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大全

海权论的读后感

时间:2022-10-27 12:03:54 读后感大全 我要投稿

海权论的读后感(通用5篇)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海权论的读后感(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海权论的读后感(通用5篇)

  海权论的读后感1

  严格地讲,这本《海权论》不是经典的“海权论”,正宗代表马汉理论的是“海权论”三部曲,即《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海权对法国革命和法帝国的影响:1793-1812》和《海权与1812年战争的联系》。很惭愧,这三部经典都未读过,所以只能对这本《海权论》稍作品评。

  作者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是美国杰出的军事理论家,曾两度担任美国海军学院院长,他在1890年-1905年间相继完成了被后人称为马汉海权论三部曲。美国政界,特别是前总统罗斯福(连任四届的那位富兰克林,做过美国海军助理部长)深受海权论的启发,在门罗主义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海洋业、大幅强化海军力量、大肆扩充海外基地,为当今美国海军成为世界独一无二的海上霸主打下坚实的基础。

  马汉在发表充实自己理论前夕,世界刚刚经历了几百年的大航海大探险的帆船时代(姑且算西葡二牙和荷兰的时代),进而英、法、德、俄又借着欧洲工业革命的东风以及法国大革命的旋风,从大陆和海洋两个方向横扫亚非拉地区,从此,英法西葡荷等小语种就像病毒传播一样,迅速占领世界各土著人的语言高地,在这种情况下,貌似全球蛋糕已瓜分殆尽。

  此时,美国作为后起之秀,经过独立战争、南北战争以及一系列巧妙而周密的买骗抢,迅速成为世界移民大国和第一经济强国。以马汉为代表的美国政军界精英,清楚地看到世界的陆权(除了菲律宾和夏威夷,其实还是海权)已不在美国掌控之中。而当时,美国工业化发展迅速,美国国内的市场不足以消化其迅速膨胀的社会化大生产,换句话讲,美国的经济支柱是对外贸易,这要求必须打开其他国家的国门,而且要与其他欧洲强国享受平等的关贸待遇(比如中国这块大肥肉),从而完成其产品向自然资源丰富经济状况羸弱国家的最大化倾销。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海权论应运而生。

  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其一,对外贸易需要三个要素,即生产、运输、市场,生产在本国,市场在海外,运输在国与国或者大洲与大洲之间进行,运输的文章可就大了,运输路线的长短、运输力量的强弱、运输过程的难易,这都是完成贸易的基本成本。而海运相比陆运付出的代价要便宜的多,所以选择较短的海上航线就是经贸之生命线。

  其二,海运要靠船舶,船舶可不像太阳那样一直无私地发光发热,它得需要中途不断补给维护保养(蒸汽时代要不断补充煤炭,后来要补充燃油),那么在必经航线选择占领建设基地就太重要了,每条航线都需要一串串珍珠般的基地来提供补给。

  其三,任何人和国家对待财富都是会眼红的,几个人抢是小强盗,国家组团抢劫是大海盗。(打个比方:你的电脑配置高,网线数据线却比较长,经过之处总有人比划着大剪子,或者别人的网线数据线也从这过,互相有干扰,你有随时断网断数据的可能,你说你纠结不纠结。)所以航海路线是要有保镖的,这个大保镖就是海军,那时的铁甲舰战列舰就相当于现在的尼米兹提康德罗加,有他们镇着,我的贸易欺负起未开化国来,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因此,国家(美国)要发展强大,就要在全球水道密集建立基地(陆上依托),要向英国学习并组建强大的海军力量(规模要大于世界上任何老二与老三海军力量之和),要控制海洋,而不是控制别国陆地领土。

  作者在海权要素上比较强调各国家的民族特征,几个曾经强大的海洋强国的民族特征分为四个梯队:1.西葡二牙只喜欢暴力掠夺殖民地,不喜欢开发与制造,甚至不喜欢贸易;2.法国喜欢在殖民地小打小闹,小富即安,小资情怀;3.荷兰喜欢占殖民地,但只重商贸,不喜政治与军事的介入;4.英国也喜欢殖民,且适应性强,乐于开发新资源新产品,勤于贸易,通盘考虑政治经济军事贸易。所以,马汉认为,美国应学习效仿英国的民族特征。

  作者非常重视武器装备对军事变革的影响。他讲到,“海军的战术是建立在各种条件之上的,改变这些条件的主要原因是武器装备,武器装备的变化能够引起战舰构造的变化,战舰操纵方式的变化,从而引起整个舰队的变革。”看不到武器装备及操作技能的变化,战术就会过时,就会吃败仗。“武器的变化必定会引起战术的变化,只是这两个变化之间的间隔是非常漫长的。这也印证了一个事实:武器的革新往往归功于一两个人的功劳,而战术的变革却必须战胜这个阶层中的保守派势力。然而,这种习惯性的势力是非常冥顽不化的。”这说明,战术变革的谷堆效应何时出现,作者也表示很无耐。

  作者对海军基地的选址颇有见地,海军基地本身就是称霸世界这条锁链上必不可少的一环,这条锁链的结构为:工业——市场——控制——海军——基地。而不同航线的交叉点则是重中之重,必须要掌控(很像复杂网络理论-关键节点),比如几个运河几个海峡几个岛国(大家都清楚)。

  作者强调,“国家间力量的强弱也会影响国际争端的处理情况,就像“能够怎样”和“愿意怎样”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我们的决定。”意即,我不想打仗,但必须具备能打的力量与势力,我要先有大棒,然后才有橄榄枝。

  国与国之间,不同于人与人之间,如火如荼的亲密只是理性契约的薄薄纱衣,宗教信仰、意识形态和国家政体差异都可能是纷争的幌子,只有最大化最优化的利益才是最根本的缘由,所以要在利益上面贴上一道符,就是“射程即正义,口径即公理”!你信吗?我有点儿信。

  海权论的读后感2

  海权是一个濒海国所必须面对的一种权力,但是往往人们只认为海权就是管理领海的权力,但是这就缩小了海权的范围了。所谓海权,顾名思义就是拥有或享有对海洋或大海的控制权和利用权,是“国家主权”概念自然延伸。但这种权力的范围涉及军事、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这周我读了马汉的《海权论》,书中以英国在拿破仑称霸大陆时代因为取得制海权而最终战胜那时的法国来阐明海权的重要性。

  海权不仅仅是简单的控制问题,更重要的是用海洋来开拓一个新的舞台,一个新的时代。海洋对濒海国家的生存与发展有决定性的意义,而要拥有海权,就必须发展强大的海军,海权即凭借海洋或者通过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 一国的海岸线是其边界的一部份,凡是一个国家其疆界易于与外界接触者,其人民便较容易向外发展,与外面世界相交往。地形平坦、土地肥沃可能使人民安土重迁,不愿投身海洋,如法国;反之,则逼使人民不得不讨海维生,如荷兰、葡萄牙。岛国、半岛国家受限于地形上的因素,若欲发愤图强,则必须重视海权的发展。反观我国,沿海一带大都以平原丘陵为主,如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闽浙丘陵、珠江三角洲等等土地肥沃地区,人们丰衣足,在土地上辛勤耕耘就能得到很好地收成又何必冒着大风大浪的去开发海洋呢?这就是我国一直以来缺乏海权意识的重要原因之一。

  国土的大小必须与人口、资源及其他权力因素相配合。一个国家人口的总数与海岸线总长度的比例,具极大重要性。否则广大的领土可能反而成为弱点。如面积太大,而人口与资源不成比例的国家,防守密度低,国家的危险性增高,假使又被河川或港口所割裂,则更是一大弱点。以美国内战时的南方为例,以人口和资源的比例而言,其面积是太大了,尤其是有了太长的海岸线和太多的内陆水道,兵力易被分割而导致失败。我国又何尝不是呢?在战争期间,英国远征军以区区几万人就打败了在沿海设防的几十万绿营和八旗兵,可谓教训深刻,需要防守的面积太大,而兵力不能集中。但是英军可以用先进的军舰的高机动性对我国沿海进行打击,广东不行就取到北上,反正不管你怎么防守总有不足的地方,因此才有了直叩南京,逼清政府签订城下之盟。

  海权不用质疑,是一国极为重要的权限,充分利用这一点才能永葆国泰民安,为建设强国奠定基础。

  海权论的读后感3

  “海权(Sea Power)”这一术语由海军史学家、战略家、政论家和世界公认的“海权福音的布道者”艾尔弗雷德·塞耶·马汉提出。作为这个术语的发明者,他对于传播这个概念不遗余力,而且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但是令人有些许遗憾,马汉并没有为广泛出现在其论著中的海权给予稍具严密性的定义。在其论著中,他往往都是通过历史案例对这一概念加以说明,“海权”这个词汇被他赋予了两种主要的含义。其一表示通过海军的优势控制重要的海上战略据点以控制航线。其二则应为拓展海上商贸、攫取海外领地、获得外国市场特权而造就国家富裕和强盛的合力,简单地表达为“扩大生产、海运和殖民地”。

  可见马汉所指的海权带有军事和经济双重意义,而事实上,在近代以后,一个国家若要通过海上通道维护与他国的贸易,也必须有维护这个海上通道自由使用的能力,而这个能力,不仅仅是军事力量,还离不开国际政治范畴内的外交和经济协作能力,乃至可以使用的一切力量。从这个意义上看,“海权”又是一个非常广义的术语。现在我们给予海权这个名词稍加严格的定义,海权是“国家主权”概念的自然延伸,是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的复合体,以海洋为权力媒介,以服务国家利益为目的。单说海权是什么显得有些空洞,把我们的思维转向海权的地理实体海洋也许会直观许多。纵使陆地是人类文明运动的主要载体,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人类文明发展的精华集中在沿海地区,而贸易维持着这些庞大文明实体的运转。贸易是物流资金流的结合体,提供这种流动的介质有陆地、海洋与天空。其中海洋可以说是两者优点的结合体,有天空的流体性,流体意味着阻隔小,有着陆地的廉价性。

  《海权论》共六章,依次为:引论、海权之要素、1778年海战分析、欧洲的冲突、亚洲问题、美国的利益。诚然每一章的侧重点不同,但是互有交叉。为接下来的叙述之便,我就简述书中的要点。海权的历史是对国家之间的竞争和相互间的敌意,以及那种频繁的在战争过程中达到顶峰的暴力的一种叙述。研究已经消逝的军事历史,对于纠正战争中的指导思想,帮助建立灵活多变的战略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即说很多战争的具体情况是根据科技进步和时代变化而变化的,但是有些教义是永恒的,能够放之四海而皆准。科技进步带来战争技术层面的进步,由此带来了战术的改变,但是在战略层面的东西是不变的。从社会和政治观点来看,海洋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它四通八达的海上航线,由此带来的资金流与物流流动为国家带来财富。影响国家海上力量的主要因素有:地理位置、形态构成、领土范围、人口数量、国民特征、政府特征。海上力量(发展趋势)总是跟这个国家在商业上和工业上占有的优势地位相一致。在海上交通线上,海军的战略据点具有重要意义,而地理位置、军事力量、资源状况共同决定一个海军据点的重要性。海军的作用在于威慑而不是引发争端。

  我们所处的时代与马汉相比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在一个世纪以前提出的海权概念,也早就从以往排他性海上霸权逐渐让位于功能更复杂和更国际化的当代海权观念。当代海权观念的核心特点,就是海上力量已无力追求单极的全球霸权与秩序。即使对于拥有绝对海军优势的国家,在国际政策中,单纯利用海权优势也不可能达成自身的利益。但是所面临世界的本质没有变,简单来说即海权的本质(目的)没有变,国家利益至上的真理没有变。在可预见的未来,海洋权益的争夺依旧是各国的矛盾根源。也许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海洋的重要性会相对没落,乃至无关紧要。但是21世纪依然是海洋的世纪,谁控制了海洋(维护国家贸易安全的能力),谁就会取得巨大的经济利益。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大国的兴衰史就是一部海权的兴衰史,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德国、日本、美国,无不是一个个鲜活的例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家利益深刻融入全球化之中。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世界贸易第一大国,是世界政治大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对于我国自身,目前我们正处于国家发展的关键时期,背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需要一个稳定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予以保障。经济稳定繁荣是国家内部稳定的基石,而内部的稳态依赖于外部环境的安定。我国的经济已深刻融入全球化进程之中,对外贸易依存度高。商业国家的利益在于和平不是新鲜的话题,要营造和平的外部环境就必须拥有一支与之相匹配的海上力量。马汉主张,海洋是一条人类共同使用的通衢,而海军的任务则是为了保护利用这条通衢来实施海上贸易的商船的安全,故此,海军的存在是依赖于商船的存在的,也将随着商船的消失而消失。也就是说,海洋国家经济的繁荣是由生产和贸易带来的,而这个贸易,则是通过以海军为主体的海权得以确保的。对于世界,我国是世界经济的发动机,尤其当前国际经济复苏乏力愈加凸显我国的重要性。同时作为全球治理体系的重要参与者,我们承担着相应的责任。对世界对我们自己,我们都需要一个繁荣富强的中国。而实现这一切的前提是——我们捍卫国家利益的'能力足够强大。世界贸易额中80%以上是通过海洋为媒介进行的,其中蕴含的经济价值不言自明。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中,80%—90%是通过海洋进行的。仅从这一点上看海权对我国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海洋是我国的生命线。海权得到控制的前提是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海军是海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维护我国的战略利益,中国海军肩负着国家的希望。远航亚丁湾和索马里海域,为我国(包括港澳台)商船和联合国执行人道主义的船只保驾护航。这既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应尽的义务,同时也是中国海军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更本利益所在。除维护国家海外利益外,我国海上方向的国防安全不容乐观,朝鲜半岛问题以及美国及其盟友对我国的海上围堵等,严重影响了我国的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战争的来临可能让你猝不及防。

  众所周知,我国是陆权大国,与之相较海军建设就显得有些滞后,这与我国的国家利益需求不对称。我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所以当初给海军的定位是近海防御为主的作战模式,当初这种决定也是实属无奈。如今这种给中国海军的定位已经过时,或者早已过时。我并不是说我国的防御性国防政策不合时宜,而是时过境迁,国家利益已遍布全球,海军应该紧随其后,为其提供支持。中国海军不应只是仅仅能在家门口防御的海军,我们应该走向远洋,走向深蓝。近十年来我国海军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我们应该看见我们依然与海军强国差距很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短短十年的海军建设怎能弥补几十年的亏欠。国家的海军建设应该稳步推进,看好家门口的同时,向远洋推进。

  依据书中影响一个国家海上力量的六个主要因素,我们可以简单分析一下我国的海上潜力。这六点要素中,前三个地理位置、形态构成、领土范围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地理因素,后三者人口数量、国民特征、政府特征是人自身因素,我们不予讨论。从地理位置上看,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优越与否,会直接提升或者分散这个国家的海上力量。我国处在欧亚大陆东亚核心区,西部领土直插中亚腹地,东部濒临西太平洋。欧亚大陆东部与西太平洋结合部是世界经济的核心区之一。但是我国领海被周边的群岛链所包围,我国海军出领海活动必须经过一些海峡,如西出需要经过巴士海峡,南下进入印度洋需要经过马六甲海峡。如果在战时敌人可能封锁海峡,给我国经济制造困难。从形态构成(形态构成主要是指海岸线以及港口特点)上看,一个临海国家的海岸线是陆地的尽头,但是这绝对不是一个国家利益的尽头。这道海岸线越是能够提供通向更远处的通道,这个国家的民众就越会愿意通过它与世界进行交流。我国拥有从渤海一直到北部湾的漫长海岸线,海岸线上拥有众多优良港口,这点可以从世界前十大港中我国占了七个可以得到证明。同时我国海岸线上还有世界性大河入海口,方便了国际贸易的同时,贸易也可以向内地辐射。从领土范围看,我国拥有广阔的领土范围,相对丰富的自然资源,同时我国又是陆权强国足以给海军支撑。广阔的领土范围除了为海军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支持外,在战时如果遭到封锁国家内部也不会为资源的缺乏出于崩溃。这方面有非常典型的反面例子,在1653年到1654年间荷兰同英国进行了长达18个月的战争,荷兰海上贸易一度陷入瘫痪,用来维持国民生计的收入,比如渔业和商业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工厂停业,生产终止,国家经济陷入灾难的境地。最后不得已,荷兰只有同英国签了一项极其不公平的条约才挽救了国家危亡。这个灾难的结局告诉我们,完全依靠国外资源在世界上立足是非常危险的。

  由于新时代海权发展已经朝着争取共赢的局面进行发展,为了适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合作与竞争并存的新形势,扩大与沿线国家的利益汇合点,与相关国家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互联互通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实现地区各国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我国政府提出了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规划。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点建设方向将从中国沿海港口向南,过南海,经马六甲、龙目和巽他等海峡,沿印度洋北部,至波斯湾、红海、亚丁湾等海域。即以东盟及其成员国为依托,辐射带动周边及南亚地区,并延伸至中东、东非和欧洲。旨在加强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基础,形成面向海洋、联通欧亚大陆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同时也有利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升级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的建设,造福中国与东盟及其他沿线国家。中国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希望发掘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特有的价值和理念,并为其注入新的时代内涵,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伙伴关系。

  事实上,不管当年的海上丝绸之路规模有多么的可观,即便是中国所主导的宋代,海上贸易也没有得到国家海上力量的支撑,并没有进入通过海上贸易,发展海上力量,从而赢得海上优势,而进一步拓展海上贸易的海权良性循环之中。海权这个曾经在一个多世纪以前对整个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的词汇,再度回荡在21世纪华夏大地上。当然,对于中国这么一个具有深厚农业文化特征的国度,在这一历史机遇面前,中国将如何走向海洋,这又将成为当代中国人最具有挑战性的一个课题。

  有人说,21世纪是太平洋的世纪,是亚洲的世纪,我们更有理由相信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随着21世纪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提出,我们愈加需要拥有强大的海上力量来维护以及跟进。今天我们比近代以来的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1世纪中国人背负着太多历史包袱。如同书中一句中华民族有深深体会的话吧:争执的解决不能依靠国际法的规定或者基于公理的裁决,尤其是弱势的一方代表正义的时候。

  海权论的读后感4

  马汉的《海权论》是一本影响深远的书籍,至今仍是海军学院的必修书籍。同时,这本也应该是任何一个频海国家的领导人的必读书目。

  马汉的《海权论》的基本观点是,一个频海国家,如果没有面临陆地的根本性威胁,而政府又是一个开明政府的话,那它就有能力也有条件发展海军,争夺海权。而海权是否能够确保,也就一个国家的安全,财富和权力能否确保的先决条件,一句话,想富国强兵,必先优先发展海权。

  《海权论》一发表,迅速取得了巨大影响力,从十九世纪后50年开始,德国,美国,日本,俄罗斯,甚至包括行将覆灭的满清王朝均以《海权论》为指导思想,大力发展海军,以图富国强兵。其中,美国成为《海权论》最好的实践范本,它独霸美洲,陆地疆界不受任何强国威胁,在代议政制的指导下,顺利地发展了海军,并乘两次世界大战之机,成功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不过,失败的例子似乎更多些,德国发展自己的“大洋舰队”,直接挑战英国,一战,二战,两战皆负。导致国土分裂,十数年前才重归统一。日本则是先胜后负,接连打赢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后,一跃成为世界强国,然后在二战中输个精光,海军打成了自卫队。俄罗斯一度威胁美国的霸主地位,但是过大的军事开支却成为导致其帝国瓦解的催命符。结果规模曾经是世界二的庞大海军未经一战就土崩瓦解,至今仍未滑落见底。而满清王朝的北洋舰队的故事,各位更是耳熟能详。甲午海战,一战就使曾经是世界前四,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灰飞烟灭。王朝中兴的希望,洋务运动的硕果消失无踪。

  为什么在同一部著作的指导下,会产生如此截然不同的结果呢,这其中一个因素是因为全球老大只有一个。在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海战争夺中,既然美国成为最后的王者,那其他的国家的海军必然或先或后,或直接或间接地败倒在美国海军面前。

  但我初读一遍《海权论》,我却感受到,这些失败例子的产生与这些强国的决策者没有通读全书,领会海权精神关系甚深。《海权论》集中论述了百年之中,两个起点基本相同的大国:英国和法国为争夺海权所发生的一系列战争。就为什么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而经济基础其实更好,海军建设效率也一度更高的法国则完全丧失全球霸权。成为仅占据零星殖民地,影响力仅限于欧洲大陆的二流殖民国家。

  通读全文,我认为马汉的的海权观点其实有三层意思:一,一个开明的民主政府比独裁的专制政府更能够制定完善的海军发展战略,保证海军持续健康的发展。二,海上强国比海陆双强的国家在海战中有更大的优势可言,可以联合更多的盟友,充分保障和利用自己的国际贸易优势并给对方的海上贸易以毁灭性的打击。三,这点也是最重要的,海权的存废不在于海军的强大或者海上贸易的兴旺,而是这两者的结合体,海军的强大保障了海上贸易的兴旺,而海上贸易的兴旺又给耗费巨大的海军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和发展的动力。

  这三个结论是相辅相成,环环相扣的。严格的遵循这三条原则,才有可能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下,经过不止一代人的努力,发展出一支世界级的海军,并参与全球霸权争夺的游戏。

  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乃至一战,二战的胜负,在着几条原则的规范之下,一下就清晰明了。胜者为何能胜,败者因何而败,其实未战之前就已有定数。

  满清的失败,沙俄的失败,乃至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海军的失败,主因是第一条,没有开明的民主体制,海军发展战略忽快忽慢,缺乏方向。以至于仓促应战,未战先败。以满清北洋水师为例,前十年的发展,遥遥领先于日本,北洋水师定远,镇远两艘铁甲舰,排水量7000吨,放在当时的世界上,也是数一数二的主力战舰。(直到2007年,中国海军才制造出排水量7000吨的驱逐舰。)但在北洋水师成军之后又有长达十年的时间未购买新舰船,甚至没有钱改装当时已经十分流行的新型速射炮。巨额的海军军费被挪用修建颐和园,以讨好慈禧太后。也就在这段时间,日本海军在举国支持下,持续发展,后来居上。不仅海军舰艇吨位接近北洋水师,而且舰艇采用新式锅炉,船速全面高于北洋水师,而且普及速射炮。因此,舰艇吨位上,北洋水师似乎还略有优势,但是在火炮射速,舰艇速度上,日军全面占优。更不用说海军指挥系统,国家决策体制和官兵训练程度的分野。其实未战之前,战争结果早已注定。开战的结果:日军主力战舰一艘不沉,仅沉没几艘鱼雷快艇,而北洋水师全军覆灭,定远,镇远两舰艇,还被作为战利品俘回日本,加入日本海军。俄罗斯,德国海军的发展历史上也多次面临独裁统治的干扰,比如希特勒就曾命令废除所有水面舰艇,全力发展潜艇。(该命令未被全面执行)甚至在已经造出航母的情况下,因为“天才”的`空军元帅戈林不肯让海军拥有作战飞机,而导致德国航母难产,水面舰艇部队和潜艇部队得不到有效空中支援而战力打倒折扣。(戈林此人在一战中,最高职位不过是飞行大队的大队长,而且已经上瘾,意志消沉。仅因为投靠希特勒的原因,一跃成为空军元帅。结果指挥不列颠空战失败,还间接毁掉海军航母。最后醉心于屠杀犹太人。)俄罗斯海军的表现也是相当反复,日俄战争不必说,即使在二战后,斯大林死后,赫鲁晓夫上台就全盘推倒前任海军均衡发展战略,停止了大型战舰和航母的发展,疯狂发展潜艇。此君的的名言是:核战争中航母就是铁棺材。这句话流毒至今,也深深地影响了中国海军的发展。

  第二原则事实上注定了德国两次世界大战的失败。从地缘上看,德国西面与法国为邻,东面隔波兰与俄罗斯对持(一战前,德俄瓜分波兰,国境直接相接。)而在海上,仅有的出海口在内海波罗的海,要出公海就必须经过挪威峡湾。这种地缘决定,陆地威胁才是德国面临的最大威胁,而地理限制使德国海军很难在公海展开,除非德国海军强大到远远超越对手。

  由此出发,德国为了保护好自己的海上贸易,就绝不能得罪当时的海上头号强国:英国,因为一旦开战,德国的海上贸易线必然被切断。在全球经济发展上就没有了发言权。假如英德开战,各国在决定要投靠那位盟友的选择上,英国当然要比德国靠谱。英国人掌握着大洋各大航线,英国人打赢了,日子好过。相反,德国的海外贸易全部崩溃,经济迅速恶化,和德国一起干,就算赢了,日后也要喝西北风,输了更加是一起倒霉。实际上,两次世界大战,美国坚决站在英国这边,原因就是这个。所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要放手大干,第一不能得罪的就是英国。应该放弃海权争夺,争取和英国结盟,强强联手,做掉法国,俄国。这才是上上之选。

  而第三个原则正是成为全球霸权国家的关键。单凭强大的海军,是不能持久的,也无法夺得海权。因为军舰是巨大的吞金兽,一战的时候,一艘主力的战列舰,其装备和维持开销就等于一个陆军师。现在,一艘航母的开销,也超过一些小国全部军费开支。粗略的统计,美国一艘航母,全寿命的花费就超过500亿美元。一直具有全球部署能力的海军,必须依靠兴旺的海上进出口贸易来维持。

  有海军而无海上贸易的最好例子就是俄罗斯,曾几何时,前苏联海军仅次于美国海军,是世界第二大规模的海军,要论核潜艇的数量和吨位,甚至还超过了美国海军。但是,前苏联的贸易,除了军工产品和能源出口外不值一提,海上贸易在世界贸易的份额不值一提。(这种情况延续至今也没太大的改观。)海军的发展并没有带来额外的财富,带来的只是额外的负担。这样的海军虽强大,却无法持久,更不要说去夺取全球霸权。随着苏联的解体,俄罗斯海军就步步向下。时至今日,俄罗斯甚至没有能力设计制造一艘符合时代进步的新型驱逐舰。这一点上,中国大有赶超老大哥之势。

  而有海上贸易无强大海军的国家,最近的例子,虽然不想提还是要提,那就是的中国。其实自改革开放起,中国的海上贸易就倍速增长,能源大量进口,生活用品则大量出口。中国每年出口到美国的货物数额巨大,而美国却没有同等体积的货物出口中国,以至于一些从中国运往美国的集装箱用一次就废置在美国了。贸易量如此之大,中国却没有一支可以护卫全球中国商船队,可靠的海军。

  所以,当权之国,统治者不可不读马汉的《海权论》,而且要认真地读。领会其根本的含义。否则,一个看似不经意的决定,足以判别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盛衰存亡。至于,《海权论》对中国海军和中国对外战略的影响,下篇再继续。

  以《孙子兵法》的这句话作结吧: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海权论的读后感5

  庄子说:河伯乘洪水来到大海,汪洋兴叹,这是感叹其无垠与广阔;古代神话,精卫填海,是无奈于海洋的无情。中国人,从黄土高坡走下来,一直要面对大海。孔夫子尚且有志:“乘桴浮于海,”而今人呢?

  海权是什么?

  “海权,说到底,就是海洋空间行动自由权。”张世平(《中国海权》作者)如是说。

  大一的第一个长假,一本《中国海权》陪我度过,使我增长了见识,认清了方向。

  海洋是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间,海洋拥有丰富的资源,为人类提供,并将长期地提供生存与发展所必须的生产资料和生活条件,海洋是人类社会生产的重要领域,海洋事业方兴未艾。

  中国之所以需要海权,简言之,是和平崛起的需要,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需要,也是为世界人民做更多贡献的需要。中国古代航海家郑和曾说过:“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海上……一旦他国之君夺得南洋,华夏危矣。”美国战略家A。T马汉在其《海权论》中说:“谁拥有优势的海军,谁就能控制海洋,夺取制海权。”沃尔特。雷利(英国)说:“谁控制了海洋,即控制了贸易;谁控制了贸易,即控制了世界财富因而控制了世界。”约翰。肯尼迪说:“控制海洋意味着安全;控制海洋意味着和平;控制海洋意味着胜利。”中国需要海洋,是历史的必然,时代的需要,更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

  中国需要海洋,这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制海权就是海洋利益的根本保证。海权的获得有多种方法,战争胁迫是基本手段。荷兰“海上马车夫”,西班牙“无敌舰队”,“日不落帝国”舰队,日本“联合舰队”等都曾是获取海权的主要工具,但战争胁迫不是长久之计,要维护国家海权,还是要靠本国综合国力尤其是强大的海上力量来掌控。“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中国拥有海权的最高境界。

  中国海权是一个漫长的建设实践过程,需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不懈努力。身为国防生,我们有责任有信心成为建设中国海权的接班人。近年来,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加强,高科技不断发展,我们有能力有信心建立起强大的海防。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接班人,作为一名国防生,我们有责任为国家和平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读了《中国海权》,我才知道,我们的国家任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三海”问题严重,我们有那么多的海洋领土被他国无理侵占……这一切都告诉我们,中国海上力量发展迫在眉睫,我们国防生有责任为建设强大的中国海防做准备。一方面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科技建军打牢基础,另一方面要刻苦锻炼,学习和掌握必要的军事技能,为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国解放军军官做准备。

【海权论的读后感】相关文章:

海权论读后感范文10-26

海权论的读后感(精选5篇)10-27

海权论读后感(精选5篇)10-27

海权论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10-26

《海权论》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10-26

海权论读后感(通用5篇)10-26

关于海权论读后感(精选5篇)10-27

海权论的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10-27

海权论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