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观后感15篇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领悟呢?需要写一篇观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现在你是否对观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老师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老师观后感1
《老师你好》里的师德师风《老师您好》是一部颠覆了传统教师电影模式的经典电影,作为教育学课堂上的教学电影,更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了这部电影所要表达的主旨以及老师选择这部电影的用意。《老师您好》主要讲述一位贪得无厌的坏老师如何在一群天真善良的学生群里“改邪归正”的故事:来自汉城的初等学校的金老师一直以来都无心作育英材,只顾收取来自家长们的贿款,结果被派往江原道的一条偏远乡村继续执教。
該小學只有五名穷学生,從他們家長身上,除了水果和蔬菜,金老师撈不到任何的油水,但他還是動了歪念想,并设法尽快回到汉城。在与五个善良淳朴的孩子、他們的家長以及学校管理员等人相处的過程中,他回想起他走過的路,內心渐渐受到触动。片中很多让人捧腹大笑的片段,笑过之后又留下了很多深深的思考。
他让我首先感觉到了一个问题就是作为一名教师的师德师风。影片中金老师贪取钱财贯穿了整部电影,在这部有着诸多教师反面形象的电影里,想必这是引起谈论最多的一点。汉城与乡村无论是生活还是学校条件都是差距甚远,而金老师教学生活的主动意识却直接被他的个人职业利益所决定。五个孩子的单纯善良从与金老师严重的社会风气心理相矛盾到感化了金老师的心灵,也更能体现出教师的师德师风有多么得狼狈不堪。教师在学生心目中,也正是金老师在那五位孩子心中,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源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作为莘莘学子人生可靠的引路人,在不良之风面前不更应该为人师表,做不被世俗腐朽的表率么?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且不说教师职业的其他特性,单就一个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就要求教师应该具备更高、更严格的职业道德素养。
师德素养首先就应该体现在严于律己,古之云: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按照教育规律教书育人,就必须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师的素质。学生时代是世界观、品质、性格形成阶段,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他们的精神世界起着无声无息的作用,就好比一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因此,教师一定要用自己的模范作用,为学生树起前进的旗帜,指明前进的方向,点燃他们心中的火种。教师不仅要有做人的威望,人格的力量,令学生所敬佩,还要以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状况和行为表现,积极地影响教育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片末金老师一语: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保持一颗淳朴善良的心,感悟到的正是,教师以德立教以身示教之理。我将铭记在心。
老师观后感2
这部电影改编自布拉德·科恩的传记小说《叫我第一名》。影片中,患有图雷特综合症嗝嗝老师,带的是全校垫底的9F班学生,所有人都不看好她和这个班级,但她觉得每个孩子身上都有和别人不一样的天赋与特长,都有着独一无二的闪光点。于是她引导学生,其实,恶作剧也需要计划、智慧与远见,打赌的学生计算能力比计算机还快,应该将这样的才能专注在股票市场或者投资银行上,而不是在路边打赌。就这样,嗝嗝老师帮助每一位学生都找到了各自擅长的领域,教导他们别再怨天尤人,放下恐慌,放飞梦想,让梦想与恐惧一起飞翔。在这里,我学到了一种智慧。
当学生自暴自弃,家长无视孩子的教育,家长会上"5杯奶茶和0个家长"的挫败,她依然没有放弃。她一家一家走访,一次一次改变教育方法,一个一个跟学生谈心,一次一次与校长和意见不同的老师谈判,努力为学生博得权益。这让我想起了几年前看过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对于9F班的学生,嗝嗝老师也一个都不曾放弃。在这里,我看到了一种坚持。
这样一个伟大又渺小的人,让我们对她的成长过程产生了好奇,其实她是幸运的,她的妈妈从来都没有想过放弃她,就像成年后的她,也没有放弃过任何一个学生一样。 还有一位在她人生中很重要的人,22年前在一次大会上,她发出了怪异的声音,一位校长把她叫到了台上并和她交流了一番...当大家都认为这位校长要对她进行严厉指责的时候,他却对年幼的嗝嗝老师说道:我的孩子,这里是学校,今天你就教会了我们什么是图雷特综合症,我代表学校向你保证,你在这里会受到同样的教育,就是这样一番话,影响了她的一生。在这里,我感受到了一种爱。
电影放到后半部分,一位女学生对那个犯了错误的男孩子指责道:"她不过是嘴上口吃而已,可是你呢,你的口吃在你心里",我想,其实从那个时候开始,学生们不仅从心里接受了嗝嗝老师,她已经也慢慢成为了学生们心中的灯塔了吧。这大概就是教育的意义,它能让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能让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更能使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普通的老师只会教书,优秀的老师会教你做人,伟大的老师会让你知道师者的真谛,还有一些老师会给我们深深的启迪,开创我们的人生。" 我想,影片中的嗝嗝老师老师就是这样的老师吧!
影片放到故事最后,看到嗝嗝老师当年教的9F班的学生都已长大成为自己理想中的人,我不禁感慨,也许教育的魅力就在于此,它在一代又一代不停地循环着,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老师观后感3
最近,学校给老师们布置了一道作业———观看电影《老师好》,并写一篇观后感。说实话,我本人不爱看电影,更何况是有关老师有关教育的电影,就更提不起兴趣。即便是学校提供电影票、不计请假,也还是没能去影院看成。但我还是在网上了解了一些内容,看了几个片段。现在,就这部电影折枝摘叶地简谈一些个人拙见感受。
电影《老师好》以苗宛秋老师(于谦饰)为核心人物,讲述苗老师与学生们的“斗智斗勇”的故事,再现了八十年代的师生百态及师生间的纯真情感。预告片的配乐时髦动感,办公室跳的disco、推骑着的“二八”自行车、背着军挎包等画面,还原了八十年代的真实生活。主题宣传海报中:“凭什么,就罚我一个”、“有我在,看谁敢捣乱”、“好想念,有你的时光”等金句再现了这些富有个性的学生们与霸道威严的苗老师之间的情感走向,也不禁勾连起作为现今时代的老师的我少时的回忆与感慨。
影片《老师好》体现了三代老师的故事,苗宛秋在他老师的点拨下走上了教书育人的道路,多年后他又以自己的方式不知不觉影响着调皮学生王海。年代不同,但其中师生之间的情感内核却没有改变。老师的望生成才,学生的稚嫩抵抗,老师的求而不得,学生的为其努力、付出、感动、回报,并非刻意去想要得到回报,但是却随之而来,你可以说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也可以说,这才是人本来的样子。这也是那个时代虽没有更多物质回报但却依然执着奉献付出的纯真与高尚,当然,这些也依然被当今有良心的老师们传承并发扬着。
整部电影平淡真实地再现了一个个真实存在的人,从而赋予了电影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力量,好看而不落俗套,走心而有力量。“不是在最好的时光中遇见了你们,而是遇见了你们才给了我这段最好的时光”,不仅是苗老师的心声,同样也是学生们的心声。《老师好》对现实生活中师生情恰如其分的深刻反思与再现,直击人心,它没有去刻意迎合观众,而是用最大的诚意尊重观众。
“老师好”,这三个字,简单、平凡,没有那么多繁文缛节的绚烂与奢华,我每天都会听见学生对我说无数遍,但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觉得它是如此神圣与让我感慨。
“老师好”,这三个字,不仅是学生对老师的一种礼貌和一声问候,更是一个老师付出毕生心血和代价之后赢得的尊重与殊荣。
因为自己是老师,所以对影片里的剧情感同身受,因为自己也是默默耕耘的班主任中的一员,所以触景生情以至于要禁不住的泪流满面!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能忘记老师对我们的悉心教导,不能忘记老师的良苦用心,更不能忘记老师对我们的陪伴成长。不做老师,不会明白老师声嘶力竭背后的期望;不做老师,不会懂得老师严厉要求背后的渴望。
当影片里的插曲《让世界充满爱》和《谁》响起的一刹那,我内心瞬间有一丝过电般颤动……当看到苗老师临走时在黑板上写下“不是在最好的时光中遇见了你们,而是遇见了你们才给了我这段最好的时光”,我禁不住的泪流满面……
老师观后感4
1
强烈推荐去看,被触动到的点很多:
嗝嗝老师去应聘,结果所有的面试官都被她的打嗝吸引了:“你这是怎么回事?你不能停下来吗?”嗝嗝老师给他们解释自己得了妥瑞士综合症。最后,嗝嗝老师被婉拒了,说你这种情况,是不能当老师的。离开时,嗝嗝老师问这些面试官:
“你们从前听说过妥瑞士综合症吗?”
“没有。”
“现在你们有所了解了吗?”
“了解了。”
“既然我能向你们解释清楚什么是妥瑞士综合症,为什么我不能教孩子呢?”
2
嗝嗝老师上班第一天,学生全体唱歌学她打嗝,想把她赶走。让学生们想不到的是,她也加入了他们,跟着一起唱“嗝嗝嗝嗝嗝......”,没有看到期待中老师的尴尬、难堪,学生们吃惊而无聊地停了下来。嗝嗝老师对他们说:“你们现在打嗝,只是这一阵子,你们可以停下来。但我不能,我要打一辈子。”孩子们愣住了.......
那一刻,让我想到了美国心理学老师Elisa教我们的:当有人说你蠢的时候,你可以说:“谢谢你发现了这一点,其实我更蠢呢!”当你内心足够强大,认为自己OK的时候,外界说你不好的时候,你会有些不舒服,但也不会完全掉进去。当你内在的愤怒、羞愧没有被对方激起的时候,对方攻击的力量也就会弱下去......
3
嗝嗝老师让孩子们把各自最恐惧和最讨厌的东西写在一张纸上,然后折成纸飞机:“来,孩子们,把你们的恐惧都放飞。你的生活被卡在写满你恐惧的这一页,但如果能忍受他们,这些现实会成为你飞翔的翅膀。”然后每个学生放飞了自己恐惧的纸飞机。
然后学生的状态发生了本质改变,他们开始努力学习,配合老师完成作业,等等。
两个男生吵架,嗝嗝老师命令自己班的孩子回班级,那个男生对她出言不逊:“你那嗝嗝嗝嗝声真难听.......”事后,同班的女生对那个男生说:“她只是声音在打嗝,而你的心在打嗝.......”
4
孩子们因犯错误被赶出了学校,嗝嗝老师也难过地怀疑:可能自己真得不适合当老师,可能自己真得不会教孩子.......
孩子们找到她,两个犯错的孩子来向她道歉:“那天放飞恐惧飞机时,只有我们两个的飞机是空白的,我害怕你再像其他老师一样离开,我害怕再被你抛弃,我不敢写出我的恐惧。现在,我知道了,你就是我们的北极星,你为我们指引方向,我们需要你........”
嗝嗝老师一直在和爸爸冲突,爸爸说:“作为父亲,自己帮不到孩子,不能治好孩子的打嗝,觉得很挫败,才在你小时候,曾经离开过家......”嗝嗝老师说:“我不需要帮助,我不需要被治疗,你就不能接受,我就是这样子的吗?”
“教育不是一桩优胜劣汰的工程,而应当是依循生命本真的大爱。”嗝嗝老师显然身体力行地做到了这一点。这也是她教育能成功的原因。
老师观后感5
今天,我看了一个非常感人的电影,名字叫做《老师再爱我一次》。这个电影的主人公的名字叫钟少华,小名叫石头。石头是一名父母双亡和爷爷相依为命的孩子。
石头是一个大山里的农村孩子,非常的渴望上学,可是,因为家里并不富裕,根本就没有钱能去上县城里的学校,只能在自己的村子上学。因为石头所在的村子很穷,所以到这个村子任课的老师们没有一个能教的长久。石头非常渴望学习,可自己的爷爷有哮喘病,经常连呼吸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光是买药就是一大比钱,更不要说去省城的学校学习了。
这一天,他发现爷爷的药瓶空了,可却没有钱给爷爷买药,在这种情况下,石头逼不得已把自己家养的一头山羊卖了,想给爷爷买药。赶集了,石头把山羊牵去,却看到了县城里的平阳武术学校在表演并招生,石头一时间看呆了,竟然没有发现自己的山羊跑丢了。没过多久,他看了一眼手上的绳子,绳子还在,可山羊却丢了。石头回家了,爷爷并没有怪他,还说等入秋以后再买一只。
石头一直在想着刚刚的武术,并跟爷爷说出了自己的愿望,省城的学校学费非常高,爷爷想了一夜,最终同意了,这可乐坏了石头。爷爷带着石头去报名,可报名处的戴老师却认为石头资质不好,不同意,并报出了惊天的学费——一年2600元!这么高的学费,石头家承受不起,于是石头爷爷便带着石头回家了。回到家后,石头闷闷不乐,不吃不喝,最后,整个村子里的乡亲们都凑了一点钱想让石头上学。石头找到了校长,校长被石头的悲惨遭遇所同情,在学校召开了一场会议,最终,校长同意了石头的入学请求,并免去了石头的学费。
此后,石头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韧劲,并在肖丽肖教练的静心培养下,战胜了学校中最强的对手,参加了武术大赛,最终为学校赢得了武术大赛的冠军。看到了石头举着金光闪闪的,我真为他高兴。并下定决心要学习他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开心的石头回到了家,想和爷爷一起分享这个喜讯,却得知爷爷已经去世的噩耗。他去爷爷的墓前看爷爷,最终得知了爷爷并不是亲生的,但是他只认自己的爷爷……
电影就这么结束了,看到这,我的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掉,妈妈在旁边也看哭了。电影中那感人的情节一直回荡在我脑海中,让我久久不能平静。这时,我想起了我自己,想起了我的爸爸妈妈,要是我和石头比起来,我比他幸福几百倍几千倍,因为我有爱我的父母。凭良心说,如果我有着和石头一样的遭遇,会不会也像石头这样坚持不懈呢?答案是否定的。所以,我现在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争取每一分每一秒时间,也做一个像石头这样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孩子!
老师观后感6
人生就是一次次幸福的相聚,夹杂着一次次痛苦的别离,我不是在最好的时光遇见了你们,而是遇见了你们,才给了我这段最好的时光。——题记以一句贯穿整部电影的经典台词为开头,电影《老师好》就在我并不怎么提得起兴趣的心情下开演了。这像是一个很传统的故事,一个好老师与一群性格多变的学生从不和到互相成为很重要的人,但它细节描写细腻自然,情感转折合理,矛盾冲突不仅贴合人物性格,又紧致承接了故事情节。我观影的态度也逐渐端正起来,到观影结束的时候才赫然发现我早已陷入剧情,声泪俱下。
我为同学们与苗老师自行车的斗争而发笑,为安静与洛小乙的青春爱情而眼眶发热,为刘昊的疾病心口发酸,却在文明建设卖掉收音机时忍不住滚下数颗泪珠。安静和洛小乙的组合冲突又合理,关婷婷的嫉妒在洛小乙入团时的爆发也既令人心痛也不会让人觉得突兀,而同学们的疏远也使影片更显真实。当同学们开始真正尊敬苗老师,团结一致找自行车,却被刚刚遭受不公的苗老师打击时,我看到苗老师眼中的后悔自责也看到她紧抿的嘴唇和欲言又止时,我的泪再一次控制不住地落下来。
生活中总有太多的无奈,说出去的话,便如泼出去的水,即使已经刺在别人胸口,变成冰凌,也永远无法收回。脑袋的回归,同学们精心排练的健美操,也被气愤的苗老师所打断,但在关婷婷即将开始表演的前一刻,同学们却集体跑出了教室,当我看到他们站在关婷婷的身后,表演着,他们早已排齐的健美操,我的眼睛已因溢满泪花而无法看清屏幕。无冲动,不青春,他们的身影因他们的热血而变得精彩而美丽当大家齐聚苗老师家里时我也没有想到,等待他们的,却是惨烈的悲剧。安静,鼓起勇气,使得苗老师从冤案中脱身,却为此终身残疾,我本为这样惨烈的痛苦而心碎不已时,突然如春花散开般,真正知道了,潇洒二子如何在人生中书写。苗老师,从痛失北大的痛苦中解脱,潇洒地回到了自己的故乡,而安静也不再执着于北大的理想,潇洒地选择了另一种人生。
当早已白发苍苍佝偻着脊背的苗老师出现在安静的书店门口,将沾满血迹的早已陈旧的蝴蝶饰品挂在了门上,我仿佛忽然知道了,当灾难来临,并不是所有人都会选择被迫接受自怨自艾,世界上还有一种人,当灾难来临,即使痛到身体蜷缩,瑟瑟发抖,也终究会抬起头,带着浑身的勇气,潇洒的面对生命的残忍。苦难从来都不是馈赠,真正值得感谢的从来也都不是苦难,而是与苦难中瑟瑟发抖,却仍鼓起勇气,坦然面对生命中各种模样的自己。当我看完整部电影,脑海中却又突然回想起片头的那句话,对啊,是因为遇见了你们,才给了我这段最美好的时光,我也才成为了我最好的模样。
老师观后感7
为了积极响应XXX校党委学工部、党委宣传部的号召,XXX院于20xx年3月9日组织学生观看《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大型纪录片,该纪录片共四集,讲述了80后青年女教师张丽莉,在失控的汽车冲向学生时,一把推开了两个学生,而自己却被车轮碾压,造成全身多处骨折,双腿高位截肢。各同学都为女教师张丽莉所具有的崇高精神而震撼和感动。
张丽莉是我们心中最美丽的教师,她践行了中华民族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彰显了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堪称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范。无论我们将来是成为一名人民教师还是从事其他的行业,张丽莉都是我们心中永远的榜样,作为一名老师,她用实际行动教育了千千万万的人,告诉了我们一个很简单但又非常难做到的做人准则“舍己为人”。张丽莉,一位普通的人民教师,却在她美丽年华之时,用生命和幸福来诠释了这个准则,成为大家心中的楷模。
爱心和责任,是新时代师德精神的灵魂。师爱,是一种高尚之爱、无私之情。张丽莉之所以令人钦佩、让人感动,正在于她在电光石火的一刹那,作出了超乎寻常、不同于一般人的选择——牺牲自己、保护学生。张丽莉的高尚行为,充分体现了人民教师始终以学生为本的无私精神,塑造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诠释了高尚师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张丽莉无愧于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是当代教师的优秀代表。
高尚师德彰显在危急之时,却孕育在教育教学点滴之中。张丽莉对学生像妈妈一样的慈爱,纯洁无私的大美,并不只是闪现在救人的一瞬间。她从不请一天假,从不落一节课,从不放弃一个学生,为了学生健康成长,张丽莉甚至可以舍弃自己的一切。这种在教书育人岗位上平凡坚守、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是关键时刻舍身保护学生的力量源泉。我们相信,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对学生的爱早已深深植入张丽莉的心灵深处。高尚师德,是广大教师长期历练、不断积累的结果。自从走上讲台那一刻起,人民教师就已经担起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会他们做人,还要以自己的责任甚至生命保障学生的安全。张丽莉今年只有28岁,是一名“80后”教师,却在关键时刻承担了比她的年龄沉重得多的担当。张丽莉的高尚行为向世人昭示:中国的年轻一代是值得信赖、堪当重任的一代,中国的年轻教育工作者更是充满希望和有崇高责任感的.一代。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必将在他们的身上不断发扬光大。张丽莉的英雄事迹和引发的社会反响也充分说明:师德是社会良心的重要标志,是社会道德的重要标杆。广大教师只要真正做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就一定能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一座令人景仰的丰碑。张丽莉是我们的好教师、我们的好榜样。作为一名师范大学的学生,我们更应该向张丽莉学习,学习她忠诚于教育事业的坚定信念;学习她临危不惧、舍生忘死、奋不顾身的崇高品德;学习她关爱学生、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师德。
老师观后感8
看片之前,对《老师·好》并不抱什么期待,看完之后,意外觉得挺好。关于师生关系的电影,在此之前看过不少,也大致能猜到它的套路:一个与众不同的老师,试图挑战僵化的教育体制,无论结果成败,他都成功改变了一拨学生的观念和人生轨迹。这些电影往往是为了制造话题吸引观众,却弱化了这类电影原本该有的内涵。相比之下,《老师·好》就很不一样。他不容许女生抹口红、涂指甲,不容许男生抽烟、迟到、顶撞,不容许一切有违应试目标的行为出现,他甚至直接喊出:“从今天开始,这个班只有一个规矩,它姓苗!”看到这一连串情节,原本瘫在座位上的我,立马坐直了。
我意识到,这个老师和我从前看过的都不一样,我很纳闷电影要怎么拍下去。出乎意料的是他也并不是铁板一块,影片也展现了他温情的一面。比如帮身患重病的学生募捐,骑车送学生去医院探病,对后进学生不离不弃,以及无偿为穷困学生补习……可是,他的温情并不泛滥,而是有着一道决绝的边界,那就是不允许任何事威胁到“高考”这件事。
为什么会这样?看到最后,我知晓了答案。
原来在1965年,年轻的苗宛秋曾经考上过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到手后不久,就爆发了,他也因家庭成分不好被取消了入学资格。这是埋藏在他心里多年的一道伤疤,难以痊愈,并随着时间慢慢腐烂,流出烫人的脓水。这伤疤折磨着他,每当看到赶上好时候却不知珍惜的年轻人,就会无比愤恨,伤口也愈发疼痛。最终,在他温厚的另一面,恶魔已悄悄长成,而唤醒恶魔的咒语只有两个字:高考。一提到“高考”,苗宛秋就会不自觉地恶魔上身。那恶魔,正是阴魂,是荒唐的历史在个人心里烙下的羞辱的刺青。于是,苗宛秋的结局,也就不可能像其他影片中的老师一样,用自己的失败证明自己的胜利。他只可能在经历了自身的失败之后,又将这种失败生出的恶果毫不自知地传递给下一代。
因为,一段没有被妥善处理的历史,像瘟疫一样,会自动传播。
因为,一个人的恨意,会催生出报复性的补偿心理,使得恨无法消失的同时,还会滋生出更多的恨。尽管在影片的最后阶段,导演试图用毕业时刻告别的伤感,来消解掉批判的尖锐性和弥漫全片的悲情气氛。可是,还是能明显感觉到,苗宛秋这个人物的一生,已彻底灰败。
至于被不断叨念的金句“我不是在最好的时光遇见你,而是遇见你们我才有了这段最好的时光”,在我看来,更像是一种温情的伪装。那真的是他们最好的时光吗?我深刻地怀疑这一点。不信你看最后,当一切煽情的气氛都已备好,毕业照的位置留下了,同学们站好了,可苗宛秋却选择独自离开。这种离开是带着悔意的,仿佛在说:哪怕那真的是最好的时光,哪怕学生们献上的是最诚挚的道别,我也不配留下。
老师观后感9
有人说,老师是一种信仰,是一种坚持,是用粉笔书写明媚四季的工匠;
有人说,老师是一种情怀,是一种热爱,是青涩年华里最美的引路人;
还有人说,老师就是一份职责,无论鲜花还是荆棘,平坦还是泥泞,都会永远带着爱在路上前行。
《老师好》这部电影犹如岁月凝成的珍珠偶尔放在地上是冰冷的,拿在手里却炙热烫手,那份温度里有你,有我,有他,有记忆串联的每一个故事。
《老师好》是学校青春片中少有的以“老师”为视角展开的故事,讲述了由于谦饰演的老师苗宛秋与学生们的“斗智斗勇”的趣味故事,再现了八十年代的师生百态及纯真情感。整部电影对刻意的戏剧冲突进行了消解,平淡真实地再现了一个个真实存在的人,从而赋予了电影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力量,好看而不俗套,走心而有力量。
《老师好》中于谦饰演的老师苗宛秋戴着一副黑框眼镜,身着朴素的白衬衫,手腕上带着手表,一身复古装扮完整还原了八十年代老师们的形象。在性格上,苗宛秋在课堂上正言厉色,私下却展现了慈祥、和蔼的一面。
《老师好》的整体叙事并没有禁锢在感情层面,而是在剧情上紧紧围绕着师生们日常发生的琐事而展开,影片呈现出的人物也都几乎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典型”,桀骜不驯的洛小乙、人如其名的安静、新潮前卫的关婷婷、大智若愚的脑袋、舞痴兄弟礼貌建设、爱八卦的海燕、奸商耗子……真实的人物刻画让观影现场的不少观众连连赞叹:“我们那时就是这样”。你有过老师吗?我说是真正的老师,前不久,“学术圈的师生关系”在微博等社交媒体上频频被人讨论,什么样的老师才算是好老师?好老师不仅仅要传授文化知识,还应当“育人”,而好老师的教育应随风入夜,潜移默化地留在每个学生的心里。应对如今逐渐淡薄的师生关系,《老师好》逐渐唤起了人们对80年代师生情谊的回忆与渴望。
影片中,苗宛秋爱护学生,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他走遍大街小巷,就是想让洛小乙回来上课;为了让替同学补习的安静不耽误个人复习时间,他晚上免费替同学们补习;在安静面临保送和参加高考的抉择时,他没有代替她做决定,而是告诉她“人生有好多个十字路口,重要的就那么一两条,要选一个最适合你自我的”。苗宛秋无私奉献也最终让学生们感受到了他的一片真情……
最终把电影中的经典台词送给大家:我坚信,青春不会消亡。它只是躲在某片绿荫下慢慢疗伤。岁月凝成一颗珍珠却无法拥有。丢在地上冰凉,握在手里滚烫。我想拥抱它却扑了一个空,它化作一片杂物散落在桌上。泛黄的日记本,气数已尽的铅笔,褪色的发卡,还有一个空空的背囊。那年,铅笔在日记本上写道。真好,我没有去打搅你的暗自芬芳。真好,你也没有戳穿我的刻意坚强。人生,就是一次次幸福的相聚,夹杂着一次次伤感的别离,我不是在最好的时光中遇见了你们。而是遇见了你们,才给了我这段最好的时光。
老师观后感10
电影讲述了苗老师学生送外号苗霸天三班孩子从高一到高三,三年间普通平凡故事。学生高一刚接触苗老师时对他是怕,后来受不了他专制管理,开启了八十年代特有师生大战,大战以苗老师自行车为线索展开,发生了一系列令人捧腹,又感人至深故事。
随着时间推移,交往加深,学生渐渐理解了老师。知道他是当年高考状元,却因时代原因北大失之交臂。在自己语文老师鼓励下,他报考师范,成为一名语文老师,并被分配到县城任教。这些经历,也成了学生们努力动力,三班班长安静就发誓非北大不考。但命运常常不如人愿,安静为了帮因给学生补课被停职苗老师说情,归途中出车祸,没法参加当年高考,之后连续两年去考,也没考好。
如果用一两个关键词概括观影人表现,大概是笑泪比较合适。整部影片充满了喜剧色彩,苗老师严厉学生间斗智斗勇,学生捉弄报复老师等情节都是以诙谐幽默搞笑方式呈现。因此,观影现场爆发出阵阵笑声。笑声结束,时不时又会传来抽泣声。是,是影片中师生情同学情深深感动着我们。同时,虽严厉但心中有爱,为学生着想,正直苗老师受到不公正处罚,也引人深思,他在学生毕业之际选择离开叫人不解。
能达到这样效果,得益于导演艺术上亦庄亦谐庄谐并用处理。这是一个相对严肃主题,但是编剧导演并没有将其处理得特别高大上,也没有弄得如《全城高考》般沉重,更没有《青春派》那样搞笑。
这部影片选材校园生活,关注师生关系,思考什么样老师是老师。高三毕业之际,苗老师悄然离开,应该是当下对那个年代教师一种反思。他究竟算不算是个教师?算吗,似乎不对,他将当年自己没实现梦想强加到学生头上,逼着学生去实现。可这难道又错了吗?他爱学生,为班里长脑瘤学生捐了一个月工资,到处找回混混队伍中男一号。他悲伤着学生悲伤,快乐着学生快乐,时时督促学生争分夺秒学习。这样老师难道不吗?可他没有私心吗?当然有,学生好成绩能给他好声誉。但他不收补课费,免费给学生补课,又说明了什么?
这些只能说明,这部影片中苗老师是立体多元复杂。现实中老师又何尝不是如此。影片结尾,三十年后,白发苍苍颤巍巍苗老师拄着拐杖去看截肢安静,也许是发现了把自己意志强加给学生,那是不合理。他当年离开是反思,三十年后看望是愧疚,是忏悔!
身为老师,影片中许多镜头在我育人历程中也真实出现过,我学生间也发生过“自行车”故事,我也有过如苗霸天般强势专制,也凭借一己之力努力为贫困生拉资助,也学生上演过聚聚散散故事。这些,不是一两个词,就可以平面化概括。
影片是首尾呼应。以“每个人人生都因相聚而幸福,当然也有离别痛苦。。。”大意如此,记不准了开头结尾。
最让我感动之处,是片尾将所有参演人员名字都打出了,包括没有一句台词演员。这应该是对每一个劳动者尊重。
老师观后感11
我不是在最好的时光遇见了你们,而是遇见了你们,才有了我这段最好的时光。——题记
如果时光潜入海底,那么唯有记忆,可以将其捞上岸。时光匆匆,岁月流逝,忆起往昔,一切都似乎发生在昨天。
《老师好》这部电影中的苗老师在一些学生眼中是刻板的,迂腐的,只唯成绩论人的老师。可是他在我眼中却是不放弃每一个人,逐一调教的好老师。
是啊,青春时光转眼即逝,总有那么几个老师会是你终生的启蒙人,总有那么几个伙伴会成为你一生的陪伴,总有那么几个人会是你一辈子的依靠。
看完这个电影后,我深受感动,我不禁想到三年前那个懵懂的女孩。那年毕业,我们与老师欢聚一堂,那一刻,我们不再是师生,而是朋友。我们向着下一个阶段出发,逐渐前往自己的梦想根据地。而我们的老师也是我们到达成功彼岸的引路人。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幸福,悲伤,经历分分合合,也许就印证了那句“人生就是一次次幸福的相聚,夹杂着一次次伤感的别离。”
我们都是一颗颗稚嫩的幼苗,在长成参天大树的路上前行着,而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就是我们最好的引路人,他们在我们前行的道路上,点燃了一盏盏明灯;他们在我们遇到困惑时,为我们指点迷津。
也许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听到老师说:“看我干嘛?我脸上有字吗?看书!”“你们真是我带过的最差的班级!”可是当我们看完这部电影后,老师说的这些话,似乎都变的温柔起来。老师为了我们的学业不辞辛苦,而这些话也激励着我们更加积极向上,正恰是因为这些话,让我们的心灵也得到了一丝慰藉,努力向着自己梦想的方向前进,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
我们与老师的相聚,也是一种缘分,在我们这段最好的时光里,经历了很多,也珍藏了很多。也许长大后,你们会发现,我们的青春时光多么美丽啊!青春易逝,那我们就应该抓住时间的尾巴,度过我们那段最美好的时光。
我坚信,青春不会消亡。它只是躲在某片绿荫下慢慢疗伤。岁月凝成一颗珍珠却无法拥有,丢在地上冰凉,握在手里滚烫,我想拥抱它却扑了一个空,它化作一片杂物散落在桌上。
泛黄的日记本,气数已尽的铅笔,褪色的发卡,还有一个空空的背囊。那年,铅笔在日记本上写道:真好,我没有去打扰你的暗自芬芳;真好,你也没有戳穿我的刻意坚强。
人生如此短暂,三年时光也转瞬即逝,我们与老师同学相处的时光开始倒计时,又一次别离将要到来,我们应该珍惜这美好的时光。
流年如水易逝,可我坚信,青春不会消逝,每一刻都是我们最好的时光,我们应该不负韶华,携着那最初的理想,勇敢去追梦吧!
人生,就是一次次幸福的相聚,夹杂着一次次伤感的别离。我不是在最好的时光遇见了你们,而是遇见了你们,才有了我这段最好的时光。
老师观后感12
他叫孙克会,是河南省汝阳县王坪乡孤石村小学的一名教师,十三岁时砍柴不慎摔断左踝骨,因救治不及时被截肢。但他并没有放弃希望,在姐姐的帮助下,读完了小学、初中、高中,1976年来到孤石村小学任教,成为了一位架着拐杖执教的肢残老师。一干,就是36年,如今,他54岁了,36年来,孙克会一直为山村教育默默奉献着,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其中,560人从孤石学校走出大山,10多名学生考上了大学。
这是中央一套《身边的感动》节目中,向大家介绍的一位伟大的老师。
“残疾”,这个词语,似乎是那么可怕,那么难以想象。而十三岁上山砍柴时,孙克会就摔断了左踝骨,耽误了救治的最佳时机,导致左腿被高位截肢。可他,却并没有放弃希望,一直用拐杖支撑着自己,家庭贫困、行动不方便并没有击垮他,他选择坚持读完小学、初中、高中。29岁结婚,妻子患上重病,儿子又患上进行性肌肉营养不良……可孙克会始终没有向命运低头。他时时刻刻耕耘在教育的百花园里,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滋养着山区小学一个个可爱的孩子们——36年。36年,这是一个多么漫长的时间,数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是多么不容易。“身残志坚”、“自强不息”……这些词语,都充分在他身上展现。面对这么大的困难,孙克会都没有放弃,我们怎么能被生活中的一点点小挫折打败?谁的生活没有困难和挫折,谁的生活一帆风顺?我们不能害怕,要勇敢的面对一切挫折,敢于向挫折挑战,做生活中的强者!
无论寒冬酷暑,无论雪天雨天,孙克会的身影总是第一个出现在孤石村小学——风雨无阻。我们也许想象不到,这样一个行动不太方便的人,会在雨雪天摔多少次跤、翻多少次车……36年,却从没缺过一节课。我们可以想象,他拄着拐杖护送孩子们过桥的身影;我们可以想象,他在崎岖的山路上拄着拐杖去家访的身影;我们可以想象,看到孩子们中暑,他去采草药给大家熬凉茶的身影……这是一个怎样伟大的老师!
“这里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要带着感情回报这块家乡的热土。”这是孙克会最常说的一句话,正是这句话,让他坚持在山乡小学的工作岗位上,36年——无怨无悔。我们都难以想象,为了孩子们能成才,孙克会——这位肢残教师,他究竟付出了多少努力。
孙克会的事迹是平凡的,但平凡中却孕育着伟大。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孙克会就是这样一个既平凡,又爱岗敬业、自强不息的人。
后记:这是老师让我们写的一篇征文,希望大家多多指教,谢谢~
老师观后感13
《我的嗝嗝老师》是一部谈教育的印度电影,教育这个题材,好像蛮硬的?但电影用轻松幽默又带着温馨的方式,从一个自己有无法控制的抽蓄问题的老师带一个放牛班,来让观众对“教”与“学”有不同的感受。说到印度的教育电影,就会想到《三个傻瓜》,《我的嗝嗝老师》虽然没有到那么感人,但还是兼顾商业性跟很好的讯息,蛮容易消化,看完也可以带走一些想法。
这种要让人“改变”的故事,就看过程是否有说服力了,片中不只是老师改变了不想念书的学生,改变的还有老师教学的方式,学校对于老师及学生的看法等等。蛮不错的一点就是这些改变并不是发生一件事就完成了。很现实的,有些事情的确会在当下打动我们,让我们“想要”改变,可是回到生活中,改变的过程遇到挫折,当初让我们不想改变的那些环境或个人因素还在,几次之后我们很容易又会觉得不可能改变的,于是又回到原状了,而《我的嗝嗝老师》有去谈这一块,所以让它更能说服观众。
当然,剧情有比较戏剧化的设计跟时间上的巧合,但也因为这样所以还蛮能吸引一般大众,如果要把讯息传递出去,我倒觉得这样没什么不好。而且片中的大人小孩选角都不错,感情流露都蛮真挚,不会有做戏的感觉,角色特色鲜明,虽然人物蛮多的,但不重要的都还可以分辨出来,连年轻演员也可以把内心的感受表现的不错,把故事想传达的讯息带出来。
所以想传达的讯息到底是什么?其实还蛮多的。女主角本身就会受到异样眼光,她跟大家不同,但只是她的不同比较外显而已,其他人就比她“正常”吗,我们为什么要觉得人一定要怎样呢?同样这些放牛班的学生也是因为贫穷背景而受到其他学生排挤,甚至被老师排斥,越是用叛逆的方式反抗,越是被讨厌,形成恶性循环。
除了点出问题以外,《我的嗝嗝老师》也有解决方案,老师用更生活化的方式把大家已经知道的事跟课本上的内容连结,且把不同学科融合,因为在真实世界上问题本来就不是一种学科可以解决的感觉。而且不只是学科而已,老师教得再好,如果学生没有意愿,也不会去学习。所以帮助他们看到学习的意义,可以选择怪罪环境,怨天尤人;也可以选择接受环境,去做自己能做的。除了学科上有好的教学方法,也要在心态的引导上配合,才会有效果。
还有,《我的嗝嗝老师》最后还更进一步点出,并不是当了老师之后就不用再学习了,教人只是把自己所知道的传授出去,但并不表示自己已经完美。这点也很值得已经“定型”的大人们思考,自己有多少年没有改变了?没有再吸收新知了?没有再成长了?不见得是指学术上,待人处事上、生活态度上等等也都包括在其中。
以上只是列出一些,《我的嗝嗝老师》有不少很正面也很实用的讯息,透过轻松甚至有些感动的方式呈现出来,不是对观众说教,而是让观众自己去感受,进而接受。这部电影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教育示范。
老师观后感14
20xx最美教师他们或许没有姣好的面容,没有高挑的身材,没有殷实的家底,但他们身怀爱与责任,因为爱,因为责任,所以无论他们是在孤独还是贫寒,但他们仍孜孜不倦地教导着孩子们,让孩子饱受知识的雨露。
责任
——观看《20xx最美教师》有感岳少春20xx.9.25他们的事迹却告诉我们什么叫“老师”!老师生命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圆自己的的一个梦。中华文明五千年的传承,是在一辈辈师者先贤的无私奉献中完成的。他们所拥有的或许是孤独,是贫寒,是挣扎的一生,可是他们没有忘记自己肩膀上的重任——传播思想知识,改变孩子命运。他们的行为不为自己的得失,只为爱与责任的延绵不息。
事迹中的每一位教师在很真实的诠释着他们对学生的大爱。秉持着“不抛弃、不放弃”“让每一位学生学有所成”信念的杜成露老师;让‘一个也不能少’成为一生践行诺言的王晓梅老师;学堂在线慕课名师、雨课堂智慧教学先行者、清华大学的冯务中老师;秉持着先进的教育理念,率先提出了“蓝金领”概念的张赛芬老师??。观看中,一次次跟随寻找最美答案的脚步,让我触动流泪的镜头有很多很多,感动,崇拜!他们的事迹刻骨铭心,可歌可泣。
爱
从最美教师的事迹中,我感受到一种浓冽的爱在荡漾。正是这赤子般的爱,让他们选择了留下与坚守,不为其他诱惑所动。我们常说,这是一种大爱与大我,超越了个人的利益与价值,展现的是一种崇高境界和操守。然而,从这些最美教师的质朴和恬淡中,这种大爱与大我,我觉得我还没做到,但他们却几十年如一日的做着,像我们每天所见的空气和水一样平常。或许令人一时不解的是,为什么这种大爱在城市的喧嚣中常常少见,却会如此慷慨地在这些平凡的老师身上绽放?从这些教师的故事中,我们懂得了原来他们只是放下了自己。正是这种放下,让他们摆脱了个人名利的束缚,而是循着人的基本情感需要出发,自然而然地打通了小爱与大爱、小我与大我之间貌似难以跨越的鸿沟。因而,他们一面给予着爱,一面又受爱的滋养。正是在这爱的给予与滋养中,他们实现了一种自我价值,获得了爱的温暖,成就了他们的“最美”。
人生短短数十载,可以有许多种度过的方式。他们选择了一条艰难的路,可就是这条路,照亮了许许多多孩子们的路。
在我们抱怨学习环境不好的时候,抱怨学习工作太累的时候,我们应该意识到在世界的另外一个角落,还有这样一处恶劣的工作环境存在,这样一些感人至深的故事发生,还有这样一群奉献自我的人存在。
他们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惊天动地,但他们用淡泊名利、执着坚守、甘于奉献的精神品格和高尚情操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伟大教师的形象,也是对最美教师最好的诠释。什么是最美?那就是用爱与责任谱写自己的人生,活的有价值,这就是最美。用行动坚持,用时间见证,就是最美。
老师观后感15
近年来,印度影片在国内的热度持续不断,不论是之前的《摔跤吧!爸爸》还是去年的《神秘巨星》,均取得了不俗的票房。而且印度片还有一大特点——励志!
前不久,我便第一次在电影院看了印度片——《嗝嗝老师》。
该片讲述了患有图雷特综合症的女老师奈娜·玛瑟带领全校垫底的9F班学生逆风翻盘的励志故事。
奈娜·玛瑟从小患有图雷特综合症,会发出类似打嗝的怪声。她不仅从小受到同学的嘲笑,读书时还被12所学校拒之门外。最终,一位校长的一句“我们会像对待其他学生一样对待你”让奈娜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平等待遇,同时也在心中种下当一名好教师的梦想。
9F班的14名贫困生原本在免费的公立学校上学,但因为土地租用等一些政府与学校之间的合作关系,圣蒂克学校才接收了这批贫困生。然而,迎接他们的却是歧视与排斥,那些中上层阶级的学生完全不接纳他们,老师们也心怀偏见,将他们编为9F班。所以这14个贫困生才会自暴自弃,抽烟、打牌、上课捉弄老师,于是接连气走了7位老师。
奈娜·玛瑟经过无数次面试失败后,终于找到理想的工作——收到来自母校圣蒂克学校的聘用通知,成为了一名中学老师。然而等待着她的却是全校最难搞、成绩最差的9F班。
印度电影的精华就在于,故事简单到你闭着眼都可以想到会有一个什么样的结局。《嗝嗝老师》就是讲了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梦想成为一名老师的女主人公奈娜患有抽动秽语综合症,面对无数次的面试失败,最终还是如愿当上了老师,并想到的是,现实比自身的缺陷还要可怕,然而,面对一切恶作剧和挑衅,她还是选择了义无反顾的坚持,最终,不仅赢得了胜利,也赢得了尊重。从教一生,桃李满天下。
印度电影就是这样,关注社会问题,把问题放大,同时也能给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方式。《嗝嗝老师》中关注了教育问题、印度社会等级问题、疾病问题,影片的核心还是教育问题,正确引导孩子学习,因材施教是影片提出的解决方法。贫民窟的孩子就要一辈子混迹于贫民窟吗?那么还要教育做什么?奈娜老师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即使是最顽劣的孩子她也耐心教育,这样的老师,是很稀少的,但不是没有。
影片中有这样一句话:“没有差学生,只有差老师!” 这是《嗝嗝老师》最令人震撼的一句台词,也是给予观众最真诚的表达。
《嗝嗝老师》有欢笑也有感动,同时还能带来思考,或许还能让老师和学生都获得一些启发。如果教育和接受教育,是所有人应该面对的问题。老师有更好的教育方法,学生有更积极的态度,都能够让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
【老师观后感】相关文章:
老师观后感11-05
《老师》观后感11-14
《无手老师》的观后感06-16
《老师·好》观后感10-04
无手老师观后感05-31
感恩老师观后感12-18
《无手老师》观后感02-22
老师电影观后感11-05
老师·好观后感11-04
《嗝嗝老师》的观后感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