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

《盗梦空间》观后感

时间:2022-11-08 18:58:28 观后感 我要投稿

《盗梦空间》观后感7篇

  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观后感。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盗梦空间》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盗梦空间》观后感7篇

《盗梦空间》观后感1

  盗梦空间剧情概要:柯布和妻子梅尔有能力创造梦境,两人可以共同生活在梦境里。但梅尔把梦境当成了现实,愿意一直生活梦境里。柯布却开始厌倦了梦境,想法让妻子与他一起回到现实,于是在她的意识植入了“现在是在梦境中”的思想。她妻子终于和他一起通过在梦境中卧轨自SHA而回到了现实。但悲剧是妻子回到现实之后意识里还保留着“现在是在梦境中”的思想,她执意要继续回到现实,于是要柯布陪她一起继续自杀。柯布妻子死了,但柯布认为当前生活就是现实,没有选择死。梅尔死后,柯布被当成了杀人犯被通缉,于是出境逃离。在境外帮其它公司用“盗梦”的技能获取商业机密。一次盗梦失败,柯布被迫协助一家公司去搞垮另一家公司,通过在梦中植入意识的方式让那家公司的继承人做出解散公司的决定……

  盗梦空间的宣传铺天盖地,关于梦的解释和传说目前为止科学界也没能给出一个很好的解释吧。

  现实中的梦肯定是一个人现实想法的一个真实映照,或者说是对潜意识的一种放大,就像剧情。我们在一个潜意识的框架里增删了很多东西,在梦境里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一流的导演,(励志名言)只是现实中的我们并不能像电影中的那样用植入想法的方式来控制剧情的发展,梦境中遇到危险后我们的身体就会发出危险信号,为了不让我们高速运转的大脑崩溃而让我们醒来,按照电影中说的,醒来就是穿越,醒来意味着梦境中的死亡。

  因为在梦境中只有死亡才穿越的更彻底,当然还有其他的穿越方式,另一种就是靠外界的力量,让我们现实中的身体剧烈的震动,而形成穿越!

  我想说的就是这个震动!

  说到震动,我要说我们几乎每个人都穿越过。我们每个人几乎都有趴在桌子上睡觉的经历,或者说是小憩,但就在那小憩的几分钟里我们就完成了一个梦境,我们算不算是造梦师呢?

  我们总会在快醒的时候突然间梦到很危险的事情,比方说梦到下楼梯突然一下踩空身体急速下坠,我们就会突然间醒来。醒来的瞬间身体剧烈的震动,桌子都快被我们晃散架了,我们也完成了穿越,一次成功的穿越!

  现实中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我们经过一个地方或者看到某个人、某个事物突然间感觉这个场景很熟悉、简直就像昨天发生在眼前的事情,一幕一幕都是那样的清晰,感觉像做梦,好像我们曾经给自己植入过一个场景一样,像极了从现实穿越到了梦境中。

  导演或许就是抓住了现实中的一些细节,放大后放到了梦境中,放到了电影当中,给了我们神奇的观影效果,让我们深思现实中的梦!

  看了电影后突然间就会想:迷方向感觉就像做梦一般,现实中的迷方向会不会是另外的一种穿越方式呢?迷方向是我们在同一个时间潜意识觉得到了不同的地方。好像是我们给我们自己植入了一个思想,我们以为我们自己在另一个地方,所有的东西都变换了位置,唯一没有变的就是东西本身,当然没有变的还有方向。

  电影中的主线唯一没有变的就是一个字“爱”。

  对妻子的爱,对子女的爱。对妻子的爱最终却因为妻子的迷失而害了妻子,当主人公醒悟之后,对之女的爱让他回到了现实,因为在很多次穿越之后他终于在结尾的时候看到了孩子永远背着自己的童真笑脸。

  电影终归有他的启迪意义,这部电影的意义也许就是要告诉我们,梦境总归是梦境,我们不能把现实中的许多不好的或者是我们不敢面对的东西永远的囚禁在梦境当中。

  现在网游穿越火线很火爆,看过电影后突然间发现我们能穿越的不只有火线,还有梦境!

《盗梦空间》观后感2

  克里斯托弗·诺兰,一个被誉为“当今好莱坞最具王者气质的天才级导演”,在短短十二年间创造了六部电影的神话。他的片子看得不多,因为太辛苦。情节扑朔、逻辑复杂、主调阴暗,让人连喘息都紧张局促。

  今年,诺兰又拍了一部堪称好莱坞最难懂的电影———《盗梦空间》。一如既往的精密纷繁,诡异怪诞,难以理解。诺兰用钢筋水泥浇铸成迷宫,虚幻与现实,梦境和回忆,阴谋与爱情,迷失或挣扎……阴晴变幻,盘根错节,相互胶着。在你以为总算清醒时,仍深陷其中,甚至滑入更深一层的梦境。

  其实,电影的情节大纲并不复杂,剥去层层外衣,我们可以清楚地拎出它的母题———回归。以穿越梦境窃取潜意识商业机密为生的大盗柯布被政府以谋杀妻子的罪名通缉,一心想与孩子团聚的他积极寻找回家之路,因此接下日本富商齐藤提出的意识植入的艰巨任务,带着自己的盗梦团队踏入了一个没有回头路的深沉梦境。

  如此简单的一个故事,却被天才导演诺兰讲述得复杂无比又扣人心弦。他娴熟地运用叙事技巧,把原本平铺直叙的故事揉成一团,翻来倒去,在不同的时空穿梭跳跃,让你云里雾里地跟随故事一路发展。

  这个有着缜密逻辑结构的重叠梦境究竟有几层?在这里我们不去细究也细究不了,不如放弃思考,单纯享受影片给我们带来的愉悦心情。作为一部好莱坞商业大片,《盗梦空间》叙事非常流畅,节奏感极好,画面构图也足够宏大震撼:巨大而空旷的水泥钢筋城市、迷宫般永远看不到尽头的回廊、行色匆匆擦肩而过的阴郁冷漠的人群;巴黎街头纸片般纷飞的爆炸、摩天大楼诡异地轰然倒塌,车辆在空中怪谲地逆行;柯布与妻子构筑的鳞次栉比的梦幻世界,在转瞬间层层坍塌倾入大海,宛若世界末日;酒店走廊全方位360度来回旋转,亚瑟与意识防护者在失重的空间翻滚搏斗,有如黑色海藻般缠绕蜿蜒……诺兰以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向我们呈现极具震撼力的视觉效果。

  某位著名影评人在微博上说,影片出完字幕后,会响起陀螺倒下的声音。很多人信了,于是在剧终时不肯离场,执着于所谓的“终极音效”。结果没有人听到。其实我们不必如此纠结。这个世界很混沌,梦境能够欺骗我们,只因它比残酷的现实更加温暖。结尾处柯布在机场取行李的时候,一脸茫然无措的表情———所有的惊心动魄都恍若隔世。对于曾经沧海的人来说,回归平淡才是最美妙的人生。当柯布最终看到孩子可爱的笑脸,与孩子流泪相拥的时候,梦境还是现实,又有什么关系呢?

  《盗梦空间》很好看,但它真正的魅力在于无论梦境或现实多么凶险,都会有些温暖让你感动。明知妻子已经逝世,柯布却在潜意识中竭力模糊现实与梦境的界线。辗转万千风景,有些伤痛是无法泯灭的,有些记忆是无法消褪的,有些人是无法释怀的。因此电影中不时穿插闪回温馨浪漫的过往,柯布时常莫名涌现的痛苦幻觉,他内心所有的郁结始于爱情也终于爱情。他们手牵手,走过熟悉的街道、沙滩,走在专属于两人的记忆时空里,一起从花样年华走到垂暮之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大抵如此。它与人类生死存亡的宏伟命题无关,只关乎个人的小迷失、小情爱与小幸福。

  走不出梦境,回不到现实,爱要多深才能足够,心有多痛你不会懂。所有的悲怆、愧疚和深情,细若游丝却震撼无比,如剑一般直达内心,让人感动唏嘘。推开岁月的门,许多年华渐次搁浅,很多时光流离失所。有种真爱,超越时空,无始无终的永恒,名叫至死不渝。

《盗梦空间》观后感3

  如果仅仅从电影故事叙述的角度、情节的环环相扣、以及故事主角情感的挣扎等方面来说,这部电影是成功的。至少让你觉得对着诺大的银幕140分钟不走神这本身就是一件比较难得的事情了。

  但是如果从普通的观映者来看,我想有一半观看的人可能搞不懂影片的意思,除非你对此电影的相关知识做了事前的研究,当然这并不妨碍看这部电影的乐趣。所以我不看好他在中国市场能有多大的业绩。

  下面,就以我的角度来‘观看’这个电影吧:

  首先,关键词:潜意识,这是个始终贯串在电影中的关键词语,因为主角的感情线始终是围绕这个的,影片中他再各个梦境中都会意外的见到他妻子,其实就是主角潜意识的体现,用一句话来形容他的潜意识就是:意外出现,顽固而又不可抗拒。同时,潜意识在梦境中会有很大的防御性,这就是为什么影片中他们在进入越来越深的梦境中受到的武装抵抗的力量越大的原因。

  第二,穿越,在第一层梦境的设计中,只是通过简单的死亡从梦境中苏醒来,但是当在深入到下一层或更深的梦境时,就是越接近潜意识的深层就越让人难以分辨梦境和现实,所以死亡这个方法不在适用,只能用穿越来同步实现,所谓的‘穿越’在影片中的体现就是‘坠落’。(这就是通常人在做梦时体会到的`梦中的坠落,是代表转换另外一个梦的体现)

  第三,时间,因为是深入到梦中梦的问题,所以在时间上就存在着相对论,影片在叙述,就是现实中的一天是第一梦境中的一周,是第二梦境中的6个月,是第三梦境中的10年。这样你就可以理解最后三个梦境场面交替出现时保持清醒的思维了。(第一梦境中他们在车上遇到袭击,在车从大桥上跌落到水面的过程中这短短的几秒,在第二梦境中就给到组员‘阿色’几分钟的时间,和第三梦境中他们在雪山行动的一小时。)

  第四,同步,因为时间的相对论,所以在同步上依然遵守规则,在影片中有段‘阿色’在酒店走廊里面的失重状态的打斗场景,这是影片中比较经典的设计之一,它就是遵守同步的原则,因为这时在上一层梦境中,他们都是在车中从桥上坠落,反映到第二层梦中就是‘失重’状态。同时,同步也体现在他们在每层梦境中都要留守一个人看守,比如第一层中的司机(药剂师),第二层中失重打斗的‘阿色’,因为这样,大家才可以在收到音乐信号后从不同梦境中实现同步穿越。

  第五,陀螺,这是个很强烈的符号,主角经常在梦境中行走,就会产生幻觉,所以就必须有个对象来判断,他的对象就是陀螺,在梦境中陀螺是不会停止的。

  影片的最后有个特写,就是桌子上旋转的陀螺,虽然他成功和孩子团聚了,但是镜头没有说那个陀螺停止了没有,这仍然可能是个梦!(典型的好莱坞剧本的开放式的结局,好比‘阿凡达’最后睁开了眼睛,为拍续集准备!)

  第六,感情,感情的穿插使得这影片故事的叙述更人性话了,主角一直纠缠在自己负罪感的潜意识里,是他变向的造成妻子的自杀和自己的流亡,所以他需要救赎,这也是梦境中他妻子总是无意出现破坏计划,这是他潜意识里的负罪感的体现。影片不断穿插的温馨记忆也表达了这些。

  第七,幽默,基本上你理解了上述六个词语,看懂这电影是绝对没问题了,如果再能理解语言的幽默感就容易使得你享受电影的乐趣,那就是导演带来的小共鸣。比如:‘伪装者’在梦境中把‘皮克叔叔’认错时,他说:‘不好意思,我把你当成我的一个朋友了’时,‘皮克’的回答就很幽默,他说:我想你的那个朋友一定很帅!呵呵!

《盗梦空间》观后感4

  只有到达这种“失神顏真赤苦悶”般搜肠刮肚思索的境地,你才能够说你是真正地融入了《盗梦空间》的世界;相信我,只要你还有一点点好奇心,你都会不由自主地一头栽进去的,问题是你会在什么时候选取放下——或者说——“懂得”放下。

  因为,对于电影的全面欣赏,要求我们既能“融进去”,还能“跳出来”,适当的“难得糊涂”是值得鼓励的。况且,如果诺兰仅仅是满足于设置迷宫来困住观众,那本片还是脱不了机巧的嫌疑,电影也会显得过于注重形式与结构而缺乏丰满的感觉。《盗梦空间》在情节细节上带给的,的确是个能够令人沉迷的结构;但正因为如此,它也相当于故意设置了一种全盘把握的障碍:它让你执着于将巅峰的“99”变成完满的“100”,不少影迷将超多的精力花在对结尾的完美解释上,以为是在追寻某个经常“雄躯巨震”的老师所提的“逝去的一”;其实,过分执着,也可能因为那个“一”而变得“一叶障目”。所谓“逝去的一”的终极奥义,就在“逝去”二字:你得感悟到“有所失才能有所得”——正因为留有“1”这个口子,才有无限想象空间;这种创造无限想象空间的思维本身,才是那“逝去的一”。

  按照这种思路,在适当的时候,不妨跳出诺兰构造的电影资料,将电影作为一个整体来看,你会体会到诺兰以往没有表现出来、或者没有表现如此充分的元素——情感。更为关键的是,他让你无论怎样构建自我对剧情逻辑的解释,都会发现无法绕开感情这个核心。大致说来,片中有三种爱,一种奠定了整个过程的经验前提(没有这个,“种梦行动”之多重梦境的设定就无法完成,同时过程也不会变的如此复杂与紧张),另一种则是促成种梦行动得以发生的动机,还有一种,则是完成行动所能利用的最佳心理逻辑;单单是看似作为利用道具展现第三种情感,其曲折与细腻的程度,也令人既拍案叫绝又心有戚戚焉。

  而且,当你发现绕来绕去,始终都得绕回男主角的内心隐痛时,你也会逐渐体会到片中的他为什么无法释怀的心境,这时候,你才会意识到,电影在剧情结构上的超复杂细致设定,还不止是让电影显得很吸引人这么肤浅,而是在创造一种与表现资料“同质化”的体验:你能够解不开纷繁复杂的线索,但你会更加认同影片的情感主线;在适当的时候,你或者因为找到了自圆其说的解释而释然;或者因为领悟到所有这一切都但是是因为那段难舍的爱而感动,至于这种爱引起的是怎样的行动过程,对你来说已经不重要了;或者,你两种体验都能感受到,你能够清晰地分辨它们但你可能不愿意那样做,因为在资料、形式、风格与结构上能如此完美融合的感觉,是一个影迷梦寐以求的终极体验。是的,《盗梦空间》的情感核心,毕竟不像“心灵鸡汤”类影片那样容易把握,它需要你在欣赏编导玩弄观众预期的过程中去体会隐含的好处。一部分观众,可能喜欢直击人心的东东,不太愿意要经历一番曲折琢磨之后才能有所触动。可我个人认为,历经头脑风暴的情感,才是真正萦绕缠绵的。因为你想过,辨别过,才能筛选到真正有价值的。

《盗梦空间》观后感5

  首先,片中一共有六层世界。如果我们把片子中小组计划的现实世界作为参照物的话,按照做梦依次向上分别是:现实世界,第一层梦境,第二层梦境,第三层梦境,第四层梦境,limbo(迷失域)。

  2. 正常人活动在现实世界,做梦的时候在第一层梦境。如果要进入第二层梦境,也就是梦里的梦,必须要服用一般性药物。在服用一般性药物的情况下,要从梦中醒来(不管是第一层还是第二层)有两种方法:第一种就是所谓的‘kick’,也就是重力下坠的冲击。第二种就是被杀死。当然,等药物效果过期也是一种不是办法的办法。

  3. 如果要进入第三层梦境,也就是梦里的梦里的梦,一般性药物就无效了,必须要加强型药物。但是加强型药物的副作用是如果在梦里被杀死不能醒来,而会进入Limbo(后面解释什么是limbo),所以只能用 Kick的方式来苏醒。

  4. 所谓的Synchronize a kick (协同刺激),也就是说要在各层同时刺激才能把梦中人唤醒。比如说对于在第四层梦境活动的人需要在第一至四层同时Kick(刺激)才能使其在第一层苏醒;如果只在第三和第四层Kick(刺激)则其会在第三层苏醒;而如果中间有某层没有同时Kick(刺激),比如只在第一,第二和第四层Kick(刺激)或者只在第一和第二层Kick(刺激),则活动在第四层的梦中人不会苏醒,这也就是所谓的Miss a kick (错过刺激)。所以当片中小组计划侵入深层梦境的时候,每一层必须留人醒着负责Kick(刺激),而且用音乐的结束来协调同时Kick(刺激)的时刻。

  5. 层与层之间的时间以大约二十倍的数量延缓。在台词中给出的约数是现实世界十小时的航班,在第一层梦境是大约一个星期,在第二层梦境是大约六个月,而在第三层梦境是大约十年。

  6. Inception的片名,直译是开启,在电影里面是一个盗梦术语,不是指在梦中偷窃情报,而是指把某种想法植入目标人物使得他觉得这想法是自己本来就有的。而Inception必须至少要在第三层完成。这是有原因的,我们可以在片中目标人物的梦中看到,第一层梦境很浅,意识很多,是整个城市,第二层是一个酒店,到了第三层只有白茫茫大雪里的一个堡垒。在意识越少的梦境里面植入效果越强。

  7. 每个梦都有一个梦主(Dreamer),他和别人分享自己的梦境。梦境中的场景可以由专门的设计师设计然后告诉梦主的,所以设计师不一定是梦主。理论上来说进入这个梦境的人都会带来自己的一些意识投影,但是除了目标人物之外其他人都知道自己在做梦所以意志不会被迷惑。而设计师设计的梦境不能太离谱有不现实的场景,否则目标人物就会意识到自己在做梦,他的投影会对侵入到他梦境的其他人发动进攻。当然,如果目标人物的投影是经过特殊防盗梦训练的话,即使梦境场景很真实侵入者也会被投影围攻。

  8. 迷失域(Limbo)不是一个梦境,也不因人而异。只有在服用加强型药物而且又在梦境中死去时才能进入。Limbo里面时间无穷尽。而且这个世界里只有之前到过这里的人留下的一些场景碎片,在日本人去之前只有leo夫妇到过,所以开头结尾日本人的迷失域里的房子和之前leo对他进行盗梦时给他造的一样。进到迷失域里面如果死亡会回到现实,但是问题是在迷失域记忆会丧失记不得这种方法,所以进入迷失域是不得已的选择。

《盗梦空间》观后感6

  这部电影,看过三次,才觉得看懂了一些,也想大加赞赏这部影片。幻想中完美融入、突出了人的三大感情,爱情、亲情、友情。梦境这个话题是很吸引人,梦是怎么回事,还是没有定论的,给了影片很多想象的空间,虚幻中无论怎样的思想,最终都指向了人的感情与期望,充满奇特与艺术,来表达了人的心之所向。观众所得到的感动与收获,是多少说教都不能达到与带来的。

  柯布,是一个造梦师,却做一些违法的事情,从别人的梦境中偷取有用的信息卖给有所需要的人,像是商业上的间谍活动。但在柯布的内心无法克服潜意识中的妻子。妻子在现实中已经自杀,为此柯布无法原谅自己,潜意识中一直受到妻子的干扰。

  柯布与妻子都是造梦师,两个人去到了梦中过了五十多年,一起慢慢变老,达到了潜意识的边缘,但妻子不想再回到现实中来,把梦中的世界当成了现实世界。为此,柯布给妻子植入了一个想法,让她又重新觉得所在的是梦中世界,于是他们回到现实世界。当他们回到现实世界之后,妻子被植入的想法并没有改变,真正的现实世界,在她依然觉得是梦中世界。于是妻子自杀,以为能回到自己以为的那个真实世界。妻子太爱柯布,留了遗言,造成柯布是杀人犯的假象,以为这样柯布就能去找她了。柯布逃亡,不能回到洛杉矶的家中。

  柯布非常自责,责怪自己给妻子植入的那个想法,而因此失去了她,但在他的潜意识中妻子一直存在着,每次进入造梦世界,妻子都会出来干扰。

  齐藤请柯布把一个新的想法植入一个富翁儿子的头脑中,就是毁掉儿子继承的富翁父亲的集团公司,齐藤就能在商战中获胜。齐藤答应柯布,做成这件事就用自己的能力让柯布回到洛杉矶的家中。

  于是,在造梦师朋友们的帮助下,柯布等人进入重重梦境。富翁儿子与父亲的关系一直不好,直到父亲病危,还是听到父亲说很失望。但在梦境中,富翁儿子看到了保险柜中父亲一直留着的纸风车,也终于知道父亲为什么说失望,父亲是希望儿子走自己的路,而不是希望他继承自己的成果。而儿子说这也是自己一直想走的路,原来却误会了父亲,以为父亲失望是因为自己不能像父亲那样优秀。

  无论富翁儿子的这个想法是植入的还是他原有的,这一线索表现的是真正浓浓的亲情,父亲不是想留给儿子多少财产,而是希望他能找到自己生命的价值,拥有属于自己的东西,真正的独立。

  而柯布在梦境中来到了潜意识的边缘,见到了妻子,又看到了他们共同建造的梦中之家,重温爱情,难舍难分。但为了回到孩子们的身边,让自己从梦境与自责中醒来,柯布必须要把已经到达潜意识边缘的齐藤带回现实世界,柯布才能在齐藤的协助下回到现实的家中。

  经历了几层梦境的挣扎,柯布、齐藤、富翁儿子和造梦师朋友们,一起在现实中醒来,齐藤遵守了自己的承诺,柯布安然回到了孩子们身边。

  这部电影,不但故事让人感动,电影场景多样、动作让人热血喷张,更重要的是考验人的思维。视觉效果、音乐效果、剧情、人物,在这部电影中都是非常好的。电影的主演就是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泰坦尼克号》中的杰克,永远的男神。观看这部电影,一定要聚精会神,好好思考经历了几层梦境,至今有些疑点我还是没有找到答案。

《盗梦空间》观后感7

  首先,片中一共有六层世界。如果我们把片子中小组计划的现实世界作为参照物的话,按照做梦依次向上分别是:现实世界,第一层梦境,第二层梦境,第三层梦境,第四层梦境,limbo(迷失域)。

  1、正常人活动在现实世界,做梦的时候在第一层梦境。如果要进入第二层梦境,也就是梦里的梦,必须要服用一般性药物。在服用一般性药物的情况下,要从梦中醒来(不管是第一层还是第二层)有两种方法:第一种就是所谓的‘kick’,也就是重力下坠的冲击。第二种就是被杀死。当然,等药物效果过期也是一种不是办法的办法。

  2、如果要进入第三层梦境,也就是梦里的梦里的梦,一般性药物就无效了,必须要加强型药物。但是加强型药物的副作用是如果在梦里被杀死不能醒来,而会进入Limbo(后面解释什么是limbo),所以只能用Kick的方式来苏醒。

  3、所谓的Synchronize a kick(协同刺激),也就是说要在各层同时刺激才能把梦中人唤醒。比如说对于在第四层梦境活动的人需要在第一至四层同时Kick(刺激)才能使其在第一层苏醒;如果只在第三和第四层Kick(刺激)则其会在第三层苏醒;而如果中间有某层没有同时Kick(刺激),比如只在第一,第二和第四层Kick(刺激)或者只在第一和第二层Kick(刺激),则活动在第四层的梦中人不会苏醒,这也就是所谓的Miss a kick(错过刺激)。所以当片中小组计划侵入深层梦境的时候,每一层必须留人醒着负责Kick(刺激),而且用音乐的结束来协调同时Kick(刺激)的时刻。

  4、层与层之间的时间以大约二十倍的数量延缓。在台词中给出的约数是现实世界十小时的航班,在第一层梦境是大约一个星期,在第二层梦境是大约六个月,而在第三层梦境是大约十年。

  5、Inception的片名,直译是开启,在电影里面是一个盗梦术语,不是指在梦中偷窃情报,而是指把某种想法植入目标人物使得他觉得这想法是自己本来就有的。而Inception必须至少要在第三层完成。这是有原因的,我们可以在片中目标人物的梦中看到,第一层梦境很浅,意识很多,是整个城市,第二层是一个酒店,到了第三层只有白茫茫大雪里的一个堡垒。在意识越少的梦境里面植入效果越强。

  6、每个梦都有一个梦主(Dreamer),他和别人分享自己的梦境。梦境中的场景可以由专门的设计师设计然后告诉梦主的,所以设计师不一定是梦主。理论上来说进入这个梦境的人都会带来自己的一些意识投影,但是除了目标人物之外其他人都知道自己在做梦所以意志不会被迷惑。而设计师设计的梦境不能太离谱有不现实的场景,否则目标人物就会意识到自己在做梦,他的投影会对侵入到他梦境的其他人发动进攻。当然,如果目标人物的投影是经过特殊防盗梦训练的话,即使梦境场景很真实侵入者也会被投影围攻。

  7、迷失域(Limbo)不是一个梦境,也不因人而异。只有在服用加强型药物而且又在梦境中死去时才能进入。Limbo里面时间无穷尽。而且这个世界里只有之前到过这里的人留下的一些场景碎片,在日本人去之前只有leo夫妇到过,所以开头结尾日本人的迷失域里的房子和之前leo对他进行盗梦时给他造的一样。进到迷失域里面如果死亡会回到现实,但是问题是在迷失域记忆会丧失记不得这种方法,所以进入迷失域是不得已的选择。

【《盗梦空间》观后感】相关文章:

《盗梦空间》观后感03-17

《盗梦空间》观后感11-06

电影《盗梦空间》观后感04-06

盗梦空间 语录05-07

电影盗梦空间的英语观后感09-22

盗梦空间观后感800字06-06

《盗梦空间》观后感12篇09-07

盗梦空间观后感12篇06-14

《盗梦空间》观后感11篇08-20

盗梦空间电影观后感作文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