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节作文

时间:2024-04-18 08:45:53 毅霖 节作文 我要投稿

【必备】家乡的节作文(18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乡的节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必备】家乡的节作文(18篇)

  家乡的节作文 1

  每年的正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这一天人们都要挂花灯,表示对生活的祝福,希望来年的日子会红红火火。

  今天是元宵节,我急急忙忙吃过晚饭,便拉着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去看灯会。只见大街上灯火辉煌,人山人海。人们扶老携友,三五成群,兴致勃勃地观赏着两旁的'各色各样的彩灯。

  广场里有许多不同造型种类的动物花灯,有米老鼠、马、长颈鹿、101忠狗、大熊猫、龙……等等,花灯在五顏六色灯光的点缀下,真是美丽极了,让我有如置身在童话梦幻般的世界中,只见大家都抢著合影,像机闪个不停。

  草地上,有许多小朋友提着花灯、戴着兔子似的闪光灯;还有人在放天灯,天灯随著轻风徐徐的上升愈飞愈高,就好像许多的小星星,在黑夜中闪呀闪的,非常漂亮;还有许多人在放烟火,五光十色的烟火把夜空点缀的五彩繽纷,我的耳边还不时传来大家的惊叹声!

  这时,一位老奶奶拖着小孙子伫立在一盏金鱼花灯前。她那张布满了皱纹的脸上堆满了笑容,似乎在说:这么大年纪了,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美的灯。小孙孙不住的拍着小手,高兴地嚷道:“奶奶,真好看!真好看!”

  那儿,五六个小朋友手拉着手,在人群中钻进钻出,高兴的指着这盏灯说说笑笑,指着那盏灯连声喊:“真漂亮!”

  真是灯多,人更多。灯美,人心中更美!

  家乡的节作文 2

  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莹静真琪树,分明对玉堂。

  仙人披雪氅,素女不红装。粉蝶来难见,麻衣拂更香。

  千年之前,刘禹锡这样说我家乡的菊。

  ——题记

  我的家乡在黄河边,真正追溯到种菊的历史,应是北宋。贵为一国之都,家家户户都会在重阳前后和甘醇的菊花酒,种下幸福安乐的菊花。那赏菊人“婆娑于市”的街巷中,幽远沁人地溶化在空气里,人们怀着对生活的美好希冀,饮酒作画,观戏祈福。犹如血液流经生命,对菊花的特殊情结也伴随着家乡的人驶过如梭的岁月,散发着淡淡的香。

  每当过了夏天,家乡的人们就开始为此准备。大至古迹,公园,亭台寺院,小至每户人家的窗边院前,都调和上了这股亮丽的色彩。菊花不仅仅是陶翁使这座沉淀了绵长文化的古城终于在沧桑中扯上了喜悦与温馨独爱的隐逸仙子,是真正扎根在每个人心中的幸福感觉。人们拿出辛辛苦苦一年培育地品种,奔波忙碌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设计图案,扎架,安置,最后浇水维护,一只只“银龙”“金凤”翩然飞起,每一步都令这里的人们惊喜,准备得理所应当,忙的不亦乐乎。

  终于等到“万花争妍时”,抛弃了其他花儿的温婉娇媚,更不苛求极致的淡雅圣洁,开放在寒冷北国的菊,开得气势磅礴,酣畅淋漓。不拖泥带水,不拘泥小节,仰着清丽的面庞,好似让上天倾听她最壮美华丽的诉说。人们被菊的心情感染,流连在一片雪白嫩黄的花海涟漪中,再也不设得抽身。品菊,赏菊,观菊,熙熙攘攘的人潮终结了秋日园林肃冷萧瑟的定义。“龙凤呈祥”向来是菊花节的保留节目。那巨大的景观由绿柏,青松,松针菊与球菊做成,配有荷花菊做点缀,一旁还有塔菊陪衬,绿意浓浓中渲染了金粉的威仪,赤红的火热,点线的精巧结合与强烈的视觉冲击,栩栩如生带着美好的'祝福。人们说着,走着,总不忘对今年的布置景观发表自己的意见,更多是啧啧地赞叹。调皮的孩子还总不忘摸着花瓣,呵呵地穿梭在盛大的花景中,将花和人贯穿在一起,人在花中现,花香流淌在人潮中,也逐渐将菊花节推向高潮。

  除了菊花,更有许多民间艺人的表演。经常有一些女子穿上飘逸的古代长裙,依依呀呀将传统戏剧唱得婉转悠扬,时而低回浅吟,时而高亢说辞,一折桃花小扇,一串曼曼碎步,晕着花香,和着花影,别有滋味。人们围在周围,闭着眼睛,打着拍子,嗅着花香,听着钟爱的小曲流转在心头,惬意之极啊。街边,菊花酒,花糕,花茶,各种丰富的香气酝酿在四周,与结伴而来的朋友亲戚在公园中饮茶,赏花,看演出,忙忙碌碌的人在这一天,被无限的温馨气氛,慢慢浸没。

  家乡的菊花每年都会盛开,年复一年。而遥远的我,每年都会为家乡以及家乡人民美丽的梦,深深感动。

  家乡的节作文 3

  我的家乡是在闽北的一个小乡村——河坊。那里景色迷人,瓜果飘香,四季鲜花盛开。虽然比不上繁华的在都市,但我们这里有一年一度的抢酒节。

  抢酒节是从一四一八年九月初一开始的,相传隋文帝时,兵部尚书冯世基曾奉旨带兵十万到邵武河坊一带垦荒种粮,既改造了沼泽地,又卓有成效地解决了缺粮问题。593年前的农历九月初一,冯将军从昭武(现为邵武)到河坊村视察,当地官员以新粮酿制的米酒宴请冯将军。后人为了纪念冯世基将军的功劳,在河坊村西建了一座将军庙。此后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一都在此举行酒会。这种酒会后来逐渐演变为我们村的农俗——抢酒节,延续至今。

  九月初一这天,天还没亮,河坊村已打破了宁静,热闹起来了。人们三三两两,抬的`抬,挑的挑,伴随着阵阵鞭炮声,把自家酿制米酒送到将军庙。各家各户用自家的第一杯米酒祭奠祖先,然后,人们将挑来的米酒都倒入贴有“丰收酒”大红字的两个大木桶中。

  上午十点半左右由村里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仪式后,抢酒便开始了。随着主持人的一声令下,人们“轰”地拥向大酒桶,有的用桶,有的用瓢,有的用碗去舀大木桶中的酒。这时舀酒器具的撞击声,抢酒人们的欢笑声响成一片......

  抢酒过后,村民们就抬着冯将军金身塑像穿街走巷游行,一路上敲锣打鼓,吹唢呐,放鞭炮.......热闹非凡。游行结束,村里大戏开演,来自四面八方的亲朋好友相聚一堂,一起看戏,一起喝着“抢”来的“百家酒”,相互祝福,交流感情,畅谈今天和未来。

  我爱家乡一年一度的抢酒节。

  家乡的节作文 4

  我的家乡在湛江吴川。每到元宵节,市内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绸布段条满城飘扬,到处喜气洋洋。元宵节有很多活动,有游神,开灯,放烟花,看花桥,看泥塑,游飘色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吴川的游飘色。

  飘色是广东白话的`称谓,是指在元宵节以装扮艳丽的彩旗队,彩车队和歌舞,舞狮舞龙等不同民间艺术形式组成的游街活动的统称。飘色活动在吴川剧可考的时间至少有800年的历史了。飘色运用力学原理,用钢筋支撑演员,以华丽服饰加以掩盖。飘色通常由一至几人装扮而成,一般由十一二岁少年担任,每台飘色一个内容。

  游飘色的那天,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观看。街道上挤满了人,到处人山人海。大家都兴致勃勃。飘色表演者都画了妆,他们在钢架上有的站,有的坐。他们虽然站两三米高的钢架上,但是个个表情淡定,一点也没有害怕的样子。

  我非常喜欢故乡的元宵节,所以我每年春节都回老家玩。

  家乡的节作文 5

  古人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4月5日前后是24节气中的清明,清明节起先是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而定的。现在已经成为了我国的一个传统佳节。

  清明节各个地方的习俗各不相同,在我的家乡主要是给死去的亲人扫墓。那几天村子里异常热闹,平常连过年也不来的人也都回到了村子。当然,每个节日都有它特定的美食,清明节的美食就是青饼了。

  四月的艾草又嫩又绿,散发着迷人的.清香,我们采了一些艾草叶子,回家洗干净,用水煮熟了,把里面的苦水榨出来,跺碎了备用。然后把大米粉上锅蒸,等香味出来了加上艾草再蒸,等到都熟了之后,一起倒入石臼里,那香味随着热气扑鼻而来,让人垂涎三尺。外公掐了一小块塞进我嘴里,啊,真好吃!只见外公抡起大榔头,随着“嗨哟、嗨哟”的节奏声,一锤一锤地敲打着米粉。趁外公抡榔头的空档,外婆迅速地去揉一下米粉,直到米粉和艾草完全溶和在一起了,就算捣好了,我们把青团摘成乒乓球大小的小球,最后把它放在刻着花纹的模具里压平,一个个雕刻着精美图案的青饼就新鲜出炉了。接下来我们带着刚刚做好的青饼、水果、还有煮好的小菜去为亲人扫墓,清理清理树叶,加加泥土什么的,只见青幽幽的山间便是“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了。

  清明节也是踏青、春游的好时节,可以去踏踏青、爬爬山,采采那满山遍野的映山红。

  家乡的节作文 6

  又是一年的端午,迎着棕叶的清香我们来到了祖母家。

  一进家门,便看到了一捆又一捆绿色的、细长的叶子悬挂在院子里的各个角落,我疑惑地看着,随手摘了一根自言自语道:“这是什么呀?”在一旁忙着的祖母笑道:“这是艾叶,用来驱虫的。来,咱们进屋去包粽子吧!”

  一听到马上就有粽子吃了,我似乎闻道了那香喷喷的糯米味,嘴里仿佛尝到了那美味的五花肉。想着想着,我不禁垂涎欲滴,催着祖母快点包。祖母笑呵呵地说:“别急,别急,我还要准备材料呢。”

  只见祖母先把糯米洗干净,然后淋干,再放入酱油、酒、盐、味精。同时她又准备了一些绳子,把碧绿的棕叶放在锅里煮了一会儿,然后把一块块五花肉切好,浸在了酱油里。过了一会儿,我发现糯米的颜色终于变成酱色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终于可以开始包了。只见祖母挽起袖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轻车熟路地把一张棕叶卷成圆椎形,在里面放了一些糯米,然后再放了一块大肉,接着撒了些糯米并盖平,最后用绳子把棕叶一圈又译全绑紧,嘿嘿!一个“枕头娃娃”在祖母手里悄然诞生了。

  看着看着,我不禁跃跃欲试,“祖母,您到一边去包,我要和妈妈来次比赛。”我学着祖母的样子拿起两片棕叶,慢慢地把它卷成园锥形,从盆里捞出一把糯米放入其中,精挑细选了一块又肥又嫩的五花肉放在糯米的中间。我瞟了瞟妈妈,哈哈,可怜的'妈妈正在为裹棕叶发愁呢,这次我肯定赢定了!然而,好景不长,手里的粽子就像一个咧着嘴大笑的娃娃。嘴巴怎么也合不上,眼看着妈妈就要赶上来时,我灵机一动,把棕叶一转,立刻用绳子绑紧,一个“枕头娃娃”在我手中诞生了,妈妈笑着祝贺我赢了。接着,越来越多的“枕头娃娃”在我们手里诞生了……

  粽子熟了,我一口一口地品尝这透着浓浓棕叶清香的粽子,心里愉快极了。在这个端午节中,我体会到了包粽子的乐趣,这香喷喷的粽子中,有我对端午的喜爱,也包含着我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敬佩。

  家乡的节作文 7

  冬至是我们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大家都知道,冬至我们都要吃饺子。

  放学,回到了家,我打开电脑看作文要求是什么?看完老师提出的要求后,妈妈对我说:“笑笑,你有没有听说这样一句话呀?”我急忙说:“是什么呀?”妈妈笑着说:“这一句话就叫做,冬至饺子,夏至面。”看来冬至天吃饺子是一个老传统了,我要去和面了。我在面盆里放上面,倒上水把面和成团,让它醒一会,我先去拌饺子馅,把韭菜切碎,和上绞好的肉馅,放上些盐和油,一闻啊:真香。

  接下来就该擀皮了,我用小勺挖上馅放皮里,在姥姥的指导下,把饺子沿边一点点的捏在一起,这样一个饺子就包好了,虽然不好看,但是我想着,只要多包几个就会好的,饺子包完了,就该下饺子了,我在锅里添上了水,待水烧开了,我把饺子慢慢的放到锅里,下饺子的时候,一定要慢,要不然会被开水烫伤的,下到锅里的饺子,要用勺子轻轻的搅着,等开锅后倒上三次凉水,再开锅后,饺子就可以出锅了。盛在盘子里的饺子,个个水灵灵的.,看看就诱人,吃上去一定很香,当然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添加上些蒜泥和醋。

  在包饺子的过程中,我深深体验到了冬至的快乐,同时也感受到了大人们的辛苦。

  家乡的节作文 8

  我的家乡在风景如画的江南水乡——南浔,我的家乡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有大家耳闻目染、喜气洋洋的春节,有在春雨绵绵中思念故人的清明节,有传说中牛郎和织女鹊桥相会的七夕节……不过,最让我感到自由和快乐的,还是一年四季中的立夏节。每年的5月5日或6日是立夏,从立夏这天起,说明夏天已经来临了。

  一到立夏这一天,我们南浔就有一个烧立夏饭的风俗习惯。所谓的立夏饭,就是我们熟悉的.野火饭,也叫野炊。这立夏饭可有讲究了,这不,我和几个小伙伴就亲身体验了一下,让我慢慢说给你听吧!

  首先,这立夏饭必须是在户外烧的。所有用来煮饭的材料也都来自于野外,蚕豆、豌豆什么的都可以在附近的地里摘。我们几个挎着篮子,像刚出笼的小鸟,直往蚕豆地里钻。当然在这天,不管你摘多少,也不管在哪儿摘,都不会算是偷。乡里乡亲都是允许的,也不需要提前告诉他们一声。烧立夏饭的米都必须从别的人家一户一户地去要,有点像是吃百家饭的感觉。

  煮饭的材料已经准备就绪。接着,我们开始要建筑烧饭的灶头了。当然,搭建灶头所用的砖头也必须到野外去找来。我们学着大人的样,利用书上的知识,一块一块的垒起来,直到所垒起来的砖头正好可以放得下一口锅……

  随着袅袅炊烟的升起,有立夏饭特有的清香,还有我们热盼的心,等到清香四兴溢,热气升腾,就预示着一大锅香喷喷的立夏饭已经煮成。掀开锅盖,一阵蚕豆加咸肉的清香扑鼻而来,我们几个象饿了几天几夜似的,吃了一碗又一碗。听大人说:“吃立夏饭,一定要在野外吃的,而且吃得越多越好,这样小孩子在夏天就不会痣夏,在整个夏天也不会被蚊子叮咬。“

  吃过饭过,在立夏日这天还有一个节目——称人。传说中在立夏日这天称一下,意味着小孩子在将来的日子平平安安、越长越壮……

  亲爱的小朋友,看了我以上的介绍,你们对我的家乡——南浔,在传统节日方面又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了吧!

  家乡的节作文 9

  “悦兴的樱花节巴适得很”,走,到我的家乡看樱花去﹗

  盼望已久的樱花节终于开幕了,一大早,我和几位同学相约前往樱花基地,我们有说有笑,一边走一边欣赏路旁的风景。

  春风似一位指挥家,丝丝缕缕的风儿像一根奇妙指挥棒,唤,拉开家长樱花节华丽的幕布。醒沉睡一冬的大地;小鸡似一位歌唱家,清脆婉转的啼啭是一个个快乐的音符,高歌出支支春天的赞歌。青青的草儿,绿绿的叶儿,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撩起家乡这位乡野村姑羞涩的面纱

  阳春三月,从洼地到小丘,从平地到山岗,哇,好热闹的樱花盛会。一簇簇,一片片,一堆堆汇成了樱花的海洋,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长。枝头上,黄的,白的,红的,粉红的,朵朵樱花争奇斗艳,形态万千,有的像搔首弄姿、风情万种的摩登女廊,有的像欲语还羞、清纯如水的邻家小妹,有的像天真大方,乖巧可爱的粉嘟嘟婴儿脸。无数的蜂蝶呼朋引伴,翩翩起舞,留恋花间,为春光增添了无限生趣。草丛中还散落着叫不出名儿的野花,映着娇媚的阳光,像星星,像眼睛,眨呀眨的……

  樱花树下,早已是人山人海,空地中间搭起了一个露天舞台,唱歌、舞蹈、相声、小品、戏剧……你方唱罢我登场,真是好戏连连,精彩纷呈。这不,年过关百的王爷爷则激情高歌罢“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生龙活虎的乡村“小虎队”就迫不及待地表演时尚街舞……这既传统又时尚,既充满乡土气息又洋溢城市味道的文化表演,形成了一道道独一无二的风景,笑声、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

  乡亲们更是头脑活络,见缝插针,道路旁、大树下、草丛边,支起了各色各样的`小摊点,什么美食街呀、玩艺街、特产街、商业街,一应俱全,叫卖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热闹非凡,连红薯、南瓜、蚕豆……这些平时不太上得台面,土得掉渣的东西也被老爷爷老奶奶搬了出来,这简直就是一个场面恢宏,风味独特的“万国博览会”。峨眉豆腐脑、武汉鸭脖、湖南臭豆腐、新疆烤肉串、宜宾燃面、葱爆鱿鱼……空气中弥漫着食物的香味和醉人的花香,更是让我们这些小孩子的馋虫爬到喉咙,口水都流了三尺,非要缠着爸妈,吃到嘴里才肯罢休,然后欢天喜地地在小路奔跑,在花丛中嬉戏,在草地是打滚儿,那欢乐的叫喊声都快把树上的樱花震落下来了。

  人们边吃边逛,享受着美食,欣赏着美景,不论是赏花的,闲玩的,还是做生意的,忙事的,人人脸上写满了笑容,写满了幸福,写满了希望……

  啊,家乡的樱花节,你承载着家乡人民的勤劳,承载着家乡人民的智慧,承载着家乡人民的梦想,我愿你更加走向辉煌,走向灿烂。

  家乡的节作文 10

  绍兴的黄酒是绍兴的一大特色,香甜的糯米、新鲜的小麦、再加上清爽纯净的鉴湖水,成就了“酒乡”绍兴特有的风味。

  正宗的绍兴黄酒,是真正的“老酒”。它历经了时间的沉淀,岁月的轮回,既有了酒的烈性,又多了一份鉴湖水的清洌,周恩来曾这样评价绍兴的黄酒:“这酒既有江南女儿的柔情,细细品味间,又透着一份鉴湖女侠的英气。”绍兴的黄酒也因此而扬名天下。

  1990年,绍兴举办了第一届“黄酒节”,女儿红、状元酒等绍兴名酒都放在展台上供大家品尝。在来参观的人群中既有年过七旬的老人,也有未满周岁的孩子,大家都聚集到了一处,但却井然有序,不挤不推,排着队一个个地品尝,没抢到的倒也不着急,先看看水乡美景,热闹间竟也多了一份闲情雅致和置身于江南的怡然。在黄酒节中,“女儿红”最为受欢迎,酒呈微红,入口醇香,回味无穷,呷一小口,细品,没有红酒的高雅自傲,也没有白酒的豪气冲劲,只有一番江南人的.柔情似水、吴侬软语,确实深得大家的喜爱。除了“女儿红”,“状元酒”的粉丝也不少。相传,状元酒原本是江南一户人家埋在房前的,后因为儿子高中状元,心情大好,突然想起房前那坛酒,便挖出来打开,只闻到一阵甘美的酒香,一看这酒色泽黄润、味道醇厚,是难得的佳酿,于是,那户人家便给此酒取名为“状元酒”。可以说,“状元酒”是绍兴人为儿女讨得一个好彩头的象征,也是父母对儿女一生的牵挂。

  酒是黄酒节的一大主角,品酒的人自然是少不了。黄酒节一年一度,每年的黄酒节都是老绍兴人的期待。你瞧,那些老爷爷们手里端着一只小碗,身边摆着一盘茴香豆,呷一口小酒,吃一颗茴香豆,倒也确实有一番滋味;谈笑风生间,老人们也仿佛回到了过去,回到了自己年轻的时候,身上又有了青春的活力。这也许就是绍兴黄酒的魅力吧,这也许就是老绍兴的风味吧!

  品一碗黄酒,吃一颗茴香豆,欣赏一番老绍兴水乡的美景,这也确实是怡然自得,别有一番风味!

  家乡的节作文 11

  我的家乡――余姚是一个水果之乡,也是“中国杨梅之乡”。一到六月份最让我们余姚人感到自豪的杨梅成熟了,每到六月二十日左右余姚人每年都要举行一次隆重的杨梅节。

  杨梅节到了,四面八方的游客都来到了我们余姚。他们爬上山,来到山坡的果园里,杨梅就种在这里。他们有的用钩子把杨梅的树枝勾下来;有的爬上树摘杨梅;有的爬上梯子摘杨梅;有的一人爬上树摘,一人站在下面接;有的跳起来却摘不到,站在下面像几天没吃东西的人,站在树下看着树上又大又黑的杨梅口水直流。

  杨梅摘完以后,广场上举行文艺表演,有唱歌的,跳舞的,又唱又跳的,拉小提琴的,弹古筝的,节目各种各样,丰富多彩。文艺表演结束后大家还要从杨梅树上摘下杨梅评选出“杨梅大王”,就是先把几个又大又黑的杨梅放在一起(被游客摘下来的不算),然后根据杨梅的重量和甜度来评选出又大又黑、又甜又重的“杨梅大王”。从以前一直到现在,每一届杨梅节评选出的“杨梅大王”已经不是一个二个那么少了,而是有十几个那么多了。每年的杨梅节。准是余姚每年中最快乐的`一次节日,也是人们既饱口福,又饱眼福的日子。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杨梅节。不仅让我们余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来我们余姚的游客,不光对余姚杨梅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也对我的家乡――余姚留下了良好的记忆。

  家乡的节作文 12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我去看花灯了。花灯有的像小鱼、有的像荷花可漂亮了,还有表演节目的,围观看的'人很多我也看了很精彩。还有很多人在放孔明灯,放眼看去漫天都是,但看起来很漂亮,但还有一些被挂到了树上。我问妈妈孔明灯是做什么用的,妈妈告诉我是许愿的,我这才明白了。

  今天晚上的人可真多,还有很多人在商店商场购买兔年吉祥物,我也挑了好久买了一件我最喜欢的小兔子。买完礼物后,我和爸爸妈妈去广场看了烟花,有小的、有大的可漂亮了。我看着那些放烟花的人都很开心,我也很高兴。这时,爸爸妈妈带我到楼上去看烟花,站在高处看烟花真好比在下面看更好看。

  时间过的真快,我玩的都忘了时间。但已经是凌晨了,我还没有一点睡意,真是太高兴,此时我觉得很幸福很快乐。该回家了,一路上我还在回忆今天晚上的情形,真是美妙极了。

  家乡的节作文 13

  浓浓华夏,盛开着56朵民族之花。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俗风民俗。不一样的节日,不一样的穿着,不一样的食物,不一样的民居……在我的家乡有一个人们公认的丰收节。

  丰收节一般是在秋天,一旦秋天来了!走到田野里登高望去,犹如一片茫茫的金海秋风扫过,树叶纷纷落下有的像蝴蝶翩翩起舞,有的像黄莺展翅飞翔,还有的像演员那样轻盈的旋转,地上落满落叶,像铺上了一层厚厚的金毯。

  很快的,丰收节悄然无息的来到了人们的`身边,她用她美丽的笑脸唤醒了正在沉睡中的植物们。人们开始忙碌起来了,家家户户都开始掰玉米。掰完玉米还要拔玉米铺在大路上晾晒,晾晒的期间我们要把玉米给翻一翻面,然后,有些孩子会把玉米扔到天上去,说:“下玉米雨啦,下玉米雨啦!”

  丰收节就是一个开心的季节,这个节日令我记忆深刻,我永远都不会忘记!

  家乡的节作文 14

  我家乡的水果可多啦!五月有樱桃、八月有葡萄……其中,最有名的要数杨梅了。

  余姚的杨梅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种植出来的杨梅个头大、颜色鲜艳、汁水酸甜、营养丰富。因此得到了“余姚杨梅甲天下”的美名。

  每年六月中旬——七月初,是杨梅采摘的`旺季。三七市、丈亭、牟山、马渚都会联合举办一年一度的“余姚杨梅欢乐游”活动。全国各地的游客都纷纷赶来,参加这个盛大的聚会。为了迎接远道而来的游客们,杨梅个个憋足了劲,把脸都憋紫了。杨梅山上人山人海,有的提着篮子,把杨梅摘进篮子里;有的挡不住杨梅的诱惑,一边摘杨梅,一边放一颗在嘴里,酸甜的汁水流进嘴里,旅途的疲劳顿时烟消云散。

  除了吃杨梅,摘杨梅,还有许多文艺活动,让您吃个够,玩个够。

  杨梅节结束了,游客们提着一篮篮又大又紫的杨梅乐滋滋地回家了,让家里人尝尝甲天下的余姚杨梅。

  欢迎您到余姚的杨梅节来摘杨梅,吃杨梅!

  家乡的节作文 15

  我长这么大,每年的元宵节都差不多的,热闹、喜庆而祥和。

  濮阳的元宵节是喜庆的。每年的元宵节,绿色庄园都是人山人海,车都要排成一条“长龙”了,这些人是要去干什么呢?他们是要去看花灯,绿色庄园的花灯样式繁多,造型美观,新颖别致。漫步在灯的世界,细细观赏,有栩栩如生的`动物灯,有古朴典雅的官灯,有色彩鲜艳的孔雀灯……。我觉得最漂亮的还是那盏用一朵朵小花扎成的“花球”灯。它是由六个不同颜色的花球组成的,中间是一个大花球,周围是五个颜色各异的小花球。每个小花球都点缀着一条条不同颜色的绸带迎风飘扬,而且每朵小花的花蕊都有一盏小灯,亮着五颜六色的光芒,显得特别的鲜艳夺目。

  濮阳的元宵节是热闹的。大街小巷都是人,广场上都摆满了玩的、吃的,有卖玩具的、有卖小吃的,有的是蹦蹦床,还有小孩玩的汽车……应有尽有,这简直就是孩子们的天堂。

  濮阳的元宵节是祥和的。元宵节,是必须要吃汤圆的嘛!白白的汤圆,圆溜溜的,看着都想流口水,汤圆有黑芝麻的、有草莓味的、有哈密瓜的……保准让你吃了一碗又一碗,让你好吃的停不下来。

  濮阳的元宵节是不是特别有趣呀!

  家乡的节作文 16

  “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是太行,右手一指是吕梁……”歌中唱到的就是我的家乡—————山西晋中市,它位于太行山盆地。这块土地上沉淀着悠久的历史和纯朴的民风。每年年初,这里都要举办举世闻名的“中国(晋中)社火节”,从二零零一年至今已是第八届了。“社火”起源于我们祖先对火与土地崇拜,“社”为土地、“火”能驱邪避难。

  晋中社火源于秦汉百戏,发展于唐、盛行于宋,丰富于明清,因其形式多样,被海内外誉为“东方一绝”是中华民间艺术的'奇葩!家乡的社火节,是从每年的农历二十六开始,到农历的正月十八结束。社火节期间,白天有大型的主题彩车巡演;晚上则彩灯高挂,还有大型的灯展。尤其到了农历正月十五这一天,更是热闹非凡。白天,街头社火表演队表演的都是绝活,最引人注目的祁县秧歌、背铁棍、榆社霸王鞭、寿阳艾社和左权开花调都已被列入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名录了。

  夜晚,架火焰火晚会又将整个社火节推向社火活动的高潮。全城人山人海,共同庆祝新春的来临。整个晋中大地,处处欢歌笑语,暖意融融,到处都燃烧着家乡人民热情的旺火!这就是家乡的社火节,我的家乡也因此被誉为———————“中国社火之乡”。

  家乡的节作文 17

  今天是冬至,姥姥一大早就忙活开了,又是和面,又是调肉馅儿。妈妈昨天就说过,冬至必须吃饺子,可是为什么要吃饺子呢?

  我起床之后就趁妈妈不注意,悄悄打开电脑,我要找找答案。我在百度里点搜索“冬至的来历”,一下子搜出来好多关于冬至的信息。一一读过后我才知道,原来冬至吃饺子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啊!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医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耳朵的人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饺子。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思。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我还学了一首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我们家今天也吃着香喷喷的饺子。让我也记住一下有关“娇耳”的故事吧!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冬至。

  家乡的节作文 18

  春节,是孩子们扳着指头盼来的,是青年人欢呼雀跃来的,是中年人忙里偷闲挤来的,是老年人品陈年老酒酿来的……春节,对孩子说是口里的糖,甜甜蜜蜜;对青年人来说是五彩的气球,鲜鲜亮亮;对老年人来说是儿孙绕膝的福分,美美满满。

  家乡的春节,老人盼着儿女归来,不图别的,只希望自己的儿女幸福、团圆、安康。村里的孩子放下装满书的沉重的书包,拎着灯笼,装着鞭炮,拿着火机,在村间的小道上疯跑着。家里,爷爷把欢欣举在火红火红的灯笼里,奶奶把祝福绣在充满吉祥的鞋垫上,爸爸把幸福捏在热气腾腾的饺子里,妈妈把疼爱放在香喷喷的年糕上。每到春节,家家户户要蒸一定数量的馒头,蒸出的馒头个个都像宋朝官窑里烧的景德镇陶瓷,嫩白如雪,皮薄似纸热吃绵绵的,冷吃油油的。

  除夕这天,吃过午饭,爷爷、爸爸和叔叔抱上先祖的牌位,从长到小排成长蛇一样的队伍上坟祭祖,下跪、叩头然后以烧纸的方式给先祖送钱。上坟回来就开始贴灶,原本纯然一色的乡村,开始出现了醒目的红色,其中最耀眼的当属每家院子中央高高悬挂的大红灯笼、大门上的春联和守家护院的`门神。院子里、墙壁上、门框上到处都是对联,牛圈里贴“六畜兴旺”、粮囤上贴“五谷丰登”、院子里贴“春光满院”、大门外贴“出门见喜”……

  除夕的晚上,激情的焰火燃烧在寂静的夜空,时而是红红的灯笼从天而降,时而是威风凛凛的长龙,遨游在天空中,不是的还有朵朵的金色梅花在寒风料峭中摇摇晃晃。回到家里,从长到幼,依次拜年,小孩自然要多磕几个头,大人也不会亏待小孩,得给每个孩子发压岁钱。玩着闹着,此时,奶奶妈妈已经将热气腾腾的饺子煮好了。刚吃了几个,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文艺晚会已经开始了,我们边吃边看。不知不觉就到了新的一年。

  初一早上要早早起来,吃面细长柔韧、唐清香四溢、要色彩有色彩,要味道有味道的臊子面。饭后,男人们要去挨家挨户拜年,队伍浩浩荡荡,跪下去一大片,站起来一长溜。家家都准备了极其丰盛的酒菜,大家喝上一杯白酒,喝着喝着,话题就来了,谁家的孩子在城里挣大钱了,谁家添置小汽车……喉咙一热,自斟自饮不过瘾,高升五魁的就比划起来。

  家乡的春节,一串串灯笼挂满了村头巷尾,火树银花;一声声的燕鸣跳跃在树的稍尖,叽叽喳喳地报着春天的到来;一缕缕的炊烟带着香味慢慢地在天边扩散……

【家乡的节作文】相关文章:

家乡的节作文10-24

家乡的节作文(精选)10-04

家乡的节作文(精选)09-19

(经典)家乡的节作文09-18

(精选)家乡的节作文11-12

家乡的节作文[经典]12-11

家乡的节作文【精选】11-19

家乡的节作文[精选]11-25

家乡的节作文【经典】11-24

家乡的节作文(经典)10-17