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优化方案三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条不紊地开展,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那么问题来了,方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优化方案3篇,欢迎大家分享。
优化方案 篇1
[论文关键词]通信机房;节能;空调
[论文摘要]文章结合目前通信机房空调设备产品存在的问题及空调资源的合理优化和合理配置,对通信机房的空调系统节能潜力进行分析,涵盖空调产品的节能及资源优化设计等内容,从四个方面来阐述空调系统的节能手段,并提出各种手段的可执行方式和具体措施。
在我国目前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降低能源消耗是今后必须实现的目标,是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对通信行业而言,实现资源节约和环保的战略目标,其中的一个重要着眼点就是要大力推动以节能降耗为重点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加快淘汰高耗能、高耗水、高耗材的工艺、设备和产品。根据通信部门多年来的统计数据分析,通信行业的运营成本主要是电耗成本,而在电耗成本中,机房空调的电耗约占总电耗50%以上。可以说降低空调机组的运行费用,能有效降低电信行业的运营成本。
本文结合目前通信机房空调设备产品存在的问题及空调资源的合理优化和合理配置对通信机房的空调系统节能潜力进行分析,涵盖空调产品的节能及资源优化设计等内容,从四个方面来分别阐述空调系统的节能手段,并提出各种手段的可执行方式和具体措施。
一、机房空调气流组织的科学化
机房内空调系统气流组织的科学化是合理解决机房环境要求的必要条件,也是实现节能效应的有效途径。机房内的.气流组织应包括机房大环境的气流组织和通信机柜内部的气流组织,所以机房空调气流组织的科学化解决方案应立足这两方面予以考虑。
(一)机房送风方式应优先考虑地板下送风
目前通信机房规划大多数采用上走线上送风方式,而专用空调上送风方式主要采用风帽直接吹送和风管送风两种常见方式,但这两种送风方式由于造成机房内空调送风断面过大,且系统调节性能较差,不能实现机房内系统总风量的高效、合理的分配。特别是一些发热量较大的数据、交换机房,由于机房内负荷较大且分布不均匀,易造成局部发热源集中区域的局部分配的送风量不足,热量不能及时散发而造成局部过热现象。且上送风方式由于在整个机房空间内冷、热气流混合交叉现象严重,制冷效率偏低。
为解决目前机房内存在的局部过热问题,并使机房内气流组织的合理高效从而实现较好的节能效果,建议通信机房在层高满足的条件下优先采用地板下送风方式。根据实际工程案例进行经济性分析,下送风方式比上送风方式普遍可节约20%左右的运行费用,节能效应显著。
地板下送风方案在工程应用中,要达到理想的效果,应注意以下环节:(I)地板下只准通风,严禁布放线缆(消防用线缆除外);(2)架空层下有效净空高度一般应控制在350~500mm范围内;(3)送风距离易小于15m。若送风距离超过15m,可以考虑两侧安装空调送风或地板下安装风管进行远距离输送;(4)地板架空层下的水泥楼面应铺设不燃烧材料制造的隔热保温层和保护层,防止楼层水泥面或下层天花板结露。
(二)机柜内气流组织合理化
机柜内部安装的设备产生的热量能否及时散发到周围的环境中,一方面要求机房大环境有良好的气流组织和适宜的环境参数(温度、湿度等),另外一方面要求通信机柜具备良好的散热工艺。
通信机柜的结构形式应充分考虑散热工艺的要求,否则会造成热量在机柜内部堆积而无法及时散发到周围的环境中去,从而影响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严重时会造成通信设备故障率明显增加。目前一些通信机柜的结构形式在散热工艺上存在一些缺陷,可能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1)机柜前后门开孔率不足,有些在前柜门位置还设置有防尘网,造成冷气进入阻力过大;(2)有些机房通信机柜内部堆放的设备过于密集,气流流道过于狭窄,内部气流循环不通畅;(3)柜内气流组织不合理,冷、热气流混合现象明显;(4)一些散热量大的通信设备机柜缺少风扇强制排风,仅靠机柜内部自然排风散热效果较差。
针对上述目前一些通信机柜内部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必须在机柜前期结构研发阶段对一些环节进行优化处理:应增加通信机柜的柜门开孔率,内部结构形式寻求更合理的流道设计,散热量大的机柜应考虑强制排风,进风量应可以根据柜内设备安装情况进行调节。
根据国内外一些工程的经验,对一些设备散热量较大且采用上送风的机房,可以考虑采用开放型货架式机柜。通信设备均搁置在完全敞开式的托架平台上,设备散发的热量可以迅速地释放到周围环境中,散热效果得到极大改善,当然这种开放式机柜也会对设备安装管理带来一些问题。
二、水冷替代风冷或采用双冷源机组
目前通信机房空调大多数采用风冷型专用空调机组,这种风冷型机组均为单元式机组,具有安装灵活、可靠安全的优点,但也存在性能系数较低、运行性能不稳定、受室外环境温度变化波动较大、室内外机组安装管线较短、室外机组占用大量建筑面积的缺点。
从节能角度考虑,由于水冷效率明显高于风冷,水冷机组性能系数高于风冷机组,在通信机房中推广水冷型专用空调机组具有一定程度的节电降耗价值,特别是在一些中、大型项目上不但节能效益显著,而且可以减少空调设备的投资。
在中、大型项目中无论采用冷冻水型或冷却水型机组,均能实现一定程度的节能降耗、减少投资的目的,且由于水冷型机组没有风冷型机组室外机占用大量安装位置的问题,提高了建筑利用率。但由于水冷型系统中安装的设备及阀门等部件较多,系统单点故障点较多,系统在安全可靠性要求上存在隐患。从提高系统的安全可靠性角度出发,在通信机房项目中推荐采用双冷源机组。
双冷源机组常见的主要是风冷+冷冻水型或风冷+冷却水型两种机组。在大多数季节中系统主要启用经济节能的水冷系统,而在不满足水冷型机组运行的季节或系统发生故障及检修维护时才启用风冷系统。采用双冷源机组虽然会增加项目的初投资费用,但系统安全可靠性较高,且运营成本可以大大降低。
三、直接利用室外自然冷源
在冬季及室外焓值低于室内焓值的过渡季节时,从室外引入新风作为冷源对机房环境温度进行降温处理,是降低机房空调设备运行能耗的一种有效措施。
根据各地气象条件特点,在这些季节可以直接利用室外丰富的自然冷源对机房环境降温,从而可以大大缩短专用空调机组的压缩机的全年运行时问。这样不但节约了大量的电能,同时也延长了空调机的使用寿命,减少了空调机组的维护工作量,降低了维护成本。
目前根据这一节能原理开发了不少机房节能空调产品,我们重点推荐两种在技术上较为成熟,并且在实际工程有过应用、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的产品予以介绍。
(一)FCX系列节能空调
原理:把室外新风过滤后直接引入节能空调,在机组内新风同室内回风充分混合后送人湿膜加湿器加湿,然后由送风机将处理后的空气送入室内。引入室外新风会降低室内空气的含湿量,通过湿膜加湿器加湿后,提高室内空气的含湿量。同时,室内空气通过湿膜后温度会降低5℃左右。
特点:新风直接引入型节能空调机组没有传热损失,运行效率高。
全年运行时间长,在室外环境温度低于12℃时,可完全替代机房空调压缩机制冷,节能效果十分显著。同时机组配置的湿膜加湿器可以替代机房空调的加湿器,节约大量能源。
FCX系列分体节能空调
FCX-A机组:大风量新风混风型节能空调机组,室外新风过滤后直接进入节能空调,控制系统根据室内外温度由变频调速风机控制引入的新风量,保证送风温度在机房温度的露点温度以上,然后由送风机将处理后的空气送入室内。
FCX-B机组:大风量高余压湿膜加湿器,与FCX-A机组配合使用。引入室外新风会降低室内空气的含湿量,室内空气通过湿膜加湿器加湿后,提高室内空气的含湿量。同时,室内空气通过湿膜后温度会降低5℃左右。FCX-A机组也在机房内独立使用替代空调加湿器。
特点:新风直接引入型节能空调机组没有传热损失,运行效率高,全年运行时间长。
在室外环境温度低于12℃时,可完全替代机房空调压缩机制冷,节能效果十分显著。同时机组配置的湿膜加湿器可以替代机房空调的加湿器,节约大量能源。
(二)FCR系列机房节能空调
原理:采用板式显热换热器为核心部件,室内、外空气在换热芯体内进行能量交换。室外新风引入显热交换器,对室内空气进行冷却降温处理,然后排出室外;被冷却后的室内空气再送回室内,达到为机房降温的目的。
特点:室外空气引入换热芯体,与室内空气热交换后排除室外,可以保证机房的洁净度和湿度不受影响。板式显热换热器的材质为耐腐蚀亲水铝箔,采用特殊工艺加工而成。换热通道面积大风阻小,具有换热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和维护简单的优点。
四、确定合理的机房环境温度
目前机房内的环境参数根据相关的规范及标准要求,温度一般控制在24℃±2℃,湿度50%±5%左右,而一般通信设备电子元器件正常的工作温度范围较大,上限一般在35℃~40℃左右。当然设计规范中要求的环境温度值相对偏低,是考虑到由于气流组织不合理、冷热气流混合交叉、局部风量分配不足等因素造成机房环境温度与通信机柜内部的温度有一定程度的温度梯度差值。这种情况就造成了为了保证机柜内部的通信设备散热效果良好,必须保证机房过道环境温度较低,空调设备保持在送风出口和回风温度较低的工况下运行,从而使空调设备制冷系数降低,能耗损失较大。
减少这部分能耗损失,必须减少机房环境和机柜内部之间的温度梯度差。而要实现这一目的,必须改善机房大环境和通信机柜内部的气体流组织,特别是通信机柜的结构形式要具备良好的散热工艺。若机房气流组织更为科学合理、通信机柜散热工艺有较大改善,特别是采用开放型货架式机柜,可以大大减少机柜内、外的温度梯度差值。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适当提高机房环境温度的要求,从而可以提高空调送、回风温度,通过调整空调设备运行工况的方式提高制冷系数,降低空调设备运行能耗。
优化方案 篇2
为迎接第69个国庆纪念日,推进校园“三博化”建设,营造整洁、安静、有序、明,充满浓郁学术气息的校园环境。学校决定,于10月1日前开展“喜迎国庆,优化校园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对校园环境、卫生、秩序中的不明现象和行为开展集中整治。
一、治理内容
违贴放的'小广告、展板、横幅等推销宣传物;随意堆放、丢弃的杂物、废弃物;校园室内外卫生死角;在建工程不明施工;商铺违规出店经营,摆摊设点;乱鸣音响、乱停乱驶车辆等不明现象。
二、治理区域
全校办公区、教学区、生活区。
三、主要措施
1各二级单位开展一次清洁扫除工作,实行“责任区三包”。包干各自教室内外、办公室内外、学生宿舍内外环境卫生,清理各自属地内教学、科研、生产场所的小广告和垃圾废物,保持环境干净、整洁、卫生。
2后勤保障部负责清理校内公共场所、区域室内外的垃圾、小广告、展板、横幅等,定期对公共区域消毒、除“四害”,及时清运垃圾,保持校园公共区域整洁卫生、环境优美。严格禁止校内商铺占道经营、门外堆放杂物。国庆期间,后保部负责在学校各大门悬挂国旗,并在北大门悬挂灯笼,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
各单位报废、淘汰的办公家具、电气设备,及时报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登记,并按规定在指定区域码放整齐、暂存。禁止随意乱堆乱放。
4基建处负责监督在建工程明施工。确保施工单位有整套或施工方案,有严格的成品保护措施和制度;要求施工材料布置堆放整齐,施工场地平整,道路畅通,及时清运建筑垃圾;做到排水设施得当,水电线路整齐,施工作业符合消防和安全要求。
保卫处严格管理校内治安、交通秩序。严禁车辆乱停乱驶、音响乱鸣乱放、恣意打闹喧哗等行为,适时开展违违规经营等现象的专项清理行动。重拳出击,确保成效。
6校团委组织青年学生开展清理小广告、垃圾废物等公益活动,配合校园建设和本次工作,开展系列主题宣教活动。
7宣传部以校园化建设为契机,积极宣传报道本次综合治理工作。营造群防群治、全员参与、民主监督的氛围。
8保卫处、后勤保障部将于9月0日上午,联合开展一次集中整治行动。
四、工作要求
各单位要认真落实本次工作部署,细化工作安排,分片包干,责任到人,为热烈迎接第69个国庆纪念日做好准备。
学校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将对各单位落实工作情况进行抽查,适时予以通报和曝光。对不作为、假作为、慢作为的单位和个人,学校将依据有关规定予以处理,对失职失责的情况予以追责。
优化方案 篇3
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肉食品供给、农业生态平衡、农民持续增收及公共卫生安全。为贯彻省《“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方案》《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区域布局调整优化和养殖污染治理工作指导意见》精神,深入推进畜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促进畜牧业绿色发展,根据省及市关于畜牧业发展转型升级的总体部署,结合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根据我市资源条件和环境承载能力,严格按照禁限养区划定标准,有保有压,因地制宜确定养殖区域和养殖种类,积极推进全市农牧结合发展,实现畜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良性循环。
二、主要目标
控制养殖总量,提高规模比重。优化畜牧产业布局,推进种养结合模式,逐步减少散养户,提高适度规模养殖水平,促进畜牧业向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方向转变。到20xx年全市畜禽总量不超过6.5万头猪(或相当量),其中生猪存栏4.5万头,蛋禽存栏36万只(含蛋肉兼用型),肉禽存栏5万只,肉羊存栏2万只。全市生猪大中型养殖规模比重达到70%以上,家禽规模比重达到80%以上。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出效率稳步提高,建成省部级畜禽标准化养殖场或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场8个。
三、优化调整重点内容
(一)区域布局优化
1.调整产业布局。根据《市畜禽养殖禁限养区域划定方案》,我市设禁养区6个,面积32.65平方千米;限养区3个,面积62.62平方千米,禁限区总面积95.27平方千米(详见表四)。按照国家和省、市相关规定,根据我市水环境保护要求和土地承载能力,科学确定各区域适宜养殖规模,应减则减,宜调则调,协调发展畜牧业。统筹考虑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畜禽产品供给安全和环境承载等因素,调整优化养殖结构。根据镇(街、区)土地利用整体规划,规范畜禽养殖设施用地行为。
2.优化产业结构。遵循“种养结合、畜地平衡”原则,优化养殖品种结构,逐步打造和提升优质禽、优质山羊、生猪等畜禽养殖产业。稳定生猪养殖,养殖区域向油坊镇和八桥镇蔬菜园区集中,淘汰严重影响环境的中小散型养殖场,减少泔浆水喂猪的养殖户,形成年出栏4万头的规模。肉鸡养殖向西来桥镇、油坊镇集中,规模养殖最终形成年出栏20万只。充分利用本地现有林地,推广生态放养,生产质优味美,市民认可的优质鸡,放牧饲养主要分布在雷公岛、新坝镇、油坊镇,年放牧养殖规模控制5万只以内。依托已有山羊养殖条件,加快优良山羊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大力推进肉羊杂交改良和秸秆养羊工作,重点分布在油坊镇、新坝镇。
(二)畜禽养殖方式优化
推广种养结合、生态平衡的循环农业利用发展模式。根据水田多、土地紧张的资源特征,推进养殖业与种植业合理配套,以种养结合、发酵床养殖等推广应用模式为重点,在全市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新技术、新模式,到20xx年规模养殖场粪污治理率达到90%,力争20xx年实现目标。
开展种养结合创新试点示范,经批准新建的养殖场要按照养殖数量配套相应比例的农田,就近就地消化吸纳粪污;指导规模养殖场完善基础设施,实行干湿分离、雨污分流,配套建设干粪堆积发酵池和污水三级沉淀池等治污设施。引导规模养殖场与规模种植经营户签订粪污利用协议的方式,在农田、蔬菜基地建造粪污储存池,通过铺设管网自流或喷灌用于种植业,实现区域内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有效利用,确保20xx年规模养殖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率达到98%。
支持畜禽规模养殖场(户)和家庭农牧场改造畜禽舍,新建沼气池等设施并完善配套其他污染治理设施,推动全市畜禽生态养殖发展。
四、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各镇(街、区)是布局优化调整工作的责任主体,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发展目标,落实工作责任,加强监督考核。根据“谁养殖、谁治污”的原则,落实畜禽养殖场的主体责任,督促养殖业主依法履行养殖污染治理、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等职责,把保障畜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要加强畜牧业生产信息的分析和预警,建立准确、可靠的基础数据采集系统,定期进行信息平台发布和预警,强化宏观调控和风险控制能力。完善畜牧业风险防范的各种应急预案,提高预防和处置能力,保障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2.完善政策扶持。充分利用财政资金,综合运用信贷、贴息、担保等各种金融工具,引导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支持畜牧业发展,加大对养殖污染治理、农牧结合设施建设等扶持力度。在调整土地总体利用规划时,适当安排生态畜牧业用地。完善畜牧业保险政策,扩大畜禽投保覆盖面,深入推进畜禽养殖保险,增强畜牧业抗风险能力。充分发挥市场导向作用,鼓励农业经营主体和工商民间资本参与优势畜禽品种培育、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农业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的投资,鼓励发展畜禽粪便、沼液收集处理配送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形成企业主导、政府扶持、市场化运行的'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和资源化利用机制。
3.建立长效机制。一是严格禁限养区管理。禁养区内禁止畜禽规模养殖;限养区内禁止新建规模养殖场,现有养殖场不得增加规模;其他区域未经所在镇(街、区)及相关部门批准不得新建养殖场。各镇(街、区)要落实监管责任,村级组织要安排专人加强非法新建养殖场监管,强化土地流转监控措施,防止出现违规建设。二是建立养殖污染治理长效监管机制。各镇(街、区)要制定污染治理监管办法,督促养殖场限期完成污染治理配套设施建设,符合技术要求的养殖场要定期将畜禽养殖品种、规模以及畜禽养殖废弃物的产生、排放和综合利用等情况报环保局、农委备案;加强对畜禽养殖场的动态监管,对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和设施运行情况加强巡查监督,落实“谁污染、谁治理”的主体责任,对不符合生态养殖要求的养殖场(户),逐个制定落实改造提升或转产转业的工作方案,以治理为突破口,倒逼畜牧业转型升级。三是加强执法。相关部门要定期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对治理不力,污染环境的主体,要严格依法查处并进行媒体曝光,营造社会参与和社会监督的良好氛围。
4.培育新型主体。加快培训新型职业农民,支持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构建新型经营体系。应用市场、法律、政策等调节杠杆,逐步淘汰小型养殖场和散养户,推进小型、散养养殖户向适度规模转化,发展专业化和农牧结合综合型家庭农场发展。鼓励畜禽规模养殖企业、家庭牧场之间加强横向联合,建立协会或合作社,积极发展畜禽流通、加工型合作组织,使力量分散的养殖主体联结成力量强大的生产者联合体,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探索完善龙头企业与养殖场(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大力推广多种形式的畜牧产业化运行模式。
5.完善服务体系。强化良种推广、疫病防治、检疫监督等体系建设。加快良种化进程,加大疫病防治基础设施建设,改进疫病防治技术,提高疫病综合防控能力和水平,降低疫病风险;建设高素质的检疫监督队伍;加强畜牧兽医服务队伍建设,提高健全畜牧行业服务和管理水平,满足畜牧业发展的需要。
【优化方案】相关文章:
优化方案09-30
关于优化方案10-18
优化方案模板10-12
精选优化方案20篇07-06
绩效管理优化方案02-13
优化方案集锦5篇10-01
有关优化方案四篇10-01
【精华】优化方案3篇10-02
有关优化方案八篇10-10
实用的优化方案3篇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