员平时要主动从有关报刊杂志和网上收集一些课题研究方面的理论文章,以进一步指导和充实我们的课题研究。
三、勇于探索,敢于实践,在课题中收获
1、本阶段我们在教材内容呈现方式多样化上,我们采用对话、图文、表格、信息、漫画、游戏等形式呈现教材内容,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2、随着时代的发展,教科书不可避免地显示出脱离学生生活的缺点。卢梭曾指出:“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因此,我们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尝试二度开发和重新组合,让教材更好地为课题服务。我们鼓励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留意身边小事,上到中央下到本地的新闻给予关注,这样从生活现实出发,把政治知识生活化,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背景和认知水平,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形象地呈现出来。这样,就会使学生对政治产生一种亲切感,使学生感到政治学习不再是刻板的而是活生生的。
3、周记是学生倾吐,拉近师生距离很好的载体。我们主动与语文教师联合,在学习议论文写作时,让学生以当周时事为背景题材写周记,既锻炼了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也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既可以对语文写作知识的巩固也对政治知识的拓展起到很好的效果,很多独特的见解得到了肯定,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培养。
4、本阶段,我们让每位课题组教师围绕课题参与集体备课、上课、评课活动,以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黄剑锋老师的《国家财政》,刘莉莉老师的《影响价格的因素》,我的《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等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研究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1、平时活动较少,投入的时间不够。
2、搜集的有关作文方面的论著较少,缺乏理论支持。
3、对课题研究的相关材料收集不及时,意识较弱。
虽说本学期的课题研究取得了一点小小的收获,但由于刚开始研究,许多研究工作都做的不到位。课题研究还在继续,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充实自己,更好地提高研究工作的质量,争取在下个阶段中做的更好,让我们的课题研究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课题阶段性小结4
一、课题确立的背景
新课程的实施,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信息: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提高教学的效率。这该如何实现呢?唯一的做法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课堂提问是最直接、最方便的一种,那么我们该如何运用好课堂提问,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呢?
基于以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疑惑,我决定将“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做为我重点研究的项目,制定了研究计划并付诸于研究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将这一课题研究做出小结。
二、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一、确定课题,制定方案。
去年九月初,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数学教学的需要,确定了要研究“数学课堂提问”方面。确定课题名称为“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
三、收集资料,学习理论
我用一个月的时间进行理论知识学习,确保从根本上认识提问,研究提问。研讨学习并总结出现阶段我们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以及关于提问的有效性理论知识和解决策略。学习途径则是多途径学习,通过网络搜集、书藉整理、专家咨询、集体交流评析等。
(一)理论储备,充实自我。
在这期间,我主要做了两方面的学习。一是关于本课题的其他人的研究现状。我了解到现在有不少的单位或个人在做与本课题有关或是相关的研究工作,基本上还处于研究过程中,有些也已经形成一整套的完整的研究成果。我希望我能有所创新,有所突破。二是关于进行本课题研究所需要用到的一些理论知识,以使课题研究能在有力的理论支持下开展工作,使得课题工作更加地科学和到位。我坚持在工作之余自觉地阅览相关的教育教学杂志,浏览最新的教育网页,以便更好地充实自己。
(二)找准根源,把握方向。
我了解到目前我们的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一些问题:
1、提问的目的不明确,不能准确把握知识本质。如这个知识点的知识基础是什么,又能为后面哪个知识点的学习做服务?重难点是什么?我们该从哪儿切入提问,只有准确把握知识本质,才能正确切入提问。
2、提问的个人主观性太强,太随意。在一节课中的提问多的可达几十个问题,少的却只有几个问题。在教师的随堂课上,这类问题非常严重,教师的问题设计不合理。
3、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课堂上学生无时间提问,很少有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教师提问的实效性欠缺,答案开放的问题比较少,不敢放手,驾驭课堂能力不够。
由此可见,目前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差的问题显得相当突出,不该问的而问,低效的重复性应答式的提问,以问代讲形成满堂问等现象还较为常见,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四、依托课例进行实践,努力实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为了提高数学课堂中提问的有效性,我在自己平时的数学教学中,主要从提问的数量要求少而精、提问的难易适度、提问要切中要害等几个方面入手对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进行研究。同时,我还经常深入同事们的课堂,观察课堂中老师们的提问技巧,学生们的提问能力,从中吸取对自己有用的经验和教训,并经常和老师们一起探讨如何让自己的提问更深入,更有针对性的方法和策略。为了让缩短自己和名师之间的距离,我从网络或是杂志上搜寻了名特优教师的一些精彩片段和精彩视频,一句句的学习,以使自己的进步更快一些,更大一些。
在自己的课堂中,我首先转变自己的观点。改变了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的现象,在课堂上展开充分的对话和沟通,让自己从一个传授者转化成引导者,由管理者转化成合作者,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其次,我尝试让学生主动参与。在课堂中发扬民主,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师生互相争辩,鼓励学生不唯书,不唯师,努力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我是这么做的:
(1)激发学生提问的兴趣。教师应相信学生的潜力,给予学生提问的机会,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及时反馈,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给予表扬。长期坚持,必定会形成良好的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鼓励学生大胆置疑。课堂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大胆允许学
生表达自己的疑惑和见解,即使学生的问题很幼稚,也应给予积极的肯定。
(3)让学生参与课堂提问的设计。在预习、学习或复习阶段,均须安排学生参与到课堂提问的设计中来,因为学生提出的问提才是他们真正感兴趣的问题,才是他们关心的问题,才是他们的真正疑惑。教师允许学生将自己的问题写出来,交给老师,然后教师以此为基础,将学生的问题设计到课堂教学环节中,这样会使课堂教学更能吸引学生。使教学更科学。
五、总结课题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改进措施
(一)学生们则在老师精心设计的“精问”、“设问”中争当学习小主人,改变了被动、懒惰、依赖等不良学习习惯,自然的开始理答、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他们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思维得到锻炼。
(二)存在的问题。
通过研究学习,我们的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存在很多问题。
1、自身的理论功底不够扎实。
2、课堂教学时提问还不能每个都是“精问”。
3、提问时不够全面,致使学生思维发展参差不齐。
4、学生虽然敢问,善问了一点,但离“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尚有一段距离。
(三)今后的改进措施。
1、继续狠抓教学研究。在这次研究的基础上长期深入地进行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学习课堂提问的更多高效的策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虽然无法为每一个学生设计一套问题,但要注意提问层次和梯度,并根据问题的难易提问不同的学生,使得学生全面发展。并努力做到提问目的明确,在引入新课、新旧迁移、解决难点、促使学生思考等等方面进行提问,尽可能地设计针对性强,有实际意义的提问,使提问恰到好处,为课堂教学知识穿针引线。以及,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应注意趣味性,课堂提问的内容新颖别致,富有情趣和吸引力,使学生感到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接受学习。
2、进行多渠道的学习,注重平时积累,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定期进行空中课堂的学习,学习更先进有效的教学策略。
3、建立个人成长记录袋,装载每次研究过程中的个人研究成果以及个人撰写的案例分析、教学反思、教育教学心得体会、教学论文、优秀课例、研究课题等等,记载教师成长过程,便于随时查看自己的成果,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不断反思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研究素质。
以上是我课题研究完成的一小部分工作,以后我会本着“想到一点就做到一点”的课题研究作风,扎扎实实地做好课题研究工作,决不敷衍了事,一切本着课题研究的精神,实实在在地做好每一项工作,使课题研究成为日常课堂教学的一部分。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课题阶段性小结
改进课堂提问的策略:
我认为有三个改进课堂提问的策略:预设具有价值的问题,把握重要的生成问题,引导学生提问解疑。
(一)预设具有价值的问题
1.问题富有思考性。思维是数学的心脏,而思维是从问题引发的。问题富有思考性是指,教师设计的问题突出教学目标,能激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引起学生进行深刻、周到的思维活动。问题富有思考性,首先要体现教学重点难点,切入口要适当,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其次,要适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问题难度太大,学生望而却步;难度太小,引不起学生兴趣
2.问题具有启发性。问题具有启发性是指能引起学生联想而有所领悟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面对问题无法解答是难免的,教师的启发十分必要,方法很有讲究。
(二)把握重要的生成问题
创设生成问题。课堂教学是“动态生成”的,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如何落实在教学行为上,还有待努力。课堂教学创设生成问题,就是一个有效的切入口。所谓创设生成问题,就是课前预设的问题一旦在课堂教学的实施中受阻,要及时调整问题,创生出新的问题,推进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创设生成问题,首先要注意因势利导,即顺着事情的发展趋势进行引导,创设此时此地有利的问题;其次,要随
机应变,即跟着情况的变化,掌握时机,灵活应付。或全部改变,或局部修整,使得问题更有利用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环节的递进。
(三)引导学生提问解疑
1.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学生提出问题是研究课堂提问的一个重要话题。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曾说:“最精湛的教育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2.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提出问题只是手段,解决问题才是关键。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是指,面对学生提出来的问题,教师要进行合理处理,巧妙地引导学生探索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值得注意的是,学生能够解答的让学生解答,教师不能越厨代庖;学生不能解决的,教师作适当启发,让学生试着解答,教师只能充当“合作者、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
课题阶段性小结5
20xx年3月我校教学处确定“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研究课题”。本组承担“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研究课题”子课题研究实验工作。在学校领导的关怀支持下,经过课题组全体老师的潜心研究,经过指导教师的正确指导和实验教师大胆实践,初步实现了课题组预设的阶段目标。
一、坚持理论学习,提高科研水平
课题组组织实验教师认真学习有关课改和课题的理论。首先,加强理论学习是课题研究过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在教育教学理论上存在的巨大差距,因此,我积极查找和学习了与研究课题相关的书籍、论文,并对那些感触颇深、印象深刻的段落进行摘录。尤其通过对《反思教育习惯》、《新课程教学策略》、“多元智力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学习,其中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和洗礼,教育科学理论学习得到了升华,课堂教学艺术研究获得了新的感悟。在学习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要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一定要掌握新一轮课改理念,吃透精神,掌握实质,内化成自己的教育理念,只有用内化后的理念来指导教学才是最有效的。在这次课题研究中,我之所以能顺利展开,并在教学实践中有所提升,便是得益于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我们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来验证你所掌握的理论,这样循环往复,就会从中悟出属于自己的东西,不断提升教学境界。
二、加强课题管理,保证研究质量
1.领导重视,学校教学处领导的指导与参与。在新一轮课改的背景下,我校建机立制,为课改保驾护航,大力开展教育科学研究,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明确了“课题带教研,以教研促发展”的思路,学校教学处对研究活动目标、方法和研究实施细则提供了可行性的指导。与此同时,我校教学处也为课题的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给课题组提出了具体的操作要求。
2、精心组织研究力量,形成多维结合的研究队伍首先,落实好课题组人员。经过研究,作为课题组成员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第一,必须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的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在教育教学中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研究;第二,必须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善于研究,只有经常发现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问题并且将这些问题作为课题进行研究,才能深入地探究和思考;第三,必须具有勤奋学习,勇于实践的精神,具有团队合作的意识。在研究过程中,会出现诸多困难和问题,会遇到挫折和失败,所以要求课题组成员应该具备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毅力。基于上述标准和条件,我们成立以陈建平为组长,张三军为副组长,张华军、强彦峰、田银兰、杨帅、马胜利为核心成员,全组8位老师共同参与的课题研究小组。
3、加强对课题组的管理,进一步发挥课题组的作用
课题组成立之后,我们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对组内教师合理分工,并严格按计划实施研究,把任务落到实处。与此同时,我们还不断完善课题组的学习,积极开展学习研究活动,每次理论学习,组长提前发放学习材料,教师认真自学内化,并结合教学实践形成自己的观点,每位教师应充分利用每两周教研组活动时间,带着观点和问题在集体学习时讨论。
4、重视公开课活动,并将之作为对自己课题研究的水平的检验标尺,进一步深化教学水平。为配合课题研究,我们还开展了大型的参研教师的公开课活动。这个活动为参研教师搭建了一个展示、交流、相互学习的平台。从选课、备课、上课、评课、到撰写案例积累资料,这一系列的活动所带给我们的收获是实实在在的。而课后的评课、撰写案例,则更促使了我们实施策略研究以来,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以及学生呈现出的变化做一个全面的反思,让我们进一步把握教研动态,优化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评价,明确了努力的方向。
5、改进听课制度,促进课题实验
学校教学处规定,课题组成员每月听课不少于五节,课题负责人指导性的听课和课题组成员的交流听课有利于及时、灵活地掌握课题实施情况和课堂教学情况,从而真正地把课题理念落实到每一节课堂教学之中;同时,课题组还要求听课者带着一定的目的从多个角度进行听课,并对收集到的事实材料进行多角度诠释、解读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讨论的问题和改进的建议。听课制度的改进有效地避免形式主义的听课评课活动,对促进课题研究和实验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三、课题研究的成效
1、提高认识、更新观念
提高对课题研究意义的认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评价标准是否科学,关系到史地政课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新课程改革能否取得成功。只有形成了科学的评价标准,才能发现目前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推动新课程的实施,推动史地政课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2、从教师对“一节好课的标准”的认识看,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已经摆脱了传统课堂教学强调“书本知识传授”、强调“教师主导”、强调“秩序和纪律”、强调“基础知识扎实”的倾向。对教材的使用,教师已经突破了原有的视教材为圣经、原封不动地按照教材来教的做法。课题的研究和实验不仅带来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式的转变,而且推动了教师构建新的教师观、学生观以及新的师生关系。
3、学生学习方式开始发生变化,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虽然学生学习还是以听教师讲课为主,但是小组合作学习和社会调查与课外的资料阅读已经成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学生们认为,探究学习给他们带来的收获很多:不仅学到知识,提高了能力,也学会了交流合作,学会了学习方法,学会搜集、分析、处理、运用信息,更喜欢学习。
四、存在的问题
由于该课题刚实施,加上教师经验的缺乏,实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成熟的地方。如: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有时有脱离现象,如何开展课堂有效教学评价活动,并真正发挥实效,从而达到不仅仅停留在认识上,让教师和学生真正感觉到有效性与必须性,这个问题还有待于解决。课题研究方向还不太明确,由于课型很多,因此评价标准也不能是单一的,一般新课与复习课,探究课与活动课之间存在明显区别,因此评价标准也应该有所不同。今后我校课题组将侧重从探究课评价标准上深入进行研究,总结出探究课的评价标准。
课题阶段性小结6
自xx年9月起,我校语文组对《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研究》课题进行了一个学期的研究与实践,总结了一些经验。下面对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和课题研究的一些工作进行回顾。
一、高度重视,提高课题研究意识
自立项后,我们把课题研究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议事日程。认真学习有关文献资料,重点细化课题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对开展课题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提高课题研究意识。多次组织老师参加市、区组织的各种教学教研活动,将学习经验消化理解,真正达到以课题促教研的作用。
二、加强学习,提高课题研究水平
加强理论学习:采取多种渠道如网上查找、网上学习、研读资料等方式,了解、学习、认识相关资料,做读书笔记,写读书心得,做到真正理解有效教学的含义和相关理论知识,为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真正实施有效教学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加强实验,提升课题研究能力
为了提高课题研究能力,进一步深入理论学习,将理论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相结合,做到学有体会和感想,并且勤于梳理,将体会和感想进行总结。加强了课题研究的资料建设。
本学期,我语文组还开展了将有效教学理论与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的的公开课教学。在课前课深入解读教材,对教材作出合理、适度的加工与改造。真正有效的课堂,需要对教材有一个深度、全面、系统的解读。只有“深入浅出”,把教材钻研得越深,课上起来就越简单、越得心应手。只有真正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才能吃透教材的精神,也才能实现对教材的必要超越,有效教学才有了源头活水。
切实把握学生、解读教材固然重要,但解读学生同样也不容忽视。认识学生,把握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是有效的课前准备必须完成的前提。把握学生主要从学习心理、心理品质、认知风格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了解。
明确树立目标、有效的课前准备还包括树立良好的目标意识,在课前备课过程中有明确的目标意识是有效教学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积极参与公开课评课,评课时大家畅所欲言,共同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实施高效率的工作。每次活动过后,认真思考如何恰到好处地把学到的东西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
几个月来,完成了第一阶段的课题研究任务,为做好下一步课题研究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课题阶段性小结7
一、指导思想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体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以“科研兴教、科研兴校”为宗旨。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转变观念,使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真正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能力的发展,能为新课改的深入实施服务。
二、工作重点
1、认真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理论,本阶段主要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新课程高效率教学》和与本课题研究有关的论文,以及一些最新的课堂教学实践案例,还有20xx年教海探航的论文。紧密结合研究课探讨理论与实践的得失,促进理论的内化和吸收;从理论出发,积极在实际中运用验证。
2、把握新课程改革的动向,不断完善和补充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为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服务。本学期,以如何把该课题研究与目前新课程改革进行有机地整合为重点,力争使该课题研究更加完善和丰富。
3、保质保量的开好研究课。研究课是验证课题理论假设,探索理论在实践中如何具体操作的重要方式,是课题的生命所在。在充分学习理论的基础上,经过集体备课,由课题组教师开好研究课。课后要及时进行评议、研讨,以获得有益的经验和理论上的进步。
4、积极邀请课题组顾问和外校专家来校指导。
5、进行过程管理。课题组教师认真实施课题计划,做好个案观察记录,积极参与课题研讨活动,并勤于反思,撰写教案、案例、论文和经验总结,学期末进行交流。
6、活化教育教学形式,开展数学教育教学沙龙活动,交流教育教学经验和方法,搭建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平台。
7、用好一张评价表。一个好的课题研究,必须要有一个与之相匹配的评价体系。为此,我们通过查阅有关资料,设计了一份该课题研究的课堂教学评价表。每上一节课题研究课,都必须使用这张“评价表”进行评价和分析,用它进一步来指导我们的课题研究,使课题研究工作更趋规范。
8、加大数学校本教材研发的力度和进度,力争到09年秋学期能将开发的单册校本教材在各个年级段进行实施。
三、具体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制定本学期研究计划,做好本课题研究的宣传发动工作。
2.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使课题组的每一位教师都明确本学期课题研究的要求和研究方向。
三~五月份
1.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的有效性策略给予新的定位和认识。
2.深入课堂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进一步探讨学生有效参与的策略。
3.对学生有效参与的策略展开专题探讨,交流经验和困惑。(课题沙龙)4.记录研究过程,写好阶段性研究报告。
六月份
1.撰写有关研究总结和论文,提出下一步研究的计划。
2.把研发的数学校本教材整理成册。
课题阶段性小结8
自20xx年2月开始,江苏省金坛市河头小学数学组的课题《小学数学第二学段练习活动材料的选择和开发研究》通过了中期评估,并确定为金坛市级课题研究,在全体课题组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开展了一些活动并取得了一些成果,现对20xx年上半年本课题的研究情况作一小结。
一、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本学期我们在进一步深化课改理念的基础上,围绕本课题精选材料,分散学习和集中学习相结合。集中学习了《新课程下的创新备课》、《教师如何做研究》等专著。此外,我们要求每一位课题组成员平时要主动从有关报刊杂志和网上收集一些课题研究方面的理论文章,以进一步指导和充实我们的课题研究。
二、扎实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活动,既为教师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更是促进教师提高课题研究水平的有力措施。
首先,积极参加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市组织的各级各类活动,更新了教师的观念,开阔了教师的眼界。其中,姜卫钧主任获“教科研先进个人”称号,并被评为优秀青年教师;贺小军老师在常州市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竞赛中获三等奖,同时我们还结合学校工作安排,在数学组开展了以年级为单位的团队现场命题比赛。课题组的贺小军、马卫红两位老师在金坛市的现场命题比赛中获一等奖。
其次,立足课堂,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活动,以“教研”促“科研”。课题研究课体现着我们课题研究组的思想和研究活动的进展,因此我们把课堂教学作为研究的主阵地,在上好研究课上下功夫。每学期我们都安排了每月一次的课题研究研讨活动,我们采取的研究方法是:全体成员以年级小学数学第二学段练习活动材料的选择和开发研究
组为单位,对教材先进行梳理,进行个人备课,再在教研组内进行讨论修改,然后立足课堂进行实践,集体评议时,执教老师要按照课题思想,说明为什么这样上,一名老师作中心评课,其他老师再集体评议,使每次研讨课都能让课题组的所有教师得到收获和提高。
第三、“请进来、走出去”活动。
每学期我校都要选派一定数量的老师到外省、市学习、取经,尤其是优先安排课题组的老师参加,这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组老师的一种激励吧。另一方面积极与兄弟学校加强沟通,增进校际间的交流。本学期我们分别和武进成章小学、嘉泽小学进行了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同时安排至少一次的讲座。本学期我们请来常州市的项阳老师为我们讲述“教海探航”伴我成长的专题讲座,每一次聆听专家老师的讲座,都会让老师们了解到许多新的东西,都会让老师们更深入地反思自己!
第四、课题组沙龙活动。
为了进一步探讨数学练习活动材料的选择和开发研究,使我们的研究工作更加切实有效,我们除了每学期一次的研讨会、每月一次的研究课和理论学习外,这学期还举行了一次课题沙龙活动。每一位课题组成员都交流了自己研究的重点和收获,同时也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和困惑,并对本课题的研究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五、鼓励每位课题组成员积极撰写研究性文章。
鼓励教师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认真撰写研究性文章,并由学校组织,择优参加各级各类论文的、案例的评选,或向有关报刊、杂志投稿。一年多来,课题组教师有数篇文章在各级各类论文评选中或各级各类杂志上获奖和发表。周群老师撰写的《收获之前,我们要思考什么?》发表于《教书育人》第13期;《课后研究,真的研究了吗?》发表于《新教育成长》;姜卫钧老师撰写的论文《重构创新超越小学数学教材呈现方式优化之尝试》发表于《小学教学设计》第4期;《信息技术支持下数学教学方式的转变》小学数学第二学段练习活动材料的选择和开发研究
发表于《江苏教育技术》第1期。姜卫钧老师撰写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有效参与的分析和探索》获省三等奖,谭年平校长撰写的论文《正确认识数学现象与数学规律》获省三等奖。刘忠老师撰写的《活动着体验着游戏规则的公平性》的教学案例获金坛市一等奖。于文娟老师撰写的《师者引者隐者浅谈教师在课堂中的“引”与“隐”》获金坛市一等奖。周群老师撰写的论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获金坛市小数年会一等奖。刘忠老师的《有感于小学数学活动的现状,追求课堂有效数学活动的思考》、姜卫钧老师《让学生在活动的天地里玩转数学》、贺小军老师《负增效减:让数学作业也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获金坛市一等奖。这些成果的取得说明了课题组的教师善于总结、勤于反思、乐于笔耕,这是一种非常科学而认真的科研态度。周群老师有两篇随笔在教育教学报纸上发表。
三、研究成效
1.通过对小学数学第二学段练习活动材料的选择和开发的研究,促使每一位课题组成员对现行教材的编排体系和设计意图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并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合理地重组与优化,合理地选择并开发出适合学生的练习,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同时也提高教师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使教师由“教学型”向“研究型”、“创新型”转变。
2.通过多种途径对练习活动材料进行选择并开发,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基础的新型教学,让学生经过自身努力能够自学探究的数学内容,能够独立进行动手实践的数学内容,能够了解更多地数学名人故事和数学课外小知识等。这样大力推动了学生学习活动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同时使学生更深切的体验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使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数学自身的魅力。通过对练习活动材料的开发,促进了学生更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积极的思考和与人交流合作等活动,进一步获得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兴趣,理解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充分体会数学探究的过程,体会数学与自然、社会与人类生活的联系,从而获得知识、能力、情感的全小学数学第二学段练习活动材料的选择和开发研究面发展。
四、研究困惑和今后努力方向
课题研究中,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研究过程中也存在着许许多多不足的地方,因此,提出如下努力方向:1、继续加强研究队伍建设,提高教改水平。
为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我们将继续加强科研能力的修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鼓励教师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种培训,不断完善自己,并将创造更有利的条件,让教师外出听课、学习、参观、研讨,开阔眼界,学习先进,改革教学,将多邀请教育行家来校讲座、听课、教研,使全体老师都能受益,使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2、进一步探索课题中的问题,及时调整实验方案。
我校课题虽说已是省级的子课题,但实验中仍会出现一些没有预测到的问题,我们将及时发现、探讨实验中的问题,及时调整实验方案,使课题研究扎扎实实地进行下去。
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努力用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教育实践,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实践,扎实工作,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最后恳请专家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以使我校的课题研究在今后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课题阶段性小结9
由我申报的桂林市“十二五”规划教育科研D类个人课题“字理识字法在小学语文低中年级识字教学中应用的研究”课题于20xx年7月获得了立项,20xx年9月进行了开题。
课题开题以后,我在自己任教的班级中根据研究计划和步骤积极实施研究。现向大家汇报一年来研究所做的工作和点滴成绩。
一、课题研究的出发点
1.所任教学科、班级的特点
我所任的班级是我从一年级开始接任语文老师,至今已是四年级了。从低年级到现在的中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都是主要的教学任务。从一年级的识字教学开始,我发现学生对于生字的读音比较容易掌握,而对于一些汉字的字形常常容易淡忘、混淆,以至于学生在汉字的运用时出现许多错别字、同音字用错的现象。
2、教师在识字教学中运用字理识字法教学时遇到的困惑。
传统的识字教学在字形教学时较注重汉字的结构及书写笔画指导,我们常常教学生书空汉字,每一笔每一画都详细指导学生反复描红、抄写。这样,一节课下来,课堂教学的容量有限,学生识记一些形近字的效果很不明显。由此,我们的识字教学任务就会十分繁重,学生学习也会感觉枯燥。现在,我国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倡导利用汉字的字理帮助识字。即利用字理识字的方法进行生字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运用汉字构字原理帮助学生理解字义以辅助识记字形,从而加深学生的记忆,准确识记汉字。在我校,部分教师认为凡是不好记的生字都用字理识字法来教学,一节课的生字大量地运用字理识字法进行教学;而有一些老师则认为汉字原理太复杂,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干脆用自己死记硬背的方法进行教学。我想,在一课的生字教学中如何有度的使用字理识字法帮助教学?又怎样才能使字理识字法在低中年级的识字教学做到既有趣又有效呢?因此,我选择了“字理识字法在低中年级的应用”作为研究的课题。
二、具体做法:
1、加强理论学习,深化课题理念。
课题研究要想深入有效的实施并推进,必须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做支撑。所以我认真阅读了“字理识字法教学”创始人贾国均的教育专著《汉字教育科学书系》,并充分利用网络,搜索相关的文章,阅读别人研究字理识字教学法的体会和论文。如:《走出“字理识字”教学的范围框架策略》及黄亢美老师的优秀课例等。在《新课程对识字教学的新要求》中第四点要求运用字理识字法加强识字教学。在学习了理论书籍之后,我明白了汉字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它的有理性。将字理教授给学生,不但能丰富学习的内容,增加信息量,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提高识字效率,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想象联想能力、创造思维能力等。字理识字法就是:依据字理,析形索义,因义记形。在小学阶段,运用字理要注意以下几类字的教学:象形字、会意字、形声字。
而在《小学教学参考》20xx年第一期的文章《字理识字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一文中也提到这种中国传统的识字法 ,只要运用恰当 ,其效果是其他各种识字、析词法所不能代替的。因而 ,在识字教学中 ,充分发挥字理识字法的优势 ,对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走访调查,为课题研究收集数据,为实验的开展打下基础。
实验前期,我对本班学生开展了走访调查,调查主要内容围绕两个问题进行:第一是:在平时学习的生字当中,那一类的生字比较容易记牢,而哪些类别的汉字有特别难记住?第二是:对于难理解、难记的汉字,你通常会怎么办?通过前期的调查,我发现学生对于汉字中的形声字识记最快,他们觉得一些独体字的识记困难较大,而这类字很少有参照的汉字,字义又难以理解,而老师在这样的生字教学时总是让学生以写代替理解,所以使用时常常弄错和混淆。
3、以课堂教学为研究载体,开展实验研究。
课题研究离不开课堂教学,因此,实验中期,我以识字课堂教学为研究载体,仔细研究每一课教材,找出生字进行归类,抓住生字的特点和结构难易程度,利用字理识字的教学资源帮助教学,及时反思每节识字课中字理识字法的运用数量和比重是多少,以及这样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识字能力是否有提高。在半个学期的教学结束后进行一次收集汇总,以便及时调整下本学期的研究步骤和策略。
三、课题研究的收获:
1、 学生识字兴趣浓厚。学生由最开始的陌生,逐渐喜欢上字理识字。刚开始我出示汉字的象形文字让学生猜猜这个符号像什么,然后再让学生了解它的演变过程,变成今天的这个汉字。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和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而对顺利完成的学生在班级中大力表扬。有时,我利用网络和多媒体的资源,让学生观看一些有关汉字演变的故事。这样实施一段时间后,学生兴趣大增,有时在课余时间,有许多学生询问;有的自己则在课外资料中收集汉字的字源进行学习交流。
2、培养了学生自主识字的习惯。通过字理识字教学,学生对于一些难读易错的汉字字义有了很好的理解,帮助培养了他们在课外阅读书籍的时候自主识字的习惯和提高自主识字的能力。渐渐地,学生喜爱课外阅读,也逐渐喜欢爱上这样的识字课。
3、促进学生想象能力的提升。由于在运用字理识字的过程中,需要学生有较强注意力、观察力,大胆地猜想,所以也间接地使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增强了。同时,通过观察和思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强有力的推进,从而也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发展的同时也渗透了中华文化的教育,使得学生的思想得到熏陶。再则,由于在认识汉字字源故事的同时,也会不断减少汉字运用的差错,增强了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
在实验的过程中,我的教学也积累了很多识字教学的经验。在20xx年11月的荔浦县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中,我指导的青年教师周学美执教的《锡林郭勒大草原》识字课获得一等奖。
四、存在的不足
课题研究开展以来,我感觉在课堂教学研究中仍然存在许多不足:
1、研究的科学性不强,研究水平还有待提高,还要认真学习理论知识,特别是如何收集研究中字理识字法在一节识字课中的数量和比重最为适当这个方面,需要找到更合适的理论支撑,也需要更多的实践来证明。
2、资料的积累有一定的难度。由于现阶段的课堂实验,对一些科学数据的采集还有一定的困难,需要进一步设计研究方法。
课题阶段性小结10
现在我们大部分学生体会到数学并不那么枯燥乏味,离我们并不遥远,原来它就在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通过一个阶段地实验和研究,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老师们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渐渐养成了勤学习、勤实践、勤反思、勤总结的习惯,变得会教、善教,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数学活动的有效性明显提高,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回顾如下:
一、课题研究组成员的学习情况
1、加强理论学习和培训力度。
学校领导为教师提供充分的条件,搭建平台,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鼓励教师多学习、多思考。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教研活动,福建省小学数学教育研究会、福建省小学中青年教师教学研究会等。在活动中,通过不懈的学习,让教师对教学中产生的一些问题有更深一步的思考,改进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了数学活动的效度。
2、互动教研促课题发展。
课题实施以来,学校教研组开展了校本参与式研讨,为教师提供经验交流与解决困惑的平台,并与王厝小学进行互动教研,把在课题研究中的一些困惑拿出来一起讨论,正所谓人多力量大,想出来的点子和解决的方法也很多,促进了课题的发展。
二、阶段性的研究过程
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在课题研究中,课题小组成员认真学习了“新课程标准”、“课题方案”以及有关练习设计教学的多篇文章。老师们除了各自研读以外,还一起进行交流,记录心得体会,以求融会贯通,对课题研究有所帮助。并进行班班对比的形式,用不同的练习来进行教学,并加以比较,并作好记录加以反馈。
2、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课堂上教师更注重数学练习的设计,注重和谐、民主师生关系的建立,激发了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学得经松,学得愉快。教师注重数学活动内涵的挖掘,让学生充分地体验和探索,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得到较大的拓展;教师讲究数学活动的组织。
3、基于以上的理论研究和认识,课题组的成员都能够把理论联系实际,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加以实践,并根据教材要求和各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课题实验。
4、课题组成员还积极撰写论文和案例。
三、实验成果:
课题组成员通过这段时间的摸索和实践研究,并学习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并把理论应用到实践当中,从教学效果看取得一定的成效。
1、明确练习设计的6个原则,并加以遵循和应用。
(1)科学性原则。练习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因而练习的计必须符合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各年级的教学内容和提出的教学要求,要准确地把握住各部分知识结构中的重点和难点;必须符合学生思维特点和认知发展的客观规律
(2)层次性原则。练习的设计要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基本到变式,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顺序去安排。
(3) 针对性原则。练习的设计一定要从教材内容和学生基础这两个方面去考虑,要克服不从客观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的作法,做到有的放矢。练习的.程度和数量也要针对不同学生的需要。
(4)灵活性原则。练习的设计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活思路,充分调动起学生内部的智力活动,能从不同方向去寻求最佳解题策略。通过练习要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思维越来越灵活,应变能力越来越强,而不被模式化的定势所禁锢、所束缚。
(5)多样性原则,练习的设计要注意到题型的多样化和练习方式的多样化。机械重复性的练习,枯躁乏味,不仅影响教学效果,而且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6)时效性原则。练习的设计要处理好数量和质量的辩证关系。只注意练习内容少而精,没有一定的数量作保证,是达不到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目的。
三、存在问题及有待研究问题
1、由于每个班级的知识水平不同,练习的设计也是根据不同班级的水平而定,教师在讨论这方面的问题时也不能达成共识。
2、如何才能让所设计的练习在教学中发挥更有效的作用,并不是练习设计就是单一的进行设计练习。
课题阶段性小结11
在认真学习《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建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对生命教育的认识,形成了一种大文化范畴指导下的德育追求,并把生命教育理解为一种“春风化雨”、“有色有声”的教育行动;理解生命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自始至终”的教育实践,这种教育必然需要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课程来承载。将生命教育课程化是我校生命教育试点学校项目的过程中提出来并进行深入研究的。
课题的理论依据
生命教育课程化研究植根于关于培养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之中。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以及杰唐纳华特士关于教育原基点--生命教育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都为生命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从近来的国内学者的研究来看,叶岚教授的《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等也使我们在课题设计时受到启发。
课题的界定
生命教育的课程实施应着眼于每一个学生全面地、真实地发展。因而,生命教育课程应当为必修课程。但是,与其他必修课一样,仅仅开设必修课仍不能满足二附中学生群体对生命教育的需求,因此,我校对生命教育课程化确立了明确的目标:通过两年左右的时间,使生命教育形成学科教学与专题教学结合、课程形式多样、成层次化分布的完整课程体系;并完成与生命教育校本课程同步的生命教育课程的评价体系。
课题的实施重点
学校通过在已有的德育等相关课题的基础上,发掘鼓励和扶持教师们进行生命教育类课程的设计、开发、实施和反思,促使生命教育有特色、有创新、操作性强、有实践意义的子课题形成,进而形成我校生命教育课程化的特色和亮点。
实施过程中,加大力度推进选修课程的建设,因为这是具有较为完整课程形态的生命教育课程,也是我校教师独立开发的课程。目前,成果已经初步形成
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生命教育课程化的课题将生命教育融入德育校本课程的设计是在保持德行教育之长的前提下,借鉴学科教育之长,两“长”并举,尝试了改善学生对生命意识、生命价值的认识不足,建立科学的生命观和生命道德伦理观,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通过生命教育课程化,尝试了解决学生关于生命知识把握的支离性、随机性的状况,达成了系统性、预生成性。通过生命教育实践活动,尝试了解决生命教育的低效、无效或负效性,达成实效性和长效性。将生命教育目标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课程任务。学生受益的同时,教师得到了发展,教师既是课程的设计者,也是实施者,师生通过各种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教学实践过程实现了能力提升。对于学生,不仅有即时的表现,还会有潜在的长效作用。
课题的研究成果
教师明确了进行生命教育与学生素质教育的关系。
生命教育和素质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关注学生素质的同时,必须关注学生的生存和发展状况,指导学生“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成全生命、敬畏生命”。教师建设的一系列生命教育的学校课程,涵盖了生命科学观、生命情感以及生命价值的知识和技能。
形成了一批生命教育的论文和教学案例。
教师开发和实施生命教育课程中不断深化生命教育与学科之间的关系,经过探索与实践,形成了一批有生命教育的论文、教学设计及教学案例。
结论研究表明,以专家引领,骨干教师带头,全员参与的生命教育课程化是效果明显的、可行的。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坚持在“三个创设”上下功夫:创设道德两难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辨别真伪、是非、美丑中建立科学的生命观和在此基础上的生命道德伦理观;创设有意义的生活情境,让激动人心的生活波澜壮阔地展现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学生在没有围墙的生活教育中,拥有更多次”终生难忘的回忆”,在心灵震撼中经历他们的美好年华;创设感悟的教育机会,让学生把曾经受过的影响通过体味、回味,上升到一个新的、理性的高度来认识,在与同伴的分享中使感悟得到强化,学校把生命教育具体化为让孩子体验到,生活中不仅有许多欢乐,还有激情澎湃的时刻,又令人感动的细节,久久不能忘怀的经历。体验生命历程,感悟人生道理,唤醒生命意识,激扬人生目标,做大写的人,做大器的人。
由于课程目标明确,课题也就有了明确的价值取向,使得研究一直朝着课题目标方向深入。
课题阶段性小结12
《纲要》提出:情感和态度作为幼儿发展的最重要的方面列在首位,可见积极的态度和情感是个体持续发展的内在力。每个孩子都会有各种情绪体验,这是他们成长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陶行知先生崇尚“真爱”,我们行知幼儿园也正践行着真爱教育。幼儿的成长中倾注了家人、老师、同伴以及社会大家庭大量的心血和爱。
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的工具,是情感表达的基础,小班阶段正是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提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纲要》中还明确指出:“要培养孩子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的良好情感”。
说实话,因为“爱”这个内容很广泛,内涵又很深,小班孩子很难理解深层次的爱,所以反复思考以后我选择的是爱当中的一小部分,既“家庭成员、师生、同伴之间的爱”作为小班语言活动中引领孩子主要感受的爱,这些爱也是孩子生活中经常感受到的,比较容易表达的爱。希望通过活动引导幼儿理解、感受爱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体验爱的美好境界!所以我选择了《小班语言课堂教学中的“真爱”教育》作为此次课题研究内容。
铺垫营造爱的环境,润物细无声:
爱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爱使幼儿感到安全和满足。尤其对于小班的孩子,更要孩子有爱的体验,才能更好的开展课题研究。
在班内我们开设了“每周一句话”活动作为课题研究的序曲:学习了“老师早、小朋友早”、“你先我后别着急”、“我们交换好吗?”等简单句子,通过这些活动发展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在孩子心中播下真爱的种子。经过一段时间的
案例1:康康的故事你先我后别着急!
要建立融洽、和谐的班级真爱氛围,作为一名小班教师需坚持用“生活化”这一教育理念来指导自己的真爱教育教学行为,关注每个孩子的个性需求,给予小班学生多一些“真爱”。
康康是一个典型的独生子女时代下的“小皇帝”,爷爷奶奶的宠爱使孩子形成了样样都要第一,自己想要的马上就要得到等等坏习惯。所以刚开始来到这个集体中时康康经常和同伴发生矛盾,不是争抢玩具就是“不下心”推打同学,每天总会有许多人来告状。经过每周一句话的教育,老师和康康还进行了个别谈话,指导孩子正确的和同伴交往。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康康的嘴巴“变甜了”,在拿玩具时会和同伴说“我们交换好吗?”,喝水时会说“你先我后别着急”。康康的朋友的多了起来,大家都觉得康康变了。这就是真爱教育的作用。
这里的“真爱”也许是一份等待,一份宽容,一份耐心,而非“过分关爱”。实践如何让小班的语言活动呈现勃勃生机?
1、人人参与。
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在设计每个教学环节时自问:这个问题,班中的孩子都能参与吗?这个问题是否为班中的孩子提供学习的空间,又要让他攀爬到何种程度?教师需在备课时考虑到小班孩子学习的起点、困惑点、兴趣点、冲突点以及希望老师提供的帮助是什么,如此才能使“人人参与”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案例:小班语言活动祝你新年快乐
《祝你新年快乐》,利用过新年互送贺卡的故事,让幼儿初步理解朋友间的关心和祝福,在活动中感知分享的快乐。同时有效的发展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学说了短句:“祝你新年快乐!”。
原本我觉得学说“祝你新年快乐”这句话对孩子来说应该不是很难,现在的孩子都是伶牙俐齿的,但到了真正上课时才发现孩子的表现不是这样,他们会把这句话说成“祝你生日快乐!”“祝你新年快对”等等。这就需要教师去引导,适时帮一下忙。让每个孩子都得到提高。
2、体现自主、互动、探究的过程。
在小班的课堂里,我们时常能欣赏到孩子们个性化的发言。然而也正是由于小班的孩子个性突出,所以引发的矛盾也是很多的。例如观察图片以后,孩子们会把黑色的小动物固执的认为是小老鼠,而不是黑熊,这时老师既要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及认知,又要引导孩子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上,既要有一定的自主权,又要引领孩子的探索和感知。
小班的无限精彩源于教师的不断思考,如同棵棵小树苗终有一天要长成参天大树;如同只只雏鸟总有一天会离开妈妈的怀抱,独立觅食在与小班的孩子共同成长的岁月里,我充分感受到了孩子们给我带来的幸福,用真爱才能体味小班的精彩!
课题阶段性小结13
【课题确立的背景】
新课程的实施,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信息: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提高教学的效率。这该如何实现呢?唯一的做法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课堂提问是最直接、最方便的一种,那么我们该如何运用好课堂提问,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呢?
基于以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疑惑,我于去年九月份,在导师的建议下决定将“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做为我重点研究的项目,通过校方同意,制定了详细的研究计划付诸于研究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将这一课题研究做出小结。
【课题研究实施过程】
一、确定课题,制定方案。
去年九月初,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数学教学的需要,确定了要研究“数学课堂提问”方面。同时,在导师肖校长的细心指导下,经过讨论交流,最后确定课题名称为“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在导师的帮助下,一起对课题方案进行了调整和修改,使本课题方案更加完善。
经学校教科室推荐,本课题在江阴市教师专项课题中立项。二、收集资料,学习理论
我用一个月的时间进行理论知识学习,确保从根本上认识提问,研究提问。研讨学习并总结出现阶段我们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以及关于提问的有效性理论知识和解决策略。学习途径则是多途径学习,通过网络搜集、书藉整理、专家咨询、集体交流评析等。(一)理论储备,充实自我。
在这期间,我主要做了两方面的学习。其一是关于本课题的国内外其他人的研究现状。我了解到在国内,现在有不少的单位或个人在做与本课题有关或是相关的研究工作,基本上还处于研究过程中,有些也已经形成一整套的完整的研究成果。我希望我能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其二是关于进行本课题研究所需要用到的一些理论知识,以使课题研究能在有力的理论支持下开展工作,使得课题工作更加地科学和到位。我坚持在工作之余自觉地阅览相关的教育教学杂志,浏览最新的教育网页,以便更好地充实自己。(二)找准根源,把握方向。
我了解到目前我们的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一些问题:
1、提问的目的不明确,不能准确把握知识本质。如这个知识点的知识基础是什么,又能为后面哪个知识点的学习做服务?重难点是什么?我们该从哪儿切入提问,只有准确把握知识本质,才能正确切入提问。
2、提问的个人主观性太强,太随意。在一节课中的提问多的可达几十个问题,少的却只有几个问题。在教师的随堂课上,这类问题非常严重,教师的问题设计不合理。3、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课堂上学生无时间提问,很少有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教师提问的实效性欠缺,答案开放的问题比较少,不敢放手,驾驭课堂能力不够。
由此可见,目前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差的问题显得相当突出,不该问的而问,低效的重复性应答式的提问,以问代讲形成满堂问等现象还较为常见,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依托课例进行实践,努力实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为了提高数学课堂中提问的有效性,我有计划的开展了多节数学教学听评课活动,主要从提问的数量要求少而精、提问的难易适度、提问要切中要害等几个方面入手对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进行研究。同时,我还经常深入同事们的课堂,观察课堂中老师们的提问技巧,学生们的提问能力,从中吸取对自己有用的经验和教训,并经常和老师们一起探讨如何让自己的提问更深入,更有针对性的方法和策略。为了让缩短自己和名师之间的距离,我从网络或是杂志上搜寻了名特优教师的一些精彩片段和精彩视频,一句句的学习,以使自己的进步更快一些,更大一些。
在自己的课堂中,我首先转变自己的观点。改变了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的现象,在课堂上展开充分的对话和沟通,让自己从一个传授者转化成引导者,由管理者转化成合作者,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其次,我尝试让学生主动参与。在课堂中发扬民主,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师生互相争辩,鼓励学生不唯书,不唯师,努力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我是这么做的:(1)激发学生提问的兴趣。教师应相信学生的潜力,给予学生提问的机会,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及时反馈,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给予表扬。长期坚持,必定会形成良好的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2)鼓励学生大胆置疑。课堂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大胆允许学生表达自己的疑惑和见解,即使学生的问题很幼稚,也应给予积极的肯定。(3)让学生参与课堂提问的设计。在预习、学习或复习阶段,均须安排学生参与到课堂提问的设计中来,因为学生提出的问提才是他们真正感兴趣的问题,才是他们关心的问题,才是他们的真正疑惑。教师允许学生将自己的问题写出来,交给老师,然后教师以此为基础,将学生的问题设计到课堂教学环节中,这样会使课堂教学更能吸引学生。使教学更科学。
四、总结课题研究的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改进措施(一)取得的成绩。
1、通过对《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这一课题的自主学习研究,我真正认识了课堂提问,明确了课堂提问对于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性,学习了提高课堂提问的策略,并通过实践证明了真正有效的课堂提问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使得事倍功半。由此我撰写了教学反思、案例分析、教学论文。论文《促进有效提问打造高效课堂》获得了江苏省教育学会三等奖。
2、学生们则在老师精心设计的“精问”、“设问”中争当学习小主人,改变了被动、懒惰、依赖等不良学习习惯,自然的开始理答、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他们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思维得到锻炼。(二)存在的问题。
通过研究学习,我们的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存在很多问题。
1、自身的理论功底不够扎实。
2、课堂教学时提问还不能每个都是“精问”。
3、提问时不够全面,致使学生思维发展参差不齐。
4、学生虽然敢问,善问了一点,但离“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尚有一段距离。(三)今后的改进措施。
1、继续狠抓教学研究。在这次研究的基础上长期深入地进行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学习课堂提问的更多高效的策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虽然无法为每一个学生设计一套问题,但要注意提问层次和梯度,并根据问题的难易提问不同的学生,使得学生全面发展。并努力做到提问目的明确,在引入新课、新旧迁移、解决难点、促使学生思考等等方面进行提问,尽可能地设计针对性强,有实际意义的提问,使提问恰到好处,为课堂教学知识穿针引线。以及,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应注意趣味性,课堂提问的内容新颖别致,富有情趣和吸引力,使学生感到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接受学习。
2、进行多渠道的学习,注重平时积累,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定期进行空中课堂的学习,学习更先进有效的教学策略。
3、建立个人成长记录袋,装载每次研究过程中的个人研究成果以及个人撰写的案例分析、教学反思、教育教学心得体会、教学论文、优秀课例、研究课题等等,记载教师成长过程,便于随时查看自己的成果,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不断反思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研究素质。
以上是我课题研究完成的一小部分工作,以后我会本着“想到一点就做到一点”的课题研究作风,扎扎实实地做好课题研究工作,决不敷衍了事,一切本着课题研究的精神,实实在在地做好每一项工作,使课题研究成为日常课堂教学的一部分。
课题阶段性小结14
课题研究开展以来,我积极以课堂教学改革为载体,严格按照所制定的课题研究阶段性计划认真开展各项工作,立足课堂,大胆探索,使研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现对前期所做的工作进行一下小结。
1.开展调查研究,明确研究方向
课题立项以来,我就积极着手对高三政治学科复习所涉及的一些方面进行细致的调查研究,通过与相关任课教师的交谈,了解在高三政治学科复习中所遇到的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常见问题;与学生进行交流,掌握学生在复习中所需要得到的帮助有哪些,进一步明确了课题研究的方向。
2.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科研素质
课题研究需要科学的理论作为支撑。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博览各种教育书刊,深切领会其中蕴涵的新的教学理念,努力使自己的教育科研理念能紧跟时代的步伐,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和升华,不断提高自己进行教育科研的能力和素质。
3.积极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提高科研实践能力
利用这个学期恰好带毕业班的机会,积极将课题研究和课堂教学实践紧密结合。一方面,在每一节课前都进行认真的准备,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努力挖掘学生在复习中的兴趣点,实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在学习上的疑惑和希望得到的帮助,将其融合在教学过程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邀请本学科组的教师前来听课,在评课议课中发现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不足。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探索了提高复习课教学有效性的一些基本策略。
(1)课前准备要精心,目的明确。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学生反馈所得进行认真的教学准备,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
(2)积极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复习课不同于常规课,学生不是在学习新知识,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才能提高复习教学的有效性。
2.师生关系得到了明显改善。通过有效的复习教学,建立了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得到了较大的拓展,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师的教学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尽管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还是有一些问题需要在接下来的课题研究和实践中加以解决,如复习课教学有效性的诊断问题、学生学习疑惑调查的及时和有效与否的问题等。
课题阶段性小结15
一、紧密协作,加强学习,提高素质。
我依据自己的课题方案及计划,分工合作。首先,对理论书籍、杂志及网络资料进行收集、学习,然后将好的理论和经验在本备课组内进行介绍,大家相互讨论,并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通过学习,我的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为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不断探索,开拓创新,成效明显。
在研究的同时积极探索,不断进行经验总结,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了落实。不论是资料的搜集,还是整理,以及整个汇报展示的过程,全都是由学生自己动手,选择自己完成,还是合作完成,也让学生自己选择,虽然探究的层次还很低,但学生已经懂得怎么做,从哪个方向去做,这也正是教学目的所在。提高了语文学习的兴趣。把学生禁锢在课堂里,也禁锢了他们创造性学习的积极性,一旦让他们放飞,一个个思维的火花就会呈现,在本次活动中,每个组都有出乎老师意料之外的出色表现,为今后的教学方向提供了一条探索的道路。
三、对照目标,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在课题的初步研究中也发现了不少的问题:如学习中,老师认为要提高综合性学习的有效性,必须注重两个环节。一是组织、指导工作。因为“综合”的范围包括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教师的第一个目的就是帮助学生确立大语文的概念──“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二是要有完善的评价机制。首先应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重点考察学生参与的态度,提出问题的研究价值、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根据小组各个同学的表现,评出活动的优胜者,让他们在活跃气氛中张扬个性。鼓励学困生积极参与,发挥他们的特长,甚至让他们做小组的领头人,以活动来激发他们学语文的积极性,来肯定他们综合素质中优秀的一面。
四、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构想蓝图。
1、继续加强理论学习。在研究中进一步加强必要的理论学习,提高业务能力,并努力使研究成果提升到理论高度,撰写出一批有水准的研究论文。
2、加强原始资料的积累,为进一步搞好课题、撰写研究论文做铺垫。
3、在前一阶段研究的基础上,对课题研究的重点和方向进行适度调整,对取得的经验进行整合,使课题研究工作能落实课题申请书中提出的研究目标。
4、继续扎实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实践,上好研究课,并对前期工作进行总结,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课题阶段性小结】相关文章:
课题阶段性小结07-06
课题阶段性小结11-22
英语课题阶段性小结09-09
语文科课题阶段性小结11-23
小学语文科课题阶段性小结07-02
课题阶段性个人小结范文06-30
【热】课题阶段性小结5篇01-07
个人课题阶段性小结(精选12篇)12-14
生命教育课题实施阶段性小结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