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大全

海权论读后感

时间:2022-10-27 11:20:05 读后感大全 我要投稿

海权论读后感的范文(通用6篇)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海权论读后感的范文(通用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海权论读后感的范文(通用6篇)

  海权论读后感1

  严格地讲,这本《海权论》不是经典的“海权论”,正宗代表马汉理论的是“海权论”三部曲,即《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海权对法国革命和法帝国的影响:1793-1812》和《海权与1812年战争的联系》。很惭愧,这三部经典都未读过,所以只能对这本《海权论》稍作品评。

  作者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是美国杰出的军事理论家,曾两度担任美国海军学院院长,他在1890年-1905年间相继完成了被后人称为马汉海权论三部曲。美国政界,特别是前总统罗斯福(连任四届的那位富兰克林,做过美国海军助理部长)深受海权论的启发,在门罗主义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海洋业、大幅强化海军力量、大肆扩充海外基地,为当今美国海军成为世界独一无二的海上霸主打下坚实的基础。

  马汉在发表充实自己理论前夕,世界刚刚经历了几百年的大航海大探险的帆船时代(姑且算西葡二牙和荷兰的时代),进而英、法、德、俄又借着欧洲工业革命的东风以及法国大革命的旋风,从大陆和海洋两个方向横扫亚非拉地区,从此,英法西葡荷等小语种就像病毒传播一样,迅速占领世界各土著人的语言高地,在这种情况下,貌似全球蛋糕已瓜分殆尽。

  此时,美国作为后起之秀,经过独立战争、南北战争以及一系列巧妙而周密的买骗抢,迅速成为世界移民大国和第一经济强国。以马汉为代表的美国政军界精英,清楚地看到世界的陆权(除了菲律宾和夏威夷,其实还是海权)已不在美国掌控之中。而当时,美国工业化发展迅速,美国国内的市场不足以消化其迅速膨胀的社会化大生产,换句话讲,美国的经济支柱是对外贸易,这要求必须打开其他国家的国门,而且要与其他欧洲强国享受平等的关贸待遇(比如中国这块大肥肉),从而完成其产品向自然资源丰富经济状况羸弱国家的最大化倾销。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海权论应运而生。

  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其一,对外贸易需要三个要素,即生产、运输、市场,生产在本国,市场在海外,运输在国与国或者大洲与大洲之间进行,运输的文章可就大了,运输路线的长短、运输力量的强弱、运输过程的难易,这都是完成贸易的基本成本。而海运相比陆运付出的代价要便宜的多,所以选择较短的海上航线就是经贸之生命线。

  其二,海运要靠船舶,船舶可不像太阳那样一直无私地发光发热,它得需要中途不断补给维护保养(蒸汽时代要不断补充煤炭,后来要补充燃油),那么在必经航线选择占领建设基地就太重要了,每条航线都需要一串串珍珠般的基地来提供补给。

  其三,任何人和国家对待财富都是会眼红的,几个人抢是小强盗,国家组团抢劫是大海盗。(打个比方:你的电脑配置高,网线数据线却比较长,经过之处总有人比划着大剪子,或者别人的网线数据线也从这过,互相有干扰,你有随时断网断数据的可能,你说你纠结不纠结。)所以航海路线是要有保镖的,这个大保镖就是海军,那时的铁甲舰战列舰就相当于现在的尼米兹提康德罗加,有他们镇着,我的贸易欺负起未开化国来,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因此,国家(美国)要发展强大,就要在全球水道密集建立基地(陆上依托),要向英国学习并组建强大的海军力量(规模要大于世界上任何老二与老三海军力量之和),要控制海洋,而不是控制别国陆地领土。

  作者在海权要素上比较强调各国家的民族特征,几个曾经强大的海洋强国的民族特征分为四个梯队:

  1.西葡二牙只喜欢暴力掠夺殖民地,不喜欢开发与制造,甚至不喜欢贸易;

  2.法国喜欢在殖民地小打小闹,小富即安,小资情怀;

  3.荷兰喜欢占殖民地,但只重商贸,不喜政治与军事的介入;

  4.英国也喜欢殖民,且适应性强,乐于开发新资源新产品,勤于贸易,通盘考虑政治经济军事贸易。所以,马汉认为,美国应学习效仿英国的民族特征。

  作者非常重视武器装备对军事变革的影响。他讲到,“海军的战术是建立在各种条件之上的,改变这些条件的主要原因是武器装备,武器装备的变化能够引起战舰构造的变化,战舰操纵方式的变化,从而引起整个舰队的变革。”看不到武器装备及操作技能的变化,战术就会过时,就会吃败仗。“武器的变化必定会引起战术的变化,只是这两个变化之间的间隔是非常漫长的。这也印证了一个事实:武器的革新往往归功于一两个人的功劳,而战术的变革却必须战胜这个阶层中的保守派势力。然而,这种习惯性的势力是非常冥顽不化的。”这说明,战术变革的谷堆效应何时出现,作者也表示很无耐。

  作者对海军基地的选址颇有见地,海军基地本身就是称霸世界这条锁链上必不可少的一环,这条锁链的结构为:工业——市场——控制——海军——基地。而不同航线的交叉点则是重中之重,必须要掌控(很像复杂网络理论-关键节点),比如几个运河几个海峡几个岛国(大家都清楚)。

  作者强调,“国家间力量的强弱也会影响国际争端的处理情况,就像“能够怎样”和“愿意怎样”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我们的决定。”意即,我不想打仗,但必须具备能打的力量与势力,我要先有大棒,然后才有橄榄枝。

  国与国之间,不同于人与人之间,如火如荼的亲密只是理性契约的薄薄纱衣,宗教信仰、意识形态和国家政体差异都可能是纷争的幌子,只有最大化最优化的利益才是最根本的缘由,所以要在利益上面贴上一道符,就是“射程即正义,口径即公理”!你信吗?我有点儿信。

  海权论读后感2

  水上交通比陆路容易,花费更少,荷兰贸易之所以成功,一是海运,二是它有无数风平浪静的水道,使得人们能经由费用不高而且快捷的通道进入荷兰以及德国内地。

  在早期,那些同新的未开发的地区进行贸易的海上商贸人士是冒着自己的生命危险,冒着在猜忌或者怀有敌意的国度上岸的危险而出海的;并且要想采集到能够装满船只且有利可赚的货物,往往耗时很久。因此他们本能地在商路尽头,寻找一个或者多个驻地,无论是通过武力取得还是通过好感获取,以使让自己或者代办们在该地拥有合理的安全保障,以使让自己的船只能够安全地泊锚。并且能够持续采集该地的适合销售的产品,然后等着本国舰队的到来,带他们回到国内。由于利润巨大,风险也高,所以在早期航海活动中,这样的驻地越来越多,最后变成了殖民地。这些殖民地的最终发展成功则取决于其所属国家当中的天才人物和政策。而其发展与成功又构成了世界历史,尤其是世界海洋史的一大组成部分。殖民地的出现和发展,并非都如上面所描述那样简单而自然,许多殖民地在其计划与成立的时候都是统治者的行动而非个人行为,所以更多的是一种形式,纯属政治考量;不过贸易站点及其日后的扩张和探险唯求谋求的行为,以及他们的出发点和本质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组织并特许建立起来的殖民地是一样的。在这两种情况下,母国都是在国外获得了据点,找到了出售本国商品的新途径和一种新的海运领域,使本国人民有了新的就业机会,并使本国获得了支援和财富。

  影响各国制海权的主要条件是:地理位置;自然结构;领土范围;人口数量;民族性格;政府特征,包括国家机构的特征。

  地理位置主要说:如果在陆地上无需捍卫自身,就不会由陆路去扩张领土,反之亦然。如果其目标一致会针对的是海洋,那么从扩张性讲,与那些边境之一是陆地的民族相比,海洋国家就具有优势,如:英国作为海洋大国,胜过荷兰和法国,因为荷兰必须消耗实力维持一支庞大的陆军,来保证本国独立,法国则是从海上扩张转移到陆地扩张。

  地理位置本身既可以促进海军发展也可以迫使海军解散。如法国失去直布罗陀的控制后,两只海军难以有效合力,所以损失惨重。

  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不仅有利于其兵力集结,还可以进一步发挥战略优势使之具有核心阵地和优良基地,以防御敌人进攻。地理位置上靠近敌人或攻击目标的这一优势在贸易破坏战中表现明显,但必须是拥有与大型海外贸易中心相近距离额港口进行补给或者在盟国中一些港口建立贸易站。同时如果一个国家拥有一处既能够毫不费力前往公海同时还控制了世界交通要道的位置,也可以大大提升制海权,如英国控制英吉利海峡,新加坡控制马六甲海峡。

  自然结构:主要是必须拥有较长海岸以及匹配的河道进行纵深。同时物产丰富能自给自足的国家不会重视海权,如法国。

  领土范围:较长海岸线。

  人口数量:主要是指航海业从业人员数以及后备人员数要充足。

  政府特点:主要是政府要提供长期稳定的政策支持航海的发展(如果制造业,技术研发,后勤补给),法国就是政策摇摆导致失去和英国争夺海上霸权的机会。

  民族性格:首先要有科学的谋取利润手段,西班牙葡萄牙衰落就在于他们对殖民地的过度掠夺;其次就是重视生产和实体经济发展,扩大输出,英国荷兰取代西班牙葡萄牙就在于,他们用本国生产的商品赚取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殖民地掠夺的金银,同时英国荷兰支持本国私营企业发展,而西班牙葡萄牙则是限制打击;三是具有冒险精神,法国失败在于缺乏冒险精神,乐于守城;最后就是独立自主发展的精神,英国荷兰的殖民地在具体发展上,受本国干预较少,而西班牙葡萄牙法国则干预过多。

  海权论读后感3

  海权是一个濒海国所必须面对的一种权力,但是往往人们只认为海权就是管理领海的权力,但是这就缩小了海权的范围了。所谓海权,顾名思义就是拥有或享有对海洋或大海的控制权和利用权,是“国家主权”概念自然延伸。但这种权力的范围涉及军事、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这周我读了马汉的《海权论》,书中以英国在拿破仑称霸大陆时代因为取得制海权而最终战胜那时的法国来阐明海权的重要性。

  海权不仅仅是简单的控制问题,更重要的是用海洋来开拓一个新的舞台,一个新的时代。海洋对濒海国家的生存与发展有决定性的意义,而要拥有海权,就必须发展强大的海军,海权即凭借海洋或者通过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 一国的海岸线是其边界的一部份,凡是一个国家其疆界易于与外界接触者,其人民便较容易向外发展,与外面世界相交往。地形平坦、土地肥沃可能使人民安土重迁,不愿投身海洋,如法国;反之,则逼使人民不得不讨海维生,如荷兰、葡萄牙。岛国、半岛国家受限于地形上的因素,若欲发愤图强,则必须重视海权的发展。反观我国,沿海一带大都以平原丘陵为主,如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闽浙丘陵、珠江三角洲等等土地肥沃地区,人们丰衣足,在土地上辛勤耕耘就能得到很好地收成又何必冒着大风大浪的去开发海洋呢?这就是我国一直以来缺乏海权意识的重要原因之一。

  国土的大小必须与人口、资源及其他权力因素相配合。一个国家人口的总数与海岸线总长度的比例,具极大重要性。否则广大的领土可能反而成为弱点。如面积太大,而人口与资源不成比例的国家,防守密度低,国家的危险性增高,假使又被河川或港口所割裂,则更是一大弱点。以美国内战时的南方为例,以人口和资源的比例而言,其面积是太大了,尤其是有了太长的海岸线和太多的内陆水道,兵力易被分割而导致失败。我国又何尝不是呢?在战争期间,英国远征军以区区几万人就打败了在沿海设防的几十万绿营和八旗兵,可谓教训深刻,需要防守的面积太大,而兵力不能集中。但是英军可以用先进的军舰的高机动性对我国沿海进行打击,广东不行就取到北上,反正不管你怎么防守总有不足的地方,因此才有了直叩南京,逼清政府签订城下之盟。

  海权不用质疑,是一国极为重要的权限,充分利用这一点才能永葆国泰民安,为建设强国奠定基础。

  海权论读后感4

  美国军事理论家马汉所著,出版于1890年的《海权论》,对世界历史的进程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其中,有许多关于如何对付中国的内容,今日读来,令人不寒而栗,发人深省。本文为微信读书版本的原文摘要,摘要如下:

  1.中国现在面临的形势很严峻,它成为各国急于瓜分的对象,每个国家都想在中国占有一席之地,为自身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不管各国的方法如何,有一点是相同的,它们要获得某种优势,要握有实权,还要控制地盘。

  2.中国是现在主要利益的集中地,不仅因为它幅员辽阔又处于动荡中,还因为中国四周的陆地和海上的富庶地区,构成了从爪哇到日本的东亚世界。这一地区未来的市场价值是政治与军事争论的核心。

  3.在欧美地区,领土已经分割完毕并且固定下来,而且疆界可能发生的任何变化都不会改变全世界的商业形式。澳洲大陆也被分割完毕,文明国家也安排了它周围海中岛屿的政治归属权。非洲大陆的状况也与上述情况相似,只是极少的地区例外,该地区的商业由那儿有着稳定权力的强国所操控。不过非洲居民的稀少和落后使得它在商业上的地位无关紧要。现在就只剩下亚洲了……当前的亚洲处于动荡之中,容易受外来影响进而发生变化。

  4.处理中国问题的目标是:

  一、防止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处于政治上的绝对控制地位;

  二、坚持广义上的门户开放。也就是说,中国不仅要在商业上开放,也要对来自欧洲的思想和各个领域的欧洲教师开放。

  5.美国的对外政策在当今最主要的目标就是阻止各大强国对中国的侵略,中国拥有4亿消费人口,它必须保持完整。美国的任何对外开放政策都着力于中国的领土完整,这并非出于对中国的同情,而是因为中国的市场对美国十分重要。

  6.就现在的具体形势而言,中国和利凡得海域及亚洲东西端的形势发展离不开武力。

  7.在中国贸易开放的每一步进展都是施压促成的,而施压的方法就是战争。

  8.为了人类社会的普遍利益,必须让中国对欧美文明开放,必要时可以使用武力。

  9.是东方文明还是西方文明将决定整个世界的发展并支配其未来?

  10.目前,基督教的任务是吸收古老的东方文明并将它融入自己的文化中,这就是它必须履行的义务,否则自己就会灭亡。

  11.在19世纪,我们用了100年的时间,把我们的文明强加在那些古老的东方文明上。时至今日,我们可以看到世界的每个地方都有骚动,它们慢慢从沉睡中苏醒。

  12.我们相信,总有一天,海军也会成为中国人民抵制外来侵略行为的后盾力量。

  海权论读后感5

  马汉在《海权论》中论述的“海权”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大体指“利用海洋的权益”和“控制海洋的权力”两方面,模糊地涉及了海军力量、制海权、海上实力等方面。在他对海权的思考中,最引我注意的就是他有关影响一国海洋实力的六要素的观点。马汉认为海权的培育生长和发展依赖于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自然形态结构、领土范围、人口数量、国民性格和政府特征。其中前三项条件是自然条件,而后三点则包含了政治经济和国民的因素。

  对于地理位置,马汉以英国为例,说明具有优势战略价值的地理位置如能便捷地进入公海、控制着世界重要航道或领海的面积都有助于让一个国家成为海洋强国。

  对于自然形态结构,马汉先以美国为例论说拥有长海岸线和优良深水港的必要性,再以荷兰为了发展的欲望为例论述陆上资源和陆上财富生产力的多少决定了一国向海洋发展的力度和能力,但对于当今来说,后者的影响力大幅下降,因为几乎所有国家都在重视海洋发展,因此最多与能从事海洋工作的人员数量有关,而这点可归入之后的人口中。

  最令我迷惑的是马汉关于领土范围的论述,他不仅没有论述国土面积对海洋发展的相关影响,并且在之后有将港口和人口问题带入,内容混乱,在我看来,这是马汉将陆战和影响国家陆上实力的因素移植到海上的陋病,因此在此我就讲第三点的内容合并至自然形态和人口中,之后也不再论述。

  马汉说的人口指从事与海上事业或海军的人口,以及该方面的潜在预备力量。但该点论述也比较混乱,在该部分的'最后,马汉将一个国家的总体的科技资源经济水平和与海有关的产业全部纳入该点之下,所以我在此将这个内容大概定义为与海有关的实在和潜在的生产者以及最终能影响海上实力的生产力。

  而马汉所说的国民性格也不再适用于当前的社会环境,他以英国建立霸权为例,认为民族喜好商业贸易的习性会促进海洋实力的强大,且认为殖民地应该越多越好,所以这种国民性格已经退出世界舞台了,但我认为这方面的因素还是可以保留的,可以将其视为民众对军事和商业层面的海洋意识和海上国防意识。

  对于政府特征,马汉也有些论述得文不对题,他认为在海战中的胜利源于人民精神和政府指导的协调一致,政府与民众相互影响和引导,所以我认为可以将这一点与前一点相合并。

  综上所述,马汉以历史上的海洋强国,主要是英国为例,着手对海权所需的条件和具备的特点作了综述,但我们也能从中看出他很大程度上是对“海权的历史”的论述,所以用这种理论解释当下国家的海洋实力必定是有偏差的。

  因此,我认为马汉的构成海洋实力的六要素论应该被改善为三要素论,即地理因素,与海有关的人以及影响海上实力的所有生产力和政府与人民因素(除去历史因素,仅从发展着眼)。

  地理因素是最不公平的也是最难以改变的因素,即是六要素中的前三个要素的总和,它不像马汉所说的是决定性的要素,它决定了一个国家海洋实力的起跑线,但不是终点线。例如控制着苏伊士运河的埃及、掌控着巴拿马运河的巴拿马以及拥有马六甲海峡的马来西亚,这些反例均告诉我们极佳战略地位的航运要道并非是海上实力关键性因素,我认为这种先天优势甚至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海洋实力,但我认为一旦拥有类似的优势自然条件,那么这将极大地有利于该国成为海洋强国的路程。

  第二个因素即是我对马汉人口要素的拓展,但在当今这个时代,我更愿意将人再进行一番分析,即是单纯的人还是人才?现在,单纯地强调人的数量已然过时,人才才是支撑这个时代可持续发展的栋梁,所以我更想将此处的人更换为人才,即与海有关的实在和潜在的人才以及最终能影响海上实力的生产力。我想这也是众多国家大力发展的,我也认为这是构成一个国家狭义上海洋实力的主体部分。

  第三个因素则是更加现代化的内核——国人的海洋意识与国家的海洋法制建设,这也是我们国家极其重视的,更与我们息息相关,而对于该部分的研究也是纷繁杂多,此处我就不再赘述了。

  而这三者的建构关系则可以这样来看:人才与生产力是海洋实力的基础,而在发展它的同时也勿忘第三个因素的培养二者齐头并进,但要明白后者是建立在前者的根基之上的,只有有了强大的物质基础,才可以让民众和国家挺胸抬头地面向大海,而这两者发展到一定阶段再加之地理因素便可以最终成为海洋强国,这三个因素的任意一个都不足以构成广义上的海洋实力抑或使之成为海洋强国,它们都是既非充分又非必要的条件。

  海权论读后感6

  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曾说:“谁能控制海洋,谁就控制世界”。航海家郑和也有言:“国家欲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国父孙中山先生游离考察欧美各国,留心观察近代世界,也得出结论:“海权操之在我则存,操之在人则亡。”近日研读《海权论》,马汉直截了当地指出:“所有帝国的兴衰,其决定因素,都在于是否拥有强大的海权,能否控制海洋。”由此,马汉被称为“近代海权之父”。

  纵观世界近500年的历史,世界历史上各大国的崛起,都与海洋息息相关,历史证明:海兴则国强民富,海弱则国衰民贫。从15世纪开始,远离欧洲心脏地区的葡萄牙和西班牙,依靠被大西洋和地中海两大水域包围的独特地理位置,凭借一艘艘满载而归的帆船,相继踏上了海上强国之路,并一度称雄世界。随后的17世纪,荷兰凭借强大的海军和雄厚的造船力量,成为名副其实的“海上马车夫”。而英国更是在“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全世界”观念的驱使下,依托强大的海军与经济实力、地缘优势,先后战胜西班牙、荷兰、法国,终成“日不落帝国”。而美国,也在马汉海权论思想的指引下,成为新一代海洋霸主,让星条旗飘扬在世界的海洋上。我们的近邻日木,1894年在中日甲午海战战胜中国北洋水师,1904年在日俄海战中倾覆俄国舰队,最终因获海洋之利快速崛起。但是反观近代中国,由于受传统陆疆观念的束缚以及相对保守封闭的文化传统,在经历“康乾盛世”的余晖后,奉行“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把海洋拱手让给了西方。然而,西方却凭海洋之力开始叩击中国的国门。鸦片战争的爆发,让我们饱尝忽视海洋的代价。海洋,一个中华农耕民族眼里曾经赖以平安生存的天然屏障,原本以为可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天然长城,在失去海权庇护的情况下,却成为入侵中国的便捷通道。中国近代的耻辱史就是从海洋开始的,中国的国门也是从海洋方向被西方列强打开的。所以说,海权,是国家强盛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

  当然,古代中国也有着非常久远的开发利用海洋的历史。但是,中华民族并不是善于利用海洋的民族。我们举一例便可窥见一斑。我们南方河流众多,南方人也往往通水性、擅水战,但内河与海洋相比,仍然是比较安全的场所。中国修建的京杭大运河在走势上与中国的海岸线基本平行,但同一时期中国却没有充分利用海洋进行运输,反映出中国人民海洋意识的薄弱。

  及至今日,海洋已经成为人类生存发展的第二空间、气候的“调节器”、未来交通的咽喉、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屏障。但是,我们国民的海洋权益意识仍然非常薄弱。一个最直观的例子就是,我们相当多的国人在头脑中有一个固化观念,即提起国土面积我们仅知道960万平方公里的“黄色国土”,却不知晓近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

  当我国的辽宁舰开始劈波斩浪于潜流汹涌的东海,当我国的海监船穿越于暗礁密布的南海,当我国的核潜艇游弋于广袤的太平洋,当我国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创造载人深潜最新记录之际,意味着辽阔的海洋离我们不再遥远,让我们不再陌生。但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国民海洋知识的缺乏和海洋意识的淡薄是不争的事实。众所周知,海洋意识是一个国家乃至个人对海洋价值和重要性的基本判断,它决定着一个国家在开发利用的方向上投入力度的大小,是走向海洋强国的重要环节,历史经验已充分表明这一点。除了国民海洋意识薄弱之外,我们在开发利用海洋的过程中,还存在着海洋法律法规不够完善、海洋资源开发混乱、海洋开发技术落后、海洋利用的国际环境恶化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让人欣慰的是,自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明确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用实际行动践行“海洋在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竞争中的战略地位明显上升、海洋在国家经济发展格局和对外开放中的作用更加重要、海洋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中的地位更加突出、海洋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角色更加显著”的重要论断。“向海而兴,背海而衰”,这是我们结合历史而得出的深刻教训,从而做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正确决策。但与此同时,世界各国向海洋获取新资源、拓展新空间的综合实力竞争愈演愈烈,加之美国实施“重返亚太”和“亚太再平衡”战略,我们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必将受到越来越多的严峻挑战。伴随着我们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我们必须要在世界海洋秩序的演变过程中,坚持发出自己的声音,尽可能让新的海洋秩序体现中国的利益、价值观念和政治理念。正如有学者所言:中国在世界海洋中的最终收益状况,将取决于中国能多大程度影响世界海洋秩序演进发展的方向及其规则的塑造。

  再者,我们要继续深化国民海洋意识的培养,让海洋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学校、进入社区、走进大众。唯有重视海洋意识的培养,增强全民海洋资源意识、海洋经济意识和海洋安全意识,才能真正让走海洋强国之路托起中国梦。

【海权论读后感】相关文章:

海权论读后感范文10-26

海权论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10-26

《海权论》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10-26

海权论读后感(通用5篇)10-26

关于海权论读后感(精选5篇)10-27

关于《海权论》的读后感(通过5篇)10-27

关于海权论的读后感(通过5篇)10-27

关于海权论读后感(通用5篇)10-27

关于海权论的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10-27

最新海权论读后感(通用5篇)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