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心得
有了一些收获以后,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师的心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师的心得1
在现实生活中,幼儿可以用各种各样的绘画方法,将自己内心世界或自己感知的外界事物表现出来。幼儿通过学习线描,可以充分发挥自由想象,用多变的线条,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它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想象空间,还可以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的提高。
一、运用简单的绘画工具,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幼儿在绘画中使用的工具是多种多样的,有油画棒,水彩笔等等。种类繁多,色彩鲜艳,幼儿在绘画过程中,很容易被这五花八门的绘画工具分散注意力。而线描的工具很简单,一般只需准备HB的铅笔或一支碳素黑色钢笔就可以了,对于幼儿来说,一支常用的黑色水彩笔就可以。线描重在绘画的内容及过程,不需要使用艳丽的色彩,幼儿一般都对绘画过程有着浓厚的兴趣,线描画也不例外。在教学中,抓住幼儿对线描绘画的兴趣,引势利导,可以激发和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想象是灵魂,是主观灵性的东西,想象的空间具有无限性。想象是不受自然知识、科学定律,传统观念,道德习惯,规则制度等的限制,教师在绘画活动中运用线描,可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例如:中班《太阳》绘画活动中,教师提出疑问“谁能给太阳设计一件漂亮的外衣,不需用颜色,看谁设计的最漂亮”,让幼儿知道了除了颜色之外,还可以用线条来表现和修饰,这节课引导幼儿展开充分的想象,仅仅用线条就描绘出许多漂亮的太阳。
二、追求精细的线描效果,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在幼儿掌握了一定的线描技法后,应进一步追求精细的线描效果。所谓“精”是指画面结构上的精巧,线与线之间运用和谐。“细”指在运用各种线绘画时更加细致,仔细。这样在追求画面精细过程中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例如:用线描方法表现几个正在做游戏的小朋友。幼儿的作品往往大致相同,画面简单,这时教师要积极引导,让幼儿通过观察,从小朋友的着装上进行区分。但是线描只有黑白几种单调的颜色,如何来对小朋友的衣服进行区别呢?这时要让幼儿认真观察周围的小朋友,或自己的衣服上的不同图案,运用实物的引导,幼儿们会发现服装上的图案和花纹的细小差异,以及小朋友之间的头发差异,抓住这个细节,幼儿可以运用线条加以自己的想象及创作,这样幼儿的作品丰富多彩。这种以整体到局部,以周围到自身把握到细部精美的刻画的训练方法,能较好地启发、鼓励幼儿认真观察,细心表现,同时也能增强幼儿的耐心和自信心。
三、引入装饰的线描手法,以发挥幼儿的表现力
幼儿可以通过绘画表现自己内心世界,或自己看到的,想到的用绘画表现出来,线描画可以让幼儿发挥自己的表现力。
教师的心得2
理论工作者提出了教育的理想,一线教师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实践;理论工作者勾勒教育理想的明天,一线教师品味着酸甜苦辣的今天;理论工作者敢想、敢说,一线教师敢怒敢骂。可园长,既是理论者又是实践者,夜深人静,跋涉在理论的花园里,放飞着教育的理想,畅想着幼儿园的明天。可每个白天,面对着自身纷繁的事务,面对着一个又一个纠缠,面对着教师的辛苦和家长的要求,常行走在理想和现实之间:不断向教师们传递着新的教育理念,并带着大家朝这个目标迈进,代表前瞻性;和老师们一起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案、办法、策略,在现实的基础上改革创新,代表着实践性;解决着一个又一个理论又现实的不可回避的问题,代表着创造性。
因为园长不可以说:这个问题我们先不谈,或者说今天我们先回避这方面的问题;当然也不能说:我们不管专家学者们说什么,我们只得面对现实。
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相信理论的实用性,并积极地用来指导实践。用行动告诉老师们,虽然道路的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专家学者们指出“蓝天白云”一定能够实现。
用现实的思路干事情:将理论进行消化吸收,在现实的管理中,理论不能凌驾于孩子的发展和教师的发展之上。因为我们教育的宗旨是促进孩子全面发展,以幼儿为本,在教育活动中,达到师幼相长,共同提高。我们的课程是为了满足幼儿的需要,而不是成人的需要,更不是为了理论的需要。
用反思的精神审结果:在平平静静的教育过程中,在轰轰烈烈的活动后,保持着冷静的思考。吮吸着新的理论,记录下点滴让自己的心灵震撼,感染老师和朋友,促进着理论的升华;不断摸索,从事着新的实践,寻找出最适合自身的一条鲜明的道路,使本园的特色更明显。
用创新的目光看管理:一些园长说,我真忙,真累,什么都要管,什么都要做……似乎将一切掌握在园长的控制之下。事实上,我们的管理不应围绕着园长的节奏来组织,我们的时间不应由园长来安排,我们的困难不应由园长来排除。要将一切自主权还给教师,教师才能将学习的自主权还还给孩子,园长不要“好心做坏事”。
教师的心得3
人们都说,课改在给学校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教师的专业成长带来挑战。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基层教师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新课程需要教师在实践反思、师幼互动、课程开发和课程实施等方面开展创新实践。因此,注重园本教研,帮助教师提高实践能力、成为研究型教师,正得到越来越多同行的认可。但是,要让教师成为主动而快乐的实践研究者,幼儿园管理者——园长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许多研究表明:幼儿心智发展与生活和学习环境有密切的关系,而成人作为成熟的个体,虽然其思维、情绪内隐了许多,但“环境”对其主动性的激发仍然至关重要,所以,创设和谐的支持性环境,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必备条件。
近年来,我们从关注教师需要出发,立足园本,努力创设教研“大家庭”,与教师一起经历了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从“无意识”到“有意识—有目标—有价值”的转变,实现了教师的主动发展。对此,我们的体会是:
一、管理以“相互理解”为前提
幼儿教师是一个情感丰富、细腻的独特群体,与物质环境相比较,他们更注重精神需求。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有这样一种感受:师幼关系融洽的班级中,教师和孩子相互“宠爱”;在团队氛围好的幼儿园中,园长和教师相互“宠爱”。其实,这里的“宠爱”更确切地说是一种相互理解的心理氛围。我们认为,管理要以“相互理解”为前提。我们的做法有:
(一)变“监督”为“调研”
很少有人能在别人的“监督”下自在地工作,鉴于此,我们把幼儿园管理的目标重新定位为:通过“调研”,实现“服务”“保障”和“督促”。所谓“调研”,是指要及时调查、了解幼儿园日常保教工作运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强调“服务”是为了帮助和鼓励教师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工作效益;“保障”是指要确保人员及其他资源的合理分配,保障幼儿的安全和健康:“督促”则要求全体保教人员全身心投入工作,为幼儿和家长提供优质教育服务。为此,我们在“园务日志”中增设了“来自教职工的信息”“来自家长的信息”“每日问题与对策”等内容,从而体现以上管理思想。
(二)变“难题”为“议题”
课改之初,一些教师由于遭遇许多操作上的难题而变得焦虑万分,对此,管理者主动向教师呈现存在的问题,并有意识地在教师中征集问题及其解决策略,组织教师共同商议,发挥教师的群体智慧,将“难题”变“议题”。如由于课改强调教师对幼儿的观察和记录、对教学行为的反思和调整、对各种教育资源的利用等,教师们普遍感到案头工作增多。于是,针对实际情况,我们一方面简化教师的案头工作,另一方面引导教师从幼儿成长、家长要求、课改需要的角度出发去思考这个问题,教师感到了案头工作的重要性。
(三)变“评比”为“分享”
提到评比,教师们大多觉得紧张和害怕。为了消除教师的不良心态,让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最大的发挥,我们弱化了原有“评比”中的评价、竞争态势,变“评比”为“分享”,变“个别化展示”为“集体性尝试”,鼓励教师大胆探索实践。如原来的创设环境评比要打分,教师在紧张之余大多关注自己的分数和等级,偏离了环境创设评比的初衷。后来,我们把创设环境的评比变为鼓励分享,即鼓励教师相互观摩其他班级的环境,并围绕“您最欣赏的版面及理由”“您最欣赏的区角材料及理由”“您最欣赏的呈现方式”等问题开展交流活动,得到教师的欢迎。
二、管理要“有详有略”
幼儿园管理的目的是要发挥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因此我们提倡管理要“有详有略”,也就是把幼儿园管理中“管”的成分“粗略化”,而把对教师的支持和引领“细致化”。
(一)还教研组专业研究的自主权
我们结合本园实际,在健全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给予教研组充分的自主管理权利。具体表现为:
(1)研究主题、研究方式由教研组内部商定;
(2)教师可向组长或园长“预约听课”;
(3)教研组协商决定研究课的时间、内容和执教者,通报园行政:
(4)教师要调课或代课,由教研组长负责协调;
(5)教研组有一定的经费支配权,用于添置书籍等;
(6)各教研组资源共享;
(7)教研组可商议并决定对某些教学制度的改革等。
(二)善于回应和互动
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善于回应幼儿,随时随地与幼儿建立互动。幼儿园管理者也应注意在幼儿园管理的每个环节上做到及时地回应和互动。教师重视幼儿园的每一项变革,我们就要重视教师向幼儿园提出的每一个建议、重视教师获得的每一项经验,并给予教师不仅仅停留在理念层面上的专业引领,支持教师的专业发展。
当然,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和谐的支持性环境作为前提和保障,需要教师的自信、自觉作为动力。管理者并非无所不能,而当我们坦诚地与教师一起面对问题和困惑时,教师群体才会变得无比智慧和强大。
教师的心得4
观察与记录、反思与感悟,是教师对教育现象的分析与理解。应该说教育笔记记录着教师的教育思想与行为,也反映了教师的心理状况与一些真实的想法。我认为作为一名幼儿园园长,首先要以身作则,养成写好教育笔记的习惯,不断记录与反思自己的工作,成为教师的榜样,并经常把自己的笔记与教师笔记定期交流,促使教师养成每周记两篇教育笔记的习惯,不断提高教师教研水平。其次,园长要利用教育笔记这个平台,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路,及时了解幼儿教师的教育工作和思想动态,走近每一位教师的心灵,发现教育中的细节与亮点,不断调整自己的工作思路。再者,园长查阅教育笔记的根本目的是根据教师在笔记中的记录与反思,根据教师成长的心理需要,给予及时的激励、适宜的帮助、正确的引导。用园长的关爱与真情感化她们,用言语与行动影响她们,并坦诚地交流思想,使幼儿园这个团队产生一种积极向上、团结互助的工作风气。
1.面对年轻教师,应给予及时的激励与引导。
年青教师有活力有激情,应该说她们是带着满腔热情和美好憧憬步人新岗位,但往往是有理论却不知如何实践,有热情可有时缺乏冷静,有干劲可缺乏方法。她们常因工作后面临的现实情况与原来的想像存在反差而感到失望,于是在笔记中有无奈、有牢骚,甚至有些消极的思想。这时园长鼓励性的留言及工作中的介入,起着关键的作用。如我园菲菲老师,工作时间不长,遇到一名自控能力差、攻击性行为多的孩子,她在班级管理上感到越来越被动,在笔记中由开始将孩子称呼为“宝贝”,变为称呼为“某某大人又惹事了……”后来两篇明显地流露出烦躁与不满的情绪。在笔记抽查中我发现了她的思想变化,在她的笔记后面写下:
孩子是你的宝贝,
你是我们的宝贝,
你爱孩子,孩子也爱你,
我们爱孩子,我们也爱你,
你关注着每一个孩子的变化,
我们也关心你的成长,
你是我园最小的老师,
你是我们的希望,
别灰心,付出会有回报的!
老师们告诉我,菲菲看完我的留言,像个孩子一样蹦蹦跳跳的跑回教室。当我来到她的班级,我读懂了她的笑容与眼神,那就是自信与信任。我和她组的陈老师一起与她座谈、分析,并把她班的那个小朋友列为园长的个案管理,与她共同观察、分析,帮助那个小朋友学习与同伴交往,我们还一起多次与其家长交流,争取家长的配合。孩子在成长,我们的菲菲老师也渐渐成熟,工作积极性高、主动性强,所带班级家长满意率非常高,她自己也在园内外多次举行公开课。看到她的进步我真为她高兴。
2.面对成熟的骨干教师,应鼓励其不断超越自我,发挥带动作用。
我认为任何一个团队,既需要迎风飘扬、多姿多彩的树叶,更需要默默无闻、粗壮有力的树干。在幼儿园有不少经验丰富的'中干力量,她们对周围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她们也需要园长的欣赏与支持。面对这些成熟的骨干教师,我真诚欣赏她们的才能,并鼓励其不断超越自我,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如周老师是一名老教师,性格内向,工作细致周到,平时我就比较尊重她,在她的笔记后面,我郑重地写着:
我觉得家长把孩子送给您,不仅是一种放心,还是一种幸福。您细心呵护每一个幼儿,您用慈母般的胸怀宽容孩子的一切,您细心捕捉每一个教育契机,每一篇都是一个好的随机教育的再现,且各具特色;幼儿园有你这样的老师,应感到莫大的欣慰。谢谢您为孩子和幼儿园所做的一切。
朴实的周老师说,得到园长的认可,她觉得一年的工作没白干。
再如我园陈老师已有16年教龄,工作扎实、方法灵活,而且写的钢笔字特别好,每次她的教育笔记不论是内容、还是字体都是我园教师争先品味的。读了她的日记,我由衷地写下:
读你的日记是一种享受,每一字每一行每一篇都让我爱不释手。
字里行间融满真情,好像所有的景象映在眼前:你朴实无华、沉着稳重的性格;你与孩子一起时灿烂的笑容;你在教育现象面前的反思与感悟;面对不同性格的幼儿你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
真希望我们教师当中多几个像你一样的!
陈老师、周老师在工作中确实起到了领头雁的作用,对于每次安排给她们的工作,她们都是尽心尽力做好,并主动带领一批批年青教师做好班级工作、教研工作。有时我们通过日记交流,有时在一起讨论,陈老师、周老师等几位老教师一些好的建议促进了我的工作。我感到我们在一起既是姐妹,又是笔友,更是一心为幼教的同心人。
3.面对失误,善待教师,适时疏导。
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有自己的个性。作为园长,当教师取得成绩时,要给予鼓励;当她们遇到困难时,应给予帮助;当她们工作出现失误,千万不要盲目责备,应帮助分析原因,提出建议和意见。小张老师在一次讲课比赛中,因失误未讲好,在她的笔记里写满了自责与后悔,我针对她比较喜欢唱歌的爱好,写了一句歌词:“不经风雨怎见彩虹。”并补充道:“敢于分析、反思一节课,这正是成功的开始。”尔后我与她一起分析了她的设计思路,讨论了她个人的优势和比较成功的地方,对其中的不足之处提了几点建议和希望。我后来悄悄送给她一本自己喜欢的日记本,上面写着孔老夫子的话:“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小张老师终于甜甜地笑了。
开学后的第三周,我抽查英语专职教师的笔记,没想到其中有两位年轻教师竟然交给我两本干干净净的空白本子,怎么样才能既不让她们丢面子,又能使她们认识到自己的懒惰与侥幸心理?于是我提笔在她们的笔记本的第一页写了开场白。我给爽快的小李老师写下:多看多学,记下与孩子一起的精彩一幕,让我们一起积累吧!对性格内向的静静老师,我是这样写的:我们羡慕你们,孩子们喜欢你们,你在教学工作中一定有许多感想与反思,让我们一起记下来好吗?后来,我拿了自己与其他几位老师的教育笔记,与她们交流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如何组织教学;对教育活动中出现的突发事件怎样机智地处理,从而帮助她们学会抓住自己从教中的灵感,及时对自己的教育活动进行反思。年轻的她们进步很快,所写的笔记在学期检查中被评为集体一等奖,静静老师根据平时自己的积累所写的论文《在英语教育活动中培养中班孩子的礼貌行为》还获得全市幼教论文评选一等奖。
4.发现亮点,及时推广,共同成长。
在教师的教育笔记中有不少闪光点,反映教师细致而灵活的,甚至可说是富有创造性的、独一无二的方法和发现。对这些,园长要及时总结、推广。维维老师带领孩子在户外活动时,发现孩子玩废旧轮胎有许多与以往不同的玩法,她写了一篇随笔。在她的随笔后我写道:
孩子的发现,有了更多的玩法;
你的发现,改变了自己的教学方法;
你真是一位细心的老师!
经与教研室商量,建议她带领教研组在户外活动的开展方面进一步探讨一物多玩。在全园户外游戏听、讲、评活动中,不少教师借鉴了她的做法,使各班的户外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为了更快更好地传递信息,我们经常组织教师交流笔记,彼此互相学习,通过读看、演讲、评选、汇编成册等形式,形成共同学习、取长补短、资源共享的氛围。几年的园长生活,我感到自己与老师的心走更近了,我们之间更默契了,幼儿园充满信任感和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感,我们越来越珍惜这份幼教工作,越来越珍惜我们之间的缘分。不少教师愿意把心里话告诉我,愿意把自己的教育笔记交给我看。如果我因工作忙或出差耽误,许多老师会提醒我:“园长,你好长时间没看教育笔记了。”我们因教育笔记而精彩!
教师的心得5
这一学年我担任的是初中部七年级(133―136)和八年级(129―132)八个班的音乐教育教学工作,音乐教育教学每年都反反复复,但在每年反复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却有着别同的收获。现将这一学年的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以便将来更好地开展工作,弥补别脚,精益求精。
音乐是最擅长表现情感、以情动人的艺术。它的魅力在于给人自由驰骋想象的空间。一首好的乐曲,兴许几分钟之内使你获得几星期苦思冥想的东西;或是衬托出一具美好的幻想;或是寄托一具美好的寓意;或是抒发一片灼灼的情感……这种立意与意境之美对人有着深刻的感染力,会在心灵深处留下美的烙印.音乐课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知道得理解,有表情地唱歌和感觉音乐的能力,经过艺术形象,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使他们身心得到健康的进展。
一、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努力做到经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听、看、唱,讨论、联想、想象及律动)中,主动地去发觉、去探索,去感觉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制造音乐。
二、在教学过程中,本着让学生从“要我学----我想学----我要学”这一过程进行转变。为了达到那个目的,首先对教材的目标进行了设定。并依照初中学生的基础和同意能力的别同而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安排了本学年的教学打算,精心编写了各个年级各个课时的教案和导学案,配合学校强势推进教学改革。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我一方面在教学模式上采纳一些适时有效的设咨询,启示、引导学生积极考虑;另一方面经过大量的实物展示与课件相结合,吸引学生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课堂教学实效性。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上音乐课,多用鼓舞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努力做到用好的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关于破坏课堂秩序的行为也进行了善意的批判与纠正。在课堂活动中,我会创设平等、民主、愉悦的环境,可以在课堂中点燃学生的求知火焰。
三、本学年除第一单元是歌唱课外,其他单元别是创作算是器乐或观赏,比较枯燥难上,学生的兴趣也别太高,教学比较难开展。我就大胆的在教学中加入适当的表演,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有了提高,课堂教学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如:复习四分音符时让学生用“走”来感知;八分音符让学生用“跑”来感知,这一下学生很快就记住了。
四、配合学校政教处,成功的举办我校第二届“花样年华”艺术节,并成功出演节目――吉他独奏《爱的浪漫史》。此次艺术节的文艺演出活动给学生充分发挥自我潜能的机会,丰富了学生的课外日子,使他们知道得团结协作的巨大力量和重要性,并且也得到广阔师生及各界社会人士的好评,还向社会各界大力宣传了我校的形象。
五、努力学习,加强修养。我经常利用歇息时刻去收集各种音乐文化资料,以便让学生能多听、多看、多接触优秀的作品,从而增长见识,并获得更多美的感悟。要是条件允许的话,还能够让学生适当地接触一下电脑音乐。此外,我还很注意自身的学习。如:练习专业技能;阅读一些音乐、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报刊、杂志;上查寻有关教育工作站,并精心创建了自己的音乐博客与各地的中小学教师进行了很好的学习和交流。
固然,我在教学工作中也存在如此和那样的别脚,要紧表现为:
1、课堂教学别能针对8个班学生实际,缺乏“备学生”这一必要环节。
2、忽视与个别班级学生的交流,有待于进一步改善。但我会尽最大的能力和努力改正别脚的地点,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关注第二课堂。
教师的心得6
鸟儿与生俱来的本能就是飞翔,我为什么还要教他们飞呢?
说这句话,是因为孩子的学习也有一个本能性,通过本能习得性来适应和超越环境,也就是说其实我们的孩子天生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
有人就提出疑问,孩子是一张白纸啊,哪来的学习能力?
举孩子学走路为例,你还记得我们小时候第一次学会走路,有人教过我们膝盖怎么曲张,怎么站稳,怎么迈步吗?并没有吧,我们其实就是通过身体本能的习得性,探索性,好奇心最终真正学会了走路的。
孩子不是白纸,孩子是饱满的生命个体,他们具有很强的生物性,自带了身心灵的自我成长本性。
如果是这样的,那为何我们看到的孩子依然参差不齐,区别度还是基本成幂律分布呢?我简单讲两点原因:
第一、错误的教育方式。
第二、环境习得性元素欠缺。
错误的教育方式,不管是家庭教育,还是环境教育,也叫医源性损伤,我们可以做个思想实验:当我们今天喉咙干燥,有轻微咳嗽的时候,可能只需要喝点水就可以好了,但我们非得找到医生确诊是喉咙发炎,是感冒症状,是其他方面引起等,结果很有可能小题大做,吃药,治疗等,且不说大费周章,最大的损失来自于药物和治疗带来的副作用。
当然,我指的是轻微倾向,而这也只是个思想实验,帮助大家有这个概念。
我印象非常深刻小时候,肠胃不是很好,有一阵子三天两头看医生吃药,中药,西药,打针,老中医跟我说我肠胃什么问题,从现在开始每天三餐都吃粥吧,我家人很相信,真的每天让我吃粥,过了好一阵子,我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难道我要每天就这样吃粥吗?简直太绝望了,后来我在一本书上看到一句话"其实人的身体是有很强的自愈能力的",我慢慢通过运动,通过非流食增量尝试,很快就没有肠胃问题了。
环境的习得性元素欠缺,俗称缺少学习条件,但此条件并非特指常规物质层面,还有主要有几个方面:安全,接纳,和谐,关注,耐心,陪伴,爱。这里有必要也指出它们的反面:焦虑,指责,忽略,不耐烦,自我。
最好孩子圈子里,有个比较有教育见地的辅助者,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乐于求教,谦虚好问,都是很好弥补我们当局者迷的不足和盲区。
以上这两点认真思考和执行,其实我们就不用教孩子飞,而只需要顺势而为,在孩子完成阶段性积累,适时推孩子一把,便可厚积薄发。
这些概念,偏方法论,在孩子越小意识到越好,否则我们自己种下的医源性损伤也会越多,孩子的脆弱性就越强,一些行为习惯和心智模式就越固化。
教师的心得7
我在中师、中学教了28年语文,总是习惯于对学生的学习作出明确的“提示”,开始时“提示”大多来自课本、教参,后来慢慢有了自己的主见,但仍然是“提示”,其提示性甚至更为强烈。其实,文本(尤其是文学文本)的阅读是因阅读主体个性化而具有创造性的活动。郑逸农老师的“非指示性”阅读教学的尝试显然是一种更加符合阅读和阅读教学规律的改革。在改革的实践中难以回避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自选的学习主题和教材的有关“提示”不相一致怎么办?
教材的编排不能没有自己的结构体系,于是某篇课文往往成为其中某一个节点的例子。而这些课文,作者原不是作为教材来写的,更非出于以达到某一学习目的的意图,它是一个独立自主的生命体,因而两者的矛盾势难避免(处理这一对矛盾可以说是语文教材编写中的最大难题)。把它们强行纳入预设的“训练序列”,有时就会出现削足适履的尴尬。例如人教社的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试验修订本)第一册第一单元,由于“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每课的学习重点(或自读提示),翻来覆去,就是思想内容和语言表达两条,没有充分尊重不同课文的不同个性,并根据它们的不同个性提出重点作出提示。其中一课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虽非文学作品,但文章结构却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它好比一座具有崇高风格的建筑,进入大门之后,由“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开始,到“不但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到“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到“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一进高过一进,最后我们发现刻有“他的事业和英名将永垂不朽”这样几个大字的丰碑高高耸立于它的顶端。顺着文章的结构、作者的思路,领略了这座建筑的壮美,对马克思的敬仰之情就会油然而生,于是同时达到语文教育和思想情感教育的双重目的。但是,由于“把握文意,理清思路”的训练任务是落实在第二单元,它的结构之美就无缘进入教学的视线,起码是不能成为重点。课本为它所作的自读提示是:“这是一篇经典演说辞,内涵丰富,通俗易懂。学习中要通过重要句段理解思想内容,并揣摩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表达作用。”文后两道练习题分别是“通读课文,总结把握文章大意,按题填空”和“仔细阅读下列句子,注意其中的关键词语,揣摩它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深刻含义”。如此“训练”,教学中就有可能失去它的灵气、生气。阅读的个性化往往就会被模式化所取代,从而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因此,我以为当两者有出入或相矛盾时,理当尊重学生的选择,给他们以充分的自由,即实践郑老师所倡导的“四自”口号。千万不能低估学生的阅读水平,尤其不能低估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此说来,教材的提示就可以全然不管不顾了吗?这要具体分析,对于其中并不那么明确、中肯的提示弃置一旁有何不可?!对于其中确实富有启发性的提示,可能会有学生与之不谋而合,“英雄所见略同”嘛!当然也有完全出乎学生意外的,如果真的很有价值,教师可以给予引导。“非指示性”阅读教学本身就很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
教师的心得8
英语是一门抽象的工具学科,新的教学模式只能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但由于缺乏实际的英语交际空间,死记硬背成了学生提高英语成绩的唯一途径,所以多数学生在口语。阅读理解和语法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今天有幸参加哈市69中优秀教师给我区英语教师传授提高英语教学的实际经验,我颇受感动,无论是教学观念,还是教学方法都让我学到了很多,他的英语阅读教学能够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实现了把课堂真正地还给了学生,当学生有疑问时,老师能以和蔼,简单的方式给予引导,并把所学的知识分解成学生容易理解的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她的教学模式正是我们所期待的实实在在的英语阅读教学。这次培训学习填补了我们缺失的知识,也为我们提高英语课堂教学实效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通过这次培训,我对新课改有了一定的认识。新课程改革对于我们每一个老师都是一种挑战,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课程不是教材,教学也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或是“知识移植”的过程。真正的教学过程,应当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这种教学是一种学生主动参与的、尊重学生个性的、参与教学环境中的教学。要想有效的实施英语课堂课程资源的开发,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一、明确教学目标。我们以往的英语教学中把“掌握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放在教学目的的首位。而新制定的课程标准要求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英语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放在首位。同时,提倡教学中要以“口语交际”为主,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开口说英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更新教学观念,改变英语教学方法。过去的在英语教学中总是老师讲,学生记。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是听众,学生自由练习很少,口语、听力非常差。现在我们要转变这种模式,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把主动权还给学生。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中处于主体地位,提高学习效率呢?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在教学中应把时间和空间多留给学生。合作学习前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没有独立
思考就进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将流于形式,质量不高。有准备的讨论交流,才可能是高质量的交流。提出一个探究性的问题,给学生思维空间。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在课堂教学中,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一个教师对时间如何分配,直接反映这个教师的教学观。探究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决定了探究学习必须有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否则就是一句空话。
2。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要在于老师的调动。在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后,就需要老师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教学环节,设计模仿、会话、口、笔头操练、提问,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语教学活动中。虽然我们的教学条件有限,但我们可以根据实际运用实物、自制教具来使课堂形象生动。
3。充分利用学生的差异。在以往的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是整齐划一,束缚了学生创新潜能的发挥。教师要重视尊重学生的个性,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学生的个性差异,不仅表现在学生的个体之间的差异,还表现在独特的精神世界和兴趣特长,这种独特性是人的个性完善的内在资源。因此,我们不能用一个模式去塑造和评价学生。不能用一个水平衡量学生,那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要尊重学生的不同理解和认识,让课堂成为学生发挥个性的天地,成为自我赏识的乐园。
4。创造性运用教材。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教材只是书面的东西,而且所载的信息是有限的。传统的教学与新课程教学有很大的区别,以往的教学只是要求讲解知识点,而现在的新课程强调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如何学习的能力。教师与学生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从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从独立学习转向了合作学习;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了变化,从接受学习转向探究式学习。
通过此次学习,我更深切的体会到“英语的工具性”的重要性。语言是一个载体,是一种工具。它的目的是交流。要想熟练的使用这个工具来达到交流的目的,它就应该是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的综合,最后以“说”的形式呈现出来。要想实现这个目标,教师除了要提高自身的口语水平和专业素质外,更要转换在课堂上的角色。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
是一个完完全全的传授知识的机器,传授方法单调枯燥,只注重单向性,因而难以达到真正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因而,只有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知识潜能,改变“单调压抑”的课堂模式,向英语口语化的课堂迈进,向充分互动的课堂迈进。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自哪里?来自不断更新的教育理念,来自我们的不断发展的教育实践,来自我们孜孜不倦的探索研究和学习,来自我们永不停息、充满爱的心灵深处。
在今后的英语教学生活中,我会与组内的同事共同分享学习心得,共同提高;并进一步向有经验的前辈学习,历练自己,提升自己,为英语教学迈向更高的层次而努力!
教师的心得9
转瞬间,我加入南昌二中这一大家庭也已有两个月了。首先,非常感谢学校领导们的信任与肯定,让我担任高一年级的班主任。同时,也非常感谢同事们的支持与帮助,让我从一开始的紧张、担忧,到现在的逐渐适应,一幕幕画面在脑海中闪过。
x月30日见面会,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了我所带班的孩子们。当我兴奋而又紧张地向孩子们介绍自己时,他们那好奇而又真挚的眼神,稚嫩而又温暖的笑容,以及那经久不息的掌声温暖着我。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非常幸运能在二中遇见这样一群蓬勃朝气,热情向上的孩子们;作为一名任课教师,我非常幸运能在二中遇见这样一群对知识热切渴求的学子们。
我很荣幸,也很自豪能够成为南昌二中“铁军”的一员,我热爱这份职业,热爱学生。我愿陪伴着学子们一起成长,共同学习、进步,愿以学生发展为本,对学生终身负责!
教师的心得10
幼儿是21世纪的主人,对幼儿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我们班在这个学期开展了以“只有一个地球”的环保主题系列活动,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我尝试运用了几种不同的教育方法,并且得到了一些启示,在此,提出自己的几点见解:
一、因地制宜,用社区的自然环境和设施启蒙幼儿的环保意识
在主题活动的初期,我们带领幼儿来到小区的公园,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在草地上游戏、玩耍,领略大自然的美好风光,享受青青绿草带来的清新空气。同时,老师也带领幼儿参观小区的垃圾场,让幼儿谈谈哪里的环境美,通过观察、比较,让幼儿知道保护环境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在此基础上,帮助幼儿树立保护环境光荣,破坏环境可耻的观念。
二、动员家长,让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行动起来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这句话指出了家长这一资源不可忽视的力量。开展主题系列活动的过程中,老师设计了多个家长共同参与的活动,如:与孩子一起制作环保标志;到小区公园统计树木种类;指导孩子为未来小区画像等等。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让家长与老师、孩子有了进一步的交流和沟通,更重要的是,通过爸爸妈妈们的身体力行,让孩子有了良好的学习榜样,意识到环保行为其实就在我们的周围,人人都可以为环境保护贡献一点力量。
三、把握良机,开展多种形式的环保教育活动
要帮助幼儿树立“只有一个地球”的观念,必须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教他们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小环境做起。老师在日常生活中,密切注意幼儿的一举一动,及时进行环保教育。如发现幼儿平时乱摘花、乱丢纸屑、随地吐痰或下课后高声喧哗等现象,教师就及时地晓之以理,让幼儿既克服了自身的不良行为又增强了环境保护的意识。另外,老师还利用班级组织升旗仪式的机会,在学园举行了一次别开声面的升旗仪式。在这次升旗仪式上,孩子们以“环保小卫士”的身份进行了庄严的宣誓并把各种环保宣传资料分发给其他小朋友,还出示了班级参加黄河上游“爱心捐树”活动筹集到的款项和集体签名。同时,与环保局合作,举办了环保宣传图片展。而且,还把图片展移到了小区里,老师组织孩子担当“环保小记者”,采访生活在小区中的各种人。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孩子体会到了向别人进行环保教育的成就感和喜悦,对环保行为有了更强烈的兴趣和自觉意识。
四、融会贯通,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随时都可以渗透环保教育。把环保知识通过幼儿喜欢的故事、儿歌、小实验、手工制作(如《大树逃跑了》、《小树叶》、《水变干净了》)等活动,使幼儿园环保教育的内容儿童化、趣味化。孩子在这些活动中,通过充分的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学得更生动、有趣且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从而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通过本学期开展的一系列环保主题活动,发现环保教育重在幼儿自身习惯和内在意识的形成,但外在环境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对幼儿而言,这些影响主要来自身边的人,特别是老师、家长和同伴。因此,我们都有责任、有义务在他们面前树立良好环保意识和行为规范。总之,环境保护教育应该从小抓起。通过经常持久的环保教育,使幼儿确立环保意识,形成环保观念,提高环保觉悟,增强环保责任感,成为真正的“环保小卫士”!
教师的心得11
我送走了寒冬和暖春,迎来了蝉鸣的盛夏,我的实习生活即将结束。十九周,时间真的转瞬即逝。这段时间经历了很多,体会了很多,收获了很多。
每一个成功都有一段艰难的旅程,每一个成功的人背后都有一段艰难的过去。想要成功,首先要突破自己,才能突破一切困难,走向成功的殿堂!刚开始,走上讲台的时候,我紧张不安。但是经过这段时间的锻炼,我不再畏首畏尾,而是自信大方地走上讲台,心平气和地讲课。当然,除了自己的努力和学习,也需要其他老师的帮助。平时上课的时候,其他老师也会听一听,给一些意见和建议,促进自己的进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
同时实习期间也积极听其他老师上课。比如每周都有一些优秀的教师公开课,看看他们是如何教授这些知识的,他们是如何驾驭课堂的,学习他们的优势,提高他们,然后结合自己的班级特点应用到教学中。另外,每一堂课总有它的成功之处,我每次都记录这个成功。如果你想成为一个专心致力于教学的人,你应该记录下这一成功,并长期积累,你的教学经验自然会越来越丰富,这将有助于你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此外,作为一名教师,我已经掌握了一些必要的技能,如制作课件、设计教案、备课等。除了这些,我收获的是学生们深深的爱。上课时,他们积极回答问题,认真听讲;下课后,他们偶尔会有一些小淘气,但这难道不显示他们的青春吗?走在学校的路上,学生们的频繁老师真的温暖了他们的心。这些都是我这段时间的成长和收获。
从高中开始学习是一个老师,也是一个榜样。希望自己以后能越来越优秀,被别人当老师。传承永恒的文明,希望自己以后的专业知识越来越丰富,和同学们一起展示大好河山。
人生是一场匆忙,其中有相遇的美丽,也有离别的悲伤。经历了太多的喜怒哀乐,习惯了世界的变化,终于明白了,学会了坦然,学会了珍惜,学会了收藏。
教师的心得12
学生不服从管理、扰乱课堂秩序,甚至吸烟饮酒、欺凌同学,学校、老师能不能管?怎么管?日前,教育部颁布《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系统规定了教育惩戒的属性、适用范围以及实施的规则等等,那么这样的规则,家长、学校、专家们都怎么看呢?
规则明确,在确有必要的情况下,学校、教师可以在学生存在不服从、扰乱秩序、行为失范、具有危险性、侵犯权益等情形时实施教育惩戒。根据程度轻重,教育惩戒被分为三类。一般教育惩戒适用于违规违纪情节轻微的学生,包括点名批评、做口头或者书面检讨、增加额外教学或者班级公益服务任务、一节课堂教学时间内的教室内站立、课后教导等;较重教育惩戒适用于违规违纪情节较重或者经当场教育惩戒拒不改正的学生,包括德育工作负责人训导、承担校内公共服务、接受专门的校规校纪和行为规则教育、被暂停或者限制参加游览以及其他集体活动等,并应当及时告知家长;严重教育惩戒适用于违规违纪情节严重或者影响恶劣,且必须是小学高年级、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生,包括停课停学、法治副校长或者法治辅导员训诫、专门人员辅导矫治等,并应当事先告知家长。
学生家长杨先生说:“我觉得这样挺好的,以前站在学校的角度,他不好管或者是不敢管,现在有这个细则出台,学校可以把自己该做的这块做好 。”
学生家长乐女士表示:“对于一些调皮捣蛋的这些孩子,有一个条条框框的规则去把他们约束起来,其实这种约束对于孩子来说也是好事,我们家长的话也会更加放心一些。”
此外,为防止将体罚和变相体罚作为教育惩戒,规则细化了禁止实施的七类不当教育行为:一是身体伤害,如击打、刺扎等;二是超限度惩罚,超过正常限度的罚站、反复抄写,强制做不适的动作或者姿势,以及刻意孤立等间接伤害身体、心理的变相体罚;三是言行侮辱贬损,辱骂或者以歧视性、侮辱性的言行侵犯学生人格尊严;四是因个人或者少数人违规违纪行为而惩罚全体学生;五是因学生个人的学习成绩而惩罚学生;六是因个人情绪、好恶实施或者选择性实施教育惩戒;七是指派学生代替自己对其他学生实施教育惩戒。
南京市第九中学教务处副主任金玉明说:“前面没有规则可循,所以老师在做事的过程中也是畏首畏尾,甚至是做得不好,有了这样的规则可循以后,在今后教育的过程中,肯定会遵循这样的规则去办事。”
南京市委党校副教授惠天表示:“我觉得今后学校在进行一些必要惩戒的时候,也应该和家长之间讲清楚,做好相关的沟通,甚至现在就可以通过家长会的方式,跟家长明确好相关的规矩。”据了解,《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拟于明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
教师的心得13
曾经有一位教育家说过这样一席话:在今天中国的教室里,坐着的是学生,站着的是先生,而在精神上,这种局面恰恰相反:站着的先生拥有着至尊之位,而坐着的学生的躯体内却掩藏着一个战战兢兢的、站着的、甚至跪着的灵魂。当时我看到这段话时,真是触目惊心,感慨万千:这种无视学生人格的做法该为我们抛弃了。今天,我看了《更新教育观念报告集》,我欣喜地看到转变教育观念、建立民主平等的现代师生关系已成为各校教育改革的基础,并且已经实施,取得了一些成功。惊喜之余,也发现有许多观点值得自己学习和思考。
尊重每个孩子。我们向来提倡做一个听话的好孩子,做一个尊敬老师的好学生。然而,现代教育首先要求教育工作者做一个尊重学生的好老师。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一个发展中的人。要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尊重孩子的人格。很多学校都提倡教育从尊重学生开始。例如:《报告集》中济宁市师专附小教学楼的门厅上写着“让小草和鲜花享有同样的阳光”;校长室门上挂着“同学,你是学校的主人,校长随时在等着你”;学校还让同学们自己设计校服;让孩子自己自主选修课程内容;等等,这些小事中都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我们相信这样的学校一定受孩子的欢迎。因此,要记住: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
相信每个孩子。传统师道将教育职业定位为“传道授业解惑”。于是,学生犹如一只开口的布袋,老师的责任便是不断往里边灌装东西,但实际情况是:尽管老师一味地往里灌,仍有许多东西灌不进去,于是学生便成了一只永远立不起来的瘪空袋子。我们要相信孩子有自主学习的发展潜能。例如:《报告集》中提到,年仅16岁的中国科大学生赵梅生是几乎完全靠自学考上的;有一所学校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让图书管理员代课,图书管理员只能教学生一些自学的本领,结果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反而大大提高了。《报告集》中还提到山东潍坊市一所中学让孩子自己全权承办军训队列比赛,孩子们举办得比老师设想得还要有创意。我们相信让孩子“主体学习,自主发展”,这样孩子才会终身受益。
支持每个孩子。首先,要鼓励孩子,让孩子体验成功。每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闪光点和特长,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表扬。《报告集》中提到江阴市华士实验学校建立了明星激励机制,如“劳动明星”、“篮球明星”、“科技明星”,校园里群星璀璨,人人成功。而且坚持让每个孩子每学期至少得到一张奖状,3张优点卡,孩子们学习的热情特别高。并且,要支持孩子的创新。孩子们总有许多新奇的想法,有丰富的好奇心。爱迪生小时候由于好奇曾自己趴在鸡蛋上孵小鸡,牛顿发现苹果掉在地上就思考:为什么不往天上掉?也许正是这些好奇促使他们走上了科学研究的道路。因此,不仅要保护孩子的创新火花,还要引导孩子自己去发现、去探索、去解决。《报告集》中北大附中就为孩子提供了种种激发创造力的环境,他们假期作业让孩子阅读一本科普读物,找出数学学习参考书中的三处非印刷性错误,试着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写一篇数学小论文等。这样的假期作业会让孩子受益匪浅。
向孩子学习。“向孩子学习”是这本《报告集》给我的触动最大的。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直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师长形象。现在,教师开始放下架子、蹲下身子和孩子说话,成为互动的双主体。向孩子学习就是要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甚至接受学生的批评。向孩子学习还要让学生超越教师。要学生超越教师,就要把思考、发现、批判的权力交给孩子,给孩子一个喜新厌旧的头脑,让孩子上台当老师,敢和你平等对话,敢挑你的毛病,敢提出和你不同的观点。教师也正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提高了自己、成就了自己。要相信自己教孩子的和孩子教你的一样多。
冰心说:世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和孩子在一起,是何等的幸福。放下架子,蹲下身子,让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
教师的心得14
1.在教育教学方面。
通过专家的讲座,让我认真地反思了自己以前的教育教学。我们以往过于关注孩子的知识教育、技能掌握,简单地认为,认认真真上好每节课,便能搞好幼儿教育,其实则不然,因为幼儿园真正要给孩子的是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规则意识,良好的成长状态,使他们成为身体健康、性格阳光、受人欢迎的人;成为坚强勇敢、自我节制、自我管理的人;成为能保持持续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习惯的人。要达到这样的教育必须做到“一日活动皆教学”,让幼儿在一日活动中,即多角度游戏活动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快乐成长。
2.在家园共育方面。
要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让幼儿能健康快乐地成长,仅靠幼儿园教育是不行的,还得有家庭、社会的力量,我们的幼儿教育总是习惯于家长的配合与支持,通过学习,使我明白:幼儿园教育工作,不仅需要家长的配合与支持,更重要的应该是合作。只有家园共育,才能培养出健康快乐的孩子来。因此,我们必须更重视家长潜能的开发,建立以促进幼儿发展为目标的共育计划,建立尊重与平等为目标的共育体系。通过家长开放日、家长教师、家长助教等形式吸纳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教学,与家长共同见证与记录孩子的成长,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家园共育。
3.在师德建设方面。
通过听讲座,让我们明白了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因为,教育质量的高低,良好的师德乃教师最关键。幼儿园教师的责任大于其他教育阶段的教师,因此,其职业道德素养显得尤为关键。蒙台利梭曾说过:“六岁前孩子是用照相机的原理来学习的,人们的行为像一个个的镜头定格在孩子的脑海里,从而达到模仿学习的。”因此,作为幼儿园教师一定要从平时的一言一行做起,提高自己的素质,建立良好的师德形象,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其次还要多看书,多学习做个学习型的教师,不断丰富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国培教育学习教师心得感想3
“国培计划”开始,我也随之开始了为期20天的中学化学“国培计划”培训。我深深感到,两天的学习让我在思想上有了质的飞跃,收获多多,感慨多多。
本次培训为我们设计了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使我们农村教师有幸聆听了专家对我们的理论指导。第一天听取王桂平专家讲座,下午参加了破冰活动。第二天刘毅玮博士的如何提高教育智慧的讲座。让我懂得了要以“情”为纽带,让情感走进课堂,给学生宽阔的思维空间,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刘敬华、王晓宁两位班主任带领我们参加的破冰活动使我们同学之间很快熟悉。在活动中我们感觉年轻了很多,放飞自己,获得了无限的快乐。
在我们培训的每一天都可以聆听到教育专家的报告,听取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碰撞。几天的培训,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还丰富了我的实践经验,更让我的思想得到了升华,使我对教育有了更新的认识,更加热衷于教育事业。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学习,为农村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同时,使我的专业理论基础得到加强,从特级教师的教学视频中深受启发。
没有理论支撑的研修是没有根基的。脱离了理论学习,我们的教学研究活动是肤浅的,是飘浮的。专家们从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的几个重要环节结合新课程标准进行专题讲解,使我们农村一线教师进一步树立中学化学教学的整体观念、全局意识得到加强。即将改变我们以前孤立地进行教学的现象和模式。今后必须加强实验教学和综合性学习的教学与研究。这几个版块的知识是紧密联系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我们通过学习,掌握了很具体的操作方法;作业布置与批改的要求和标准,提问的艺术等;课堂教学要注重兴趣培养,难易适度,循序渐进,让学生快乐有效地听课,克服痛苦无效或低效,要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和生活的联系,不是为完成任务而学习,要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与平台等;综合性学习方面,要制订计划,要注重活动过程的指导,进行活动成果的展示与分享,还要认真进行活动总结,要处理好实践活动与学生人身安全的的关系,教师要高度重视综合性学习,要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积极主动参与学生的综合性学习实践等。
教师的心得15
现代家庭,大多数的孩子都进幼托机构,但部分小儿由于对陌生的环境、老师、小朋友及幼托机构的生活安排感到恐惧和无所适从,因此常有一个不适应的阶段,短则数天,长则数周。孩子常表现出不原上幼托机构,或到了吃饭、睡觉的时候因找不到妈妈、奶奶而大哭。为了使孩子能较快适应幼托机构的生活,减少由于环境变化带来的心理上的压力,家长应提前帮助孩子做好如下准备:
1、要多为孩子创造接触陌生人的机会,多带孩子上公园、大街上去玩,经常让孩子与邻居小朋友一起玩等,以减少孩子对陌生人或陌生孩子的恐惧感。
2、在入托前经常对孩子讲一些幼托机构中有趣的事,讲集体生活的好处,使孩子对幼托机构有好感,产生愿去幼托机构的愿望。
3、有条件的话,可先带孩子去幼儿园(或托儿所)看一看,玩一会,熟悉一下他(她)将要去生活的环境。
当孩子进入幼托园所时,家长应仔细向老师介绍自己孩子的性格、生活习惯及特点,便于老师掌握情况进行教育。入托后应坚持天天送小孩去幼托机构,不要因舍不得而送送停停,这样反而会增加孩子重新适应的负担;不应用哄骗的方法送小儿上幼托机构,应事先向孩子讲明道理及何时会再来接孩子。通过上述做法,减少或缩短孩子入托后的不适应阶段,很快适应幼托机构的新生活。
【教师的心得】相关文章:
教师培训心得 教师培训的心得10-27
教师心得09-30
教师实习心得07-03
教师的实习心得06-20
给教师的建议心得07-27
教师实习的心得04-09
★教师实习心得01-07
教师实习心得06-23
卓越的教师心得11-12
实习教师的心得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