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实验小结

时间:2022-11-23 19:11:45 小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实验小结

  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我们既增长了见识,也锻炼自身,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小结了。你还在为写小结而苦恼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实验小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实验小结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实验小结1

  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天玉镇桥上小学汤银水

  一、研究背景与目标

  众所周知,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主要途径,搞好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来说,其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然而,纵观多年来的课堂教学,特别是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少、慢、差、费”“高耗”“低效”等现象一直“相伴相生”,如影随形。课堂教学似乎陷入了一个难以摆脱的魔咒,总也无法逃出。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这一现象似乎得到了有效的缓解,然而,当我们撇去浮华,静心体会时才发现:一些新问题、新困惑又开始浮出了水面,这些问题和困惑时常干扰着我们的小语课堂教学,并且由于这些“干扰”,当前的小语课堂教学已经出现了诸多的误区。

  “有效才是硬道理!”“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线,它是检阅教学质量是否成功的一把尺子。当前,我们农村小学小语课堂中无效或低效的课堂教学十分普遍,关注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已成了我们今天最应该迫切解决的现实问题。

  讲效益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教学的优劣也应从效益角度来衡量。当前,小语课堂教学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现象非常普遍,农村小学尤为突出。据此,我们提出了“农村小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这一课题,试图探寻出一条切合自身实际的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新途径。我们将着眼于促进学生健康、长远的发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生长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分析和研究教师的教学行为为抓手,重建科学、合理的教学价值观,探究优化课堂教学的技术策略,从而大面积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我们的研究目标是:

  1.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归纳出当前农村小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2.通过理论学习和总结反思,寻求符合本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支撑,分析形成当前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的原因;

  3.改变教师偏重于知识传授、技能训练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师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努力实践“以学定教,以教促学”的基本理念,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操作策略。

  4.改变学生偏重于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体意识和能力的发展,促进“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的形成。

  5、通过研究,促进教师改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教

  二、解决问题的目标和策略

  (一)对低效教学的理性反思与追因分析。

  课堂教学的有效情况,显然包括负效、无效、低效、高效这几个层面。根据对我校近几年课堂教学的观察,我们感到有许多课堂属于低效教学的范畴。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1.课堂教学过分追求形式,教学内容不能有效落实

  新课程强调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强调师生的交往互动,但有的课堂教学往往流于形式,只注重“形似”,忽视“神似”,不能形神兼备;有的过多地崇尚新异的教学方法,不能坚持以启发式作为指导思想,坚持各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综合和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致使课堂表面上热热闹闹,而教学目标常常落实不到位。

  2.教学方法过分强调讲授,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少

  传统教学因为过分强调讲授,使课堂变成了“教”堂,而学生在课堂中往往局限于被动听讲和记录,缺少自主探究和积极思考;缺乏问题意识,仅仅把学习看成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未能看到学习其实还是一个不断提出新问题的过程,让学习止于解决问题,而不是让学习起于提出新问题;缺乏情感意识,忽略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人格培养;学生浅于学、苦于学、倦于学、厌于学的现象还一定程度的存在。

  3.超负荷练习压迫学生,及时矫正不能到位

  练习只满足于布置,且布置的练习多而繁,缺乏针对性,又往往忽视检查和批改,不能做到精选精练、及时反馈矫正,导致练习的效率低下。

  4.过分强调教的计划的完成,忽视学的效果的落实

  有的教师课堂教学仍然满足于教的'任务的完成,盲目地追赶进度,忽视了学生学习的程度和效度,以致于一段时间下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深、不透,更加拉大了学生间的学习差距。

  5.多媒体辅助作用发挥不当,传统板书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多媒体和学科教学整合是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但有些课电教多媒体成了课堂的主宰,替代了师生的板书和语言。其实,好的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集成块,集教材编者的编路、课文作者的文路、教师的教路和学生的学路于一体,有助于师生的教和学。

  面对如此现状,我们感到本课题的研究肩负着一种强烈的责任。如何依托课题团结一批教师,解决一些问题,拓展一些发展的空间?我们感到:必须从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抓起,从帮助教师克服以往的教学弊病抓起,从教师执行的每一堂课抓起。

  (二)寻求本课题研究的核心理念。

  “有效教学”是一个大课题,相关的教学理论也是不胜枚举。在这种大背景下,我们务必理清研究的思路,寻求一个具有统率意义又简洁明了的核心理念。综观有效教学的各种论述,我们把关键字定位在“以学定教,以教促学”这八个字上。

  “以学定教”,反映教的依据是学,即把学生的学习需求作为实施教学的依据。“学”不是静态的学生,而是发展的学生,是差异的学生。我们要兼顾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目标。学生的实际情况即教的起点,学生的发展目标即教的方向。有了起点和方向,教师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做到以学定教。实践“以学定教”,务必非常重视学情分析以及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寻求适合学情的教学方式。

  (三)关注课堂教学的几个要点。

  1.学科特点

  语文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课程,语文学科的根本任务是正确“理解”和熟练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掌握“语言”这一工具,进行有效的阅读、沟通与表达,是语文学科“独当其任的任”。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语文教学较多的采用“理解课文内容”的教学。

  2.年段特点

  现实教学中,可能是由于考查教学效果方式的缘故,我们常常低估现在学生的水平,到小学中年级仍然将课文“咀嚼得很碎”,“一口一口喂给学生”。笔者认为,到小学四年级下半学期,应该选择一些足以统领全文的大问题,对学生更放手些。

  3.文本特点因文而异

  无须赘言或抄下标准答案死记硬背,学生自己的语言尽管幼稚,但都是出于自己的个性化的理解;尽管不太流畅,但是经历了思维碰撞和表达自己真实情感的过程。学生读懂的过程,就是感悟体验的过程,就是语感形成的过程,就是语言积累的过程。

  (四)探究优化课堂教学的技术策略。

  课改专家崔允博士曾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科学,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在这里,我结合教学实践,对阅读教学谈几点有效性策略: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秘方。

  2.给足时间,拓展阅读

  语文是一个特别的学科,需要学生的自我理解能力,那么这种自我理解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学生自己的阅读。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保证好学生的阅读时间和质量。一堂语文课不可能也不允许有较长时间安排学生自由阅读,学校的图书室,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舒适的阅读环境。但是,单单靠学生自己借阅是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阅读的,所以学校还要定时安排向学生开放图书室,或借助班级图书角,学生阅读时间才能得到一定的保障。但是学生真的去读了吗?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3.抓住契机,深化阅读

  为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现在不少教师常常会安排一些课后小练笔,那么,如何把这些小练笔真正落实到实处。在小练笔时,学生的思维常常停留在课文里的,写出来的小练笔常常是不如人意的,所以,对于学生写的小练笔,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同时对他们不足的地方予以补充。然后再让学生动手修改,把它当作作文来写,这样才能真正达到“练”的作用。

  4.加强调控,促进生成

  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师能否充分发挥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控制、主导作用,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好的教学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需要教师适时地应用调控的技术。教师应充分而合理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来学习,让学生的眼动起来,手勤起来,耳灵起来,口读起来,脑活起来,逐步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

  三、实践成效分析

  1、营造了浓郁的教科研氛围,提升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品位。

  校园文化的主体是校园人,校园文化建设不在于外在环境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一种涵盖了学校教师共性与个性的校园精神文化。通过课题研究,许多教师对学科教学的价值观和课堂教学的优课观有了新的定位,对自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了清楚的认识,他们对教师的职业定位也正由工作型教师向学习型、科研型教师发展。

  2、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了他们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

  首先,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转变。通过学习交流、外出听课等活动,教师对新课程逐步有了自己的认识,在宏观上能够用辩证的目光来看待传统与现代、封闭与开放、学科与课程、教与学等关系,在微观上能够恰当地理解和把握教学目标、教学结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的内涵和要求。结合课改实践,课题组成员勤于总结,不断反思,撰写了许多有质量的课题论文、随笔反思。

  其次,教师的课堂实践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实施,许多教师不仅在心目中有了自己的好课观,更重要的是找到了课堂教学中的低效因子,明确了自身努力的方向。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变得驾轻就熟,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3、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以学定教,以教促学”这一核心理念的指导下,课堂中教师的教学行为有了明显的转变,由此带来的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联系得到了沟通,学习的兴趣得到了提高,学习的差异得到了尊重,学习的空间得到了拓展,学习的潜能得到了开发,良好的学习习惯得到了培养。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自主意识得到了明显的转变,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在逐步形成。

  四、问题和思考

  实现优化、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我们长期的追求。为此,我们付出了多年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研究的困惑和问题也是必然存在的。

  1、本课题在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上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在提升教师的教学策略上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从学校整体层面看,师生教学方式改革的力度还不够大,部分课堂教学的创新意识还不够强。

  2、课题研究为教师专业成长构建了进步和发展的平台,但教师的教学素养、人文素养也始终是制约课题深入实施的瓶颈。如何进一步促进每一位教师更新教学理念,自主地开展日常形式的教学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教师成长机制,从根本意义上促进教师的发展。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改革永恒的主题。我们将继续立足于学校实际,加强学习培训和跟踪指导,把握课改的脉搏,进一步推陈出新,不断为课程改革事业添砖加瓦。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实验小结2

  我校语文科实验课题“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经过县局评审,20xx年11月被正式立项为县第四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课题。目前,课题的研究工作按照课题研究方案,对照实验计划,正在有序进行。

  一、本学期课题研究目标:

  在新课标指导下,把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有效性作为课题研究的起点,进行理论学习与课堂教学实践,探索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对以往传统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在原有的角色经验升华的基础上改变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渐渐做到:教师有效组织、有效指导、学生有效参与、有效体验。

  二、课题研究的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以先进的教育理论支撑课题研究。我们认为搞教育科研必须要有新的思想、新的理念,必须掌握必要的科研方法。因此,我们组织年级组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科研方法,以提高实验教师的理论素养和科研水平。围绕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发动课题组成员广阅群书及上网搜寻与本科题有关的理论文章,然后组织学习,并写好读书笔记,为课题研究的实验工作做好准备。

  2、积极开展研究,加强研讨,勇于课堂实践。

  课堂教学是课题实施的主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将课题理念与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每次公开观摩活动,我们都认真进行研讨,逐步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教学。给课堂教学带来了许多变化,也使课堂教学有了许多新的特点。

  三、研究主要内容及操作策略。

  1、明确每个环节的教学目标,拟定弹性的教学路径。课堂教学的各项活动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的,教师要提高主导作用的有效性,就要制定明确、全面有效的教学目标,注重目标的

  多元化和层次性。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遵循基础性和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既有课程标准、教学计划、教材所规定和要求达到的基本目标,又有适合于学生个体差异的能力发展目标;既重视知识和能力目标,有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这样,可以满足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不同的需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在自己的基础上获得有效的发展。但课堂教学过程还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动态过程,教师要在每个教学环节有多个预设,同时,必须认识到,老师在预设时,不可能穷尽也不必穷尽课堂的可能的变化,要凭借教育智慧在教学机智中生成。有的时候,预设目标可以在生成中随机升降,教学重点可以在生成中调整,探究主题可以在生成中适时替换,教学的流程可以在生成中即时变奏。

  课题组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根据教学实际精心设计教学目标,这教学目标不是一成不变,根据具体教学情况,在课堂中力求做到灵活生成。在课堂上,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创造,构成了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的美。在课堂实践中,我们还存在不足,应该给教学过程中的不确定性的出现留下足够的空间并把这些不可预测的事件作为课堂进一步展开的契机,在教学过程中让目标不断生成。这一方面有待做进一步研究。

  2、客观分析教学内容,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简化环节,有效组织课时教学内容。

  在课堂实际教学中,面对不同的学生,重点、难点也会有所变化。尽管教学内容主要来源于教材,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对教材内容有所选择、补充、调整,寻找内容的生长点,合理有效地组织教学过程。语文教材是教师“教”语文和学生“学”语文的重要工具。因此,我们这一学期主要研究如何充分钻研教材,合理组织教材,巧妙运用教材,实现教学环节的简单化,教学内容的有效化。我们这一学期力求做到:

  (1)挖掘教材内涵

  小学语文课本上的一篇篇文章,都是经过筛选的。这些优化教学的“原始材料”,必须由教师先吸收,经过“内化”,再通过一定的

  形式“外化”出来。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发出的信息质量如何,学生是否容易接受,完全取决于“内化”功夫。“内化”得好,优化的“原始材料”即能成为教学过程中优化的教学内容。否则,老师对教材理解不透,体会不深,教者的情感和教材之间还有着一层隔膜,课堂教学当然只能隔岸观火,照本宣科,难以做到以情动人。要把语文课教得生动形象,教师一定要重视“内化”的过程,刻苦钻研教材,努力挖掘教材内涵。

  钻研教材时,我们注意深究和联想,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力求达到应有的深度和联想,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才能达到应有的深度和广度,教材丰富的内涵我们才能深刻体味,教材上的文字就不再只是枯燥的符号,抽象变得形象,单薄会变得丰富,文章内容就有了似乎可触摸的质感。

  (2)注重情感因素

  “文章不是无情物”,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倾注作者的思想感情。要使学生通过语文学习,陶冶情感,就必须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善于把蕴含其中的情感点化出来,以打动学生的心弦,激起思想的共鸣,才能达到教学的有效。

  优化教学内容,我们着重对教材的美进行挖掘和再创造,使其渗透着自己的情感,成为能够强烈地吸收学生的一种审美对象,从而引导他们曲径通幽,深入这种美的境界,深受感染和熏陶。四、小结

  虽然我们这一学期在理论上做了一些探讨,在实践中做了一些尝试,但限于理论水平和实际经验的不足,研究的效果还是不够理想,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在下一阶段的研究中,我们希望有专家的指导和帮助,把我们的课题做得更科学,更完善,更有成效。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实验小结】相关文章:

语文课题研究小结01-17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小结11-22

如何提高史地政课课堂教学效率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11-21

语文课题研究小结6篇01-17

个人课题研究小结12-31

课题研究阶段小结01-02

课题研究个人小结12-31

课题研究阶段小结(精选15篇)06-13

市级课题研究个人阶段小结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