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夜月原文赏析

时间:2023-10-09 08:55:47 文圣 八月十五中秋节 我要投稿

八月十五夜月原文赏析

  《八月十五月夜》是我国第一首咏中秋月的诗。这是诗人杜甫避乱蜀中之作。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八月十五夜月原文赏析 ,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原文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作者】杜甫【朝代】唐

  其一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其二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

  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

  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

  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译文

  其一

  窗外是满月,明镜里也是满月,思乡的情绪如同刀在心头乱割!

  辗转流离,家乡越来越远;桂花攀折,天空如此远阔!

  归去吧!路上的霜露像雪一样洁白,林中栖息的小鸟正梳理着羽毛。

  此时月光如水,明亮如昼,好似那月中的兔儿,也秋毫可见!

  其二

  圆月慢慢落下巫山深峡,犹自被白帝城衔挂着。

  江上雾气沉沉,江浦昏暗,但是车轮一样倾斜的圆月依然把半座楼照得通明。

  兵营里士兵的刁斗敲响了催晓的声音,月宫的蟾蜍也自然倾斜。

  圆月如同张满的弓,苍白的魂魄不仅仅照耀汉家营盘。

  注释

  ⑴明镜:比喻晶莹皎洁的圆月。

  ⑵折大刀:折断大刀。《古乐府》诗:“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乐府解题》:“大刀头者,刀头有环也。何当大刀头者,何日当还也。”环与还同音,古人因之借音取义。折,谓归心摧折。

  ⑶转蓬:也叫蓬转,蓬草随风飞转的意思。蓬,即飞蓬,草名,秋后枯萎断根,遇风即飞飘无定。

  ⑷桂:此指桂宫,即月宫。相传月中有桂树,故称。

  ⑸栖:鸟类歇宿之称,此指停留。

  ⑹白兔:神话传说月中有白兔。晋傅咸《拟天问》:“月中何有,白兔捣药。”因以白兔代指月亮。

  ⑺数秋毫:见月光之明亮。数,一根一根地计算。秋毫,鸟兽在秋天新长出来的细毛,此指兔毫。

  ⑻稍下:逐渐落下。巫山峡:即巫峡,一称大峡,长江三峡之一。

  ⑼白帝城:故址在今四川奉节东白帝山上。东汉末公孙述据此,传言殿前井内曾有白龙跃出,因自称白帝,山为白帝山,城为白帝城。山峻城高,如入云端。

  ⑽沈:古同“沉”。全浦:整个鱼腹浦,指夔州江边。浦,水滨。

  ⑾刁斗:以铜为之,军中用其昼炊饭食,夜击以警夜。

  ⑿蟾蜍:传说月中有蟾蜍,故以“蟾蜍”为月的代称。

  ⒀残魄:月将灭时的微光称残魄。

  创作背景

  杜甫虽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雄心壮志,但仕途坎坷,遭际悲苦,一生长期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这两首诗即是杜甫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避乱瀼西(川奉节瀼水西岸地)时所写的,与《十六夜玩月》《十七夜对月》当是八月连续三晚作于同一地点的作品。

  作品鉴赏

  这组诗抒写的就是诗人由望月所感发出的思回归而无期、想报国而无门的情怀。第一首诗吟咏中秋之月,先情而后景。诗人在中秋节的夜晚,面对如同飞向空中的一面明镜般的圆月,满目生辉,不由得生出了结束漂泊,踏上归程的念头。但一想眼前现实,便顿觉旋归之心虽切,但却恰似折断的大刀没有环一样,杳香无期,从而倍感痛值、大壁、只能反复沉吟“何日是归年”了。诗的开头两句一写圆月的明亮,一写诗人心理的阴暗,前者衬托了后者。其中“满目”既显示月光普照,又说明诗人别无他视,由此,诗人当时望月凝思的情态也就可想而知。接着第二联交代何以欲归而无归期。原来诗人当时像随风飞转的蓬草,东西南北、漂无定所,行踪是越来越远,这时即令想攀上广寒宫的丹桂以探望长安,也只能仰天长叹而已,天高皇帝远,无法攀援,无幸看见。可见、诗人处境之艰难,遭冷遇之严酷,欲献力于朝廷而不能的苦哀之深重。诗的后四句通过疑照在水面的月色是霜是雪,可清晰地看见栖息林中鸟雀的羽毛,能细数月宫白兔身上的毫毛等叙写,集中突出了月色的皎洁明净,同时也暗示了诗人闲散无聊的心绪,可谓景中有情。这首诗前四句重在写情,句句运用比喻,情致深婉;后四句集中写景,处处借取其他意象加以突出,景象鲜明,体现了杜诗布局别致的特点。

  第二首诗咏将落之月,先景而后情,刚好与前诗相反。诗的开首两句,形象地描绘了中秋之夜月落的景况。“稍下”、“犹衔”两词用得十分准确,贴切。三四句描绘月将落时江岸及城楼的光景。这里,“气沈”,顶“稍下”;“轮仄”,顶“犹衔”。浦暗于巫峡之下,楼明于白帝城上,这就是月落时景的特色。后四句言月并非自倾,而是刁斗催之使倾,这就暗示着当时战争的繁兴,社会的动乱。

  以上两诗通过咏中秋夜月的景色,一是感伤在外漂泊而久不得归,一是感伤于久乱,战争连年,民不聊生。前首寄情于景,后诗以景托情,景情相融。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一千四百多首,有《杜工部集》。

【八月十五夜月原文赏析】相关文章:

八月十五夜玩月原文及赏析10-11

《八月十五夜玩月》原文及赏析10-11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原文及赏析10-11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原文及赏析10-11

八月十五夜玩月原文及赏析2篇10-12

八月十五夜玩月原文及赏析3篇10-11

《八月十五夜玩月》原文及赏析3篇10-11

八月十五夜玩月原文及赏析4篇12-06

八月十五夜玩月原文及赏析(4篇)12-06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原文及赏析(优)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