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心得体会

音乐公开课心得体会

时间:2022-11-19 14:07:05 其他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音乐公开课心得体会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到底应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音乐公开课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音乐公开课心得体会

音乐公开课心得体会1

  阳光五月,全市音乐公开课在市四中举行,我有幸聆听了10多节市级优质课。确实收获颇多,但鉴于自己表达总结能力有限,下面谈一下自己粗浅的体会。

  第一,公开课也要有自我

  每一个学校推出的公开课代表着本校的音乐教育水平,为了上好这一次公开课,教研员和教师们不知花费多少心血去精心备课、上课、反复修改。老师的压力确实很大,所以在课堂上老师好像迷失了自我,课堂上的偶发事件感到束手无策,只是把事先排练好的程序又演了一遍,缺乏创新和课堂生成。

  第二,公开课到底应该怎么上?

  我觉得在本次的公开课上,有的老师的教学方法呈两极分化,有的过于注重学科综合,有的仍是填鸭式教学法,但也有几节非常成功的课,如表演课《理发师》、不管是老师的自身素质还是关注学生方面都比别的老师高一个层次。整个课堂环节丝丝相扣,由浅入深,学生在课堂上学的兴趣盎然,听课的老师也听得津津有味,确实使我受益匪浅。

  第三,公开课不是教师风采展示课

  公开课不仅仅是将教师的教学风格展示给别人看,更重要的是给大家提供一个课堂教学研究的范例,传达先进的教学理念,探讨科学的教学方法。

  可我们老师过多地关注了自己在课堂上本身风采的展示,而忽略了公开课也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一堂课,是他们生命发展中的一部分,学生本身应该得到发展,得到成长,而不是来配合老师或者配合别的孩子学习的。

  我们经常考虑如何把课堂展示得有声有色,精彩纷呈。以至于在课堂中,学生的困惑还没有得到解决,学生的思考还不够深入,学生没有得到进步或者发展,教师就因为赶时间而匆匆去进行下一个环节的学习。在这样的课堂中,更多的是教师如何设想、如何调控、如何操作。而缺少的是学生如何学习,学生是否得到进步,学生学得是否快乐。其实,一堂不完整的公开课并不见得是不成功的课。我觉得,如果你关注了学生,把公开课当做是学生展示个性的舞台,而不是教师展示自己教学风采的地方,能以一个平常的心态对待公开课。那么,这就是一堂有价值的课。

  以上就是我的一点体会,仅供各位老师参考,如有不当指出,请老师们多提宝贵意见。

音乐公开课心得体会2

  本次研修很感谢领导给了我一个展示学习的机会,备课的过程虽然很痛苦,却收获很多。自己理顺的教学流程,学习到了如何用律动和方法去很好的解决重难点。提高了声乐、舞蹈、键盘技能,每次试讲都是一次进步,最后的呈现在各位老师的帮忙下顺利讲完,在此感谢同仁和教研员的帮助。

  本次学习还观看了六位音乐老师的公开课,每一位老师的课都很实在、很新颖、有继承、有创新。

  观摩老师的《摇啊摇》这节课印象非常的深刻,可以说这节课是一节构思非常严谨,内容非常满的课,从老师的教态到课堂教学环境的创设,都突显了任课老师的亲切、细致、用心。教学环节也是层层相扣,清晰明了。通过观摩的这节课,我觉得我们要从好多方面来学习这位老师。

  郭老师在导入这一环节非常的吸引学生,让学生感受外婆与自己的感情,让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和目标树立了信心。

  郭老师在歌曲《摇啊摇》教学这一环节中非常的细腻、形象,学生掌握的很快。一般说,在音乐课堂中,初中的学生在课上很难张开嘴唱歌,而郭老师的这节课却让所有的学生都唱了起来,教学效果很好。教师在范唱歌曲时句句扣人心弦,特别是结束句"摇到外婆桥",声音的技巧表现的很到位,歌曲的情绪表达的很透彻,教师能够以声情并茂的演唱去感染学生,学生就会对歌曲作品有了更深的了解,也会有了更高的学习热情,在学唱时也会很容易的掌握歌曲的情绪和技巧,这些都表现了教师的基本功扎实。老师能做到这些,学生怎么能学不会?郭老师的伴奏也是很棒的,歌曲的情绪、力度都能够表现的让学生一听就会被感染、熏陶,并能够大胆的张嘴唱歌。如果在演唱的过程中教师伴奏提不起学生的兴趣,那么在学唱这个环节就不会成功。而郭老师却做到了。所以说为歌曲伴奏在音乐课上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音乐课堂中,音乐老师的基本功是很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声乐和键盘,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就谈不上一节成功的音乐课。无论是教师的弹,还是教师的唱,无论是教师的表演,还是教师的语言、教态,都显示了一个音乐教师扎实的音乐素养。正是因为有了过硬的基本功,学生才能很快进入状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出色地完成好本节音乐课。郭老师在教学中采用了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营造了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的学习情境和氛围。

  这节课从总体上来说达到了所期望的课堂效果,不管是从教师的授课状态、知识传授以及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还是从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唱歌的状态、情绪以及对歌曲的理解和表现都是非常不错的。

  总之,这些课都有很多的闪光点供我学习、借鉴。所以我会吸取其中的精华,并尝试运用到以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来逐步提高和完善自己的音乐教学。

音乐公开课心得体会3

  我非常荣幸的观摩了山西省20xx年度基础教育信息化音乐课“十佳教师”现场评选活动。感谢学校给予我这次值得珍惜的学习机会!

  这次活动是由省电教馆承办的,参赛的20多位老师都是上半年在各个地市经过过五关斩六将层层选拔出来的优秀选手,我们学校的成妮霞老师就是这次参赛成员中其中的一员。观摩教师共有200多人,来自全省的同行们济济一堂,舍不得放弃任何一节课,大家每天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品尝着各具特色、独具魅力,不同风味的音乐课。现在我就简单的和大家分享我的一些感受:

  本次比赛中音乐课的共性:

  一、把握要素,突显“音乐”的课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课堂曾经由传统的重视技能训练、忽视学生主体感受转变为更多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强调主体参与。于是,一些新的教学理念渗透于各种教学形式与方法之中进入了音乐课堂。然而当教师们过多地把目光投入到新理念的运用,把精力放在教学形式的设计上,势必也陷入了一定的“误区”,即更多花样的教学形式成为空洞的“花架子”,缺少了明确的教学目标的投放与落实,学生在热热闹闹的课堂中并无多大收获。

  而在本次的评比活动中,没有了过多“华而不实”的师“导”生“演”,课堂中呈现更多的是教师引导下师生对教材中音乐要素的细致深入挖掘,如:每个作课老师很注意在学生的每一次聆听都有明确的目标投放,让学生在多次的聆听中逐渐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每一个重点与难点的处理都依据教材内容从音高、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入手加以突破,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

  因此可以说,如今的音乐课堂,已经过了“死板”的传统模式,“热闹”的改革模式,到了一个新旧融合的探索阶段,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新课标指导下重视对音乐课堂中音乐性的挖掘,体现以新的课改理念指导教学、以灵活的设计实现目标,形成了一种“明线”(形式)与“暗线”(目标)有效结合、相辅相成的新思路。在这种思路指导下,学生在音乐课堂上不再是盲目地表演,教师也不再是一味地无的放矢的表扬,而是在教师巧妙设计的活动中一步步走进音乐,师生共同在一次次音乐感受中获得新体验。相信,从这样课堂走出来的孩子,会一天天地更加热爱音乐,更加懂得音乐,更加愿意创造音乐。

  二、独具匠心,营造生动“和谐”课堂

  本次参赛课在“体现音乐性”这一总的思想指导下,教师的创新思维得到了了充分的展示。如:某老师的三年级唱歌综合课《小骆驼》。课前教师做了精心设计与准备,将歌曲演变成故事的形式分段呈现给学生,新颖有创意,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在接下来的歌曲学唱过程中,教师设计了多次的聆听与范唱,而每一次都突显了音乐性上的挖掘,投放不同的教学目标,特别是歌曲处理环节作课老师不是简单的告诉学生用怎样的情绪,怎样的速度,怎样的力度演唱,而是结合生活经历让学生亲身去感受去体验歌曲的情绪,巧妙解决教学重难点,不留痕迹、浑然天成。再如《打字机》作课教师随音乐同步进行图形谱板书,将视觉、听觉进行有机结合,将音乐结构进行巧妙展示,给学生呈现了清晰的“音乐地图”,给听课教师留下了深刻印象。还有《蝈蝈与蛐蛐》歌曲中细微的音乐要素很多:倚音、反复记号、休止符、强弱力度处理、同一字长短音,是否拖腔处理对情绪表达的影响等,作课老师都做了点拨引导和艺术的处理。尤其是教师生动形象的形体模仿、声情并茂、挥洒自如的演唱让歌曲更富特色,极具感染力。学生在轻松诙谐的气氛中情趣倍增、积极投入,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也给了大家难得的精神享受。

  本次比赛中,也出现了几节有深度、有层次、有内涵的音乐欣赏课。如:《孤独的牧羊人》、《新疆是个好地方》……都体现了音乐教师创新的思维、扎实的基本功、对音乐作品良好的理解和驾驭能力。

  三、合理利用,多媒体课件“画龙点睛”

  我们不能否认音乐课件对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激发学习兴趣有积极作用,然而并不是任何音乐、在任何一遍的欣赏时都适宜用教师给赋予的形象意义加以解释。音乐课堂中对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是“画蛇添足”还是“画龙点睛”,效果也是各不相同。还音乐以本身的不确定意义,给学生更多聆听的机会和想象的自由,或许才是音乐所应该展示给孩子们的独特魅力。

  这次作课老师大多都本着课件服务于课堂的宗旨,本着实用的原则,利用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巧妙地解决了歌曲的难点,既美观又实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适当,不但使课堂增色,也给我们观摩教师们带来美好的享受和深深的启发,所以在多媒体课件运用的问题上,一位专家评课时的'几句话让人印象深刻:“课件的运用分三种情况:(1)必须用——即去掉课件便达不到好的效果。(2)可用可不用的课件,我们就可以不用。(3)用课件来解释音乐的做法根本就不可取。

  四、专家点评,明确音乐课堂思路

  本次观摩活动令人印象深刻,获益颇丰的还属比赛后的专家点评。4位专家针对参评课的点评和建议,可谓提纲挈领、一语中地。总结如下:

  (1)教学目标应紧紧围绕学生来设定,教学过程紧紧围绕目标来展开。(变‘通过教学使学生……’为‘学生能够……’)

  (2)备课时应反复琢磨,多唱、多听音乐作品,突显“音乐形象”,把握“音乐要素”。

  (3)设定的问题应该突出“音乐”性,要实际。

  如有些问题让学生摸不着头脑:

  师:这节课学到了什么?生:热爱劳动……(音乐形象把握不准。)

  师:这段音乐告诉我们什么?你听到了什么?

  生:……(不着边际)

  (4)对歌词挖掘很深,却忽视了对音乐要素的挖掘。如:“休止符”对表情达意的作用;节奏、旋律的对比呼应等都应是把握的要点。

  (5)不要太过重视教学环节而忽视了教学目标的完成程度。如部分课堂歌曲完成不好,学生展现太少,只因被其它活动冲淡。“自己唱歌才是最好的体验!”

  (6)欣赏课应培养学生一种认真聆听音乐的习惯。

  (7)音乐应该是“听”出来的,是一个从感性(声音)——理性(谱例)——感性的过程。

  (8)创编活动可有一个特指的范围,避免整首歌曲的创编。用“lu”“la”等模唱时要适当,因为对于学生来说相当于新学了一首歌,难度过大。

  (9)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有待进一步突破和创新。可超越教材内容、追求多样化的课堂。如:纯粹的乐理课、音乐家故事课、不用课件的课等。

  (10)关注乡土教材利用、突出地域特色。

  (11)教师专业基本功及业务素质有待提高。如:键盘(出现音不准、和弦不对的情况)、声乐、语言的修养(语言不丰富、情感不到位等情况)。

  (12)应当注意的教学细节:

  避免教师一遍一遍地跟唱;起拍时手势、语言等要干净,不要重复;多媒体画面太花哨,会影响听觉;避免过多专业术语的运用(太成人化);刚学会歌曲时不要马上用伴奏带;避免和学生太过亲昵的肢体接触;教师无意的走动、活动、转身等不要破坏了音乐营造的意境……

  本次比赛与以往有着不同的规则:

  一是评分标准有了改革。比赛时除4位省级重量级评委外,众多的观摩老师也有评分的资格,评委的分值占总分的60%,而观摩老师的分值要占到总分的40%。所以听课的时候大家听的特别认真,观摩教师边听边互相切磋,互相讨论,亮出自己的观点,大家虽然不认识,但在一起没有陌生感,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收获的同时要认真行使自己的权利。

  二是授课时间有了新的要求。面向学生授课,但讲课时间只有25分钟,25分钟里,既要展现出你的课堂理念,还得符合教学常规的教学流程,同时还得展示出你的课堂亮点,这对作课老师来说是一次新的挑战!

  三是观摩老师在作课老师的答辩环节中参与度很高。一台好戏,既要有演员的精彩表演,也要有观众的热情捧场。前来观摩本次活动的200多名音乐教师,就是具有高涨教研热情的“观众”,他们的“捧场”方式,除了听课现场的鼓掌叫好外,还有向选手们大胆的质疑,提问与争论。因为观点的交流和碰撞,引起了对热点疑点问题的关注,辩论,从而提高了认识。

  本次比赛音乐老师展示给大家的是:

一、教师的音乐基本功扎实

  在本次比赛活动中,每个老师都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基本功,在她们的音乐课中,无论是教师的表演,还是教师的语言、教态,都显示了一个音乐教师扎实的音乐素养。同时,也可以发现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拿手好戏,有的琴很娴熟,有个歌唱的很专业,有的舞跳的很优雅,真是八仙过海,各显身手。

  二、教学方式有了创新

  这次比赛中,所有的参赛老师都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不再是老师一句一句的教,学生一句一句的学唱,他们都在通过创设情境、编排游戏、开展竞赛等,为学生提供参与各种音乐实践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使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主动去探究。

  三、课堂设计各具特色

  本次比赛中,教师的创新思维得到了了充分的展示。优秀的课堂设计可谓新颖独特、各具匠心,而最终的教学效果却是一致的和谐生动。教师对教材的深入研究,精心设计使得老师驾驭课堂更加游刃有余。如《少年阿凡提》这节课,在学习这首歌前,老师用穿越时空的设计让学生分段学习,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再如《我怎样长大》中学习歌曲之前教师边唱边双手绘画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线,不仅为后面更好的学习歌曲做好了铺垫,而且还展示了教师较高的综合素质;《采山》的拓展延伸环节,让学生将歌曲与节奏乐自然的融合在一起,加深了对歌曲的印象……从这次活动中每位老师的独特的设计可以看出:新颖的构思,独特的设计,使教学生动活泼,兴趣盎然。

  本次活动结束时,评委老师在充分肯定了这次现场教学评比课中关注歌唱、关注音乐本体、注重体验、注重音乐性、注重即兴教学等优点外,也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如:教案中目标表述不规范的问题,教学中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关系的问题,知识点教学与歌曲教学缺乏联系的问题,创编过程中究竟是哪些算是真正的创作……引起了教师们的共鸣。当然专家还就“什么样的课是好课”提出了几个评价标准:第一,自然轻松,流畅清晰,不做作的课。第二,突出音乐本体,突出音乐的美,引起学生共鸣的课。第三,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第四,体现教师丰厚的音乐和人文素养的课……

  通过本次的观摩学习,我感受到了每位授课教师的独具匠心、周密细致,她们的每堂课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供我借鉴,也有许多教学环节上的教学方法值得我去学习。

  最后祝贺成妮霞老师在本次山西省信息化音乐课“十佳教师”评选中取得第四名的优异成绩。

音乐公开课心得体会4

  首先感谢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海南省教育协会音乐专业委员会,琼海教育局,以及我们区音乐教育教研室组织的这项活动,让我们每位参加听课的老师都学到了很多的专业知识以及更高的音乐修养。

  这次我有幸被派琼海去听全省音乐公开课,真的很高兴,因为这是我梦寐以求的。工作8年以来,我才有过3次这样的机会,我特别珍惜。

  这次比赛各个市县都送课,一共选送了27节课,高中7节,初中8节,小学12节,而我听了其中的25节,听了整整两天半的课真的非常累,但收获非常多,所以我还是很快乐的。整个过程中我能深切的感受到每位做课老师的用心和精心。从我听课中获得的知识还真不少,但由于自己表达总结能力有限,下面就来谈一下我的心得体会吧。

  这么多堂课有的非常优秀,有的也不大理想,但每堂课还都会有闪光点,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作为一个听课者,一个旁观者我发现做一个优秀的音乐老师真的很不容易,因为她要具备以下基本能力。

  一、掌握音乐基本理论知识

  这一点我不想多说,只要是专业学校的老师都能做到,这么多堂课没有发现犯专业性的错误。

  二、具备音乐专业基本技能

  音乐专业基本技能既是音乐教师能力表现的手段,又是教师业务特殊性体现的重要方面,这些技能包括:

  1、 歌唱技能

  作为音乐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歌唱能力,因为我们歌唱技能的掌握如何直接决定着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好听的范唱能把歌曲的美感传达给学生,培养学生欣赏歌曲的能力。我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农垦实验中学有位教师的歌唱能力相当不错,她上的是《诗画江南》,整个一堂课教师唱了《别说我来迟》《采茶舞曲》等,嘹亮、优美的歌唱使学生投去了佩服的眼光,也让听课的老师很赞赏,我们都由衷的说,这位老师专业素养真好,为她的课增色不少,相反有位老师上的《小红帽》,可以说这堂课教学构思、教学设计等待都非常好,但就是教师的范唱能力相对弱了点,让我们都很为她惋惜,如果她能唱的更到位点,我想这堂课就很完美了,可见教师的演唱能力多么的重要。

  2、 弹奏能力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弹好钢琴是课堂的最好帮手,教师只有具备娴熟的弹奏能力,才能组织好课堂,才能引导学生去体验、表现、探索音乐,以往我总觉得我们音乐教师弹琴主要是弹好学生所学的歌曲,这次听课让我大开眼界,海口这位周瑜老师让学生欣赏乐曲,就是由她自己演奏的,以往我们都是音乐带一放,而这位老师就自己弹奏,有时用钢琴,有时用手风琴,我发现效果非常好,学生听的格外认真,因为孩子们能获得直接的音乐感悟,使音乐教学在欣赏层画上得到深化。看到这一幕,我感受非浅。

  3.表演技能

  掌握表演的基本要素,使之为课堂教学服务,同样也是音乐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在教学中教师要能够根据教学内容适当的应用身体、动作、眼神、表情等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海口的陈霞珊老师上的一堂《有趣的声音》,她用自己甜蜜的语音,优美的舞姿带领学生表演,学生是那么的尽兴,一堂生动、活泼、充满互动的课,老师的表演恰当应用起到关键作用。

  三、丰富与音乐相关的文化知识

  所谓文化知识是指教师除了专业知识以外其他方面的文化知识。新课程提倡多元文化理解和课程内容的综合,结合其他学科来扩大学生的视野,发散学生的思维,增加教学信息。作为新时期合格的音乐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文化基础知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教育的成功,国兴有位教师上了一堂《音乐美-喜剧美》首先看这堂课的题目就非常雅,果然整个一堂课充满了诗情画意,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聆听了6、7首乐曲,听每首乐曲前教师都会用美妙的诗句把孩子带到音乐的世界,学生如饥似渴的学唱真是乐开了怀,我们听课的老师也被感染了,都说这位教师的文学功底很不错,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一方面(文学),与音乐相关的还有历史、政治、美术、影视等也是音乐教师能力扩建的重要组成部分,讲到这里我很惭愧,这是我的薄弱点,虽然我每上到公开课都会对每个环节的导语、过渡语仔细斟酌,虚心讨教,但那些大都来自与别人,或者说是借鉴,并不能信手 拈来,就是因为底蕴不足啊。这是我要努力的方向。

  四、发挥音乐教学的组织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主要阵地,教师能否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合理的组织课堂教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能制约学生思维的发展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灵活选用各种先进教学方法,针对音乐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经常变换教学方法,用以吸引学生的好奇心,驱使他们积极探求、形成主动性。本次听课活动中让我记忆深刻有海南二中的《让世界充满爱》,这节课里有一个环节很有特色,就是让学生用手语表达这首歌。海口九小的《有趣的声音》这位老师的语音特别美,很会表扬学生。还有海口27小周愉老师上的《童年像一首歌》这位老师的功底可以说是最好的一个。这次听课我不止有以上的心得还有以下的体会:

  第一,公开课也要有自我

  每一个地市推出的公开课代表着本地市的音乐教育水平,为了上好这一次公开课压力确实很大,所以在课堂上老师好像迷失了自我,完全像一个被别人牵着鼻子走的玩偶,课堂上的偶发事件感到束手无策,只是把事先排练好的程序又演了一遍,缺乏创新和课堂生成。很是乏味。

  第二,公开课到底应该怎么上?

  我觉得在本次的公开课上,有的老师的教学方法呈两极分化,有的过于注重学科综合,有的仍是填鸭式教学法,但也有几节非常成功的课,如欣赏课《喜剧美》、《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综合课《中国功夫》唱歌课《童年像一首歌》等等,不管是老师的自身素质还是关注学生方面都比别的的老师高一个层次。整个课堂环节丝丝相扣,由浅入深,学生在课堂上学的兴趣盎然,听课的老师也听得津津有味,确实使我受益匪浅。

  第三,公开课不是教师风采展示课

  公开课不仅仅是将教师的教学风格展示给别人看,更重要的是给大家提供一个课堂教学研究的范例,传达先进的教学理念探讨科学的教学方法。

  可我们老师过多地关注了自己在课堂上本身风采的展示,而忽略了公开课也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一堂课,是他们生命发展中的一部分,学生本身得到发展,得到成长,而不是来配合老师或者配合别的孩子学习的。

  我们经常考虑如何把课堂展示得有声有色,精彩纷呈。以至于在课堂中,学生的困惑还没有得到解决,学生的思考还不够深入,学生没有得到进步或者发展,教师就因为赶时间而匆匆去进行下一个环,节的学习。在这样的课堂中,更多的是教师如何设想、如何调控、如何操作。而缺少的是学生如何学习,学生是否得到进步,学生学得是否快乐。其实,一堂不完整的公开课并不见得是不成功的课。我觉得,如果你关注了学生,把公开课当做是学生展示个性的舞台,而不是教师展示自己教学风采的地方,能以一个平常的心态对待公开课。那么,这就是一堂有价值的课。

音乐公开课心得体会5

  5月21日,作为二中新教师的我与其他三名跟我同年参加工作的新教师一齐参与了"新苗杯"公开课活动,这个活动事实上就是为了观察和检验我们四人从去年参加工作至今的成长、工作情景。我上的课是音乐欣赏《爵士乐》。为了上好这节公开课,我做了不少准备,课后,经过听课学校领导、教师的讨论和反馈,我了解到我这节课总体上来说还是得到了他们的一致认可的,几个学校领导事后公开或私下分别找我谈了话,对我这节课做出了很多精辟的点评,我也积极主动找一些资深的优秀教师取经,虚心听取他们对我那节课的意见和提议,从中真可谓受益良多。所以,为了让自我今后取得更大的提高,成长更快,我有职责对我这节课做一个总结。

  (一)具体上课情景上:

  优点:我那里想引用一段邓绍球校长的点评:"一组提问,一组游戏,提起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恰当的激励语言,较好的组织形式使学习氛围活跃;降低位子,与学生们平等探讨,师生互动,共同参与,鼓动"创意"、"惊喜"评价,效果很好。"我在那里不是偷懒,只是觉得邓校说得足够全面了,我自我总结反而怕说得不好。

  缺点:优点要发扬,缺点更要注意,加以改正,这样才能更进一步。我认为这节课不足的地方有三点:

  1、开局不佳。课刚开始时由于课件的问题我本人随机应变不够,虽然及时开始上课,没被问题所累,但被影响了心境,有点紧张,没能让学生一开始就投入进来,因为我自我也没能投入。

  2、教态问题。我上课时习惯双手交叉抱于胸前,这是一个常规教姿错误,不雅,显得随意,这个姿态在礼仪学中也是被认为是不礼貌的,仪态很重要,这会影响学生上课的态度。之后的欣赏作品过程中我做桌子的行为系同个缺点,今后要注意。

  3、口误。介绍艺术家时名称前后不够统一有时念:路易斯阿姆斯特朗,后面有念路易斯阿姆斯壮,虽然音译过来问题不打,但不注意会容易引起学生的困惑。

  (二)教学方法上(与上个学期的公开课比较):

  1、"有大舍才有大得"

  我这节课之所以从整体上看是成功的,我的总结是12个字: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展现亮点。俗话说,有舍才有得,一节课就40分钟那么长的时间,你要怎样分配才能让学生到达最大的学习效果。我上个学期也上了节公开课,就在这个问题上犯了错误,我把一个个知识点罗列出来,逐一讲授,可是重点不够突出,让人印象不深。而这节课我克服了这个毛病,备课时搜集的资料很多,但最终经过我的筛选,放弃了很多非重点知识,我的重点是欣赏爵士乐作品《玫瑰人生》,针对这个重点,我在提问和互动上下了功夫,并鼓励学生们学唱主题旋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就是所谓的突出重点。而后八个字中,解决难点是很困难的,否则也不会称之为难点了,我的做法是:把这八个字融合了。把难点通俗化,化难点为上课的亮点。具体做法:我这节课是欣赏《爵士乐》,爵士乐知识的难点在于那变幻莫测,即兴式的节奏,如果我生硬的教他们拍打节奏,既调动不了学生的听课兴趣,也不必须能让他们学会这个节奏。我想到了做游戏,安排做厨房炒菜的无实物练习,并在过程中让学生自我配上适当的声音节奏,这个安排果然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场气氛热烈,学生进取讨论并参与到游戏中来,既在游戏中得到了乐趣,又从中体会到了爵士乐那极富即

  兴性的节奏特点,之后我教他们打了那个专业性较强的切分节奏,学生们也参与度很高,很快就学会了。看似困难的所谓"难点"就是这样被我解决的,并且转化为了这节课的一个"亮点"。

  2、平等、民主的与学生交流。

  记得上个学期我的公开课课题是《通俗音乐》,当时由于刚刚参加工作不久,极力想展现自我的专业实力,在授课时回过头来看,完全把自我摆在一个舞台表演者的主角上,又是说又是唱

  自我的作品,虽然学生们反响热烈,但客观地说,得到的知识并不多。这种"表演式"授课方式只能作为一个现象,偶尔而为之,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不能列入常规上课方案。《爵士乐》这节课我一改之前这种"表演式"的上课模式,常常设计问题与学生交流,并放低姿态,平等、民主的与学生对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并时常鼓励他们。如提问爵士乐乐器的时候,一个女生回答有手风琴,其实答案是不准确的,可是我没有否定她的回答,而是说:"你的回答很有想象力,我想以后爵士乐是有机会加入手风琴这种乐器的。"这样既让她明白了自我的错误,但又从教师处得到鼓励,还得到了同学们的掌声,没有平时上课回答问题错误被当众否定的那种挫折感,反而倍感振奋。又如之后做教唱歌曲时、做游戏时我调动学生兴趣的手段,都不是靠我站在舞台中央表演,而是让他们成为主角,让他们去表演,这样做增强了他们的自信,最重要的是让他们体验,并真切的从中得到一些什么。同样是反响热烈,可是本学期这节课的这种热烈更令我有成就感,更令我开心。

  (三)思想上的总结

  经过这次"新苗杯"公开课的锻炼,我感觉收获了很多,一是亲身去经历,去准备,去体验,二是得到了那么多校领导及资深优秀教师的点评和鼓励,让我懂得了作为一个合格的好教师,必须要注意时刻关注学生的反馈,教师不单单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帮忙者和组织者,既要做理论型的教师,更要做实践型的教师,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会更好的从平日的教学当中进行反思,改正错误,发扬长处,甚至是构成自我独特而富有魅力的教学风格,才能使学生们真正学到知识,掌握知识。我会继续不懈的努力工作,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丰富自我,争取更大的提高。

【音乐公开课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音乐公开课评语08-01

音乐公开课的小结07-07

幸福的家音乐公开课教案11-14

音乐公开课《表情游戏》教学设计12-06

大班音乐公开课尝葡萄教案06-20

小班音乐公开课绿头发教案04-06

大班音乐公开课教案(通用12篇)03-14

中班音乐公开课教案《雪花和雨滴》08-15

小班音乐公开课教案《小星星》08-23

大班音乐公开课秋天多么美教案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