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户事迹简介

时间:2022-10-11 10:55:32 先进事迹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养殖户事迹简介(通用6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事迹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事迹可以起到宣传典型人物、引导良好风气的作用。我们该怎么拟定事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养殖户事迹简介(通用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养殖户事迹简介1

  人、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省“三八红旗手”、省劳动模范、省先进工作者、“芙蓉百岗明星”和邵阳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并获得首届邵阳市青年科技奖。

  她先后撰写出版了《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实务》《重大动物疫病防治理论与实务》《动物防疫行政执法实用指南》专著3本,在《畜牧与兽医》《中国兽医杂志》《中国动物检疫》《湖南畜牧兽医》等科技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主持制订了《邵阳市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规模养殖场的动物防疫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主持或参与省市科技项目多项,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邵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三等奖各1项。

  爱岗敬业,扎根兽医事业第一线

  她堪称畜牧兽医系统“老把式”,以高超精湛的技术、严谨务实的作风赢得一个响亮的名号——“兽医之花”。1990年大学毕业,皮绍娣被分配到湖南省邵阳市家畜疫病防检站工作,对于原本学化工专业的她来说,心里难免有抵触情绪。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她被身边的老领导、老专家们忘我工作、用心耕耘的精神所感动,于是暗下决心,坚定信念,“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把兽医工作作为自己追求的毕生事业。为弥补专业缺陷,她一边在湖南农大的兽医专业学习,一边虚心向兽医前辈们请教,“挑灯夜战”赶工作;为积累实践经验,她夏天顶着恶臭进猪栏,冬天冒着严寒钻鸡笼,任劳任怨,虽苦犹甘。她亲自动手解剖进行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技术操作,撰写病例几百例,积累了丰富的动物疫病临床诊断技术与防治经验,使自己从一个“门外汉”迅速成长为全市兽医行业的“领头雁”,用心血和汗水将自己铸造成行业的一块“钢”。

  作为一名兽医,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她的身影。她视事业如生命,是同事眼中的“拼命三娘”。在2004~2006年禽流感阻击战和生猪重大疫病防控行动中,她不顾动过三次肾结石手术,以羸弱之躯多次坚持不间断超负荷工作40小时以上。在武冈市抗击禽流感疫情时,她病倒在工作岗位上,被同事送进了医院。第二天清晨,她拔掉针头,强打精神又投入到工作中。2014~2017年,双清区、武冈市、隆回县等地出现人感染H7N9流感事件,部分群众谈“禽”色变,她却冒着被感染的危险冲在工作一线,进行病禽实体解剖和取样检测,为疫情分析提供了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无论是在禽流感阻击战,还是在生猪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定点屠宰集中整治行动中,她的身影都出现在工作第一线,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工作上,儿子两次不慎摔断手,家人重病住院她却没时间照顾,对家人亏欠太多。正是有她和全市动物防疫工作者的艰辛努力,邵阳市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省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先进单位。

  心系三农,夯实农户养殖致富路

  作为一名兽医,防控疫情是职责;作为一名党员,解难帮困是她的义务。20多年来,她深入农村,为农民兄弟诊治畜禽疾病,一次次挽回经济损失,成了养殖户的暖心人。

  2003年,城步县西岩镇一奶牛养殖户50多头犊牛发生严重疾病。接到病情报告后,她连夜带领技术人员冒雨奔赴城步,在距离农户家五六公里的地方,因山路崎岖、泥泞,车辆无法前行,她与同事艰难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奶牛场。经现场技术诊断,通过药物治疗、改善饲养条件,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病牛很快康复,为农户挽回经济损失10多万元。2006~2008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流行期间,她走遍全市大小乡村,进行疫情调查诊断和治疗,与专家组一起研究分析,采用中草药治疗病猪,有效控制疫情,为养殖户挽回经济损失300万元。2010年生猪流行性腹泻疫情席卷全国,她带领技术人员深入300多个猪场开展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推广了一套科学防治方案,到2012年疫情终于得到有效控制,为养猪场(户)挽回经济损失600多万元。

  2010年,当得知绥宁县多个羊场发生疾病后,她先后5次徒步往返羊场,为山村养羊户诊治羊病、控制疫情。2014年6月的一天,在接到邵阳县养羊户求助电话后,她带领同事们马不停蹄地奔赴羊场,由于没有通村公路,只得步行前往,因连续下雨,山间小路泥泞湿滑,为了赶时间走得太快,她脚一滑,身子沿坡翻滚在一个高达十几米的山崖旁,幸好有惊无险。她强忍疼痛爬起来,不顾满身的泥水,赶到了养殖场。在查看病羊、了解基本情况后,连忙解剖了几头羊,查明病因,当即开出药方,并耐心告诉养殖户防治羊病的`注意事项。

  她经常利用一切机会为养殖户提供技术咨询服务,耐心解答动物疫病防治问题。多次授课讲解动物疫病防治技术,为广大养殖户进行技术培训,指导科学养殖。她主持和参加的3项课题研究成果,使邵阳市畜禽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下降,养殖业得到迅猛发展。据统计,2015年与2010年相比,邵阳市猪、牛、羊、禽死亡率分别下降1.42%、0.79%、0.47%、8.25%,仅此年均增收近亿元。

  勤勉事业,传承授业培育新人

  在谈及成长经历时,她一直感怀单位老领导、老专家们长期来对自己的“传帮带”,因此,在自己成为兽医行业专家、单位领导后,她也是毫无保留地指导新人,为其传道授业解惑。

  2012年,省里组织兽医实验室开展检测能力比对活动,在布鲁氏病试管凝集实验过程中,由于实验人员对比浊管配置的把握不准,两次实验均未成功。得知此情况,她放下手头忙碌的工作,到实验室给同事们深入浅出地说明布鲁氏病试管凝集实验的原理、血清稀释的注意事项和比浊管配置的关键点。整个实验,她耐心讲解,手把手传授,从而取得了实验的圆满成功,比对取得优异成绩。

  2016年仲夏的一天,在隆回县荷香桥镇一村民家里解剖2头不明死因的牛时,她身穿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在烈日酷暑下连续3个多小时蹲着解剖病牛,在极度酷热难忍的情况下,她仍细心地解剖出每个器官组织,向同事们耐心讲解病理变化,引导同事分析发病原因,教导针对病因开出良方。

  在她的“传帮带”下,有多人已逐渐成为单位技术骨干,有的走上了兽医防疫工作领导岗位。她不但是业务技术上的良师,平日里更是大家喜爱的益友。无论哪个同事家庭有困难,她定会解囊相助,同事有心事时,都喜欢找她谈心交流,她一一耐心开导。

  28年来,皮绍娣凭着这份执著和敬业,把职业当事业,从“门外汉”到行家里手,成为湖南省兽医科技领域的专家学者,同行们都称赞她为“兽医之花”,但她更愿意把自己定位为一朵“格桑花”。花如其人,她顽强的毅力,就像格桑花那样坚忍不拔,多年如一日地工作在“苦、脏、累、险”的岗位上,与同事们一道用辛勤的付出筑就了动物防疫的坚实长城。

  在成功和荣誉的背后,饱含着皮绍娣不为人知的辛酸、抛舍和付出,但她无怨无悔,默默耕耘。“是小草,就要染绿天涯;是水滴,就要汇成浩瀚;是萤火,就要燃成熊熊烈焰;是沙砾,就要聚作矗天之塔……”这正是“兽医之花”皮绍娣的人生格言,她一如格桑花那样在广袤的雪域高原美丽绽放。

  养殖户事迹简介2

  以前,我做煤矿厂长,后喂散养鸡,现在我开始做起了猪场,收获了自己养猪的第一桶金。

  我是来自冷水江市渣渡镇的李瑞华,在2020年初看到养猪行业的前景良好,萌生开猪场的想法。然而想起来容易做起来,手上的起始资金不足以支持建设一个正规的标准化猪场,我便想着建个传统栏舍。

2020年3月初,长沙正大有限公司的周璐经理的到来解决了我的这一苦恼。通过当地畜牧站朱站长的介绍,我与周经理有了联系与交流。周璐经理来实地进行考察,通过一翻测量和交流后,周经理根据我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套方案,从由平面栏变成了带漏粪板的栏舍,从原来的只能养400多头变成了可容纳600多头。通过一夜的思索,第二天我给周经理发了一个微信消息:“我想了一个晚上还是觉得你的方案可行,就这么做。”

  猪场建设期间,周璐经理全程参与,时不时给出建议。在周经理的指导下,从平地到猪舍完成仅仅用了3个月,6月中旬肥猪栏和母猪栏主体基本完工。

  我想着过年前必须要出一批肥猪,那么就马上要进一批小猪才行。周经理知道我的想法后,及时与我沟通,分析其中的利与弊。当时猪场生活区还在施工,需要半个多月。这半个月期间的生物安全风险极高,生物安全防控受会很大的影响。当时周经理只说:“如果确实想进小猪回来,没别的,住到猪栏里面去,每天送饭过来才行,不然冒的风险太大了。”按捺不住想要进仔猪的心情,最终还是在周经理的帮助下,在正大的.客户场进了一批小猪,也听从周经理的建议,安排了我儿子与其他股东和周经理去学习养猪技术,一起住进了猪栏,就这样三人一个栏三张简易床和606头小猪、53头后备母猪,开始我艰苦的养猪事业。

  7月,天气正是炎热的时候,猪舍条件艰苦,但在这半个月期间没有损耗一头小猪。随后,猪场的生活区正式完工,我的养猪事业也算正式走上科学养殖的道路。

  时间一晃到了12月底,小猪也很快的变成了大肥猪,尽管价格起起伏伏,但是我的猪在正大周经理的指导下肥猪存活率达到了98%以上,至少猪整体是喂的比较好的。价格自然也不用太担心。

  半个月的时间,我顺利将所有肥猪出售,也让我们瑞华家庭农场从无到有,赚到第一个100万,由衷的感谢正大周经理和对我农场付出的所有人,前几天周经理来了一趟我们农场,说外面非瘟形式依旧很严重,很庆幸冷水江正大的客户还没有一个中招的,这让我感慨:果然专业的就是不一样,也让我进一步看到了正大的责任和担当更加坚定了和正大合作的信心。

  养殖户事迹简介3

  毛军阳,男,汉族,1976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通渭县榜罗镇毛湾村村民。他因养殖生猪失败,不但赔上了多年积蓄、背负债务,人也一蹶不振,惶惶度日。当得知自己被识别为贫困户的那一刻,他惊醒了。

  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他振作精神,修葺斑驳的圈舍,铲除荒凉的杂草,重新干起了生猪养殖。从清理圈舍、饲料加工到消毒防疫,从母猪待产到猪崽保育、分栏、定栏,再到育肥,辛勤劳作,不敢马虎,日子过得忙碌而又充实。功夫不负有人心,他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还建立了稳定的销售渠道。2017年,他瞅准生猪市场需求高峰期,出栏100多头育肥生猪,不仅还清了债务和银行贷款,手里还有了存款,实现稳定脱贫。一起脱贫的,还有他帮助、带动养殖的十几户贫困户。

  养殖户事迹简介4

  王金丽,女,汉族,1978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通渭县金丽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在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养殖的基础上,她组建起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及肉牛肉羊养殖技术协会,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合作社实行统一提供技术、统一疫病防治、统一养殖品种、统一销售和分户饲养的管理经营模式,使得养殖成本明显降低,养殖效益显著提高。目前,合作社社员的肉牛存栏达900多头,肉羊存栏4000多只,年出栏肉牛1200多头、出栏肉羊8000多只,销售额近1400万元。在她的带动帮助下,有350多人建成了一定规模的养殖场,成为当地的`养殖大户、致富带头人。首批带动起来的李店村村民李彦斌从开始无养殖到现在养牛20几头、羊100多只,每年收入可达十万元以上。曾获“全国十佳农民”提名奖等荣誉称号。

  养殖户事迹简介5

  这是一个普通的四世同堂之家,这是一个互敬互爱、其乐融融的幸福之家。多年来,张志平夫妻俩孝敬长辈,精心照顾年迈的奶奶和智障的叔叔,用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尊老爱幼等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子女,得到村民的一致好评。

  孝老爱亲是张志平一家幸福的源泉。张志平年迈的奶奶和智障的叔叔一直独自生活。2017年夫妻俩出资4万多元为奶奶和叔叔建起了新房,并在平时生活中帮着奶奶和叔叔挑水、洗衣、做饭。村民们对夫妻俩的做法竖起了大拇指。

  张志平一家夫妻和睦,尊老爱幼,团结邻里,乐于助人,是村里有口皆碑的“模范家庭”。生活中,每当发生摩擦时,都能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矛盾问题迎刃而解。夫妻俩与邻居和睦相处,遇到邻居们有事相求或需帮忙,他们都热心帮助,以实际行动为邻居排忧解难,深受邻居好评。

  崇尚科学、勤劳致富是张志平一家幸福的秘诀。夫妻俩依靠自己积累的养殖经验和掌握的养殖技术,把脱贫致富的'目光选定在烤烟种植和养殖业上,认真学习养殖技术,积极参加各种技能培训班,认真学习养殖技术,每年的生猪、母猪、乳猪长势良好,收到了可观的经济收益。通过辛勤劳作,一家人把日子过的红红火火,把家庭安排的井井有条,把增收致富的经验传播到街坊邻居及许多群众当中。

  养殖户事迹简介6

  么瑞启,男,1973年出生,翁牛特旗梧桐花镇丛家窝铺人,现任翁牛特旗铭淳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董事长、第十四届翁牛特旗政协委员,出生于农民家庭,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外出打工十几年后,拿出自己多年积蓄,回到家乡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

  2014年,么瑞启回乡带头成立了翁牛特旗铭淳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1000万元,合作社集种植、养殖、加工、贮存和销售为一体,坚持以绿色循环农牧业为理念,走以农养牧、以牧促农、农牧结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合作社现已初步探索形成了“123”特色发展模式,即一个坚持——坚持党建引领;两个推动——推动脱贫攻坚成效巩固提升、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三个变革,使“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稳定提升农民收益。现已发展社员285户,固定资产3000余万元,年收入3000余万元,净利润900万元,农户年均增收2万元。

  回乡后的么瑞启干的第一件事是打井,一打就是八年。然而丛家窝铺自然村和附近的几个村子都是贫水区,有时一钻打下去几十米却出不来水,几个空洞打下来,打井队选择了放弃。但他是个实干家,认准了目标就不会再犹豫,他和打井队讲好,打不出水来也给费用。就这样不知道在山上钻了多少个窟窿,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在一个小山包上打出了第一口出水井。俗话说:“坚持到最后一定会有惊喜”,他们发现这是一个长达1200米的出水线。有了水,么瑞启期待已久的美好愿景终于实现了。他开始上喷灌、建滴灌,看着水花滋润下荒废的贫瘠耕地变成了良田,村民质疑和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少,到最后都希望跟着他干。么瑞启不满足这些,他又在荒山上撒草籽,一年、两年、三年,在他锲而不舍的坚持下,风沙退步,昔日的荒山变成了如今的绿洲。

  合作社的稳步发展,村民们不再出去打工,48岁的李国新是合作社的元老,他在这里已经工作了七年,原来全家四口人年平均收入4万多元,来合作社后家庭收入翻了一番。就像37岁的'平庄人郭建,原本在北京送外卖讨生活,疫情开始后选择来这里做工,每个月收入也有1万多元……

  合作社成立后,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2015年至2020年,合作社助力脱贫攻坚,通过采取因户精准施策,带动4个村贫困户166户366人,每年人均年增收1500元。2021年,合作社将带动就业30人,年人均工资5万余元;种养殖流动临时用工达到1.5万余人次,人均增收1600余元。

  2022年,么瑞启逐步改善合作社的发展模式,为配合畜牧业大力发展,种植业上相应作出调整,加大饲草料类种植面积,种植天然牧草,减轻了草地压力,防风固沙,涵养水源。对秸秆进行转化利用,降低了饲养成本,对粪污资源综合利用,改良了土壤结构,改善人居环境,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畜牧业上,按照“少养、精养、集中养”的养殖产业发展思路,合作社为全镇养牛户提供托养服务。目前,已有8户养殖户进入托牛所,托养基础母牛157头。托牛所以“五统一”模式为托养户提供社会化有偿服务。经过近段时间的托养,每头牛增值2000元左右。在精细化养殖方面,与科技公司合作,引入大数据管理技术,将牛的耳标编号纳入到大数据管理平台中,全程数字化监控,实时可查看每头牛的品种、代数、谱系、在群、观情和交易等情况,实现精准监测、科学指导和规范运行。同时,与内蒙古农大、赤峰学院两所高校交流合作,为全肉牛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新冠疫情期间,么瑞启积极为翁旗前线工作人员、镇政府捐款、捐献物资,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

  如今的乡村振兴带头人么瑞启又有了新打算,他正在思考如何让流出的人才再回流,用他的话说:“终究是人的社会,不管将来发展到哪一步,人才是国家的根本!”

【养殖户事迹简介】相关文章:

养殖户的脱贫事迹(通用5篇)10-11

哥伦布的事迹简介10-19

养殖户先进事迹(通用5篇)10-11

先进事迹简介01-14

阅读之星的事迹简介11-26

红领巾奖章事迹简介01-20

美德少年事迹简介01-15

个人阅读之星事迹简介11-27

袁隆平先进事迹简介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