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事迹

种植大户先进事迹

时间:2022-10-14 10:54:57 先进事迹 我要投稿

种植大户先进事迹(精选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事迹吧,事迹以先进对象的先进事迹为主要内容,以叙事为主要表达方式。拟起事迹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种植大户先进事迹(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种植大户先进事迹1

  这是一片绿色的茶园,这里是茶农增收的希望。2000年朱村乡党委、政府提出“以茶立乡、以茶兴乡、以茶富乡”思路后,身为朱村村党支部书记的叶伟良,就看到了茶叶发展的前景,开始思考茶叶发展的路子。通过近5年的发展,叶伟良不但自己致富还带动了当地茶农增收。

  2001年6月,叶伟良开始承包茶山,他克服了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困难,从整地到苗木栽种,共投资20余万元,开发基地120亩。经过他的精心管理,2002年春就产茶青2000多公斤,创利2万多元。茶叶基地良好的生产效益,让广大村民看到了茶叶发展的前景,村民们种植茶叶的积极性高涨。在他的引导和帮助下,至2005年底,朱村村已发展茶叶基地600多亩,为农民增收打下了基础。

  随着全乡茶叶开发面积的扩大,叶伟良又在茶叶加工、销售上动脑筋、做文章。他提出了“建一片基地、树一个龙头,创一个品牌、促一个产业”的发展思路,以提高茶叶生产的经济效益。去年,宁波北伦集团丽水天恩茶厂落户朱村村,叶伟良作为村里的主要干部,积极投身到茶厂建房征地的工作中,同时,做好农民思想工作,为今后天恩茶厂带动朱村乡茶叶发展奠定了基础。

  目前,叶伟良的茶叶基地每年可收入15万元,但他并不满足,还在不断摸索新的茶叶管理经验,寻求更大的效益空间。他还利用平时与村民朋友闲聊的时间,向他们传授自己的管理方法、加工经验和市场信息,鼓励农民多种茶叶,种好茶叶,并努力使村民树立品牌意识,以提高经济效益。

  种植大户先进事迹2

  李忠义,男,中共党员,四川夹江县人,1965年12月出生,现任建川村党委副书记、村委委员。老李头发有些许花白,个子虽小,但是说起话来声音洪亮,淳朴亲厚,在建川村,说起李忠义,没有人不熟悉他,他既是村里的“能人老李”,也是大家的贴心书记。

  1982年高中毕业后,在家学习种茶、制茶,先后到峨眉、双福茶叶市场考察学习,2020年在村“两委”共同努力下成立了手工制茶作坊,带动村民发展茶叶生产,增加农户收入。

  “怀匠心、践匠行”

  1990年,在大家经济条件都不是太好的情况下,出生于农村、从小在茶园里长大的李忠义,为了谨记父辈的嘱托,把手工制茶技术作为一生的寄托传承下去。披星戴月,风月兼程,将全部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制茶事业。他就像一个勤劳的勤务兵,在万千制茶军团的最前沿熠熠生辉,无怨无悔。为了制出最自然的茶香,他独自一人,花了整整3年时间跋山涉水,多次外出学习手工制茶技术,1993年学成归来,带领着周围有想法的农户们开始了手工制茶之路,使一部分人腰包鼓了。

  细节决定成败。揉茶工艺的水温控制、揉制步骤、揉制手法、力度、速度及外观形状等,李忠义都要求做到认真细致,严谨准确。十年磨一剑,正是对自己高标准的要求,揉茶三十载的李大师拥有一双巧手,技术精湛细微,形成了特有的茶叶揉制能力。“手工制茶是个苦差事,在传统手艺逐渐被冰冷机器替代的年代,虽然辛苦,但意义非凡。”李忠义说,传统制茶技艺是祖辈留下来的财富,从小与茶结缘的我,自然有义务和责任把这个传统保持下去,并且不断发展壮大。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李忠义做茶不追求量,不单纯追求经济利益,他希望通过他双手的每片叶子都赋予新的生命。2004年到村上任职开始,为提高茶叶质量与产量,他在种茶上大做文章,2012年在原建设村任村主任时带领建设村村民投入50余万元,大力发展“林下种茶”700余亩,大大提升了茶叶质量、产量,每亩产值达5000余元。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0年在村“两委”的带领下,利用中省扶持资金100万元成立了建川村手工制茶专业合作社,在集体土地上修建手工制茶厂房,购买10台手工制茶锅炉,筛选8至10名有制茶基础的村民,由李忠义教授手工制茶技术,同时流转一片茶叶来培育有机茶园,供高端茶原料及游客手工采摘体验,进一步达到了茶旅融合,手工茶合作社年收益达10万余元,大大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

  在李忠义技术推广支持下,目前建川村共种植茶叶6000余亩,大型绿茶加工厂6家,高峰期每日茶叶鲜叶加工吞吐量达100万斤,有效解决了夹江茶农茶叶销售问题,同时辐射眉山,青神,洪雅等地,6家加工厂综合年产值达6000万,农民人均增收达1000元以上。

  坚守一手茶艺,执着一份专注。任众生喧哗,初心不改。李忠义是手工制茶的传承者,更是“农村家庭能人”的典范,他虽平凡但不平庸,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始终兢兢业业、孜孜不倦,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情,他虽然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迹,但他用他的双手,对农村的热爱,带领全村人民在茶叶种植加工上发家致富,付出了艰辛和汗水。他用尽心尽力的工作,诠释了一位农村能人对手工制茶技艺的热爱和执着。李忠义同志凭借精湛的制茶技艺,2019年荣获第三届“四川工匠杯”职业技能大赛制茶项目二等奖;2020年荣获中国夹江首届“青衣江茶”采茶节手工制茶比赛二等奖。

  种植大户先进事迹3

  曲子镇孟家寨村是环县有名的设施瓜菜生产基地,该村所种植的哈密瓜远近闻名。孟家寨的村民勤劳朴实,思想进步,在多年的种植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种植大户,就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一位。

  ,曲子镇孟家寨村孟家寨组人,现年40岁。在种植设施瓜菜之前,他一直在家务农辛勤耕作,但一年辛苦劳作下来,除了基本的生活费用所剩无几,这使他深深体味到了生活中的'困惑与艰辛。为此,他下定决心,再也不能这样随波逐流、虚度光阴,一定要创出一条致富的新路来。

  近年来,在曲子镇党委、政府和孟家寨村党支部号召群众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战略部署的实施时,紧紧抓住这一机会,积极响应镇村两级的号召,一改传统的种植结构,确立了以发展设施瓜菜为主的新思路。他深信知识就是财富,科技就是生产力,为此,购买了大量的科技书籍和技术资料,开始通宵达旦地钻研设施瓜菜种植技术,他把书带到田间地头,别人小憩时,他在专心致志、潜心研究,茶余饭后,人们休闲娱乐的时候,他依然在苦读直到深夜,通过学习,他逐渐掌握了一套适合本地瓜菜生长的生产模式。 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要种好设施瓜菜,关键在于管理。这既要有科学知识,又要有实干精神,还需不断总结提高。平时,整天在大棚里转,看瓜菜的长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不管是播种,还是施肥用药防病,每个细节都不放松,这几年种植的瓜菜没有发生过一次大规模病虫害,也没有发生过一次因管理不当而大面积死苗现象。为了更好、更快的掌握种植和销售,他充分利用镇村的远程教育资源查找信息,虚心求教有着丰富种植经验老农和专家,并经常外出了解市场行情,通过考察和学习,创新种植技术,改良种植品种,丰富销售市场,几年下来,他积攒了一身过硬的种植技术和经验。有了技术,就有了生产的武器和动力,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创新销售方式,采取驾车流动销售、公路沿线销售与电话配送等方式,扩大销售市场,用汗水实践着自己的诺言,用勤奋耕耘着自己的人生。

  截至今年,他共经营钢架棚5个,竹竿棚15个,总面积6.5亩,春季,在大棚里他精心种植着甜瓜、西瓜、西红柿、黄瓜、辣椒等热销瓜菜,收入能达4万余元,秋季,他又抢抓时机,种一些叶菜作物,收入1万余元,全年仅靠设施种植收入就达5万元左右。种植设施瓜菜使成为了当地依靠种植设施瓜菜发家致富的范例,随着他经营设施瓜菜的效益越来越明显,众多乡邻前来讨教技术,有意从事设施种植行业,不管是谁,都毫无保留地传授,还经常用自家高价购买的优质瓜菜品种为种植户改良品种。他还在生产中不断地为其他种植户提供市场信息、新品种、种苗和技术服务。展望未来,说,他希望在政府的支持下,充分发挥自己的示范作用,为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尽一份力。

  连续几年,同志被曲子镇党委、镇政府先后授予为“曲子镇瓜菜种植能手”、“曲子镇孟家寨村科技致富带头人”、“曲子镇科技兴农先进个人”、“曲子镇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种植大户先进事迹4

  王泽平是永寿镇鸿化村村主任,也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在国家鼓励土地流转这一大背景下,他抓住时机,在本组承包了25亩土地用于种植食用菌。前期,由于技术缺乏和种植经验不足,产量一直都不高,出现亏损。面对这一困境,他首先想到的是去书店买有关食用菌种植的资料,一边看书学习,一边实践摸索,慢慢地了解育种、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虽然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却花费了大量时间。永寿镇农业服务中心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为他介绍了一名技术指导员,通过技术指导员的多次培训及他自身的努力,增加了收益。在生产过程中,他一边不断摸索总结经验,一边虚心向技术人员学习,如今已熟练掌握了多种食用菌种植技术,收入也大幅增长。

  在栽培管理上:他选择地形平坦,土质肥沃、水资源丰富的地方建菇棚;并改变了过去因施肥用药不合理影响食用菌质量的问题,经指导培训后他按平衡施肥原理,以有机肥和无机肥、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相结合原则,尽量不施或少施化学肥料,通过加强菇房消毒,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减少用药次数,保证无公害生产。

  在自己收入增的同时,王泽平深刻地认识到自己作为一名村干部的义务,要增加村民收入、改善村民生活。他不仅靠科技种食用菌自己走上了致富之路,而且还用自己所掌握的种植技术指导广大乡亲。在食用菌生产中只要有群众向他请教,他总是有求必应,帮助乡亲解决技术难题,他还主动为周围菜农购买优良菌种、优质农膜和新农药,并把自己多余的菌种无偿供应给农户,更令人敬佩的是王泽平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免费的`、义务的,村民们都很感激他,都主动向他学习。

  总之,经过多年努力,王泽平在创业致富路途中,创造了经济效益,同时为广大乡亲创业致富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要当好农民致富带头人还必须加倍努力、加强学习,更好地带动更多的人创业致富,为当地蔬菜产业作出突出贡献。

  种植大户先进事迹5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不是等出来的;我坚信只要勤劳肯干,日子总会越过越好的。”太湖县江塘乡五星村贫困户石纯英动情地说。

  今年57岁的石纯英,妻子去世的早,自己又身患膀胱癌,治疗费用花光了家里的积蓄,生活十分困难。2014年精准扶贫政策开始,经评定,石纯英被评为贫困户。乡村扶贫干部了解其家庭情况后,鼓励其发展产业致富。石纯英通过了解养殖行业发展情况,查询相关政策,最终决定养殖肉猪,每头生猪净收入200元,一年两批100头就能收入2万元,前景巨大。说干就干,2016年,石纯英通过小额扶贫贷款5万元在新屋组山场搭起了猪棚,养猪生猪50头。从养殖场的选址,到买饲料,到购买猪崽再到养猪的防疫等,帮扶干部和村干部们都一起为他牵桥搭线。2016年当年,石纯英户生猪养殖就赚了2万多元,再加上残疾人补助、产业补助、减免新农合等政策,石纯英户住房、医疗得到了保障,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多元,年底顺利通过了省第三方评估,实现了稳定脱贫。

  天有不测风云,正当石纯英户生猪养殖发展的如火如荼之际,2019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造成石纯英户所养的近一百头生猪死亡,经济损失达8万余元。刚刚过上的好日子顿时又有陷入困难风险,但是在困难面前,石纯英并没有丧失生活的信心与奋斗的目标。通过乡村两级帮扶干部的帮助和石纯英本人的努力,石纯英利用原有猪棚又干起了家禽养殖业,养殖鸭、豚等肉禽达到3千多只。每只家禽净收入约5元,年出栏三批,年养殖净收入达到5万余元,一年就将瘟疫造成的损失赚了回来,石纯英又对未来生活充满了信心。

  “养殖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习养殖技术,特别是防疫知识,注重风险的防范,这样才干得长,养得久”石纯英现在面对帮扶干部经常这样说。

  石纯英户的脱贫故事感染了很多人,增强了周边贫困户通过自身发展脱贫致富的信心。五星村现有贫困户212户710人,已脱贫203户686人,贫困发生率已降至0.5%,今年将实现所有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20年五星村自身发展产业的贫困户达到120户,越来越多的贫困户通过自身的发展实现了脱贫致富。

【种植大户先进事迹】相关文章:

种植大户先进事迹(通用5篇)10-11

种植大户致富先进事迹材料范文(精选6篇)10-11

养殖大户先进事迹材料范文(精选5篇)10-11

农村养殖大户个人先进事迹(通用6篇)10-11

农村养殖大户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精选8篇)10-11

种养殖大户致富带头先进事迹(通用5篇)10-11

身残志坚的种粮大户散文06-13

纳税大户表彰决定01-04

种粮大户承诺书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