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里路船和橹》读后感

时间:2022-09-21 17:22:13 读后感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三千里路船和橹》读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千里路船和橹》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千里路船和橹》读后感

  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我每次去参加会议,常会得到朋友赠送的个人作品集。近日我应邀参加了《我与丰一吟》首发座谈会,会上很高兴得到了俞尚曦先生赠送的新作——散文集《三千里路船和橹》签名本。本书由浙江省新闻出版局原局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高级编辑钟桂松先生作序,序中称好友俞尚曦先生是桐乡地方文史专家,甚是允当。

  回家后,我立刻打开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新书,迫不及待地读起来。俞老师的文章没有华丽的词语,也没有艰涩的字句,却有着扎实的文史知识,流畅朴实的文风及生动细腻的描写,真使我爱不释手。我匆匆阅读了其中几篇,含英咀华,多有感悟。兴奋之余,一时冲动,便想动笔写一点读后感。

  我觉得,自己与俞老师在以往的人生经历中,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但又感到俞老师在许多方面比我总要棋高一着。我和俞老师都是戴眼镜,几乎同时下到农村广阔天地去参加农业劳动的知识青年。俞老师干农活真的很棒,敢挑重担,肩上担子加到四百斤,还能站立起来。而我却只能挑起一百多斤的担子,从来没敢挑二百斤以上的重担。那些年,俞老师是真正的农民。他买母羊来饲养;苗猪呢,一捉就是两只。我没有饲养过羊,虽说也养过几头猪,可是每次只能养一头。

  那时候俞老师会摇船,我下乡后也学会了摇船。俞老师摇船比我摇得多而且摇得远,他说摇了几千里路的船,到嘉善买水草,甚至远赴上海卖菜,都是摇船去的。有个冬夜,船差点儿沉没;另一次,也是冬天,被迫弃船,在他乡破漏的屋檐下捱过一夜。当年俞老师和队里的社员多次摇着船去装运毛猪。有一次在装运毛猪时,由于对面来了一艘轮船,猪受了惊吓,将船上的栏杆撞断,满船的活猪全都跳到了河里。这时,俞老师和同去的那位社员跳入河水中,将猪一只一只赶回船舱内。可以想象,当时那艰苦的程度是很难用语言和文字来表达的。俞老师说“当年插队农村时,经常摇船出门,若是将摇过的水程算在一起,何止数千里!”当年我也曾经和队里的社员一起摇船出门,可是我只摇着船去过崇福缴公粮,去石门卖熟瓜,顶远才去过杭州罱市河泥,那次是坚持两天两夜没有睡觉,我摇船的路程总加起来也不会超过几百里路。

  当年俞老师曾经到金牛塘去开河,每担一百六七十斤的湿泥挑在肩上,还得在笔陡的踏步上,不停地一步一步从河底挑上来。虽是寒冬腊月的下雪天,仍是浑身是汗,棉毛衫也会湿透。记得当年我也曾经主动要求去乌镇参加开市河劳动,十天时间的经历几乎与俞老师相同,当时年纪轻,似乎是苦中作乐,也觉得十分开心。

  俞老师是崇福西边的洲泉人,却对桐乡全市的文化历史相当熟悉,对家乡洲泉的文史更是了如指掌。

  洲泉在很多年以前,曾经地处水的中央,一洲如钱,故名“洲钱”(明末清初逐渐写成“洲泉”)。两宋之际,洲泉是中原士大夫理想的移民之地,官绅名流南渡,提升了此地的文化品位。南宋赵汝愚做过右丞相,家乡洲泉因此有“相州”之称,后雅作湘州、湘溪。

  在关于洲泉野菱滩的得名缘由中,俞老师深入调查,“往昔,漾中长满了野生的菱秧”,他对“不少人却凭想当然,随意将野菱滩写作了野林滩”表示不满,认为“野菱滩既切合实际,又富有诗意,而且,它还高度浓缩了江南水乡的地域特色,风味殊佳,也更利于旅游开发”。

  俞尚曦老师对洲泉“千年吴”研究颇深。“千年吴”分为南吴北吴两支。南吴著名的名士有吴之振、吴克谐诸人。吴之振诗、书、画样样精通。著有《黄叶村庄诗集》,又与吕晚村、吴自牧合编《宋诗抄》,闻名于世。族人吴尔埙,明崇祯十六年进士,李自成攻打北京时,吴尔埙逃出北京城,后投奔抗清名将史可法。当年他毅然斫下手指托人带到家乡,以表示决心抗清以身许国,其精神十分可贵,从此洲泉就有了一座闻名于世的“一指坟”。北吴所居在马头村,今属岑山村,同样出了不少文化名人。

  俞老师的集子中,诸如此类写地方文史的篇章有不少。作者用散文的笔法,笔端饱含感情,记述了故乡洲泉的种种往事,一路读来,如行山阴道上,令人目不暇接,给读者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俞老师的岳父邹蔚文先生是我读小学时的校长。他是一位知识渊博,为人正直,受人尊敬的前辈。老先生喜欢收藏书画,又十分重视地方文史搜集研究工作。改革开放以后,桐乡县(市)政协抢救性的组织开展文史资料搜集整理工作。当年崇福邹蔚文、蔡一、朱近仁、徐树民等地方文史专家承担政协文史资料编辑工作,我也被县政协聘请为文史资料特约通讯员,从此后我便与地方文史结下了不解之缘。在长达二十多年的时间内,县(市)政协每年召开会议,又年年采访编辑出版一册《桐乡文史资料集》,为子孙后代留下了珍贵的地方文史资料。当年,在邹老师等诸位专家带领下,我们这些文史爱好者对崇福吕留良、吴之振、徐自华等历史文化名人深入调查,上门采访了解,搜集整理民间传说、民间故事等有关资料。那时大家不怕辛苦,不怕麻烦,走街串巷访问年长的知情者,实地观察文物古迹,然后一点一滴积聚起来,掌握了吕留良等崇福名人的不少第一手资料。这些地方文史资料,为后来编纂《崇福镇志》提供了扎实的基础。

  在后来的岁月里,我又认识了俞老师。而且,我们都喜欢搜集整理地方文史资料,20xx年在编纂新《崇福镇志》时,俞尚曦老师是主编,而我是一名编辑,参与了镇志的编纂,我们也算是同事。俞尚曦老师还是《洲泉镇志》《乌镇镇志》《石门镇志》《福严寺志》等志书的主编。俞老师编纂志书认真负责,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其工作态度令人敬佩不已。如今,我又不无欣喜地读到了俞老师的散文集,从中获得了许多新的认知。祝愿俞老师继续笔耕不辍,取得新的成果。

【《三千里路船和橹》读后感】相关文章:

课文《鲁班和橹板》教学谈随笔07-22

“小绿船”和“小圆球”作文06-09

精选船的作文400字三篇05-09

行千里路破万卷书作文02-17

世界最大的船01-22

教案船的目标03-24

小白船教案08-18

关于船的作文11-08

月亮船作文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