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技术方案集锦九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开展,往往需要预先进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为某一行动所制定的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和安排等。那要怎么制定科学的方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技术方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技术方案 篇1
在教育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时代,如何面对浩如烟海的网上资源,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是我们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所面临的新课题,近几年来,我校在实施信息化教育的过程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已基本实现了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工作目标,也促进了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的进程,为了进一步巩固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成果,充分发挥示范校作用,确保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可持继发展,把我校建设成为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特色校,特制订本方案。
一、原则与思路
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经过“信息化教育实施阶段”(20xx年3月~20xx年12月)工作之后,我们通过认真总结前阶段工作,所得到一致结论是“无论是外部环境,还是内部条件,都为我们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的大好时机”,同时也明确了我们下步发展的工作重点,这个重点就是“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带动我校现代教育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要实施我校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先发展,必须从现代教育技术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进行综合考虑,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结合我校目前状况进行综合考虑,实施我校现代教育技术教育可采用四步走的思路,即用三年多的时间,把我校建设成为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先进学校,具体安排是:
第一步为网络建设配套完善阶段(20xx年3月~20xx年12月)
第二步为校本资源平台建设阶段(20xx年1月~20xx年12月)
第三步为校本课程网络教学实施阶段(20xx年1月~20xx年12月)
第四步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总结提高阶段(20xx年1月~20xx年12月)
以上安排可视工作进展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二、目标与措施
(一)实现第一步的目标与措施:
1、实施第一步的目标是“实施校园网络一体化”。“校园网络一体化”就是通过校园网为中心,把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电子备课室,办公室进行链接为一体,形成一个完整的网络体系——校园网络化。
2、实现第一步的主要措施是:
(1)、继续完善网络配套工作,搞好各链接点的链接工作。
(2)、加强网络线路的维护和保养工作,进行定期全面检修工作。
(二)实施第二步目标与措施
1、实施第二步的目标是“实现电教教材校本化”。“电教教材校本化”就是发挥教师的智慧,动员教师参予校本电子教材的开发工作,构建成一个既与学科教材相配备、又具有“本土化”特色的校本资源库,并形成本校的校本资源平台,为现代教育技术的校本课程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素材。
2、实施第二步的主要措施是:
(1)、搞好校本资源开发培训工作,为实施校本资源开发提供技术保障;
(2)、开展校本资源开发与应用的课题研究,为实施校本课程和开展特色教育探索出一个具有校本特色的教学资源平台。
(3)、充分利用各学科的教研活动,把电子校本资源开发与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一个“既能体现学科特点,又能体现学科相互渗透”的校本资源体系。
(4)、组织骨干教师根据学科特点、教材内容,进行广泛搜集、整理,并制作成积件,形成各学科的教学积件库。
(5)、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构建一个含盖“以知识点为单位的积件库、以单节课为单位的课件库、以教研为主题的论文集、以教学特色为内容的教学成果库”等主要内容的校本资本应用平台。
(三)实施第三步的目标与措施
1、实施第三步的目标是:“实现校本课程教学网络化”。“校本课程教学网络化”就是利用校本资源进行网络课程教学,学生通过网络环境进行自主学习。
2、实施第三步的主要措施是:
(1)、开展网络环境教学的教师培训和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学生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师生网络环境下教与学的技术素养。
(2)、组织安排好网络课程的教学工作,要求每个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一节网络教学课和一个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学生活动。
(3)、在节假日的时间向学生开放电子教室,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入电子教室查阅资料,完成课业和复习功课。
(四)实施第四步的目标与措施
1、实施第四步的目标是“实现人才培养智能化”,“实现人才培养智能化”就是通过开展网络课程教学对学生着重进行能力方面的培养,不断启发学习的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而学生通过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
2、实施第四步的主要措施:
(1)、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着重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和智能挖掘,让学生动手、动脑自我完成学习。
(2)、组织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的专题经验交流会,总结网络环境下“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的经验,并进行不断地完善和提高。
(3)、广泛征求师生意见,听取师生对校本资源应用和校本课程教学方面的意见,并进行不断完善和充实我们的校本资源,不断改进我们的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模式。
(4)、认真考核和分析网络课程教学对学生能力培养和学习成绩提高的作用效果,并进行定性分析,总结和归纳出定性结论依据。
三、组织与管理
现代教育技术电子校本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涉及到各学科的教学,因此加强这项工作的管理是确保现代教育技术示范特色校创建工作的任务之一,为此必须要有如下配套措施:
1、组织保障
现代教育技术电子校本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是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的范畴之一;因此,现代教育技术电子校本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的管理归口于教导处下设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领导小组,由该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其管理和协调方面的工作。
2、技术保障
现代教育技术电子校本资源开发与应用的有关技术方面的工作由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具体负责,其具体工作职责是:
a、组织开发工作的实施;b、进行有关专业技术指导;c 、构建校本资源平台。
3、经费保障
现代教育技术电子校本资源的开发除了硬件设备配套的投入之外,还要有一定的活动经费和课题研究经费,学校将视工作进展情况提供经费,并做到逐渐有所增长,确保电子校本资源开发与应用的必须经费。
xx中学现代教育技术领导小组
技术方案 篇2
一、总体设计思路
(一)考核目的
为了全面并简洁地评价公司技术研发人员的工作成绩,贯彻公司发展战略,结合技术研发人员的工作特点,制定本方案。
(二)适用范围
本公司所有技术研发人员。
(三)考核指标及考核周期
针对技术研发人员的工作性质,将技术研发人员的考核内容划分为工作业绩、工作态度、工作能力考核,具体考核周期如下表所示。
考核周期分布表
考核指标类型工作业绩工作态度工作能力
考核周期项目结束/年度月/季/年度月/季/年度
(四)考核关系
由技术研发部门主管会同人力资源部经理、考核专员组成考评小组负责对生产人员的考核。
二、考核内容设计
(一)工作业绩指标
工作业绩考核表
人员类型关键业绩指标考核目标值权重得分
研发人员新产品开发周期实际开发周期比计划周期提前天30
技术评审合格率技术评审合格率达到100%25
项目计划完成率项目计划完成率达到100
设计的可生产性成果不能投入生产情况发生的次数少
于次15
研发成本降低率研发成本降低率达到%以上10
技术人员技术设计完成及时率技术设计完成及时率达到%以上30
技术方案采用率技术方案采用率达到%以上25
技术改造费用控制率技术改造费用控制率达到%25
技术服务满意度相关部门对技术服务满意度评价的评分在分以上10
技术资料归档及时率技术资料归档及时率达到100%10
(二)工作态度指标
工作态度考核表
指标名称考核标准总分得分
优良中差
标准得分标准得分标准得分标准得分
工作责任心强烈30有24一般18无630
工作积极性非常高25很高20一般15无525
团队意识强烈25有20一般15无525
学习意识强烈20有16一般12无420
(三)工作能力指标
工作能力考核表
指标名称考核标准总分得分
优良中差
标准得分标准得分标准得分标准得分
分析能力非常强20较强16一般12较弱420
判断能力非常强20较强16一般12较弱420
计划能力非常强20较强16一般12较弱420
创新能力非常强15较强12一般8较弱315
学习能力非常强15较强12一般8较弱315
应变能力非常强10较强8一般6较弱210
理解能力非常强10较强8一般6较弱210
(四)年度绩效考核
年度绩效考核表
被考核者部门岗位
考核者部门岗位
指标类型平均得分所占权重折合分数
工作业绩70%
工作态度15%
工作能力15%
合计100%
特别加分事项分数证明人
注:特别加分事项需要附相关证明材料
绩效考核总评
绩效改进意见
期末评价
□优秀:出色完成工作任务□符合要求:完成工作任务□尚待改进:与工作目标相比有差距
考核者:被考核者:
年月日
三、考核实施
技术研发人员的考核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构成完整的考核管理循环。这三个阶段分别是计划沟通阶段、计划实施阶段和考核阶段。
(一)计划沟通阶段
①考核者和被考核者进行上个考核期目标完成情况和绩效考核情况回顾。
②考核者和被考核者明确考核期内的工作任务、工作重点、需要完成的目标。
(二)计划实施阶段
①被考核者按照本考核期的工作计划开展工作,达成工作目标。
②考核者根据工作计划,指导、监督、协调下属员工的工作进程,并记录重要的工作表现。
(三)考核阶段
考核阶段分绩效评估、绩效审核和结果反馈三个步骤。
1.绩效评估
考核者根据被考核者在考核期内的工作表现和考核标准,对被考核者评分。
2.结果审核
人力资源部和考核者的直接上级对考核结果进行审核,并负责处理考核评估过程中所发生的争议。
3.结果反馈
人力资源部将审核后的结果反馈给考核者,由考核者和被考核者进行沟通,并讨论绩效改进的方式和途径。
四、绩效结果运用
(一)绩效面谈
考评者对被考评者的工作绩效进行总结,并根据被考评者有待改进的地方,提出改进、提高的期望与措施,同时共同制定下期的绩效目标。
(二)绩效结果运用
1.薪酬调整
技术研发人员工资与绩效考核结果直接挂钩,具体有以下标准。
①年度绩效考核得分在95分以上的,薪资等级上调两个等级,但不超过本职位薪资等级的上限。
②年度绩效考核得分在80分到95分(含)的,薪资等级上调一个等级,但不超过本职位薪资等级的上限。
③年度绩效考核得分在60分到80分(含)的,薪资等级不变;
④年度绩效考核得分在60分以下的,薪资等级降一个等级,但不低于本职位薪资等级的下限。
2.培训
年度绩效考核得分在80分(含)以上的员工,有资格享受公司安排的提升培训。年度绩效考核得分在70分(含)以上的员工,可以申请相关培训,经人力资源部批准后参加。年度绩效考核得分在60分(含)以下的员工,必须参加由公司安排的适职培训。
五、绩效申诉
(一)申诉受理
被考核人如对考核结果不清楚或者持有异议,可以采取书面形式向人力资源部绩效考核管理人员申诉。
(二)提交申诉
员工以书面形式提交申诉书。申诉书内容包括申诉人姓名、所在部门、申诉事项、申诉理由。
(三)申诉受理
人力资源部绩效考核管理人员接到员工申诉后,应在三个工作日做出是否受理的答复。对于申诉事项无客观事实依据,仅凭主观臆断的申诉不予受理。
受理的申诉事件,首先由所在部门考核管理负责人对员工申诉内容进行调查,然后与员工直接上级、共同上级、所在部门负责人进行协调、沟通。不能协调的,上报公司人力资源部进行协调。
(四)申诉处理答复
人力资源部应在接到申诉申请书的10个工作日内明确答复申诉人。
技术方案 篇3
一、学习方式
本节课以学习搜索引擎的使用为主要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对使用方法和技巧的掌握,把握每次实践练习的机会,充分熟悉,熟练.理解搜索的要领,达到活学活用.
二、学习任务分析
从教材地位上分析,本课在此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通过介绍搜索引擎的两种使用方法,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网络基础知识,进一步掌握网络使用技巧,提高上网效率.教材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强调通过学生能够自的,自觉的使用网络查找自己所需的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理论,使学生发展成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
从本课教学要求分析,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在问题中学习,在探索中学习,并且学会比较,评价和反思问题解决的各环节及效果,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中提高其信息素养.要注意总结和归纳不同问题解决过程的共同之处和不同特点.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经验,通过合理的探索性分析,发展完成对新工具和新任务的适应,从而达到利用有效迁移的发生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从学生特点分析,初二学生思维比较活跃,但精神不易长时间集中,需要教师始终掌握学生思维动向,激发学生兴趣,调节学习情绪,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三、教学方法
鉴于以上考虑,对本课的讲授选用任务驱动与启发式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教学模式上使用探索研究式教学,教学过程中穿插使用分组式教学,充分利用学生好胜好强的心理,让其在教学活动中保持高度的热情以达到尽可能高的课堂效率.
四、教学媒体和工具
远程教育多媒体网络教室
屏幕录像软件
搜索骑兵软件
多媒体电子教室软件
五、学习起点能力
前几节课使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网络知识,基本能够使网络为自己进行较为简单的服务.但面对略高级的要求还需要进一步掌握相关技巧.通过日常观察和了解,部分学生还存在不能正确有效地应用网络,没有养成较好的上网习惯的现象.这些问题通过本课都
将一一进行解决或改善.
六、教学目标
思想教育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和学习习惯,自觉锻炼,动手动脑,勇于实践.正确认识网络的便利和信息化社会对于网络服务的使用要求.
能力培养目标:通过课堂讲授,启发及实践,让学生能够熟练使用搜索引擎上网查找信息.并引导学生在搜索中建立分类查找的思想,掌握对关键词的提炼技巧和要领,提高上网效率,充分发挥网络的功能与优势,令其更好地服务于学习和生活.
七、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两种搜索方式:相关专题搜索(即分类搜索)和关键词搜索,每种方式的形式,特点,使用技巧是学生应该重点把握的.尤其是关键词搜索,使用熟练后将非常方便.而且此方法目前在网络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
难点:(1)分类搜索对学生分类能力的考察和要求.在学生没有正确把握搜索对象的归属分类的情况下,很难顺利使地用
其完成搜索任务.这需要借助学生原有的日常生活知识和经验.同时,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分类概念,培养其分类能力.
(2)关键词高级检索方式(使用”空格”,”+”或”&”连接多个关键词进行检索).关键词搜索的核心在于关键词的提炼.要提高搜索效率,做到”用最少的关键字,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准确的结果”这样三最的标准对学生来说不是很容易,也不是一堂课就可以达到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实例练习要注意尽可能引导学生努力掌握提炼关键字的技巧,自觉培养提炼能力.
八、教学过程
略
技术方案 篇4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分成以下几个内容:
1、了解什么是通用技术。
2、了解技术设计基本知识和技术教育理论。
3、从感性上熟悉通用技术的相关学习内容。
4、初步了解学习一门课程所应该把握的方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首先让学生理从感性的层次上体会通用技术的含义,并通过贴近生活实际的案例充分让学生学习爱好,引导学生较好的围绕着技术与设计的范畴,体验到通用技术中设计的重要性与创新性,联系生活中的案例。
例如,通过《神舟七号》的实例激发学生对通用技术强烈的学习愿望,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品质,引导学生参与进来,师生互动,养成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这门课程面对的是普通中学的高中生,在目前基础会考的指挥棒下,学生是在很大程度上会关注并积极参与这门课程。换个角度,自己在学生这个角度来考虑,自己在又会怎么做?
因此只有在深入对学生的调查了解的情况下,才能更好的实施教学。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留意教学案例的选择,由简到难的分析,有效的设置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另外,要留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环保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团体合作精神以及创新性的培养。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1、知识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把握现实生活相关的通用技术内容。
2、能力目标:让学生把握一些设计方法的知识,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3、态度和情感:在整个课堂教学中,通过一些案例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爱好,从多而广的知识面向学生介绍相关的通用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集体团队合作精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4、重点和难点
重点:如何向学生了解面向生产与生活的实际,引导学生对两个必修模块的学习。难点:引导学生将课程学习的几个主题融为一体学习,把握好两个必修模块的内容。
四、教学策略
从理论上讲向学生相关的通用技术的知识结构,把握好通用技术的学习主线,从感性上初步熟悉通用技术的相关内涵知识,让感爱好的学生今后可以往这方面深入了解学习。根据课本中的案例,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提高学习的自主能力。
此外,寻找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典型案例,利用媒体教学手段增加课堂气氛,帮助
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把握知识。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1、 导入语
问:同学们,你们以前听说过《通用技术》这门课吗?
《通用技术》对同学们来说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对于老师来说也是如此。对于一门新的课程,主要把握好三个问题:学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三个问题?
2、 什么是通用技术?(学什么?)
1)、首先简单介绍什么是技术。技术有广义技术和狭义技术。
广义技术:大体上指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本身的全部活动中,所应用的一切手段和方法的总和。简言之,一切有效用的手段和方法都是技术。
狭义技术:是“人类为了满足社会需要而依靠自然规律和自然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来创造、控制、应用和改造人工自然系统的手段和方法。”
狭义技术,就是通常所说的技术。是具体“技术工作”中的技术,是生产技术、工作技术、医疗技术、驾驶技术等,是针对人与自然的技术。
2)、通用技术:通用技术是指信息技术之外的,较为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对广大同学的发展具有广泛影响和迁移价值的技术。
3)、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特点
《通用技术》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高度综合、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
①、一门立足实践的课程
通用技术立足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立足于“做中学”和“学中做”。它以学生的亲历情境、亲手操作、亲身体验为基础,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每个学习者通过观察、调查、设计、制作、试验等活动获得丰富的“操作”体验,进而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技术能力的发展。
②、一门高度综合的课程
通用技术具有高度的综合性,是对学科体系的超越。它强调各学科、各方面知识的`联系和综合运用。学习中,学生不仅要综合运用已有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社会、艺术等学科的知识,还要融合经济、法律、伦理、心理、环保、审美等方面的意识。学生的技术学习活动不仅是已有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运用,也是新的知识与能力的综合学习。
③、一门注重创造的课程
技术的本质在于创造,通用技术是一门以创造为核心的课程。它通过信息的获取、加工、治理、表达和交流,通过技术的设计、制作和评价,通过技术思想和方法的应用及实际问题的解决,为学生展示创造力提供广阔的舞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
④、一门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
技术是人类文化财富的一种积累形式。任何技术在凝聚一定的原理和方法、体现科学性的同时,都携带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体现着一定的人文特征。通用技术不仅要用技术内在的神秘感、创造性和独特的力量来吸引学生的参与,还要用技术所蕴藏的艺术感、文化性、以及道德责任来打动学生的心灵。
技术方案 篇5
各学院、全校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国务院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面向全校师生宣传信息文化和创新文化,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推动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和创业活动蓬勃发展,经研究决定,在全校开展第四届“信息技术文化节”活动,现就活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展现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增强学生科技创新的意识,培养实际应用技能,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倡导科技文化创业,谱写当代大学生青春华章,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氛围,打造我校科技文化活动品牌,推动校园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二、活动主题
拥抱大数据 云享新时代
三、活动时间
20xx年11月3日-20xx年12月8日
四、参与对象
xx科技学院全体师生
五、组织领导
本届信息技术文化节由教务处主办,信息工程学院承办,宣传部、校团委、研究生处、学生处、招生就业处、网络信息中心等单位协办。成立xx科技学院第四届信息技术文化节组委会,组委会办公室设在信息工程学院。
六、活动内容
1.信息技术文化节开幕式
2.信息技术图片展及校园DV展播
3.义务维修计算机
4.信息技术系列讲座
5.创意创新创业与就业大赛
6.信息技术文化节闭幕式及颁奖晚会
具体安排见附件。
七、活动要求
1.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和协办单位要认真做好组织和协调工作,确保信息技术文化节各项活动圆满成功。
2.各学院要高度重视,把信息技术文化节活动作为改善学风建设的重要措施,精心组织,认真参加。要充分利用网站、宣传栏、电子大屏幕、主题班会等多种载体和形式加强对信息技术文化节的宣传,努力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教务处
20xx年11月1日
技术方案 篇6
1、 培训目的
为了使本项目所涉及现场维护人员能够全面地了解设备,增强维护和使用设备的技能,我们除了向用户提供整个设备的技术说明、操作说明及文档之外,还将负责组织对现场设备管理维护人员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培训。
培训的目的主要是使管理和使用设备的人员不仅对设备有足够的认识,而且能完全胜任所承担的维护工作,确保设备安全可靠的运行。
培训内容主要包括阀门设备结构、工作原理、控制等理论培训及设备操作规程、现场操作、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设备安装调试、设备运行参数调整、设备故障排除、事故应急措施等内容。
2、 培训对象
现场设备维护管理人员是指对项目中的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的人员。这部分人员经过培训,主要能达到以下目标:
了解设备结构、运行工作原理、设备控制工艺等内容:
掌握设备操作规程、设备维护保养方法、特殊设备运行参数调整等:
掌握设备一般性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故障的应对措施:
3、 培训形式
为了使培训达到最佳效果,使用户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和经验,我们将采用多种途径对用户进行培训:
现场授课:由专业的售后服务人员,在现场对用户进行培训。通常以设备的操作说明书作为资料支持,现场设备操作为辅助。
现场指导: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我们的工程师在实际操作中,会详细讲解操作步骤,指导客户操作,并解答客户的有关问题。
4、 培训方案及计划
技术方案 篇7
教学设计是教师在教学大纲指导下,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对教材、学生、教学媒体和教学方法等的课前整合过程。它是教师完成教学计划,取得教学成果最基本的、也是最关键
的步骤。在教学设计阶段,教师的任务是全面分析学生的学习心理、习惯和能力,认真研究教学大纲和教辅资料,掌握各种教学媒体的特点和应用方法,然后用教学方法论、信息论、系统论和教育传播理论,全面规划和设计整个教学过程,形成基本方案,用以指导和规范教学活动。
随着教育技术装备的日益发展,以电了计算机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已大量介入课堂教学,参与教学设计,并逐步取代传统备课方式,使教学设计日趋科学,以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那么,现代教育技术的介入究竟给课堂教学设计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它与传统备课相比,有以下显著特点。
一、以学生为轴心的全面整合
由于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传统备课往往忽视了学生的问题,没有摆正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尤其是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方法、心理和能力的研究;没有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没有思考如何构建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交流机制,教师把自己摆在一个相对孤立的位置,只把知识信息的载体——教材作为教学的轴心来设计课
堂教学。教师成了书本知识的传声筒,学生成了教师灌输书本知识的容器,教师备课也就成了纯粹查资料、抄教案,堆砌生题、偏题、怪题,以备灌输的简单活了。教师不仅把自己束缚在大纲教材上,而且把学生的视野也限制在自己备课的范围之内,整个教学设计模式千篇一律,繁冗而陈旧,令人望而生厌。
现代教育技术既是一种物质技术,又是一种观念技术,是现代教育观念和先进教育媒体的统一,是现代教育思想在教育技术上的直接体现。因此现代教育技术的介入是以现代教育思想为先导的。那么,现代教学设汁运转的轴心是什么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了解现代教育观。现代教育观即是素质教育观,其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也就是说我们的一切教育活动都必须服务于学生学习,有利于教师教学,能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在教学设计中,对大纲和教辅材的研究,对教学媒体的选择和组合运用,对教学方法的使用,都必须考虑学生的接受心理和能力,而不能脱离学生这一轴心而我行我素。那么,教学设计的核心支点是什么呢?仍然是学生。我们在设计教学时必须思考三个层次的问题:一是教案给谁看,写来为谁服务的,是写自己怎么教,还是写学生怎么学等;二是应用哪些教学媒体来促进师生合作,达到教学过程的和谐;三是师生运用媒体的共同指向是什么,应该达到何种目的等。
总之,教学设计绝非教师与教材的简单结合,也不是教师与媒体的简单组合,而是以学生为轴心的教师、教材、辅材、教学媒体,在一定时空中的最优整合。它具有容量大、密度高、最科学、最优化的特点。
二、以电教为手段的系统策略
在教学内容处理上,传统备课侧重对单个知识和单篇课文的条块分割,并在此基础上确立教学重难点,而把教学媒体排斥在课堂教学内容之外,也就是说没有把对教学媒体的选择和组合运用纳入教学设计的范围,因此使整个教学内容的设计显得孤立、单薄,无法形成完整的系统。
现代教育技术介入教学设计之后,教师视野更加开阔了。教师跳出了教材知识的圈子,能够从更高层次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全面分析,并结合教学对象和教学媒体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选择系统的教学策略。例如,过去用传统手段难以讲清的抽象内容,是教学难点,现在用计算机演示,可使之具体、生动、形象,那它就不是难点了。就单个知识看是重点,但纳入知识体系之后,或许是非重点。
由于现代教育技术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系统论和控制论的成果。因此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处理知识信息时必须从整体出发,并随时与信息系统整合,从而确立单个知识或课文的重难点,以避免知识遗漏或重复教学,从而增加教学的信度和效度。
教学设计的系统化是现代教育技术和学科教学思想在教学策略方面对教师备课提出的新的要求。因为学生能力的培养必须以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前提。传统备课的不合理性就在于把知识孤立起来,割裂其内容联系,忽视了知识的前后影响,更没有突出知识的生长点,因而在学生头脑中无法形成知识网络,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而现代教学设计就是要把知识作为一个系统来认识,发挥教学设计的系统功能,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三、以导学为环节的人机共振
教学设计除确立恰当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之外,必须考虑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师生与媒体之间的和谐。这便是教学策略的核心内容。传统备课在这方面是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其侧重点在于教师如何去“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更没有考虑如何运用媒体去促进师生的合作,把教学设计片面看作是“备课”,只解决如何上好一堂课的问题。当然这是与传统教育思想一脉相承的。在视学生为客体的前提下,教师只能选择“填鸭式”灌输方法,以实现“填”和“灌”的目的,当然也就是不用考虑师生和谐,人机合作的问题。
技术方案 篇8
通过三小教学,开展技能竞赛活动,既起到交流经验、切磋技艺的作用,也激发了教师和学生钻研技术、提高技能的热情。配合学校组织好每学期技能竞赛活动,形成浓厚的技能教学氛围,切实推动学校技能教学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促进数控专业建设,专业部将结合学校的技能节计划举办数控技能“小竞赛”,特制定以下方案。
一、组织机构:
组 长:林xx(竞赛活动统筹)
副组长:钟xx(活动准备、竞赛过程、评奖及奖励统筹,教师动员)
组 员:谢xx、陈xx、刘xx、梁xx、郭xx、杨xx、谷xx、陈xx、刘xx
龙、陈xx、汤xx(各项竞赛的辅导、竞赛组织、竞赛评奖)
二、竞赛项目
趣味制图、车工、钳工、CAD绘图、线切割、数控铣工
三、参赛对象
数控专业部13春数控一(1、2、3、4、5)班、12春数控一(1、2、3、4、5)班、11秋数控(1)班、11春数控二(1、4)班等全体学生都可报名参加以上所有的比赛项目。
四、竞赛组织
(一)班主任、科任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对各个班进行宣传,平时课堂经常开展“小竞赛”活动,技能竞赛引领教学,把竞赛纳入到日常教学之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力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每学期技能节,各班学生第7-8周到各班学习委员处报名,每个竞赛项目每人最多只能报二项,在第13—15周内完成所有项目的竞赛,并评出名次。
五、奖励办法
(一)每学期技能节活动取参赛人数的前60%进行奖励,一等奖设10%,二等奖设20%,三等奖设30%。
(二)平时“小竞赛”活动以加分及每月评比一次的办法,具体的奖励名次由科任根据所教班的实际情况进行评定,每月由专业部召开部大会颁发奖品及表彰。
20xx年6月20日
技术方案 篇9
摘要: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培养了大批高技能人才,为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就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互联网时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显得尤为重要。文章结合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测量专业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实践和探索经验,对测量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提出见解。
关键词:测量;创新;人才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基础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支撑力量,同时也是培养“中国制造20xx”的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力量。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其优势体现在实践能力上,而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综合能力方面还显得严重不足[1]。渭南职业技术学院从20xx年开始对创新人才培养进行研究,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在创新人才培养研究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其成果在每年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也得以体现,形成了较完善的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实践性强,各种测量仪器的更新换代迅速,近年来GNSS定位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为测绘手段和方法带来了质的飞跃。由于条件限制,学校的仪器设备无法及时更新,所以要培养出从事测绘一线、智力应用、创造性劳动于一体的高技能人才,在校期间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1信息化课堂
合理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展课程教学,是高职教育模式下实现个性化教学、保证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2]。依托校园网络实现课堂内外主要教学活动信息化:课堂内教师把零散的教学资源组合到一起辅助教学,如微课、操作视频、模拟器等,借助蓝墨云班课实现教学的网上交互环境;课堂外利用网络平台发布拓展任务,构建师生交流平台。大部分学生对手机的依耐性强,这样的模式学生较容易接受。在上课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课堂表现用经验值体现,在班级内部进行排名,随时可以查看。其经验值可以兑换平时成绩,最终课程考核的时候应适当提高平时成绩所占比重。
2职业提升——测量实训不间断
第一学期开设的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测量仪器基本操作能力、测量基本计算能力,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图根导线测量、四等水准测量和地形图测绘三项核心职业能力的强化实训,考核通过的学生安排到企业参与项目实践。第二学期开设的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绘图能力、控制测量能力和GPS测量能力,在此基础上,安排学生进行三角网控制测量、二等水准测量和GPS控制测量的强化实训,考核通过的学生安排到企业参与生产实践。第三学期开设的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数字测图、工程测量能力,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全站仪数字测图、GPS-RTK测图和线桥隧施工测量实训,考核通过的学生安排到企业参与生产实践。第四学期开设的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地籍测量、房产测绘和变形观测能力,进行地籍调查、地籍图测绘、房产测绘和建筑物变形测量实训。第五、六学期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从学生入学初到毕业,每学期都有集中实训,且有机会到企业进行生产实践。
3工作室带动生产实习
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直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追求的目标,也是职业教育领域持续关注的热门话题。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也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校企合作最开始仅限于向企业输送顶岗实习学生,到后来的订单班,其合作都是在顶岗实习阶段,真正的教学过程中企业的参与几乎为零。导致了校企合作没有落到实处,工和学也没有真正结合。根据课程的安排,每学期的实训项目要和生产相结合,但企业不愿意接纳学生短时间的实习,其生产项目也很难与课程安排一致。针对这些问题,学院成立了测绘工作室,工作室成员由测量专任教师和测量专业学生组成,主要开展课程拓展任务实训、职业能力强化训练、技能比赛和生产实践。工作室根据学生在课堂中各单项实训任务的表现,据其特长把学生分为三个小组,GPS测量组、数字测图组和工程施工测量组,每组配一名指导教师,定期对学生进行技能强化。同时,积极联系测量生产任务,根据学生特长安排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生产实践。工作室已承担多项测量生产任务,有地形图测绘、地籍测量、城市布建等,完成的成果在学校、企业中的反响都很不错。在生产中教会学生技术与技能,突破了教学与生产不能紧密结合的瓶颈,让学生在工程环境下培养职业技能。当生产项目不能与教学衔接时,可利用校内实训场地模拟生产任务,比如校园地形图测绘,按照生产过程进行管理并实现测绘标准化考核。当生产任务到达一定规模之后,可以成立公司,申请测绘资质,形成专业与企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4“互联网+”背景下第二课堂
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借助工作室平台,构建第二课堂。第二课堂的学习主要是通过网络在线课程和微课等自学,教师引导并答疑。针对学生的特点布置模拟生产实践任务,着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参与生产任务的过程中,用项目带动就业,甚至带动创业。对学生来说,创业的成本太高,互联网无疑是最适合于学生创业的方向。学生带着项目就业,带着项目创业,企业也很愿意接受。
5结束语
本文从课堂教学、实训、生产实习和第二课堂四个角度探讨了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路,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参与生产实践的积极性也非常高,工作室的部分学生也能独当一面,完成测量生产任务。因此,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实践既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综合创新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张泽林,方久华.建材职业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以绵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才智,20xx(4):65-66.
[2]杨帆.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职信息化课堂建设[J].才智,20xx(34):87-88.
【技术方案】相关文章:
技术方案09-25
技术方案模板09-27
喷涂技术方案10-19
【精选】技术方案4篇10-15
【精选】技术方案四篇09-29
技术培训方案09-27
精选技术方案6篇10-10
精选技术方案四篇10-02
技术方案集锦五篇10-11
【必备】技术方案三篇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