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专题研讨活动总结

时间:2022-11-16 16:24:31 活动总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教研专题研讨活动总结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在自身的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肯定成绩,得到经验,找出差距,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给我们下一阶段的学习和工作生活做指导,让我们抽出时间写写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研专题研讨活动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研专题研讨活动总结

教研专题研讨活动总结1

  这两天一直有件事情困扰心头,全区的心理健康教研组长专题研讨活动20日要在靖江一小举行。作为此次活动的忠实关注着,我参与了某些环节的预设,但在活动结束之前,我真的不知道,这一次的研讨能不能给予我们与会的老师新的思维冲击、带去新的活动收获?组织这样一次大型的活动,真的很不容易,有点担心在所难免。

  上午9点多,因为感冒而有点迷糊的我来到靖江一小,到了活动现场,看见听课席上已经放好了本次活动的素材,而且依据材料封面的颜色分成了四个不同的区块,真好,我们听课的老师很自然地分好了组,我们要落实的课堂观察项目,自然也一一落实到了老师们的身上,这减轻了不少前期人员调配的压力。指定了四位组长,进行了简单的说明,我们进入了听课的环节。

  两位老师,根据“感恩”的主线,分别演绎了《同学,有你真好》、《爸爸妈妈,我爱你们》的不同关注点的研讨课。对于课的呈现,我就不再多说。

  在课的运行过程中,我注意地在观察我们听课老师的举动,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这一次的研讨活动,实实在在地呈现出与以往不一样的状态:每一位听课的老师,都在那里依据自己课堂观察的切入点,细细笔记、认真揣摩。这一次的研讨,在汲取闻堰镇小活动的经验基础上,我们主要从“教师的评价语言、学生的参与度、生成性资源的把握艺术、教师的行走路线|”等维度,对两堂课进行深层次的解剖,期望在这样的深入观察中,明确教师在课堂操作中的细节性亮点和问题,促使教研活动的扎实有效。

  整个教研活动完整的进行下来,我发觉,这样的教学研讨,老师们经历了“幸福的教研”,同时,老师们拥有了“幸福的收获”。这两个“幸福”,不是空洞的说辞,我觉得是源于以下几方面的基点:

  首先,这一次的活动,我们实现了“从投石问路向抛砖引玉”的转变。二月份,我们在闻堰镇小举行的专题研训活动,当时我们也是采用了分系类观察并剖析课堂的研究形式,但当时在我们还是首次介入,大家心中都没有什么底,甚至于对于课堂进行怎么的关注,都有些不太明确,因为,这样的分系列观察课堂,要求更细致,而且在整个过程中,必须丝毫不遗漏,否则拿出的结论就缺乏科学性。由于当时在活动预设中存在太多不清晰的因素,当时每个项目只安排了一位老师进行观察和分析,导致参与活动的教师面,达不到最广泛的程度;但是,在今天的活动中,我们每一位听课的老师,都有具体的观察研究目标,因为有任务,所以我们在听课学习的过程中,更加的深入细致了,我们要在小组内汇报各自的观察结果和个人观点,那么,我们在听课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呈现出了“欣赏+研究”的姿态,这两者的结合,我觉得,是一种质的飞跃,因为从发言的结果来分析,我们完全避免了曾经惯用的“这里好那里好大多都好+适当补充不成熟的个人看法”之类的无关痛痒式的评点,而是在很客观地还原课堂原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家的认识与思考,这不是心血来潮的虚假忽悠,而是依据大家深入的课堂解剖基础上的集体智慧。在这一点上,我们真正走向抛砖引玉的理想研究,因为今天我们所提供的研究的载体,必将对老师们今后的常态教学产生观念上以及操作层面上的影响。当一个教研活动每一个人都有事干了,而且确实有收获了,幸福之感油然而生。

  其次,这一次的活动,我们实现了“从外围关注向微观深入”的转变。在解析这一观点之前,我要强调的是,我并不是否认了原先我们所采用的教学研讨的形式,这么多年来的课堂教学研究,我们从中所获得的收获,大家应该是深切地感受到了。但是教研发展到现在,我们发现多年来不太有多少变革的运作形式,确实也让我们产生了些许的`感觉疲劳,这样势必会让大家更加渴求精品课堂,因为只有精品的课堂大师级别的课堂,才能够触动我们老师的神筋了。但是,接触大师、接触精品的机会能够有多少?我们改变了课堂观察的关注点,因为抛开了许多潜意识里的束缚,让老师们真正意义上地去静心研究一堂课,在深入观察的同时,结合自身的经验进行着积极的思维碰撞,这很明显,这改变了听课者的一个常态,确确实实促使老师们从原先意义上的一个旁观者向着“我也是研讨活动的主体”意识的转变。这样的角色意识的变化,研究活动的整个环节,参与的热情自然就高很多了,因为关注点的侧重不同以及微观深入,我们能够听到来自不同老师的不同声音,绝对避免了“感觉疲劳”弊病的发生。一个能够不断获取鲜活观点的研讨活动,怎么会不幸福?

  当然,在享受这一份幸福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冷静地发现,在这一活动形式下,我们还有许多值得进一步调整的结点。

  首先,分块关注与整体把握,应该找到平衡。我们在尝试了新的教研模式之后,似乎完全丢弃了多年的传统。诚然,这样的分主题的关注剖析,能够使得教研活动更加的深入细微,但是,因为只有分的落实,没有了整体性的把握,使得们在研讨完后对一堂课的完整性把握没有了一个具体的思维。分块关注,在解决某一些的实际问题上,必定会产生神奇的效力,但是,这样的分解,会不会打破我们思维的完整性,所以,我个人觉得,还是要安排一批老师,在听课学习的过程中,从整体上对课进行分析,这样,分合联动的举措落实,也许会产生更加全面的研讨的效应。

  其次,现象剖析与解析建议,应该侧重后者。从两次的研讨中我们不能发现,老师们在进行具体评点时,对于课的原型的解析,相对能够讲得更为细致周到一些,但是,对于这一现象的深层次理性分析,相比前面的观察信息的说明,就要逊色一些。按照理想教研的要求,我们不仅要知其然,更得知其所以然,所以,这就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要学习的真的还有很多很多。

  最后,研讨弱势与困惑项目,力求实现突破。如果说我们这样的课堂教学观察是在为改变教师的教学常态、促进精致课堂的形成上积极服务,那么,随后的集体研讨,是在为我们的教研活动走向精致而探寻新的思维。很显然,就今天的研讨中,针对“课堂的生成与把握”这一研究的项目,成为了本次研讨活动的弱势。连续两次的活动,好像对于这一关注点的观察与解析,怎么都没有能够呈现出一个很理想的状况,无论是生成点的找寻还是生成建议的说明,都成为了一个很难一下子逾越的坎。为此,这就迫使我们听课的老师,能够跳出纯粹是听者的单一思维,与上课的老师以及我们的学生一起感同身受,那样,也许对于生成的把握就更为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了。

教研专题研讨活动总结2

  受课程改革的推动,目前的中学课堂教学正经历着扬弃的激烈冲突,教师们面临众多的教学行为取向,必须作出明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因此,诸如“我们的课究竟该怎么上?”、“什么是一堂好课?”等问题接踵而来。

  影响一节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好课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想要既简单又全面地提出“一节好课的标准”是不现实的。面对这既简单又复杂、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承载着“课改主阵地”任务的课堂教学,从我们教师的实际水平出发,现阶段我们能否抓住几个主要的方面,来实践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我们的思考立足于操作,因而采取如下两种策略:

  1.求简的策略。我们力求阐述几个影响课堂教学的关键因素,而暂时回避一些其他的问题。我们能否从课堂教学的某几个表象来估计课堂教学行为价值?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选择了“学生参与度”、“知识展示度”、“过程有效度”这样三个指标。

  2.求实的策略。我们立足于教师的“最近发展区”,不只是思考我们要做到什么,而更多的是思考我们已经做了什么,还可以做什么。对操作问题的探索,我们目前所采取的方式是:从新课程理念与要求出发,以我们老师自己的理解来设计并实施操作,通过对此项操作的评价与反思,逐步改进我们的操作。

  一.学生的参与程度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操作,就是以“学生的学习为本”。“学生的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中心。课堂教学是不是突出了这个中心,学生的参与程度是一个最显著的评价指标。我们把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分为心理(头脑)行为的参与和肢体行为的参与。心理行为表象是“以什么状态,思考了什么问题”,肢体行为表象是“以什么方式,执行了什么任务”。因此,对“学生的参与程度”,我们考虑了如下四级水平:A.主动提出了有学习价值的问题,灵活地完成了复杂的任务;

  实践者共同探究教师对课程的理解设计并实施操作评价与反思新的.设计与操作B.很有兴趣地展开对关键问题的分析,合理地完成了较复杂的任务;C.“倾听静思”、专注于问题的求解,能变式地完成了较简单的任务;D.认真听讲、关心问题的答案,程式化地完成了简单的任务。

  二.知识的展示程度

  在对待“什么是知识?”的问题上,人们常有一种误解,以为数学知识“只是由抽象的符号所构成的一系列客观数学事实(概念、定理、公式、法则等)”。事实上,数学知识还包括数学思想和方法,“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1996年发布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中,阐述了“大知识观”,把知识分为四类:事实知识(是什么)、原理知识(为什么)、技能知识(怎样做)、人力知识(知识为谁所有)。什么是知识?用皮亚杰的话说,“知识是由主体与环境或思维与客体相互交换而导致的知觉建构,知识不是客体的副本,也不是由主体决定的先验意识”。《课程标准》没有对数学知识作抽象的界定,而只是在“课程目标”中列举了“知识与技能”的具体内容。

  即使是我们把“知识”只狭义地理解为“客观事实”,我们也不能否认知识学习是形成技能、学会思考、解决问题、培养情感与态度的“载体”。我们可以说明这些课程目标的实现,与知识的展示程度有关。我们所说的“知识的展示”是指由师生共同完成的,从知识的外表逐步到知识的本质内涵的一个过程。知识的展示程度越高,附着在展示过程中的教学价值就越大。对“知识的展示程度”,我们考虑如下四级水平:

  A.凸现了知识的本质,形成了思想和方法;

  B.建构了知识的体系,解决了知识“怎么样?”的问题;

  C.诠释了知识的线状,解决了知识“从何而来、用于何处?”的问题;

  D.呈现了知识的点状,解决了知识“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

  三.过程的有效程度

  从“只要结果,不要过程”,到“在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应用过程中学习知识”,再到新课程倡导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课程目标”,过程的重要性在不断提升。“经历过程,获得体验”的关键在于“过程让学生体验到了什么?”这就是过程的有效性问题。从现阶段教学的实际需要来看,我们首先要为学生获得体验而安排经历的过程,解决“有没有过程?”的问题。其次我们要为让学生获得“有价值”的体验而设计经历的过程,解决“有怎样的过程?”问题。对“过程的有效程度”,我们考虑如下四级水平:

  A.体现学生思维特征的、动态生成的过程;

  B.突出教学核心的、具有丰富问题情景的过程;

  C.把握教学关键的、注重变式学习的过程;

  D.积累数学事实的、形式模仿的过程。

  说实话,新课程赋予课堂教学丰富的价值取向。突出上述三个方面的评价不等于否定了课堂教学的多样性,主要是从目前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主要问题出发,先在这三个方面加以推进,待我们在这三个方面做得“成熟”了以后,我们可以再提出其他需要突破的问题作为评价的要素。如此,以我们课堂教学评价的发展来促进课堂教学的发展。其次,以听课的方式对课堂教学作“随堂”评价,不可能用一个完备的评价体系去评价这一节课。我们追求的是一种“简单”的评价操作,尽量从看得见的表象去评价想得到的教学价值,期望这种评价操作能被广大教师所掌握。即使是上述所列的三个方面的评价,操作时仍然有不少“估计”的成份,在理解上仍会有“因人而宜”的差别。因此,我们建议“讨论式”的评价,即两人以上听课后先在这三个方面确定水平等第(如果只有一人听课,可以邀请上课老师参与讨论),再按该级水平的实现情况,给予“5分制”打分(D级对应1~5分、C级对应6~10分、B级对应11~15分、A级对应16~20分。三个方面满分为60分。为习惯起见,可以给40分为底分而成100分制。总等第由总分来确定86~100分对应A级、71~85分对应B级、56~70分对应C级、41~55分对应D级。)。为了使评价对改善课堂教学取促进作用,我们还建议摘录课堂教学的优点与不足。

  我们在实际操作时,还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课在某个局部达到了某一项的较高水平,而在其他地方表现的水平较低。针对这种情况,为了肯定教师的进步,我们在这一项的“级”上按局部的最高水平来确定,即只要课堂上在某个局部出现了高水平的表征,我们就将它作为该节课在这一项上的水平体现。然后,在打“分”时按这种水平在整节课内的普遍程度给不同的分数,以示区别。也就是说,“级”是局部的最高水平的反映,“分”是在级定下后,该级表象的多少的反映。

【教研专题研讨活动总结】相关文章:

教研活动活动总结02-18

教研活动总结07-15

教研的活动总结01-19

教研组教研活动总结11-05

教研室教研活动总结02-12

区域活动教研活动总结03-29

主题教研活动总结09-30

数学教研活动总结09-30

联片教研活动总结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