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助学生先进事迹

时间:2024-08-27 11:54:48 雪桃 资助助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教师资助学生先进事迹(精选10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事迹都不陌生吧,事迹有两种用途:一是宣传典型,二是评选先进。事迹到底怎么拟定才正确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师资助学生先进事迹,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师资助学生先进事迹(精选10篇)

  教师资助学生先进事迹 1

  小姣,女,39岁,苗族,中共党员,建始县民族小学教师。

  9年日夜忙碌,找到多种渠道,联系资助人一对一的资助50多名贫困儿童,募集衣服上万件,学习用品及助学金额二十几万元。苦心奔波,只为寒门学子,一位心系学生的好园丁,一位助人为乐的女教师。她最大的希望,就是让贫困家庭的孩子少一些挨冻,少一些失学,让他们能和自己小时候一样得到应有的爱和温暖!

  故事还得从2012年冬天说起,那是很冷的一个早晨,廖老师像往常一样准备去教室,突然发现校门外站着一个迟到了的学生冻得瑟瑟发抖,身上只穿了两件单薄的衣服,而且裤子上还有破洞,脚上穿着一双大得可以装下两只脚的破棉鞋……她心里猛然一惊,没想到还有这样贫困的家庭,连御寒的衣服都没有!处置完毕,她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廖老师课余就到各班去了解贫困生情况,放学后约上父亲和爱人一道去贫困生家里走访,晚上她的爱人陪着她在家里将这些贫困学生信息一一记录下来,她发现很多都是留守儿童,部分孩子的家庭非常贫困,经常受冻挨饿,她想为这些贫困的孩子做点什么。

  从此开始了她长达九年的募捐之旅。

  廖老师最先想到的就是把自己和亲人、朋友家里的衣服拿一些送给贫困的孩子穿。然后又通过“捐旧衣吧”的网络平台募捐到成千上万件衣服,棉被,文具和一些体育器材等。

  2013年元月,她又联系到了北京的中国华阳公司和武汉兴华保险公司。华阳公司爱心代表王彦妮女士、武汉新华保险公司的爱心天使白莹女士组织员工根据需要对学生进行捐赠,解决生活急需。她又先后募集到3万元投入到学校操场的修建中。

  募集到的物资钱款暂时缓解贫困孩子的燃眉之急,但是,怎样才能长期帮助这些孩子呢?廖老师课余就在网上查询、和热心的QQ朋友们交流,寻找帮助孩子们的途径。功夫不负有心人,廖老师通过“春苗助学”组织、热心网友转发朋友圈、QQ日志上传贫困学生信息等途径为三十几个孩子找到了一对一的长期资助人。她不仅给网络爱心人士推荐她本校的贫困孩子,还把范围扩大到当地初中,高中和大学,哪里有她所知道需要帮助的孩子,哪里就有她忙碌的身影。

  2014年廖老师随丈夫调到建始三里民族小学工作,她继续着帮助孩子的脚步,为三里民族小学杨兴娥、贺倩倩、熊友芳及三里初中的陈友来、崔海珍、罗苑等贫困学生找到了一对一的长期资助。她还为班级募集运动会的班服和书籍。

  2016年廖老师被遴选到建始民族小学工作,她仍然心系贫困山区的孩子,又给三里民族小学的李彩虹、李彩霞双胞胎、刘思琦和陈祝清和三里初中的.王艳同学找到了资助人……

  2016年秋廖老师加入了建始县义工协会,她一直到现在周末都积极的参加义工活动,做着一些助学助医,助弱助残的义工活动。

  2018年她又为三里小学的邓艺涵同学找到了一对一的长期资助。

  2019年她又为本校的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何健,雷明莉找到了一对一的长期资助人。

  2020年疫情期间她不仅在单位积极捐款,而且还带头并组织班上的学生及家长,还有亲戚朋友参与了建始县义工协会组织的捐款。她不仅自己奉献大爱,还成功影响了同事,亲戚,家长及学生助学助困。

  9年日夜忙碌,联系资助人30多名,募集衣服上万件,学习用品及助学金额二十几万元。苦心奔波,只为寒门学子,燃烧青春,点亮希望之光,就是让贫困家庭的孩子少一些挨冻,少一些失学,让他们能得到温暖和爱。她不仅助学助弱,在疫情期间也积极想办法参与义工协会助困。这就是这位看似平凡而伟大的廖老师!

  教师资助学生先进事迹 2

  杨家坡小学六年级班的小涛是班主任闫志立老师的帮扶对象,这个孩子的家庭状况极不好,孩子父母亲因为常年在外打工,很少回家,三个孩子是典型的留守儿童,家里仅靠年过六旬的奶奶照看,奶奶没念过书,对孩子的学习不能辅导,小涛是他的大孙子,听话懂事,每天放学后替奶奶照看两个小弟弟,这时奶奶才能腾出手去为他们几个做晚饭,但该孩子较为胆小,平时班内的活动很少参加。特殊的学习环境使他对学习没有了信心。

  认识到孩子们的优点和缺点,就要有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和方法。为了帮助孩子们找回自信心,闫老师与他建立一种彼此信任,平等互助的关系,与他进行情感交流,做孩子们的良师益友。在平时观察入微,及时发现他出现的一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帮扶活动,解决孩子们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鼓励他参加学校和班级开展的各项活动。

  有空了,闫老师就给他讲一些名人的故事,讲一些生活中的常识,让他明白生活中不仅仅有学习,还有很多的乐趣,要把自己的心打开,走出去。通过一个学习的教育与鼓励,他有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念,有了正确的目标和方向,现在他会朝着自己的目标去努力和奋斗。

  刚接上小涛所在的这个班的'时候,闫老师发现他学习不主动,不举手回答问题,生性胆小,怕生,做事情没有胆量,闫老师意识到他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解决的,于是闫老师制定了长期的计划,每天给他一点小小的鼓励和惊喜,有时候不会做的题目耐心的指导他,有时候还会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给他辅导没有掌握的知识,慢慢的有所进步,到了六年级第一学期的后半期,他慢慢进步了,他的成绩由原来的倒数已经爬到了班级前几名,现在他每节课都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上课的每一个知识点,他都能够掌握,他进步了,闫老师也笑了。

  闫老师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充分利用课余及周末时间采取家访、电话、微信等形式,为了孩子的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让孩子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给孩子更多的关爱,增强了其父母的责任意识。

  教育,这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击孩子的心灵,在这里谁有细致和耐心,谁就能获得成功。

  教师资助学生先进事迹 3

  近年来,在学生资助工作上,身为党员的曹成成老师一直坚持以人为本,严格按照学生资助政策的有关要求,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细致地做好资助工作。

  一、热爱学生资助管理工作,认真落实资助政策

  在平时的日常工作中,曹老师经常深入班级,了解困难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建立自信,积极为学生的成才创造条件,为资助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每年上级下达学生资助任务后,曹老师总是认真学习有关文件,深刻领会政策精神,同时,把宣传资料发送到学生家长手中,广泛宣传学生资助的有关政策、条件,要求每位家长、孩子认真阅读宣传资料并签字确认信息,使学生资助政策深入人心。

  二、克难奋进,怀着“三心”帮助学生

  在学生资助工作中,曹老师总是要求自己要饱含一种心情来工作:一是要怀着对学生资助政策的感激之心:二足要怀着对学生和家长经济困难的同情之心:三是要怀着对本职工作的诚挚、热爱之心。因此,在工作中处处体现出来的热心、爱心、耐心不仅感动了学生和家长,也让同事深受鼓励。

  每年在开展学生资助工作时,曹老师总是克服时间紧、任重等困难,加班加点收集学生资助信息。曹老师热情接待、倾听学生和家长的咨询,耐心地向家长们宣传解释相关的资助政策和程序。用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不怕吃苦的精神,使学生每月按时领到资助金。

  三、档案管理规范化

  对班级学生的信息认真排查、审核从而加强学生资助的后期管理,使得班级经济困难学生电子数据的使用更加的快捷,电子档案的保存更的完整。在工作中,曹老师不断总结经验,创新工作。目前班级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一套工作体系。

  四、严爱相济,教书育人

  曹老师深深地懂得:经济困难学生的自尊心是非常脆弱的。对他们,曹老师总是格外小心,做到了多谈心、多家访、多帮助、多鼓励,并努力寻找和善于捕捉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趁势表扬,促其发光。在这些孩子身上,曹老师达到了上课提问多鼓励、课后辅导要耐心、犯了错误不急躁、错误严重不发火、问题不解决不撒手的要求。

  五、以真爱培育真爱

  这些年来,曹老师为资助工作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曹老师经常为班级多数同学购置衣物、学习工具、食品等,还经常自费布置班级文化,确保孩子们的心理健康。不仅在物资上给予经济困难学生帮助,同时还在生活关心、关注、关爱他们。在关爱经济困难学生的同时,曹老师还兼顾着全体学生的发展,受到孩子、同事、家长的一直好评。

  六、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奋斗、进取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曹老师丝毫没有懈怠,也不敢懈怠,他深知后面的路还很长。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必将立足实际,尽自己最大的力量认真做好资助学生工作,情暖学生心间。

  教师资助学生先进事迹 4

  担任学校资助工作总负责人5年来,张淑敏协调四校区资助老师在工作程序规范、档案完整、账目清晰等方面,获得了上级部门的高度认可和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

  工作中,她为了让同事少走弯路不出现错误,总是把问题排除在实施之前。同时,完成《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奖助资金实施方案》,该《方案》是对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免学费项目的一种有益补充,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作为国家政策的实施者,张淑敏深知这项惠民政策关系到学生学业的完成和学生家庭的利益,因此她认为学生资助工作不只是把钱发下去,还要做到对受助学生给予一定的`关注,把扶困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在资助过程中,张淑敏通过课题研究等多种方式,注重学生思想品德、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服务意识、人文素养的提升,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教师资助学生先进事迹 5

  隐姓埋名捐助学生二十多年,离世后终被知晓

  “小隋”这个名字,在江苏南通可谓家喻户晓。但这并不是一个真人的名字,而是“莫问谁”的谐音。二十多年来,“小隋”就是南通的雷锋,是一个“做好事不留名”的代名词。最早使用“小隋”帮助别人的,是南通大学的一位退休教师、原南通工学院副院长汤淳渊。直到今年7月12日晚汤老离世后,他的事迹才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

  暗中资助贫困学子 署名“小隋”

  早在1995年3月,当时担任南通工学院副院长的汤淳渊无意中听说一个名叫石洪英的学生家里很困难,就暗地里资助这名学生。他通过邮局每月给她寄100元生活费,署名“小隋”。

  因为不想公开身份,汤淳渊资助石洪英时却从不曾与她见面。石洪英几次按照信封的`地址来寻找,发现并不存在工农路“555”号,原来,“555”号其实就是“无无无”号。“小隋”则是“莫问谁”的谐音。

  当时,“小隋”的故事也引起了媒体的注意,当地市民和媒体曾全城寻找“小隋”。

  1995年11月,石洪英收到“小隋”最后一封来信。信中写道:“石洪英同学,资助你的方式必须改变,不然我会暴露。今筹集捌佰元存入市建行文峰储蓄所。你每月自行提取100元作为生活补助费,直到你毕业。希你努力学习,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之人。今后我不再和你联系。”

  记者追忆 寻找“小隋”始末

  曾经参与报道的记者顾晓东,讲述了当年寻找“小隋”始末。小隋每个月向这个同学寄钱,顾晓东就到邮局去守候。在这个找的过程中,小隋没找到,但是找到一批好人,都是像这种悄悄地资助做好事。

  通过笔记辨认、比对,经过29天的寻找,顾晓东初步确认“小隋”就是汤淳渊副院长,并来到他的家里要求采访。

  汤淳渊说他不希望宣传。后来顾晓东向他解释,“我不是宣传你个人,而是想宣传你的精神,希望全社会都学习你这种精神。”他同意了,但是也给顾晓东定了规矩,不透露他的姓名。

  “小隋”找到了,经媒体报道后,他的事迹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参与报道的记者遵守了承诺,没有披露他的姓名和真实身份。

  从1995年开始资助大学生,因为坚持不留名,汤淳渊到底资助过多少大学生,捐了多少钱,已经无从知晓。直到去世前,住进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的他,每个月仍然坚持从工资中拿出400元捐给“小隋”基金。

  他最后一个钱都没留,他的钱就是抚恤金,还有报销点医药费。就是这么一点钱,他留下来住院的钱。

  遗嘱写明 离世后一切从简

  早在2008年,汤淳渊就为自己立下了遗嘱,并于2010年交给组织封存,他对自己的“身后事”作了非常简约的安排。

  汤淳渊的遗嘱中写着这样几条内容:余离世后,不发讣告,不添“寿衣”;不购骨灰盒,不保留骨灰,当日或第二日即行火化,将骨灰撒入狼山外口长江中;操办人员,除亲属外,友人包括南通大学离退处人员,应在十人以内;请按上述意见办理,亲属不得提出异议。

  按照老人的遗愿,7月14日,亲友和个别老同事和汤淳渊做了最后告别。

  教师资助学生先进事迹 6

  小张,男,山东曲阜人,1975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现任凯里学院附属中学教务科副科长。

  张老师从事教育事业多年,工作兢兢业业,把自己的精力、能力全部用于学校的教学及行政管理工作中。他常年担任省、州“微课”比赛评审评委,黔东南州信息技术优质课评委,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考官。他刻苦钻研专业技能,在国家级、省级期刊发表专业论文十余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厅青年科技人才项目、黔东南州科技计划项目等课题。

  张老师自参加工作以来,始终认真负责,热情努力,服从领导的工作安排。工作中,他是一名遵循“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共产党员,乐于助人,爱岗敬业,多次受到凯里学院、凯里市人民政府等部门的表彰,获得“优秀共产党员”“先进教育工作者”“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他用行动践行了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准则,树立了良好的教师形象。

  2016年,凯里学院附属中学组织学校力量,响应教育帮扶的号召,积极助力脱贫攻坚,开始实施“精准资助、应助尽助”的对接帮扶政策。身为学校中层干部的张老师,义无反顾的成为了首批教育帮扶学生之一杨桥德的帮扶者。

  杨桥德来自偏远的月亮山地区从江下江镇美满村,父母年事已高,常年患病又没有固定的经济收入,家庭的重担无法支撑杨桥德的生活学习开支,为此杨桥德打算放弃学业。张老师得知情况后,决心一定要帮助这位贫困学生,从高一起,每月从工资里拿出200元资助杨桥德,并且在生活和精神上给予多方面的`帮助。

  2019年高考,杨桥德以530分考上贵州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全家人在高兴之余,又开始担心起杨桥德的学费问题。当了解到上大学的学费还未凑齐,资助贷款还未审批下来,小张当即又资助了2000元,帮助杨桥德顺利进入大学校园。

  如今,杨桥德已是一名大三学生。他这样说道,“我非常感谢张老师高中三年对我的资助,让我能顺利地完成学业考上大学。我现在一直和张老师保持着联系。多年来,他始终像亲人一样关心着我。今年下半年,我即将大四,快毕业了,忙于论文的同时也在关注招聘动态。我想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专业领域里,做一个对社会、对祖国有用的人。如果未来有机会,我也会像张老师一样,尽自己所能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将这份爱传递下去。”

  春风化雨育桃李,暖心助学有真情,小张老师用温暖和真情去帮助贫困学子完成学业,作为党员教师,他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工作中不断地摸索新方法,用爱拨动了教育的弦。

  教师资助学生先进事迹 7

  小周,1934年10月生,中共党员,昆山市千灯镇中心小学退休教师。他曾先后100次走进大别山,个人累计捐款48万余元,并发动昆山及周边各界爱心人士为金寨县希望工程捐款、捐物1200多万元。帮助金寨县16所希望小学改善了教学面貌,保障1300多名学生圆满完成学业。

  江苏省文明办、苏州市文明办,以及许多安徽省金寨县受助学生和昆山爱心人士向其家属送去慰问,祝福好人一路走好!

  每月只有100元工资,他毅然捐出1000元

  小周,1934年出生在昆山千灯镇的一个农民家庭,1951年毕业于昆山乡村简易师范,1956年入党。1993年,小周从电视、报纸上得知,全国第一所希望小学——“安徽省金寨县希望小学”正式建成开学,镜头中那些孩子们渴望上学的眼神深深地触动了他。随后的一年中,小周陆续汇出了5000元,而当时他每月工资仅100多元。

  去过一次金寨后,他走上图书义卖之路

  1995年退休后,小周第一次来到金寨县,看到当地学校教室仅有两盏可供照明的日光灯,一张长凳坐着五六个学生时,他的心被深深刺痛。更让他痛心的是,当地有许多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上不了学的孩子,他当即许下一个诺言:“金寨是革命老区,决不能让这些孩子失学。”

  此后20多年间,小周忍着心脏早搏与右腿骨刺带来的不适,拖着义卖书本,一天奔波20多公里,足迹踏遍昆山80多所中小学校,售书15万多册,骑废了4辆崭新的三轮车。

  “‘希望工程’就是我的生命工程,生命不息,希望不停。”面对采访镜头,小周曾这样说。在他的影响和带领下,更多的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聚拢过来。

  2010年,“昆山市小周希望工程志愿者协会”成立。成千上万名中小学生、数百位社会人士、40多家企业向金寨县希望工程伸出援手,凝聚起一股巨大的爱心力量,援建希望小学,实施稳定的捐助计划,开展一手拉手助学活动等。小周和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爱心企业累计向金寨县希望工程捐款捐物计1200多万元,资助1300多名学生。

  100次奔赴大别山,他在金寨家喻户晓

  2018年5月18日,腰背微驼、步履蹒跚,86岁的小周在大家的搀扶下,再次踏上了开往安徽金寨的大巴车,这是他第100次奔赴大别山。从昆山到金寨,至少要9个小时的'车程,在蜿蜒崎岖的山路上,年轻人都觉得疲惫不堪,可这个86岁的老人难掩心中的.激动,完全看不出他是才出院的脑梗患者。

  在金寨县,小周几乎是家喻户晓的名人,人人都称他为来自昆山的希望老人。听说希望老人又来了,十里八乡的老百姓专门赶过来,要看看他。

  他大方捐款,对自己却很抠门

  金寨县希望小学的廖勇老师,至今仍记得第一次见到小周时的场景。“他穿着一件旧夹克衫,戴着一顶旧帽子,挎着一个旧布包。”

  廖勇说,“每次来金寨,周老师身上都揣着上万元的助学款,但对自己他恨不得把一分钱掰成两半来花。”有一次,小周到达安徽金寨南溪镇时已是凌晨一点,镇上最便宜的旅馆只要15块钱一晚,他却舍不得住,在车站门外坐到了天亮。后来,他用省下来的15块钱给孩子们买了100支铅笔。

  “那身衣服,他至少穿了10年。”廖勇说,小周对自己太“抠”了。

  在小周家里,这种对自己的“抠”更是一目了然——七八十平方米的老式公寓里,只有几件极简陋的老式家具,唯一像样的家电是子女给他买的一台柜式空调,就是这么一台空调,老人也从没用过,理由是嫌它“太费电”。

  他是一座照亮漆黑海面的灯塔

  1995年,贫困生闫春第一次见到小周。小周送给她一个带磁扣的双面文具盒,她的妹妹拿到了20块钱的助学金。

  如今的闫春已是金寨县希望小学的一名老师。她说,小周就像一座照亮漆黑海面的灯塔,“他让我们这些大山里的穷孩子感觉到,自己并非身处绝境。”

  1997年,张玉芳在中考中取得了南溪镇第一的好成绩,但迫于家境贫困,在填报志愿时,怀着“大学梦”的她打算选择一所中专,小周得知张玉芳的情况后在昆山四处奔走,最终,玉山镇同心村村委会决定资助张玉芳直到她大学毕业。

  2004年,张玉芳大学毕业成为一名记者。工作的第一个月,她在采访中遇到了一名贫困生,想到了当年的自己,想到了小周,她一下子资助了对方200元,而当时她的月薪只有800元。

  “我想对周爷爷说,‘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张玉芳告诉记者,最近几年她都在资助贫困生,“连我的孩子都受到了周爷爷的影响。最近他班上一个同学患了恶性疾病,听说医疗费用高达200万,他把自己攒下来的200块钱零花钱捐了出去,说要为同学治病‘贡献一万分之一的力量’。”

  小周的儿子周志刚曾经无法理解父亲的举动,“他捐了几十万,却从没给自己的孙子买过一根冰棍。”后来有一次,他陪父亲去了一趟金寨,临走时打算买点当地的特产,老板一听他的口音,就说:“你是昆山人吧?来金寨的昆山人,都是好人……”

  小周曾在入党时写下这样的誓言:“我愿意学习这种由特殊材料制成的人,愿意艰苦奋斗,在为祖国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斗争中贡献出全部力量。做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这是最光荣的事。今后我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努力学习共产主义和共产党的知识,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阶级觉悟!”

  “希望老人”虽已陨落,但是他的精神事迹永存!

  教师资助学生先进事迹 8

  爱是与生俱来的,在血液里流淌,在骨子里结晶,她源源不断地由心而生,永不枯竭,只要人人都奉献出一点爱,就如甘霖沐浴大地,人间处处盛开幸福之花。

  2011年,小赵通过特岗教师的招聘考到公主岭市刘房子中学,成为一名体育教师。刚刚步入岗位的她,对自己的事业有一份美好的憧憬。当她步入校园时,一排排的房子映入眼帘。那是一个冬季,东北的冬天很冷,教室里还在用炉子作为取暖工具,她为眼前的一幕感觉到了震惊,没想到在这个时代里,还有这么艰苦的教学环境。孩子们在教室里因为烧煤取暖,每个人的脸上都是黑黑的`;下课的时候再喝一点水,小脸上都可以和泥了,看到这样的场景让小赵老师心如刀割。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了解,她知道学校的留守儿童特别多,家里贫困、品学兼优的学生也不少。为了让他们有更好地学习机会,不会因为家里条件贫困而辍学,一颗爱心的种子在她的心底生根发芽。

  在小赵老师工作的第二年,她便资助了一名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学生小志(化名)。据了解,小志的父母都是农民,靠着种地维持生活,家庭条件贫困,家中有三个孩子,他是老二,还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从他进入初中开始,小赵老师就从每月工资中拿出三百元资助小志上学,不负所望小志成功地考入公主岭市第一高中。他考入高中那一年,姐姐也考上了大学,妹妹也上了小学。为了不让小志的父母经济负担过重,高中三年来,小赵老师依旧资助他,直到他考入大学--东北电力大学。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这六年的时间里让小赵老师觉得人生更有意义。于是,她便将这份热情持续了下来,现在依然资助一名在校学生丁心(化名)。今年,丁心已经上初中三年了,马上准备迎战中考。他的父亲智力有些小问题,从小父母就离异了,家里还有年长的爷爷奶奶需要照顾,农活做不了,只能靠打零工来维持生活。得知这个情况,小赵老师同样拿出三百块钱来资助丁心的学习和生活。

  小赵老师用十年的时间做了同一件事情,这让她觉得人生充满了意义,也体现了自我价值。爱心无止境,她奉献爱心,她希望她的学生以后也可以用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奉献社会。小赵老师表示:她会将这一份爱一直传播下去,也希望更多的人关注贫困家庭,关爱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希望大家都贡献自己的一份爱心和力量,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教师资助学生先进事迹 9

  xxx,男,汉族,党员。系鄢陵县望田镇翟刘学校一名教师。自2019年8月调到该校工作以来,多次被上级领导表彰,我坚守教育一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怨无悔,培养了数以千计的学生。在我心里,只有一个信念:用心教学,做一个负责人的教师。用爱育人,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在别人眼里,我是那么的普通平凡,但是,我的故事却很感人。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我负责杜春营的教育扶贫工作,和其他老师一起,入户走访座谈,访贫问苦,摸实贫困户资料,得到群众,同事和领导的一致好评。

  一、认真,仔细排查,确保精准识别。

  我严格按照教育局,镇中心校下发的名单,同时甄别新出现的贫困学生及时上报,紧紧抓住精准识别第一关,拟定贫困户名单公示等程序进行,所有程序环环相扣,对评议的3名贫困学生名单在学校长期公示,并宣布县扶贫办监督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

  二、依托各类扶贫资金,解决贫困学生的急需。

  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我排除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从开展学生资助工作起,均将学生各类资助金及时,顺利送到学生家长手中。在开展工作过程中,也曾遇到难处,有的家长领取了资助金,却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上级调查时说不清其中的种种情况。为了避免家长因其他因素说不清楚领取情况。影响我校的资助工作,我不怕麻烦,一次次的讲解,直到听明白为止。做到了工作细致扎实,受到上级,同事,群众的一致好评。

  三、精神扶贫,关心贫困户生活的信心。

  对于贫困户来说,他们的心里很脆弱尤其是对于那些因残,因病致贫的.贫困户来说,他们的心里更为脆弱,有些甚至于接近崩溃的边缘,因此,我在落实各项脱贫措施的时候十分注重对这类贫困户的心理疏导。采取精神扶贫。在每次调查走访贫困户时都给于贫困学生鼓励,教育。如我班一个学生以前学习不努力,成绩一直不太好,自从我们深入走访,和孩子们谈心之后,这个孩子深受感动!现在,孩子的成绩也提高了,并且很懂事,经常帮助家人做家务,还说将来一定好好报答父母,及各位帮助过的每一个人,还感恩祖国!

  在日常工作中,我严格遵守各级领导的相关规定,认真履行职责,勤俭节约,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无违规违纪现象。作为一名基层扶贫一线教师,我以务实的工作作风,认真的工作态度,突出的工作业绩,赢得了上级的赞赏,赢得了全校教职工的一致好评。

  教师资助学生先进事迹 10

  北京经贸职业学院工会委员、经济管理系团总支书记。被评为首都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

  小兰从事学生资助工作已长达12年。长期以来,她始终将满腔热情投入到资助育人的工作中。她注意方式方法,用热心、爱心和耐心感动着学生和家长,关心与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也促使他们树立起自信。

  学生小鑫来自农村,母亲重病常年需要看病吃药,全家的收入仅来源于父亲种地。了解情况后,小兰通过学校“绿色通道”帮他办理入学手续,并为他介绍校内勤工俭学的'工作,以保障他平时的学习生活开销。此外,小兰还帮助他顺利申请到国家助学金。最终,小鑫同学得以顺利完成学业。

  在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过程中,小兰也注重通过征文、演讲等多种形式开展感恩教育、诚信教育、爱党爱国教育,激励每一位困难学生努力进取、不畏艰辛,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勤奋学习。

【教师资助学生先进事迹】相关文章:

学生资助先进事迹11-21

教师资助学生先进事迹06-21

【精华】教师资助学生先进事迹06-23

资助贫困学生先进事迹12-29

学生资助先进事迹(精选9篇)10-13

学生资助先进事迹(精选10篇)10-12

贫困学生资助先进事迹11-21

学生资助工作先进事迹11-23

学生资助先进事迹材料11-23

学生资助先进事迹15篇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